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宋明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28
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二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哲学化的儒学思想,理学是抽象的、艰深晦涩的。
三、宋明理学的含义及其影响(1)宋明理学的含义:宋代出现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使儒学面临严重挑战,儒学地位下降。
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宋朝时期,儒、道、佛融合为新儒学——理学。
北宋理学代表是程颢、程颐兄弟,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朱熹。
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仁与万物俱生。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理气论”“心性说”。
认为先有理后有气。
还把伦理道德与理气论结合起来。
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也是天理的反映。
“心性说”是认为人的性情都是善的,因此,人应该克制情感,用道德理性约束指导自己的行为,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把握“理”的办法是“格物致知”。
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元朝曾将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明朝继承下来,从而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明朝时期,理学发展为心学(陆王心学)。
陆九渊的心学理论:①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②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心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理论提出的背景:明朝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
王守仁等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从而引起社会动荡,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
内容:认为世界本源是人心,“心即理”。
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相同点:①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承认“理”的存在。
②本质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第3课宋明理学
一、背景:三教合一
1、儒学的困境——儒学的地位和权威受到冲击与挑战
(1)表现:魏晋时期玄学的兴盛、佛道两教的兴盛
(2)原因:
外因——佛教、道教的冲击
内因—-儒学自身的弊端与缺陷
2、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孕育
在儒学危机的背景下,现实中有加强中央集权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须重振儒学的伦理纲常和儒学的地位。
儒学家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由此孕育而生。
二、发展历程
阶段代表
人物
思想评价
创立周敦
颐
建构了包括万物、人
类和道德等万事万
物的衍生规律,把人
与天地万物的本原
合而为一, 为“理”
生万物的理论提供
了依据
周敦颐和邵雍率
先运用系统的思
辨,自觉地将宇
宙的自然结构与
人的精神结构融
合起来,以寻找
其统一的本原,
三、影响
1、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有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三历史宋明理学知识点高三历史宋明理学知识点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潮之一,兴起于宋代,达到高峰于明代。
它融合了儒、道、墨、名、法等诸子百家思想,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宋明理学知识点。
一、性理学说的基本观点宋明理学的核心观点是性理学说,它强调人的性与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
在宋明理学中,性是人的根本特征,而理则是宇宙间的普遍原则。
人们通过修养和实践,以达到与天地万物相平衡的境界。
二、理学四大家派宋明理学主要由四个流派组成,分别是程朱理学、陆王理学、王阳明心学和李贽学派。
他们对于性理的理解和实践方法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1. 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最主要流派之一,它由程颢、程颐兄弟以及朱熹等人所创立。
程朱理学注重实践和道德修养,强调“致良知”和“格物致知”,通过实践推行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关系。
2. 陆王理学陆王理学由陆九渊和王船山创立,他们提出人的经验和智慧比追求抽象的理念更为重要。
他们强调实践的角度,将心性引入理学中,认为通过内省和反思实践,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与他人的关系。
3. 王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是明代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人心的直觉和内在的良知。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践行道德。
他的理论对后来的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4. 李贽学派李贽学派是明清之际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对于理学中的问题提出批判性的看法,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践意义。
李贽学派对于宋明理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宋明理学对社会思潮的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学术领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还对社会思潮和政治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社会道德观念的提升宋明理学注重道德修养和实践,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这种观念的提升使得社会道德观念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和情感,对于社会伦理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对政治的影响宋明理学对政治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