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业控制网络应用》实训任务单3
- 格式:pdf
- 大小:253.89 KB
- 文档页数:7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网络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校组织了工业自动化网络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掌握工业自动化网络的基本原理、组成、应用及维护方法,提高学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实践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工业自动化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工业自动化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综合素质。
三、实训内容1. 工业自动化网络基本原理本次实训首先介绍了工业自动化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协议、网络设备等。
让学生了解工业自动化网络的基本概念,为后续实训打下基础。
2. 工业自动化网络设备实训中,学生学习了工业自动化网络设备的种类、功能及安装方法。
主要包括:(1)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掌握PLC的组成、工作原理、编程方法等;(2)变频器:了解变频器的原理、功能及应用;(3)触摸屏:学习触摸屏的组成、操作方法及编程技巧;(4)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了解交换机的种类、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5)工业以太网通信模块:学习通信模块的种类、功能及配置方法。
3. 工业自动化网络应用实训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了工业自动化网络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1)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与调试;(2)变频调速系统的应用;(3)触摸屏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4)工业以太网通信系统的搭建与调试。
4. 工业自动化网络维护实训最后,学生学习了工业自动化网络的维护方法,包括:(1)设备故障排查与处理;(2)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3)设备升级与更新。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在实训开始前,学生根据实训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工业自动化网络的基本知识。
2. 实训操作实训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际操作。
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实训项目,如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与调试。
工业控制系统组态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本次实习是在学校组织的工业控制系统组态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业控制系统的组态方法,提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希望能够熟练运用组态软件,对工业控制系统进行组态,并能够理解和分析组态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配置。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的主要内容是使用组态软件对工业控制系统进行组态,包括硬件配置、通讯配置、报警配置、数据采集与处理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组态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了硬件设备和通讯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
然后,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对工业控制系统进行了组态,包括配置了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设置了通讯协议和数据采集参数,建立了报警和故障处理机制。
三、实习成果与收获通过实习,我们成功地对工业控制系统进行了组态,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建立了有效的报警和故障处理机制。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组态软件的操作方法,还深入理解了工业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态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硬件配置和通讯配置,如何设置数据采集参数和报警配置,以及如何进行故障处理和维护。
四、实习体会与建议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工业控制系统组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组态软件对工业控制系统进行组态,提高了我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工业控制系统组态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对于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提高对组态软件的熟练程度。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工业控制系统组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组态软件的操作方法,还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组态过程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业控制技术人才,本次实训以工业控制技术设计为主题,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分析,提高学生对工业控制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理解工业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工业控制技术基本原理(1)传感器:介绍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2)执行器:介绍各类执行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如电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液压执行器等。
(3)控制器:介绍各类控制器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如PLC、DCS、PID控制器等。
2. 工业控制系统设计(1)系统需求分析:分析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控制需求,确定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2)系统总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
(3)控制器程序设计:根据控制系统总体设计,编写控制器程序,实现控制策略。
(4)系统调试与优化: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优化控制参数,提高控制效果。
3. 实训项目(1)基于PLC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设计:设计一套基于PLC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实现红绿灯的自动控制,提高交通效率。
(2)基于PID控制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设计一套基于PID控制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实现对某生产设备的温度精确控制。
四、实训过程1. 集体讨论:实训开始前,分组讨论实训项目,明确各自分工。
2. 理论学习:根据实训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工业控制技术基本原理。
3. 设计与编程:根据项目需求,设计控制系统结构,编写控制器程序。
4. 系统调试:将控制系统程序下载到控制器,进行实际调试。
5. 结果分析:对调试结果进行分析,优化控制参数,提高控制效果。
6. 实训报告撰写:总结实训过程,撰写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工业控制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调试与维护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熟悉工业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常用控制方法,掌握PLC编程技术、电机控制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等,为今后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1. 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1)介绍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控制对象等。
(2)讲解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反馈控制、前馈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2. PLC编程技术(1)学习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编程语言。
(2)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梯形图、功能块图、指令表等。
(3)完成简单的PLC编程任务,如顺序控制、定时控制、计数控制等。
3. 电机控制技术(1)学习电机的基本原理、类型和应用。
(2)掌握电机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如变频调速、软启动、制动等。
(3)完成电机控制系统的调试与维护。
4. 传感器应用技术(1)学习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类型和应用。
(2)掌握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如滤波、放大、转换等。
(3)完成传感器应用系统的设计、调试与维护。
5.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实训(1)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计一个工业控制系统。
(2)完成系统硬件选型、电路设计、软件编程等。
(3)进行系统调试与维护,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熟悉实训设备和工具,如PLC、电机、传感器等。
(2)了解实训项目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步骤。
(3)掌握实训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实训实施(1)根据实训内容,分组进行操作。
(2)按照实训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3)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
3. 实训总结(1)对实训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法。
(2)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成果。
(3)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实训提供参考。
四、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调试与维护技术。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控制系统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应用技术以及实际操作过程,我于2022年7月1日至7月31日在XX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工业控制系统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理解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工业控制系统的编程与调试方法;3. 熟悉工业控制系统的现场安装与调试;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工业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及组成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了解了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工业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传感器负责采集现场信号,执行器根据控制器指令执行相应动作,控制器负责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通信模块负责实现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信息传递。
2. 工业控制系统编程与调试在掌握了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后,我开始学习编程与调试。
实习期间,我主要使用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编程。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以下内容:(1)PLC编程语言:梯形图、功能块图、指令列表和结构化文本;(2)PLC编程软件:Siemens STEP 7、Rockwell Studio 5000等;(3)PLC编程调试方法:故障诊断、参数设置、程序优化等。
3. 工业控制系统现场安装与调试在实习过程中,我有机会参与了工业控制系统的现场安装与调试。
以下是现场安装与调试的主要内容:(1)现场设备检查:检查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的完好性;(2)系统接线:根据电路图进行系统接线,确保接线正确;(3)系统调试:调试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4)系统联调:将PLC程序与现场设备进行联调,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了多个项目。
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以下内容:(1)沟通与协调: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沟通,共同解决问题;(2)分工合作:明确各自职责,提高工作效率;(3)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工业网络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专用周实训报告姓名:ZZK学号:201112020179班级:11级电气自动化5班目录一、设计方案 (2)1方案说明 (2)1.1实训目的 (2)1.2实训要求 (2)1.3 控制要求 (2)1.4控制方案 (2)2、技术资料 (3)2.1 S7-200程序 (3)2.2 S7-300程序 (4)二、技术报告 (7)三、总结 (13)一、设计方案1、方案说明1.1实训目的a、熟悉并掌握WinCC、S7-300、S7-200的基本用法。
b、掌握WinCC与S7-300的通讯方法。
c、熟悉并掌握MPI及PRDFIBUS功能及使用方法。
d、了解工业以太网。
e、熟悉项目中各个硬件结构。
1.2实训要求a、掌握WinCC的使用。
b、实现WinCC与S7-300软件之间的连接。
c、掌握工业网络相关知识。
d、通过WinCC、S7-300、S7-200实现对封口的机运转进行控制。
1.3 控制要求a、实现系统启停控制、故障停机、故障报警、计数等逻辑功能。
b、实现转速与温度相对应。
c、温度的设定及显示在WinCC画面控制,实现温度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控。
d、信号采集部分由S7-200PLC来实现,再通过S7-200PLC将采集的信号通过工业网络传送给S7-300PLC。
e、整个系统的监控即参数设定都可以由电脑中的组态界面完成,为方便现场操作,在设备上的按钮也可控制。
F、实现两地控制,分别在按钮和WinCC画面上实现启停1.4控制方案a、软件部分S7-300PLC编程软件S7-200PLC编程软件Wincc编程软件b、硬件部分西门子S7-300 CPU313-2DP西门子S7-200 CPU224XP CN DC/DC/DC模拟量输出模块EM231 CN A14XTCEM277 PROFIBUS-DP封口机SF-150 220V/50-60HZ计算机LENOVOc、系统框图2、技术资料2.1S7-200程序2.2 S7-300程序a、OB1部分b、OB35部分二、技术报告摘要:在工业网络的控制系统中,由PLC200、PLC300、WinCC软件及相应的PLC200、PLC300、封口机等硬件设备组成,要求实现数据的采集、传送、显示。
《工业控制网络与系统》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业控制网络与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s and Systems)课程编号: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课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名称:工业控制网络与系统实验指导书(自定)课程总学时:54 学分:3 实验学时:12面向专业:自动化(A)实验室名称:电气工程与控制实验教学中心一、课程简介集散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是当代工业生产自动化和过程控制技术发展新的成就。
DCS和FCS融合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一体,是基于工业控制网络的控制系统。
本课程从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重点讨论了DCS和FCS的硬件结构体系和实现方法,软件体系和组态软件。
以美国Foxboro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集散控制系统I/A S和基金会现场总线、LonWorks总线、PROFIELDBUS、CAN总线等几种比较有影响力的现场总线为例,介绍它们各自的技术特点、规范、结构体系等。
本课程还介绍了DCS和FCS的工程化设计方法。
二、课程实验目的与要求1、拓宽和加深学生对已学过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掌握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2、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掌握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操作技能,逐步形成解决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实验系统进行硬件连接、编程组态和实现控制,熟悉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更深刻地理解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和特性;4、掌握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组态方法。
三、考试(考核)方式:根据实验报告、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考核。
实验教学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
在笔试中实验内容成绩占总成绩的10%。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I/A S小型集散控制系统1套过程控制实验装置2套五、主要参考书目:[1] 周泽魁. 控制仪表与计算机控制装置.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 阳宪惠. 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 何衍庆俞金寿.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大纲编写人:苏国华大纲审核人:林春民大纲批准人:何小阳日期:2004年10月26日。
实习报告:工业控制系统实习一、实习目的和意义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应用,提高自己在实际工程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我对工业控制系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白了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工业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工业控制系统的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各种控制器的功能和应用。
2. 参与工业控制系统的安装工作,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的安装,以及控制软件的配置和调试。
3. 参与工业控制系统的调试工作,通过调整控制参数和程序,使系统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4. 参与工业控制系统的维护工作,对系统进行日常检查和保养,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了解了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了各种控制器的功能和应用。
其次,我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如何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业控制系统。
最后,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与同学、老师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同时,我也认识到工业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系统稳定性、实时性、安全性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深入研究和解决。
四、实习总结本次工业控制系统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
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工业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也将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我国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本次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让我对工业控制系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互联网网络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一体化课程标准工业网络系统装调是系统生产线交付或系统维护的重要工作,是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转重要环节。
系统产线或设备的由于长期运行或使用不当导致系统故障,安装调试人员从组长处接收到系统装调工作任务单后,查阅设备图纸、手册、技术协议等相关技术文件,明确工业网络系统装调流程及相关条件;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准确掌握现场情况;通过独立或合作方式,在规定时间内,按作业流程及规范要求完成硬件安装、线路连接、通讯设置与测试、设备与系统平台互联集成、程序调试、数据采集与分析、填写调试报告等工作;作业过程中要有安全意识,在检查合格后交付组长验收,并对本次工业互联网网络控制系统装调进行总结和交流,整理相关技术资料及存档。
作业过程中,安装调试人员要及时做好过程记录,要严格遵守《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等技术标准、行业企业规范、安全生产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及“6S”管理要求。
课程目标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胜任工业互联网网络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作,并能与各方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按照企业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包括:1.能读懂任务单,接受工作任务,明确作业项目及工期要求。
2.能与现场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准确获取现场情况信息。
3.能准确查阅设备图纸、手册、技术协议等相关技术文件,确定工业互联网网络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的内容、流程与规范,记录相关技术要求,并综合考虑质量、经济、时间等要求制定调试工作计划。
4.能按规范要求正确使用工作所需的各种工具和仪器仪表。
5.能按照调试工作作业流程及规范要求完成硬件、线路、通讯设置与测试、设备与系统平台互联集成、程序编程与调试、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工作,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6.能按照企业内部检验标准进行相应作业项目的自检,并在任务单上正确填写完成时间、自检结果(测试数据),签字确认后交付组长进行验收。
了解西门子自动化系统中常用HMI设备的类型及功能,会使用TD 400C帮助文档解决TD 400C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熟悉STEP 7-MicroWin V4.0下文本显示向导的使用方法;
掌握TD 400C设备配置步骤及配制方法。
以一个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为例,在TD 400C设计正反转控制按钮,配置相关参数,选择型号
进行显示面板的控制正反转按钮和停止按钮
点击右键选择属性选项
以相同的方法进行反转按钮和停止按钮的属性设置
选择型号填写密码保护选项;标准菜单选项;更新选项;语言等选项。
完成向导
PLC程序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