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有关的蜀道三国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4
沿着古蜀道驱车出剑门——剑门蜀道三国文化寻踪(2010-02-04 16:01:23)转载▼标签:剑门蜀道三国昭化阆中旅游分类:旅游始凿于春秋战国前的剑门古蜀道,主干线为金牛道,又名石牛道、五丁道、剑阁道等,得名源自“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
古蜀道贯穿川陕之间。
山峦起伏,急流纵横,数百公里,处处险峻,自古号称“难于上青天”。
千百年来为进出川陕的唯一通道,其间有峭壁如削,诗意悠然的清风峡、明月峡......在川北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汇聚着无数的传奇故事,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随处可见的三国遗迹与散落在民间的三国故事,当时诸葛亮、姜维全部是通过蜀道与魏国进行交战。
作为今天的108国道(成绵广高速,也称川陕高速)前身的剑门古蜀道,把美丽富饶的天府平原与中原大地紧密的联系起来。
这条剑门古蜀道,也是金牛道上历史文化最厚重、自然风光最优美而又最艰险的地段,不但演绎了诸葛亮驰骋于蜀道咽喉,呈出师表,六伐北魏的传奇篇章,也留下了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以及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的浪漫。
这是一条自然与人文兼具的线路,也是解读四川历史文化与社会变革的最好入口。
目前这条线路正在申报“剑门蜀道三国文化”世界自然文化线路遗产,这也是继丝绸之路、大运河之后的第三个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线路。
第一站七曲大庙袭文脉在川陕古道,历朝历代的风流名士一步一诗句,三步一华章地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名作!梓潼是古蜀道南端的一颗耀眼明珠,以“东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
位于梓潼县的七曲山大庙历来香火鼎盛,文脉相袭,这当然与此大庙祭祀着掌管天下功名的“文昌帝君”张亚子有关。
七曲山大庙相传为严明人张亚子的祀庙。
历经一千余载,今存楼阁寺殿集元、明、清三代建筑之精华,有各种殿堂20多处。
景区古柏苍翠,遮天蔽日,香烟袅袅,令人浮想联翩。
七曲山大庙的“应梦仙台”,相传是唐明皇得梦之所。
梓潼历来为兵家必争、商贾必经、游人必游之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古迹,至今还可见五丁开山、贞观石刻、诗圣遗赋、明皇幸蜀、道子遗迹、诸葛伐魏、相如读书等遗迹。
绵阳、绵竹绵阳历史悠久,古称“涪城”,又名绵州是古剑门蜀道的南端起点,有蒋琬墓,古江油关,富乐山等三国文化遗迹,是三国寻踪旅游的必经之地。
富乐山位于绵阳城东2公里,是以再现三国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园林。
三国蜀汉时,刘备以助刘璋拒曹为名入蜀,刘璋来此山迎接。
二刘在山上饮宴时,刘备望山下良田沃野,一派丰饶景象,不禁叹曰:“富哉!今日之乐乎。
”富乐山因此而得名。
富乐堂在富乐山公园内,为纪念刘备、刘璋涪城相会而建。
内有昭烈阁、豫州园、汉皇园、三国碑林等。
富乐堂内刘备、刘璋涪城会公园雕泥塑,雕刻技艺精湛。
堂内建有二刘大会涪城盛况的泥塑群像。
蜀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的塑像也建于堂内。
在绵阳市郊西山之上有蒋琬墓。
诸葛亮北伐曹魏时蒋琬任丞相府事,负责粮饷兵源供应。
诸葛亮辞世后,任尚书令、大司马等职,辅佐后主刘禅,坚持“联吴拒魏”主张。
蒋琬是继诸葛亮之后蜀汉政权的中流砥柱,病逝后归葬于西山。
陵墓保持汉代风格,祠前立蒋琬铜像,石人,石马和石兽分立神道两侧,四周绿树成荫,翠柏环抱,更显墓园古朴幽静。
祠门有盛赞蒋琬襄助诸葛亮扶助汉室功业和高尚情操的楹联:“小心自可襄诸葛,大度尤能恕二杨”。
诸葛瞻父子墓祠——又称双忠祠,在绵竹城西门外。
诸葛瞻,字思远,诸葛亮子,后主刘禅以瞻为行都护上将军。
邓艾由阴平江油而下取蜀,诸葛瞻父子督军拒艾于绵竹关,双双战死。
祠庙建于清乾隆年间,正殿立诸葛瞻父子及死难军士的牌位。
沿正殿石级而上是“启圣殿”,殿中塑诸葛亮坐像,两侧分塑诸葛瞻父子像,祖孙三代享祀一堂,与成都武侯祠遥相辉映,相得益彰。
三国古韵涪城:见证蜀汉兴亡四川是三国蜀汉之地,遗迹最为集中的当数成都—绵阳—剑门关一线。
绵阳古称涪城,素有“蜀道咽喉”之誉,是三国时刘备取川的据点和蒋琬御魏的战略指挥中心。
从刘备、诸葛亮到蒋琬、姜维等,在绵阳,即便是今天,仍有保存完好的三国遗迹,这也为绵阳积淀了厚重的三国历史文化底蕴东汉末年,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统治巴蜀的是刘璋,此人懦弱昏庸,不孚众望。
北方的张鲁、曹操都想吞并巴蜀。
刘璋的部下张松、法正希望刘备取代昏庸的刘璋,建议请刘备入川, 对付张鲁和曹操。
刘璋不听群臣劝阻,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绵阳富乐山桃园三结义雕塑211年,刘备留诸葛亮、关羽镇守荆州,带上军师庞统,将军黄忠、魏延,率军数万,沿长江、嘉陵江、涪江,进军涪县城(今绵阳城区芙蓉汉城),人马驻扎在涪县城郊东山一带。
刘璋听说刘备到了涪县,率领了步骑3万多人,到涪县迎接。
刘备与刘璋二人在涪县城相会,称兄道弟,十分亲热,天天饮酒宴会,欢聚了三个多月。
有一天,筵席设在东山之上,二刘登高饮酒,非常高兴。
刘备见东山之下,田野肥美,庄稼茂盛,涪县城内,熙熙攘攘,好一片富庶繁荣的景象!不禁叹道:“富哉!今日之乐乎!”后人因此改东山名富乐山,绵阳也有富乐之乡的美誉。
富乐阁壁画刘备刘璋涪城会刘璋要刘备出兵去北边打张鲁,并把白水关(今广元市青川县沙州乡境)守将高沛、杨怀所部划归刘备指挥。
刘备便率军进驻葭萌关(今广元市昭化镇)。
刘备到葭萌以后,并未继续北上去打张鲁,而是在驻地练兵习武,积草屯粮,并广树恩德,收买民心。
经一年时间,刘备站稳了脚跟之后,便实施夺取益州的计划。
为了寻找向刘璋进攻的借口,刘备向刘璋写信,说曹操要攻荆州,必须回去救援,请求刘璋支援一万军队和粮草等军用物资。
刘璋只给了4000老弱残兵,给了一半粮草。
刘备借题发挥,大骂刘璋吝啬,以激怒部下。
这时,张松听说刘备要回荆州,信以为真,写信给刘备,劝他不要放弃夺取益州的良机。
这封信被刘璋得知,立即杀了张松,并命令各关口守将,不得再与刘备联系。
一、全县地理人文概况剑阁古称剑门,地当秦蜀要冲,因诸葛亮在剑门关凌空凿石修建飞梁阁道而得名,素有“蜀北屏障、两川咽喉”之称,自东汉以来,历为县、郡、州治地,建县已有1700多年,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积淀厚重,是全国文化先进县。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540米,年平均气温16℃、降雨量1000毫米、日照时间1500小时,无霜期达270天,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森林覆盖率51%,是全国四大柏木林区之一;剑门关森林公园是首批国家森林公园;境内长达151公里的翠云长廊建于先秦,堪与古罗马大道相媲美。
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砂、煤、石灰石、地热等30多种。
京昆高速、宝成铁路、西成高铁穿境而过,距广元机场仅2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全县辖57个乡镇,549个行政村,人口68万(农业人口60万),面积3204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积最大、人口第二、经济总量第三的县。
县政府驻地于2003年9月28日由普安镇迁址下寺镇,县城规划区面积1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现常住人口3万余人。
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我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商品生猪调运大县、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重点县、全国油料生产50强、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全省首批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和生态旅游十佳县。
①2009年全县GDP实现42.92亿元,比2008年增长13.6%,较上年加快8.3个百分点,人均GDP达7388元,增长12%。
②全县财政总收入27.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3亿元,上级财力性转移补助6.27亿元,专项转移支付4.61亿元,灾后重建15.7亿元),可用财力7.4亿元,人均财力4.3万元。
财政当年收支平衡。
今年一季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09万元,占预算收入的44.6%,增幅居全市第一。
③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6亿元,增长152.5%。
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亿元,增长26.5%。
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8元,增加329元。
巴蜀文化见面课:巴蜀地区的三国文化1.东汉末年控制汉中地区的割据势力是()答案:张鲁2.东汉益州地区的“涪县”指的是现在巴蜀地区的()答案:绵阳3.与四川省南充市的“万卷楼”有关的三国历史人物是()答案:陈寿4.下面歌咏三国历史文化的诗句中,不是杜甫创作的是()答案: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5.蜀中专祀诸葛亮的武侯祠最早兴建在成都的()答案:少城6.关羽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最高典范。
答案:“义”7.蜀道上的关隘中,地处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分界的关隘是()。
答案:白马关见面课:秦汉时期西南夷开发与南方丝绸之路1.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灭蜀,并灭苴、巴,设()、巴郡。
答案:蜀郡2.西南夷地区是西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区域,相当于今天云南、贵州、广西、川南、()部分地区。
答案:川西3.汉武帝时,()首先上书建议开通夜郎道,被任为郎中将,带领一千士兵,负粮一万余人,奉命出使夜郎,恩威并用,说服夜郎侯多同归顺汉朝。
答案:唐蒙4.()为先秦至汉唐由蜀地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南方丝路”和唐宋至近现代川藏“茶马古道”的发祥地和起始地区。
答案:邛崃山及古临邛地区5.汉武帝时期,先后上书建议出使西南夷地区的著名外交官有()。
答案:唐蒙;张骞6.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地区时所写下的传世名作为()答案:《喻巴蜀檄》;《难蜀父老》7.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以政府之力开通的道路有()答案:蜀道;五尺道;南夷道 ;西夷道8.“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汉武帝灭南越国之后。
()答案:对9.西南地区早期“丝绸之路”主要是商人追求利益主动作为,既有外需驱动,也有内需驱动。
()答案:对见面课:蜀学的核心价值观1.“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管子》提倡的核心价值。
()答案:对2.孟子讲仁义礼智“四端”,强调天道的关怀。
()答案:错3.德是体,是元君;道是用,是臣仆。
()答案:错4.蜀学的核心价值观强调()。
答案:道;德;仁 ;义;禮5.“蜀学”讲”道德仁义礼”,强调()、()和()。
49决策探索2019.11下剑门蜀道历史地理及文化资源概述 文/田文 一、剑门蜀道的地理概念剑门蜀道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全国罕见。
它的起点陕西汉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栈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拜将坛与饮马池、明珠桥、汉中府文庙、宝峰寺、天台山、汉南书院,有天台山、黎坪、五龙洞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洋县长青、朱鹮,佛坪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湖、红寺湖、兴元湖、南沙河、午子山等多处知名风景名胜区。
剑门蜀道的终点绵阳境内有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北川小寨子沟、猿王洞、千佛山,江油窦团山、李白故里,梓潼七曲山大庙、安县罗浮山温泉、平武仙海风景区、白马民俗风情、绵阳汉阙、西蜀子云亭等。
二、剑门蜀道的重要历史地理及文化资源(一)剑门关剑门关位于峰峦叠嶂的大剑山。
大剑山峭壁连绵,横亘似城,至关口突然中断,两崖对峙,其势如门,故名“剑门”。
因其“璧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素以“天下雄关”著称。
剑门关是“蜀北之屏障,两川之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塞,古人有“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拌”的赞叹。
剑门层峦叠嶂,古道迤逦,山水壮丽、风光宜人,吸引着古往今来的诗人墨客、达官显贵来此观瞻,历代名人王勃、卢照邻、李隆基、岑参、王维、李白、杜甫、李商隐、王安石、陆游等都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徐向前、郭沫若、张爱萍等也在剑门留下了珍贵的墨迹。
(二)翠云廊及剑阁古蜀道据史料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经剑阁入蜀的重要陆路通道。
传说秦惠王伐蜀,制造了五头石牛,并派人在石牛屁股后边撒上金子,假装说这些金子是石牛屙出来的,于是“蜀人悦之,使请石牛,惠王许之”,就派五丁前往迎接石牛,因此,这条蜀道又称之为金牛道和石牛道,从那时候起,它就有了正式的名字,成为了四川至中原的官道。
从它得名至今,也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
三国蜀汉时,为了解决当时由汉中到成都的军事运输,为百姓通行提供方便,诸葛亮主持开辟栈道,在较为平坦的山地铺上木头,修成了土栈,在陡峭的崖壁上凿孔,插进木梁,上铺木板,修成了石栈。
风物民俗FENGWUMINSU绵阳市西山公园内的“蜀八仙”文化符号刘文传国学大师谢无量先生曾说过:“蜀有学,先于中国(即中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大主流中,蜀学皆占有特殊地位。
仙道文化起源于蜀蜀王仙化的传说很早,蚕丛、柏灌、鱼凫“皆得仙道”,望帝春心化为啼血杜鹃,开明上天成为天门奇兽,三星堆与金沙文化的如仙如幻,显示出四川是蜀人最早羽化成仙的文化想象力起源处。
用今天的语言讲,就叫做蜀人浪漫主义,丰富的想象力,便于旅游者体味四川作为“仙源故乡”的特殊人居环境及美好境界。
蜀王仙化的传说故事表明,蚕丛是以食野果、训野蚕为特征的以嫘祖为标志的部族采集经济时代,柏灌与鱼凫是以渔老鸦捕鱼为特征的部族渔猎经济时代。
“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话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其中鱼凫王畋猎湔山“得仙道”,是古蜀仙道诞生时期。
到蜀王杜宇已开始农耕定居时代。
杜宇“从天坠”“春心托杜鹃”“声哀而吻有血”,魂化为杜鹃鸟,受到蜀人千百年朝拜,这也是仙化故事。
“魂化杜鹃”仙云观是蜀人羽化飞仙梦幻的开始,是后来道教以羽人飞仙为理念核心的滥觞。
蜀王开明氏上天成为守昆仑之虚的开明兽,这也是仙化故事。
古昆仑指岷山,岷山成为道教昆仑真官仙灵的中心由此而来。
古蜀五祖的仙化故事是古蜀人仙化想象力的真实记载,是古蜀仙道流传的真实记录。
“仙”字古写为“遷”,“遷”与“僊”二字同源。
仙化就是迁化,迁来迁去,引起羽化飞仙的浪漫想象,就成了仙。
迁徙活动称为“遷”,到处迁徙的人,特别是向山上迁徙的人,才称为“僊”,也可写成“仙”,表示人在山上成仙。
蜀人的仙化思维由此而来,后来道教采用这个“仙”字构成神仙一词。
古蜀文化的内涵是重仙。
“魂为心之灵,魄为体之灵”,蜀人很早就有灵魂的观念。
不同的是,蜀人这种观念不是悲观的、厌世的,而是乐观的、幻化的、梦幻般浪漫的。
张陵,亦称张道陵,在西蜀鹤鸣山学道和创立道教,在青城山布道和建立“二十四治”(教区),主要就是利用古蜀仙道及仙学。
古柏森林●古蜀道解说词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七曲山大庙外古蜀道“翠云廊”参观!我是古蜀道“翠云廊”专职导游人员***,今天我将陪同各位游客领略古蜀道“翠云廊”幽深,感受三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游览过程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使大家的旅行愉快;如果我的服务有不周到的地方,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预祝大家的七曲山之行能够顺顺利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大庙外古柏林,处处古柏森森,翠浪如云,这就是饮誉海内外的古蜀道“翠云廊”。
它始于秦汉,完备于明清,虽历尽千古沧桑,仍枝繁叶茂。
它们的姿态奇异:有的主干挺拔,铁骨嶙峋,俨若泰山,所以有“泰山柏”之名;有的盘根错节,同根并干,形同连理,称为“夫妻柏”;有一棵巨柏,膊干倾斜,行程既可躲雨又可遮风的树腔,传说刘禅亡国后,被俘去洛阳途中曾在树身下躲过雨,故人们称其为“太子柏”、“阿斗柏”。
最为珍奇的是应梦仙台侧那株“晋柏”,周身无皮、无枝、无叶,却老当益壮,相传为张亚子所植,虬枝粗干,宛若苍龙腾空,有“树王”之称,为古“翠云廊”之奇观。
翠云廊是古蜀道的一段,而且是以险著称的剑门蜀道的一段。
翠云廊古柏称剑州路柏,民间又称“皇柏”,亦称“张飞柏”。
位于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和绵阳市梓潼县。
翠云廊以剑阁为中心,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阆中,三条路蜿蜒三百里,全是林荫道,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
树为柏树,经过历朝历代无数劫难,留存至今的古柏,还有8000多株。
最大的须8人合围,小的也要3-4人方可抱拢。
翠云廊得名于清初剑州知州乔钵的诗:“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中。
两旁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
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
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
龙蛇蜿蜒山缠互。
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
”从此,“翠云廊”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便成了“剑门路柏”的雅名。
据专家考证,翠云廊的形成,应归功于李壁。
李在任期间,大规模整修蜀汉年间的驿道,以青石砌路,并在路旁补植柏树。
三国文化研学路线可以从成都出发,途径德阳、绵阳和广元,最后到达汉中。
这条路线可以让你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探寻蜀汉历史和诸葛亮的智慧。
具体来说,这条路线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景点:
1.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是一座纪念诸葛亮的专祠,在这里可以了
解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2.德阳白马关:白马关位于德阳市罗江区,是古代蜀汉的军事要
塞。
在这里可以领略三国时期的军事文化,了解蜀汉时期的战
争历史。
3.绵阳梓潼七曲山大庙:七曲山大庙是一座古老的庙宇,供奉着
主宰文运的文昌帝君。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三国时期的文化氛围,了解蜀汉时期的文学成就。
4.广元翠云廊:翠云廊是古代蜀道的一段,这里的古柏群和驿道
遗址见证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沧桑。
在这里可以体验三国时期的
交通文化,了解蜀汉时期的交通发展。
5.汉中勉县武侯祠:汉中勉县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在这
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背
景。
在这条路线上,你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四川美食,如麻辣火锅、串串香、龙抄手等,感受到浓郁的巴蜀文化氛围。
总的来说,这条三国文化研学路线将让你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探寻蜀汉历史和诸葛亮的智慧。
如果你对历史文化感兴趣,不妨来这条路线一探究竟。
绵阳历史名人旅游资源概况及价值
绵阳历史名人旅游资源概况及价值
绵阳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
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名人遗迹。
以下是绵阳历史名人旅游资源概况及
价值。
一、刘备故里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被誉为“千古一帝”。
绵阳
是刘备的故乡,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与刘备有关的文化景点和古迹,
如五马墓、水镜庙、成都戏院等。
这些景点不仅能让人感受到刘备
与蜀汉的历史,还能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二、李冰父子故里
李冰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工程师和政治家,因修建都江堰而
为人所知。
他的儿子李清也是一位杰出的官员和学者。
绵阳保留了
李冰父子的故居、墓地等文化遗产,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他们在
当时的贡献和影响。
三、浑源洞
浑源洞是绵阳市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江油市,是一处自然山洞。
传说中,浑源洞是刘备修炼成“千里眼”、“顺风耳”的地方,被誉为“中国‘千里眼、顺风耳’的发源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
赏到独特的自然景观,感受到刘备的文化传承。
四、文华古街
文华古街位于绵阳市涪城区,是一条保存完好的明清风格的古街,是绵阳市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结构民居区。
这里保存着许
多传统的建筑、民俗文化、商业文化等众多的历史遗产,体现了中
国古代城市建筑的历史和魅力。
以上是绵阳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概况及价值,这些文化景点能够让游客深入了解绵阳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保护绵阳的文化遗产和提升旅游的品质与层次。
同时,这些资源也为绵阳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三国文化旅游线路标题三国文化旅游线路概述:三国文化旅游线路是以三国时期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涵盖了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区的景点和历史文化遗址。
该旅游线路串起了三国时期的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展现了三国历史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行程:第一天:成都---绵阳---剑门关第一天的行程从成都出发,前往绵阳市,游览三国文化遗址,如武侯祠、庞统祠等。
下午,前往剑门关,游览剑门关风景区,感受三国历史文化的魅力。
第二天:剑门关---大朝驿---昭化古城第二天的行程从剑门关出发,前往大朝驿,这里是古蜀道上的重要驿站,游览驿站遗址,感受古代驿站的文化魅力。
随后,前往昭化古城,游览古城墙、古城门等历史文化遗址,了解昭化古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三天:昭化古城---广元市---阆中古城第三天的行程从昭化古城出发,前往广元市,游览广元市区的历史文化遗址,如元坝校区、广元民俗博物馆等。
下午,前往阆中古城,游览古城墙、古城门、张飞庙等历史文化遗址,感受蜀汉文化的魅力。
第四天:阆中古城---南充市---遂宁市第四天的行程从阆中古城出发,前往南充市,游览南充市区的历史文化遗址,如南充市博物馆、朱德故居等。
下午,前往遂宁市,游览遂宁市的历史文化遗址,如广德寺、船山区观音故里等。
第五天:遂宁市---成都第五天的行程从遂宁市出发,返回成都市,结束三国文化旅游线路的旅程。
景点介绍:1. 武侯祠:武侯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祭祀祠庙之一,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供奉着刘备、诸葛亮等历史名人。
2. 庞统祠:庞统祠是安葬和纪念三国时代刘备的军事庞统的地方,位于德阳市罗江县鹿头山白马关。
3. 剑门关:剑门关是四川盆地北部的一座重要关隘,位于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
4. 大朝驿:大朝驿是古蜀道上的重要驿站,位于广元市元坝区大朝乡,是三国时期的重要驿站之一。
5. 昭化古城:昭化古城是四川北部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之一,位于广元市昭化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蜀道文化线路的保护与申遗中的几个问题1林向内容提要:“蜀道”作为重要文化线路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有必要组织多学科的学术研究队伍对“蜀道”进行研究。
本文从“蜀道”的含义、“蜀道”的路线、“蜀道”的文化保护以及“蜀道”的申遗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蜀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不是最终目的,未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也并不代表着蜀道保护、研究任务的结束,而是通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动,使蜀道文化线路得到了有效保护,并建立起日常保护和监测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蜀道”;路线;文化保护;申遗一、“蜀道”的含义问题先要为“蜀道”正名。
“蜀道”一词为各类辞书如《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所不收。
有的只收古乐府相和歌之名《蜀道难》,写过《蜀道难》的名人不少,早的如南北朝时梁的简文帝、刘孝威,陈的阴铿等都有歌辞传世。
到了唐代因大诗人李白名篇《蜀道难》而闻名于世。
《蜀道难》既是流行歌辞,“蜀道”一词必有来历。
近查《四库全书》得“蜀道”2477条,与道路有关最早记载的是《后汉书·张霸传》。
张霸,成都人,官至会稽太守、颖川太守,老年任京官,卒时七十,“遗救诸子曰:今蜀道阻远,不宜归全,可止此葬”,“诸子承命,葬于河南梁县”。
这里讲的“蜀”是成都,“蜀道”是由中原的“人蜀之道”。
此后“蜀道”一词不绝于书,但除“道路”义之外,还统指以蜀〔成都〕为代表的“地区”—“蜀地”,如《新唐书》有“蜀道米价腾涌”、《宋史》有“令蜀道织锦茵”等等的记载。
现在提出的“蜀道”并非新词。
首先指的也是“出人蜀地的道路”,第二也应有“地区”的意思,因为既称为“蜀道文化线路”,按200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六次大会通过的《文化线路宪章》,要包含沿线所在“地区”的文化和文物等等(详下节),这与我国自古以来对“蜀道”一词的训话含义暗合。
出人四川盆地的道路众多,不可能都来保护和申遗。
我们认为“蜀道”应该是从号称“十三朝古都”的西安通向“西南大都会”的成都的“官道”。
绵阳富乐山的历史故事
在宋《方舆胜览》有记载: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冬,昭烈(刘备)入蜀,刘璋延至此山,望蜀之全胜,饮酒乐甚。
刘备欢曰" 富哉!今日之乐乎!”富乐山,由此而得名。
后来,刘备从葭萌关回兵夺占涪城,并以此为根据地攻占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
1800多年前二刘的“涪城会”,刘备在此开始了他争夺益州,三分天下的历程,也给富乐山赋予了厚重的历史底蕴。
富乐山上,随处可见三国蜀汉历史的足迹。
山脚下的广场上,竖立着“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铜像。
富乐山深处,有汉皇园、富乐堂、纪念刘备、刘璋“涪城会”的富乐阁。
富乐山地理位置独特,自古以来就很重要,而刘备、刘璋涪城会,更是让富乐山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耀后世的足迹。
富乐山位于绵阳城东两公里处,规划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是1987年开始陆续新建的以再现“三国故事”为主题的多处园林建筑有机组合的大型公园。
富乐山原名东山,又因山势向东绵延招展又称旗山。
三国蜀汉年间,刘备以帮助刘璋抗拒中原为名进驻入蜀,刘璋来到此山迎接,当二刘在山上饮酒欢宴时,刘备见山下良田沃野一望无际,一派富庶丰饶景象,不禁叹道:“富哉!今日之乐乎”,富乐山因此而得名。
古蜀秘境□李忠东谭祎波川江蜀道it (下)22'1,f ?熊猫故乡羌藏文化—绵阳“山秀绵州,水映涪城。
”绵阳,古称“涪城”“绵州”,是北出成都的“蜀道咽喉”和“富乐之乡”。
涪江从境域穿过,自公元前201年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历来为郡、州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
这里是夏王朝的缔造者、治水英雄大禹的诞生地,抚育了李白、欧阳修等杰出人物。
绵阳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的美誉,是中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基地,工业科技游极有特色。
绵阳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绵阳市区的富乐山被誉为“绵阳第一山”,城中另有李杜祠、西蜀子云亭、碧水寺、绵阳博物馆、绵阳科技馆、中国工程物理院科技馆、仙海湖等看点。
2019卷第10期•23绵阳位于三大地质构造的结合部,多条断裂从境内通过,其中包括发生松潘一平武大地震的虎牙断裂,发生“5•12”汶川大地震的北川一映秀断裂。
绵阳自然风光秀美,西部的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地方;梓潼到广元剑阁古蜀道上的翠云廊和城外的七曲山大庙令人惊叹;北川西羌九黄山猿王洞奇峰入云,高山溶洞群世界罕有;窦圖山、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风光奇秀,林静谷幽。
“5•12”汶川大地震使绵阳的猿王洞、窦圖山等原始山水破坏严重,悲怆之地老北川县城也位于这里。
■李白故里相传,李白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5岁时随父入川定居于今天江油市的青莲场,直至25岁离蜀。
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故里前有匡山,后倚天宝、太华诸山。
主要景点有太白碑林,陇西院、太白祠、名贤祠,李白衣冠墓、磨针溪、粉竹楼、月园墓等,留有“铁杵磨成针”等佳话。
〔李白纪念馆〕1962年江油市为纪念李白逝世1200年而建。
纪念馆为唐代园林风格,三面环水,竹树成荫,主要建有太白堂、太白书屋、晓雅斋、怀榭轩、临江仙馆。
珍藏文物4000多件,有李白的稀世墨宝,记载他青少年时代在青莲的两座宋碑,以及塑像、碑刻等。
绵阳有关的蜀道三国文化(一)
富乐山──位于绵阳市区东面的富乐山,出名于三国刘备之口。
三国蜀汉年间,即汉献帝建安十六年,驻军荆州的刘备应益州(今成都)牧刘璋邀请(其实是刘备已谋划好了的夺取西蜀之举)率军至涪县(即今绵阳,过去也称为涪城、涪州),蜀主刘璋,率领大军三万,到涪县此山(过去称东山、旗山)相迎,在此山,刘璋与刘备举箸相庆,欢宴百日。
当二刘在山上饮酒欢宴时,刘备见山下良田沃野一望无际,一派富庶丰饶景象,不禁叹道:“富哉!今日之乐乎”,富乐山因此而得名(见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
修庞士元议取西蜀章篇——两军皆屯于涪江之上。
玄德入城,与刘璋相见,各叙兄弟之情。
礼毕,挥泪诉告衷情。
)。
富乐山风景区被称为"绵州第一山"是三国文化的主题公园。
富乐阁、五虎上将雕塑等景点游人甚炙,占地2.1平方公里,1987年开始陆续新建的以再现“三国故事”为主题的多处园林建筑大型公园。
富乐山公园内主要有豫州园、昭烈园、富乐园、绵州碑林、富乐阁等景区,48处亭、廊、楼、阁、轩、榭等景区建筑各具特色,分布错落有致,修建在富乐山顶的富乐阁,通高46米,共五层,楼阁构架与建筑风格均与武汉黄鹤楼相媲美;而富乐阁下的绵州碑林中的巨形浮雕“涪城会”上辉煌的宫阙、行进的车马和以刘备、刘璋为中心的上百人物则把三国的历史风云一一再现;占地9.96万平方米的桃花园、梨花园、梅花园、桂花园、海棠园、月季园、等植物园区均已初步形成,整个富乐山公园树林茂密,沟壑清幽,湖水荡漾,遍地绿茵,既有皇家园林风格,又有浓郁的山野情趣,且在各个景点、景区构成了一幅幅不同景色的天然图画。
绵阳三国遗迹纪念三国风流人物
[庞统祠墓]
座落在德阳市以北的鹿头山,祠墓为纪念三国蜀汉军师庞统而建。
房屋建筑以石材为主,每根石柱皆刻有名家手笔楹联。
祠西胜迹有“换马沟”、北有“落风坡”。
富乐山位于绵阳市城东。
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蜀郡主刘璋迎刘备初入蜀时,相聚此山,望蜀之盛况,饮酒乐甚,刘备叹曰:“富乐哉,今日之乐乎!”故名曰富乐山。
为纪念刘备、刘璋涪城相会,今建有富乐堂、昭烈阁、豫州园、汉皇园、三国碑林等。
富乐堂内刘备、刘璋涪城会公园雕泥塑,雕刻技艺精湛。
[蒋琬祠墓]
位于绵阳市西山,是三国蜀汉大将蒋琬的陵园。
诸葛亮北伐曹魏时蒋琬任丞相府事,负责粮饷兵源供应。
诸葛亮辞世后,任尚书令、大司马等职,辅佐后主刘禅,坚持“联吴拒魏”主张,后病故葬于西山。
祠内塑有蒋琬立身铜像。
祠门有盛赞蒋琬襄助诸葛亮扶助汉室功业和高尚情操的楹联:“小心自可襄诸葛,大度尤能恕二杨”。
(来源:煮酒三国)
绵阳建城已达2200年之久,自上古以来,文化积淀深厚,历史名人辈出,与\"丝绸之路\"齐名的连接中国中央与后方腹地的"蜀道"贯穿全境,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包括李白文化、文昌文化、三国蜀汉文化、大禹文化、嫘祖文化、宗教文化、温泉沐浴文化、西羌文化、白马文化、科技旅游文化、以及相关的饮食文化、古建筑文化等。
在上古文化中:人文女祖、蚕桑始祖、黄帝元妃嫘祖诞生在绵阳市的盐亭县;羌族祖先大禹、从绵阳的北川走出去,治洪水,建夏朝,于奇山秀水间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传说。
汉唐文化:蜀汉"兴也在涪(绵阳)、灭也在涪(绵阳)",刘备、诸葛亮、蒋琬在绵阳境内的遗迹处处可见,刘备刘璋涪城会的遗址--富乐山别有一番风景。
扬雄读书台“西蜀子云亭”傲立西山风景区,是刘禹锡“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所指。
稀世奇珍的汉平阳府君阙后一座独具建筑风格的博物馆,浓缩着绵阳的历史,收藏着科技精品。
郪国故址上的郪江汉崖墓多达一千多座,有道不完的故事,解不完的谜底。
江油是诗仙李白的故里。
那里有邓小平的题名,有江泽民“蜀道曾为太白乡”的诗;有太白纪念馆,有磨针溪、有李白故居陇西院、有李白胞妹李月圆故居粉竹楼、有月圆墓、有李白骑过的石牛,还有1000多座碑刻的太白碑林。
李白故里还有孕育李白山水灵气的窦圌山、观雾山、涪江六峡和匡山风景区;还有赋予李白道家仙气的乾元山和金光洞风景区。
文昌文化:北有孔子、南有文昌。
文昌帝君主管全天下功名、禄位,文昌庙宇遍及全国各地,远至日本、东南亚。
绵阳市梓潼七曲山大庙是文昌帝君发祥地,自来称\"文昌帝乡\",为天下文昌祖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查,历史上祭祀文昌庙会已有1060届,全国莘莘学子祈求护佑者络绎不绝,2004年4月28日四川省旅游局、文化局、绵阳市人民政府举办了首届中华文昌文化旅游节。
宗教文化:绵阳三台县有全国四大道观之一的云台观。
绵阳江油有乾元山金光洞,流传着《封神榜》中神奇的故事,不少的台湾哪吒教信徒到此寻踪。
我们将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努力提高文化品位,把文化作为塑造我市旅游品牌、发展我市旅游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