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上岗证考试重点复习材料(新)
- 格式:doc
- 大小:966.00 KB
- 文档页数:66
环评师复习资料环评师复习资料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环评师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职业。
环评师的主要工作是对各类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为了胜任这一职业,环评师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环评师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环评师考试。
一、环评法律法规环评法律法规是环评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环评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要求,对环评师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环评师需要熟悉这些法律法规的内容,理解其背后的环境保护理念,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环评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知识。
环境科学研究的是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了解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助于环评师更好地评估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评师需要熟悉各类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生态风险评价等。
定性评价是根据环境质量目标和环境影响因素的特征,对环境影响进行描述和评价。
定量评价是通过分析环境影响因素的数量和质量,对环境影响进行量化和评价。
生态风险评价是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的风险程度。
环评师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并进行准确的评估。
四、环境保护技术环评师需要了解各类环境保护技术。
环境保护技术包括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等。
环评师需要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以便在评价工程项目时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建议。
五、环境监测与评估环评师需要具备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技能。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以了解环境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
环评师需要了解常用的环境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能够准确地进行环境监测。
环境评估是对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包括环境质量评估、生态风险评估等。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复习备考资料合辑1.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复习备考资料合辑篇一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原则: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在其组织实施中必须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理念,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科学、公正和实用,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服务。
为此,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2)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3)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4)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5)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6)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7)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8)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
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复习备考资料合辑篇二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一般地讲,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都应根据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方案等技术资料进行工作。
由于国家建设项目审批体制改革,环境影响评价成为项目核准备案的前置条件,有些建设项目,如大型资源开发、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国外引进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所能提供的工程技术资料不能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其他适用的方法进行工程分析。
目前可供选用的方法有类比法、物料衡算法和资料复用法。
1.类比法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
采用此法时,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如:(1)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所谓一般特征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2)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3)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以及区域污染情况等方面的相似性。
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环境影响的类别:●按影响的来源: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按影响效果:有利影响、不利影响●按影响性质:可恢复影响(如油轮泄油事件)、不可恢复影响(如风景区改变为工业区)●按时间:短期影响、长期影响●按空间:区域、国家、全球2.环境影响评价(EIA):指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
到目前为止,我国只作前两项评价。
(1)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质量预测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估(2)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作出识别和评估●对各种替代方案、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及时为决策提供有效信息(3)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四大功能●判断功能:已有客体的价值判断●预测功能:将形成客体的价值判断●选择功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导向功能(4)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环评制度●瑞典(1970年)、新西兰(1973年)、加拿大(1973年)、澳大利亚(1974年)、马来西亚(1974年)、德国(1976年)、菲律宾(1979年)、印度(1978年)、泰国(1979年)、中国(1979年)(10位)●至今,已在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评制度4.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甲级证书●乙级证书●环评人员持证上岗: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培训证书二、环境影响评价目的、原则及程序1.评价目的: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2.评价原则: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3.工作程序: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环评等级、编制评价大纲●正式工作阶段:工程分析、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报告书编制阶段4.管理程序(1)环境影响分类筛选●重大影响: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以往尚未有过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有限影响:环境影响报告表●极小影响:环境影响登记表(2) 评价大纲的审查(3) 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管理(4)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批5.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总则:项目由来、编制依据、环保目标、评价标准、评价等级●建设项目概况●拟建项目地区环境简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评价工作成果清单,拟提出的结论和建议的内容●评价工作的组织、计划安排●经费概算6.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工程内容及规模、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主要环境问题、主要环保目标●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主要污染工序●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水、土、气、生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营运期●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7.环境影响报告书●总则:编制目的、依据、采用标准、环保目标●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项目性质、规模,职工人数,主要原料,物料平衡,污染物种类和数量,工艺流程,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保措施●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1.国外环评发展历程●1969年,美国率先建立环评制度●1970年,世界银行设立环境与健康事务办公室●197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加拿大联合召开了第一次环境影响评价会议●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1994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市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环境影响评价部长级会议●自然环评→社会环评;污染环评→生态环评;累积环评→影响后评估;工程项目环评→区域开发环评→战略环评2.中国环评发展历程●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73年,“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协作组成立――开始环评研究●1977年,中科院召开“区域环境学”讨论会――大中城市环评●1979年,在南京中国环境质量评价委员会学术会上提出了“环境质量评价参考提纲”●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正式确立了环评制度3.中国环评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1)规范建设阶段(1979~1989年):法律规范、部门行政规章,1986年国家环保局颁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2)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1998年)●1989年12月26日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8年11月29日国务院发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6年,开始实施“一票否决”制●1992年,开始对环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全国甲级证书单位264个,乙级证书单位455个,评价人员11000人●1993年,国家环保局颁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3) 提高阶段(1999~至今)●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草稿)》首次提出了战略环境评价四、中国环评制度的特点1.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主2.具有法律强制性3.纳入基本建设程序4.分类管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5.实行评价资格审核认定制五、中国环评制度的法规体系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行政法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3.部门行政规章4.地方法规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一、污染源调查1.调查内容(1) 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企业和项目概况●工艺调查●能源、水源、原辅材料情况●生产布局调查●管理调查●污染物治理调查●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污染危害调查●发展规划调查(2) 生活污染源调查内容生活污染源:指住宅、学校、医院、商业及其他公共设施主要污染物:污水、粪便、垃圾、污泥、废气等●城市居民人口调查●城市居民用水和排水调查●民用燃料调查●城市垃圾及处置方法调查(3) 农业污染源调查●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化肥使用情况的调查●农业废弃物调查●农业机械使用情况调查2.调查程序与方法(1) 程序A. 准备阶段●明确调查目的●制定调查计划●做好调查准备:组织准备、资料收集、分析准备、工具准备●搞好调查试点:普查试点、详查试点B. 调查阶段●生产管理调查●污染物治理调查●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种类、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规律●污染物危害调查●生产发展调查C. 总结阶段●数据处理●建立档案●评价●文字报告●污染源分布图(2) 方法点面结合●详查:重点污染源调查●普查:对区域内所有的污染源进行调查(3) 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A. 物料衡算法如果物料的流失量全部由烟囱排放或由排水排放,则污染物排放量(或称源强)就等于物料流失量。
环境影响评价师复习资料环境影响评价师复习资料环境影响评价师是负责对各类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专业人员。
他们的工作是评估项目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因此,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师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复习资料,帮助考生备考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
1.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中,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考生需要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其中的内容和要求。
此外,还需要掌握各地区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判断和应对各种情况。
2. 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影响评价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
这包括环境学、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地质学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环境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机理,掌握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和治理方法,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
此外,还需要了解环境监测和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以便能够准确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3. 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环境影响评价师在工作中需要与各类工程项目打交道,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各个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此外,还需要了解各类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便能够准确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4. 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除了理论知识外,考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可以通过参与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或实习来积累经验。
通过实践,考生可以了解项目实施的具体流程和要求,熟悉各类评价方法和技术,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5. 备考辅导资料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使用一些备考辅导资料来提高复习效果。
这些资料包括考试大纲、历年真题、参考书籍等。
考试大纲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的内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环境质量评价考试复习提纲其中23、24、25、29、31、32、33、35、38未做出具体答案,答案在书上对应页码,需理解记忆。
1 什么是环境质量和环境评价?如何分类。
P2~6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适宜性。
•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物环境质量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评估质量的优劣,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和评价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的学科。
1、环境质量回顾评价:对某一区域某一历史阶段的环境质量的历史变化的评价,评价的资料为历史数据,可以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发展趋势。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利用近期的环境监测数据,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的现状,是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区域环境规划的基础3、环境影响评价:对拟议中的重要决策或开发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作用,及其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和福利的可能影响,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减免这些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2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P6目的:在开发活动或决策之前,全面地评估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显著变化,并提出减免措施,从而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基本要求是:1、基本上适应所有可能给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且应当识别和评估这些影响。
2、对各种替代方案、管理技术及减免措施进行比较。
3、编写出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使专家和非专家都可以了解影响的特征及重要性。
4、应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
5、能够为决策提供信息。
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代替预知功能、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
对开发项目而言,它可以保证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同时也可以提出各种减免措施和评价各种减免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从而为污染治理工程提供依据。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公共政策的环境影响,可以在更好层次上保证区域开发和公共决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少或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
3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是什么?7~8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必须遵守的制度,叫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一、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1.环境:以人为主体,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2.《环境保护法》中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3.环境要素,也称为环境基质,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
4.环境容量:对一定区域,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5.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6.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7.环境影响后评价: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
8.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3)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9.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1)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2)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3)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4)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5)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6)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7)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8)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
10.标准体系11.规划环评: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的规划,称为综合性指导性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在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复习资料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复习资料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一项重要的职业,他们负责评估和预测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复习资料,帮助考生准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
首先,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评价。
它包括环境基线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其次,复习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包括环境监测、环境模拟、环境风险评估等。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教材和参加培训班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此外,还可以参考一些实际案例,了解不同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三,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也是必要的。
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管理和实施。
考生需要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步骤,包括项目申报、初步评估、详细评价、公众参与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评价报告的编写和审查要求,以及评价结果的监督和管理。
除了上述内容,考生还可以通过刷题来提高自己的复习效果。
有一些专门的考试辅导书籍和网上题库可以供考生参考。
通过刷题,考生可以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熟悉相关知识点,并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最后,考生还可以参加一些模拟考试和讲座,与其他考生交流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模拟考试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的流程和环境,提前感受考试的紧张氛围。
讲座则可以帮助考生了解最新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技术动态,拓宽自己的视野。
总之,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需要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复习资料的学习和实践,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复习效果,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希望以上的复习资料对考生有所帮助,祝愿大家都能顺利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第1章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看书背)已出导则,已出质量标准!!!(1)环境的概念环境科学中: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环保法: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评中:环境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环境,即人类环境,是围绕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2)环境系统的概念环境系统是指围绕人群的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整体,这里所说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的。
①整体性:一定时空中的环境因素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交流等多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②动态性: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一直处在演变的过程中,其组成和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就是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作用下发生不良变化的结果。
③稳定性: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环境要素的概念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环境要素的分类: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环境要素;非生物要素+生物要素。
(4)环境质量的概念环境质量表述环境优劣的程度,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环境质量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围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和评定。
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为了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综合整治等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为了比较各地区所受污染的程度。
(提供依据,便于比较)(5)环境容量的概念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区域,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目前多指在人类生产和自然生态不受危害的前提下,某一地区的某一种环境要素中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环境容量的分类: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生物环境容量,人口环境容量,城市环境容量等。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复习考点汇总1.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复习考点汇总篇一噪声污染对人的危害:噪声会干扰睡眠。
噪声可引起多种疾病,会引起人体紧张的反应,刺激肾上腺的分泌,因此而引起心率改变和血压升高。
噪声还会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易患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一些研究指出,某些吵闹的工厂企业里,溃疡症的发病率比安静环境高5倍。
噪声对人体的内分泌机能也会产生影响。
在高噪声环境下,会使一些女性的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孕妇流产率增高。
噪声对人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容易引起工伤事故。
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复习考点汇总篇二地面沉降的危害主要有:(1)毁坏建筑物和生产设施;(2)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
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属于地层不稳定的地带,在进行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时,需要更多的建设投资,而且生产能力也受到限制;(3)造成海水倒灌。
地面沉降区多出现在沿海地带。
地面沉降到接近海面时,会发生海水倒灌,使土壤和地下水盐碱化。
对地面沉降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地面沉降的不同原因而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3.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复习考点汇总篇三湿地的效益:(1)湿地的生态效益:维持生物多样性。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
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意义的物种,均具有重要意义;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湿地在控制洪水、净化水质、调节水流方面功能十分显著。
此外,湿地的蒸发在附近区域制造降雨,使区域气候条件稳定,具有调节区域气候作用;降解污染物。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其它活动以及径流等自然过程带来农药、工业污染物、有毒物质进入湿地,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资料简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在建设项目中负责评估和预测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了解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并具备实践经验和技能,能够有效地评估和管理各种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专业知识:1.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与规划等内容。
要了解各种环境污染源的特点和影响,熟悉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掌握环境管理和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评估方法和技术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写和审核要求。
要熟悉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了解环境风险评估、环境效益评价等专业技术。
3.建设工程基础知识:包括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要了解不同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工程过程,掌握建设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具备解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1.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考察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要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定,能够正确应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考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评价文件的编写和审核要求。
要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能够编写和审核符合要求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环境保护技术:考察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与规划等环境保护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要了解环境监测与评价的技术要求,熟悉环境管理和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建设工程基础知识:考察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要了解不同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工程过程,掌握建设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
备考建议:1.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建议考生系统学习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多做实例演练:考生可以通过解析历年的考试真题,掌握不同类型的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