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劳动合同终止相关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98.54 KB
- 文档页数:3
聘用合同的解约和终止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合同的签订,旨在明确聘用合同的解约和终止规定,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合同适用于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聘用关系。
第三条本合同所称解约,是指用人单位与职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行为。
第四条本合同所称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关系自然终止的行为。
第二章解约的情形和程序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与职工协商一致解约:1.职工个人原因提出解约的;2.用人单位因经营需要,依法进行经济性裁员;3.双方约定的其他解约情形。
第六条用人单位在解约前,应当向职工说明解约理由,并给予职工一定的陈述和申辩机会。
第七条用人单位在解约前,应当依法支付职工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办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用人单位在解约前,应当为职工办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或者终止手续。
第三章终止的情形和程序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关系自然终止:1.劳动合同期满的;2.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3.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4.用人单位依法解散、破产的;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终止情形。
第十条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职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办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劳动合同终止前,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办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或者终止手续。
第四章解约和终止后的权益保障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在解约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应当一次性支付职工工资、经济补偿等各项待遇。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解约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应当依法为职工办理人事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或终止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有七种,分别是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期满前30日内,将续签合同的意向通知劳动者。
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劳动者,视为愿意续签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不再续签劳动合同,应当按照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此时,用人单位不再支付经济补偿,但应当依法为劳动者办理退休手续,并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移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劳动合同终止。
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失踪后15日内,向劳动者家属支付丧葬补助金和其他待遇。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劳动合同终止。
用人单位应当在破产程序中,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经济补偿等待遇。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
此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并办理劳动合同解除手续。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除上述情形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并办理劳动合同解除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有六种,分别是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分公司解散可否终止劳动合同员工若要求总公司继续履行或经济赔偿根据中国劳动法的规定,分公司解散不会自动终止员工的劳动合同。
员工若要求总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要求经济赔偿,需要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解除、解雇、辞职、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等。
而分公司解散并不属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之一、根据法律的解释原则,法律的解释应当按照规定的文字来进行,不能随意解释、扩大或缩小。
因此,从法律层面来讲,分公司解散不会自动终止员工的劳动合同。
其次,根据中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是需要事先通知员工的,并需提前30天通知。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对方。
通知时应当明确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因此,即使分公司解散后,总公司也需要事先通知员工,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然而,在实践中,总公司在与分公司解散后是否与员工继续或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灵活性。
总公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与员工协商解决,可以选择继续履行员工的劳动合同,也可以选择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不过,无论是哪种解决方式,都需要双方的自愿和达成一致的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员工希望总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要求经济赔偿,他们可以与总公司进行协商。
员工可以就自己的权益提出合理的要求,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如分公司解散的通知、劳动合同、薪酬单据等。
总公司应当认真对待员工的请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和处理。
如果最终双方无法就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申请调解,或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最后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分公司解散并不会自动终止员工的劳动合同。
如果员工希望总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要求经济赔偿,需要与总公司进行协商解决。
公司清算注销劳动合同解除导语:公司清算注销是指企业因法定原因不能继续经营,通过清算程序清理企业资产、负债,偿还债务,最终终止企业法人资格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劳动合同的解除成为员工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公司清算注销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操作流程、员工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公司清算注销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1.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解散、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
2.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 《企业破产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破产企业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等费用。
4.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公司清算时,应当支付员工工资、经济补偿和其他相关费用。
二、公司清算注销劳动合同解除的操作流程1. 公司启动清算程序,成立清算组。
清算组由公司股东、董事或者监事组成,负责组织、指挥清算工作。
2. 清算组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进行清算,编制清算报告。
在清算过程中,公司应当依法支付员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等。
3. 清算组在清算报告中提出劳动合同解除方案,包括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时间、范围、经济补偿等。
4. 清算组将劳动合同解除方案提交公司股东会或者董事会审议。
审议通过后,清算组向员工告知劳动合同解除事宜。
5. 清算组与员工协商经济补偿等事项,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如协商不成,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6. 清算组完成劳动合同解除相关手续,包括终止社会保险关系、办理人事档案转移等。
7. 清算组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和其他相关费用。
三、公司清算注销劳动合同解除的员工权益保护1. 员工有权了解公司清算注销的相关信息,包括清算原因、清算进度、劳动合同解除方案等。
2. 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条款解析一、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在一定情况下,一方当事人依法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法定解除:根据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在特定情况下解除合同,例如:- 发现对方存在欺诈行为,导致合同无效;- 受聘者不具备法定工作资格;- 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已无法履行。
2. 协商解除: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解除应以书面形式确认,并且在解除时需处理好结算及补偿问题。
3. 单方解除:在特定情况下,劳动合同的一方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常见的包括:- 用人单位因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而解除合同;- 雇员因个人健康原因无法继续工作。
二、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在合同期满、工作完成或其他法定事由发生时,自动结束合同的状态。
终止的情形包括:1. 合同期满:当合同约定的期限结束时,劳动合同自动终止。
2. 工作完成:如果合同是为了完成特定任务而签订,当任务完成时,劳动合同自动终止。
3. 法定事由:包括以下几种:- 一方当事人死亡;- 企业解散;- 根据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
三、解除与终止的法律责任无论是解除还是终止,双方当事人都应注意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别是在解除合同的情况下,需提前通知对方,并满足相应的通知期限。
此外,若因一方的过错导致合同解除,需承担赔偿责任。
四、注意事项1. 书面形式:无论是解除还是终止合同,为保护自身权益,务必确保合同的书面记录。
2. 合规性: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不侵害员工合法权益。
3. 合理补偿:在解除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考虑员工的经济补偿,确保合法合理。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在实际操作中需谨慎对待,双方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单位注销解除劳动合同范本尊敬的员工:鉴于公司经营决策的调整,我公司决定自XXXX年XX月XX日起启动注销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公司的注销将导致与员工之间劳动合同的解除。
在此,我们深感遗憾,并对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表示诚挚的歉意。
一、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民法典》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解散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劳动合同终止。
我公司的注销即属于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之一。
因此,我公司与您的劳动合同将因公司注销而自动解除。
二、解除合同的程序1. 通知:我公司将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您劳动合同即将解除的事宜,确保您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与解除劳动合同相关的个人事务。
2. 结算工资和经济补偿:在劳动合同解除前,我公司将结清您的工资、奖金以及其他应得报酬。
同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3.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我公司将协助您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并确保住房公积金等相关福利的妥善处理。
4. 工作交接:请您在劳动合同解除前,完成工作交接,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公司业务的顺利过渡。
三、员工权益保障我公司承诺在整个注销及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如您在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及时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四、后续安排对于有意愿继续在公司集团内其他子公司或关联企业工作的员工,我公司将尽力提供内部调动的机会。
具体安排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员工意愿协商确定。
五、感谢与祝愿衷心感谢您在公司任职期间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
您的辛勤工作是公司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无论您身处何方,我们都衷心祝愿您事业顺利,生活幸福。
敬请注意,本通知仅为解除劳动合同的初步通知,具体的解除日期、经济补偿金额及其他相关事宜,将在后续与您进一步沟通明确。
再次感谢您对公司的理解与支持。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人力资源部门联系。
公司职工劳动合同解除规定一、前言劳动合同解除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因法定事由出现,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行为。
公司职工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公司职工劳动合同解除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原则1. 合法性原则:公司职工劳动合同解除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 平等自愿原则:公司职工劳动合同解除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双方当事人在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3. 公平公正原则:公司职工劳动合同解除应当公平公正,避免损害劳动者权益,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4. 补偿原则:公司职工劳动合同解除时,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支付经济补偿或者赔偿。
三、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1.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双方应当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明确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时间、补偿等内容。
2. 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2)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3)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4)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5)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一、引言劳务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完成某项工作而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劳务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因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结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务合同终止应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时间规定。
本文将对劳务合同终止时间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劳务合同终止时间规定1. 劳务合同到期终止劳务合同到期终止是指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合同自然终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到期,双方未续签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终止。
2. 劳务合同因解除而终止(1)协商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应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并明确终止时间。
(2)预告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应在劳动者通知用人单位后,合同终止。
(3)即时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①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②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③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④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⑤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3. 劳务合同因其他原因终止(1)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撤销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歇业等情形,劳动合同终止。
(2)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因疾病、伤残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劳动合同终止。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劳动合同终止。
三、终止时间的规定1. 劳务合同到期终止:合同到期之日为终止时间。
2. 劳务合同因解除而终止: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终止时间以协议约定的日期为准;预告解除的,劳动者通知用人单位的日期为终止时间;即时解除的,用人单位收到劳动者通知的日期为终止时间。
公司与员工终止劳动合同的办理程序一、依据1、《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2、《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二、程序1、合同管理员应提前四十五天向用人单位了解派遣员工情况,根据公司及用人单位的意见,提出终止员工劳动合同的报告。
(终止劳动合同原因、人员名单、终止时间、经济补偿金数额等)2、报告批准后,合同管理员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被终止劳动合同员工本人并签字认可。
三、终止劳动合同1、起草终止劳动合同的请示报告,待研究批准后下文(关于终止某某某劳动合同的决定)。
2、办理终止劳动合同员工的手续清缴。
3、移交社保部办理停保等相关手续及经济补偿金的支付。
公司提出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办理程序一、依据1、《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程序1、向用工单位了解、收集员工本人情况(因病不能从事现工作岗位的;被鉴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并不能从事现工作岗位的;被鉴定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或转岗后仍不能从事现工作岗位的;其他应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医疗期、是否能继续工作等,了解并确认后再予以是否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2、用工单位对员工的情况及意见说明。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的终止可以基于以下几种情况:1. 劳动合同期满:双方约定的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2.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
3. 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劳动者因死亡或被法院宣告死亡,劳动合同终止。
4. 用人单位依法解散、破产、撤销或关闭:用人单位因依法解散、破产、撤销或关闭而终止劳动合同。
5.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6.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劳动者因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7.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劳动者拒不改正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严重影响本单位工作任务完成的,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8.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劳动者因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合同终止。
9.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且双方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0. 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
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办理相关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双方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妥善处理劳动合同终止的相关事宜。
劳动合同书二十三条劳动合同书第二十三条。
劳动合同书第二十三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和流程。
该条文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一、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书第二十三条,劳动合同可以因下列原因终止:1. 劳动者死亡劳动者因自然原因或意外死亡,劳动合同自动终止。
2. 用人单位解散用人单位因破产、解散或其他原因终止经营,劳动合同终止。
3. 劳动者退休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
4. 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因工伤、疾病或其他非因工原因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劳动合同终止。
5.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有固定期限或不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在期限届满时终止。
6. 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7.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8. 用人单位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9.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0.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例如,劳动者被依法劳动教养、劳动改造,劳动合同中止;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劳动合同终止。
二、劳动合同终止的流程。
当符合上述终止条件时,劳动合同终止的流程通常如下:1. 协商和通知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合同,应提前通知对方。
固定期限或不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提前30天通知;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缩短。
2. 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因本人原因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计算。
3. 办理手续双方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返还工作证、社保卡等物品。
4. 解除或终止经协商一致或法律程序,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
三、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
公司解散员工终止协议《公司解散员工终止协议》本协议由以下简称“公司”与以下简称“员工”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基础上,就公司解散事宜达成如下终止协议:一、协议背景鉴于公司因经营原因,决定解散并进行清算。
为保证公司解散过程中员工的权益得到妥善处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双方达成本终止协议。
二、终止劳动合同1. 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终止。
2. 公司应在劳动合同终止后依法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或终止手续。
3. 公司应在劳动合同终止后一次性支付员工工资、加班费、奖金、津贴、补帖等各项劳动报酬。
三、经济补偿1. 公司按照员工在本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 工作不满一年的,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每满一天支付相当于公司规定日工资的经济补偿。
3. 公司应在劳动合同终止后十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
四、福利待遇1. 公司在劳动合同终止后应支付员工依法享有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伤残补助金等福利待遇。
2. 公司在劳动合同终止后应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办理失业保险待遇。
五、保密协议1. 员工同意在劳动合同终止后继续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保密信息。
2. 员工同意在劳动合同终止后一年内,不得在与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单位或从事与公司业务相同的工作。
六、争议解决1. 本协议的签订、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 凡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七、其他约定1.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2.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员工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注销后劳动合同到期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注册和注销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合同的终止问题成为了广大劳动者和企业经营者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公司注销后,劳动合同到期的情况下,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成为了现实中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从公司注销后劳动合同到期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发,分析公司注销后劳动者权益的保障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公司注销后劳动合同到期的法律依据1.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自行终止。
2.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
3.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
4. 《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三、公司注销后劳动合同到期的问题分析1. 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公司注销后,劳动合同终止。
此时,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公司已经注销,用人单位已不存在,劳动者往往难以获得经济补偿。
2. 劳动者权益的保障问题公司注销后,劳动者面临着失业、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福利待遇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将严重影响劳动者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保障劳动者权益成为了公司注销后劳动合同到期问题的关键。
3. 劳动合同到期后的履行问题公司注销后,劳动合同到期,劳动者继续履行合同的依据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以补偿因合同到期而造成的损失。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往往难以证明自己的损失,从而难以获得违约金。
四、解决公司注销后劳动合同到期问题的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为了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公司注销后劳动合同到期的处理办法,为劳动者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企业歇业可解除劳动合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状况不断变化,企业歇业现象也时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往往会面临失业的风险,那么,企业歇业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呢?本文将从法律法规和实践角度对企业歇业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企业歇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法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用人单位因破产、解散、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从上述法律法规来看,企业歇业并不是当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只有在企业破产、解散、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等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并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二、企业歇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实践操作1. 企业歇业前的通知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
在企业歇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提前通知劳动者,并说明歇业原因及可能对劳动者产生的影响。
2. 经济补偿的支付在企业歇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具体计算办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3. 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在企业歇业过程中,劳动者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因此,劳动者应当密切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时了解企业歇业相关信息。
此外,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一、劳动合同的解除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双方当事人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可以被解除:1. 协议解除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此种情形下,应当签署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以书面形式确认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署时间以合同解除时为准。
2. 个人原因解除如劳动者因身体原因无法胜任工作、违反劳动纪律致使企业或公共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等情形,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此种情形下,企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所应支付的经济补偿,并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终止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费等。
3. 经济性裁员企业因生产经营调整、业务原因、技术革新等经济性原因需要裁员的,应当依法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提前30日(特殊情况下最短也不得少于10日)进行并公告裁员事宜,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进行充分的解释说明,签署书面备案证明,经过协商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认后再进行裁员。
4. 严重违纪解除劳动者有下列严重违纪行为之一的,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所致的经济损失达到企业书面规定的高于其年工资总额三个月的数额的;•如果因为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失信致使企业或公共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并已形成相关证据,企业可依法解除合同。
二、劳动合同的终止1. 合同到期自然终止劳动合同期满,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不续签的,劳动合同便于自然终止。
在劳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劳动者应当向企业提出续签书面要求。
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和劳动者的实际业务水平等要素,决定是否续签劳动合同,并书面通知劳动者是否续签。
2. 退休自然终止按照法定退休年龄和规定应当退休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到期时,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3. 达成协议终止在合同期内,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终止劳动合同。
此种情形下,应当签署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以书面形式确认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终止劳动合同,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署时间以终止劳动合同时为准。
公司垮了怎么解除劳动合同一、公司垮了,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公司垮了,即公司破产或解散,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的解除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解散、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决定提前解散或者经营期限届满不再继续经营,劳动合同终止。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二、公司垮了,劳动合同解除的具体操作流程1. 公司破产或解散的,应当自破产或解散之日起15日内,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 公司应当为劳动者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3. 劳动者应当按照公司的要求,办理工作交接。
公司应当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办理经济补偿。
4. 如果公司在规定时间内未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未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公司垮了,劳动者如何维权1. 劳动者应当妥善保管好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工资条、加班记录等相关证据,以便在维权过程中能够证明自己的权益。
2. 劳动者应当及时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一旦发现公司有破产或解散的迹象,应当主动与公司沟通,了解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事宜。
3. 如果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如未支付工资、未支付经济补偿等,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按照规定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如果公司未按照规定办理,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公司垮了,劳动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项1. 劳动者在收到公司发出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后,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工作交接,如有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 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按照规定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之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及特别规定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公司解散劳动合同终止相关规定
公司经股东会决议同意解散的,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终止后,公司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支付标准如下: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员工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是指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若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上述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根据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具的《关于发布 2012 年杭州市区全社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通知》(杭人社发 [2013]302 号)文件, 2012 年杭州市区全社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 42493 元。
二、开具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公司应当在终止劳动合同时向员工出具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三、办理档案及社保转移手续公司应在终止劳动合同后十五日内为员工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注: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消灭分为解除与终止两种情形。
劳动合同的解除根据不同情形,有诸多限制因素。
如:因工负伤、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的,在一定情形下,公司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而因公司提前解散而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对全体员工具有效力,不存在上述限制。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
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
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if*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