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掌控了中国经济的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13
世界上三⼤财团,掌控全球命脉的家族! 全球财富掌握少数家族⼿中,其实我们都在为这些财团们打⼯,让我们认识⼀下这些富可敌国的⼤财团,他们是谁呢? 第⼀,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欧洲乃⾄世界久负盛名的⾦融家族。
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
他和他的5个⼉⼦即“罗⽒五虎”先后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法兰克福、意⼤利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崛起,⾸先就不是⼀帆风顺的。
现在被认为是家族创始⼈的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Rothschild),最早从事货币买卖业务。
由于18世纪后期德国公国遍地(350个),每个公国都有⾃⼰的货币体系,梅耶的职业⼏乎可以等同于外币兑换。
从德国汉诺威⼀家有名的家族银⾏学成归来后,他在法兰克福开启⾃⼰的事业,不仅从事古钱币和古玩交易,还从事黄⾦⽩银与纸币的兑换,俨然成了⼀个银⾏家。
罗斯柴尔德家族中国投资 ⼀位熟悉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华业务的⼈⼠向媒体表⽰,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并不是很多,其中包括:持有青岛银⾏4.98%的股份,及与中信华东集团有限公司于⼭东省蓬莱市合资成⽴的罗斯柴尔德男爵中信酒业公司。
⼤卫·罗斯柴尔德曾表⽰,葡萄酒、艺术和银⾏是他们家族的三⼤传统投资领域。
有趣的是,据已有资料,该家族在中国已经涉⾜三⼤投资领域中的两类。
2007年8⽉,当时的青岛市商业银⾏(后更名为“青岛银⾏”)与洛希尔⾦融控股集团签署了认股协议,后者获得青岛商业银⾏扩⼤股本后4.98%的股权,即9883万股。
据有关报道,罗斯柴尔德共出资2540万欧元(合3310万美元)。
2008年9⽉,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复同意了这⼀交易。
增资扩股后的青岛银⾏早在2008年便传闻要谋求上市,若顺利成⾏,或将给罗斯柴尔德家族带来不菲收益。
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控制21个!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控制21个!这事实说明,中国经济不仅不是私有化的问题,而是经济殖民化的问题。
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 5 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 21 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从行业上看,银行、保险、电信、汽车、物流、零售、机械制造、能源、钢铁、IT、网络、房地产等,凡此种种,这些热门行业都已经有外资进入。
并购方阵营中,来自美国的跨国公司最多,占比超过30%,欧盟企业次之,约占27%,其余来自东盟和日本等。
从资金来源看,国外收购资金主要包括两种:跨国企业、QFII 及各种私募基金,而且,近年来国际私募基金逐渐成为并购的主角。
“精英”喜欢说,开放国门,与狼共舞.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我们不是与狼共舞,是以身噬狼.《士兵突击》里老A和702团的演习较量,702团长自己评价这次演习说,攻不成攻,守不成守.号称攻方的三五三团全过程中就无隙发动像样的攻势.守的蓝军打一开始倒以劣势兵力四面出击,三五三团重装部队的数量优势和火力优势完全无法发挥,至今连蓝军指挥部位置都没能确定.不过换成"精英"来评价这次演习,他们会厚着脸皮说,谁说我们输了.我们还俘虏了一名中校.还是让我们看看各行各业被外资掌控的情况把:1.矿产贵州烂泥沟金矿远景储量在150吨以上,云南播卡金矿探明储量为150吨,辽宁营口市猫岭金矿远景储量达300吨,这三个世界级大型金矿都被境外资本轻易拿走了控制权,外资控股分别为85%,90%,79%.2.银行1).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10%的股份,收购价格1.16元。
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世界罕见。
中国是地球上唯一没有被神仙控制过的国家!本文讲两点:第一、全角度剖析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宗教?第二、没有宗教就是没有信仰?一派胡言!当全球所有的国家都认为是神创造和改变了这个世界的时候,只有中国,远离了宗教,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
为什么?我曾经认为是儒家文化让中国远离宗教。
孔子告诉我们:未知生,焉知死。
让我们将注意力放在世俗世界,而不是瞎琢磨未知的鬼神。
但是后来发现这个结论并不对。
因为即使撇开儒家,汉武帝没有独尊儒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几乎没有一家能和宗教扯上关系。
最明显的是道家,同样是研究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洋人认为是神创造了世界。
可中国人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这简直就是超越洋人2000年的纯朴的唯物主义观点;墨家,更多的提出的是改变世界的政治思想,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法家,同样是希望以秩序来改变现实,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
兵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都和神靠不上边。
我们百家争鸣都已经过去了1000多年,洋人还在拿出所有的积蓄,愚蠢的向教会购买赎罪卷,妄图逃避末日审判,想进入天堂。
为什么在全球,几乎只有中国成为了一个远离宗教的世俗化国家?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是一个长期大一统的农业国家,同时我们独特的地缘环境让宗教远离。
首先为什么会有宗教?宗教,最早是科技还处于极端落后的条件下,是为了解释整个世界,尤其是超出人们认知范畴位置的东西。
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会下雨;人为什么会死,我为什么会生病?这个世界为什么诞生?这个世界会不会毁灭?宗教最早的衣服是巫术,希望能狩猎顺利,种庄稼风调雨顺,但是巫术仅仅是宗教的雏形,最终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上下层都广泛接受的一个对世界解释的共同认知。
近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客观真实原因作者:孙金伟编辑:先见策划和知识银行及戴维评论为什么近三十年中国经济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至今存在许多截然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由于观察分析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得出的观点结论非常不同。
从中国既得利益集团角度出发,着重强调三十年中国经济总量高速增长,重点突出三十年经济发展成就,目的是为自己歌功颂德;将过去三十年经济增长归功于政府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私有制政策,归功于企业富豪个人奋斗努力。
从大多数仍然处在贫穷边缘的中国老百姓角度出发,中国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利益;相反,比较过去生活工作环境压力更大,家庭住房、孩子上学、医疗和养老处处存在困难和痛苦;社会腐败和道德沦丧造成权力资本阶层财源滚滚,而普通老百姓机会希望渺茫。
因此大多数老百姓怀念毛泽东主席,怀念计划经济国有企业优越性。
从少数充满良知正义的中国学者角度出发,他们看到了中国经济三十年高速增长所付出的高昂代价,如:自然环境严重破坏,自然资源严重浪费,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法律法规形同虚设,社会道德沦丧,贪污腐败盛行,极少数人发财致富,大多数老百姓受剥削受压榨。
中国过去三十年是一种依靠牺牲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同时牺牲大多数老百姓利益的粗放粗暴发展模式。
从国外商人政府官员角度分析,中国经济三十年高速发展是因为中国采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思想理论,实行了私有制为主的市场经济,从而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竞争活力;同时,中国向全球开放市场,中国经济获得经济全球化利益。
以上几种观点都是从各自立场角度分析,只看到了中国经济三十年高速发展过程中一部分现象和问题,都存在片面性。
那么,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客观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对于中国政府和中国学者以及全体中国人民来说,只有正确认识中国近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客观真实原因,才能真正总结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才能在中国今天和未来发展过程中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和教训,从而为中国开创出一条富民强国的正确发展道路。
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那小兵:中国股票市场是谁设计的?香港人设计的;香港的股票谁设计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但为何香港股市指数不像中国股市那样“十年回到原点”?当上证指数跌破2300点时,她正端起一杯咖啡,乜眼看着楼下的赌场。
赌场上亚洲人几乎占了一半,但她只盯着那几台顶级赌台上的中国男子,他们正在下注,每次下注都用一千美元筹码,已经赌了五个多小时了。
“南希,这群鱼吐回了一千两百万了,要不要让阿东出场?”她身边一个男子用英语说道。
这位叫南希的东方女子默默回过身来,然后说:“我去”。
刚才那个“阿东”是个放高利贷的“大耳隆”。
这几个中国男子在赌桌上显得惶惶不安了,其中一个领头的脸色苍白,眼睛充满了血丝。
当他们看到这位南希时,情绪稍稍稳定下来,只听南希温柔地说:“各位大哥,手气不错啊”,而那些男子都把眼睛转向脸色苍白的那位,半响才听那男子说:“不知怎得前面赢的这一会功夫都赔进去了,还搭进去了六百多万”。
南希做出一幅惊讶的样子,说:“啊呀,怎么不叫我过来呢,看来大家该换换台了”。
这时,离着不远处另张赌台上传来一阵欢笑,原来一位年青中国女子赢了钱,发出银铃般的叫好声。
于是,这边的中国男子们又鼓起了勇气,在原来座位上开始下注。
赌场的这一小段时间里包括了几个故事,南希是这所美国大赌场的副经理,其实是个针对中国市场的公关经理,专门安排中国亿万富豪们来来往往。
她来自北京大学金融系,自称“北京妹妹“,总是温柔地说:“不能让这些同胞输的太多,否则下次他们不来了”,她明白更重要的是要和这些人建立一种长期关系。
而刚才发出银铃般声音的中国女子是个“赌托”,她面貌清纯,让人觉得是只菜鸟,毫无城府,实际上却是赌场里的高手,说白了就是赌场放出来的“饵”,让那些想从她那赚钱的人惨遭毒手。
这种“饵”在典型的美国赌场里并不少见,但大多是针对美国男性赌徒的,一旦你赢了一大笔钱,就会有一两个金发美女出现在你身边,为你叫好,向你放电,直到你把钱统统输回去才消失。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结合史料,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影响。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了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事迹,体会他们为国家建功立业、百折不挠的精神。
(家国情怀)3.观察《西汉形势图》,认识西汉是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国家。
(时空观念)4.能够正确评价汉武帝。
(唯物史观)自主学习一、削弱地方势力西汉自高祖时起,一直到武帝年间,历代统治者都奉行强干弱枝的基本国策,稳定政权。
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实施,让宗藩势力走向了没落,再也无法对中央政府构成威胁。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阐释汉武帝的“推恩令”。
(2)除“推恩令”外,西汉还采取了哪些强干弱枝的政策?二、加强经济管控1.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材料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进行第四次币制改革。
钱文“五铢”从此启用。
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
因各地技术水平不同,铜矿的成分有差别,所以铸出的钱差别很大,有的与旧汉半两一样,背平无轮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
一般地说,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铸越轻,越晚越粗劣。
政府改铸五铢钱,主要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
各郡国官吏,因旧的习惯难改,依旧上下联手,以谋中饱私囊。
汉武帝采纳了公卿们的建议,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货币发行,从而防止了另一次恶币的泛滥。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西汉五铢》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填“C”。
谁掌控了中国经济的“顶层权力”?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的顶层权力都是由“货币发行权”、“汇率定价权”和“资产定价权”组成。
这三大权力主导着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全社会财富的分配。
如果外国政府和外国央行及其背后的海外跨国经济金融集团控制着一个国家的这三大权力,这意味着这个国家政府和企业已经丧失了本国国民财富的分配权、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和宏观经济的调控权。
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走入由美国及其美元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的深水区。
美国已经开始实施针对中国的“屠龙战略”(详见美国威廉.恩道尔的《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一书)。
这里到处是冰山、暗礁与漩涡。
中国的经济巨轮是否可能在未来不断变幻的不测风云中触礁、搁浅和沉没,甚至像前苏联一样突然解体?当“顶层设计”成为时髦的话题之际,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经济的顶层在哪里?中国经济顶层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谁在控制中国经济的顶层?中国经济顶层控制权是否已经旁落到海外政治经济势力的手中?中国是否正在沦为国际金融殖民地?以美国为首的军政集团把全球围剿重点指向亚太,是否在配合着中国经济顶层控制权的最后争夺?中国军队的后方粮草大营是否已被美国控制?这是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全局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市场经济制度中的“顶层权力”及其内部关系市场经济制度的顶层权力不同于计划经济制度的顶层权力。
计划经济的顶层权力存在于使用价值领域,而市场经济的顶层权力存在于价值领域。
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的顶层权力都是由“货币发行权”、“汇率定价权”和“资产定价权”组成。
这三大权力之间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权力体系,决定着市场体系的广度、深度和功能,主导着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全社会财富的分配。
如果没有顶层权力概念或者不了解顶层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就不可能了解货币、外汇、资本市场、产业资本、政府财政、对外经济等彼此之间复杂的关联关系;如果没有站在市场经济“顶层权力体系”这一制高点进行观察和分析,就不可能制定出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宏观经济政策。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解放初,巨额的投机资本兴风作浪,囤积居奇。
投机商们首先从捣乱金融开始,于1949年4月、7月、11月和1950年2月连续掀起4次大规模涨价风潮,上海的物价从1949年5月到1950年2月,上涨了一二十倍。
物价上涨,首先是从金银、外币开始的。
解放后不久,各地军管部门和人民政府都颁布了金银外币管理办法,禁止以金银计价,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限期收兑。
同时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为唯一合法的货币。
但社会上的投机商人对此置若罔闻,公然蔑视政府法令,狂称:“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金银投机活动有增无减。
从1949年5月27日至6月初短短的13天中,黄金价格上涨了2.11倍,银元价格上涨了1.9倍,市场物价也随之上涨了2。
7倍。
极为猖獗的金银投机活动严重冲击和动摇了人民币的地位,造成了市场物价急剧上涨。
严重影响市场物价,影响人民币的地位。
新生的人民政府首先以经济的办法解决问题。
集中大量银元拿到黑市上抛售,先把价格压低,再宣布禁止流通。
6月5日,人民政府曾向上海市集中抛出银元10万枚,但立即被吞没,银元价格仍继续上涨。
人民政府一再向金银投机者发出劝告,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
在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各地人民政府在中央的统一布置下,采取了断然措施。
于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动军警,查封了金银投机的大本营“证券大楼”,对首要投机分子逮捕法办。
武汉市人民政府也逮捕了银元投机分子200余人,查封了两个专门从事金融投机的大钱庄。
广州市人民政府取缔了从事投机的地下钱庄87家和捣乱金融市场的“剃刀门媚”(即街头兑换店)377家.这就是解放初期有名的“银元之战”。
此后,投机资本家并不甘心认输,他们认为“银元之战”是人民政府靠政治力量取胜的。
他们又将投机目标转向粮食、棉纱、棉布、煤炭市场。
在他们的哄抬下,全国物价一日3涨。
上海从6月21日到7月21日,米价上涨3倍,纱价上涨3.8倍,布价上涨3.5倍。
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中国历朝历代有哪些昏君?什么是昏君?简单的来说就是不称职的君主。
那么你知道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是哪位吗?今天店铺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欢迎大家阅读!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纣王商朝的纣王,宠幸爱妃苏妲己,建酒池肉林、鹿台等娱乐设施,设菜盆、铁柱等刑法。
周朝的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褒姒的一笑倾城,不惜上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后来被他的岳父杀死。
隋朝的隋炀帝,篡权夺位、贪恋女色,荒淫无道,所以四方起义最有名的是瓦岗寨,最后被唐朝取代。
宋朝的宋徽宗,是个爱好诗词歌赋的皇帝,开办了梨园馆也就是现在的京戏的前身,可他统治下的中国经济下滑、民不聊生、武力不足,所以突厥侵略引发了靖康之难。
明朝有两个,一嘉靖帝,爱好道学,想长生不老,不理朝政,还是个性虐狂。
二万历帝,刚愎自用,完全不管正事只知道吃喝玩乐。
昏庸的皇帝萧宝卷南北朝时期宋前废帝刘子业,非常好色,将其亲姑母宁朔何迈之妻新蔡公主刘英媚封为夫人,纳入后宫。
刘子业还别出心裁,把各王王妃、公主集中起来,强令左右侍从奸污她们。
他还下令宫女均赤身裸体与他在宫中奔跑嬉戏,有不从者,即行杀死。
山阴公主刘楚玉觉得皇帝有这么多嫔妃,而自己只有一个丈夫,非常“不公”,就要求皇帝弟弟刘子业赏赐自己男妃(面首),让自己恣意玩乐,当他们的丑事被丈夫知道后竟把丈夫毒死!刘子业还与自己的亲姐姐山阴公主有染,并为了省事,授意山阴公主毒死了她的丈夫。
另外,刘子业还把他的亲姑母新蔡公主娶为夫人,日夜侍寝。
刘子业即位的当年冬天,他下令将京城里所有的王妃和公主叫进宫里,并叫事先就埋伏在宫里的几百名侍卫,将她们全部强奸。
他还让刘道隆当着他和他叔叔建安王的面,强奸他的婶婶建安王妃,如此心理变态,不但世间少有,历史上也无人出其右。
明熹宗朱由校;明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明末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
明熹宗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宪章文武”,而是对木匠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不顾,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人物特写范文:徐新,一个掌控20亿的女人(解放日报)娃娃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她确实是徐新。
正是那个女人,用独到的目光和灵敏的判定,让十多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飞冲天。
其中三位创业者还进入了福布斯富豪榜前一百名。
七年前,29岁的丁磊执着于互联网,徐新交给他500万美元,于是有了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网易。
类似的案例还有永和豆浆、中华英才网。
没有她的慧眼,就没有这些熟悉的名字。
但在闪光灯几回对准他们时,她已经悄然离开,来到下一个期望资金的创业者眼前。
这周一,她作为央视和《每日经济新闻》“赢在中国”创业大赛的专门评委,特地来到上海。
凭借丰硕的体会,活泼的性格,专门快与一群妄图创业的“愣头青”打成一片。
活动终止后,她同意了本报《新财经周刊》的独家专访。
凭直觉千金一掷风险投资那个圈子,是男人的天下。
入行11年,徐新越发自信,放言要创中国第一VC品牌。
身为今日资本集团的总裁,她掌控着2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这些资金大多来自欧美政府和企业,可老外们却全权交给她打理,这在风险投资界很是罕有。
一问缘故:外国投资者相信,那个中国女人有一双慧眼。
和同行相较,徐新常常是“温柔一刀”,笑傲投资场。
女人的直觉,确实是她与生俱来的杀手锏。
“选人是门艺术,这么多创业者,这么多项目,动辄需要几百万上万万的资金,投给谁,除做调研看数据,还离不开直觉。
女性的直觉特准,因此我总能投对人”,说完,自己乐了。
回忆起来,她1995年参与了对娃哈哈的投资,那时中国还没人喝瓶装水。
直觉告知她,那个行业确信有戏,因此她和团队决定投资。
4年后,她碰到丁磊,问他网易在行业里怎么样,丁磊脱口而出:第一。
其实那时网易排名第三,但确实是这股自信,深深吸引了她。
加上丁磊对商业的灵敏和专注,于是徐新“下注”500万美元。
这两家企业的市值前后超过了10亿美元。
再后来,确实是中华英才网,最初只是五个员工,再加上一份歪歪扭扭的商业打算书,那时毫无业绩可言。
看到互联网招聘的庞大前景,徐新破天荒投资了,此刻那个公司身价超过12亿人民币,网站的日阅读量达到1500万。
谁掌控了中国经济的“顶层权力”?2013-6-3 16:22:45 作者:余云辉浏览:905 评论:3据统计,2010年度,94%的新增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是由流入境内的美元所决定。
在此,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现在还是一个金融设防、政策自主、经济独立的主权国家吗?答案是否定的。
照妖镜按:本文作者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阐明了中国丧失货币发行权权、汇率定价权和资产定价权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危害,并质疑央行高官以“汇率改革”、“与国际接轨”等名义出卖国家经济主权的行为,读罢令人振聋发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主权一步步沦丧于美国主导的海外资本之手,特别是近10年来的金融改革加剧了中国彻底沦为美国经济殖民地的进程。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这一危机,纷纷发文予以揭露,并发出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疾呼,但主流舆论和官方媒体却长期置若罔闻。
因此,《求是理论网》能刊载这样一篇直陈经济殖民地现实、矛头直指中国央行的雄文,的确是一次突破,它标志着民间爱国力量的呼吁已经得到党内健康力量的呼应。
18大后我们的确感受到了阵阵新风,因此期待新一届中央能尽快清除央行等金融领域的汉奸卖国势力,避免中华民族滑向更加深重的灾难谷底。
周小川,18大后以非中央委员身份第三次连任央行行长,谁给他如此特殊的待遇?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走入由美国及其美元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的深水区。
美国已经开始实施针对中国的“屠龙战略”(详见美国威廉.恩道尔的《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一书)。
这里到处是冰山、暗礁与漩涡。
中国的经济巨轮是否可能在未来不断变幻的不测风云中触礁、搁浅和沉没,甚至像前苏联一样突然解体?当“顶层设计”成为时髦的话题之际,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经济的顶层在哪里?中国经济顶层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谁在控制中国经济的顶层?中国经济顶层控制权是否已经旁落到海外政治经济势力的手中?中国是否正在沦为国际金融殖民地?以美国为首的军政集团把全球围剿重点指向亚太,是否在配合着中国经济顶层控制权的最后争夺?中国军队的后方粮草大营是否已被美国控制?这是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全局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市场经济制度中的“顶层权力”及其内部关系市场经济制度的顶层权力不同于计划经济制度的顶层权力。
计划经济的顶层权力存在于使用价值领域,而市场经济的顶层权力存在于价值领域。
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的顶层权力都是由“货币发行权”、“汇率定价权”和“资产定价权”组成。
这三大权力之间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权力体系,决定着市场体系的广度、深度和功能,主导着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全社会财富的分配。
如果没有顶层权力概念或者不了解顶层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就不可能了解货币、外汇、资本市场、产业资本、政府财政、对外经济等彼此之间复杂的关联关系;如果没有站在市场经济“顶层权力体系”这一制高点进行观察和分析,就不可能制定出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顶层权力体系的互动结构示意图如下:基础货币发行对汇率和资产价格有一系列复杂的影响;同时,汇率走势决定着海外热钱的出入、基础货币的松紧、产业资本的兴衰、资本市场的起伏;此外,通过扩张或紧缩股票债券的规模可以影响基础货币发行和汇率趋势。
所谓“量化宽松”或“定向紧缩”也是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来完成的。
货币发行权属于国家主权。
货币发行的目的究竟是为本国企业和居民服务还是为外国政府、外国企业和外国公民服务,由此,可以判定这个国家究竟属于经济独立的主权国家性质还是属于经济附庸的殖民地国家性质。
汇率定价权也是属于国家主权。
一国的汇率政策究竟是服务于本国资本和产业还是服务于外国资本和产业,以及汇率定价的主导权究竟是由本国政府掌控还是由外国政府或外国国会控制,由此,可以判定该国是属于经济自主国家还是外国金融殖民地。
资产定价权主要指股票、债券、利率和本国主要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如果某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权和汇率定价权被外国政府组织和国外央行所控制,那么,该国的资产定价权必然由海外跨国经济金融集团所控制。
如果外国政府和外国央行及其背后的海外跨国经济金融集团控制着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权、汇率定价权和资产定价权,那么,这也意味着这个国家政府和企业已经丧失了本国国民财富的分配权、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和宏观经济的调控权。
丧权必然辱国。
这种国家徒有主权国家之名,而无主权国家之实。
外国政府和经济金融集团对该国的经济金融政策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对该国核心金融管理部门的领导人之任命具有重大影响力。
这种国家往往不停地进行宏观调控,但又表现为进退维谷、调控失效、越调越乱、失控失序的混乱状态。
这类国家在经济、军事和外交领域倾向于软弱,一般不会强硬,因为不敢强硬,否则,必然后院起火,经济金融与社会分配领域会突然冒出一系列问题,让国家管理者顾此失彼、焦头烂额。
中国是否属于这一类国家,这需要深入地分析。
二、中国经济的“顶层权力”之一:美国政府控制下的汇率定价权当中国由计划经济制度转变为市场经济制度之后,中国经济的“顶层权力”也由原来的生产计划权、物资调配权和物价核定权转变为:基础货币发行权、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和人民币资产定价权。
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计委主宰着中国经济的命运,那么,在市场经济时期,则由中国央行即人民银行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兴衰成败。
如果美国操纵了中国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和汇率波动趋势,那么,事实上则是由美国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命运。
如果承认中国目前实行的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那么,就可以在理论逻辑上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是哪个经济管理部门的失误导致中国经济陷入当前的困境?答案应该是中国央行,是中国央行近十年来错误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困境,是中国经济的“顶层权力”被美国和美元剥夺的结果。
对于任何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其经济“顶层权力”一定是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比如,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强弱走势、美元利率与美股走势,难道可以由中国、日本或欧盟来摆布吗?显然不可能。
美国完全根据自身经济发展和金融资本套利的需要,制定美国的货币政策并操纵美元的汇率走势,但是,美国拒绝任何国家对其货币与汇率政策的指责。
即使是在美国驻军控制之下的日本,其经济顶层权力也不受美国掌控。
在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之后,日本迅速推出“超常量化宽松政策”,使日元快速大幅贬值,同时推高股票市值,防止日本国内财富遭到垃圾美元的洗劫。
反观中国,则是一副完全相反的图景。
从2005年7月启动汇率改革的那一刻开始,美国政府和国会就牢牢掌握着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权。
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演变为由美国政府和国会及其背后的国际资本所掌控的可预期的、持续升值的汇率制度。
美国政府和国会的压力决定着人民币的价格走势和升值节奏。
人民币兑美元由“汇改”前的8.11人民币兑1美元,升值到目前的6.20人民币兑1美元。
在人民币持续的可预期的升值过程中,美联储打开了垃圾美元的闸门,中国外汇储备由2004年底的6099亿美元快速上升到目前的3.4万亿美元,增长5倍以上。
人民币持续升值吸引了大量热钱涌入中国,造成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稀释了人民币储蓄者的国内购买力,形成了通货膨胀的隐患;大量美元资本涌入中国兑换为人民币,形成高收益的人民币资产,并享受着人民币升值的财富盛宴;与此同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等低收益资产,形成收益倒挂和财富流失。
人民币升值的产业后果是严重削弱了国内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同时增强了在华跨国产业集团的竞争力。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在华的跨国产业集团降低进口零配件的成本,提高其产品的在华竞争力,最终抑制中国本土产业的发展;同时,人民币升值造成大批出口导向型实体企业破产倒闭,形成银行坏账。
在国内市场,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跨国公司进口配件的成本优势压力;在国际市场,制造业企业面临着人民币升值所形成的价格压力。
最后,国内资本开始从实体经济领域撤离而进入房地产等投机领域,逐步形成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
在实体经济的利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不可持续的卖地收入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同时,基于土地收入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开始高速运转并大量举债融资。
政府官员的任期制、政绩考核制和工程项目的灰色利益链,刺激着各地政府融资平台发债的疯狂。
只要本届官员资金到手,哪怕下届政府洪水滔天。
这是各地官员的普遍心态。
社会资源配置出现严重失衡,经济金融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中国宏观经济步入进退维谷的困境正是始于汇率改革。
尽管中国前方将士守住了军事上的国防大门,但后方的金融经济精英们却以“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迎接经济全球化”、“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名义,向国际金融强盗打开了搬运中国财富的大门。
美国政府和国会以难以自圆其说的贸易赤字理由逼迫人民币持续升值,而中国经济管理部门并没有在外资、外贸、外汇、产业结构和财税政策等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来夺回人民币汇率定价权,而是把人民币升值作为美国政要访华和中美战略对话的见面礼,把作为国家主权重要内容的货币定价权用于外交领域的交易。
美国舞着一顶汇率操纵国的帽子就吓趴了一群中国金融门户的守卫者。
美国操纵着人民币汇率定价权,并利用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指挥棒功能,配合美元热钱的流入或流出,直接影响着中国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股票指数和其他资产价格。
在国际经济体系中,一国的货币贬值意味着该国经济扩张;一国货币升值意味着该国经济紧缩。
美国在汇率问题上对中国步步紧逼而对日本政府大幅贬值日元却网开一面,体现了美国看待对手与友邦的双重标准:即,一方面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来达到紧缩中国经济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则通过放任日元贬值来支持日本的经济扩张,以此来弥补鼓动日本挑衅中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大踏步升值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在大踏步地迈向紧缩的死亡之谷。
不过,具有紧缩性质的人民币升值政策与城镇化的扩张刺激政策之组合,可以看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牛头不对马嘴的搭配。
这说明中国经济政策的设计者还不了解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内涵、功能以及丧失这一权力的后果。
汇率不是经济金融领域的常规武器,而是足以摧毁一个国家的核武器。
这是美国政府和国会紧盯中国人民币汇率、不断施加升值压力的根本原因。
“美国不断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向中国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
此举不只是要削弱中国的出口能力、破坏中国经济安全,更是要让人民币最终成为全球流通货币,致使中国完全开放资本市场,为华尔街巨鳄与其他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扫除障碍”(详见《“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评介威廉.恩道尔新作》,作者张方远,台湾《海峡评论》2013-5-1,第269期)。
遗憾的是,中国金融界和理论界在“汇改”之初甚至直至现在,尚未认识到汇率定价权属于国家主权、属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核按钮,尚未意识到中国宏观经济的困境起因于汇率定价权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