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产气剂及吗丁啉治疗植物性胃石的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2.35 KB
- 文档页数:3
产气剂联合应用制酸剂治疗胃石症28例疗效观察
史子敏
【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年(卷),期】2009(032)028
【摘要】@@ 植物性胃石症的报道逐渐增多,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收治植物性胃石症患者28例,采用产气剂联合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72)
【作者】史子敏
【作者单位】辽河油田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产气剂联合内镜下机械碎石治疗胃石症65例 [J], 李楠;屈银辉
2.产气剂联合内镜下机械碎石治疗胃石症65例 [J], 李楠;屈银辉;
3.196例山楂胃石症的X线诊断与产气剂治疗 [J], 董汇秋;李桂萍;王海龙;吴桂荣
4.产气剂联合应用制酸剂治疗胃石症28例疗效观察 [J], 史子敏
5.服用产气剂治疗胃石症的疗效观察(附50例分析) [J], 刘玉强;贾欣德;臧国敬;赵月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5例植物性胃石临床治疗观察作者:王革丽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植物性胃石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35例植物性胃石患者,分别采用药物治疗、内镜圈套勒除、胃石内注入碳酸氢钠等方法治疗,对治疗经过和结果进行总结。
结果 16例患者单纯给予抑酸药及口服碳酸氢钠3~7 d后胃石消失。
其余患者采用内镜下圈套勒除法或往胃石内注入碳酸氢钠溶液,并联合药物综合治疗胃石痊愈。
结论对于病史短的小胃石,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可达到溶石效果。
对于病史长的坚硬胃石或巨大胃石,宜采用内镜下治疗联合药物综合治疗促进胃石崩解,安全有效。
【关键词】胃石;碳酸氢钠溶液;内镜下治疗2010年7月~2014年7月本院门诊及消化科病房收治的35例植物性胃石患者,采用药物溶石治疗及内镜下干预等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35例植物性胃石患者,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28~65岁,发病前进食柿子14例,山楂15例,黑枣6例,病程1周~2个月。
临床症状有上腹疼痛、饱胀、嗳气等。
均为胃镜下诊断。
胃镜下胃石直径大小在2~8 cm,位于胃底粘液池及胃体30例, 5例位于胃窦。
胃石颜色多为黄褐色或黑褐色。
32例为单发胃石, 3例为多发。
小胃石多呈球形,表面光滑,大胃石多粗糙不平。
合并胃溃疡30例,溃疡位于胃窦、胃角及胃体,一般多发,合并糜烂及出血。
无胃部手术病例。
1. 2 治疗方法本组患者中16例患者,有14例胃石较小,直径6 cm,质地偏硬,采用注射针直接往胃石内注入碳酸氢钠溶液,多点注射,松解胃石,后继续给予口服奥美拉唑及碳酸氢钠溶液治疗, 7~14 d后复查胃镜胃石消失。
6例胃石直径在4~6 cm,直接采用内镜下圈套勒除法分割胃石,后继续口服抑酸药及碳酸氢钠溶液, 7~14 d胃石全部消失。
2 结果35例患者中, 30例合并胃溃疡,占85.7%。
产气剂联合内镜下机械碎石治疗胃石症65例作者:李楠屈银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0期【关键词】胃石症;产气剂;内镜下机械碎石;治疗胃石症是我国北方地区在秋冬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方法有多种,我院开展了一种产气剂联合内镜下圈套器机械碎石治疗胃结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008年3月—2011年5月胃石症患者65例,男45例,女20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5.5岁,病程1周—1年。
进食柿子者50例,黑枣者10例,山楂者5例,结石单发50例,多发者15例,结石多为黄色、褐黑色,黄色结石表面多不平,质稍软;褐黑色结石表面光亮,质硬。
直径大小为3—8cm,形状多为圆形、椭圆形或形态不规则。
患者症状主要为上腹不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重者出现呕血,黑便;均有上消化道损害,合并糜烂,溃疡(多位于胃角),甚至发生肠梗阻。
2 主要试剂和仪器产气剂为青岛东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每袋3g;胃镜为潘泰克斯EG—2930;圈套器内芯为上海威尔逊光电有限公司的型号为WT—2417HTD3 治疗方法患者每天起床后空腹将一袋产气剂倒入口中,用5—10ml水迅速咽下,每日一次,同时服用奥美拉唑胶囊40mg,每日二次,且服药期间患者流质饮食,禁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肉,牛奶等。
连服6d后复查内镜,仍有结石者,无痛胃镜下用圈套器套住结石中间部位进行切割,将分开的石块逐级碎成小块,直径4 结果10例患者服6d产气剂后结石自行消失,镜下碎石者45例一次成功,10例二次成功,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5 讨论胃石根据其成分可分为植物性,动物性,药物性,混合性,植物性胃石较为常见。
常因空腹进食柿子,黑枣,山楂后引起1,柿子、黑枣、山楂内主要含有鞣质即柿涩粉(由苯三酚和鞣酸组成),在胃的酸性环境下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鞣质蛋白,也就是植物性胃石2。
产气剂是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辅助药,主要成分为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可促进硬化溶解。
中外医疗IN FOR IGN M DI L TR TM NT 中外医疗2008NO.24C HI NA FORE I GN ME DI C AL T REATMENT影像与检验于与假瘤鉴别。
参考文献[1]王鸿帼,朱纪吾,陆建.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2:73.[]公纯秀,李建夫,郑丽茹,等肺及胸膜炎性假瘤的X 线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3]吕桂坚,纪建松,梁建娥,等.肺炎性假瘤C T 分析[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1998,2:99.[4]李铁一,李纬,白逸秋,等.肺部疾病的X 线影像及其病理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7~93.【收稿日期】6胃石是食用山楂、柿子等在胃内凝结而成的硬块。
以前对其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和胃镜下捣碎,病人痛苦较大。
近来有关用发泡剂治疗胃石的报道较多,现将我们采用的在X 线检查的同时以按摩和服产气剂进行治疗的28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在8~57岁,病程2d ~2周。
追问病史,在2d ~2周前有食山楂、柿子史,进食量从一个至数十个不等。
其中有2例山楂、柿子均食用。
临床上,28例均有上腹钝痛,上腹饱胀感,8例有呕吐等梗阻症状,5例扪及肿块。
1.2治疗方法在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发现胃石后,取立位在X 线下以手扪及并按压肿块,保持压力,并用力向不同方向缓慢而轻揉的推压,如此持续3min 左右,按揉停止后给病人口服产气剂3g,每日重复以上治疗3~4次(其按揉由病人家属按以上要点进行),间隔时间2~3h 。
2结果本组病例初诊时,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均见半透明的充盈缺损,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欠光整,大小约3.0c m ×3.2cm ~7.3cm ×8.5cm,挤压及改变体位后,充盈缺损影移动。
同时所有本组病例胃内含有多小不等的潴留液,胃粘膜皱臂增粗迂曲,提示合并胃炎。
口服产气剂治疗植物性胃石症20例分析报告植物性胃石症大多是由于空腹食用过量的柿子、山楂、黑枣等食物,由于其中都含有鞣质、果胶、树胶等成分,不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更高,在胃内高酸环境作用下,鞣质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果胶和树胶遇酸即形成凝胶,鞣酸蛋白再与凝胶以及植物纤维杂质糅合在一起,便形成具有不溶性的实性硬结或团块沉淀[1]。
统计本院放射科2007—2012年应用产气剂治疗植物性胃石症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例患者中男7例女13例年龄23 —65岁。
其中幽门梗阻2例,有糖尿病者4例,5例发生于春季,2例发生于夏季,13例发生于秋冬季。
20例均有进食山楂、大枣、香蕉、苹果等水果的病史,且多次进食,进食上述水果时,其中空腹者12例,就餐后8例,饮酒、饮茶者5例,上述病例发病时间1个月内。
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腹部胀痛,纳差,嗳气,恶心,呕吐,空腹时有上述症状,进食后加重。
1.2方法对有进食上述水果的病史,且表现为,上腹不适,腹部胀痛,纳差,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进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
X线典型表现服钡剂后可发现钡剂在胃内分流,当胃内潴留夜较多时,浮于钡剂上层的球状、团块状及不规则充盈缺损,随体位的改变而位置发生改变,当用压迫器压迫时,随压力改变而发生形态改变。
胃排空后仍可见充盈缺损影,并且充盈缺损影表面有条索、网状或片状钡剂附着。
口服青岛东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硫酸钡配套用产气剂,每包3g。
空腹服用一日2次,一次2包,口服3—7天。
然后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复查。
2 结果口服产气剂后,患者皆有不同程度上腹饱胀、嗳气等不适症状,所以嘱患者空腹时服用,经口服3—7天产气剂后,患者原有症状减轻或消失,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复查,胃内充盈缺损消失,然后再给予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治疗,如伴有溃疡及其他不适症状时,可改用其它方法治疗。
3 讨论口服产气剂治疗植物性胃石症,简单、经济、疗程短,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口服可口可乐治疗多发胃柿石1例及文献复习林园园;连清娜;谢军培;陈章兴;戴益琛【摘要】采用口服可口可乐的方法成功治疗多发胃柿石1例.根据本例报道及以往相关文献,可认为可口可乐治疗胃石是一种安全、便捷、有效、花费低廉的治疗方案.【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0(019)010【总页数】2页(P950-951)【关键词】胃石;可口可乐;溃疡【作者】林园园;连清娜;谢军培;陈章兴;戴益琛【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消化内科,福建,厦门,361003;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消化内科,福建,厦门,361003;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消化内科,福建,厦门,361003;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消化内科,福建,厦门,361003;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消化内科,福建,厦门,36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8胃石是进食的某些毛发、食物或药物在胃内凝固、结团而滞留在胃腔内所形成的结石,其发生率约0.4%[1,2]。
最近相继报道了一系列可口可乐治疗胃石的文献[2-9],2009年12月我们采用口服可口可乐法并结合药物及胃镜下球囊扩张术,成功治疗1例多发胃柿石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狭窄的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分析如下。
病例患者,男,46岁,因腹痛伴呕吐5 d入院。
患者5 d前无明显诱因感上腹部疼痛不适,呈间歇性闷痛,无放射,偶有反酸、嗳气,3 d前后出现恶心,并呕吐5次,为咖啡样胃内容物,无黑便。
1个月前曾食用柿饼数枚,既往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病史。
胃镜示(见图1、2):胃腔内见2枚约3 cm×4 cm褐绿色胃石,十二指肠球部变形,球后部见大片状溃疡,充血水肿明显,腔狭窄,胃镜未能通过。
入院后予制酸、抗H.pylori治疗溃疡,同时予可口可乐溶石治疗,具体方案:每晚饮用可口可乐600 mL(厦门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600 mL/瓶),连续5 d。
5 d后复查胃镜(见图3、4):胃腔内见残留一枚约2 cm×2 cm胃石,十二指肠球后部见原有溃疡,较前充血水肿减轻,腔狭窄,内镜可勉强通过,并行球囊扩张治疗,过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