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核裂变
- 格式:docx
- 大小:69.25 KB
- 文档页数:2
重核的裂变知识集结知识元核聚变知识讲解核反应的四种类型特别提醒1.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向箭头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2.核反应的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凭空只依据两个守恒规律杜撰出生成物来写核反应方程.3.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而不是质量守恒;遵循电荷数守恒.例题精讲核聚变例1.2018年11月12日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发布消息:全超导托克马克装置EAST在实验中有了新的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其主要核反应方程为:①H H→He+X②H+Y→He+X,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X是质子B.Y是氚核C.X与Y是同位素D.①②两个核反应都属于裂变反应例2.核反应堆是人工控制链式反应速度、并获得核能的装置.它是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件构成:(1)铀棒;(2)控制棒;(3)减速剂;(4)冷却剂.关于控制棒的主要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使快中子减速,维持链式反应的进行B.吸收中子,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C.冷却降温,控制核反应堆的温度不要持续升高D.控制铀的体积不要超过临界体积例3.“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的链式反应实现核能的释放。
如图所示核燃料是铀,在铀棒周围要放“慢化剂”,快中子和慢化剂中的碳原子核磁撞后,中子能量减少变为慢中子。
碳核的质量是中子的12倍,假设中子与碳核是弹性正碰,且认为磁撞前碳核都是静止的,则()A.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2B.镉棒的作用是与铀棒发生化学反应,消耗多余的铀原子核,从而达到控制核反应速度的目的C.由于中子相对碳核质量很小,经过一次碰撞,中子将失去绝大部分动能D.铀()经过多次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的过程中,有6个中子转变成质子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氘和氚聚变反应中产生的氦核具有放射性B.核反应堆中的石墨是将快中子减速为慢中子C.核反应堆中的镉是调节中子数目控制反应速度D.裂变反应后的平均结合能比反应前的平均结合能小当堂练习。
核裂变重/难点重点:链式反应及其释放核能的计算;重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通过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的关系,推理得出由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质量数较小的原子核释放能量这一结论。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叫做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裂变物质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叫做它的临界体积。
铀核裂变的产物不同,释放的能量也不同。
难点分析:不是所有的核反应都能放出核能,有的核反应,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前的质量大,这样的核反应不放出能量,反而在反应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能量。
只有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能放出大量的能量。
突破策略(一)引入新课教师:大家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于1945年8月6日、9日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上空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刹那间,这两座曾经十分美丽的城市变成一片废墟.大家还知道目前世界上有少数国家建成了许多核电站,我国也相继建成了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等。
我想,现在大家一定想知道原子弹爆炸及核发电的原理,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裂变,通过学习,大家就会对上述问题有初步的了解。
播放VCD光碟,展示原子弹爆炸的过程及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惨景的片段。
学生:观看原子弹爆炸的过程,并形成裂变能放出巨大能量的初步认识。
点评:激发起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为下一步进行教学活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进行新课1.核裂变(fission)提问:核裂变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本核裂变部分内容,分小组讨论。
每一小组由一位同学陈述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回答: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的反应,称为裂变。
教师总结: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裂变。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核裂变都能放出核能?让学生阅读有关核子平均质量的补充材料。
分小组讨论。
每一小组由一位同学陈述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回答:只有核子平均质量减小的核反应才能放出核能。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九章原子核 6.核裂变选择题裂变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来自于(? )A.核子消失转化为能量B.原子中电子与原子核的电势能减小C.入射的中子消失转化为能量D.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变大,释放出能量【答案】D【解析】发生核反应过程中,核子数保持守恒,中子未消失,故A、C错误,能量来自于原子核内部,因重核在分裂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时,平均结合能增加而释放出能量,D正确.选择题铀核裂变时,对于产生链式反应的重要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铀块的质量是重要因素,与体积无关B.为了使铀235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发生,最好直接利用裂变时产生的快中子C.若铀235的体积超过它的临界体积,裂变的链式反应就能够发生D.裂变能否发生链式反应与铀块的质量无关【答案】C【解析】要发生链式反应必须使铀块体积(或质量)大于临界体积或临界质量,故A、D错,C对。
铀235俘获慢中子发生裂变的概率大,快中子使铀235发生裂变的几率小,故B错。
选择题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 )A.质子B.中子C.β粒子D.α粒子【答案】B【解析】重核裂变时放出中子,中子再轰击其他重核发生新的重核裂变,形成链式反应,B项正确。
选择题贫铀炸弹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贫铀是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不仅有很强的穿甲能力,而且铀238具有放射性,残留物可长期对环境起破坏作用而造成污染.人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会受到核辐射而患上皮肤癌和白血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铀238的衰变方程式为:→+B.和互为同位素C.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是因为核辐射导致了基因突变D.贫铀弹的穿甲能力很强,也是因为它的放射性【答案】D【解析】铀238具有放射性,放出一个α粒子,变成钍234,A 项正确;铀238和铀235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核辐射能导致基因突变,是皮肤癌和白血病的诱因之一,C项正确;贫铀弹的穿甲能力很强,是因为它的弹芯是由高密度、高强度、高韧性的铀合金组成,袭击目标时产生高温化学反应,所以其爆炸力、穿透力远远超过一般炸弹,D项错.选择题利用重核裂变释放核能时选用铀235,主要因为(? )A.它比较容易发生链式反应B.能自动裂变,与体积无关C.铀核比较容易分裂成为三部分或四部分,因而放出更多的核能D.铀235价格比较便宜,而且它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比其他重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要多【答案】A【解析】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施是核反应堆.反应堆中的核反应主要是铀235吸收慢中子后发生的裂变,反应堆利用浓缩铀制成铀棒,作为核燃料,选项A正确.选择题一个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B.X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C.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根据E=mc2,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D.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答案】A【解析】X原子核中的核子数为(235+1)-(94+2)=140,B错误;中子数为140-(92-38)=86,故A正确;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但是其总质量数是不变的,故C、D错误.选择题如图所示,镉棒在核反应堆中的作用是(? )A.使快中子变慢中子B.使慢中子变快中子C.使反应速度加快D.控制反应速度,调节反应速度的快慢【答案】D【解析】在核反应堆中石墨起变快中子为慢中子的作用,镉棒起吸收中子、控制反应速度、调节功率大小的作用.选择题下面是铀核裂变反应中的一个:+―→++10已知铀235的质量为235.043 9u,中子质量为1.008 7u,锶90的质量为89.907 7 u,氙136的质量为135.907 2u,则此核反应中(? ) A.质量亏损为Δm=235.043 9u+1.008 7u-89.907 7 u-135.907 2uB.质量亏损为Δm=(235.043 9+1.008 7-89.907 7-135.907 2-10×1.0087)uC.释放的总能量为ΔE=(235.043 9+1.008 7-89.907 7-135.907 2-10×1.0087)×(3×108)2JD.释放的总能量为ΔE=(235.043 9+1.008 7-89.907 7-135.907 2-10×1.0087)×931.5MeV【答案】BD【解析】计算亏损质量时要用反应前的总质量减去反应后的总质量,二者之差可用“u”或“kg”作单位,故A错,B对;质量单位为“u”时,可直接用“1u的亏损放出能量931.5MeV”计算总能量,故D对,当质量单位为“kg”时直接乘以(3.0×108)2,总能量单位才是焦耳,故C错。
6 核裂变1.核裂变(1)核裂变的发现:1939年德国物理学家哈恩与斯特拉斯曼利用中子轰击铀核时,发现了铀核的裂变。
(2)核裂变:使重核分裂成中等质量原子的核反应叫做重核的裂变。
(3)铀核裂变的一种核反应方程235 92U +10n →144 56Ba +8936Kr +310n 。
(4)核裂变的条件重核的裂变只能发生在人为控制的核反应中,自然界中不会自发地产生。
如铀核的裂变要使用中子轰击才能分裂。
【例1】 235 92U 吸收一个慢中子后,分裂成136 54Xe 和9038Sr ,还放出( )A .1个α粒子B .3个中子C .10个中子D .10个质子解析:设放出的粒子的质量数为x ,电荷数为y ,核反应过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由题意可得⎩⎪⎨⎪⎧ 235+1=136+90+x ,92=54+38+y ,解得⎩⎪⎨⎪⎧x =10,y =0。
由此判断该核反应放出的一定是中子,且个数是10。
答案:C2.链式反应(1)定义: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叫做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如图所示。
(2)临界体积要发生核反应,就必须使中子击中铀核,而核的体积很小,那么在铀块不太大的情况下,中子通过铀块时,没有碰到铀核而跑到铀块外,因此,要发生链式反应,铀块的体积必须大于某一值,能发生链式反应的铀块的最小体积叫它的临界体积。
(3)产生条件:裂变的链式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维持下去:①要有足够浓度的铀235;②要有足够数量的慢中子;③铀块的体积要大于临界体积。
【例2】 关于铀核的裂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B .铀核裂变时能同时释放出2~3个中子C .为了使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进行,最好用浓缩铀235D .铀块的体积对产生链式反应无影响解析:铀核受到中子的轰击会引起裂变,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具有偶然性,裂变成两块的情况较多,也可能分裂成多块,并放出2~3个中子。
课时训练19核裂变
一、非标准
1.原子反应堆是实现可控制的重核裂变链式反应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哪四部分组成()
A.原子燃料、减速剂、冷却系统和控制调节系统
B.原子燃料、减速剂、发热系统和传热系统
C.原子燃料、减速剂、碰撞系统和传热系统
D.原子燃料、中子源、原子能存聚系统和输送系统
答案:A
解析: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核反应堆的构成分四部分:原子燃料、减速剂、冷却系统和控制调节系统。
2.裂变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来自于()
A.核子消失转化为能量
B.原子中电子与原子核的电势能减小
C.入射的中子消失转化为能量
D.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变大,释放出能量
答案:D
解析:发生核反应过程中,核子数保持守恒,中子未消失,故A错误;能量来自于原子核内部,因重核分裂为中等质量的核时,比结合能增加而释放出能量,D正确。
3.(2013·重庆高考)铀是常用的一种核燃料,若它的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
n→a+b+n
则a+b可能是()
A XeKr BBaKr
CBaSr DXeSr
答案:D
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D符合要求。
4.一个U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U+n→Sr+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
B.X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
C.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根据E=mc2,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
D.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
答案:A
解析:X原子核中的核子数为(235+1)-(94+2)=140,B项错误。
中子数为140-(92-38)=86,A项正确。
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但是其总质量数是不变的,所以C、D项错误。
5.(多选)下列关于重核裂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裂变反应是一个吸能反应
B.核裂变反应是一个放能反应
C.核裂变反应的过程质量亏损
D.核裂变反应的过程质量增加
答案:BC
6.(多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示范项目CAP1400核电站,将于2013年在山东荣成石岛湾开工建设。
核电站与火电站相比较,其优势在于()
A.核燃料释放出的能量远大于相等质量的煤放出的能量
B.就可采储量来说,地球上核燃料资源远多于煤炭
C.核电站造成的污染远小于相等发电能力的火电站
D.核电站比火电站更容易建造
答案:ABC
解析:核电站与火电站相比,相等质量的核燃料放出的能量比煤放出的能量要大很多,地球上可开采核矿
石储量所能提供的能量约为煤、石油的15倍,只要措施得当,核电站造成的污染很小,核能属于清洁能源,A、B、C均正确;核电站的建造难度较大,D错误。
7.某核反应堆每小时消耗浓缩铀(铀235的含量占5%)200g,假定每个铀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是200MeV,核反应堆的效率为90%,求该核反应堆的输出功率。
答案:2.0×108W
解析:200g浓缩铀中铀235的含量为
m=200g×5%=10g,
则10g铀235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n=N A=×6.02×1023≈2.56×1022。
这些铀在1h内释放的能量为
Q=nΔE=2.56×1022×200×106×1.6×10-19J≈8.19×1011J,
则此核反应堆的输出功率为
P= W≈2.0×108W。
8.已知铀核U)裂变生成钡Ba)和氪Kr)Ba、Kr以及中子的质量分别是235.043 9 u、143. 913 9 u、88.897 3 u和1.008 7 u。
我国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的功率为30×104 kW,假如U能够完全发生裂变,其中有一半核能转化为电能。
则核电站一年要消耗多少U?(已知1u=1.66×10-27kg)
答案:231.1kg
解析:核裂变方程为BaKr+n。
则一个U裂变释放出来的核能ΔE=(235.0439u-143.913 9 u-88.897 3 u-2×1.008 7 u)×c2=0.215
3×1.66×10-27×(3×108)2J=3.21×10-11J
每年核电站产生的总能量:E=Pt=30×107×365×24×3600J=9.461×1015 J
所以每年消耗的铀核个数为
N=个=5.894×1026个
因此每年需要铀的总质量为:m=
m=·m mol=×235×10-3 kg=231.1 kg。
9.在可控核反应堆中需要给快中子减速,轻水、重水和石墨等常用作慢化剂。
中子在重水中可与H核碰撞减速,在石墨中与C核碰撞减速。
上述碰撞可简化为弹性碰撞模型。
某反应堆中快中子与静止的靶核发生对心正碰,通过计算说明,仅从一次碰撞考虑,用重水和石墨作减速剂,哪种材料减速效果更好?
答案:重水
解析:设中子质量为m n,靶核质量为m,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n v0=m n v1+mv2,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 n m n,
解得v1=v0。
在重水中靶核质量
m H=2m n,
v1H=v0=-v0。
在石墨中靶核质量
m C=12m n,
v1C=v0=-v0。
因为与重水靶核碰撞后中子速度较小,故重水减速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