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题10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2011年青岛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篇一:2011年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1年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2分】(一)汉字书写及注音【本题满分4分】1. 依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在括号里给相应的汉字注音。
(4 分)hézhé yāyùn ()()1土地荒漠化情况日趋严重。
据科学家研究报告,地球上每分钟就有10多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土地荒漠化正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改后的句子:5.根据理解,回答问题。
(6分)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写道:“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段文字既是对故乡的描写,又是对人物的描写。
其中,句中“萧索的”与“荒村”之间的关系属于的关系,构成了短语。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一句中的主语是。
这段文字表述的意思是:二、阅读【本题满分48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7分】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日:“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酇、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日:“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6.下列选项中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2分)A.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2011中考物理分类汇编——阅读理解类1阅读理解类 (2)一、选择题 (2)二、填空题 (7)三、解答题 (8)四、计算题 (18)阅读理解类一、选择题(2011泸州)1.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
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g=10N/kg。
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答案:B(2011黑龙江龙东地区)2.某种材料制成空心球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沉在足够深的乙液体底部。
通过这个信息可知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甲液体的密度D.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答案:B(2011济南)3.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是人类在探索新材料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
一架用钢材(ρ钢=7.9×103kg/m3)制成的质量约160吨的大型飞机,如果用“气凝胶”做成,其质量相当于A.一片鸡毛的质量B.一只鸡蛋的质量C.一个成年人的质量D.一台大卡车的质量答案:C(2011黑龙江龙东地区)4.动车组是靠电力作为能源的列车,机车由大功率的电动机提供动力,动车组在到站前可以利用减速发电。
减速发电原理是先停止供电,使车速从200km/h减到90km/h,这段时间内列车利用惯性前进。
关闭电源后,电动机线圈随车轮一起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自动输入电网,这样既可以减少机械磨损又可以存储能量。
在90km/h以下才进行机械刹车。
关于动车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列车正常运行时,使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来工作B.车速从200km/h减到90km/h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车速从200km/h减到90km/h过程中,减速发电使用了电磁感应原理D.车速在90km/h以下进行机械刹车至车停稳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AC(2011济南)5.据美媒体报道,在此前美国刚刚宣布恐怖组织头目本-拉登已死之后,NBA联盟就准备在即将开始的季后赛半决赛中使用金属探测器,以防止恐怖组织的报复行动。
2011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二、填空7.(1)答案:水面初平云脚低(2)答案:长烟落日孤城闭(3)答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答案:①朝花夕拾②仙台③弃医从文三、综合性学习9.答案:(1)主要措施:①发展轨道交通②提高公交车运营能力(2)思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对小客车和公务用车实施限制。
10.答案:(1)说明:①公交车密度加大,乘车人增多②尾号限行后,车流量减少③停车费上调,停车数量下降(2)结论:市政府治理道路交通拥堵见到成效11.答案示例: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的思路及取得的成效四、文言文阅读12.答案:(1)践踏(用脚踢;踢)(2)停止。
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
(放弃;止)13.答案: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14.答案:(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五、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15.答案:①闷闷不乐②再次关心年轻人的工作并述说修鞋经历③受到挖苦,感到不满④似有所悟16.答案:第一处“那个”,指给比自己学历低的人打工,挣钱还少,感到丢人。
第二处“那个”,指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去修鞋,大材小用。
心理:表现了年轻人把人和工作分成了高低贵贱的心理。
17.答案示例:修鞋人大学毕业后,凭自己的努力将修鞋摊儿变成了修鞋小屋,把修鞋工作做得有模有样;修鞋之余,还在杂志上发表小说,追求自己的梦想;他能够面对现实,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些都对年轻人转变思想、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影响。
由此看来,修鞋人这一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是脚踏实地和有人生追求。
(二)说明文阅读18.答案示例:【甲】【乙】两个语句不能调换位置,因为,其一,【甲】句与前面的“危害”一句直接相关;其二,【乙】句与后面的“造福”一句直接相关;其三,两句调换后语段表达的重点与原意不符。
年上海中考毕业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11 一、文言文部分分18(一)默写《观猎》(_____________ 草枯鹰眼疾,1. ))《饮湖上初晴雨后》(_______________ 欲把西湖比西子,2. )《书愤》(,千载谁堪伯仲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年万里觅封候,4. )《诉衷情》()《孔孟论学》(,思而不学则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之意不在酒,6. 7-8(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分)4题(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分)2(“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 分)2()“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A. “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B. “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C. 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D. 分)8(题。
9-11(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ù)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nād殚(,触风雨,犯寒暑,ó)b ,饥渴而顿踣()ǐ(x)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ng)ǎn也。
曩()è(ji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hu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时而献焉,ì)之,s,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uǒf)而起,视其缶(nún xúx(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2011届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及答案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精练62:文言文阅读及古诗赏析地震蒲松龄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刻,地大震。
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
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
众骇异,不解其故。
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①有声。
相顾失色。
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见楼阁房舍,仆②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
逾一时许,始稍定。
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④忘其未衣也。
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⑤。
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注释〕:错折:扭离折断。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余适客稷下(做客)B.并忘其未衣也(衣服)C.逾一时许,始稍定(才)D.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正)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仆而复起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B.墙倾屋塌之声前人之述备矣C.并忘其未衣也既克,公问其故D.视街上,则男女裸聚诚如是,则霸业可成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②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22.这篇文章名为《地震》,你认为作者主要是写了地震的什么情况。
请结合文中材料具体分析。
(4分)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
(5分)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江月去人只数尺"中的"去人只数尺"抓住江上夜景的特点进行描绘,请作具体描述。
(2)诗的最后两句分写静睡的鸟和跃水的鱼,一静一动,富于诗意。
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理解答案:19.B(3分)20.BD(4分,各2分)21.①过了好久,才明白是地震了,各自很快跑出。
②这真是非同寻常的奇灾异变啊。
(4分,各2分。
意思符合。
有欠缺酌扣)22.主要是描写了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河水倾泼以及人们争相逃命、惊慌失措的情景。
记叙文阅读2011年北京市(一)阅读《鞋》,完成第15~17题。
(共15分)1.鞋阎耀明①年轻人的鞋坏了,去修。
街口就有一个修鞋的,摊子不大,一个戴着单帽的人在埋头干活儿。
年轻人把鞋放下,修鞋人拿起鞋,看了看,说过半个小时就可以来取。
②年轻人就离开了,往街上走。
年轻人心里正烦,大学毕业有一阵子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有人介绍一份,年轻人嫌工资太低,而且给一个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老板打工,年轻人觉得有点那个。
年轻人找了不下二十份工作,都觉得不太满意,没有去做。
他每天都注意看报纸上的用工信息,每天都去联系,有时上门去毛遂自荐,结果,都没有谈成。
年轻人自然心里不是滋味,别的不用说,光鞋就走坏了两双。
鞋走坏了可以修,往修鞋摊儿上一放就行了,可工作始终没有影子,这让年轻人很是心焦。
③取鞋的时候,年轻人付了钱,正要走,写鞋人问:“还没有找到工作?”年轻人一愣,说:“没有。
”转身闷闷不乐地走了。
④不久,年轻人又去那儿修鞋,却先愣了一下。
原来的修鞋摊儿不见了,被一间干干净净的小屋取代了。
修鞋人坐在屋里,正捧着一份杂志看。
年轻人走进屋里看了看,放下鞋说:“这小屋不错,你发财了。
”街口这地段,金贵,能有一间屋,是许多人眼馋的事。
修鞋人说:“夏天省得风吹日晒,冬天省得挨冻,享点福吧。
”年轻人说:“你把一个小小的修鞋摊儿干大了,不简单。
”修鞋人放下杂志,开始干活儿。
⑤年轻人没有出去,拿起杂志一看,竟是一本文学杂志。
年轻人问:“你喜欢?”修鞋人说:“喜欢。
”转眼就修好了。
修鞋人问:“这么久了,应该找到工作了吧?”年轻人有点不高兴,觉得修鞋人多嘴。
但他不好跟一个修鞋人发火。
年轻人没有说话。
修鞋人真是多嘴了,年轻人往外掏钱时,又说:“这个小摊儿,我干了两年多,总算有一点模样了,我挺高兴的。
”年轻人觉得修鞋人说的话是给自己听的,有挖苦人的味道,放钱时就把不满表现出来了,他没有放,而是扔。
修鞋人似乎看出来了,淡淡地笑了一下。
⑥年轻人再次来修鞋时,修鞋人放下杂志,请他先坐下,还倒了一杯水。
**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注意事项:1.第I卷共2页,计8小题,共24分。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第I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50分)(一)选择题(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和......的一项是()...注音完全正确A.星宿.(xiù)赈.灾(zhènɡ)解剖.(pōu)悲怆.(chuànɡ)B.忌讳.huì脑髓.(suǐ)酝酿.(niànɡ) 骠.悍(piāo)C.纨绔.(kù)磐.石(pán) 恻.隐(chè)提.防(dī )D.烙.铁(lào) 亵渎.(dú)啮.齿(niè) 御聘.(pìn)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的一项是( )......正确A.“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B.在王平同学上次作文时因用词不当丢了丑以后,我决心吃一堑,长一智.......,苦下功夫背词造句,一定不要吃他那样的亏。
C.跟别的地方比,遂宁的经济总量不是强项,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使得遂宁可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走出一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D.为了**高速公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2)刘老师8月5日上午给小组同学作“书信与人际交往”专题讲座,而张强同学正随父母在外旅游,他给好友王刚发了一条手机短信:“我跟爸爸妈妈在北京旅游,赶不回去听讲座了,请代我向刘老师请假。
”假如你是王刚,请写一张请假条,代张强向刘老师请假。
(3)组内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
下面是信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
你们一直喜欢读书,[A]在你们的熏染下,我也越来越喜爱读书了。
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B]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
通过读书,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
读书让我乐于写作,。
①画线句[A]中,“”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
②画线句[B]有语病,可修改为: 。
(不得改变原意)③在文末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出写作对读书的影响。
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15分)微藻一一可循环的“绿色油田”①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
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
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
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
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
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
**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全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注意事项:1.第I卷共2页,计8小题,共24分。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第I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50分)(一)选择题(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和......的一项是()...注音完全正确A.星宿.(xiù)赈.灾(zhânɡ)解剖.(pōu)悲怆.(chuànɡ)B.忌讳.huì脑髓.(suǐ)酝酿.(niànɡ) 骠.悍(piāo)C.纨绔.(kù)磐.石(pán) 恻.隐(châ)提.防(dī )D.烙.铁(lào) 亵渎.(dú)啮.齿(niâ) 御聘.(pìn)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的一项是( )......正确A.“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B.在王平同学上次作文时因用词不当丢了丑以后,我决心吃一堑,长一智.......,苦下功夫背词造句,一定不要吃他那样的亏。
C.跟别的地方比,遂宁的经济总量不是强项,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使得遂宁可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走出一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D.为了**高速公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1江西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来源:作文网整理2011-07-01 15:34:15[标签:2011 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小学精华资讯免费订阅江西省 2011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 本卷共四大题, 27小题,全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
2. 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18分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哽咽(y àn 迁徙怒不可遏(è不知所措B. 鄙夷(b ǐ狼籍惟妙惟肖(xi āo 根深蒂固C. 污秽(hu ì忐忑锲而不舍(qi è眼花缭乱D. 嫉妒(j ì震撼义愤填膺(y īn ɡ锋芒毕露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
B.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C.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2011年 4月 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 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B. 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C.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 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4. 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 太阳风雨的力量, 原始生物的尸骸, 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精练
中考热点资讯免费订阅(一)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
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二)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
管仲曰:"不可。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乃罢其兵(停止)
B.告其左右曰(身边的人)
C.君其图之(企图)
D.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答应)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则怀丸操弹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君其图之安陵君其许寡人
D.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乃不知有汉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②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22.吴王、齐桓公两人在为君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
阅读理解答案:
19.C(3分) 20.BC(4分)
21. ①(蝉、螳螂、黄雀)这三种动物,都一心想得到它眼前的利益,却不回头看他们的后面有祸害啊。
(2分)
②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乐,对各诸侯背信弃义,从而失去天下人的支援,还不如给他(所侵占的鲁地)(2分)
22.霸道,以强欺弱:吴王要伐荆,齐桓公侵略鲁国,侵占鲁地;
能听取善谏,知错能改:吴王听取了舍人少孺子的建议,停止向荆国用兵;齐桓公听取管仲的建议“遂割鲁侵地”。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