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实施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733.62 KB
- 文档页数:21
监控系统验收规范一、一般规定1、所有线路必须全程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的部位应给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并且布线要美观大方、横平竖直、劳固结实。
2、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30%~40% ,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20%~30% 。
3、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4、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
连续弯曲超过 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
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
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5、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7、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 300mm ,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 。
8、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9、视频电缆到摄像机的预留长度不小于30CM。
二、主要材料质量要求1、分体设备、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2、设备器材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3、室外设备连接电缆时,必须从设备的下部进线。
4、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
5、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选用与各设备相匹配的产品。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
7、暗盒接线头留长 30 厘米,所有线路应贴上标签,8、穿线管与暗盒连接处,暗盒不许切割,须打开原有管孔,将穿线管穿出。
穿线管在暗盒中保留 5 毫米。
9、暗线敷设必须配管。
10、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网络线、音视频线及插座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500mm。
11、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2、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
13、线槽线管的固定① 地面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② 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两米必须固定;③ 墙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
安防监控系统检验调试与验收实施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安防监控系统检验调试与验收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
安防监控系统的检验调试与验收是确保系统正常运作和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步骤。
本方案将包括检验调试步骤、验收准则以及相应的验收流程。
2. 检验调试步骤2.1 硬件检查在进行安防监控系统的检验调试前,首先需要对系统硬件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各个摄像头、服务器、录像机等设备都正常工作、连接可靠,并且符合技术规格和要求。
2.2 网络配置与通信测试安防监控系统的运行需要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
在检验调试过程中,应对系统网络进行配置,并进行通信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进行数据传输和远程访问。
2.3 视频图像质量调试视频图像质量是安防监控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检验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每个摄像头的视频图像质量进行调试,包括图像清晰度、色彩准确性和对比度等方面。
2.4 报警与事件处理测试安防监控系统的报警与事件处理功能对于及时响应安全事件非常重要。
在检验调试过程中,应进行报警测试,验证系统能够准确识别报警事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5 远程访问调试远程访问是现代安防监控系统的常见需求之一。
在检验调试过程中,应对远程访问功能进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在不同网络环境下实现远程图像传输和控制操作。
3. 验收准则为了确保安防监控系统的质量,制定了以下验收准则:1. 系统硬件设备符合技术规格和要求;2. 系统网络配置正确,通信稳定可靠;3. 视频图像质量满足预期要求;4. 报警与事件处理功能正常可靠;5. 远程访问功能实现稳定可靠。
4. 验收流程安防监控系统的验收流程如下:1. 检验调试阶段:根据2节的检验调试步骤,进行系统的全面调试;2. 验收准则评估:根据3节的验收准则,对系统的硬件设备、网络配置、视频图像质量、报警与事件处理功能以及远程访问功能进行评估;3. 验收报告编写:根据检验调试和验收评估结果,编写详细的验收报告,包括系统优势、不足之处以及改进建议等方面的内容;4. 验收确认:提交验收报告给相关人员进行确认,确认后方可正式验收。
监控系统验收方法一、一般规定1、所有线路必须全程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的部位应给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并且布线要美观大方、横平竖直、劳固结实。
2、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30%~40% ,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20%~30% 。
3、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4、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
连续弯曲超过 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
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
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5、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7、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0mm ,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 。
8、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9、视频电缆到摄像机的预留长度不小于30CM。
二、主要材料质量要求1、分体设备、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2、设备器材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3、室外设备连接电缆时,必须从设备的下部进线。
4、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
5、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选用与各设备相匹配的产品。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
7、暗盒接线头留长30厘米,所有线路应贴上标签,8、穿线管与暗盒连接处,暗盒不许切割,须打开原有管孔,将穿线管穿出。
穿线管在暗盒中保留5毫米。
9、暗线敷设必须配管。
10、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网络线、音视频线及插座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500mm。
11、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2、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
13、线槽线管的固定①地面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②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两米必须固定;③墙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
监控系统验收规范一、一般规定1、所有线路必须全程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的部位应给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并且布线要美观大方、横平竖直、劳固结实。
2、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30%~40% ,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20%~30% 。
3、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4、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
连续弯曲超过 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
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
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5、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7、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 300mm ,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 。
8、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9、视频电缆到摄像机的预留长度不小于30CM。
二、主要材料质量要求1、分体设备、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2、设备器材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3、室外设备连接电缆时,必须从设备的下部进线。
4、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
5、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选用与各设备相匹配的产品。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
7、暗盒接线头留长 30 厘米,所有线路应贴上标签,8、穿线管与暗盒连接处,暗盒不许切割,须打开原有管孔,将穿线管穿出。
穿线管在暗盒中保留 5 毫米。
9、暗线敷设必须配管。
10、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网络线、音视频线及插座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500mm。
11、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2、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
13、线槽线管的固定① 地面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② 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两米必须固定;③ 墙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
工程测试、验收及运用的检测技术、测试仪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的基本程序、检验项目和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内、外部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听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B 50198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367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 6996.11 透射式电视区域测试图GB 6996. 12 透射式电视灰度测试图A型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T17626. 2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 4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 11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压暂p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A/T7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B/T16677 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安全防范系统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预防、制止重大治安事故为目的,综合运用技术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组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3. 2 视频高清视频指视频经过编码后的图像分辨率达到720P (含)以上的数1视频,即分辨率为1280*720 720P)或更高分辨率的属于高清视频,如1920*1080 Q080P/)等。
3.3 视频探测用光电成像技术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像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
3.4 图像质量指能够为观察者的分辨的光学图象质量,它通常包括分辨率、灰度等级、色彩指标及信噪比等。
3.5 图像分辨率目前应用最广范的摄像机分辨率1280*720 720P)或更高分辨率的属于高清视频H920*1080 1080P/i)等。
视频监控系统实施技术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定义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施技术规范,确保系统在设计、安装和配置方面符合相关要求,能够有效地满足监控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视频监控服务。
2. 系统设计2.1 系统架构视频监控系统应基于分层架构设计,包括前端设备、网络传输、中心存储和后台管理等组成部分。
2.1.1 前端设备前端设备包括摄像头、传感器、开关等,用于采集监控数据并向中心存储发送。
2.1.2 网络传输网络传输层应使用高带宽的局域网或互联网连接前端设备和中心存储,并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1.3 中心存储中心存储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应提供高容量、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支持数据备份和容灾。
2.1.4 后台管理后台管理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的配置、调整和维护等功能,应提供友好的管理界面和丰富的管理功能。
2.2 系统配置视频监控系统的配置需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进行调整,包括视频质量、存储周期、报警设置等。
2.2.1 视频质量视频质量设置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包括分辨率、帧率、压缩算法等参数,以平衡图像质量和存储空间的需求。
2.2.2 存储周期存储周期设置应根据监控数据的需求和存储设备的容量确定,确保足够长的存储周期以满足取证和回放的要求。
2.2.3 报警设置报警设置包括运动检测、区域入侵等功能,应根据实际场景和需求进行配置,并确保报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系统安装3.1 前端设备安装前端设备安装应根据监控需求和布置方案进行,包括选址、固定、连接和调整等步骤,确保摄像头视野覆盖目标区域。
3.2 网络传输设置网络传输设置包括网络连接、路由配置、端口映射等,应保证网络通畅和数据传输的稳定。
3.3 中心存储安装中心存储设备应选择合适的机柜或机架进行安装,确保设备固定稳定,并满足散热和电源供应的需求。
3.4 系统联调和测试系统联调和测试包括前端设备与中心存储设备的连接测试、图像质量测试、报警功能测试等,以确保整个系统正常工作。
05视频监控系统检验规范11 基本规定1.1 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质量检验的范围划分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质量检验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单位工程的划分:一个车站为一个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见表1.1。
表1.1 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及检验项目1.2 视频监控系统检验规则1.2.1检验批的质量检验应包括如下内容:1 实物检验对原材料、配件和设备等的检验,应按进场的批次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2 资料检查1)设备和材料的规格、型号;2)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质量合格证及检验报告);3)施工过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检报告和隐蔽工程记录。
1.2.2检验批施工质量检验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
2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有允许偏差项目的抽查点,除有专门要求外,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不得大于规定的允许偏差的1.5倍。
1.2.3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2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检验记录应完整。
1.2.4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 分部工程中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1.2.5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检验合格;2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 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4 主要功能的抽查结果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2.6当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经返工重做的或更换配件、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检验。
1.3 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程序和组织1.3.1检验批经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专职质量检查员等进行检验。
监理单位应对全部主控项目进行检查,对一般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验。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实施规范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工程测试、验收及运用的检测技术、测试仪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的基本程序、检验项目和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内、外部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听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B 50198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367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 6996.11 透射式电视区域测试图GB 6996.12 透射式电视灰度测试图 A型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T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压暂p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A/T7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B/T16677 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防范系统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预防、制止重大治安事故为目的,综合运用技术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组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3.2 视频高清视频指视频经过编码后的图像分辨率达到720P(含)以上的数字视频,即分辨率为1280*720(720P)或更高分辨率的属于高清视频,如1920*1080(1080P/i)等。
3.3 视频探测用光电成像技术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像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
3.4图像质量指能够为观察者的分辨的光学图象质量,它通常包括分辨率、灰度等级、色彩指标及信噪比等。
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质量检验划分为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单位工程的划分: 一个车站为一个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和检验批见表 1.1 。
表 1.1 分 部 工程 、 分项 工 程划 分 及检验项 目检验批 的质量检验应包括 如 下 内容:1 实物检验对原材料 、配件和设备等 的检验 ,应按进场 的批 次抽样检 验方案执行。
检 验 批 检 验 项 目 条 文 号主 控 项 目2.2.1 ~ 2.2.5 2.3.1 ~ 2.3.5 2.4.1 ~ 2.4.6 2.5.1 ~ 2.5.73.3.13.4.13.5.1 ~ 3.5.2参 见 视 频 监 控 系 统 调 试 规 范 参 见 视 频 监 控 系 统 调 试 规 范 4.1.1 ~ 4.1.24.2.1 ~ 4.2.2一 般 项 目2.2.6 ~ 2.2.82.4.7 ~ 2.4.10分 项 工 程室 内 设 备 安 装 室 外 视 频 终 端 安 装设 备 配 线 设 备 防 雷 与 接 地电 缆 线 路 性 能 检 测光 缆 线 路 性 能 检 测光 电 缆 线 路 防 雷 与接 地性 能 检 测功 能 检 测UPS 检 验 蓄 电 池 检 验分 部 工 程设 备 安 转 与 配 线通 信 线 路视 频 监 控 系 统 检 验电 源 检 验检 验 批( 最 大 批 量 )一 个 站 一 个 站 一 个 站 一 个 站 一 个 中 继 段 一 个 中 继 段 一 个 中 继 段 一 个 系 统 一 个 系 统 一 个 站 一 个 站序 号12342 资料检查1 ) 设备和材料的规格、型号;2)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质量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3) 施工过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检报告和隐蔽工程记录。
检验批施工质量检验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
2 普通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有允许偏差项目的抽查点,除有专门要求外,合格点率应达到 80% 及以上,且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不得大于规定的允许偏差的 1.5 倍。
监控系统验收方法一、一般规定1、所有线路必须全程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的部位应给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并且布线要美观大方、横平竖直、劳固结实;2、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30%~40% ,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20%~30% ;3、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4、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15米 ,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连续弯曲超过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 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5、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7、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0mm,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8、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9、视频电缆到摄像机的预留长度不小于30CM;二、主要材料质量要求1、分体设备、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2、设备器材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3、室外设备连接电缆时,必须从设备的下部进线;4、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5、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选用与各设备相匹配的产品;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7、暗盒接线头留长30厘米,所有线路应贴上标签,8、穿线管与暗盒连接处,暗盒不许切割,须打开原有管孔,将穿线管穿出;穿线管在暗盒中保留5毫米;9、暗线敷设必须配管;10、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网络线、音视频线及插座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500mm;11、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12、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13、线槽线管的固定①地面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②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两米必须固定;③墙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第二部分视频监控系统验收标准一、系统的设备、部件、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采用符合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定型产品;②系统采用设备和部件的视频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及电缆的特性阻抗均应为75Ω;③系统选用的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并与报价单一致;④图象质量可按五级损伤制评定,图象质量不应低于4分;具体见附表⑤图象水平清晰度黑白电视系统不应低于400线,彩色电视系统不应低于270线;二、系统的设计方案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①、根据系统的技术和功能要求,确定系统组成及设备配置;②、根据建筑平面或实地勘察,确定摄像机和其它设备的设置地点;③、根据监视目标和环境的条件,确定摄像机类型及防护措施;④、根据摄像机分布及环境条件,确定传输电缆的线路路由;三、摄像机的设置位置、摄像方向及照明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安装的高度,室内宜距地面~5m;室外宜距地面~10m,2、电梯厢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顶部、电梯操作器的对角处,并应能监视电梯厢内全景;3、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保证摄像管靶面不受损伤;镜头视场内,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4、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应避免逆光安装工程验收: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当验收不合格时,应由设计、施工单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系统的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四方面内容:A、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B、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C、系统质量的客观测试;D、图纸、资料的移交;具体竣工验收文件包括:在系统的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按下列内容编制竣工验收文件一式二份交建设单位,其中一份由建设单位签收盖章后,退还施工单位存档;①工程说明;②综合系统图;③线槽、管道布线图;⑤设备连接系统图;⑦设备器材一览表;⑧主观评价表;⑨客观测试表;⑩施工质量验收记录;竣工验收文件应保证质量,做到内容齐全,标记详细,缮写清楚,数据准确,互相对应;系统工程验收合格后,验收小组应签署验收证书;验收证书的格式宜符合本规范的规定下面是具体的验收检查方式一、系统的工程质量1、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内容应符下表的规定;2、为应对隐蔽工程进行随工验收,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办理验收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二、系统的质量主观评价1、图象质量的主观评价可采用五级损伤制评定;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2、图象质量的主观评价项目应按表下面的规定;主观评价项目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方法和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主观评价应在摄像机标准照度下进行;②主观评价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视器.黑白电视监视器的水平清晰度应高于400线;彩色电视监视器的水平清晰度应高于270线;③观看距离应为荧光屏面高度的6倍,光线柔和;④评价人员不应少于五名,并应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⑤评价人员应独立评价打分,取算术平均值为评价结果;⑥各主观评价项目的得分值均不应低于4分;三、系统的质量客观测试系统功能检测表四、摄像头系统功能检测表五、硬盘录像机功能检测表六、电缆铺设和系统接地功能检测表七、电视墙图像质量系统功能检测表。
监控系统验收方法一、通常要求1、全部线路必需全程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部位应给采取合适保护方法,而且布线要美观大方、横平竖直、劳固坚固。
2、直线管管径利用率应为 30%~40% ,弯管管径利用率应为 20%~30% 。
3、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取钢管。
4、暗管必需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
连续弯曲超出 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
全部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转弯半径。
不得采取国家明令严禁三通四通等。
5、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多种线缆接头。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7、电线和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0mm ,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 。
8、穿入配管导线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靠,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9、视频电缆到摄像机预留长度大于30CM。
二、关键材料质量要求1、分体设备、器材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相关要求。
2、设备器材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3、室外设备连接电缆时,必需从设备下部进线。
4、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
5、通信系统使用终端盒、接线盒和配电系统开关、插座,选择和各设备相匹配产品。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7、暗盒接线头留长30厘米,全部线路应贴上标签,8、穿线管和暗盒连接处,暗盒不许切割,须打开原有管孔,将穿线管穿出。
穿线管在暗盒中保留5毫米。
9、暗线敷设必需配管。
10、电源线及插座和电视线、网络线、音视频线及插座水平间距不应小于500mm。
11、穿入配管导线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应牢靠,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2、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
13、线槽线管固定①地面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需固定;②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两米必需固定;③墙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需固定。
监控系统验收规范一、一般规定1、所有线路必须全程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的部位应给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并且布线要美观大方、横平竖直、劳固结实。
2、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30%~40% ,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20%~30% 。
3、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4、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
连续弯曲超过 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
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
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5、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7、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 300mm ,交叉距离不应小于 100mm 。
8、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9、视频电缆到摄像机的预留长度不小于30CM。
二、主要材料质量要求1、分体设备、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2、设备器材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3、室外设备连接电缆时,必须从设备的下部进线。
4、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
5、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选用与各设备相匹配的产品。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
7、暗盒接线头留长 30 厘米,所有线路应贴上标签,8、穿线管与暗盒连接处,暗盒不许切割,须打开原有管孔,将穿线管穿出。
穿线管在暗盒中保留 5 毫米。
9、暗线敷设必须配管。
10、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网络线、音视频线及插座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500mm。
11、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2、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
13、线槽线管的固定① 地面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② 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两米必须固定;③ 墙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
监控系统验收方法一、一般规定1、所有线路必须全程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的部位应给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并且布线要美观大方、横平竖直、劳固结实。
2、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30%~40% ,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20%~30% 。
3、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4、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
连续弯曲超过 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
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
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5、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7、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0mm ,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 。
8、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9、视频电缆到摄像机的预留长度不小于30CM。
二、主要材料质量要求1、分体设备、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2、设备器材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3、室外设备连接电缆时,必须从设备的下部进线。
4、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
5、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选用与各设备相匹配的产品。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
7、暗盒接线头留长30厘米,所有线路应贴上标签,8、穿线管与暗盒连接处,暗盒不许切割,须打开原有管孔,将穿线管穿出。
穿线管在暗盒中保留5毫米。
9、暗线敷设必须配管。
10、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网络线、音视频线及插座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500mm。
11、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2、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
13、线槽线管的固定①地面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②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两米必须固定;③墙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
工程测试、验收及运用的检测技术、测试仪器1 围本标准规定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的基本程序、检验项目和要求、试验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外部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听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 308 安全防系统验收规则GB 50198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A/T367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 6996.11 透射式电视区域测试图GB 6996.12 透射式电视灰度测试图 A型GB 50348 安全防工程技术规GB/T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压暂p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A/T74 安全防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B/T16677 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防系统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预防、制止重大治安事故为目的,综合运用技术防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组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3.2 视频高清视频指视频经过编码后的图像分辨率达到720P(含)以上的数字视频,即分辨率为1280*720(720P)或更高分辨率的属于高清视频,如1920*1080(1080P/i)等。
3.3 视频探测用光电成像技术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像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
3.4图像质量指能够为观察者的分辨的光学图象质量,它通常包括分辨率、灰度等级、色彩指标及信噪比等。
3.5 图像分辨率目前应用最广的摄像机分辨率1280*720(720P)或更高分辨率的属于高清视频,如1920*1080(1080P/i)等。
监控系统验收规范一、一般规定1、所有线路必须全程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的部位应给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并且布线要美观大方、横平竖直、劳固结实。
2、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30%~40% ,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20%~30% 。
3、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4、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 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 S 弯。
连续弯曲超过 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
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
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5、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7、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 300mm ,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 。
8、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9、视频电缆到摄像机的预留长度不小于30CM。
二、主要材料质量要求1、分体设备、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2、设备器材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3、室外设备连接电缆时,必须从设备的下部进线。
4、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
5、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选用与各设备相匹配的产品。
6、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
7、暗盒接线头留长 30 厘米,所有线路应贴上标签,8、穿线管与暗盒连接处,暗盒不许切割,须打开原有管孔,将穿线管穿出。
穿线管在暗盒中保留 5 毫米。
9、暗线敷设必须配管。
10、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网络线、音视频线及插座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500mm。
11、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2、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
13、线槽线管的固定① 地面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② 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两米必须固定;③ 墙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实施规范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工程测试、验收及运用的检测技术、测试仪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的基本程序、检验项目和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内、外部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听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B 50198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367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 6996.11 透射式电视区域测试图GB 6996.12 透射式电视灰度测试图 A型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T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压暂p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A/T7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B/T16677 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防范系统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预防、制止重大治安事故为目的,综合运用技术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组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3.2 视频高清视频指视频经过编码后的图像分辨率达到720P(含)以上的数字视频,即分辨率为1280*720(720P)或更高分辨率的属于高清视频,如1920*1080(1080P/i)等。
3.3 视频探测用光电成像技术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像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
3.4图像质量指能够为观察者的分辨的光学图象质量,它通常包括分辨率、灰度等级、色彩指标及信噪比等。
3.5 图像分辨率目前应用最广范的摄像机分辨率1280*720(720P)或更高分辨率的属于高清视频,如1920*1080(1080P/i)等。
3.6 视频信号丢失报警指视频主机对视频信号监控测现场图像变化,一旦达到设定阀值,系统即视为视频信号丢失,并给出报警信息的一种系统功能。
3.7 前端设备指分布于探测现场的各类设备,通常指摄像机以及相关设备(如镜头、云台、编解码器、防护罩等)。
4 检验基本程序4.1 检验过程主要环节4.1.1 对主要技术文件、资料进行审查。
4.1.2 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确定检验项目,制定抽样方案及抽样方法。
4.1.3 实施检验,并作好原始记录,进行数据处理。
4.1.4 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及评价。
4.2 检验前准备工作4.2.1 申请检验单位应按GA308的规定办理委托检验手续,并向检验机构提供工程合同、正式设计文件、系统初验报告、系统原理图、平面布防图、设计变更文件、设备器材清单、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主要设备的检验报告或认证书等资料。
图纸应规范,图形符号按GA/T74的规定标注。
4.2.2 编制检验细则,内容包括:检验目的、检验依据、检验内容和方法、测试用仪器仪表、检验步骤、记录与数据处理方法、抽样方案及抽样方法、人员组织安排、检验结果评判方法等。
4.2.3 检验项目应覆盖系统的功能要求、工程合同、设计文件等文件规定的性能范围。
设计变更应符合GB50348的要求。
5 检验项目和要求5.1 基本功能及性能检验项目、系统基本功能及性能要求应符合GB50348及设计文件的要求,具体要求见表1。
表1 基本功能及性能注:正式设计文件中有技术指标时按时按设计要求检验;具体工程中有的而本表未设计到的特殊项目,按相应标准、工程合同、正式设计文件的要求检验。
5.2 电源、安全性和电磁兼容5.2.1 一般规定5.2.1.1 如无特殊要求,主要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电源转换和备电容量试验,对交流供点的监控室内的控制设备进行安全性试验。
5.2.1.2 电磁兼容试验应在系统设计有要求且现场实验环境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进行。
一般要求对监控室内各控制设备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检验系统抗干扰能力。
5.2.2 电源及安全性要求5.2.2.1 系统的电源及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表2 电源和电气安全性能5.2.3 系统电磁兼容5.2.3.1 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电磁兼容性能注:推荐表3规定的实试验项目和试验等级,也可根据设计文件增减试验项目及调整试验等级。
5.2.3.2 性能判据a) A:代表在试验过程中受试设备应安预期连续运行,不允许有性能下降或功能丧失情况发生。
b)B:代表在试验过程中受试设备应按预期连续运行,在试验过程中性能下降是允许的,但能自行恢复,不允许实际运行状态或存贮数据有所改变。
c)C:代表允许初小暂时的功能丧失,只要这种功能可自行恢复或是通过如更换保险丝等手段进行操作来恢复。
6 实验方法6.1 实验基本条件及一般要求6.1.1 所有实验均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a) 温度:15-35℃;b)相对湿度:45%-75%;c)大气压力:86-10kpa;d)电压:220v±10%;e)所有测量应在开机30min后运行。
6.1.2 检测前,安防系统一级工程应运行1~2个月,二级工程至少1个月。
检测宜安排在工程运行3个月内进行。
6.1.3 检测过程应遵从先产品(查证),后系统;先子系统,后集成系统的顺序;要求定量检测的项目,在同一条件下每个点必须进行三次以上读值。
6.1.4 要求定性检测的项目,判定应一致,结论应明确。
6.2设备器材检测根据设计文件核对对设备、器材的数量、型号、生产厂等,比作出记录。
可采用列出设备、器材清单或通过文字叙述系统概况的方式表述检查结果。
6.3系统主控制设备功能按系统操作说明对系统的各项控制、遥控功能进行实际操作,并反复多次,检验其是否准确、可靠、操作自如。
在检验其控制功能的同时,检测被控制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并在监控室通过显示设备的状态和监视器的图像检查系统的画面切换功能;切断系统电源,5min后开机,目测观察所有字符设置不应改变。
6.4系统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6.4.1观看距离应为应荧光屏高度的6倍,室内应光线柔和,照度应满足监控室设计要求。
系统图像的主观评价方法参照GB50198规定进行。
参加主观测试的评价人员应不少于5名,并应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
6.4.2浏览系统全部画面显示图像,随即选取前端摄像机摄取的能够,根据图像的劣化程度,按五级损伤制进行评价打分,分数直接对应级数,统计所有的评价结果,与平均分数相差2分以上的为无效评价,满分为5分。
表4五级损伤制主观评价评分分级6.5图像记录回放逐项检查录像设备对前端摄像机摄取图像的记录功能,对采用数字录像设备的系统应自动完成录像。
连续录制5min后回放该图像,与现场图像比较不应有明显变化,并按方法进行主观评价。
6.6图像分辨率及图像灰度等级6.6.1图像分辨率在摄像机标准度下,在摄像机前端设置符合GB要求的投射式电视测试图或标准水平清晰度标准测试图,置测试卡与摄像机轴线垂直,沿轴线缓慢前后移动测试卡,使监视器中测试图像刚好满屏时,用目视法观察图像中心楔行能分辨的最大线数。
对可变焦摄像机,测试卡与摄像机距离3-5m为宜。
6.6.2图像灰度等级在摄像机标准照度下,在摄像机前端设置符合GB要求的投射式电视灰度测试图标准灰度等级测试卡或标准灰度等级测试卡。
安的要求与步骤,用目视法测量可分辨的最大灰度鉴别等级。
6.6.3测试过程中允许调整监视器的对比度和亮度以达到最佳的状态,并记录现场照度值。
6.7网络传输质量网络传输时延≤300ms,传输时延抖动≤50ms,传输丢包率≤1*10(-5)包误差率≤1*10(-4)单路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的网络传输带宽应≥2Mbps;各级监控中心间网络单路的网络传输带宽应≥.6.8 系统多画面显示图像质量要求通过画面分割控制器分别将画面切至2、4、6、9、12等画面,目视检查系统显示多画面图像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观看距离应为荧光屏高度的6倍左右,室内照度应满足监控室设计要求。
6.9 摄像机视场范围对照射界方案用皮尺测量实际视场范围和盲区范围。
根据被保护现场的风险等级级别要求,判定视频探测视场范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10 电源、安全性和电磁兼容6.10.1 主电源电压适用范围在系统总电源输入端接入调压器,将电源电压由220V分别调整为187V 和242V,每次试验时间不少于5min。
试验过程用精度级电压表监视。
6.10.2 备用电源转换功能使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切断系统主交流电源,5min后恢复,观察此过程中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自动转换、电源指示灯的变化等系统状态,试验工进行三次。
6.10.3 备用电源容量使系统由备用电源供点,将精度级适当量程的电流表串接在其输出端,用精度级300V量程电压表监测电压,测量个工作状态的功耗值,估算出备用电源的使用时间。
6.10.4 电磁兼容按GB/\GB/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受试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6.11 系统接地电阻目测检查系统中所有采用基本绝缘和接地措施的接地、等电位连接,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端子应有地线符号标记,应与系统的保护地一点接地相连。
将系统专用接地干线从地面引出端处断开,用精度级接地电阻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进行三次,取其平均值。
如果工程施工完工后已作过检验的可审查其检验报告。
系统防雷措施安GB50348中第节的要求检查。
6.12 绝缘电阻受试设备电源插头不插入电源,电源开关接通的情况下,用级500V兆欧表测量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裸露金属不见之间的绝缘电阻,稳定5s后测量。
6.13泄漏电流受试设备应置于绝缘下,用242V电压供点,直到温度趋于平衡。
用级量程10mA泄漏电流测试仪测量泄漏电流值。
6.14 抗电强度受试设备在电源插头或电流引入端与易触及金属表面间,以220V/min的速度上升至规定值,保持1min,应无闪络、无击穿。
6.15 设备安装及施工质量检查6.15.1根据设计文件核对设备及线缆的数量、型号、生产厂、安装位置等,并作出记录。
视频监控系统所使用设备标志的内容应符合GA/T367的要求。
可采用列出设备、器材清单或通过文字叙述系统概况的方式表述检查的结果。
6.15.2摄像机及相关前端设备的安装a)根据设计要求锁定云台转动的起点和终点,检查云台转动是否平稳、刹车是否有回程等现象。
b)支架与建筑物、支架与云台均应牢固安装。
所接电源线、信号线及控制线接出端应固定,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不影响云台的转动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