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439.50 KB
- 文档页数:9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机电学科基础综合考试科目代码:[118]一、考试要求要求偏机械类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材料力学》和《机械设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掌握材料力学中简单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简单超静定结构问题和机械设计中连接、传动及轴系零部件等机械设计基本问题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偏电子类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测量电路及应用情况,并初步具有检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以及分析测量误差与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A.《材料力学》和《机械设计》部分材料力学:(一)材料力学概述1)材料力学的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2)内力、应力、应变的定义和计算(二)拉伸与压缩1)轴向拉压的内力2)轴向拉压的应力和强度计算3)轴向拉压的变形和刚度计算4)轴向拉压的超静定问题5)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能(三)剪切和扭转1)剪切的实用计算2)扭矩和扭矩图3)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四)弯曲内力1)剪力和弯矩2)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五)弯曲应力1)弯曲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计算2)弯曲切应力3)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六)弯曲变形1)挠曲线的微分方程2)求弯曲变形:积分法和叠加法3)解简单超静定梁4)减小弯曲变形的措施(七)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1)应力状态概述2)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3)平面应变状态分析4)广义胡克定律5)强度理论概述和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八)组合变形1)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2)拉压与弯曲的组合3)扭转与弯曲的组合(九)压杆稳定1)压杆稳定的基本概念2)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3)压杆的稳定校核4)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机械设计:(一)联接1)螺纹连接的主要类型及应用;2)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及预紧和防松的方法;3)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方法;4)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方法。
(二)带传动1)带传动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参数和应用;2)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影响功率传递的各项因素;3)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布、弹性滑动和打滑等;4)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黑大考研题库
黑大,即黑龙江大学,是中国东北地区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
考研,即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选拔过程。
考研题库通常指的是为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而收集的各类试题和练习题集。
黑大考研题库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历年真题:考生可以通过历年的考研真题来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出题规律。
2.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可以帮助考生模拟考试环境,提前适应考试节奏。
3. 专业课题库: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考试要求,因此题库中会有针对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题目。
4. 公共课题库:公共课如政治、英语、数学等,是所有考研学生都需要准备的科目,题库中会包含这些科目的练习题。
5. 解析与答案:题库中不仅包含题目,还会有详细的解析和答案,帮助考生理解题目并掌握解题技巧。
6. 考试技巧与策略:除了题目本身,题库还可能包含一些考试技巧和策略,帮助考生更有效地准备考试。
7. 在线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题库也提供在线服务,考生可以通过网站或应用程序访问题库资源。
8. 更新与维护:考研题库需要定期更新,以反映最新的考试趋势和要求。
考生在使用黑大考研题库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系统性学习:不要只依赖题库,要结合教材和课程进行系统性学习。
- 理解而非死记:理解题目背后的原理和解题思路,而不是仅仅记住
答案。
- 定期复习:定期复习题库中的题目,巩固知识点。
- 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不要临近考试时突击做题。
最后,考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充分利用黑大考
研题库等资源,为考研做好充分的准备。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中国文学史考试科目代码:[708]一、考试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各种文体的发展及变化情况,要求掌握中国文学史上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原始文学1.神话的定义2.我国神话的特点及保存状况3.掌握《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黄帝蚩尤之战》等神话。
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概况1.《诗经》的性质与时代2.《诗经》的编辑与流传,“采诗”与“删诗”、“三家诗”、“毛诗郑笺”第二节《诗经》的内容与艺术成就1.《诗经》的体制与主要内容2.《诗经》的艺术特色3.掌握《七月》、《生民》、《东山》、《氓》、《採薇》、《芣苢》等作品。
第三章历史散文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1.什么是甲骨卜辞,《易》卦爻辞?2.《尚书》的文学价值。
3.《春秋》的体例与笔法第二节《左传》1. 《左传》的名称、体例、与《春秋》的关系、春秋三传。
2. 《左传》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3. 《左传》艺术成就4.掌握《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公子重耳之亡》等篇章。
第三节《国语》与《战国策》1.《国语》的文学成就2.《战国策》的思想特征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4.要求掌握《勾践灭吴》(《国语》)、《苏秦始将连横》、《邹忌讽齐王纳谏》、《易水送别》、(《战国策》)等篇。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第一节诸子散文繁荣原因及其分期1.诸子散文繁荣原因2.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脉络第二节《论语》与《墨子》1.《论语》的文学成就2. 《墨子》对论说文的贡献3.掌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等作品。
第三节《孟子》1.孟子主要的哲学观点与政治主张2.《孟子》的文学特色3.掌握《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齐桓晋文之事》章等篇章第四章《荀子》与《韩非子》1. 《苟子》的主要文学成就2. 《韩非子》的主要文学成就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一节楚辞的来源1.什么是楚辞2.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第二节屈原的生平、时代和思想1.屈原的家世与生平主要事迹2.屈原的思想构成第三节屈原的作品1.屈原的艺术成就2.掌握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山鬼》、《涉江》等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汉赋的特征、渊源及其繁荣原因1.汉赋的特征与渊源2.汉赋繁荣于汉代的原因第二节汉赋的发展演变及主要作家1.汉赋发展的分期2.枚乘、司马相如、张衡在赋史上的贡献第三节汉赋的评价1.汉赋的题材、内容与其思想意义2.汉赋的艺术表现第二章司马迁与《史记》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1.司马迁家世与生平中对其创作《史记》有促进作用的素因第二节《史记》的体制与思想内容1.《史记》的性质与体制2.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指导思想3.《史记》的思想内容第三节《史记》的艺术成就1.全面掌握《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叙事、语言等方面的艺术成就,能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2.掌握《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等篇章3.《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第四节《汉书》1.《汉书》在体制上对《史记》的继承与发展2.《汉书》在艺术上的特征第三章汉乐府诗歌1.“乐府“释义2.汉乐府诗的分类3.汉乐府诗歌思想内容上的主要特点4.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的特色5.掌握《陌上桑》、《上邪》、《孔雀东南飞》等作品第四章汉代五言诗第一节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1.掌握汉代五言诗的发展过程,各阶段五言诗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家、作品。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工程水文学考试科目代码:[]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业务综合知识,并且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说明和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考试为笔试、闭卷形式。
重点考察学生对工程水文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熟练掌握水文分析计算方法和基本公式。
二、考试内容1)流域径流形成过程a:河流与流域的基本概念河流、河流分段、河流基本特征、流域基本特征。
b:降水、下渗和蒸发基本概念降水、降水基本要素及分类、下渗能力、蒸发能力。
c:径流形成过程及表示方法。
2)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测站的布设,水位、流量以及泥沙观测的基本方法。
3)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a:流域平均雨量及径流量的计算方法b:流量过程线分割及水源划分方法c:两种产流模式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及计算方法。
降雨径流相关图法、初损后损法、水源划分等。
d:流域汇流计算方法等流时线法、时段单位线的定义、基本假定、存在的问题、单位线的推求、单位线的时段转换等。
e:河道汇流计算河道汇流计算的基本原理、马斯京根流量演算的基本方程式及参数的意义。
※本部分的重点是掌握推求净雨、水源划分、单位线推流、单位线的推求及单位线的时段转换,并求解具体问题。
4)水文统计a:水文频率计算方法适线法的具体步骤、统计参数对频率曲线的影响等。
b:频率和重现期的关系5)设计年径流分析a:年径流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式b:具有长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的计算水文资料审查的内容、水文年水利年的概念、代表年的选择原则、径流年内分配的计算方法(同频率、同倍比)等。
c:具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d: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水文比拟法、参数等值线图法等。
※本部分的重点是掌握已知统计参数推求设计年径流及年内分配的计算。
6)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a:洪水设计标准及设计洪水的含义b:洪水资料的分析处理选样方法、资料审查等。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本《传播学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本科目的考试要求考生了解和理解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传播研究的方法和模式、传媒的性质、特点和作用、大众媒介的受众和效果、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以及传播研究的历史和主要流派等。
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社会中的传播现象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试卷包括术语解释(30分)、问题简答(60分)、论述(60分)三类题型。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1.传播学与大众传播的基本理论了解(1)传播、传播学、大众传播的基本概念,传播的类型及其特点;(2)代理人及其改变人们对大众传播理解的方式;(3)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各种类型的效果;(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传播学的基础学科(社会科学);(5)传播的四种模式;(6)拉斯韦尔模式及其对传播研究的影响,施拉姆、勒温、拉扎斯菲尔德、拉斯维尔、霍夫兰的主要研究领域以及对传播学做出的贡献;(7)人际传播的理论和模式,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8)拉斯韦尔的5W模式。
理解(9)大众传播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10)大众传播理论的变化;(11)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概念及其研究的主要课题;(12)新媒介环境的特点;(1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对大众传播负面功能的认识,大众传播的公共性与公益性;(14)麦克卢汉关于人类传播发展史的基本观点;(15)编码与解码,传播过程中的“噪音”。
2.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与模式了解(16)归纳和演绎;(17)科学调查的目标;(18)模式与理论的区别;(19)大众传播研究模式的功能与评估。
理解(20)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21)传播学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22)影响调查研究效度和信度的因素。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物理化学考试科目代码:[723(825)]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大纲所要求的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一节热力学概念与术语系统与环境;广延性质和强度性质;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与功;可逆体积功;内能;恒容热;恒压热与焓;定容摩尔热容及定压摩尔热容;相、相变及相变焓;标准摩尔反应焓及反应进度;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一定律的数学式;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其它表述。
焦耳-汤姆生实验;节流实验热力学特征。
第三节体积功的计算体积功通式;理想气体恒外压过程、恒温可逆过程功计算。
第四节过程热的计算Q V = ΔU、Q P = ΔH ;C P,m– C V,m之间的关系;Q V(ΔU)、Q P(ΔH)的计算。
相变焓的相关计算(重点:不可逆相变过程)。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一节过程方向的共同判据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第二定律的其它表述形式。
第二节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及熵卡诺热机;卡诺循环;卡诺热机效率;卡诺定理及卡诺定理推论。
克劳修斯不等式;熵增加原理;熵判据。
PVT状态变化过程熵的计算;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熵的物理意义;影响熵的因素。
第三节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普朗克说法及修正的普朗克说法;规定熵和标准熵。
第四节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ΔA和ΔG的物理意义;A、G 判据;ΔG的计算。
第五节热力学函数关系式热力学基本方程;麦克斯韦关系式。
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第一节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两定律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偏摩尔量和化学势偏摩尔量:定义式物理意义集合公式吉布斯-杜亥姆公式。
化学势:定义基本公式化学势判据。
第三节化学势表达式理想气体的化学势;理想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溶剂的化学势;溶质的化学势。
黑龙江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注意哲学原理试题
学科、专业: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公用
考试科目:马克思注意哲学原理
注意:请在答卷纸上回答问题,并注明题号。
在本题签上答题无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马克思注意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运动和物质的辨证关系。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辨证关系
4、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二、辨析题:每题15分共60分(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象化活动的关系
2、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你思维的现实相和力量
3、一切物质都具有同感觉相似的反映特性,这是唯灵论的观点
4、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用真理的辨证法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试述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200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试卷第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测试(50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乐此不彼密云不雨墨守成规循规蹈矩B.靡靡之音诲人不倦漫不经心循循善诱C.坚守自盗杀鸡儆猴出人头地力挽狂澜D.投机取巧骇人听闻目不瑕接龙潭虎穴2.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是A.失宠.(偏爱)韬.(显示)光养晦老骥伏枥.(马槽)B.爽.(失)约马革.(皮)裹尸作茧自缚.(捆绑)C.舞蹈.(顿足)既往不咎.(过错)悲天悯.(怜惜)人D.龌龊..(肮脏)不知端倪..(头绪)臭.(难闻的)味相投3.下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费改税”能否遏制住愈演愈烈的乱收费现象,这对农村工作是个考验。
B.亚健康状态,往往受到无规律的生活和沉重的学习工作压力而引起。
C.一听说有盛夏的免费音乐节,许多的附近居民早早就赶来,等待观看。
D.就反腐败这样一个国际性的顽疾来说,“公开”是最有效的一剂良药。
4.下面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据外电报道,昨日新加坡一油轮起火爆炸。
B.小李见老王把他的书撕了,便揪住老王让他赔。
C.几个公司的领导对这个调整方案意见不一,争执不下。
D.工作组来我县调查的前三天,整个县城就己沸沸扬扬。
5.对下面这段话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灰色调,造出黄昏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上留下了脚印。
A.这段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这段话运用了三个长度、句式风格相近的句子,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C.这段话使用了明喻,分别把风比作“小男孩”、“年老的画家”、“小偷”。
D.这段话中几种修辞方法结合得不露痕迹,恰到好处。
6.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景象,这个节令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重阳B.七夕C.中秋D.元宵7.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13世纪的《马可·波罗行记》是最早较系统地向欧洲介绍中国的一部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