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773.00 KB
- 文档页数:10
物流运输成本的计算公式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
1. 单位运输成本:单位运输成本 = 总运输成本 ÷运输量
2. 总运输成本:总运输成本 = 运输距离 ×单位运输成本
3. 运输时间成本:运输时间成本 = 单位时间成本 ×运输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只是基本的示例,实际计算物流运输成本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燃油费用、人工费用、保险费用、维护费用等。
此外,不同的运输方式(如陆路运输、水路运输、空运等)可能有不同的成本计算方式。
货运物流运输价格计算公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货运物流运输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
货运物流运输价格的计算对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利润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了解货运物流运输价格的计算公式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货运物流运输价格的计算公式,并对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的解释。
货运物流运输价格计算公式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基础运输费用、附加费用、保险费用和税费。
下面将逐一对这些部分进行介绍。
1. 基础运输费用。
基础运输费用是货运物流运输价格中最基本的部分,通常由货物的重量、体积、运输距离和运输方式等因素来决定。
一般来说,基础运输费用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基础运输费用 = 单位重量运输费用×货物重量 + 单位体积运输费用×货物体积。
其中,单位重量运输费用和单位体积运输费用是根据货物的具体情况和运输方式来确定的,货物重量和体积分别为货物的实际重量和体积。
2. 附加费用。
附加费用是指除了基础运输费用之外的其他费用,如装卸费、仓储费、包装费等。
附加费用通常是根据货物的具体情况和运输环境来确定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附加费用 = 装卸费 + 仓储费 + 包装费 + 其他费用。
其中,装卸费、仓储费、包装费和其他费用分别为货物在装卸、仓储、包装和其他环节所产生的费用。
3. 保险费用。
保险费用是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险费用,通常由货物的价值和运输方式来确定。
保险费用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保险费用 = 货物价值×保险费率。
其中,货物价值为货物的实际价值,保险费率为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险费率。
4. 税费。
税费是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税费,通常由货物的类型、价值和运输方式来确定。
税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税费 = 货物价值×税率。
其中,货物价值为货物的实际价值,税率为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税率。
综上所述,货运物流运输价格的计算公式可以总结为:货运物流运输价格 = 基础运输费用 + 附加费用 + 保险费用 + 税费。
如何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物流成本的有效核算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决策至关重要。
准确了解物流成本不仅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运营流程、降低成本,还能提升竞争力。
那么,如何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
物流成本通常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搬运成本、包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成本以及物流管理成本等。
运输成本是物流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包括运输工具的购置或租赁费用、燃料费、过路费、司机工资等。
要核算运输成本,需要详细记录运输的里程、运输工具的使用时间、燃油消耗等数据。
比如,如果是自有车辆,要计算车辆的折旧、维修保养费用;如果是租赁车辆,要明确租赁费用的计算方式和支付周期。
仓储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它涵盖了仓库的租金、设备购置和维护费用、仓库管理人员的工资、水电费等。
对于仓储成本的核算,要准确统计仓库的使用面积、存储时间、货物的周转率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仓库的保险费用和可能的损耗成本。
装卸搬运成本涉及到货物装卸和搬运过程中的人工费用、设备费用以及相关的损耗。
在核算时,要记录装卸搬运的次数、使用的设备类型和工作时间。
包装成本包括包装材料的费用、包装设计和制作的费用等。
要精确核算包装成本,需要了解不同产品所使用的包装材料种类和数量,以及包装过程中的人工和设备投入。
流通加工成本主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对货物进行加工所产生的费用,如切割、组装、贴标签等。
核算这部分成本需要明确加工的工序、所需的材料和人工投入。
物流信息成本涵盖了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费用、数据处理和通信费用等。
在数字化时代,高效的物流信息系统对于成本核算和管理至关重要。
物流管理成本包括物流部门的办公费用、管理人员的工资、差旅费等。
这部分成本虽然较为分散,但也需要进行细致的统计和核算。
接下来,我们谈谈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
常见的方法有会计方式、统计方式和作业成本法。
会计方式是按照传统的会计核算原则,将物流成本纳入到财务报表中进行核算。
计算一、物流成本的全面分析指标(P67)1 .单位销售额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销售额2 .单位成本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成00%总成本3 .单位营业费用物流成本率=物流成本÷(销售费用+一般管理费用)*100%4 .物流职能成本率=物流职储成本成00%物流总成本5 .单位产品的物流成本=物流成本产品数量二、目标成本控制法(P53)1 .倒扣测算法单位产品=预计单价一单位产品目标利润一预计单位产品税金一预计单位产品期间费2 .比价测算法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单位产品成本一节约的成本+增加的成本3 .本.量.利分析法目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售价一利润+固定成本预计销售量4 .功能成本分析法价值G=F÷C=功能÷成本功能评价指数=某零件的功能分数/全部零件功能分数之和三、材料价格差异、材料用量差异的计算。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采购数量X(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材料用量差异=标准价格X(实际用量一标准用量)四、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的计算。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X(实际工资率一标准工资率)人工效率差异=标准工资率X(实际工时一标准工时)五、折旧费的计算1 .直线法:每个单位的折旧额是相等的(1)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一帝计净残佰率X100%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率二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率二1一预计净残值率Xlo0%预计总工作量仓库设施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X仓库当月工作量X单位工作量折旧率2 .加速折旧法:资产使用的第一年折旧额度最大,逐年减少(1)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Xlo0%月折旧率二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X月折旧率例:某仓库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24000元。
要求计算第三年的折旧额是多少?最后一年的折旧额是多少?解:年折旧率=2/5=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40%=86400元。
第二章物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第一节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特点我国物流成本计算的特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物流成本的计算要素弹性较大二、物流成本计算方法须规范统一第二节物流成本计算对象一、成本费用承担实体产品劳务,物流活动可细化二、成本计算期间日历月份,生产周期三、成本计算空间1、成本项目维度,2、物流活动范围维度,3、物流成本支付形态维度四、物流成本计算对象的选取原则成本控制的重点,注意的问题第三节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原则与步骤一、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原则1、可直接分离的2、不可直接分离的二、企业物流成本计算步骤可直接分离的不可直接分离的1、可直接分离的物流成本计算步骤1)账户设置 二级账户、三级账户及费用专栏 2)费用确认 逐一分析确认物流成本的内容 3)账务处理 在期中或期末归集物流成本2、不可直接分离的物流成本计算步骤1)在途形态 期末对存货按采购在途、在库和销售在途等形态分别统计出账面余额2)计算机会成本 计算出不同范围阶段存货占用自有资金所发生的机会成本 存货机会成本计算式三、 企业间接物流成本分配原则 1、企业间接物流成本的定义 2、分配原则四、企业物流成本表 企业物流成本主表 企业物流成本附表第四节 制造成本法一制造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制造成本法将企业的产品制造成本划分为三个基本项目。
再根据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制造成本,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原则,对所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中去。
=存货占用自有资金行业基准存货占用收益率自有资金所发生的机会成本二制造成本法的基本程序1费用审核2费用划分3分配归集4计算成本三制造成本法与物流成本计算的关系了解制造成本法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及其常用的产品成本计算具体方法,有助于认识制造成本法的特点与局限性;有助于厘清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与物流成本计算方法之间的关联;有助于理解并掌握更为优越的成本计算法。
四制造成本法常用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定额成本法1、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物流运输成本报价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物流运输成本报价方案,帮助企业合理评估物流运输成本,并为业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我们将分析主要的物流运输成本要素,并介绍如何计算和评估这些成本。
2. 成本要素在报价物流运输成本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和分析以下主要的成本要素:2.1 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物流运输成本的重要因素。
具体运输距离可以通过计量实际货物运输路线的距离或通过计算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来确定。
运输距离越长,相应的运输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2.2 运输方式不同的运输方式对应着不同的成本。
常见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海运等。
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运输速度、安全性和成本,企业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3 运输时间运输时间是指货物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所需的时间。
运输时间较长会增加货物的滞留成本和仓储成本。
因此,在报价物流运输成本时,需要充分考虑货物的紧急程度和运输时间对成本的影响。
2.4 货物重量和体积货物的重量和体积是影响物流运输成本的重要参数。
通常情况下,货物的重量和体积越大,运输成本越高。
因此,在报价前需要准确测量和评估货物的重量和体积。
2.5 路线和运输工具选择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的选择也会对物流运输成本产生影响。
选择合适的路线和运输工具可以减少运输中的里程、燃料消耗和运输时间。
因此,在报价时需要综合考虑货物的目的地、货物类型和运输需求来选择优化的路线和运输工具。
3. 成本计算方法在报价物流运输成本时,可以采用以下计算方法:总运输成本 = 运输距离 × 运输单价 + 额外费用其中,•运输距离,根据实际情况或直线距离来确定。
•运输单价,根据运输方式和货物特性来确定。
•额外费用,包括仓储费用、保险费用、货物追踪费用等其他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
在计算总运输成本时,还可以考虑一些优惠政策或折扣,例如批量折扣、长期合作折扣等。
这些优惠政策将减少总运输成本并提高业务的竞争力。
物流成本的计算(作业成本法)物流成本计算方法一、一般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物流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有:按支付形态计算物流成本、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按适用对象计算物流成本三种。
1、按支付形态计算物流成本例1 大唐物流中心本月共支付人工费10万元,计提运输设备折旧2.5万元,包装材料费2万元,支付物流利息0.5万元。
接受一批配送业务,发生运费2万元,支付仓储费4万元;该批配送业务占全月配送业务的30%,计算该批业务的物流成本。
解:该批配送业务的物流成本=2+4+(10+2.5+2+0.5)×30%=10.5(万元)2、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例2 京山物流中心2005年10月共发生经济业务如下:(1)10月5日,为承阳购物中心配送货物取得收入20万元;(2)10月12日,为路夷购物广场配送货物取得收入30万元;(3)10月24日,为四海批发公司配送送货取得收入50万元。
全月发生包装材料费8万元,电话及网络通讯费10万元,设备折旧费15万元(其中运输车辆折旧10万元,搬运设备折旧5万元)。
发生各项工资、福利费40万元;其中驾驶人员工资及福利费20万元,搬运工人工资及福利费5万元,保管人员工资及福利费3万元,管理人员及福利费12万元。
请按收入比例计算京山物流中心为承阳购物中心配送货物的物流成本。
解:从承阳购物中心获得的收入占京山物流中心的总收入比例为%2050302020=++ 包装材料成本=20%×8=1.6(万元)信息成本=20%×10=2(万元)搬运成本=20%×(5+5)=2(万元)配送及物流管理成本=20%×(10+20+3+12)=9(万元)为承阳购物中心配送货物的物流总成本=1.6+2+2+9=14.6(万元)3、按物流作业核算物流成本作业成本法(一)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作业成本法(ABC ,Activity Based Costing )也称为作业成本会计或作业成本核算制度,它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作业进行动态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
快递公司的内部成本计算模型主要涉及单量、单价、单件成本等核心因素。
具体来说,快递成本主要包括派费成本、干线成本和中转成本。
派费成本是快递公司支付给加盟商的费用,用于完成派送工作。
干线成本则是快递公司支付的从始发地转运中心到目的地转运中心的运输费用,包括航空、汽运或铁路等运输方式。
中转成本则是快递公司在始发地和目的地转运中心处理进港快件的费用,包括称重、拆包、分拣、建包等环节的成本。
在计算快递公司的成本时,可以通过建立利润模型来分析。
利润模型为:利润=单量×(单价-单件成本)。
其中,单量是快递公司的业务量,单价是快递服务的价格,单件成本是快递公司的单件成本。
通过这个模型,可以分析出快递公司的盈利状况,以及如何优化成本和提高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指标来分析快递公司的成本和效率,例如运输时效、破损率、丢包率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咨询物流与供应链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
物流成本核算可以采用一般的会计、统计和混合方式等传统方法进行核算,但随着物流管理研究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倾向于采用一种新的核算方法,也就是作业成本法来进行物流成本核算。
.一、物流成本核算的传统方法物流成本由于在现行财务会计体系中尚未进行核算,为了反映物流成本的高低,并为物流管理提供成本信息资料,在实践中,可采用以下几种传统的方法核算物流成本。
(一)会计核算方式会计核算方式,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费用加以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报告的方法。
会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具体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双轨制,即在传统成本核算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
这样物流成本的内容在传统成本核算和物流成本核算中得到双重反映,因此称为双轨制。
二是单轨制,即改变传统成本核算体系,建立一套能提供多种成本信息的共同的凭证、账户、报表核算体系,使得物流成本得以单独反映,又不重复在其他成本核算体系中反映。
在这种情况下,要对现有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进行较大的改革,需要对某些凭证、账户、报表的内容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增加一些凭证、账户和报表。
会计方式提供的成本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且准确、真实。
但这种方法比较复杂,要么重新设计新的凭证、账户、报表核算体系,要么对现有体系进行较大的甚至是彻底的调整。
企业应根据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程度等具体情况,确定物流成本核算是采用“单轨制”还是采用“双轨制”。
从发展的角度看,最好是采用“单轨制”。
(二)统计核算方式统计核算方式,是不要求设置完整的凭证、账户和报表体系,而是通过对企业现行成本核算资料的剖析,从中抽出物流活动耗费部分,再加上部分现行成本核算。
要归入物流成本的费用,如物流信息、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等,然后再按物流管理的要求对上述费用重新归类、分配、汇总,加工成物流管理所需要的成本信息。
统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不需要对物流耗费作全面、系统、连续的反映,所以运用起来比较简单、方便。
物流成本预算的方法物流成本预算的方法物流成本是指企业在完成商品仓储、配送等各项物流活动时所需要支出的各项费用,包括运输费、仓储费、物流设备设施费用、物流信息处理费等。
物流成本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预算非常关键。
那么该如何实现物流成本预算呢?下面是几种方法。
方法一:“历史常规法”进行预算这种方法是比较简单的,即基于过去的物流成本历史数据,按照物流成本的组成部分(如运输费、仓储费等)进行分类,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增加或减少的方法来进行预算。
虽然这种方法不需要很复杂的计算,但是由于预算是基于历史数据的,与当前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出入,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方法二:成本量价法进行预算成本量价法(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简称CVP)是一种比较实用的物流成本预算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数量和价格进行分析,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具体来说,首先需要估计出企业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收入等,然后通过这些数值预测物流成本在一定程度的增长或下降之后,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根据这个预测结果,可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物流成本预算方案。
方法三:风险分析法进行预算风险分析法是一种比较精细化的物流成本预算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如市场波动、成本提高、库存量变化等)进行评估,并采取一定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保证物流成本的预算和实际支出之间可以实现最小偏差。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提前做出一份准确的风险评估报告,并在实际的物流成本管理中进行风险监测和跟踪,及时调整预算方案。
方法四:活动基础预算法进行预算活动基础预算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物流成本预算方法。
该方法需要将物流活动分解为各种不同的活动,并对每个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结合历史数据和预测方法计算出每个活动的成本,最终得到总的物流成本预算。
这种方法需要对企业的物流活动非常熟悉,并且对各个活动要有详细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