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测评试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98.10 KB
- 文档页数:4
模块三测评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四种视频文件格式中,(A)最不适合在网络上传输。
A、AVI。
B、RM。
C、WMV。
D、ASF。
2、(A)的功能是把浏览器的窗口分割成几个区域,可在各区中显示不同的网页A、框架页。
B、导航页。
C、视图。
D、备注。
3、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B )构成。
A、标题与导航文字图。
B、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
C、题头图和备注。
D、框架和导航文字图。
4、在《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中,最后林峰决定采用支持图形、图像、文字、动画、声音、视频等媒体形式、而且交互性强的(C)来制作课件。
A、Powerpoint。
B、几何画板。
C、Authorware。
D、Flash。
5、以下多媒体素材文件类型中,(D)具有交互性。
A、AVI。
B、JPG。
C、PNG。
D、SWF。
6、制作个人网站时,为了使网页界面整齐、有序,一般使用(B)对网页布局?A、格式刷。
B、表格。
C、标尺。
D、文本框。
7、制作网页时,(B)是错误的做法。
A、构图简明。
B、色彩越多越好。
C、一个网页多个主题。
D、用好超级链接。
8、《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中,林峰制作的课件应该属于(A)课件。
A、学生自主学习型。
B、模拟实验型。
C、训练复习型。
D、教学游戏型。
E、资料工具型。
9、以下有关主题资源网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主题资源主要提供与单元学习主题关联的资源素材,并不包含有关资源如何使用的信息。
B、学生在具体的单元学习实施过程中,对主题资源会有自己的加工和处理,会动态地生成新的资源。
C、主题资源的终端用户是教师和学生。
D、对教师用户来说,他们希望资源能够提供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支持,并且方便使用。
10、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的(A)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
A、演示工具。
B、学习对象。
C、交流工具。
D、个别辅导工具。
11、在《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中提到的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是(B)?A、五彩池的地点。
新教材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二册:模块综合测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Fe-56、Cu-64一、单项选择题(包括14题,每题3分,共4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合金从古代到现代,从生活领域到工业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B.“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的主要成分是非金属材料C.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D.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2. [2023江苏通州高级中学校考期中]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H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H2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乙酸的球棍模型:3. [2023江苏太湖高级中学期中]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还原反应,能量变化情况又符合如图的是( )A.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的反应B.碳和水蒸气的反应C.NH4Cl和Ba(OH)2·8H2O的反应D.氢气的燃烧反应[2023江苏连云港东海期中]阅读下列资料,回答4~5题。
合成17tNH3,放出Q kJ热量。
利用浓氨水吸收氯气工业的尾气,同时得到副产品NH4Cl;也可以用FeCl2溶液吸收氯气制得FeCl3溶液,然后制备Fe(OH)3胶体;经实验发现,胶体都有丁达尔效应(粒子对光的散射现象),且丁达尔效应随其浓度升高逐渐增强。
4.下列化学反应表示不正确的是( )A.合成NH3反应:N2(g)+3H2(g)2NH3(g) ΔH=-2Q×10-6kJ·mol-1B.浓氨水吸收氯气:8NH3·H2O+3Cl2N2+6NH4C1+8H2OC.FeCl2溶液吸收氯气:2FeCl2+Cl22FeCl3D.制备Fe(OH)3胶体:F+3NH3·H2O Fe(OH)3 (胶体)+3N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维生素C能溶于水,与补铁剂共服效果更佳B.NO有氧化性,可用于CO去除C.Fe3O4不溶于水,可制造录音磁带D.NH4Cl易溶于水,可用作化肥6. [2023河北邯郸期中]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制备甲醇,反应为CO(g)+2H2(g)CH3OH(g),测得容器内H2的分压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课程每个模块的测评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教学媒体具有表现性、受控性、重视性、接触性等特征,以下关于教学媒体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教学媒体的受控性指教学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给学生的范围的大小)。
2、根据学生以前的试卷,发现学生在听力理解部分的平均得分比较低,这属于学习者分析中的(初始能力分析)。
3、在一节数学课上,刘老师没有直接引入教学内容,而是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描述了两个学生路上相遇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对多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此处,刘老师运用的教学策略是(启发式教学)。
4、王老师下周一要去别的学校讲课,讲课的环境中有多媒体计算机,因此王老师打算自己制作一个课件,用于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请问,这个课件属于以下哪类课件的范畴?(助教型演示课件)5、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讨论伯利克里这个人物,下列促进小组讨论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多选题1、在对于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一般分析哪几方面的特征?(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风格。
)2、有关教学评价的功能,王老师有如下认知,正确的是。
(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学活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好的评价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相对调慢或调快学习进程;被评价者还可以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3、您计划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20%的平时课堂表现+40%的上机操作情况+40+的笔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期成绩,请问,下面有关您使用的教学评价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是非题1、课件制作中,如果涉及到图像,且大小需要控制在10~200KB之间,一般使用JPG格式。
(对)2、与考试相比,档案袋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感,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价学生,也更简单更省力(错)。
模块一测评一、单选题:1、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以下观点正确的是(尽量对学生加以鼓励)。
新教材高中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可溶性的铝盐或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B.银制器物久置表面变暗与电化学腐蚀有关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加热棒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保护法2.中国科学家在合成氨[N2(g)+3H2(g)⇌2NH3(g)ΔH<0]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报道了LiH3d过渡金属这一复合催化剂体系,并提出了“氮转移”催化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中有极性键形成B.复合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复合催化剂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焓变D.350℃时,催化效率:5LiHFe/MgO>铁触媒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一般物品的起火,但不适用于扑灭电器起火B.用盐酸滴定碳酸氢钠溶液,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C.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再用盐酸除去D.用热的碳酸钠溶液除油污效果更好4.研究表明N2O与CO在Fe+作用下发生可逆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Fe+是催化剂,FeO+是中间产物B.总反应速率由反应②的速率决定C.升高温度,总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 D.当有14gN2生成时,转移1mole-5.CH3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甲酸甲酯。
工业上用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CH 3OH ,其反应为CO (g )+2H 2(g )⇌CH 3OH (g )。
按n (CO )∶n (H 2)=1∶2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CH 3OH 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3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模块综合测评(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1.(2019·全国卷Ⅲ)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D[骨骼肌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B正确;组织液中的O2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C正确;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2.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的相对稳定B.CO2既能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又参与了体液调节C.内环境中渗透压的高低主要决定于蛋白质的多少D.组织液中的水只来自血浆B[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其理化性质及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A错误;内环境中渗透压的高低主要决定于Na+、Cl-,C错误;组织液中的水可来自血浆、细胞内液等,D错误。
]3.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A[突触前膜先兴奋,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膜再兴奋或抑制,A错误。
]4.如图表示两个神经元的结构关系。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a、c结构分别通过生物电、生物电与化学信号传递兴奋B.结构c中的酶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使兴奋终止C.剌激b,则在a、d处可测得膜电位的变化D.静息时,d处膜内电位为负、膜外电位为正B[神经纤维上以生物电的形式传导神经冲动,突触中通过生物电与化学信号传递兴奋,A正确;结构c中的酶能把相应神经递质分解,使兴奋终止,B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因此刺激b处可在a处和d处测到膜电位的变化,C正确;静息时,由于少量钾离子外流,导致d处膜内电位为负,膜外电位为正,D 正确.]5.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A.胰蛋白酶B.胰淀粉酶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C[吃糖后血糖浓度会升高,则血液中的胰岛素会增加,降低血糖,使血糖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C正确.]6.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内的抗原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A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B错误;抗体与入侵的病菌结合,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或是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错误;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浆细胞,D错误。
第三模块测评(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 5分, 满分7. 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is Jane and Bill’s new house?A. Near a train station.B. Near a bus stop.C. Near an airport.答案:C2. What is the speakers’ problem?A. They have no money to buy a drink.B. They can’t find a place to drink.C. They don’t know how to use the machine.答案:A3. How high do the ceilings today usually measure?A. 2. 3 metres.B. 2. 7 metres.C. 3. 0 metres.答案:B4. What time does the next bus leave for New York?A. At 9:30.B. At 10:00.C. At 10:30.答案:B5. Why are the neighbours moving out?A. They don’t like the flat.B. They can’t afford the high rent.C. The landlord broke his promise.答案:C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 5分, 满分22. 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 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1福建龙岩高二检测)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及人本身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都能水解而被除去。
下列衣料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制品④蚕丝制品⑤涤纶制品⑥锦纶制品A.①②③B.②④C.③④⑤D.③⑤⑥,因此,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毛织品和蚕丝制品,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不正确的是()A.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B.的名称为3,3-二甲基-1-戊烯C.乙醇的分子式:C2H6OD.苯分子的空间充填模型:CH≡CH。
3.下列物质中,属于芳香烃且一氯取代物有五种的是() A.B.C.D.,A项有4种一氯取代物;B项有3种一氯取代物;C 项有5种一氯取代物;D项不属于芳香烃。
故C项符合题意。
4.醋酸纤维是以醋酸和纤维素为原料制得的人造纤维,因具有弹性好、不易起皱、酷似真丝等优点,成为目前市场上广泛采用的一种服装面料。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和淀粉的分子式相同,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B.纤维素和淀粉水解,其最终产物不相同C.[(C6H7O2)(OOCCH3)3]n——三醋酸纤维素属于酯类化合物D.三醋酸纤维素比二醋酸纤维素吸湿性更好(C6H10O5)n,但聚合度n不同,因此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纤维素和淀粉水解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故B错误;[(C6H7O2)(OOCCH3)3]n——三醋酸纤维素含有酯基,属于酯类化合物,故C正确;二醋酸纤维素还有未完全酯化的羟基,吸湿性更好,故D错误。
5.香茅醛()可作为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体,关于香茅醛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6O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分子中有7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此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8O,故A错误;此有机化合物中含有醛基,因此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错误;此有机化合物中含有醛基和碳碳双键,因此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依据等效氢原子的判断方法,此有机化合物中等效氢原子为8种,故D错误。
模块综合测评(三)(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
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沟通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
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觉者为()A.库仑B.霍尔C.洛伦兹D.法拉第,钢管处于交变磁场中,由于电磁感应产生交变电流,交变电流通过接缝处,接缝处电阻很大,依据焦耳定律Q=I2Rt知,接缝处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熔化材料。
此焊接过程利用的电磁学规律是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发觉者是法拉第,A、B、C错误,D正确。
2.某静电场的电场线与x轴平行,电势φ随x坐标变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电场中P、Q两点的x坐标分别为1 m、4 m。
将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从坐标原点由静止释放,则()A.粒子在P点的动能等于在Q点的动能B.粒子在P点的动能大于在Q点的动能C.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小于在Q点的电势能D.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的电势能,P、Q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势差为零,粒子从P运动到Q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零,依据动能定理,两点的动能相等,电势能相等,A选项正确。
3.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面,φa=50 V,φc=20 V,则a、c连线的中点b的电势φb()A.等于35 VB.大于35 VC.小于35 VD.等于15 V,E a>E b>E c,则a、b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大于b、c间的平均电场强度,由公式U=Ed可以推断U ab>U bc,所以φb<=35V,则C正确,A、B、D错误。
4.(2024江西南昌高二检测)在真空中有水平放置的两个平行、正对金属平板,板长为l,两板间距离为d,在两极板间加一交变电压如图乙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以速度v0v0接近光速的从两极板左端中点沿水平方向连绵不断地射入两平行板之间。
《金版教程(物理)》2024导学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教版新模块综合测评模块综合测评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频率越高,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幅越大B.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应用了多普勒效应C.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D.一列波通过小孔发生了衍射,波源频率越大,观察到的衍射现象越明显答案 B解析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幅达到最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A错误;医院检查身体的彩超仪是通过测量反射波的频率变化来确定血流的速度,显然是运用了多普勒效应原理,B正确;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振幅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振幅大,不能说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C错误;一列波通过小孔发生了衍射,如果孔的尺寸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因为波速不变,知,波长减小,衍射现象变得不那么明显了,D错误。
根据λ=vf2.关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B.树荫下的太阳光斑大多呈圆形是因为光的衍射C.透过竖直放置的肥皂膜看竖直的日光灯,能看到彩色干涉条纹D.当光在水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光是偏振光答案 D解析由v=c可知,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A错误;树荫下的太阳光n斑大多是由小孔成像形成的,故呈圆形,B 错误;薄膜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薄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而不是透过了薄膜,C 错误;当光在水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光是偏振光,D 正确。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几个与观测有关的预言,如光线在经过巨大星体时,在引力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曲。
1919年5月29日,借助出现日全食的机会,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等人率领两支考察队,分别在非洲西部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和南美洲巴西的索布腊尔进行观测,测得两地星光经过太阳时的平均偏转值为1.79角秒,与爱因斯坦预言的1.75角秒相差无几。
这一材料揭示科学思维的特点是()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确性C.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故选D项。
2.“快乐,像花一般,时时刻刻绽放出,令人迷恋的笑容。
快乐,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如雪中送炭,给人无限的温暖。
”该诗歌的思维表达()①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②揭示了“快乐”的本质和规律③能动地反映了对“快乐”的认识④具有概念性、推导性和严谨性特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体现了形象思维,基本单元是感性形象,故①正确;通过花表达快乐的心情,可见人的能动反映,③正确;材料类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没有解释本质,排除②;概念、推导、严谨是抽象思维的特征,排除④。
3.一天晚上,小李问小王信不信神,小王迟疑了一会儿说:“既信又不信,半信半疑吧。
”小李说:“信就是信,不信就是不信,没有中间道路可走。
”对两人的观点评价正确的是()①小王的观点错误,其违背了矛盾律一致性的要求②小王的观点正确,坚持矛盾观,一分为二地看问题③小李的观点正确,“信”与“不信”不能同真④小李的观点错误,其违背了排中律明确性的要求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可见自相矛盾,违背了矛盾律,①正确;小李观点明确,信与不信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③正确;小王观点违背了矛盾律,不属于一分为二的观点,排除②;小李观点正确,排除④。
4.甲说:“你们这样通宵达旦、吵吵闹闹地在宿舍打牌,影响别人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