2009上海高三名校化学月考---氧化还原反应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4
浓硫酸上海市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名校月考试题汇编:有机推断(1)1.【上海普陀区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质量调研测试】化学式为C 8H 1018O 的化合物A 具有如下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A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中一定含有羟基 b .A 属于芳香烃 c .A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 .A 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③ 。
(3)写出结构简式:C E 。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注明18O 的位置) 。
(5)与A 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与NaOH 溶液反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的物质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
答案(1)AC (1分) (2)氧化 消去(1分×2)(3) (1分)(4)C 6H 5—CH —18OH+HCOOH HCO 18O —CH —C 6H 5+H 2O (2分) CH 3 CH 3(5)3(1分) (1分)2.【上海普陀区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质量调研测试】已知:(苯胺,易被氧化)某芳香烃X (C 7H 8)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研究部门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下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
其中A 是一氯代物,H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结构简式:H ,D 。
(2)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②,反应④。
(3)写出反应⑦的条件:。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与NaOH(aq)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可能为。
A.醇B.醛C.酯D.酮E.羧酸答案.(共10分)(1)(1分×2)(2)氧化缩聚(1分×2)(3)NaOH水溶液,△(1分)(4)(1分×2)(2分)(5)AD (1分)3.【卢湾区2008届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8分)已知CH2CHCHCHCHCH2可简写为。
现有某化合物W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上海高三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K 2FeO 4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Fe(OH)3和O 2,故可用作水的消毒剂和净化剂B .钢铁表面烤蓝生成一层致密的Fe 3O 4,能起到防腐蚀作用C .常温下氨能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氮气,因此可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中某处是否泄漏D .用氯气与乙烷混合光照获得纯净的1,2-二氯乙烷2.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3.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具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和18个电子的微粒符号可表示为:32 16S 2-; ②羟基电子式为:;③HClO 的结构式:H —Cl —O ;④NaHCO 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 3→Na ++H ++CO 32-; ⑤Na 2O 的水溶液能导电,这不能说明Na 2O 是电解质;⑥SiO 2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故SiO 2是两性氧化物; ⑦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 A .①②⑤ B .①④⑥⑦ C .②③④⑥D .②③⑤⑥⑦4.向FeCl 3和BaCl 2的混合液中通入过量SO 2,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色沉淀为BaSO 3 B .该实验表明FeCl 3有还原性 C .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 D .反应后滴加KSCN 溶液显红色5.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
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9列元素中有非金属元素B .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 2C .第四周期第8列元素是铁元素D .第15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 2np 56.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中与共价键键能大小有关的是①F 2、Cl 2、Br 2、I 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②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③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④NaF 、NaCl 、NaBr 、NaI 熔点依次降低 A .仅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7.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 -、NH 4+、Cu 2+、SO 32-(还原性SO 32-大于I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①肯定不含I -;②肯定不含Cu 2+;③肯定含有SO 32-;④可能含有I -。
上海市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名校月考试题汇编:化学平衡(1)1.〖上海市200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十四校联考〗在容积为VK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2NO 22NO+O 2的反应。
反应过程中NO 2的物质的量 随时间变化的状况如图所示。
(1)若曲线A 和B 表示的是该反应在某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状况,则该不同条件 是( )A .有、无催化剂B .温度不同C .压强不同D .V 值不同(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的表达式 ,并比较K 800℃ K 850℃ (填>、<或=)。
(3)在图上作出在A 条件下NO 的变化曲线,并求算在B 条件下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氧气的反应速率V O2= 。
(4)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V 正(NO2)=V 逆(NO )B .C (NO2)=C (NO ) C .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D .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答案.(1)B(2)2222][][][NO O NO K = < (3)11025.0--SO molL V(4)BD第(4)题2分,V O2 2分, 其余各1分,共8分。
3【上海徐汇区2009届高三阶段测试试卷(A )】对可逆反应4NH 3(g)+5O 2(g ) 4NO (g )+6H 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反应达到平衡时,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的n (NH 3):n (O 2)=4:5B .反应达到平衡后,对体系一直进行加压,平衡总是逆向移动C .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向压强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D .当v 正(NH 3):v 正(NO) =l:1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4.【上海徐汇区2009届高三阶段测试试卷(A )】将1 molH 2(g )和2 mol I 2(g )置于某2 L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H 2(g )+I 2(g )2HI (g )+Q(Q>0),并达到平衡,HI 的体积分数ω(HI )随时间(t )变化如图(Ⅱ)所示。
2009—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氧化还原反应1. [2012·江苏化学卷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2. [2012·江苏化学卷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 2+6OH-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NH4++6OH-NH3↑+H2O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3NO3-=Ag++NO↑+H2O3. [2012·海南化学卷3]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A. HCl、CuCl2、Ba(OH)2B. NaOH、CuSO4、H2SO4C. NaOH、H2SO4、Ba(OH)2D. NaBr、H2SO4、Ba(OH)24. [2012·海南化学卷6]将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 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 M B. M2+C.M3+ D. MO2+5.[2012·海南化学卷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7.[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13]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FeCl3 + 2HI = 2FeCl2 + I2 + 2HCl;2Co(OH)3 + 6HCl = 2CoCl2 + Cl2↑ + 6H2O 2Fe(OH)2 + I2 + 2KOH= 2Fe(OH)3 + 2KI;3I2 + 6KOH= 5KI + KIO3 + 3H2O 复分解反应:2HSCN + K2CO3 = 2KSCN + CO2 ↑ + H2O;KCN + CO2 + H2O = HCN + KHCO3热分解反应:4NaClO 3NaCl + NaClO4;NaClO4NaCl + 2O2↑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 > Co(OH)3> I2 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 > I2 > KIO3C.热稳定性:NaCl > NaClO4 > NaClO D.酸性(水溶液):HSCN > H2CO3 > HCN8. [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2e F + 3Al + C l O - Cl -B K +2Cu + OH - 3NO -C 4NH + Na + Br - 24SO -D 2Mg + H + 23S i O - 24SO -9. [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 11.[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1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D14. [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卷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 .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 2C .某溶液中加入CCl 4,CCl 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 .某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15. [2012·江苏化学卷18](12分)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xNa 2SO 4·yH 2O 2·zH 2O)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①准确称取1.7700g 样品,配制成100ml 溶液A 。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氧化还原反应(2)1、 (郑州二中09学年高三10月份月考 )(8分)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部分):(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3KIO + KI + SO H 24 = 42SO K + 2I + O H 2(2)上述反应生成的2I 可用四氯化碳检验。
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32SO Na 稀溶液,将2I 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32SO Na 稀溶液与2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a 、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b 、加入适量32SO Na 稀溶液;c 、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操作中的位置是(3)已知:---+=+264232222O S I O S I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a 、准确称取g 7.12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b 、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 溶液,使食用盐中3KIO 与KI 反应完全;c 、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L mol /100.64-⨯的322O S Na 溶液mL 0.20,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 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②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说明,所测精盐的碘含量是 kg mg /答案:.(1)1、5、3、3、3、3 (2分)。
(2)①I 2+SO 32-+H 2O = 2I -+SO 42 - +2H +(2分);②在步骤b 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1分)。
(3)①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1分)。
②20(2分)2.(郑州二中09学年高三10月份月考 ) (6分)(1)已知氢氧化铁可以被次氯酸钠氧化成FeO 4n -,当3.21gFe(OH)3参加反应时,反应中共转移了0.09mol 电子,则n 。
(2)根据上题推断结果,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Fe(OH)3+ [ ]ClO - + [ ]OH -—— [ ]FeO 4n -+[ ]Cl -+[ ]H 2O(3)结合以上反应,推测FeO 4n -能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填序号) 。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224Na S O (连二亚硫酸钠)是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的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是一种还原性漂白剂。
制取224Na S O 的方法很多,(1)在碱性溶液中用4NaBH 还原3NaHSO 法制备224Na S O 的反应原理为:3222244NaBH NaHSO NaOH Na S O NaBO H O ++→++(未配平)反应装置如图所示:①实验开始及整个过程中均需通入2N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备过程中温度需控制在10~45℃,采用水浴加热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使3NaHSO 尽可能完全被还原,加入三口烧瓶中的反应液,应控制()()34n NaHSO n NaBH ______________。
(2)用HCOONa 还原2SO 制备224Na S O 的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如下:①装置a 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 用于净化2SO ,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c 在70~83℃生成224Na S O 并析出,同时逸出2C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3CH OH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反应后的浊液分离提纯224Na S O 需经过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排出装置内空气,使反应在无氧状况下进行 使反应液均匀受热 小于8:1(或<8) 2322Na SO 2HCl 2NaCl H O SO +=++↑ 饱和3NaHSO 溶液223224222HCOONa 4SO Na CO 2Na S O H O 3CO ++=++ 降低224Na S O 的溶解度 过滤、洗涤、重结晶、过滤、干燥【解析】【分析】(1)①224Na S O 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通入2N 其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空气;②采用水浴加热的主要优点是使反应液均匀受热;③3222244NaBH NaHSO NaOH Na S O NaBO H O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34n NaHSO n NaBH =8; (2)①装置a 烧瓶中发生Na 2SO 3与盐酸反应生成SO 2的反应;②生成的SO 2气体中含有HCl 气体,根据性质选择除杂溶液;③装置c 在70~83℃HCOONa 和2SO 、23Na CO 反应生成224Na S O 并析出,同时逸出2CO ;224Na S O 不溶于甲醇,加入3CH OH 可降低224Na S O 的溶解度;利用反应后的浊液分离提纯224Na S O 需重结晶。
上海市南汇中学2009届高三化学零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次性餐具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是()A.瓷器餐具B.淀粉餐具C.塑料餐具D.纸木餐具2.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
其中正确的()A.是①和②B.是①②③C.只有①D.只有③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甲醛的结构简式:CH2O B.1—丙醇的结构简式:C3H7OHC.CH4分子的球棍模型D.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3H6O34.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纯净物的是()A.汽油、油脂、酚醛树脂B.碳酸、盐酸、冰醋酸C.甘油、乙醇钠、软脂酸D.福尔马林、食盐、酒精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易溶于汽油酒精等有机溶剂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C.有生命的地方一定有蛋白质,有蛋白质的地方一定有生命D.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熔点低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6.星际空间存在着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星际物质。
下表为某些星际分子发现年代列表,下列A.五种氰基炔互为同素异形体B.五种氰基炔互为同系物C.它们都属于烃的衍生物D.HC11N属于高分子化合物7.下列五种烃:①2-甲基丁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苯④乙炔⑤丁烯⑥正丁醇,按他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③⑥⑤①②④B.②③④⑥⑤①C.⑥③①②⑤④D.⑥③②①④⑤8.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2-乙基丙烷B.CH3CH2CH2CH2OH 4—丁醇C.D.9.“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在“绿色化学工艺” 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CH 3—C ≡CH 合成CH 2=C (CH 3)COOCH 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反应物是( )A .CH 3OH 和COB .CH 2和H 2OC .CO 2和H 2D .CH 3OH 和H 210.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 )、聚氯乙烯(PVC )、聚偏二氯乙烯(PVDC )等种类。
2009年高考第二轮热点专题训练1--氧化还原反应(五年高考真题精练)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08上海卷)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F2、K、HCl B.Cl2、Al、H2C.NO2、Na、Br2D.O2、SO2、H2O 2.(08上海卷)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
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A.NaCl、NaClO B.NaCl、NaClO3C.NaClO、NaClO3D.NaClO3、NaClO4 3.(08重庆卷)下列做法中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A.明矾净化水B.纯碱除去油污C.臭氧消毒餐具D.食醋清洗水垢4.(08广东卷)氮化铝(AlN,Al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高温2AlN+3CO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5.(07全国卷I)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 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6.(07全国卷II)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CO+H2O高温CO2+H2(B)3NO2+H2O = 2HNO3+NO(C)2Na2O2+2H2O = 4NaOH+O2↑(D)2F2+2H2O = 4HF+O27.(06广东卷)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2的是A.O3+2KI+H2O==2KOH+I2+O2B.2CH3COOH+C a(ClO)2==2HClO+Ca(CH3COO)2C.I2+2NaClO3==2NaIO3+Cl2D.4HCl+MnO2==MnCl2+Cl2↑+2H2O8.(05全国卷)某酒精厂由于管理不善,酒精滴漏到某种化学品上而酿成火灾。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氧化还原反应1.(山东卷13)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明矾[KAl (SO 4)2·12H 2O]在水中能形成Al (OH )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C.浓H 2SO 4有强氧化性,不能与Cu 发生剧烈反应D.将SO 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 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答案:A 解析:KAl (SO 4)2·12H 2O 电离出的Al 3+能水解,生成Al (OH )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A 正确; 金刚石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 错误;浓H 2SO 4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与Cu 可剧烈反应,C 错误;SO 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颜色能复原;SO 2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热不能恢复原来颜色,D 错误。
2.(09全国卷Ⅰ8)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22222223Al NaOH H O NaAlO H ++=+↑B.4242222KMnO HCOOK KOH K MnO CO H O ++=+↑+C 22224(2MnO HCl MnCl Cl H O ∆+=+↑+浓)D.22742424324324267()3()7K Cr O FeSO H SO Cr SO Fe SO K SO H O ++=+++ 答案:B解析:在碱性条件下,不可能产生CO 2气体,而应是CO 32 -,故B 项错。
3.(09全国卷Ⅱ6)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 2O , 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答案:A解析:设2molZn 参与反应,因Zn 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olZn(NO 3)2,显然含有4molNO 3-,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 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 (Zn)=n (HNO 3)×4,则n (HNO 3)=1mol ,即有1molHNO 3被还原。
上海2009高三各地名校化学月考(氧化还原反应1)1.焊接钢铁时常用的焊药为氯化铵,其作用是消除焊接处的铁锈。
发生的反应体系中共有六种物质:NH4C1、FeC13、N2、Fe2O3、Fe和X。
(1)根据题意,可判断出X是(写化学式)。
(2)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反应中4mol的氧化剂能(填“失去”或“得到”)mol电子.(4)反应中被氧化产生了11.2L(标准状况)的气体时,被还原的物质的质量为。
2.⑴请将下列五种物质:KBrO3、Br2、I2、KI、K2SO4分别填入下列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H2SO4 →______+______+______+KBr +H2O ;⑵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被还原的是中(填写化学式)的元素(填写元素符号);⑶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Br的系数分别是16和2,则①Br2的系数是;②请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及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相应的位置中:__________ +__________ + H2SO4 →③若转移电子总数为10mol,则反应中I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
3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以TiO2制取Ti的主要反应有:①TiO2+2C+2Cl2TiCl4+2CO ②TiCl4+2Mg2MgCl2+T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是置换反应B.反应②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①中TiO2是氧化剂D.反应②中金属镁是还原剂4.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O2、H2CrO4、Cr(OH)2、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 O2。
(1)请将以上5种物质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
(3)请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及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相应的位置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 +__________ →(4)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5、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HC1、H2SO4、SnC12、SnC14、FeSO4、Fe2(SO4)3,反应前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反应后红色消失。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2)在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是→。
(3)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SnC14与SnC12可用Hg2+来鉴别,HgC12与SnC12反应的产物是SnC14和Hg2C12(白色沉淀),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钢铁“发蓝”是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
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30℃反应。
其过程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①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②6Na2FeO2+NaNO2+5H2O→3Na2Fe2O4+ NH3↑+7NaOH;③Na2FeO2+ Na2Fe2O4+2H2O→Fe3O4+4Na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产过程不会产生污染B.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均为NaNO2C.反应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D.四氧化三铁具有抗腐蚀作用7.已知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在不同条件下,硝酸有不同的还原产物,甚至在同一反应中可同时得到多种还原产物。
现有HNO3、NH4NO3、N2O、H2O、Zn、Zn(NO3)2六种物质,可以利用其中五种物质组成一个完整的化学反应,也可以用六种物质组成一个完整的化学反应。
(1)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一种,利用其中五种物质组成一个完整的化学反应,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所写的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六种物质组成一个完整的化学反应,则该反应中还原产物必有__________种,若假定该反应中NH4NO3与N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那么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XeO3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具有强氧化性。
(1)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XeO3+____Mn2+ +_____H2O → MnO4-+____Xe↑+___H+(2)反应现象为:①有气泡产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4)将适量的XeO3投入30mL 0.1mol·L-1 Mn2+的水溶液中,刚好完全反应。
①此时转移电子_____________mol。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90mL,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
9.下列环境下物质处于还原性氛围的是①地球表面②沼气池③漂白粉溶液A.②③B.①②C.只有①D.只有②19.由反应:2FeCl3 +Cu →2FeCl2 + CuCl2推断出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结论,正确的是A.氧化性Cu2 + > Fe2+B.氧化性Fe3+ > Cu2 +C.还原性Cu > Fe2+D.还原性Fe> Cu10.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Cr2(SO4)3、K2S2O8、K2Cr2O7、K2SO4、H2SO4、H2O。
已知K2S2O8的氧化性比K2Cr2O7强。
(1)请将以上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
+ + +(2)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得到1mol氧化产物,转移电子个。
(3)请将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式及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空格中:+ ……(4)在酸性条件下K2Cr2O7与草酸(H2C2O4)反应的产物是:Cr2(SO4)3、CO2、K2SO4和H2O,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1.下列物质或微粒中,按只有还原性,只有氧化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C )。
A.Na、Cl2、Br2B.H2、N2O4、Cl2C.I—、F2、H2OD.SO2、H+、HCl12.(8分)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NF3、HF、NO、HNO3、H2O。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NF3、HF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如以下空格内。
NF3+ —→HF + +(2)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F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但一旦NF3在空气中泄漏,还是易于发现。
你判断该气体泄漏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旦NF3泄漏,可以用溶液(填化学式)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
13.亚硝酸钠(NaNO2)可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离子转化为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氧气结合的能力,误食亚硝酸钠中毒,可服维生素C缓解,下列叙述中表现严硝酸钠和维生素C的性质正确的是( A )A.氧化性和还原性B.还原性和氧化性C.氧化性和酸性D.还原性和碱性14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 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15.Cl2在70℃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NaClO和NaClO3的物质的量比为4∶1,则溶液中NaCl和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9∶4B.5∶1C.11∶2D.1∶116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种物质都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的是( C )A. FeCl2、Cl2、CuSO4B. Cl2、Al、H2C. H2S、HCl、H2O2D. F2、K、HCl17.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NO3-+4H++3e-→NO+2 H2O在下列四种物质KMnO4、Na2CO3、KI、Fe2(SO4)3中的一种物质(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被还原的元素______,还原剂是。
(3)反应生成0.3mol H2O,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个。
(4)若反应后还生成KIO3,且其它物质保持不变,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不能确定”)。
18.某一反应体系中存在以下五种物质:Na3AsO3、H2O、I2、Na3AsO4、HI。
(1)用这种五种物质组成一个合理的未配平的方程式:(2)若水是产物,请配平该反应的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3)pH为5—9时,体系中的氧化反应为HI→I2;当pH<4时,反应方向改变,此时体系中的氧化反应为:→。
(4)该反应表明溶液的酸性影响物质是(填物质的性质)。
19.工业上制取金刚沙(SiC)的反应为:SiO2+3C→SiC+2CO↑,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D )A.60:36 B.36:60 C.2:1 D.1:220.将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里加热,发生如下反应:[]NaBiO3+[]MnSO4+[]H2SO4→[ ]Na2SO4+[ ]Bi2(SO4)3+[ ]NaMnO4+[ ]H2O(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若有2mol氧化剂在该反应中被还原,则生成的MnO4-被还原为Mn2+时,能将_______molHCL氧化成CL2.(3)写出NaBiO3固体溶于HCL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1.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 12Cl-+ 2H3AsO3+6H+=2As +3 SnCl62-+6M。
(M中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反应中Sn元素被氧化,As元素被还原B.氧化剂是SnCl2,氧化产物为SnCl62-C.生成物M为OH-D.每生成7.5gAs,还原剂失去0.3mol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