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材电子版
- 格式:doc
- 大小:6.93 MB
- 文档页数:409
基础会计学电子书简介《基础会计学电子书》是一本为初学者提供基础会计知识的电子书。
本电子书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提供实际案例和练习,以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我们将解释会计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以及会计师的角色和职责。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财务报表和会计周期的概念。
1.1 会计的定义与目的会计是一种记录、分类和汇总财务数据的方法。
它的目的是提供有关实体经济活动的信息,以便决策者可以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
1.2 会计师的职责会计师是负责记录和分析财务数据的专业人员。
他们的职责包括编制财务报表、管理账簿和监督财务事务。
1.3 财务报表与会计周期财务报表是会计师编制的一种记录实体财务状况的报告。
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会计周期则是指一个会计周期内的所有财务交易,通常以一年为单位。
第二章:基本会计原则本章将介绍基本会计原则和概念。
这些原则和概念为会计数据的记录、分类和报告提供了指导。
2.1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一个基本的会计原则。
它表明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通过会计等式,我们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平衡。
2.2 记账方程式记账方程式是会计中的基本公式。
它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四个要素组成。
根据记账方程式,我们可以计算每个要素的变动。
2.3 会计原则会计原则是一组规则和准则,用于指导会计实践。
常见的会计原则包括货币计量原则、实体概念、持续经营原则等。
第三章:会计方程式和账户本章将介绍会计方程式和不同类型的账户。
会计方程式是基本的会计公式,它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联系在一起。
账户则是用于记录和跟踪各种交易的工具。
3.1 会计方程式会计方程式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公式。
通过会计方程式,我们可以确认会计数据的平衡和准确性。
3.2 账户的分类账户是会计中用于记录和跟踪各种交易的工具。
根据不同的交易类型和资产类型,账户可以分为资产账户、负债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等。
目录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 (4)第一节:会计的定义(概念、职能、对象、六要素) (4)一、会计的概念 (5)二、会计的职能 (5)三、会计目标 (6)四、会计的对象 (7)五、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 (8)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5)一、会计主体(会计实体、会计个体) (15)二、持续经营 (16)三、会计分期 (17)四、货币计量 (17)第三节: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 (18)一、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一般原则 (18)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21)第四节:会计方法 (23)一、会计方法的概述 (23)二、会计的核算方法 (23)第二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借贷记账法 (26)第一节:会计科目 (26)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26)三、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别 (27)第二节:账户 (30)一、会计账户的概念 (30)二、账户的结构和内容 (31)三、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33)四、账户运用举例 (33)第三节: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举例、试算平衡) (34)一、复式记账法 (34)二、借贷记账法 (35)三、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39)四、试算平衡 (46)第三章:工业企业一般经济业务核算举例 (50)第一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50)一、吸收投资业务 (50)二、接受捐赠业务 (51)三、借款业务的核算 (51)第二节物资采购业务 (54)一、材料采购业务 (54)二、固定资产购建业务 (56)第三节产品生产业务 (57)第四节产品销售业务 (60)第五节其他事项 (63)第四章会计凭证 (70)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 (70)一、会计凭证的概念 (70)二、会计凭证的作用 (70)三、会计凭证的种类 (71)第二节原始凭证 (71)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71)二、原始凭证的种类 (72)三、原始凭证的填制 (77)四、原始凭证的审核 (79)第三节记账凭证 (80)一、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80)二、记账凭证的种类 (80)三、记账凭证的填制 (85)四、记账凭证的审核 (91)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91)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91)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93)第五章会计账簿 (93)第一节会计账簿概述 (93)一、会计账簿的意义 (94)二、会计账簿的分类 (94)第二节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96)一、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 (96)二、会计账簿的启用 (97)三、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 (97)四、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98)第三节记账规则与错账更正 (104)一、记账规则 (104)二、错账更正 (105)第四节对账和结账 (107)第五节会计账簿的更换和保管 (111)第六章:账户的分类 (113)第七章财产清查 (113)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113)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 (115)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121)第十章会计报表 (127)第一节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 (127)第三节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 (143)第四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52)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156)第八章账务处理程序 (167)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 (167)第四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173)第六节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177)第七节通用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179)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第一节:会计的定义(概念、职能、对象、六要素)小提问:你认为会计是什么?是账房先生?是一种职业?还是一项与数字有关的活动?一、会计的概念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营物质资料的生产管理的客观需要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第一节:会计的定义(概念、职能、对象、六要素)小提问:你认为会计是什么?是账房先生?是一种职业?还是一项与数字有关的活动?一、会计的概念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营物质资料的生产管理的客观需要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会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汇总工作,它产生于管理的需要,并且一开始就以管理的形式出现。
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与社会生产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们对生产活动进行管理的客观需要,社会愈发展,会计愈重要。
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计算生产成果和生活需要,逐步产生了计数和计算的要求。
在文字产生以前,这种计算是用“结绳记事”、“刻木记事”或凭人们的记忆来进行的。
在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对物质资料生产与消耗开始了文字记载,于是就产生了会计。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会计主要是用来核算和监督政府开支,为官方服务。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欧洲产业革命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生产日益社会化,生产规模日趋扩大,更需要由会计从价值量上来全面、完整、系统的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人类发展到现在,全球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使作为“国际商业公共语言”的会计内涵及外延不断丰富发展。
现在会计概念可以表述为: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小提问:从会计的定义中,你能了解什么信息?二、会计的职能从会计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计是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一项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即会计的职能,包括核算、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会计职能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彼此联系。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进行核算,实行监督。
第一章总论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
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
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
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
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
其中,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
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1)供应过程。
目录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 (4)第一节:会计的定义(概念、职能、对象、六要素) (4)一、会计的概念 (4)二、会计的职能 (5)三、会计目标 (6)四、会计的对象 (7)五、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 (8)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5)一、会计主体(会计实体、会计个体) (15)二、持续经营 (16)三、会计分期 (16)四、货币计量 (17)第三节: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 (17)一、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一般原则 (17)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20)第四节:会计方法 (22)一、会计方法的概述 (22)二、会计的核算方法 (22)第二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借贷记账法 (25)第一节:会计科目 (25)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26)三、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别 (26)第二节:账户 (29)一、会计账户的概念 (29)三、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32)四、账户运用举例 (32)第三节: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举例、试算平衡) (33)一、复式记账法 (33)二、借贷记账法 (34)三、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37)四、试算平衡 (44)第三章:工业企业一般经济业务核算举例 (48)第一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48)一、吸收投资业务 (48)二、接受捐赠业务 (49)三、借款业务的核算 (50)第二节物资采购业务 (52)一、材料采购业务 (52)二、固定资产购建业务 (54)第三节产品生产业务 (55)第四节产品销售业务 (58)第五节其他事项 (62)第四章会计凭证 (68)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 (68)一、会计凭证的概念 (68)二、会计凭证的作用 (69)三、会计凭证的种类 (69)第二节原始凭证 (70)二、原始凭证的种类 (70)三、原始凭证的填制 (75)四、原始凭证的审核 (77)第三节记账凭证 (78)一、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78)二、记账凭证的种类 (78)三、记账凭证的填制 (83)四、记账凭证的审核 (88)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89)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89)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90)第五章会计账簿 (91)第一节会计账簿概述 (91)一、会计账簿的意义 (91)二、会计账簿的分类 (92)第二节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94)一、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 (94)二、会计账簿的启用 (94)三、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 (95)四、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95)第三节记账规则与错账更正 (101)一、记账规则 (101)二、错账更正 (102)第四节对账和结账 (104)第五节会计账簿的更换和保管 (107)第六章:账户的分类 (110)第七章财产清查 (110)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110)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 (112)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117)第十章会计报表 (123)第一节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 (123)第三节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 (138)第四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46)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151)第八章账务处理程序 (160)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 (161)第四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167)第六节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171)第七节通用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173)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第一节:会计的定义(概念、职能、对象、六要素)小提问:你认为会计是什么?是账房先生?是一种职业?还是一项与数字有关的活动?一、会计的概念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营物质资料的生产管理的客观需要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会计基础教材电子版重点:非税收入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提供特定的公共服务。
取得并用于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非税收入分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政府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彩票公益金和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1.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政府和所属单位利用国有资源而获得的收益。
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2.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指政府以国有企业资本出资人身份获得的与该资本运营和处置有关的净收益,包括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国有股股利、红利、股息等;3.政府基金——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征收的为兴办、维持或发展某种事业而储备的资金款项,如三峡工程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基金等;4.行政事业性收费——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
在实施社会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的费用,它是行政性收费和事业性收费的总称,如企业注册登记费、工商管理费等。
关注:收支两条线为形成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制度体系,近年来进行了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即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并将其与编制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紧密联系起来。
“收支两条线”管理是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预算外收支属于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
“收支两条线”改革的目标,就是全面掌握预算外收支的情况,真实反映部门和单位的财务收支全貌,编制完整可靠的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计划,为编制综合预算提供基础条件,从而逐步淡化以至取消预算外资金,实行预算内外统一核算和统一管理。
电子行业基础会计教材电子版引言随着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电子行业的基础会计知识应用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旨在为电子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一份基础会计教材的电子版,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会计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职业竞争力。
1. 会计概述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会计的定义、目的以及基本原则。
同时,还会深入探讨电子行业中会计所面临的特殊问题,如资产评估、成本核算等。
1.1 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一种记录、处理和报告企业财务信息的系统。
本节将介绍会计的基本定义,并探讨电子行业中会计的重要性。
1.2 会计的目的会计的目的是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本节将详细解释会计的目的,并说明在电子行业中如何运用会计信息。
1.3 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有一系列基本原则,如货币计量、实体假设等。
本节将介绍这些基本原则,并讨论在电子行业中如何应用。
2. 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和证明交易的一种方式。
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电子行业中常见的会计凭证,并提供实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2.1 收据收据是一种常见的凭证类型,用于记录企业收款的过程。
本节将解释收据的特点,以及在电子行业中如何准备和处理收据。
2.2 发票发票是一种记录销售和购买交易的凭证。
本节将介绍发票的种类和用途,并阐明在电子行业中如何正确使用发票。
2.3 货物收据货物收据是记录交付和接收货物的凭证。
本节将讨论货物收据的重要性,并解释如何在电子行业中准备和处理货物收据。
3. 会计记录与报告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进行会计记录与报告,以及在电子行业中应注意的事项。
同时,还会提供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3.1 会计记录会计记录是将经济交易和活动的信息记录到会计账户中的过程。
本节将解释会计记录的基本步骤,并说明在电子行业中如何进行会计记录。
3.2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将会计记录归结和整理后的结果,用于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本节将介绍常见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并解释在电子行业中如何编制和分析这些报表。
目录
第一章会计的差不多概念 (6)
第一节:会计的定义(概念、职能、对象、六要素) (6)
一、会计的概念 (6)
二、会计的职能 (7)
三、会计目标 (9)
四、会计的对象 (11)
五、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 (14)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 (28)
一、会计主体(会计实体、会计个体) (29)
二、持续经营 (30)
三、会计分期 (32)
四、货币计量 (33)
第三节: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 (35)
一、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一般原则 (35)
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41)
第四节:会计方法 (46)
一、会计方法的概述 (46)
二、会计的核算方法 (46)
第二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借贷记账法 (52)
第一节:会计科目 (52)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53)
三、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不 (55)
第二节:账户 (60)
一、会计账户的概念 (60)
二、账户的结构和内容 (61)
三、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65)
四、账户运用举例 (66)
第三节: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举例、试算平衡) (67)
一、复式记账法 (67)
二、借贷记账法 (69)
三、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75)
四、试算平衡 (88)
第三章:工业企业一般经济业务核算举例 (95)
第一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95)
一、汲取投资业务 (96)
二、同意捐赠业务 (97)
三、借款业务的核算 (99)
第二节物资采购业务 (103)
一、材料采购业务 (104)
二、固定资产购建业务 (108)
第三节产品生产业务 (110)
第四节产品销售业务 (116)
第五节其他事项 (123)
第四章会计凭证 (136)
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 (136)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 (136)
二、会计凭证的作用 (137)
三、会计凭证的种类 (138)
第二节原始凭证 (138)
一、原始凭证的差不多内容 (138)
二、原始凭证的种类 (140)
三、原始凭证的填制 (149)
四、原始凭证的审核 (153)
第三节记账凭证 (155)
一、记账凭证的差不多内容 (155)
二、记账凭证的种类 (156)
三、记账凭证的填制 (165)
四、记账凭证的审核 (176)
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177)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177)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181)
第五章会计账簿 (182)
第一节会计账簿概述 (182)
一、会计账簿的意义 (183)
二、会计账簿的分类 (185)
第二节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189)
一、会计账簿的差不多内容 (189)
二、会计账簿的启用 (190)
三、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 (191)
四、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192)
第三节记账规则与错账更正 (203)
一、记账规则 (203)
二、错账更正 (205)
第四节对账和结账 (210)
第五节会计账簿的更换和保管 (218)
第六章:账户的分类 (222)
第七章财产清查 (222)
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222)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 (226)
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236)
第十章会计报表 (247)
第一节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 (247)
第三节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 (278)
第四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96)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303)
第八章账务处理程序 (321)
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 (321)
第四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331)
第六节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338)
第七节通用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341)
第一章会计的差不多概念
第一节:会计的定义(概念、职能、对象、六要素)
小提问:你认为会计是什么?是账房先生?是一种职业?依旧一项与数字有关的活动?
一、会计的概念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进展的基础,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营物质资料的生产治理的客观需要产生并进展起
来的。
会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汇总工作,它产生于治理的需要,同时一开始就以治理的形式出现。
作为一种经济治理活动,会计与社会生产进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会计的产生和进展离不开人们对生产活动进行治理的客观需要,社会愈进展,会计愈重要。
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计算生产成果和生活需要,逐步产生了计数和计算的要求。
在文字产生往常,这种计确实是用“结绳记事”、“刻木记事”或凭人们的经历来进行的。
在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对物质资料生产与消耗开始了文字记载,因此就产生了会计。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会计要紧是用来核算和监督政府开支,为官方服务。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进展,特不是在欧洲产业革命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进展,生产日益社会化,生产规
模日趋扩大,更需要由会计从价值量上来全面、完整、系统的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人类进展到现在,全球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使作为“国际商业公共语言”的会计内涵及外延不断丰富进展。
现在会计概念能够表述为:会计是以货币作为要紧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治理活动。
小提问:从会计的定义中,你能了解什么信息?(体会:会计作用是为了监督,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
二、会计的职能
从会计定义中我们能够看出会计是随着生产的进展,逐步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一项提高经济效益的治理活动。
会计在经济治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即会计的职能,包括核算、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等。
随着经济的进展和治理要求的提高,会计职能是不断变化的同时彼此联系。
会计的差不多职能是进行核算,实行监督。
1、会计核算
会计核确实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它是以货币计量为要紧单位,对各种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或者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进行连
续、系统、全面的记录和计量,并据以编制会计报表。
它要求各单位必须依照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其特点表现在如下的三个方面:
( 1 )会计核算要紧是从价值量上反映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状况。
会计核确实是对各单位的一切经济业务,以货币计量为主,进行记录、计算,以保证会计记录和反映的完整性。
( 2 )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各单位必须对客观发生所有经济业务,即涉及资金运动或资金增减变化的事项,采纳系统的核算方法体系,按时刻顺序,无一遗漏的进行记录。
( 3 )会计核算应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
随着商品经济的进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会计在对差不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后的记录、核算、分析,反映经济活动的现实状况及历史状况的同时,进展到事前核算、分析和预测经济前景。
2、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职能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