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行政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行政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行政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当今全国上下正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其必定是一个法治社会,一个法治社会就必须全面实行依法行政。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保证国家政策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维护法律公正,使行政管理法律化、制度化,真正做到一切行政管理都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保证行政执法的依法、严格、公正和文明,必须在行政机关中广泛树立和谐执法理念,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依法行政政策推行的进程中却出现了些许问题,如:工作体制不顺畅,现实工作中,一些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什么是依法行政,为什么要依法行政,怎样才能依法行政,还存在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同时提高依法行政执法人员的意识。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和谐执法。

(一)依法行政的理论阐述

依法行政思想渊源古今中外皆有阐述,但都是源于“法”。执政者有其自身的权力,但合理的利用权力则成为他们控制自己政权的一种方法,西方资产阶级为了推翻宗教的压迫,制定了法律,并要求执政者必须依法行政;中国古代商鞅为使新建的秦王朝依序管理,他以法的形式要求百姓遵从执政者的领导,直到近代中国,执政者才制定出依法行政的发令,到新中国成立后依法行政走过风雨最后才慢慢走上正轨。依法行政的发展中学者们为其规定了基本内涵,分别从依法行政的主体,所依之法和行政行为来阐述,对于依法行政的特征有学者从行政和法的关系来阐述,他认为“依法行政的特征包括了依法行政中‘行政'和‘法'的关系,具体是:法优先于行政,法高于行政;行政必须有法,无法律即无行政;行政必须服从于法。在对依法行政的目标的研究上要做到的一点是决策的科学民主,所谓科学化是指要使政府的决策尊重科学,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社会实际,不能想当然,不能长官意志;所谓民主化是指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反映人民群众要求,体现人民的当家作主,决策体现民意,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行政执法人员以自身利益为主,不顾人民的意愿,造成在执法中“霸气”十足、“匪气”十足,违法执法、野蛮

执法现象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行政执法人员抓起,从源头把关,提高其执政为民的思想意识,同时在制度上完善法制机构建设和监督机构建设。这样才能把依法行政政策推行到实处,真正为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二)和谐执政的理论阐述

我国现在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此背景下,和谐执政也将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要做到和谐执法,同样需要我们的行政执法人员提高自身的为民服务和法律意识,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工作。通过教育使广大政府执法人员深刻懂得,“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性执法,科学行使自由裁量权,来引导和谐,也要加强宣传,注重效果,来维护和谐。虽然当代社会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但通过以上措施相信和谐执法必将会实现,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

(三)树立和谐执法新理念,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进程

笔者认为依法行政是和谐执法的基础和保障,同时和谐执法是依法行政的体现。在执政的过程中行政执法人员能和谐的处理好自身与被执法单位或个人的关系,也只有依法行政,做到以法为主,同时通过和谐执法才能给依法行政继续推行下去的动力,体现依法行政落到实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做到依法行政也就必须从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上树立和谐执法的新理念,只有摆正了自身的位子,才能更好的推行依法行政,真正做到为民执政。同时应该做到创建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工作新模式,强化以和谐为特征的执法监督新机制。做到如此,相信我国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前景必将一片光明。

总结

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当年的23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这也是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第一个决定,正是这一决定,全面的开启了中国的法治政府建设,使中国政府迈开了法治化的大步。如今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依法行政必将发挥其独有的作用,从源头抓起,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创建和谐执法的新理念,不断完善法制机构建设和监督机构建设,真正让依法行政做到和谐执法的基础和保障,同时让更好得和谐执政来体现依法行政的硕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孙月蓉阎莉论经济法、行政法中的国家主体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

[2]罗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J].

[3]罗豪才.现代行政法制的发展趋势[M], 2004年版. 北京:法律出版社.

[4]李强.从社会学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J].《社会学》.

[5]刘式俊.让和谐执法成为行政执法的主流[N].中国青年报.

[6]应松年.行政法学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

[7]钱华飞.文化市场监管须和谐执法[J].文汇报.

[8]张红艳孙军帅平等理念在现代行政法中的塑构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工程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完整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专业:工程管理 设计(论文)题目:广联达大厦投标书的编制指导教师: 2013 年3月16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 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 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按照如“2002年4月26日”方式填 写。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15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研究进展,选题依据、目的、意义) 文献综述 一、研究进展 1、在我国招投标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随着我国在2000年1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经过这些年来的实践证明,该法自施行以来,对规范市场秩序和鼓励竟争,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标准, 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招投标活动当事人在建设 工程交易中心依据法定程序进行交易活动,各中介组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市场运行格局,我国的招标投标制度也日益成熟。 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等规则趋于规范和完善。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 逐步完善,工程项目经理动态管理;市场公平竞争规则通过不断的实施更加具体和细化。 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为保障招标程序规范合法、保证招标全过程公开、公平和公正,确保 进场交易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并在实施中不断改进。同时招标 代理机构是建筑市场和招标投标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工程招投标是通过市场竞争与交易,形成上程合同的过程。由于招标方式与工程招投标行为过程及上程合同的形成与执行都有着部分密切的内在联系.选择不同的招标方 式必然会对工程招投标的操作流程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工程招投标成本。本次课题研究就是通过 设计不同的方式方法,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编制招投标文件。工程招投标制度成本是招投标行为 主体双方以及其他相关参与方由于共同遵守相应的制度和规则。为此所必须付出的制度运行成本。 主要包括法律成本、监督成本、寻租成本、信用成本和时问成本等组成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基建投资相应市场化,工程招投标制度已经在全国得到普及,成为工程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所谓招标投标是在投标者自愿的前提下,坚持公开公平、等价有偿,讲求信用的原则,通过各投标人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成本控制和企业信誉的比较竞争,确定工程的最终承包方的一种经济行为。 招投标在实际工程中得以灵活的运用与实践,得益于微观经济学里的市场结构理

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与译文

Inventory management Inventory Control On the so-called "inventory control", many people will interpret it as a "storage management", which is actually a big distortion. The traditional narrow view, mainly for warehouse inventory control of materials for inventory, data processing, storage, distribution, etc.,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ti-corros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means, to make the custody of the physical inventory to maintain optimum purposes. This is just a form of inventory control, or can be defined as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How, then, from a broad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inventory control? Inventory control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company's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objectives, in particular operating cash flow by optimizing the entir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esses (DSCM), a reasonable set of ERP control strategy, and supported by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ols, tools to achieved in ensuring the timely delivery of the premise,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inventory levels, reducing inventory and obsolescence, the risk of devaluation. In this sense,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o achieve financial goals is just a means to control the entire inventory or just a necessary p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warehouse management is main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broad inventory control is th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whole company's responsibility. Why until now many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inventory control, limited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he following two reasons can not be ignored: First, our enterprises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inventory control. Especially those who benefit relatively good business, as long as there is money on the few people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inventory turnover. Inventory control is simply interpreted as warehouse management, unless the time to spend money, it may have been to see the inventory problem, and see the results are often very simple procurement to buy more, or did not do warehouse departments . Second, ERP misleading. Invoicing software is simple audacity to call it ERP, companies on their so-called ERP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inventory, inventory control, seems to rely on their small software can get. Even as SAP, BAAN ERP world, the field of

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区别

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区别篇一: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注:此表需打印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篇二:(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题目: 毕业论文前期材料 浅析说评式故事类电视节目主持 学生姓名 学号 学 院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XX 年 6 月 10 日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浅析说评式故事类电视节目主持 ——通过辽宁卫视《王刚讲故事》分析 一、论文研究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我国电视媒体开始在电视上“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近年来,故事化的手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型电视栏目的制作。由此至今,数十种故事类栏目在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以及一些地方台呈现出群雄逐鹿的竞争态势。从目前来看,故事类栏目已经逐渐成形,并成长为一档较为成熟的电视栏目。它拥有大量的收视人群,培养了固定的收视期待,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表现形式、叙事结构和叙事模式。而说评式故事类电视节目主持“讲百姓的的故事、述百姓生活、传励人观念”给其所在台带来了强收视率和高满意度,成为了栏目的灵魂铸架,成了整个节目的金子招牌。这其中以辽宁卫视的《王刚讲故事》中主持王刚最为突出。 当前电视故事类节目悄然兴起,各省市级电视台纷纷推出多档故事类节目,《讲述》、《传奇故事》、《王刚讲故事》等节目先后亮相荧屏,受到观众的关注与青睐。其中王刚的《王刚讲故事》是辽宁卫视推出的一档优秀的故事类节目,颇具代表性。自XX年元月开播以来,收视最初即开门红,

后来更是节节攀升,开播至今,《王刚讲故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节目风格,赢得了品牌节目地位,拥有广大的收视群,博得广泛的社会认可与好评,目前《王刚讲故事》己成为全国的收视热点。另外《王刚讲故事》电视系列图书《王刚讲故事》的应运而生,将节目自身整体的品牌形象树立的淋漓尽致;在节目内容上,《王刚讲故事》与同类故事类电视专题节目不同的是它分为日常版和周末版,其中日常版节目内容是以新闻故事为题材,有重大新闻里的新闻故事,也有社会热点下掩埋的旧闻秘事,王刚将这些新闻事件用“讲故事”的方式再次呈现给观众,因此日常版的《王刚讲故事》属于故事类的新闻专题节目;而周末版的节目《周末王刚讲故事》的内容则是以虚构的故事为主,题材多涉及民国时期,故事内容不是《王刚讲故事》栏目组自己拍摄的,而是与影视制作公司合作,将拍摄好的像电影一样的故事与《王刚讲故事》节目融合,其故事情节是虚构的,因此《周末王刚讲故事》不同于日常版的节目,它属于故事类电视专题节目。在节目内容属性上的区别化使得《王刚讲故事》在同类节目中更有代表性。 二、本论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以《王刚讲故事》中主持人王刚为主要对象研究说评式故事类电视节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红外遥控电动玩具车的设计 学生:程非 学号:10021020402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2010.4 指导教师:王秀碧 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二○一四年三月

1前言 1.1 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器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而这些家用电器大都由红外遥控器操控,过多不同遥控器的混合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设计一种智能化的学习型遥控器,学习各种家用电器的遥控编码,实现用一个遥控器控制所有家电,已成为迫切需求。首先对红外遥控接收及发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红外编码理论的学习,设计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遥控器。其各个模块设计如下: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红外接收器把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经光电二极管转化成电信号,再对电信号进行解调,恢复为带有一定功能指令码的脉冲编码;接着是红外编码学习,利用单片机的输入捕捉功能捕捉载波的跳变沿,并通过定时器计时记下载波的周期和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进行实时编码;存储电路设计,采用I2C总线的串行E2PROM(24C256)作为片外存储器,其存储容量为8192个字节,能够满足所需要的存取需求;最后是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当从存储模块中获取某红外编码指令后,提取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信息并进行波形还原;将其调制到38KHZ的载波信号上,通过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信号,达到红外控制的目的。目前,国外进口的万能遥控器价格比较昂贵,还不能真正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中。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外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一款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型遥控器,通过对电视机和空调的遥控编码进行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发展历史 红外遥控由来已久,但是进入90年代,这一技术又有新的发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 6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民用产品的遥控技术,单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遥控技术发展很缓慢,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遥控方式上大体经理了从有线到无限的超声波,从振动子到红外线,再到使用总线的微机红外遥控这样几个阶段。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准确无误传输新信号,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最初的无线遥控装置采用的是电磁波传输信号,由于电磁波容易产生干扰,也易受干扰,因此逐渐采用超声波和红外线媒介来传输信号。与红外线相比,超声传感器频带窄,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扰而引起误动作。较为理想的是光控方式,逐渐采用红外线的遥控方式取代了超声波遥控方式,出现了红外线多功能遥控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1.3 当前现状 红外线在频谱上居于可见光之外,所以抗干扰性强,具有光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不易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是很好的信息传输媒体。信息可以直接对红外光进行调制传输,例如,信息直接调制红外光的强弱进行传输,也可以用红外线产生一定频率的载波,再用信息对载波进调制,接收端再去掉载波,取到信息。从信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例(1)

###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中厚板轧机是用于轧制中厚度钢板的轧钢设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广泛的采用中板。它主要用于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拖拉机、传播、铁路车辆及航空机械等)、钢机构件(如各种贮存容器、锅炉、桥梁及其他工业结构件)、焊管及一般机械制品等[1~3]。 1 世界中厚板轧机的发展概况 19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用采用二辊可逆式轧机生产中板。轧机前后设置传动滚道,用机械化操作实现来回轧制,而且辊身长度已增加到2m以上,轧机是靠蒸汽机传动的。1864年美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套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当时盛行一时,推广于世界。1918年卢肯斯钢铁公司科茨维尔厂为了满足军舰用板的需求,建成了一套5230mm四辊式轧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套5m以上的轧机。1907年美国钢铁公司南厂为了轧边,首次创建了万能式厚板轧机,于1931年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连续式中厚板轧机。欧洲国家中厚板生产也是较早的。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投产了一套4500mm二辊式厚板轧机。1940年,德国建成了一套5000mm四辊式厚板轧机。1937年,英国投产了一套3810mm中厚板轧机。1939年,法国建成了一套4700mm 四辊式厚板轧机。这些轧机都是用于生产机器和兵器用的钢板,多数是为了二次世界大战备战的需要。1941年日本投产了一套5280mm四辊式厚板轧机,主要用于满足海军用板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掌握了中厚板生产的计算机控制。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厚板的使用部门萧条,许多主要产钢国家的中厚板产量都有所下降,西欧国家、日本和美国关闭了一批中厚板轧机(宽度一般在3、4米以下)。国外除了大的厚板轧机以外,其他大型的轧机已很少再建。1984年底,法国东北方钢铁联营敦刻尔克厂在4300mm轧机后面增加一架5000mm宽厚板轧机,增加了产量,且扩大了品种。1984年底,苏联伊尔诺斯克厂新建了一套5000mm宽厚板轧机,年产量达100万t。1985年初,德国迪林冶金公司迪林根厂将4320mm轧机换成4800mm 轧机,并在前面增加一架特宽得5500mm轧机。1985年12月日本钢管公司福山厂新型制造了一套4700mmHCW型轧机,替换下原有得轧机,更有效地控制板形,以提高钢板的质量。 - 2 -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科技师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人像摄影构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院(系、部)名称: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学生姓名:文诗 学生学号:1910100204 指导教师:庞海明 2014年3月10日 科技师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 一好的摄影作品能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能将拍摄者的思想情感直观的呈现给观众。诚然,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它源于客观现实,但它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构图手段呈现出比客观现实更加富有表现力的摄影画面。人像的拍摄是当今大众生活中最普遍的拍摄题材,是人们记录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拍摄的人像摄影作品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拍摄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把人像摄影当做随意的消遣,而是追求更加生动耀眼、富有魅力又独具特色的人像照片。这就要掌握一定的人像摄影构图技巧,只有画面的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才能充分的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意图。通过调研和实践,对日常生活中普通拍摄者和初学者在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参考国外文献,了解国外人像摄影构图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形势,综合分析解决人像摄影构图常见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论述提升人像摄影构图效果的建议,以及各种人像摄影构图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关键字: 人像摄影;摄影构图;方法分析

前言 人像摄影,无论是对专业摄影师,还是普通的业余爱好者,都是常见的拍摄题材中最重要的容,尤其是对于普通的拍摄者来说,绝大多数摄影作品都是拍摄人像。外出旅游、朋友聚会时会合影留念;偶尔发条微博,会秀几自拍。有些人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有些人的照片却了无生趣,平淡无奇。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摄影构图。摄影构图诞生于绘画构图,众多绘画艺术家在多年创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使画面看上去更漂亮的构图规则,这些规则同样适用与摄影艺术。不同的是,相机本身(镜头的选择;图片的处理等)为摄影提供了多种个性表现的可能。[1]通过摄影者的匠心独运和情节生动的画面布局,一幅形神具备的人像摄影作品才得以诞生。 大部分人拍摄人像时,都会将被摄对象简单的放在取景画面中,最终得到的画面效果往往普普通通,毫无特色;而有些人拍摄的照片总是赏心悦目,能紧紧抓住人们的视线。这就是摄影构图的神奇作用。好的容和思想要通过具体的形式结构来呈现,然而摄影构图作为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对大量人像摄影构图相关资料的阅读和分析,了解了人像摄影构图的构图形式和方法,以及形式美的基本规律。通过广泛的访问调研和不断的摄影实践,总结了普通拍摄者在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常见问题,对各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详细分析人像摄影构图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在了解基本构图理论的基础上继续提升,阐述影响人像摄影构图效果的景别、画幅、角度等相关因素,分析不同因素的特性和功能,提出了根据不同的拍摄容合理调节各种因素以提升照片效果的建议,最后基于对文献和摄影实践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各种构图形式方法在实际拍摄中的选择和应用技巧。 一国外人像摄影构图的发展现状 国外的摄影家们对摄影构图高度非常重视。如被誉为最负盛名的摄影构图大师的法国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2]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对拍摄画面的布局非常敏感,他看似轻松随意的作品都是通过精心严谨的画面构图所呈现出来的。在摄影构图方面,布勒松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构图是我们永远必须全力以赴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拍摄的那一瞬间,它却只能从直觉中产生,因为我们当时是在捕捉稍纵即逝的时刻,而且,它所牵涉到的种种相互关系,都处在运动之中。应用黄金分割时,摄影者除了自己的眼睛之外,便没有什么规矩准绳可以遵循。”长期以来,人们总结出了很多人像摄影构图的基本形式和法则,国外的摄影家却经常告诫人们,对摄影构图法则不要过分拘泥,因为它会束缚人们的创造性。事实上,他们的许多名作也并非都是采用这些法则来创作的。他们非常看重摄影的临场感。摄影时,拍摄者必须根据拍摄容环境和创作意图等进行灵活的处理。美国摄影家L.小雅各希斯也认为:“构图是从摄影者的心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的著录格式是否规范反映作者经验和治学态度,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一: [1]江军学.推行电子招标投标的思考--在《电子招标投标办法》框架下的行业电子招标投标[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4(01) [2]汪才华.招标投标制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法律思考之三[J].招标与投标.2013(05) [3]朱平儿.我国招标投标制度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展望[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 标.2013(06) [4]汪才华.招标投标制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法律思考之二[J].招标与投标.2013(04) [5]汪才华.招标投标制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法律思考之一[J].招标与投标.2013(03) [6]刘鹏.江西水利工程招标投标将全面实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J].中国水 利.2013(17) [7]陈天昊.从《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颁布看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完善--以法国经验为借鉴[J].西部法学评论.2012(06) [8]谢丽荟.菲迪克条款的应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12) [9]姜磊.EPC总承包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菲迪克(FIDIC)合同条款中几个重要解读与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 [10]徐烽.我国工程承发包中的交易费用与工程造价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5) [11]张海义.菲迪克价格条款的原理及应用[J].科技视界.2012(21) [12]朱建元.中国电子化招标投标制度建设[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2(02) [13]肖方.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设计管理.2011(09) [14]李俊华.实施建设行业上中下游联动管理推进招投标两大目标的有机结合--东莞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1(02) [15]王秋芳.对当前建筑市场招投标评标方法的探讨[J].建设监理.2010(03)

大学本科论文文献综述

XX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题目(英文): 题目(中文): 学院(部): 专业: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职称: 合作老师:职称: 年月日 XX大学XX学院制

专业文献综述格式的规范化(使用语言为汉语) 一份完整的专业文献综述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题目 (二)姓名 (三)正文(字数在2000字左右)要求: 1.简要叙述撰写该论文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2.详细叙述所写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何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或有何研究进展等。 3. 叙述所做课题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之处以及对该课 题的趋势预测。 4. 列出作者所查阅的国内外参考文献(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应2篇以 上),且所列文献必须是综述作者阅读过的材料,不允许将所列文献中引 用而自己并未阅读的文献列入。 5.按系统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 1)两端对齐,1.25倍行距。 2)宋体小四号,正体。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四)参考文献 其书写规范同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的写法(打印时删掉此页)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像“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像“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 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浅析文献综述与科学论文写作方法区别

浅析文献综述与科学论文写作方法区别 文献综述与科学论文是我们每个大学生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门课程,也是完成学业过程中要完成的一项任务。而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本文在两者写作方法方面的区别及关系方面进行了阐述。 标签:文献综述科学论文写作方法 1 文献综述的写法 文献综述的撰写一般有以下步骤及注意点: 1.1 准备材料 材料的准备过程中,收集的材料(主要是相关课题的最近3~5年的原始文献和自己将要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写好综述的关键,这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个道理。这些材料的内容,作者应重点收集的是结合自己的专业、选择你自己熟悉的和喜爱的,不要盲目收集没用的材料。 在收集材料的方法和初步处理材料的问题上,有看专著法、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和检索法。考虑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 首先是手工检索,对我们来说,我们可以去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了解相关知识。再者,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检索,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对我们来说,南农图书馆为我们查阅检索文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方便了我们的学习。 1.2 选题及有用信息的提取 对搜集好的资料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后,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最好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专长,选择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和实用性的问题进行研究,确定所写文献综述题目。在选题过程中注意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等原则。 确定选题后,再一次进行有用信息的提取,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 1.3 开始写作 在阅读了一定量的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资料的重要程度进行细读,抓住其主要观点和结论,对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先列出提纲,写出各级的大小标题,然后将观点相同的资料分别归入有关问题,并排好顺序。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例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指导教师尹力 学院法学院专业法学班级法学072班 学生姓名徐元媛学号074050428 开题日期2010年12月10日要求:一、说明材料来源情况;二、对课题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并作出简要评述;三、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阐述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四、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可另附纸。 文献综述正文: 见附页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附页: 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论文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 法学072班 074050428 徐元媛 作为国际私法经典学说之一的“法律关系本座说”,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而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它们或以学术专著为载体,或以学术论文的面目示人,主要围绕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 萨维尼从根本上颠覆了冲突法主题的关注方式,而被公认为是冲突法世界的“哥白尼”。在实体法与超越实体法之间,萨维尼的独特身份、优雅节制的精神操守、先人的历史储备以及法律关系的格致工夫,这一切的风云际合为萨维尼奠定了重估一切价值所必不可少的历史机缘。因了这份缘分,冲突法革命在萨维尼的身上灿烂生发。①萨维尼对法律冲突问题进行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因而最终产生了“法律关系本座说”这一据说是他“其他著作都比不上的最高影响”的理论成果。②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现有文献主要是从社会背景和哲学渊源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社会背景 在18世纪末期,德意志仍然处于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非常微弱和缓慢。整个德意志处于封建农奴制和封建分裂割据局面。在德意志各邦国中,对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是普鲁士王国,也就是萨维尼的祖国。在普鲁士王国的发展过程中,“容克”始终是中坚力量,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市民阶级在普鲁士的力量非常微弱。因此,从王权集中这个意义上讲,普鲁士君主专制要比西欧强得多。这里始终也没有出现像“三级议会”、“国会”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联盟的机构。因此,普鲁士资本主义因素相当薄弱。在政治上,普鲁士王国是几次反法联盟的中坚力量。由此,招致拿破仑沉重的军事打击和异族的政治统治。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是德意志民族觉醒的警钟,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民族团结的范例,宣告了各民族的自由、平等,拿破仑在德意志以“革命者”的身份出现,同时又充当了贪得无厌的掠夺者。这就从正反两方面启动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运动。从1800年起,德意志掀起了猛烈的民族运动。尽管这个时期民族主义是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结合,但目标是一致的:要求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恢复德意志的独立性。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位法学宗师萨维尼,也产生了这位法学家伟大的法学思想。③(二)哲学渊源 ①张春良:《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萨维尼冲突法革命发生学之究竟》,《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6期。 ②杜涛:《德国国际私法:理论、方法和立法的变迁》,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参考文献-工程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吴涛,丛培经.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梁世连.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3]吴涛,丛培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施手册[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陆惠民,苏振民,王延树.工程项目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7]丛培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培训讲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田金信.建设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青出版社. 2002. [10]自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1]张金锁.工程项目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12]丛培经.实用工程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桑培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l4]蒲建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5]王要武.工程项目管理百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6]戚振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7J顾慰藉.建设项目质量监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8]张毅.工程建设质量监督[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l9]王祖和.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0]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1]赵涛,潘欣鹏.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2]顾勇新,吴获,刘宾.施工项目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3]李三民.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4J陈乃佑.建筑施工组织[MJ.北京E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5]许元龙.业主委托的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26]郑海航.企业组织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7]许程洁,周晓静.建筑工程估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8]姜华.施工项目安全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毕业论文心理健康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名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题目类别毕业论文 学院(系)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 专业班级2003,23(1):18-21 [15]熊亚红,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05,(5):73-75 [16]熊亚红,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05,(5):73-75 [17]侯世勋,等.高校体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之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110-102 [18]刘卫民,李平.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1):18-21 [19]熊亚红,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 学,2005,(5):73-75 07302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辅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06年2月16日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学生:体育学院 指导老师:体育学院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荆州 434020) [前言] 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和程度加深。有数据表明:“在我国20世纪 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30%,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多”。[1]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任长顺在《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良好心理习惯的形成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认识的转变,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大学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他们既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还要应付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矛盾,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2]。曾四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中提到“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行为疗法”[3],而刘卫平、李平等认为体育教学恰恰在这方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思维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文化课,由于学生的心理思想和外部行为不宜表现,所以在课堂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多以理性的说教为主,学生的主体参与水平仅处于较低的被动认同活动阶段,故难以实施有针对性、及时性的教育来改善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之下,体育实践课由于它具有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释放性、外显性等特点,故可以看成它是个社会活动的缩影,或者说是社会活动模拟游戏化,人们沉浸在体育实践课活动中,会感受到丰富多变的刺激,也会体验到几乎和社会活动完全相同的精神磨难与心理冲突。所以,它更易于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身体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加强主体的参与性,并充分地体验、领悟、内化,然后附诸实践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4]正因为体育教育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本课题主要是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研究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使体育教师在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为了促使学生熟悉更多的专业文献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及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现对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出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其撰写格式一般包含以下内容:即题目、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照以上几部分内容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忌用前言、主题、总结字样作为综述开篇语)。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简明扼要地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参考文献,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与毕业论文要求相同。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直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搜集文献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围绕建筑施工项日质量方面进行的指挥、 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本文围绕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对其特点、过程等展开了分析,并就当前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The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Bidding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Abstract: Dividing the bidding document into technical bidding and commercial bidding and scoring them respectively, then evaluating and awarding the bidding according to soma principles and the fixed procedures and it m ay be the promising solution to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idd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bidding; procedure。 正文 1、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其特点 一般地,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征综合。就建筑施工项目质量

而言,其特点主要有: 1.1. 使用性 所谓使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能够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如规格、尺寸、保温、隔热、隔音、耐酸、耐碱、耐腐蚀等;结构性能,如地基基础牢固程度、结构的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使用功能,如民用住宅要能满足居住的需要,工业厂房要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等。 1.2. 安全性 所谓安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以及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一般地,工程的结构安全度、抗震、防火、耐火、放腐能力以及抗核污染、抗爆炸波等能力,是否能够达到特定的要求,都是安全性的重要标志。 1.3. 经济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建筑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木和消耗的全部费用。 1.4. 可靠性 主要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功能的能力。一般地,工程不仅要求在竣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期内要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保证具有使用价值。 1.5. 环境适应性

最新大学毕业论文指导之文献综述

大学毕业论文指导之文献综述 大学毕业论文指导之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撰写指南.txt52每个人都一条抛物线,天赋决定其开口,而最高点则需后天的努力。没有秋日落叶的飘零,何来新春绿芽的饿明丽?只有懂得失去,才会重新拥有。一、文献综述的定义 1、综述的定义:是对某一毕业设计专题的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综述是利用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而形成的三次文献。它不仅是文献研究的成果,而且也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毕业设计文献综述一般属于专题性综述,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2、综述的特点:能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内外某一专题的历史现状(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3、综述的作用:高度浓缩了十几篇甚至几十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的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为毕业设计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和方案思路,是毕业设计必要的前期工作。 二、文献综述的编写目的

1、澄清研究思路; 2、把握研究方向; 3、制定研究方案; 4、借鉴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的编写步骤 (一)选题 能否写出一篇好的文献综述,选题是否恰当至关重要。选好文献综述的题目要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毕业设计课题内容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技术方案,相关理论或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历史、现状、前沿动态、发展趋势及存在的学术争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选择一个相关的题目。 2、根据所占有文献资料质和量。只有在说明问题的文献资料数量比较丰富、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各方面论点,又经过分析、对比与综合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符合课题本身需要的综述题目;当然也可先根据需要确定综述题目后再去收集文献资料。这正、反两个过程常是相辅相成的。 3、选题一定要能反映出课题相关的焦点、新成果、新技术和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