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照片档案的规范整理共2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28
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DA/T 50—2014)发布时间: 2015-08-20 信息来源:业务处点击率: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码照片归档、整理、著录、存储、保管、利用和销毁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数码照片的收集、归档与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11821-200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7235.1-1998 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1部分:要求和指南GB/T 17235.2-1998 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2部分:一致性测试GB/T 18894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20163-2006 中国档案机读目录格式DA/T 15-199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38-2008 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数码照片digital photos用数字成像设备拍摄获得的,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静态图像文件。
3.2数码照片档案digital photographic records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数码照片。
3.3EXIF信息exchangeable image file information数字成像设备在拍摄过程中采集并保存在数码照片内的一组参数。
注1:主要包括数字成像设备的制造厂商、型号、拍摄日期和时间、分辨率、光圈、快门、感光度等信息。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一.归档内容:1.上级领导及主要负责人参与本本单位及本系统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视察、考察本单位工作形成的照片。
2.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照片。
3.单位组织或参加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
4.召开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及各种重要会议形成的照片。
5.记录本单位、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
6.单位及各部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及获奖作品的照片。
7.局领导和各部室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的重要照片。
8.举行重要表彰和重大纪念、庆祝活动形成的照片。
9.与其他载体有密切联系的照片。
10.重点基建工程奠基、竣工、剪彩仪式和工程主体、内部结构等形式的照片。
11.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二.归档要求及归档方式:1.归档的照片材料,由形成单位负责一率由拍摄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后移交档案室统一整理归档。
2.归档的照片材料必须保证其完整、清晰、准确、系统,具有有机联系的,反映同一工作或事件的照片材料应为一组。
3.归档的数码照片必须是可读文件。
在有关设置上演示或检测运转正常,无病毒、清洁、无划伤,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准确性。
4.归档使用照片光盘的性能质量,应分别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使用劣质光盘。
5.归档的光盘文件应由文件形成部门编制归档说明。
即光盘需简要说明盘中存贮文件的内容。
即拍摄时间、地点、活动名称,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6.归档的照片材料由照片形成部门在OA办公自动化照片档案管理模块填写照片资料移交目录,相应的数码照片直接添加在文件目录下同时移交。
7.打印移交清单(一式二份)交档案室,交接双方清点后在移交清单上签字,各保管一份备查。
8.保留档案室集中整理方式,由专职档案人员著录案卷、卷内数据。
三.归档时间:1.照片资料每年三月——六月归档。
2. 照片制作成光盘或数码照片可根据具体活动情况随时归档。
四.整理规则1 整理原则照片档案的整理应遵循有利于保持照片档案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有利于提供利用的原则。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一、引言照片档案管理是指对照片进行系统化的分类、整理、存储和检索的过程。
合理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能够确保照片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访问性,提高照片档案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介绍照片档案管理的标准格式,包括照片档案的分类、整理、存储和检索等方面的要求。
二、照片档案分类1. 照片档案应根据内容、来源和形式进行分类。
2. 内容分类:根据照片所涵盖的主题、场景或者对象进行分类,例如人物照片、风景照片、事件照片等。
3. 来源分类:根据照片的来源进行分类,例如个人拍摄照片、机构采集照片、社交媒体照片等。
4. 形式分类:根据照片的格式进行分类,例如数码照片、胶片照片、印刷照片等。
三、照片档案整理1. 照片档案应按照分类要求进行整理,确保照片的有序性和一致性。
2. 照片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确保照片的时序性。
3. 照片应配备相应的说明文字或者标签,包括拍摄日期、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检索和使用。
4. 照片档案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及时清理和整理无效或者重复的照片。
四、照片档案存储1. 照片档案应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确保照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存储介质包括硬盘、光盘、云存储等。
2. 照片档案应进行备份,确保照片的可靠性和防止意外丢失。
3. 照片档案应设立专门的存储区域或者设备,避免与其他档案混淆或者污损。
五、照片档案检索1. 照片档案应建立相应的索引系统,以便于快速检索和查找照片。
2. 索引系统可以按照照片的分类、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进行建立。
3. 索引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读性和易用性,方便用户进行检索操作。
4. 照片档案的检索结果应准确、全面和及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六、照片档案保密1. 照片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保密意识和责任心,确保照片档案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2. 照片档案应设立权限管理机制,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访问和使用。
3. 照片档案应采用加密技术,确保照片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数码照片管理与归档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码照片归档、整理、著录、存储、保管、利用和销毁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数码照片的收集、归档与管理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部分:要求和指南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部分:一致性测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中国档案机读目录格式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档案著录规则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数码照片用数字成像设备拍摄获得的,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静态图像文件。
数码照片档案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数码照片。
信息数字成像设备在拍摄过程中采集并保存在数码照片内的一组参数。
注:主要包括数字成像设备的制造厂商、型号、拍摄日期和时间、分辨率、光圈、快门、感光度等信息。
照片组有密切联系的若干张数码照片的集合。
注:如一次会议、一项活动、一个项目等反映同一问题或事由的若干张数码照片为一个照片组,全部存储到同一层级文件夹内。
归档归档范围记录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重要工作成果的数码照片。
本单位主办或承办的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数码照片;本单位重点建设项目、重点科研项目的数码照片;领导人、著名人物和国际友人参加与本单位、本地区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的数码照片;本单位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及其典型活动的数码照片;本单位历届领导班子成员的数码证件照片。
档案室照片档案的收集一、照片的归档制度建立和健全照片归档制度非常重要,它是档案室照片档案收集工作的起点,也是为国家积累照片档案财富的重要保证。
照片的归档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和归档案卷的质量要求。
(一)照片的归档范围照片的归档范围,是以本单位形成的并反映本单位工作活动的照片为重点,主要包括:1.记录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重要工作成果的照片。
2.记录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与本单位有关的重要公务活动的照片。
3.记录本单位组织或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
4.记录本单位重大事件、重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特殊情况的照片。
5.记录本单位地理概貌、基建工程、重点项目等的照片。
6.反映本单位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及其典型活动的照片。
7.本单位历届领导班子成员的照片(也可收集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合影、特殊人物、先进人物等的照片)。
8.本单位荣获的县级以上各种荣誉性实物,如奖状、锦旗、证书、礼品等的照片。
9.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注意,与本机关工作活动无关的上级或下级机关形成的照片,本机关形成的非公务活动照片、为参考目的而搜集的照片等,它们对本单位没有保存价值,可以不列入归档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虽然不是本机关工作活动中产生的,但是在本机关工作活动过程中被选用了的照片,也可列入归档范围。
这种情况在新闻事业单位时有出现,一些报社、画报社每天都接收到由新华社统一发稿的大量照片,这些照片大部分是作为照片资料备用参考,而那些被选用的照片,应被作为本单位的照片档案收集保存。
(二)照片的归档时间照片的归档时间有两种:一种是随时归档,另一种是年终归档。
1.随时归档传统照片经拍摄、冲洗完成之后,或数码照片经拍摄或扫描之后,由摄影者或承办部门进行初步整理并编写文字说明,及时向档案部门归档移交纸质照片,或将数字图像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的方式,移交给本单位的档案室,实现数码照片的在线归档。
随时归档的优越性在于:能够防止照片材料的散失;原版、原件易于区分;文字说明易于整理,有利于保证归档照片的完整与质量。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一、引言照片档案管理是指对照片进行分类、整理、保存和检索的过程,旨在确保照片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访问性。
本文旨在制定照片档案管理的规范,以确保照片档案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二、目标1. 确保照片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提高照片档案的检索效率。
3. 保护照片档案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三、档案分类和整理1. 按照照片的主题、时间、地点等因素进行分类。
2. 使用标准的档案编号和命名规则,确保照片档案的唯一性和可辨识性。
3. 将照片按照分类进行整理,确保照片档案的有序性和易读性。
4. 对于重要的照片档案,建立索引和目录,方便检索和管理。
四、照片档案的保存和存储1. 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如硬盘、光盘、云存储等,并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对照片进行备份,确保照片档案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3. 建立照片档案管理系统,记录照片的存储位置和状态,便于管理和追踪。
4. 定期检查照片档案的保存状态,确保其免受损坏和丢失的风险。
五、照片档案的检索和利用1. 建立照片档案检索系统,包括关键词搜索、日期范围搜索等功能,提高检索效率。
2. 提供便捷的照片查阅设施,如电子档案浏览器、照片展示系统等,方便用户浏览和利用照片档案。
3. 根据需求,提供照片的打印、复制和共享服务,确保照片档案的可利用性和可传播性。
六、照片档案的保密和安全1. 建立照片档案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和操作照片档案。
2. 加密重要的照片档案,防止非法获取和篡改。
3. 定期进行照片档案的安全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4. 建立照片档案的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风险。
七、照片档案的保管和销毁1. 设立专门的照片档案保管室,确保照片档案的安全和防火防水措施。
2. 制定照片档案的保管期限,按照规定的时间对照片档案进行归档或销毁。
3. 对于需要销毁的照片档案,采取安全的销毁方式,如物理销毁或数据擦除。
八、照片档案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 建立照片档案管理的监督机制,定期进行照片档案管理的检查和评估。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照片档案管理规范是指对照片档案的组织、分类、存储和检索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一系列操作和措施。
合理的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能够提高照片档案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率,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照片档案资源,为各类用户提供准确、高效的服务。
正文内容:1. 档案组织与分类1.1 照片档案的整理与归纳- 将照片按照时间、地点、主题等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档案的有序性和可检索性。
- 采用统一的编号或者命名规则,便于档案的标识和检索。
1.2 档案目录的建立- 建立照片档案目录,记录照片档案的基本信息,包括照片的标题、作者、拍摄时间、地点等。
- 设立索引,方便用户根据关键词快速查找所需照片。
1.3 档案存储与保护- 选择适当的存储介质,如硬盘、光盘、云存储等,确保照片档案的长期保存。
- 建立安全的存储环境,包括控制湿度、温度、光线等因素,防止照片档案的损坏和丢失。
2. 档案数字化处理2.1 扫描与拍摄- 采用高质量的扫描设备或者数码相机进行照片的数字化处理,确保照片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 针对不同类型的照片,选择合适的扫描分辨率和色采模式,保留原始照片的细节和色采。
2.2 图象处理与修复- 使用专业的图象处理软件对数字化照片进行处理,包括去除噪点、调整亮度对照度、修复划痕等。
- 保存处理先后的原始图象和修复过程的记录,确保修复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
2.3 元数据的添加- 为每张照片添加元数据,包括拍摄时间、地点、拍摄者、版权信息等,为照片的管理和使用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 采用统一的元数据标准,方便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3. 档案检索与利用3.1 检索工具的建立- 建立照片档案检索系统,包括关键词搜索、时间筛选、地点筛选等功能,提高照片档案的检索效率。
- 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和操作方式,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照片。
3.2 档案利用与共享- 提供多种形式的照片档案利用方式,包括在线浏览、打印、下载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1.引言照片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它们记录了过去的历史和人们的生活。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保护这些照片档案,制定一套规范的管理方法和流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照片档案管理的标准格式,包括档案的组织、分类、存储、检索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2.档案组织2.1 档案编号每个照片档案应该有一个唯一的编号,以便于标识和管理。
编号可以采用数字、字母或符号的组合,具体的编号规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制定。
2.2 档案分类根据照片的内容、来源、时间等因素,将照片档案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照主题、地点、时间等进行分类。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的存储和检索。
3.档案存储3.1 数字化存储将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提高档案的存储效率和保护安全性。
数字化存储可以通过扫描照片或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然后将照片保存在计算机或其他存储设备中。
3.2 存储介质选择选择适合长期保存的存储介质,如硬盘、光盘、磁带等。
同时,应定期备份照片档案,以防止数据丢失。
3.3 存储位置为了确保照片档案的安全性,应选择一个干燥、通风、温度恒定的存储位置。
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灰尘等因素对照片的损害。
4.档案检索4.1 检索系统建立一个完善的照片档案检索系统,包括索引、目录、关键词等。
通过这些检索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照片档案。
4.2 检索方式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时间范围检索、分类检索等方式进行照片档案的检索。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检索方式。
5.档案保护5.1 材料保护对于纸质照片档案,应选择酸性纸张和酸性胶水,以防止照片的褪色和损坏。
同时,避免暴露在阳光下,使用专用的照片档案盒进行存放。
5.2 数字保护对于数字化的照片档案,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同时,使用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等工具进行数据的安全保护。
5.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照片档案的存储环境和状态,确保照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如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更换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