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者为本的绩效激励机制》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4
不同层级优秀奋斗者的激励机制
不同层级优秀奋斗者的激励机制应根据其工作性质、职责和贡献等因素进行定制,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激励机制:
1. 薪酬激励:根据员工的层级和绩效表现,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如涨工资、奖金、股票期权等。
2. 晋升激励:通过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为其提供晋升机会,提高其职业发展空间和领导力。
3. 培训和发展激励:提供内外部培训、学习机会和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能力,增强其个人发展动力。
4. 认可和荣誉激励:对优秀员工的贡献和成就给予肯定和表彰,提高其社会声誉和职业声望。
5. 团队建设激励: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员工的工作满足感和归属感。
6. 创新和创业激励: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和创业尝试,为其提供资源和支持,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7. 福利待遇激励: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福利待遇,如健康保险、住房补贴、带薪年假等,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8. 企业文化激励: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价值观认同感和忠诚度,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总之,激励机制应根据不同层级优秀奋斗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采取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激励机制应具有竞争力和公平性,能够真正起到激励作用,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多元激励机制分析解读华为几十年高速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它奉行“奋斗者为本”的理念,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激励机制,采取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并行的政策。
不但吸引了大批国内最优秀的高校毕业生,而且使这些员工满怀激情地为企业工作,将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一、企业概况及发展战略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其产品主要涉及交换机、服务器、路由器、无线局域网等,同时为世界各地的通信运营商提供服务解决方案,如业务云化、建立云数据中心、构建企业物联网等服务。
2018年2月26日,华为首次荣获“GSMA”移动产业杰出贡献奖,这是移动产业的最高荣誉,象征着华为已在行业内获得相当高的认可。
华为能够取得的不凡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实施的激励机制。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创造了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令人叹服的发展神话。
二、管理创新举措- 1 -1.建立“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分配体系华为将员工分为3类:一是普通劳动者,二是一般奋斗者,三是卓有成效奋斗者。
普通劳动者是职级12级以下的员工,包括文员、司机、前台接待员、操作生产工,以及未申请或放弃奋斗者资格的员工,华为只希望他们把公司赋予的职责做好即可。
两类奋斗者要通过绩效评估来识别,绩效分为A、B+、B、C、D共5级,A和B+级属于高绩效员工,即卓有成效的奋斗者;B、C、D级就是一般奋斗者。
华为在价值分配上向奋斗者倾斜。
价值分配的核心组成是工资、奖金、股票、机会。
普通劳动者的工资为平均水平或稍好,无奖金、股票、晋升机会。
一般奋斗者的工资和奖金都是平均水平,只能享受对应自己配股饱和度的股票,晋升机会少。
卓有成效奋斗者的工资和奖金远高于平均水平两三倍甚至更高,股票有更高的饱和度和配股速度,有晋升机会。
2.建立虚拟股票期权和TUP奖励期权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华为成立30多年来,经历了多次员工股权激励改革。
以奋斗者为本导读《以奋斗者为本》的主编黄卫伟说,华为公司的价值分配制度是建立在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共同创造了公司全部价值的基础上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价值创造要素的贡献决定价值分配结构,其中重要的是处理好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关系。
11月,华为首本官方著作《以奋斗者为本》正式面世,该书高度聚焦于华为独特的价值创造、评价、分配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干部管理之道,全面而深刻地体现了任正非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思想。
现摘录部分观点分上下篇呈现给大家。
华为如何合理分配价值(上)《以奋斗者为本》一书主编黄卫伟老师说:华为的价值分配理念强调以奋斗者为本,导向队伍的奋斗和冲锋。
华为的分配理念还承诺绝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当员工接受这个假设去奋斗、并一再得到验证时,这个假设就转化为一种信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价值分配向奋斗者、贡献者倾斜——给火车头加满油对华为来讲,对价值评价系统的建设实际是把员工的奉献和对奉献的回报紧紧地联系起来,使职工看得着,也就是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回报。
公司的价值分配体系要向奋斗者、贡献者倾斜,给火车头加满油。
我们还是要敢于打破过去的陈规陋习,敢于向优秀的奋斗者、有成功实践者、有贡献者倾斜。
在高绩效中去寻找有使命感的人,如果他确实有能力,就让他小步快跑。
差距是动力,没有温差就没有风,没有水位差就没有流水。
我主张激励优秀员工,下一步我们效益提升就是给火车头加把油,让火车头拼命拉车,始终保持奋斗热情。
如果你们像扁鹊长兄一样,不显山不露水,暂时不要钱也不要紧,最终不会吃亏的,以后一定会崛起的。
不让雷锋吃亏——才会促进千百个雷锋不断成长公司奉行绝不让“雷锋”吃亏的源远流长的政策,坚持以物质文明巩固精神文明,促进千百个雷锋不断成长,使爱祖国、爱人民、爱公司、爱自己的亲人与朋友的一代新风在华为蔚然成风。
公司努力探索企业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使创造财富与分配财富合理化,以产生共同的更大的动力。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7版)综合案例(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圣才出品】综合案例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思考题:1.你如何理解“奋斗者”?答:对于“奋斗者”的理解主要包括:(1)奋斗者不仅包括劳动者,还包括投资者,即一切为客户创造价值付出的人都是企业的奋斗者。
他们具备刻苦学习的精神;具有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群体奋斗精神和敬业奉献自我批判精神;以大局为重,始终保持危机感和使命感;不分职位高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客户为中心,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己任,具备一定的企业家精神。
(2)华为公司的考核、评价机制向奋斗者、贡献者倾斜,使奋斗者得到合理回报。
奋斗者要自愿舍弃一些东西,比如加班费,但他们可以享有饱和配股;奋斗者的待遇基于华为内部标准而非业界平均薪资水平,只有奋斗者才享有股权激励的资格;奋斗者之间会形成某种内部竞争关系。
2.试分析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激励体制。
答:具体分析华为这一“以奋斗者为本”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精神激励。
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观实质是一种激励行为。
激励是指通过影响职工个人需要的实现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在组织活动中的行为。
华为通过区分奋斗者和劳动者,并定义奋斗者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付出的人,激发员工内在工作热情,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于奋斗者的识别形成了某种内部竞争,激励员工不断改进自身工作行为和态度。
因此,“以奋斗者为本”的激励体制中包含精神激励。
(2)物质激励。
劳动者的待遇只能跟业界相比,而不是华为的内部标准。
而奋斗者以虚拟股票的方式进行激励,激励对象有分红权及净资产增值收益权,在其离开企业时,股票由华为控股公司工会按当年的每股净资产价格回购。
由于股票收益增长的幅度要比工资增长的幅度高得多,因此,企业能够有效引导员工的工作行为,达到激励目的。
(3)“以奋斗者为本”的激励体制的意义①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规范个人行为。
根据强化理论,高额物质激励具有正强化功能,能够激励员工做出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促使员工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以奋斗者为本的绩效激励机制
课程背景:
●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但是,企业中谁才是真正的奋斗者?
●企业中的奋斗者的幸福靠什么实现和持续有效保证?
●马云996的话题引起太多的社会争议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绩效管理为何成为二十多年来中国企业的管理难题之首?
●我们鼓励新时代的员工雷锋精神,但如何不让雷锋吃亏?
●如何激活我们的组织并让员工自主、自愿、自发努力工作?
●企业必须关注绩效,但是员工却总是关注激励,矛盾如何解决?
●有太多企业业绩不佳的背后是因为我们连绩效的常识也不了解导致!
我们的眼睛蒙上了飞尘但却不自知,我们如何能透过蒙尘之孔看清管理万像!本课程主要通过回顾中国企业绩效管理走过的弯路,穿透迷雾,看清本质!如何通过建立绩效激励机制激活组织,找到企业生存发展的源头活水!
课程目标:
▲打通经营管理任督二脉,觉悟绩效管理的本质,除掉传统绩效管理鸡肋感和无力感。
▲通过绩效激励机制建设,企业创造高收益,最终实现客户、企业与员工多赢!
▲大量客户咨询案例将帮助企业建立正确的绩效管理和绩效激励思维以及实操经验借鉴!▲对标学习华为和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掌握绩效管理精髓及背后的价值逻辑,缩短自我摸索时间。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核心骨干
课程方式:训战结合、全程互动、案例丰富、现场实操
课程大纲
第一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归原点思考绩效管理
一、回首企业绩效管理的来时路
1. 为何它是中国企业十大管理难题之首?
2. 绩效管理成为大多数企业管理鸡肋原因
3. 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困惑
4. 解剖林林总总的绩效管理方法论
二、穿透迷雾洞察绩效管理本质
1. 绩效究竟是什么?
2. 什么是我们应该认可的绩效
3. 公司看重的绩效VS个人看重的绩效
三、学习华为人力资源价值三角
1. 价值创造
2. 价值评价
3. 价值分配
案例学习:稻盛和夫阿米巴看透管理的本质
四、绩效的分类及其相互间关系
1. 流程绩效
2. 组织绩效
3. 项目绩效
4. 个人绩效
5. 绩效一体
现场互动:为何出现小河有水,大河无水现象?
第二讲:如何通过价值创造做到力出一孔
一、从公司战略到组织绩效
1. 找准您的冲锋口——企业战略梳理
2. 以客户价值为主导开展战略解码
二、关键战略举措解码公司级KPI
1. 觉悟我是谁?——部门与岗位的价值定位
2. 公司级KPI分解到部门级KPI
3. 如何识别不为公司“打粮食”的KPI
案例分享:识别不同企业花瓶KPI
4. 不同业务发展阶段的KPI设计要领
5. 组织KPI形成合力——指标拧麻花
案例分享:指标如何拧麻花
6. 组织KPI设计原则——经营结果导向
7. 绩效目标从博弈到自愿自主
实操练习:设计本部门“打粮食”的有效KPI(现场讨论点评)
第三讲:绩效管理平台建设
一、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的评价管理
1. 价值评价体系整体框架搭建
1)组织绩效测评与个人绩效考核
2)职位评估
3)员工任职资格
2. 个人绩效“考”与“评”
1)个人绩效考什么?
2)个人绩效评什么?
3)考评后应该干什么?
3. 如何学习华为个人绩效评价方法
4. 个人绩效管理的核心
5. 自我赋能与平台赋能
6. 个人绩效管理误区
案例学习:华为PBC(个人绩效承诺)
二、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平台建设
1. 组织绩效如何有效管理?
1)谁才是组织绩效管理主体
2)组织绩效管理内容与方式
2. 华为绩效管理的两个基本原则
1)责任结果导向
2)以客户为中心
三、组织绩效管理如何高效管理
1. 月度经营计划
2. 计划执行、稽核与赋能
3. 组织业绩评价
4. 业绩改善计划
第四讲:价值分配如何利出一孔?
一、企业绩效激励的问题与困惑
1. 基于人心和人性的激励机制
2. 责权利对等机制激活组织
3. 激励的本质与核心内容
4. 什么才是有效的激励
二、激励机制设计的原则导向
1. 激励要为战略服务
2. 激励体系必须研究人性
3. 以经营结果为导向兼顾过程
4. 物质与精神结合的二元激励原则
三、什么是奋斗者?如何识别奋斗者?
案例分享:华为奋斗者宣言
课堂研讨:您如何看待马云996文章引发的社会思考?
四、让奋斗者的火车头加满油的途径
1. 长期激励的基本假设与导向
2. 中短期激励的基本假设与导向
3. 学习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激励机制
五、物质激励方向与原则
1. 薪酬包预算原则——人员效率与业绩增长
2. 工资管理机制构建
3. 奖金包设计及奖金分配方法
实操练习:高层团队的奖金包分配
4. 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精准激励
5. 经营人心的激励技巧
6. 惠而不费的激励方法
课堂研讨:针对企业当前问题如何制定激励菜谱
总结:以奋斗者为本的绩效激励机制核心要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