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资源的概况及浅规
- 格式:docx
- 大小:159.46 KB
- 文档页数:4
三亚旅游市场的分析一、市场概况三亚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三亚旅游市场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三亚市共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其中,国内游客占比超过90%,国际游客占比约为10%。
三亚旅游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表明其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三、市场特点1. 自然景观优势:三亚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蓝天、碧海、白沙滩、热带雨林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2. 气候条件独特:三亚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温较为稳定,适宜旅游的时间较长,吸引了众多游客在冬季前往避寒。
3. 旅游设施完善:三亚拥有一流的旅游设施,包括高星级酒店、度假村、购物中心、娱乐场所等,为游客提供了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4. 多元化旅游产品:三亚旅游市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包括海岛游、温泉养生、文化体验、水上运动等,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四、市场竞争分析1. 竞争对手:三亚旅游市场的竞争对手主要有国内其他热门旅游城市,如海口、厦门、青岛等,以及国际旅游目的地,如泰国、马尔代夫等。
2. 竞争优势:三亚在自然景观温和候条件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旅游设施完善、旅游产品多元化,这些都是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所在。
3. 竞争策略:三亚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旅游产品线等方式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五、市场发展趋势1. 持续增长:估计未来几年,三亚旅游市场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2. 旅游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三亚旅游市场将呈现出消费升级的趋势。
3. 线上线下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旅游平台的崛起将对传统旅游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三亚旅游市场也需要积极拥抱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2)(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2)(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2)二、海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3)(一)海南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3)(二)海南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三)加快海南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9)三、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9)(一)发展优势 (9)(二)现状分析 (10)(三)发展缺陷 (13)四、海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与规划 (14)五、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15)六、总结 (16)七、附录 (17)一、海南省基本概述(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
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7.15万人。
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常年有台风,雨量充沛,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1、总概况目前,海南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财政收入和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继续扩大。
表1-1海南省2014年经济发展基本情况2、分区域经济运行情况(1)服务业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稳步回升,前三季度,服务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29.9%提高到40.5%。
(2)受房地产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回落。
当前,东部地区贡献了全省近六成经济总量,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3)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支撑作用依然强劲。
工业经济对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对全省经济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海南旅游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1、海南经济基础薄弱,拥有丰富的旅游、海洋资源,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海南的经济是典型的岛屿型经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2009年GDP为164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8亿元,经济总量较小。
海南的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自1996年开始差距逐渐拉大。
2008年,海南和全国的人均GDP分别为17175元和22698元,人均GDP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位23。
海南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经济特区和中国唯一热带岛屿省份应有的地位完全不符。
海南是中国唯一一个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岛,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好的三大热带雨林之一、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死火山群、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优城市三亚、海口位列其中等。
海南的旅游资源具有相当的稀缺性和独特性,国内其他省份远不能及,与夏威夷、普济岛、巴厘岛等世界著名旅游岛屿相比,海南也毫不逊色。
海南的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但开发并不充分,接待的境外游客仅有巴厘岛的五分之二和普济岛的五分之一。
海南岛有长达1500公里的海岸线,海域面积广阔,占全国的42.3%,拥有全国丰富的海洋渔业和海洋植物资源,但其海洋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21.6%。
海南旅游资源丰富,在亚太区域优势明显,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巨大。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房地产泡沫破灭给海南的经济发展沉重打击,之后10多年来处理地产及其引起的金融机构风险的过程中,海南错过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最辉煌的时期。
1995年以来海南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基本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以后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两位数,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增速高达40.4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56个百分点。
同时2007年3季度以来,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开始遥遥领先全国,2009年1至10月份,海南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高达50.1%,而全国同期仅为18.9%。
而且,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来看,外商投资+自筹资金占主导,基本在40%以上,国家资金和国内贷款仅占20%到30%。
海南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海南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一、引言
介绍背景和目的,说明本次旅游资源调查的重要性和目标。
二、研究方法
详细说明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文献资料分析等。
三、海南省旅游资源概况
1.地理位置:介绍海南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自然环境:描述海南省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貌、植被、动物等。
3.文化遗产:海南省的文化遗产资源,包括古迹、民俗、传统工艺等。
4.名胜古迹:介绍海南省的著名景点和历史遗迹,包括海滩、热带雨林、古镇等。
5.特色美食:介绍海南省的特色美食,包括海鲜、椰子鸡、文昌鸡等。
四、旅游资源调查结果分析
1.游客数量:统计过去几年海南省的游客数量以及游客构成。
2.游客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游客对海南省旅游资源的满意度。
3.旅游收入:统计海南省旅游业的收入,并分析其增长趋势。
五、问题和挑战
分析海南省旅游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包括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水平等方面。
六、发展对策
提出针对海南省旅游资源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环境保护、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拓新的旅游市场等。
七、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
1.数据统计表格:包括游客数量、收入统计等数据。
2.调查问卷:详细记录了游客对海南省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意见。
八、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
1.旅游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规定了旅游行业的管理、旅游者的权益保护等内容。
九、结论
总结本次旅游资源调查的结果,强调海南省的旅游资源潜力和发展前景。
海南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建议一.海南省旅游资源现状(一)海南旅游资源丰富,极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海岸带景观。
在海南岛长达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
环岛沿海有不同类型滨海风光特色的景点,在东海岸线上,还有一种特殊的热带海洋景观——红树林和一种热带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观——珊瑚礁,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已在琼山市东寨港和文昌市清澜港等地建立了4个红树林保护区。
2.山岳、热带原始森林。
海南岛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绵延起伏,山形奇特,气势雄伟。
颇负盛名的有山顶部成锯齿状、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气势磅礴的鹦哥岭,奇石叠峰的东山岭,瀑布飞泻的太平山,以及七仙岭、尖峰岭、吊罗山、霸王岭等,均是登山旅游和避暑胜地。
海南的山岳最具有特色的是热带原始森林,有乐东县尖峰岭、昌江县霸王岭、陵水县吊罗山和琼中县五指山等4个热带原始森林区,其中以尖峰岭最为典型。
3.珍禽异兽。
为了保护物种,利于观赏,海南已建立若干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驯养场,有昌江县霸王岭黑冠长臂猿保护区、东方市大田坡鹿保护区、万宁市大洲岛金丝燕保护区、陵水县南湾半岛猕猴保护区、屯昌县养鹿场等,旅游者可以去保护区观赏。
4.大河、瀑布、水库风光。
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滩潭相间,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游观景的好地方,尤以闻名全国的“万泉河风光”最佳。
大山深处的小河或山间小溪,洄于深山密林之中,间中大石迭置,瀑布众多,尤其五指山市太平山瀑布和琼中县百花岭瀑布、五指山瀑布等久负盛名。
岛上还有不少水库,特别是松涛、南扶、长茅、石碌等水库具湖光山色之美,不是湖泊胜似湖泊。
5.火山、溶洞、温泉。
海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从建省至今,海南经济发展的依托已非常明显,由于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成为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由于中央给予特殊政策和直接的支持,海南的旅游业迅速兴起,尤其是积极开展国际旅游岛建设之后,到海南旅游已成为人们热门的休闲活动。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到海南,海南旅游业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严重影响到了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海南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对策建议1、海南旅游业发展迅猛经过建省办特区二十多年的发展,海南旅游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尤其是“九五”期间,海南进一步重视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继续把海岛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一大批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已基本形成了热带海滨、黎苗风情、温泉康乐、热带植物、南海潜水、热作田园、海南美食、海南文化、历史遗迹、山林探险、地质考察、商务会议等系列旅游项目。
1988年,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海南岛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越来越大,岛内外人士对海南旅游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1988年旅游者到客人数118.6万人次,比1987年增长57.9%,旅游总收入2.3亿元,创当时历史最高水平。
海南每年的旅游到客以百万人数增长,旅游总收入不断增加,旅游业形成迅猛发展之势。
至2008年,全省接待总数2060万人次,是l988年的l7.4倍,其中接待海外游客97.93万人次,是1988年的4.8倍;全省旅游收入192.33亿元,是l988年的68.2倍[1]。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
国际旅游岛建设给海南旅游发展带来又一重大机遇。
海南旅游业得以发展的舞台更加广大。
随着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免签证、离境退税、离岛免税等)的颁布,海南旅游吸引了国内外很多的游客。
自2022 年以来,海南省旅游业加快由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型转型升级,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力逐年增加,旅游接待能力持续增强,2022 年海南省游客人数逾6000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9.62 亿元,同比增长16.97%。
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 比重达到7.7%,以旅游业为龙首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 比重达到53.7%,这一比例还呈逐年增长趋势。
旅游业对海南经济发展得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自从2000 年博鳌亚洲论坛落户海南以后,海南的会展经济发展愈加成熟。
每一年数千个大小会议在海南成功举办,包括各种年会、交流会和研讨会等,海南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会议中心,会议旅游俨然成为海南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与此同时,在海南举行的一系列重大赛事对海南旅游的宣传促销效果十分显著,极大的提高了海南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
海南接连举办世界小姐(先生)大赛、国际铁人三项、国际高尔夫球赛和环岛自行车赛等大型国际赛事,营造出一个又一个吸引各界目光的焦点,世界名流纷纷驻足海南,境外媒体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南,海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截止2022 年11 月底,全省接待旅游人数6016.14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2% 。
旅游过夜人数达到4959.19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860.05 万人次,增长12.0%;接待入境旅游者99.14 万人次,增长53.6%。
旅游总收入719.40 亿元,比上年增长24.0%。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78.65 亿元,增长20.6%;入境旅游收入40.75 亿元,增长116.6%。
海南省的经济结构特殊,旅游业是海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交通运输业侧重于支撑旅游业的发展。
游客来自国内及世界各地,国际游客和高端客源呈高速增长趋势,散客游比重超过团队游,高品质纯玩团多于普通观光团。
旅游相关出行在交通运输中占领重要地位,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国际化、标准化要求日益提高,日常监管日益精细化,旅游者对出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海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
问题:1.资源单一化。
海南省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自然风光和海滨旅游上,缺乏多元化的旅游资源。
2.旅游产业链不完整。
旅游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还不够成熟,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景区开发等。
3.服务质量不够高。
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素质低下的员工、服务意识淡薄等。
4.过度开发。
一些旅游景区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破坏,甚至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
机遇:1. 政府支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自贸区的设立,海南省将迎来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国内外市场需求。
近年来,境内外游客对海南省旅游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潜力非常大。
3. 多级医疗资源。
海南省是国家卫生城市,拥有多级医疗资源,这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
4. 旅游业现代化升级。
海南省正在推进旅游业的智慧化、数字化升级,这将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水平和竞争力。
对策:1. 完善旅游资源规划。
通过市场调研和旅游资源调查,制定出多元化旅游资源规划,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 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机制。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严格落实旅游服务规范,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3. 加强环境保护。
推崇珍爱自然环境的理念,提倡生态旅游,严格控制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节奏,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创新旅游产品和业态。
开发全新的旅游产品和业态,关注个性化需求,真正满意各类游客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应加强战略调整,制定出更加精准的发展规划,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措施,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打下稳固基础,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三亚旅游市场的分析一、市场概况三亚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温和候条件。
三亚以其漂亮的海滩、清澈的海水、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以及独特的热带风情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在过去几年里,三亚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业的热点之一。
二、市场规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三亚接待游客数量达到了1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从游客来源地来看,国内游客占领了绝大多数,其中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游客为主要来源。
此外,国际游客也在逐年增加,主要来自俄罗斯、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
三、市场特点1. 自然景观优势:三亚拥有世界级的海滩资源,如亚龙湾、大东海等,还有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这些自然景观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2. 丰富的旅游项目:除了海滩和热带雨林,三亚还有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如潜水、高尔夫、温泉、主题公园等,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3. 优质的旅游服务:三亚的旅游服务业发达,拥有一流的酒店、餐饮、交通等设施,游客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
4. 季节性需求:三亚的旅游需求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是旅游旺季,而夏季则相对较少游客,需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四、市场竞争三亚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其他旅游城市,如海口、厦门等,以及国际旅游目的地,如泰国、马尔代夫等。
这些竞争对手通过推出优惠政策、提供特色旅游产品、加强营销宣传等手段吸引游客。
五、市场发展趋势1. 旅游业的持续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普及,旅游需求将持续增长,三亚旅游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2. 多元化旅游产品:未来,三亚旅游市场将进一步多元化,推出更多特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如开展文化旅游、健康养生旅游等。
3. 旅游+产业融合:三亚将进一步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如旅游与文化、体育、医疗等产业的结合,提升旅游的综合价值。
4.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游客对于环境友好型旅游产品的需求将增加,三亚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南海滨海岛及热带雨林自然旅游资源概况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海南生物资料十分丰富,素有"绿色宝库"之称.海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绿色宝库”之称,是我国最大的热带自然博物馆、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
海南岛生长着丰富多彩的热带林木、热带花卉、热带水果和天然药材。
【南药资源】海南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有“天然药库”之称海南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有“天然药库”之称。
4000多种植物可入药的约2000种,占全国的40%,药典收载的有500种,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137种,南药30多种,最著名的是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动物药材和海产药材资源有鹿茸、猴膏、牛黄、穿山甲、玳瑁、海龙、海马、海蛇、琥珀、珍珠、海参、珊瑚、哈壳、牡蛎、石决明、鱼翅、海龟板等近50种。
【动物资源】海南陆生脊椎动物有567种海南陆生脊椎动物有567种,其中两栖类37种(11种仅见于海南,8种列为国家特产动物),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哺乳类82种(21种为海南特有)。
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动物有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的黑冠长臂猿和坡鹿,水鹿、猕猴、黑熊、云豹等亦珍贵。
据1998年5月公布的海南省陆生野生动物调查结果,共记录了4个纲、32个目、77个科、320种动物。
320种动物中,有7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属省级保护动物。
发现历史上没记录过的鸟类14种。
海南热带雨林区主要属花岗岩高山地貌,土壤主要由砖红壤,志红壤,黄壤,山地黄壤等构成。
森林覆盖率为98%。
已发现的各类木本植物有4600多种,其中630多种为海南独有,珍稀树木为40多种。
陆地栖脊椎动物为570多种。
此外,还有600多种蝴蝶和4000多种昆虫。
【植物资源】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
到目前为止,海南岛有维管束植物4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63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
世界热带的80个科显花植物属、种最多的第一类17科,海南全有。
海南省简称琼,位于祖国的南端,是南海上的一颗明珠。
辖区为海南岛和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它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为邻,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岛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整个地貌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呈环形层状分布。
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岛面积71.3%。
主要河流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这些河流均发源于五指山区,向四周分流入海。
海南冬春干旱,旱季自ll月至翌年4、5月,长达6至7个月。
夏秋雨量多,5至10月是雨季,总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70~90%。
雨源有锋面雨、热雷雨、台风雨等。
海南省包括2个地级市(海口、三亚)、7个县级市(通什、儋州、琼山、琼海、文昌、万宁、东方)、4个县(定安、澄迈、临高、屯昌)、6个民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琼中黎族苗族、白沙黎族、陵水黎族、昌江黎族、乐东黎族)和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所辖的西沙、南沙、中沙三个群岛及2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总人口: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共786.75万。
100万年以前,新生代第三纪中晚期,由于地壳断块,琼州海峡沉了下去,由此,海南与大陆分离,成为一个岛屿。
海南古称珠崖、琼州、琼崖。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开始在岛上置珠崖、儋耳二郡。
此后行政建置多变,至唐末,设琼州都督府,领琼、崖、儋、振、万安5州22县。
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琼州府改隶广东,直到清末。
民国时期海南仍为广东省派出机关管辖。
1949年4月成立海南特别区长官公署,为副省级政府。
1950年5月1日全岛解放后,设海南行政公署,仍隶属广东省。
1988年4月成立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时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宋代以来,海南人才辈出,其代表人物有宋代的画家、书法家、诗人白玉蟾;元代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明代名医、经济思想家丘浚,著名清官海端;清代探花布政使张岳崧;著名的辛亥革命活动家林文英,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者宋庆龄。
海南旅游概览海南旅游概览海南是位于中国南海的热带岛屿,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
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及人文资源,旅游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之一。
以下是海南旅游的概览。
海南概况海南面积约为35,0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
该省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主要居住在海南岛及永兴岛等地。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20℃-29℃之间,降雨比较充沛。
除海南岛外,海南省的五指山、西沙等兴的群岛也非常适宜旅游。
交通海南除了水运外,主要交通方式为飞机及铁路。
目前在海南拥有三个比较大的机场,分别为海南美兰国际机场、海口凤凰国际机场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
从机场出发可租车、打车等前往景点。
景区海南的景区非常丰富,分为自然景点和人文景区两大类别。
自然景点海南的自然景点最具代表性的是海边景区,如三亚亚龙湾、海口大东海等等。
这些海滩细腻洁白,海水碧蓝清澈,气息清新宜人。
许多海滩周边设有高档酒店和度假村,可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住宿体验。
除海边景区外,海南还有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
如三亚大小洞天、保亭南疆岛、乐东大万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伟大。
人文景区海南的人文景区多为历史古迹、民俗文化等。
如琼海博物馆、琼州海峡博览馆等让游客深入了解琼州文化。
海南民族文化村则提供了机会体验少数民族的文化与风情。
此外,海南还有风景如画的空中走廊,如伶仃洋大桥,移步换景处处是美景。
美食海南拥有丰富的热带水果和海鲜等美食,如肉嫩汁多的凤梨、甜蜜可口的芒果、鲜嫩软滑的龙虾等等。
海南的粽子也非常有名,以椰叶为包材,多为咸口味,十分可口。
总结海南旅游资源丰富,既有自然美景,也有人文古迹。
海南的美食给游客带来了丰盛的口福。
同时,海南的旅游基础设施也在逐渐完善,尤其是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设+的发展,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海南旅游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国内外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胜地。
海南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海南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区域概况海南岛,是海南省陆地的主体,西起108°37′E的鱼鳞角,东至111°03′E的铜鼓角,北自20°10′的海南角(木兰头),南到18°10′的锦母角,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大(含海洋)的省份,同时也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
海南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深厚文化底蕴。
全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森林面积17147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1%,热带天然林约占全省森林面积一半的。
(一)自然条件1 地质地貌海南島為一大陸島,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一倒扣碗狀。
以五指山、鹦哥岭为中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臺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鹦哥岭、俄鬃岭、猴猕岭、雅加大岭、吊罗山等。
其中最高峰是五指山,海拔1876米。
海南山脈大体上可分為三大山脉:●五指山山脉:位于岛中部,主峰五指山海拔1867.1米,是海南岛最高的山峰。
●鹦哥岭山脉:位于五指山西北,主峰鸚嘴峰海拔1811.6米,為海南第二高峰。
●雅加大岭山脉:位于岛西部,主峰海拔1519.1米。
2 气候与水文海南是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每年温差小于15摄氏度。
最冷月为一、二月,气温降至16~21摄氏度;最热月为七、八月,均温25~29摄氏度。
除了岛屿中部的山区,每日平均气温超过10摄氏度。
海南省的氣候幾乎四季如春,冬季有不少人到琼避寒。
海南島四面環海,鄰近北部灣及越南,夏季常受熱帶氣旋吹襲;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偶然亦會有熱帶氣旋在此生成,或會影響華南沿岸。
海南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海南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1. 引言1.1 背景海南省位于中国的南海之滨,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被誉为“天涯海角”的旅游胜地。
为了深入了解海南省的旅游资源情况,本次调查报告旨在对海南省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评估和分析。
1.2 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海南省的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和潜力,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推广旅游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和不足,为旅游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2. 方法2.1 数据收集本次调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
通过收集丰富的数据和信息,确保本文档对海南省的旅游资源情况有全面了解。
2.2 数据分析收集的数据经过整理和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和专业知识对海南省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分类。
根据评估结果,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利用方式提出合理建议。
3. 海南省旅游资源概况3.1 自然资源海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包括壮丽的海岸线、丰富的海洋资源、独特的山地景观和稀有的自然保护区等。
这些自然资源为海南省的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本。
3.2 人文资源海南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遗产,包括世界遗产、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等。
这些人文资源为海南省的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吸引力。
4. 海南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估4.1 景点资源根据调查结果,海南省的景点资源主要包括自然景点、人文景点和旅游度假区等。
对景点资源的评估包括景区规模、景点类型、游客流量、服务设施等方面。
4.2 酒店与住宿资源海南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住宿资源成为重要的旅游配套设施。
调查发现,海南省的酒店与住宿资源包括星级酒店、度假村、民宿等。
4.3 交通资源便捷的交通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海南省拥有完善的航空、铁路和公路网络,方便游客进出海南。
4.4 其他旅游配套资源除了景点、酒店和交通资源,海南省还拥有丰富的旅游配套资源,包括餐饮、购物、娱乐和旅游服务等。
海南旅游资源的概况及
浅规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海南旅游资源的概况及浅规
海南岛东经约110°,北纬约20°,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面积3.5万多平方公里,陆地和海域南北长1800公里、东西长9000公里,海岸线长约1528公里。
海南是一座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岛屿,四季如春,光照充足,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
海南属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长夏无冬,青山绿野生机盎然,森林覆盖率高达50%。
热带雨林郁郁葱葱,藤蔓交错。
海水中的红树林犹如海上森林,千资百态。
滨海大道椰树摇曳,热带风情浓郁。
海南旅游资源是以热带海滨风光为其主要特色,旅游资源种类多,质量高,集自然风光、珍稀动植物、民族风情、文化古迹和热带海岛城市风貌为一体,具有典型的热带海岛风光。
其丰富且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海岸带景观:在海南岛长达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多米不等,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
自海口至三亚东岸线就有60多处可辟为海滨浴场。
环岛沿海有不同类型海滨风光特色的景色,在东海岸线上,还有一种特殊的热带海洋森林景观—红树林和一种热带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观—珊瑚礁,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且海南岛海洋生物丰富,有鱼类1000多种,藻类200多种,海中五光十色、千资百态的热带珊瑚礁鱼和各种珊瑚、海葵等海洋生物,是潜水旅游的观光美景。
山岳、热带原始森林:海南岛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绵延起伏,山形奇特,气势雄伟。
颇负盛名的有山顶部成锯齿状、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气势磅礴的鹦歌岭,奇石叠峰的东山岭,瀑布飞泻的太平山,以及七仙岭、尖峰岭、吊罗山、霸王岭等,均是登山旅游和避暑胜地。
海南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和东南部山区,有木本植物1400多种,乔木树种800多种,几乎占全国的1/3,其中有80中属热带珍贵树种,近40种为海南所特有。
海南的山岳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热带原始森林,有乐东县尖峰岭、昌江县霸王岭、陵水县吊罗山和琼中县五指山等四个热带原始森林区,其中以尖峰岭最为典型。
珍禽异兽:海南共有陆栖脊椎动物561种,其中两栖动物37种,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兽类76种。
38种两栖类中,有11种仅见于海南,8种属于中国特产。
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102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15种,二类保护动物87种。
为了保护物种,利于观赏,海南已建立若干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驯养场,有昌江县霸王岭黑冠长臂猿保护区、东方县大田坡鹿保护区、万宁县大洲岛金丝燕保护区、陵水县南湾半岛猕猴保护区、屯昌县养鹿场等,旅游者可以去保护区观赏。
大河、瀑布、水库风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滩潭相间,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游观景的好地方,尤以闻名全国的“万泉河风光”最佳。
大山深入的小河或山间小溪,洄于深山密林之中,间有大石迭置,瀑布众多,尤其
通什太平山瀑布、琼中白花岭瀑布、五指山瀑布等皆负盛名。
岛上还有不少水库,特别是松涛、南扶、长茅、石碌等水库具有湖光山色之美,不是湖泊胜似湖泊。
火山、溶洞、温泉: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在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
最为典型的一座是位于琼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双岭,岭上有2个火山口,中间连着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岭。
该岭附近的雷虎岭火山口、罗京岭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
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溶洞不少,着名的有三亚的落笔洞、保亭的千龙洞、昌江的皇帝洞等。
岛上温泉分布广泛,多数温泉矿化度低、温度高、水量大、水质佳,大多属于治疗性温泉,且温泉所在区域景色宜人。
兴隆温泉、南平温泉、蓝洋温泉、半岭矿泉等,适于发展融观光、疗养、科研等为一体的旅游。
古迹名胜: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迹主要有为纪念唐宋两代被贬谪来海南岛的李德裕等5位历史名臣而修建的五公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居琼遗址—东坡书院以及为纪念苏氏而修建的苏公祠,为巡雷琼兵备道焦映汉所修建的琼台书院,明代名臣丘浚之墓,明朝大清官海瑞之墓,受汉武帝派遣率兵入海南的伏波将军为拯救兵马而下令开凿的汉马伏波井,以及崖州古城、韦氏伺堂、文昌阁等等。
革命纪念地有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嘉积镇红色娘子军纪念塑像、金牛岭烈士陵园、白沙起义纪念馆等,还有宋庆龄故居及陈列馆等。
民族风情:除汉族外,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
各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使海南的社会风貌显得独特而多彩。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黎族聚居区。
黎族颇居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有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
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摈榔、益智、砂仁、巴戟是四大南药,海南盛产橡胶、甘蔗、椰子、咖啡、呼叫、槟榔等热带作物,水果有椰子、菠萝蜜、菠萝、荔枝、芒果、香蕉、红毛丹、鸡蛋果、人心果、水蒲桃等,更有从国外引进的上千种珍奇的热带植物,如榴莲、铁力木、金鸡纳、香茅草等。
海南岛上种植大量的热带作物,极大地丰富了自然景观。
海南素有“天然温室,热带果园”美称,人上岛既可欣赏热带田园风光,增长见识,又可品尝热带水果,一饱口福。
海南已经成为一个着名的旅游胜地,以海口和三亚为两个端点,海南的旅游行程基本分为三条线,一条是东海岸的海滨旅游风景线,一条是中线的黎苗少数民族风景线,另一条是西海岸的原始丛林风景线。
合理开发海南的旅游资源,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做好总体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分步实施。
政府应加强对旅游项目建设的宏观指导,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在“海南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海南省委书记卫留城提出过,海南旅游业应坚持“三高”—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并规划海南旅游的未来蓝图:“五名城”—海口、三亚、琼海、儋州、五指山“十大旅游精品景区”—海口、三亚、五指山、文昌、博鳌/万泉河、儋州、石梅湾/兴隆、棋子湾/霸王岭、尖峰岭、西沙群岛
为合理地开发利用海南旅游资源,防止区域和项目开发的雷同,必须按区域结构和旅游功能的差异,进行总体布局,有重点地分片开发,建立六大旅游中心系统,以强化其功能,取得整体规模经济效益。
六大旅游中心系统:
海口旅游中心系统:包括海口市区、府城、桂林洋、马鞍岭火山口、东寨港红树林、八仙泉、高隆湾、东郊椰林、铜鼓岭、木兰湾、盈滨岛、南丽湖、临高角和洋浦等。
主要旅游功能是:观光、游乐、购物、近郊度假、会议、展览等旅游活动,以满足国内外商务、会议、探亲、观光度假旅游者和城市居民的需要。
三亚旅游中心系统:包括亚龙湾、天涯海角、大东海、鹿回头、三亚湾、崖州湾、海棠湾、海山奇观、落笔洞、南湾猴岛、香水湾、土富湾、黎安城等海滨旅游区和七仙岭温泉旅游区。
主要旅游功能是:国内外避寒、冬泳、海上运动、保健等度假旅游,以满足国内外高层次、高消费游人度假的要求。
石梅湾旅游中心系统:包括石梅湾、小海、神州半岛、南燕湾、杨梅湾、兴隆温泉、东山岭旅游区和万泉河口、冯家湾、官塘温泉、龙湾港、白石岭等。
主要旅游功能是:以世界热带“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海上游乐、旅游度假,以满足海内外游人领略异国“海洋文化”氛围的要求。
五指山旅游中心系统:包括五指山、通什山城、鹦歌岭、百花岭、吊罗山、木色等旅游区。
主要旅游功能是:黎苗风情、名山旅游等度假旅游,以满足国内外旅游者体验民族风情、热带山林风光、高山避暑等专项旅游的要求。
尖峰岭旅游中心系统:包括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华南热带两院植物园、坝王岭、大田坡鹿保护区、棋子湾、猕猴岭、松涛水库等。
主要旅游功能是:原始热带雨林、珍惜动植物考察、“回归自然”等专项旅游,满足科学考察、环境保护、探险旅游者和大、中学生以及各个不同层次旅游者观赏原始热带雨林和珍惜动植物的需求。
西沙海洋旅游中学系统:西沙群岛上生长着热带动植物,附近海域盛产热带鱼类和贝类。
开发海洋探险、科考等专项旅游和观光、休闲度假游,以满足国内外科考旅游者、探险旅游者以及青年旅游者的科研和猎奇需求。
相信在政府、各界人士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海南旅游系统将趋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