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7.09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在阅读中学习对话描

《花瓣飘香》中4~9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和小女孩的一段对话。对话描写是三年级下学期重要的学习内容,而这一篇课文就是很好的学习对话描写的“例文”。

“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来作为例子,这就是‘例文’的实质。”(王荣生语)。《花瓣飘香》一课,可以把教学内容限定在“学习对话描写”这一特定的点上。

一、发现对话描写的构段方式

对话描写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人一段的,这对于作文起步阶段的三年学生来说有点陌生,因为他们写作文经常不分段,几乎没有段的意识。在教学4~9自然段时,可以这样设计:

师:我们请三个同学来分角色朗读4~9自然段。

指名三个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小女孩、旁白)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每个自然段分别是谁说的话?

学生一齐发现、回答。

师:以后我们写对话时也要这样,一人一个自然段,读者才能看得明明白白。

二、认识提示语

“提示语”这一概念学生还不懂,对于三年级学生只能从感性上让他们认识。

师:这一次请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我”和小女孩的对话,直接读他们说的话(引号里的内容)。

指名朗读。

师:请同学们把他们没读的句子画出来。

生画句子(提示语)。

师:同学们画的句子就是人物说话时的提示语。

三、体会提示语的组成内容

三年级学生写提示语大都很简单——谁谁说,这不能怪学生,是因为学生不知道怎么写提示语。

师:请同学们小声读读你们画的提示语,说说你的体会。

生边读边思考。

生交流。

生:“我轻轻地问”说明作者怕吓着小女孩。

师:“我轻轻地问”就是“我”说话时的语气,你能轻轻的再问一问吗?

生朗读句子。

师:从“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说明小女孩知道自己错了,有点难为情。

师:这个提示语写出了小女孩的动作、表情。请你也学着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读一读。

生朗读句子。

师:“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这句话你又有什么体会呢?

生:小女孩有点想爸爸呢!

生:也有可能小女孩担心妈妈的病。

师:这个提示语写的是小女孩的……(让学生说)

生:是小女孩的表情。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人物的动作、语气、表情做提示语。

四、了解提示语的位置和标点的使用

三年级学生写提示语往往格式单一,提示语在前的那种。提示语在后的基本不会,标点的使用就更不用说了。

师:下面再请大家看看提示语的位置,看看它们都写在哪儿?

生齐答:有的提示语在说的话前面,有的提示语在说的话后面。

师:提示语在前与在后,标点有什么不同呢?

生继续观察、交流。

师小结:提示语在前直接用冒号、引号,这种用法大家基本上都会了,提示语在后要注意一下,把说的话用引号引起来,不用冒号,在提示语后用句号。

五、补充提示语

师:课文中第6和第8自然段中没有提示语,我们也试着补充一下提示语,用人物的动作、语气或表情都可以,一个提示语放在前面,一个提示语放在后面,注意标点的使用。

生:自由补充提示语。

交流、评价。

六、练习对话描写

学习对话描写知识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课文最后一段正好有个对话的空白点。在教学结束前,可以设计一个对话描写的练习,让学生在对话描写的实践过程中,真正掌握对话描写的方法。

师:“我”把花送给小女孩和母亲时,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段对话,可以是“我”和小女孩的对话,也可以是“我”和母亲的对话。注意对话描写的格式,合理使用提示语,正确使用标点。

生:练习写对话。

【点评】

对话描写的内容其实是很多的,对话的分段格式,提示语的位置、内容,冒号、引号的使用等,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阅读课,不仅要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写了什么),更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怎么写的),即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阅读课都得指向写作,要根据课文特质来定。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4》练的就是对话描写,仅仅靠一次写作课学会对话描写是远远不够的。而《花瓣飘香》是本册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对话描写的课文。教师要能发现文本的这一特点,将对话描写的知识融入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对对话描写有感性的认识和实际的操作,以后再学《习作4》可能就容易些了,因为《习作4》还要指导学生想象图片上的对话内容。

本案例在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时候,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自主发现对话描写是分段写的,即一人一段。然后,教师没有立即告诉学生哪儿是提示语,而是换了一种分角色朗读的方式,直接读人物说的话,再让学生画出没有朗读的部分,告诉学生那就是提示语。在体会提示语的同时,让学生知道提示语可以是人物的语气、动作、表情。最后再通过观察知道提示语的位置是不同的,而且标点也有变化。学以致用是“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最关键的环节。本案例巧妙抓住课文最后的空白点,设计了对话描写。

(编辑: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