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公园实习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一、实习基本情况实习时间:2023年7月15日至2023年8月15日实习地点:我国某国家级森林公园实习目的:1. 了解森林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
2. 学习森林旅游资源的管理与开发。
3. 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生态旅游宣传推广能力。
4.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单位概况本次实习单位为我国某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我国某省,占地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
该森林公园以原始森林景观、珍稀动植物资源、独特地质地貌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著称,是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三、实习内容1. 森林旅游资源调研:- 对森林公园内的自然景观、动植物资源、人文景观等进行实地考察。
- 了解森林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价值。
- 分析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森林旅游产品开发:- 学习森林旅游产品的类型、特点和发展趋势。
- 结合森林公园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具有特色的森林旅游产品。
- 分析森林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力。
3. 森林旅游管理:- 学习森林旅游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 了解森林旅游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能。
- 分析森林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4. 森林旅游市场营销:- 学习森林旅游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
- 分析森林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设计森林旅游营销方案,提高森林公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 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 学习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 分析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提出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四、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提升:通过实习,我对森林旅游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管理方法、市场营销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践能力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森林旅游资源调研、产品开发、管理和营销等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郑文杰 2010231114一.揭西大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地貌及植被分布特征二.潮南贵屿生态系统污染情况及解决措施三.生态学野外实习感受一.揭西大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地貌及植被分布特征(一)环境特征1.地理位置广东省揭西县大北山森林公园位于揭西县东北部,地处莲花山支脉大北山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4.545,北纬23°32.595 ,高度705米。
东至南山镇,西与良田乡接壤,南靠龙潭镇,北与丰顺县交界,距揭西县城29 公里。
2.地貌特征大北山森林公园属劳花山余脉,地质古老,处于华夏古陆活化区的西南缘,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地地貌以低山为主,丘陵和峡谷穿插期间,平均海拔 700 米,最高峰笨箕石海拔 1100 米,山坡陡峭,沟谷幽深,成土母岩为花岗岩,沙页岩,千枚岩,片岩,板岩,凝灰质流纹岩和砂砾岩等。
由于地形起伏大,山地土壤在 500—700 米以,上为山地黄壤,属中山地貌的山头多数为岩石裸露的粗骨土,山坡上部母岩裸露甚为常见。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不利于林木生长,山坡谷地土壤较肥沃,十分有利于茶,竹生长。
3.气候特征大北山森林公园地处我国北回归线北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20℃,一月份平均气温在 10℃以上,最低气温在 0℃以下,属重霜冻区,年降雨量2400—2800 毫米,多集中在4—9 月间,山地云雾多而湿润。
(二)植被特征1.种类组成:园内常见植物约有 148 科700 种组成种类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杜英科,梧桐科,大戟科,桑科,冬青科等为主。
群落主要树种组成有青冈,小红栲,红锥,中华锥,木荷,鸭脚木等占优势,为群落中的建群者,山谷及山腰还有杉木,马尾松,红锥,樟树等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海拔 1000 米以上局部山峰有石栎,大头茶,厚皮香,杜鹃,桃金娘等组成的山顶矮林或稀树灌草丛或碎石裸岩峰,在山谷山腰或山脊地带生长着大量的枫香,山乌桕等树种。
实习报告:森林公园实习体验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森林公园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休闲旅游等多重功能。
为了深入了解森林公园的资源特点、生态功能与管理现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森林公园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培养我们对森林公园的保护意识、规划与管理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理论培训,学习了森林公园的基本概念、功能分区、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培训,我们对森林公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实地实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2. 实习过程中的主要活动(1)资源调查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对森林公园的植被、地形、地貌、水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掌握了森林公园各类资源的分布特点、生态功能及其保护状况。
(2)规划与管理在实习的第二周,我们参与了森林公园的规划与管理实践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参与森林公园游客中心的服务与管理,了解游客需求,提供导览咨询等服务;② 参与森林公园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如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等;③ 参与森林公园的旅游活动策划与组织,如户外拓展、科普教育等;④ 学习森林公园的运营与管理知识,如门票制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
3. 实习成果与反思通过两周的实地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森林公园的资源特点、生态功能与管理现状,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如加强资源保护、优化旅游线路、提高管理水平等。
三、实习收获与感悟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森林公园的相关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能力。
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一、实习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为了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水平,培养森林保护专业人才,我国许多高校设立了森林保护专业,并开展了相应的实验实习教学。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森林保护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二、实习目的1. 掌握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估的基本方法;2. 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3. 掌握森林病虫害防治、防火、水土保持等保护技术;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为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实习地点为我国某国家级森林公园。
四、实习内容1. 森林资源调查实习期间,我们首先进行了森林资源调查。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森林资源调查的方法,包括样地设置、样地调查、样地分析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森林面积、蓄积量、林分结构等数据的调查方法,并学会了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森林生态系统实验室,了解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森林土壤、植物、动物等生态要素的调查,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演替规律等知识。
3. 森林病虫害防治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常见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危害及防治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为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提供了实践依据。
4. 森林防火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森林防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森林火灾案例分析、灭火器材操作等实践,提高了应对森林火灾的能力。
5. 水土保持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水土保持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如梯田、鱼鳞坑、植物护坡等,为我国水土保持事业提供了实践经验。
五、实习成果1. 掌握了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估的基本方法;2. 了解了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3. 掌握了森林病虫害防治、防火、水土保持等保护技术;4. 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大明山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大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实习内容:
在大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我主要参与了公园的生态保护工
作和游客服务工作。
在生态保护方面,我参与了植被调查和野生动物观察工作,了解了当地植被和动物种类的丰富多样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我还参与了森林防火巡逻工作,学习了如何预防森林火灾,以及如何在发生火灾时进行应急处理。
在游客服务方面,我担任了导游助理的工作,为游客提供景点介绍和旅游指导。
我还参与了公园内的文化活动策划和组织工作,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了解了大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特色,提
高了自己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服务意识。
我学会了如何与游客有效沟通,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以及如何在户外环境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我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事和朋友,增进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展望未来:
我希望将来能够继续从事生态保护和旅游服务相关的工作,为更多人提供优质
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为保护自然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将继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再次回到大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继续参与这片美丽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工作。
森林实习报告尊敬的导员:您好!我是一名大三学生,最近完成了在某某国家的森林实习项目。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下面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报告。
首先,我想谈谈我在实习期间所参与的森林保护工作。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为当地的森林保护机构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参与巡护工作,确保森林的安全和无害。
我们每天都要巡视指定的区域,检查是否有非法砍伐、盗猎和其他破坏活动。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一些教育和宣传活动,向当地村民传授关于森林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并倡导大家热爱和保护森林资源。
通过这些工作,我深刻地意识到了森林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了森林保护的紧迫性。
其次,我想谈谈我在实习期间所了解到的森林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不负责任的砍伐行为,对于一些红木等珍稀木材的滥砍滥伐,使我深感忧虑。
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严重威胁到了珍稀物种的生存。
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森林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他们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推行可持续的森林管理计划和鼓励低碳、环保的木材利用方式,为森林保护做出了贡献。
我认为,只有在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保证人类和自然的长远发展。
另外,我还参观了一些自然保护区和林业公司,对森林经营和保护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在自然保护区,我看到了珍稀的野生动植物,感受到了自然环境的美妙和脆弱。
而在林业公司,我了解到了木材的加工过程和利用方式。
我认识到,自然保护区和林业公司之间需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保护。
最后,通过这次实习,我个人也有了一些成长和收获。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与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沟通和合作。
在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中,我体验到了彼此尊重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森林公园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森林公园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经受了将近一周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状况还在我脑海里盘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供应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时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受,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忙。
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根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仔细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育。
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阅历和学问是我一生中的一笔珍贵财宝。
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对于自己这样一个马上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许多,他们就是最好的教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许多学问、道理。
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效劳社会,运用所学学问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
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
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增加了熟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为熟悉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根底。
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学问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效劳社会打下更结实的根底!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能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能,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觉了自己的缺乏,对自身价值能够进展客观评价。
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加了自身努力学习学问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念和毅力。
对于马上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当提早走进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行、增长才能、实现全面进展的重要舞台。
在这里我们真正的熬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假如有时机,我会更加积极的参与这样的活动。
福州森林公园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州市区东北部,占地面积2891公顷,是我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
公园内植被丰富,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福州的“绿肺”和天然氧吧。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植被种类及其保护情况,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植被调查在森林公园内,我们对不同区域的植被进行了调查,记录了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和分布特点。
通过调查发现,公园内主要有白千层、芭蕉、柠檬桉等植物。
其中,白千层树干灰白色,层层叠叠,犹如巨大的千层蛋糕;芭蕉叶大如扇,夏日遮阳避暑的最佳选择;柠檬桉树皮米白色,树形优美,宛如仙女下凡。
2. 生态环境观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观测。
公园内空气质量优良,负氧离子含量高,有利于身心健康。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多种鸟类和昆虫,如白鹭、蝴蝶等,体现了公园内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
3. 保护措施了解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森林公园的保护措施。
公园管理部门严格执行生态保护政策,加强植被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定期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监测工作。
同时,公园内还设置了环保设施,如垃圾分类箱、环保标语等,引导游客文明游览,保护生态环境。
4. 环保教育与实践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参与了环保教育和实践活动。
公园管理部门组织了环保知识讲座,向我们普及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还参与了公园的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实践活动,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知识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森林公园的植被种类、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增加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植被调查和生态环境观测,为今后的环保工作奠定了基础。
2. 环保意识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我将继续宣传环保知识,践行绿色生活,为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团队合作与成长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森林公园作为一种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为了探究森林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本实验选取某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现状,为森林公园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2. 分析森林公园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为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3. 探讨森林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功能。
三、实验方法1. 实地调查:对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面积、植被类型、动物种类等进行调查。
2. 数据分析:对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植被覆盖率、土壤肥力、水质、空气污染等。
3. 对比分析:将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指标与周边城市绿地进行对比,分析森林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该森林公园地处城市中心区域,总面积为100公顷。
森林公园内植被丰富,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灌木丛等,动物种类繁多,包括鸟类、哺乳动物、昆虫等。
森林公园内的水质、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
2. 森林公园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1)提高植被覆盖率:森林公园内的植被覆盖率为85%,高于周边城市绿地。
森林公园的植被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2)改善土壤肥力:森林公园内的土壤肥力较高,有利于植物生长。
同时,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城市地表径流。
(3)净化水质:森林公园内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对周边河流水质起到净化作用。
(4)降低空气污染:森林公园内的空气质量优于周边城市绿地,有利于降低空气污染。
3. 森林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功能(1)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公园内丰富的动植物种类,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
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
为了研究森林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我们开展了森林公园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森林公园的生态功能,为城市绿化规划提供依据。
2. 探究森林公园对城市空气质量、土壤肥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
3. 分析森林公园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作用。
4. 为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文献综述: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森林公园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的研究现状。
2. 调查研究:对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数据。
3.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森林公园,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四、实验内容1.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调查(1)植物群落结构:调查森林公园内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分析植物群落结构特点。
(2)土壤肥力:测定森林公园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等,评估土壤肥力。
(3)空气质量:测定森林公园内空气污染物浓度,评估空气质量。
2. 森林公园社会服务调查(1)游客数量:调查森林公园游客数量、来源、停留时间等,分析游客需求。
(2)休闲娱乐设施:调查森林公园内的休闲娱乐设施,评估其服务质量和数量。
(3)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社区居民对森林公园的满意度,了解森林公园在社区中的作用。
3. 森林公园经济效益调查(1)旅游收入:调查森林公园的旅游收入,分析其经济效益。
(2)就业机会:调查森林公园为当地居民提供的就业机会,评估其社会效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调查结果(1)植物群落结构:森林公园内植物种类丰富,层次分明,具有较好的生态稳定性。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一、概述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的滨湖新区,是一个集自然、人文、休闲、研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森林公园。
本次实训报告将对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进行详细介绍。
二、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管理、服务等情况,掌握森林公园的运营管理知识,并能够对公园进行综合性评价。
三、实训内容1. 入园考察:对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门票价格、开放时间、游客流量等进行观察和调查,并记录下来。
2. 公园规划:了解并记录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景点分布、道路设置等情况。
3. 设施设备:考察公园内的基础设施,如厕所、停车场、餐饮服务等,并评估其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4. 环境保护:观察公园内的植被情况、垃圾处理措施等,并评估其环境保护工作。
5. 游客服务:考察公园内的导览服务、娱乐设施等,并评估其服务水平和游客满意度。
6. 培训授课:根据实地考察的情况,完成一份关于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实训报告。
四、实训结果通过对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实地考察,我们对公园的规划、管理、服务等方面有了深入了解。
公园的门票价格适中,开放时间较长,吸引了大量游客。
公园规划合理,景点分布均匀,道路设置方便游客游览。
公园的基础设施齐全,服务质量较高,但在高峰时段厕所等设施可能会出现排队现象。
公园注重环境保护,植被维护良好,垃圾处理措施也比较完善。
导览服务较好,娱乐设施丰富多样,游客满意度较高。
五、结论与建议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在规划、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出色。
建议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公园内的垃圾分类管理;进一步扩展娱乐设施,丰富游客的游玩选择。
六、参考资料[1]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官网,[2]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手册。
森林公园社会实践报告自从在大学课程中学习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来,我一直对自然保护事业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自然保护的工作以及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一个为期七天的森林公园社会实践项目。
本报告将详细记录我在该项目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所学到的知识。
1. 项目背景森林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城市中的绿肺,森林公园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起到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侵害以及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森林公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野生动物减少、植被破坏等。
本次实践项目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和参与保护活动,提高公众对森林公园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2. 实践活动在森林公园社会实践项目中,我们参与了多项实践活动,包括野生动植物调查、环境保护宣传、垃圾清理等。
以下将对其中几项活动进行详细描述。
2.1 野生动植物调查为了了解森林公园内生态系统的状况,我们进行了野生动植物调查。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了许多鸟类、昆虫和植物的物种。
同时,我们还学习到了一些野生动植物的习性和生态习惯,比如某鸟类每年的迁徙路线以及某植物的果实的生长周期。
这些调查数据对于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2 环境保护宣传为了增强公众对森林公园保护的认知,我们与当地社区合作,进行了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我们利用展板、宣传册等形式向公众介绍了森林公园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知识。
通过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我们发现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和意识仍然较低,尤其是垃圾分类和节约能源的意识。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如增加环境教育课程、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站等。
2.3 垃圾清理垃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森林公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组织了垃圾清理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准备了垃圾袋和工具,并组织志愿者清理公园内的垃圾。
通过清理活动,我们发现许多垃圾是由游客随意抛弃造成的,这对于公园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大明山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大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7月30日。
实习内容:
在大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参与森林保护、生态修复和游客服务等工作。
在森林保护方面,我参与了森林巡逻工作,协助保护员巡视森林,查看森林植被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森林火灾隐患。
在生态修复方面,我参与了植树造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帮助种植和维护植被,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在游客服务方面,我主要负责接待游客,为游客提供咨询和指引,协助游客解决在公园内的问题。
实习收获:
通过在大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习,我深刻了解了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要性,也增强了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在与游客交流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解决问题,提高了我
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知识,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习心得:
在这一个月的实习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大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美丽和宝贵,也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的责任和使命。
我将继续努力,为保护自然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也会把这次实习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总结:
大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习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将铭记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继续努力,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谢大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给予我这次难忘的实习机会。
南望山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
实习地点,南望山国家森林公园。
实习内容:
在南望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协助公园管理
人员开展日常的环境保护和游客服务工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保护,我参与了公园内的垃圾清理和植被保护工作。
每
天清晨,我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在公园内进行垃圾收集和分类,确保
公园的环境整洁。
同时,我还参与了植被保护的工作,学习如何保
护和修剪公园内的植物,确保它们的生长环境。
2. 游客服务,作为实习生,我还参与了公园内游客服务的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向游客提供准确的导览信息,如何协助游客解决问题,以及如何保障游客的安全。
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和许多游客交流,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和反馈,这对我今后的工作经验非常有帮助。
实习收获:
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并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最后,我还学会了如何与游客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总结:
南望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我将会珍惜这段实习经历,将所学所得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为环境保护和游客服务做出自己的贡献。
感谢南望山国家森林公园给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森林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解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状况,本实验对某森林公园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状况,为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探究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3. 分析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三、实验方法1. 调查方法:采用样方法对森林公园的植被、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进行调查。
2. 数据分析方法:运用统计分析、生态学原理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森林公园植被状况(1)植被覆盖率:调查结果显示,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为85%,高于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的平均水平。
(2)植被类型:森林公园内植被类型丰富,包括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
(3)植被分布:森林公园植被分布较为均匀,但局部地区存在植被稀疏现象。
2. 森林公园土壤状况(1)土壤类型:森林公园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红壤和黄棕壤。
(2)土壤肥力:调查结果显示,森林公园土壤肥力较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3)土壤侵蚀:森林公园土壤侵蚀程度较低,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3. 森林公园水源状况(1)水源类型:森林公园水源主要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2)水质:调查结果显示,森林公园水质较好,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3)水源保护:森林公园水源保护措施较为完善,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 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1)物种丰富度:森林公园物种丰富度较高,共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物种2000余种。
(2)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调查结果显示,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3)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较为有效,有利于物种保护。
5.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人类活动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游客数量过多导致植被破坏;2)游客乱扔垃圾影响水源;3)游客乱砍滥伐树木。
( 工作总结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实习工作总结(最新版)Through the summary, the sporadic, superficial and superficial perceptual knowledge can be raised to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essential rational knowledge.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实习工作总结(最新版)这次实习我们分别去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龙王洞、沙堤及老道湾这些地方。
张家界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
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
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金鞭溪)、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我们的第一站——国家森林公园,一进去指导教师便给我们展开了生物地理的实习:认识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植物群落演替系列,森林生态群落及生态系统。
老师给我们沿路边参观边详细讲解了枫杨、马褂木、柳杉、铺地柏、万年青、千年矮、水杉、香柏、法国冬青、杜鹃、双面红、金鞭大叶蔗良、紫薇、小叶女贞、金弹子、白玉兰、鸽子花、广叶玉兰、女贞、腊梅、榔榆、檫木、金钱松、中华石楠、枫香、琵琶叶后栋、硬毛山香园、利川润楠、海通、宜昌润楠、灯和树、野茉莉、香樟等植物物种的生长特性、形状和药理等。
此时手持gps接收机记录的数据:时间10:11:17、经度:110.2552度、纬度:29.1909度、高程:587.9米、方位:340.0度、卫星:7颗。
可在这填写公司名称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国家森林公园实习报告
(一)、概述
1、实习时间:2014/5/18~2014/5/26
2、实习地点:西安市蓝田县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
3、实习地概况:王顺山原名玉山,因大孝子王顺担土葬母于此而得名,蓝田玉就产生于此山中,王顺山兼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秀的特点。
属古冰川作用的中生带燕山期花岗石质断块板斜山地。
有奇峰40座,秀岭8座,12溪,11瀑,16潭,10处溶洞。
独秀峰,五云峰,西峰,狮子峰,千指峰等景象,犹如一幅山水画屏。
一线天,刃峰,孔雀梁,醉仙台,蜡烛台,石墙谷等景点,如鬼斧神工,峭壁兀立,万丈绝壁,飞去流雾,变幻莫测。
4、实习内容:了解王顺山花岗岩形成的条件、组成、地貌;
5、王顺山山体主要成分:花岗岩,地壳主要组成岩石之一,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
一种深成酸性火成岩,属于岩浆岩。
二氧化硅含量多在70%以上。
块状无层理,花岗镶嵌结构,常经球状风化。
颜色较浅,以灰白色、肉红色者较常见。
主要由石英(硬度7)、长石(硬度6)和少量黑云母(硬度2-4)等暗色矿物组成。
石英含量为20%~40%,碱性长石多于斜长石,约占长石总量的2/3以上。
碱性长石为各种钾长石和钠长石,斜长石主要为钠更长石或更长石。
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含少量角闪石。
具花岗结构或似斑状结构。
花岗岩与玄武岩同属火山岩,不同是在岩浆喷发的时候,花岗岩是地下部分,在高压下形成,质地比喷出地表后形成的玄武岩严密的多,因此很坚硬。
黄山正是地下花岗岩在地壳变动过程中露出地表后形成的。
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
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如黄山的妙笔生花。
这种状况在王顺山也可看见。
花岗岩峰林显得极为雄伟壮观。
如黄山切割深达500-1000 米,形成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70 多座。
当流水沿花岗岩体中近于直立的剪切裂隙冲刷下切时,形成近于直立的沟壑,沟壑越来越深,形成两壁夹峙,向上看蓝天如一线,这就是一线天。
花岗岩是不易溶解的岩石,因此不能形成在石灰岩地区常见的溶洞。
但雨水沿花岗岩体内断裂冲刷,断裂上盘岩块的崩塌,能形成不规则的堆洞。
另外,石蛋地貌发育的地区,石蛋间的空隙也可以构成岩洞。
花岗岩一般含有极少量的放射性元素。
因此,从花岗岩中流出的泉水一般均含有少量的对人体有害的具放射性的氡气,这些泉水可饮可浴,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宝贵的水资源。
中国的花岗岩地貌大多出现在雨水充沛的东部地区,山高水高,所以在花岗岩峰林地貌发育或较为发育的山岳地区,一般都有瀑布出现。
6、花岗岩形成过程:由于花岗岩是一种深成岩,未喷出地表,在高压下形成,但由于花岗岩各成分凝结点不一样,花岗岩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
在地壳表层形成中,缓慢地移动冷却下来。
属于火成岩之一种,火成岩是由含有硅酸盐熔融物的岩浆或熔岩冷却固化结晶形成的一种物质。
当熔化的岩浆冷凝固结时,矿物即形成于火成岩,像橄榄石、辉石之类。
其密度的铁镁硅酸盐矿物,在岩浆温度时形成;密度较小的矿物,如长石和石英,则在冷却的后期形成。
形成于熔岩中的矿物,通常可以毫无拘束地生长,并有发育完好的晶形。
7、王顺山地貌形成方式
风化作用:
峰林状高丘:主要由具岩株构造的花岗岩体组成,地势陡拔,岩石裸露、沿节
理、断裂有强烈的风化剥蚀及流水切割,形成奇峰深壑。
球状石蛋或馒头状岩丘由穹窿状花岗岩体构成,具红色风化壳,厚10~80米,风化壳剥离后,出露球状石蛋或馒头状岩丘,地势浑圆。
花岗岩地貌的发育深受岩性影响,一方面因块状结构,坚硬致密,抗蚀力强,常形成陡峭高峻的山地;另一方面因风化壳松散偏砂,其下原岩不透水,易产生地表散流与暴流,水土流失严重;且因节理丰富,产生球状风化;地表水与地下水沿节理活动,逐步形成密集的沟谷与河谷;在节理交错或出现断裂的地方,往往形成若干小型盆地;节理的多少和形式决定山坡的形态,节理密集区,重力崩塌显著,出现垂直崖壁;层状风化与剥蚀,使坡面角保持不变,而球状风化与剥蚀,使坡面浑圆化。
沿节理进行的风化作用,可深入岩体内部,形成很厚的红色风化壳。
此外,岩体构造对花岗岩地貌也有影响。
重力作用:
斜坡上的岩石呈不稳定状态,在重力作用下和流水作用下发生位移,在这种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如鹰嘴石。
8、植被分布状况:
⑴、在王顺山中,植被覆盖率达到89%,但是在植被在不同地区分布差异极大。
在地势比较缓的地方,植被比较茂盛,是由于地势较缓,风化沉积物易堆积,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土壤条件;而在陡峻地区,地表裸露在外,植被相对较少,原因是①地势陡峻,风化碎屑物难以堆积,植物无法获得生长的基础②由于地势高,降水较少,水易于流失,植物缺水无发生长。
⑵、垂直地带分布:
由于海拔升高,降水量减少,在山顶出现灌木和发育不完全的草甸,山脚则为落叶阔叶林景观,山腰则夹杂有毛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