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审检查表
- 格式:docx
- 大小:29.99 KB
- 文档页数:12
实验室内审检查表(最新准则 )实验室内部审查检查表编号:编制人编制日期审查过程估计时间被审查部门条款检查项目(规定)检查方法(内容)波及部门检查记录结论01 实验室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01 检查高层管理者、技术主管、质量主管及各实验室需经法人受权,能独立担当第三部门主管有关委任文件(查察受权书、法人方公正查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展开业务证书、组织机构、质量系统构造、技术管理活动,有独立的帐号、独立核算。
构造、受权署名人有关文件等能否与质量手册规定符合)。
02 实验室应拥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应具备02 查察有关文件(工作场所文件)、资料等证明正确进行检测所需要的而且能够独立资料。
检查实验室设备设备。
分配使用的固定、暂时和可挪动检测设备设备。
03 检查实验室管理系统,包含实验室在固定设03 实验室的管理系统应覆盖其所有场所施内、走开其固定设备的场所,或在有关的进行的工作。
暂时或挪动设备中所展开的检测工作。
检查系统能否覆盖实验室及暂时场所,辨别手册的规定检查实验室的管理覆盖,看其职责、署名人、程序及管理活动(内审)等检查能力覆盖,所有场所检测能力知足要求4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05 实验室及其人员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活动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不得参加任何有损于检测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活动;不得参加和检测项目或许近似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给、安装、使用或许保护活动。
06 应有举措保证其管理层和职工不受任何来自外面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余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备商业行贿。
07 实验室及其人员对其在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奥密、商业奥密和技术奥密负有保密义务。
并有举措。
08 确立实验室的组织和管理构造、其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4查阅人员一览表及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档案资料,能否切合认定准则要求。
(参照技术要求 5.1 )05 查察有关要求规定,要点检查防备商业行贿体制的规定、监察和实行状况,所担当的检测在经济、行政、技术上能否都能独立于被检单位,即内行政上无隶属关系,并认识实施状况(文件、记录),否与质量手册规定相符。
完整版)ISO14001:内审检查表因素的评价?评价是否充分、准确?评价结果是否被记录和报告?评价结果是否被用于制定环境目标和计划?如何向员工传达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结果?是否向公众披露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结果?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结果是否得到实施?注:“判定”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检查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编号:审核日期:受审核部门:审核准则:ISO、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检查内容:1.环境方针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环境方针?环境方针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环境方针是否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环境方针是否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作出承诺,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出承诺?环境方针是否提供了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环境方针?采取了哪些方式?员工是否了解环境方针?为公众获得环境方针提供了何种方便?公众如何获得环境方针?检查绩效测量结果,确认方针是否得到实施?2.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是否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程序?是否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识别?用什么方法和怎样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是否规定了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的要求?是否按程序要求识别环境因素?是否规定了识别的范围和对象?是否有环境因素的清单?受审部门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是否规定了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方法是否适宜?识别环境因素时,收集了哪些原始资料?如何进行环境因素的评价?评价是否充分、准确?评价结果是否被记录和报告?是否被用于制定环境目标和计划?如何向员工传达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结果?是否向公众披露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结果?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结果是否得到实施?注:“判定”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检查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编号:__________ 审核日期:__________受审核部门: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审核准则:IS、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陪审员:__________ 审核员:__________影响评价是否考虑了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环境因素类型?是否考虑了与环境因素相关的方面?是否有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准则和步骤?是否有重大环境因素清单?评价结果是否合理?是否对新项目和变化进行了环境因素的补充识别和评价?注:“判定”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检查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2023年内审检查表一、概述2023年内审检查表旨在对企业在该年度进行内部审核时需要考虑的关键事项和要素进行全面梳理和检查。
本检查表旨在帮助企业全面评估其内部运营、管理和合规性,并提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二、内审主题1. 组织架构和职责- 检查企业的组织架构是否适应当前的业务发展和管理需求。
- 评估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是否清晰明确。
2. 内部流程和程序- 检查企业内部各个流程和程序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 评估流程和程序对业务运作的影响和支持程度。
3. 合规体系- 评估企业的合规体系是否健全。
- 检查与各类法规和标准的符合情况。
4. 内部控制- 检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 评估内部控制体系对风险管理和预防操作失误的作用。
5. 风险管理- 评估企业对潜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管理能力。
- 检查企业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6. 营运效益- 评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水平。
- 分析企业的资源利用情况和流程改进潜力。
7. 知识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估企业对知识的获取、利用和传递能力。
- 检查企业的持续改进机制和实施情况。
三、检查方法1. 文献审查- 通过查阅企业的制度文件、规范文件和相关记录,评估企业的合规性和制度完整性。
2. 实地观察- 到企业现场进行实地观察,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和内部流程。
3. 交流访谈- 与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交流访谈,了解他们的工作职责、挑战和建议。
4. 数据分析- 对企业的关键业绩指标进行数据分析,评估企业的运营效益和控制状态。
四、检查结果1. 缺陷和问题- 对于发现的缺陷和问题,记录并明确责任人。
- 提供改善建议和措施,以便企业能够解决问题并提高内部管理。
2. 优点和建议- 评估企业的管理实践,发现表现优秀的方面并提供肯定和鼓励。
- 提供进一步改进的建议,以便企业能够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总结2023年内审检查表是企业内部审核的重要工具,通过对组织架构和职责、内部流程和程序、合规体系、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营运效益以及知识管理与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评估,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运营状况和管理水平。
2023新版安全内审检查表一、组织和管理安全1.1 安全政策- 公司是否制定明确的安全政策?- 安全政策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公司是否定期进行安全政策的评估和更新?1.2 安全责任和角色- 公司是否明确安全责任和角色?- 安全责任和角色是否分配明确,有无重叠或缺失?1.3 安全培训和意识- 公司是否提供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的机会?- 员工是否参加了必要的安全培训?- 公司是否定期进行安全意识宣传活动?二、物理安全2.1 门禁系统- 公司是否安装了有效的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是否定期维护和检修?2.2 视频监控- 公司是否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 视频监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和记录?- 视频监控记录是否存储和管理得当?2.3 机房安全- 公司的机房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措施?- 机房的进出是否受到严格的控制?- 机房内重要设备是否定期维护和保养?三、信息安全3.1 数据备份- 公司是否进行定期的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是否可靠可恢复?3.2 网络安全- 公司是否安装了有效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设备和系统是否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 员工是否接受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3.3 信息安全意识- 公司是否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意识评估?- 员工是否遵守公司的信息安全政策和规定?四、应急响应4.1 应急预案- 公司是否制定了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否包含了关键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流程和步骤?- 公司是否进行了应急演练和测试?4.2 事件记录和报告- 公司是否建立了事件记录和报告机制?- 关键安全事件是否及时记录和报告?五、供应商安全5.1 供应商评估- 公司是否对关键供应商进行安全评估?- 安全评估是否包含了供应商的物理安全和信息安全能力?5.2 供应商管理- 公司是否与供应商签订了保密协议?- 安全合规的供应商是否得到优先选择和管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安全内审检查表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最新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内部审核检查表Q4.1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审核内容:1.是否建立了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机制(文件)。
2.在策划管理体系时有无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例如经营范围、财务表现、规模及设施、人力资源能力、技术优势、知识等(内部因素)以及涉及法律法规和专利技术、市场占有率、主要合作伙伴及同行的影响、信息渠道等(外部因素)。
3.如何收集、识别、分析、评审内外部因素。
4.是否持续地识别、分析、评审内外部因素,动态更新。
注意:该条款宜结合6.1条款风险的识别和应对一起审核。
Q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审核内容:1.是否建立了识别相关方及其需求的机制(文件)。
2.如何识别、评价相关方;所识别的相关方是否适宜。
3.是否收集并确定这些相关方的需求及期望。
4.是否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信息进行分析、监视和评审。
注意:该条款宜结合6.1条款风险的识别和应对一起审核。
Q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审核内容:1.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规定了明确的边界和范围。
2.公司在确定体系范围时是否考虑了内外部环境所带来的风险及其应对相关方要求和公司产品服务等因素。
3.体系范围是否形成文件,在什么文件中进行明确。
4.若体系标准的某些要求不适用,公司是否进行了声明,声明是否适宜。
审核发现结果:1.删除此段落,因为没有提供任何信息。
Q4.4 理解: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审核内容:1.公司是否确定体系的整个过程,包括:是否确定了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是否确定了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是否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是否分配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按照6.1的要求识别风险和机遇;是否有改进过程;是否对上述过程进行评价。
2.体系策划是否考虑了4.1、4.2条款的内容,是否包括了变更的策划。
3.形成了哪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支持体系运行。
形成了哪些记录以证明体系的正常运行。
内审查检表(质量,生产,仓库,采购) 质量检查一、物料质量检查1.物料外观检查–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是否平整无损伤2.物料数量检查–实际数量是否与记录一致二、生产过程质量检查1.生产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有异常噪音或异味2.产品外观检查–成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有裂痕或变形生产检查一、原材料验收1.原材料质量检查–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检验证书2.原材料数量检查–实际数量是否与订单一致二、生产过程控制1.生产计划执行–是否按计划进行生产–是否及时调整产量2.生产环境检查–车间是否清洁整齐–是否存在危险品存放仓库检查一、库存管理1.物料入库–是否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记录是否完整准确2.物料出库–是否有备货清单–是否有发货记录二、库存盘点1.定期盘点–是否按照计划进行盘点–盘点记录是否准确2.异常品处理–对于次品的处理方式–是否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采购检查一、供应商管理1.供应商审查–供应商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最新的合作协议2.供应商绩效评估–评估是否按时完成–是否及时沟通改进建议二、采购流程1.采购订单管理–订单是否准确并及时下发–是否有采购跟踪记录2.采购成本控制–采购成本是否符合预算要求–是否有节约成本的措施以上为内审查检表(质量,生产,仓库,采购)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为企业的内审工作提供参考,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够规范执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第 1 页共27 页内审计划编号:被审核科室及陪同人:序号准则要求的评审内容内审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应对内审检查内容逐项用文字描述,并判定是否满足要求)4.1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检查单位法人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是否在有效期4.1.1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
检查单位是否有成立批准文件,法人是否有上级单位的任命文件;单位印章名称与法人证标称是否一致,单位的门牌、标识是否与法人证一致;业务范围与法人证标称的业务范围是否一致,业务资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4.1.2 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结构及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
是否有组织机构图及程序,明确组织和管理结构、所在法人单位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
4.1.3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单位及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是否承诺,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第 2 页共27 页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4.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诚信的程序。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不受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和可追溯。
若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单位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别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
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使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的人员。
检查单位是否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诚信的程序;试验人员是否独立于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各方,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其技术判断因素的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单位是否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如有,如何识别潜在的利益冲突;有没有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