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RAN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9
工程分析程序设计实验报告(FORTRAN 95)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实验内容 11.问题描述有一个边长为8.5m的八边形草地。
计算八边形草地的面积,并输出。
要求边长和边数从键盘输入。
边长为单精度实数,面积为双精度实数,边数为100以内的整数。
2.流程图3.程序代码Program mainParameter (pi=3.1415926)Integer (1)::nreal::aReal (8):: b, p, area1,areaprint*,'请输入多边形边长和边数:'Read*, a,nb=a/2/sin (pi/n)p=a/2+barea1=sqrt(p*(p-a)*(p-b)**2)Area=area1*nprint*,n,'边形草地面积:', areaEnd4.运行结果实验内容 21.问题描述贷款月利率为R,从银行贷款D元,每月偿还P元,计算还清贷款月数,并输出。
编写程序实现。
要求R、D和P从键盘输入。
计算还清贷款月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lgP−lg(P−D∗R))lg(1+R)其中:M为还款月数结果为实数,最终结果要求为整数。
2.流程图3.程序代码Program mainInteger M1Real R,D,P,Mprint*,'请输入贷款月利率、从银行贷款钱数与每月偿还钱数:'Read*,R,D,PM= (log10 (P)-log10 (P-D*R))/log10 (1+R)M1=int(M)+1print*,’还清贷款月数为::’,M1End4.运行结果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实验内容 1(P46-4)1、问题描述计算税收。
企业产值小于等于1000万,税率为3%;企业产值大于1000万小于等于2000万的部分,税率为5%;企业产值大于2000万小于等于5000万的部分,税率为7%;企业产值大于5000万小于等于1亿的部分,税率为10%;企业产值大于1亿小于等于5亿的部分,税率为14%;企业产值大于5亿的部分,税率为20%。
中山大学本科生实验报告书差分格式A、B、C的fortran 编程院系工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专业班级理论与应用力学10级实验课程计算流体力学姓名_________ 程彬______________ 学号10332054 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地点中山大学东校区实验中心实验时间2012 年4月5日指导教师________ 詹杰民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用fortran语言编写差分格式A B、C数值求解一维对流方程,更加了解不同差分格式求解方程的解的不同,熟练掌握fortra n语言编程技巧。
二实验说明1 、一维对流方程0, -8二x 二8 t 0.:t ;:x(x, 0) =1 x -1 _x _0(x, 0) = —x 1 0 乞x 乞1(x, 0) = 0 x :: -1 或x 12、fortran 程序主程序program firstimplicit nonein teger i,j,kreal A(-160:160,0:100)REALR!dt/dx=1R=0.5K=160call comu(A,R,K)OPEN10,FILE= 'test2.xls' ) do j=32,32 ! n=30do i=-40,40WRITE10,*) A(i,j)en ddoen ddopauseend program first差分A格式的子程序subrout ine comu(A,R,K)real A(-160:160,0:100)A(-160:-21,0)=0A(21:160,0)=0do i=-20,0a(i,0)=i*0.05+1enddodo i=1,20a(i,0)=1-i*0.05enddodo j=1,100do i=-k+1,k-1A(i,j)=A(i,j-1)-R/2.0*(A(i+1,j-1)-A(i-1,j-1)) enddoenddoend subroutine差分 B 格式的子程序subroutine comu(A,R,K)real A(-160:160,0:100)A(-160:-21,0)=0A(21:160,0)=0do i=-20,0a(i,0)=i*0.05+1enddodo i=1,20a(i,0)=1-i*0.05enddodo j=1,100do i=-k+1,k-1A(i,j)=A(i,j-1)-R*(A(i+1,j-1)-A(i,j-1))enddoenddoend subroutine差分 C 格式的子程序subroutine comu(A,R,K) real A(-160:160,0:100) A(-160:-21,0)=0A(21:160,0)=0 do i=-20,0a(i,0)=i*0.05+1en ddo do i=1,20 a(i,0)=1-i*0.05 en ddo do j=1,100 do i=-k+1,k-1A(i,j)=A(i,j-1)-R*(A(i,j-1)-A(i-1,j-1)) en ddo en ddo end subrout ine2、执行结果差分A 格式在t=0.5s 、0.8s 时不同R 值下的图像差分B 格式在t=0.5s 、0.8s 时不同R 值下的图像A 恪式1. 20E+001,OOE+OO& OOE-Ol6.00E-01 山00E-01 iOCE-Ol 0.00E+00 -2.0CE-01 T. 0CE-01A 格式 R=0. 5T=0. 8A 格式 R=1 T=0 8垂列]3. 008+01 -2. 00E+D12. 00E+D11.00B+01 0. Offi+OD-1. OOB+Ol.9 ir|ps 331les 73Hr加格式K=2 T=D. 5■式 x~=2"1=0. 8--- 丢列:B格武R=O. 5T=O. 5G. OOE4-O31. OOE4-O32. OOE4-O3O. OOE4-OO —2.OOE-HO3 —4. OOE-HO3 —G. OOE-HO3 —S.OOE+O3B 格式R=1T=O. 5B 格式R=1T=O・83. OOE+O52. OOE+O51.OOE+O50. OOE+OO—1. OOE+O5-2. OOE+O5-3. OOE+O5----- 系歹111B格式R=0. 5 T=0.8——系列1I.00E+022.00E+020.00E+00 -2.00E+02 -1. 00E+02 -6. 00E+02系列1B格式R=2 T=0,5差分C格式在t=0.5s > 0.8s时不同R值下的图像(:格式R=0. 5 T-0. 5C格式R=0. 5T=0. 81.00E+008.00E-016. OOE-OlLOOE-Ol2.OOE-Ol0.OOE+OOLOOE+Ol-3.OOE+Ol1Li i i i i i i i i i i 1 1 i i _d[ 1 I ill [ | i i i i i i i I i I-L A I卩 1 1 [ 1 1 1 1 1 1 1 1 1 ■心 || 1 ih」1i 1 i 1 1 1 1 1 i 1 i」iiiln Q伐iqpi ■出西A A11 IS It] 5:^ 制1订亦£0 二 1 ■: K1"呷1EE1系列1系列13.00E+012.00E+01L00E+01O.OOE+OO-1. OOE+Ol-2. OOE+OlC格式R二1 T二0. 81. 20E+00 1. 00E+00 8.00E-01 6.00E-011.00E-012.00E-010.00E+001 20395877C格式R=1 T二0.5C格式R二2T=0. 5系列11. 00E+00 3.00E+002.00E+00 1.00E+00 0.00E+00 -l.OOE-KIO -2.OOE-H5O -3.00EXI03、实验分析由图像可知,A 格式在?t/?x 较小时,且t 也非常非常小时,图像 与精确值浮动不大,而当? t/?x 较大,且随t 变化图像稳定性越差。
fortran有限元程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Fortran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结构;2. 理解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3. 学会使用Fortran编写有限元程序,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4. 了解有限元程序的调试与优化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Fortran语言编写简单的有限元程序;2. 能够对有限元程序进行调试和性能优化;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备一定的编程实践能力;4. 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较复杂的有限元程序编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和计算物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勤奋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4.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我国在有限元领域的发展成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专业选修课,旨在使学生掌握Fortran有限元程序的编写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编程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编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编写和优化有限元程序,为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Fortran语言基础:变量定义、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数组、函数与子程序等;2. 有限元方法原理:有限元离散化、单元划分、形函数、刚度矩阵、载荷向量、边界条件处理等;3. 有限元程序编写:根据实际问题,运用Fortran语言编写有限元程序,包括前处理、核心计算和后处理;4. 程序调试与优化:调试技巧、性能分析、优化方法等;5. 实际工程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问题,运用所学的Fortran有限元程序解决。
fortran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Fortran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2. 理解Fortran程序的基本运行流程和控制逻辑;3. 学会使用Fortran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Fortran程序,并进行调试和优化;2. 能够运用Fortran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如求解线性方程组、计算函数值等;3. 能够阅读和分析Fortran程序,理解程序的设计思路和算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编程习惯,注重代码质量和效率;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编程入门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编程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计算机编程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实践操作和课堂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Fortran基础知识- 程序结构及基本语法- 数据类型与变量定义- 运算符与表达式- 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循环)2. 简单数值计算与数据处理- 数组的使用- 函数与子程序- 简单的输入输出操作- 常用数学函数与模块3. 程序设计方法- 任务分析与问题求解- 算法设计- 编码实现与调试- 代码优化与效率分析4. 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 线性方程组求解- 函数绘图- 数据排序与查找- 综合案例分析与实现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涵盖Fortran编程基础、数值计算与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方法等方面。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将依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内容与实践项目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 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实验二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系 别 大气科学 姓 名 学 号 班 级应气101实验地点 机房 实验日期 11月13日评 分指导老师肖国杰同组其他成员一、实验内容(含实验原理介绍):实验所提供的资料为NCEP/NCAR 59年(1948年-2006年)逐年1~12月的850hPa 高度场资料,资料范围为(90N-90S ,0E -360E ),网格距为2.5*2.5,纬向格点数为144,经向格点数为73。
资料为NC 格式,资料从南到北、自西向东排列,每月为一个记录,按年逐月排放,注意读取方式以及记录长度。
对(0N -90N ,60E -120W )850hPa 高度场进行经验正交展开(EOF.FOR ),输出分析主要参数指标;绘制环流型图和相应的时间系数序列图,并加以分析。
本实验运用EOF 方法:EOF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是针对气象要素场进行的,其基本原理是把包含p 个空间点(变量)的场随时间变化进行分解。
设抽取样本容量为n 的资料.则场中任一空间点i 和任一时间点j 的距平观测值ij x 可看成由p 个空间函数ik v 和时间函数kj y (k=1,2,…,p)的线性组合,表示成11221pij ikkj i j i j ip pj k x vy v y v y v y ===+++∑EOF 功能是从一个气象场多次观测资料中识别出主要空间型及其时间演变规律。
EOF 展开就是将气象变量场分解为空间函数(V )和时间函数(T )两部分的乘积之和: X=VT 。
应用步骤:资料预处理(距平或标准化处理)计算协方差矩阵、用Jacobi 方法或迭代法计算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将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列、计算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计算每个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结果输出二、实验目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是统计天气分析中气象要素场最基础的研究模型,是必须理解和掌握的方法之一,是后续课程中许多气象要素场的计算结果的理解的基础理论,也是毕业设计和论文中的基本分析方法。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程序设计》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1 Fortran编译器的安装使用1.实验目的编译器是将程序代码翻译成机器语言的工具,而IDE是将代码的编辑编译连接以及运行集成于一体的集成开发环境。
由于计算机操作系统不断的发展,原有的编译器很大可能不能适应新的操作系统。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操作系统(xp,win7,win8,win10,linux等)选择并获得合适的编译器产品,安装在个人电脑上,并能成功运行第一个简单程序。
2.实验内容(1)根据电脑的具体操作系统配置,选择合适的编译器(2)完成该编译器的安装,详细描述必要的安装过程;(3)完成一个简单程序的编译,给出编译和运行的截图。
实验报告内容(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与内容(3)所选编译器简介(4)安装过程描述及截图(5)本次实验的收获、体会、意见、建议等。
实验2. 简单Fortran 程序设计1. 实验目的在学习了几个章节后,编制若干简短程序,加深对课上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逐渐学会调试代码。
2. 实验内容(1) 设某三角形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1.5,2.0),B (4.5,4.5),C (18.0,10.5),编程求三角形面积和重心。
(提示:重心坐标=(A+B+C)/3,三角形面积可采用公式:S=)()()(c p b p a p p -⨯-⨯-⨯,p=(a+b+c )/2)输入运行下列程序代码,并给每行语句进行注释。
program maincomplex:: da=(1.5,2.0)complex:: db=(4.5,4.5)complex::dc=(18.0,10.5)complex::centerreal a,b,c,p,areacenter=(da+db+dc)/3.0a=abs(dc-db)b=abs(da-dc)c=abs(db-da)p=(a+b+c)/2.0area=sqrt((p-a)*(p-b)*(p-c)*p)write(*,*) center,areaend program main(2)编程,显示一个4字节浮点数(二进制字符串)的符号位、阶码、尾数。
《FORTRAN 语言》实验(上机)报告班级·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实验一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验证型一、实验目的(1)熟悉Fortran PowerStation4.0的集成开发环境和上机步骤;(2)掌握源程序的书写格式; (3) 掌握FORTRAN 90中基本数据类型及其描述、运算;(4) 掌握基本语句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将华氏温度转化为摄氏温度,公式为:。
要求:输入一个华氏温度)32(95-=F C 值F ,按照公式将其转化为摄氏温度值C 。
(2)编写程序,其功能是:输入a,b,x 的值,计算并输出y 的值。
b x e y ax 5ln 2+=当x=1.234,a=-5,b=0.9876时,y= 。
三、实验平台 Fortran PowerStation 4.0四、程序清单五、调试和测试结果六、教师批语与成绩评定:年月日《FORTRAN语言》实验(上机)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任课教师实验名称实验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验证型一、实验目的(1)掌握逻辑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和逻辑型数据的使用;(2)学会正确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3)掌握块IF结构、块CASE结构、逻辑IF语句和算术IF语句。
二、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输入年、月,求该月的天数。
用year、month分别表示年、月,day表示每月的天数。
注意:①每年的1,3,5,7,8,10,12月,每月31天;4,6,9,11月每月30天;2月闰年为29天,平年为28天。
②年份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的年均为闰年。
(2)编写程序,输入一个自然数,若为奇数则输出其平方根,否则输出其立方根。
三、实验平台Fortran PowerStation 4.0四、程序清单五、调试和测试结果六、教师批语与成绩评定:年月日《FORTRAN 语言》实验(上机)报告班级·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实验三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操作型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DO 语句和DO WHILE 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2)掌握循环结构的实现方法; (3) 掌握循环嵌套的执行过程。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快速傅里叶变换一实验目的1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理解;2熟悉并掌握按时间抽取FFT算法的程序;3了解应用FFT进行信号频谱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混淆、泄漏、栅栏效应等,以便在实际中正确应用FFT。
二实验内容1仔细分析教材第六章‘时间抽取法FFT的FORTRAN程序’,编制出相应的用FFT进行信号分析的C 语言程序或Matlab程序;2用FFT程序分析正弦信号,分别在以下情况进行分析并讨论所得的结果:a)信号频率F=50Hz,采样点数N=32,采样间隔T=0.000625sb)信号频率F=50Hz,采样点数N=32,采样间隔T=0.005sc)信号频率F=50Hz,采样点数N=32,采样间隔T=0.0046875sd)信号频率F=50Hz,采样点数N=32,采样间隔T=0.004se)信号频率F=50Hz,采样点数N=64,采样间隔T=0.000625sf)信号频率F=250Hz,采样点数N=32,采样间隔T=0.005sg)将c)信号后补32个0,做64点FFT三实验结果1在Matlab下编写如下的程序清单如下:% MyFft.m%-------用户界面,等待输入数据--------%------------------------------------index = input('请输入信号频率,采样点数,采样周期F,N,T: ','s');index = str2num(index);F = index(1); % 信号频率N = index(2); % 采样点数T = index(3); % 采样周期%-------------原始数据定义-----------%------------------------------------x0 = sin(2*pi*F*(0:N-1)*T);%-------------是否补零---------------%------------------------------------REPLY = input('是否补零? Y/N: ', 's');if REPLY == 'Y'COUNTS = input('补零后总点数: ', 's');N = str2num(COUNTS);x0(length(x0)+1:N) = 0;end%--------------码位倒置--------------%------------------------------------revi = bitrevorder(1:N);x(1:N) = x0(revi(1:N));%--------------fft运算---------------%------------------------------------L = log2(N); % L表示蝶形算法的层数for i = 1:Lgrp(i) = pow2(L-i); % grp 为各层分组数wdt(i) = pow2(i-1); % wdt 为各层两点蝶形元素的距离for j = 1:grp(i)for k = 1:wdt(i)real = cos(2*pi*(k-1)*grp(i) / N);imag = -sin(2*pi*(k-1)*grp(i) / N);w = complex(real,imag);temp = x(k + wdt(i) + (j-1)*N/grp(i)) * w;x(k + wdt(i) + (j-1)*N/grp(i)) = x(k + (j-1)*N/grp(i)) - temp;x(k + (j-1)*N/grp(i)) = x(k + (j-1)*N/grp(i)) + temp;endendend%--------------频率特性--------------%------------------------------------mag = abs(x);maxmag = max(mag);mag = mag/maxmag;f = (0:N-1)*(1/N/T);subplot(2,1,1);stem(0:N-1,mag);grid;axis([0,32,0,1])grid;xlabel('K(Frequency)')ylabel('|X|(normalized)')')title('FFT Magnitude Parta)a),b),c),d) FFT结果如下:b)e),f),g) FFT结果如表3 作出各种情况下的幅频特性如图: a)F =50Hz , N=32, T=0.000625sb) F =50Hz , N=32, T=0.005sc) F =50Hz , N=32, T=0.0046875sK(Frequency)|X |(n o r m a l i z e d )0.51Frequency in pi units|X |(n o r m a l i z e d )DTFT Magnitude PartK(Frequency)|X |(n o r m a l i z e d )00.20.40.60.81 1.2 1.4 1.6 1.820.51Frequency in pi units|X |(n o r m a l i z e d )DTFT Magnitude Partd) F =50Hz , N=32, T=0.004se) F =50Hz , N=64, T=0.000625sK(Frequency)|X |(n o r m a l i z e d )0.51Frequency in pi units|X |(n o r m a l i z e d )DTFT Magnitude Part051015202530K(Frequency)|X |(n o r m a l i z e d )0.51Frequency in pi units|X |(n o r m a l i z e d )DTFT Magnitude Partf) F =250Hz , N=32, T=0.005sg) 将c ) 信号后补32个0,做64点FFTK(Frequency)|X |(n o r m a l i z e d )0.51Frequency in pi units|X |(n o r m a l i z e d)DTFT Magnitude PartK(Frequency)|X |(n o r m a l i z e d )0.51Frequency in pi units|X |(n o r m a l i z e d )DTFT Magnitude Part四 结果分析1采样要满足Nyquist 采样定理,才有可能得到良好的频域特性,在以上各项中,仅有f )没有满足采样条件,但是由于采样的原因,实际上在FFT 中并未反映出来(即栅栏效应),但是DTFT 中这样的欠采样影响是明显的(即频谱发生了混淆)。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环境四.实验方法五、实验过程1实验步骤2 关键代码及其解释3 调试过程六、实验总结1.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2.产生的错误及原因分析3.体会和收获。
七、程序源代码:八、教师评语实验报告一.试验目的:练习用数值方法求解给定的非线性方程。
二.实验内容:求解人口方程: )1(5.43e 1004.156-+=λλλe要求误差小于410-。
三.实验环境:PC 计算机,FORTRAN 、C 、C ++、VB 任选一种。
四.实验方法:牛顿法牛顿法简述:牛顿法是一种特殊的迭代法,其迭代公式为:,2,1,0,)()(1='-=+k x f x f x x k k k k ,当数列{}k x 收敛时,其极限值x 即为方程的解。
定理:给定方程],[,0)(b a x x f ∈=1)设0)()(<b f a f ;2))(x f ''在],[b a 上不变号,且],[,0)(b a x x f ∈≠'; 3)选取],[0b a x ∈,满足0)()(00>''x f x f ;则牛顿法产生的序列{}k x 收敛于0)(=x f 在],[b a 内的唯一解x 。
五.实验过程:1.编程: 用C 语言编出牛顿法的源程序。
2. 开机, 打开C 语言编译程序,键入所编程序源代码.3. 调试程序, 修改错误至能正确运行.六.实验总结:(1)牛顿法收敛速度快,但初值不容易确定,往往由于初值取得不当而使迭代不收敛或收敛慢,但若能保证)()(1+>K K x f x f (称为下山条件),则有可能收敛。
把新的近似值看作初值的话会比原来的取得好,有可能落入局部收敛的邻域。
(2)牛顿法要求)(x f '在x 附近不为零。
亦即x 只能是单根, 不能求重根。
可用重根加速收敛法求重根。
(3)牛顿法的每一步迭代中,都要计算一次导数值,若计算)(x f '比计算函数的近似值要麻烦的多。
《编译原理》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实验题目:词法分析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软件1503学号:04153094姓名:刘欣指导教师姓名:陈燕完成时间:词法分析定义:词法分析器的功能输入源程序,按照构词规则分解成一系列单词符号。
单词是语言中具有独立意义的最小单位,包括关键字、标识符、运算符、界符和常量等(1) 关键字是由程序语言定义的具有固定意义的标识符。
例如,Pascal 中的begin,end,if,while都是保留字。
这些字通常不用作一般标识符。
(2) 标识符用来表示各种名字,如变量名,数组名,过程名等等。
(3) 常数常数的类型一般有整型、实型、布尔型、文字型等。
(4) 运算符如+、-、*、/等等。
(5) 界符如逗号、分号、括号、等等。
输出:词法分析器所输出单词符号常常表示成如下的二元式:(单词种别,单词符号的属性值)单词种别通常用整数编码。
标识符一般统归为一种。
常数则宜按类型(整、实、布尔等)分种。
关键字可将其全体视为一种。
运算符可采用一符一种的方法。
界符一般用一符一种的方法。
对于每个单词符号,除了给出了种别编码之外,还应给出有关单词符号的属性信息。
单词符号的属性是指单词符号的特性或特征。
示例:比如如下的代码段:while(i>=j) i--经词法分析器处理后,它将被转为如下的单词符号序列:<while, _><(, _><id, 指向i的符号表项的指针><>=, _><id, 指向j的符号表项的指针><), _><id, 指向i的符号表项的指针><--, _><;, _>词法分析分析器作为一个独立子程序词法分析是编译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语法分析前进行。
词法分析作为一遍,可以简化设计,改进编译效率,增加编译系统的可移植性。
也可以和语法分析结合在一起作为一遍,由语法分析程序调用词法分析程序来获得当前单词供语法分析使用。
成绩理论力学计算机实验报告平面桁架内力计算姓名:谢宗言学号:6011207469指导教师:叶金铎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建筑工程系2011级土木工程四班2012年4月目录实验一、平面桁架内力计算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内容: (4)三.实验步骤: (4)四.计算题目,计算结果与结果验证 (5)五. 学习体会与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平面桁架内力计算一.实验目的:1.熟悉FORTRAN软件和平面桁架计算程序的使用方法。
2.学习用文本编辑器编写原始数据文件,保存文件。
3.学习查看计算结果文件。
二.实验内容:1.使用循环节点法求平面简单桁架的杆件内力和约束反力。
2.使用循环节点法求平面复杂桁架的杆件内力和约束反力。
三.实验步骤:1. 创建计算文件夹创建平面桁架计算的文件夹,文件名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或汉语拼音。
2. 原始数据文件的编辑原始数据文件的编写方法按照教材指定的方法编写,编写前要给结构编写杆号,节点号。
编辑数据文件的方法是,打开记事本,编写数据文件,数据之间用逗号或空格隔开,保存数据文件,文件的扩展名为*.DAT,或TXT,退出文本编辑器。
将编写好的数据文件以COND1命名,存入创建的计算文件名下。
3. 执行计算将计算文件TRUSS.EXE拷入计算文件名下,点击计算文件名TRUSS,执行计算(程序自动生成结果文件RESU1.DAT/ RESU1.TXT)4. 计算结果的查看用记事本打开结果文件查看计算,结果文件的扩展名为*.DAT/*.TXT。
5. 重复计算的执行首次计算(第一组数据),按上述二至四步进行,重复计算,(两组以上数据)在输入第二组数据之前,将第一组的数据,包括原始数据文件和结果文件改名,如将COND1.DAT该为C1.DAT,将RESU1.DAT该为R1.DAT。
四.计算题目,计算结果与结果验证1.习题3.3结构与载荷如图1所示,求杆的内力和支座反力。
单边带调幅系统的建模仿真实验报告一.MATLAB简介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 两大部分。
MATLAB是matrix&laboratory两个词的组合,意为矩阵工厂(矩阵实验室)。
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
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MATLAB和Mathematica、Maple并称为三大数学软件。
它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
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MATLAB的基本数据单位是矩阵,它的指令表达式与数学、工程中常用的形式十分相似,故用MATLAB来解算问题要比用C,FORTRAN等语言完成相同的事情简捷得多,并且MATLAB也吸收了像Maple等软件的优点,使MATLAB成为一个强大的数学软件。
在新的版本中也加入了对C,FORTRAN,C++,JAVA的支持。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采用希尔伯特变换,希尔伯特变换就是将信号中所以频率成分的信号分量移相- /2而得到的新信号。
实信号x(t)的解析信号y(t)是一个复信号,其实部为信号本身,虚部为x(t)的希尔伯特变换。
单边带调幅与解调的原理:双边带调幅所产生的上下两个边带包含的信息相同,所以只需要传输其中任意一个边带就可以了。
在屏幕上可以察看应用程序或文件的一块矩形区。
用户可以打开窗口,还可以同时在一个屏幕上打开几个窗口。
1983年11月微软公司开始从事Windows 第一个版本的研制开发工作,在时隔两年之后的1985年11月,推出了Windows 1.01,该版本是针对具有256KB RAM和两个软盘驱动器的8088IBM PC系统设计的。
Windows 1.01版本有平面式窗口界面,并支持弹出窗口。
1986年8月Windows 1.03版推出,它是一种美国国内版,为了同欧洲版有一致性,进行了少量改进。
1987年4月以推出了Windows 1.04版,增加了主要用于支持IBM PS/2的行视频模式显示设备的相应功能。
1987年11月,微软公司发行了Windows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版本,即Windows 2.0,该版本最大的变化是支持“重叠”窗口的新的用户界面,这与Windows前几个版本的“平面式”窗口界面截然不同。
其主要优点是对扩展内存的改进使用,但能访问的内存总和局限于1M字节。
(1)将全文中的文字设为隶书,四号,设置上边距为2厘米,下边距为2厘米。
(2)将第二段中的文字加波浪线,文字颜色设为蓝色,给所有的“微软公司”加着重号。
(3)将文中“微软公司”用蓝色“Microsoft公司”替换。
(4)新建样式“123”,设置段落样式,字体设置为仿宋_GB2312,字号设置为16,颜色设置为红色,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将样式“123”应用到第1段文字。
(5)请将第4段置20% 底纹。
(6)请将第5段左缩进值设置为20磅,右缩进值设置为20磅,首行缩进值设置为21.25磅。
(7)请在第4段前插入分页符。
5. 在WORD中输入文章并将文档以文件名05.doc存盘。
全球瞩目的Windows 95隆重诞生是一个月内业界最重要的新间。
1995年8月24日,微软总裁Bill Gates在美国华盛顿亲自主持发布会,从而结束了两年来媒介对这个操作系统沸沸扬扬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式讨论,使用户可以真正地把Windows 95放进机器里美美地看一看,浏一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