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生命环境范文.doc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摘要】本文从企业角度出发,基于全生命周期思想,建立以产品目标全生命周期环境成本为导向的全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控制流程,并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营销、建立回收再利用系统等为主要控制方法,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实施环境成本控制。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 环境成本; 成本控制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支撑,同时又对资源存量和环境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企业产品的生产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企业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料来自于自然资源;企业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企业产品在其最终废弃时会对环境产生或大或小的负面影响。
据统计,造成全球环境污染70%以上的排放物来自制造业,而且产品报废后所造成污染的70%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已经被决定了。
因此,从企业产品生产经营的角度看,要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有必要从产品的设计原材料获取-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使用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环境成本的分析和控制。
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的现状(一)环境成本的定义1998年,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在日内瓦召开了第15次会议,主题是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这是目前国际上第一份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系统完整的国际指南。
此公告提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对于企业环境成本的定义,这是国内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
(二)环境成本控制的含义对企业而言,环境成本控制行为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目标,同时还应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目标。
所以,环境成本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对环境成本核算提供的环境成本信息的基本分析,采用一定的方法,通过对环境成本形成过程中所有因素的控制,以达到环境法规的要求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而实现环境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最优的双重目的。
钢铁企业基于生命周期的环境作业成本法核算研究【摘要】钢铁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既是能源消耗大户又是环境污染大户。
环境成本的正确核算在整个环境会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钢铁企业成本节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文章将生命周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既科学又全面地研究和归集环境成本,有利于全面分析环境成本,降低产品总成本,从而大大提高钢铁企业成本管理决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环境成本;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钢铁企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着眼点就是努力维护好企业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显然这离不开环境会计的支持。
而环境成本的核算是环境会计的核心问题。
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下,环境成本不能得到全面的确认和正确的计量,因此选择适当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对于钢铁产品成本的正确计算,定价决策的合理制定,社会责任的积极承担,环保义务的主动履行,最终实现钢铁企业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生命周期的环境作业成本法核算的一般流程(一)环境成本基本概念界定环境成本是环境经济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环境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因占有和消耗环境资源、污染和破坏环境而付出的一种代价。
据定义可将环境成本的特征概括为发生时点不均衡性、潜在性、性质的多样性、相关性以及环境成本计量的模糊与精确并存性。
关于环境成本的分类,也是众说纷纭,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分类是将其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
内部环境成本是企业主动或受法律规定的迫使应当承担的环境成本。
外部环境成本是由企业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中法规未予规定、企业也未自愿承担的那部分治理成本。
但其中的具体内容不同国家、不同行业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思想对钢铁企业各生命阶段产生的环境成本进行全面确认和计量。
(二)基于生命周期的环境作业成本法核算的一般流程对环境成本进行确认、计量和分配是环境成本会计的目的,但并不限于此,更重要的是要为企业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为企业各种与环境成本相关的决策提供依据。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作者:周朝阳宋锐林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02期一、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内容产品生命周期即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理念,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制造、运输使用以及废物管理的一系列过程,大致上可分为五个阶段:(1)设计阶段,由市场需求调查或技术性的研究产生一个新产品的概念。
(2)生产阶段,企业向上游厂商购买物料、组件,投入制造活动,生产产品。
(3)销售阶段,企业将产品经由运输及营销渠道交消费者使用。
(4)使用阶段,产品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阶段。
(5)废弃回收阶段,等产品再也没有利用价值或出现更新、更好的产品之后,消费者将会将产品丢弃变成垃圾,或交由相关单位回收再利用。
从产品研究开发阶段开始,经过产品规划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和废弃回收等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着资源的溢出和消耗,各个阶段的不同活动对外部环境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企业只有深入到产品各阶段界定环境成本,结合生命周期思想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才能发现产品各个阶段成本发生的不合理之处,便于寻求改进方法,以降低企业总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现将对企业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环境成本重新界定,如表1所示:产品的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是产品生命周期中发生的所有环境成本的集合。
从时间角度看,涵盖产品设计与制造、运输销售、使用和维护、最终报废处理全过程;从成本发生源的角度看,由企业环境成本、用户环境成本及社会责任成本组成。
企业成本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含原材料成本)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制造商要承担的部分环境成本;用户环境成本是产品的使用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成本和废弃处理成本之和再减去回收款;社会责任成本是产品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回收处理过程中由社会承担的成本,主要是环境卫生、污染处理等方面的成本。
站在企业的角度,又可以把环境成本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外部环境成本包括用户环境成本和社会责任成本。
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注重对企业内部环境成本的管理,忽略了用户环境成本和社会责任成本等外部环境成本。
基于生命周期法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研究宋子义李鹏跃梁翠平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各国企业已逐渐从粗放经营过渡到集约经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的贡献已成为他们之间竞争的有力砝码,因而企业越来越重视环境成本并将其纳入到成本核算中。
本文立足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对产品设计材料加工、仓储、销售各个阶段所有内部和外部环境费用加以会计处理,并提出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关键词: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核算体系随着人类对环境关注程度的增加,环境因素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指标,各企业把环境成本纳入到会计核算体系中,环境会计也因此走入到我们的视野。
然而过去狭义的环境成本只包括了产品的制造阶段,而广义上的环境成本还包括产品研发阶段产生的环境成本及服务与处理阶段的环境成本,上述三个阶段构成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本文将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标准体系(ISO14000系列),现已正式颁布的有8个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有5个,包括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以及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这些标准对企业环境管理做出原则性的框架性规定,对如何达到这些环境规定的要求提供了一种环境管理的指南和模式,但从ISO14000系列标准对环境成本问题的阐述可知,这些标准都没有明确企业必须进行环境成本核算,对环境成本的标准也未作规定,使得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没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因此,亟待建立一套关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方案。
企业传统成本核算具有一定局限性,按照传统财务会计的理论,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经济资源价值耗费进行对象化的数额,在此强调以经济资源为主进行成本核算,而实际上当前很多企业都是以自然资源的消耗换来企业利润的增长的,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并未将其考虑进去,因此传统成本核算是不真实的,进而在产品定价上也会出现偏差。
全寿命周期视角下建设项目环境成本研究摘要:在环境日益受到威胁的今天,人们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建设工程项目的大量实施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所造成的损失形成一种潜在的社会成本,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成本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对建筑企业有可能产生的环境成本进行了总结。
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对建设项目的环境成本构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控制管理措施。
关键词:环境成本;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Abstract: in the environment is being threat today, people for the attention of environment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impact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loss caused by forming a potential social costs,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environmental cost of basic concepts and classification, the architecture enterprise may produce environmental costs are summarized.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ife cycle of the environmental cost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Keywords: environmental cost;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life cycle随着我国各项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筑企业过去无偿使用自然资源,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做法将彻底结束。
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控制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增长,自然资源耗竭日趋加速,环境负荷日益严重,这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肩负重大环境责任的企业更需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观念,将预防性、规划性纳入环境成本控制,力争从自身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科学控制环境成本。
试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出发,阐述企业如何在产品的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和废弃物处置阶段严格控制环境成本,真正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标签:环境成本;控制;生命周期1 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控制的必要性1.1 从环境成本构成内容看生命周期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又称之为“绿色成本”,是社会用于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工业污染末端治理和用于支付环境监督的管理费用等的资源耗费。
联合国国际会议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中将环境成本定义为: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由于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的关联性,同时由于企业行为对环境影响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企业的责任边界在延伸,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品、服务在整个产品或服务的寿命周期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成为关注的焦点。
企业的环境成本不仅仅停留在末端治理的治理成本了,它不应该仅仅存在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而应该贯穿于企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以进一步明确产品的环境责任。
从企业的生产经营阶段来看环境成本可能在以下几个阶段形成:第一,在设计开发阶段可能发生的研发费用和试验费;第二,材料采购阶段因获取原料产生的环境成本、采购某些稀缺资源和限量原材料而追加的成本;第三,产品生产阶段中消耗的环境资源成本、环保治污设备投资、排污治污各项费用以及环境事故或公害的赔偿金;第四,产品销售流通阶段发生的产品环保包装支出和运输中的能源消耗成本以及消费过程中产生污染的治理支出;第五,废弃物处置阶段发生的一些费用开支。
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环保设施运营评价方法研究环保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而环保设施的运营评价则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进行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一种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环保设施运营评价方法,以提供科学的评估手段,提高环保设施运营的效益。
生命周期成本是指在一个设施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包括设计、建造、运营和废弃处理等各个阶段产生的费用。
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环保设施运营评价方法主要是以此为基础,通过对环保设施各个阶段的成本分析,评估其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首先,对于设计阶段,评估环保设施的设计方案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并进行成本分析。
在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环保设施的使用寿命、能耗、减排效益等因素,通过设备的选择和设计优化,降低环保设施的建造和运营成本。
同时,还需考虑合理的设施容量和运行方式,以提高设施运作的效益。
其次,对于建造阶段,评估环保设施的建造成本和工期,并进行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评估。
在建造阶段应该注意资源的有效利用,合理规划建设项目,减少材料浪费和能源消耗,同时降低施工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对建造过程的成本和资源分析,可以为后期的运营提供参考。
再次,对于运营阶段,评估环保设施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并进行效益评估。
在运营阶段应该注重环保设施的设备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能。
同时,还需实时监测设施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以减少运行中的成本支出。
通过对运营阶段的成本和效益分析,可以为环保设施的优化和后期的决策提供参考。
最后,对于废弃处理阶段,评估环保设施的拆除和废弃处理成本,并进行环境评估。
在废弃处理阶段应该遵守相关的废物处理法规要求,确保处理过程环保和资源合理利用。
通过对废弃处理阶段的成本和环境影响分析,可以为环保设施的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全面的评估。
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环保设施运营评价方法可以综合考虑环保设施各个阶段的成本和效益,从而评估其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基于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研究在当今日益发展的世界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环境问题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生存意义重大,良好的环境管理能够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对于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一、生命周期环境评估生命周期环境评估是基于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研究的核心,通过考虑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从采矿、制造到使用和废弃阶段来评估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影响。
生命周期环境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模阶段: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和信息,建立生命周期模型。
2. 分析阶段:对于所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并评估其对于环境的影响。
3. 识别阶段:对于环境影响的各个方面进行划分、识别,并确定环境影响所产生的原因。
4. 评估阶段:对于所识别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比较,以确定环境缺陷的重要性和优先次序。
5. 沟通阶段:通过数据和信息的交流,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探讨环境问题所需要的解决方案。
二、生命周期环境管理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是对产品或服务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环境管理的一种方法。
它帮助生产者和消费者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影响,从而识别出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
1. 环境管理计划:包括评估环境问题、确定目标和规划管理活动。
2. 生产设计阶段:应用环境型设计、材料选择、节能技术等来改善产品或服务的环境性能。
3. 生产过程阶段:通过环境管理技术来减少废弃物、废气、废水等对环境的影响。
4. 服务使用阶段:在服务使用过程中应用有效的环境管理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回收和处理阶段:对废弃物进行安全回收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是基于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方法的一个关键因素。
它可以为寻找环境友好型的解决方案提供经济效益的分析,同时也可以为政府规划环境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模阶段:对生命周期进行建模,分析成本的构成和整个生命周期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生
命环境-
【摘要】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对环境成本核算进行分析研究,并初步建立环境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了企业环境成本的概念、分类与确认,就环境成本的计算与分配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解决企业环境成本及外部环境成本的量化、企业环境成本的合理分配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生命周期;企业成本核算
1.引言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自然资源不断遭受破坏,环境质量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用使得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和枯竭;大气污染、水污染、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生物种类逐年递减等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向人类发起了严峻的挑战。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客观要求、基本概念与类别、计量与计算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某火力发电厂环境成本核算的实例分析,尝试将生命周期思想蕴于其中,建立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理论和方法,可对企业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成本进行科学评估,以寻求降低企业总成本的机会,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双赢。
2.环境成本定义
郭道扬教授以“生态环境成本”[1]的思想为基础,将环境成本界定为:一是由于环境恶化而追加的治理生态环境的投入;二是因重大责任事故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造成的损失及由此而引
起的环境治理费用和罚款;三是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投资项目所造成的罚款;四是环境治理无效率状况下的投资损失和浪费。
中南大学肖序教授认为,企业环境成本就是企业因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为降低生产经营的产品或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负荷,或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而在一定时期内,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活动所发生的旨在取得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可货币化计量的各种耗费。
该定义以生命周期的思想来界定企业环境成本,并指出了企业产生环境成本的原因在于降低环境负荷,或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法规,但未考虑自然资源的消耗成本[2]。
生命周期(Life Cycle)思想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 Grave)的理念[3]。
而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制造、运输使用以及废物管理的一系列过程。
其每个阶段都存在着资源的溢出和消耗,并且会由于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而对外部环境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这种结合生命周期思想分阶段核算的企业环境成本,更能全面考虑其产品在各个阶段的特色,从而提供详细的与环境决策相关的信息。
3.环境成本的分类
本文主要根据北京大学王立彦教授的观点,把环境成本按照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及不同功能的角度进行分类[4]。
3.1 环境成本的空间范围
从企业的角度看,环境成本可以区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
内部环境成本指由于环境因素而引致发生,己经明确是由本企业承受和支付的费用。
比如排污费、环境破坏罚金或者赔偿费、环境治理或环境保护设备投资等等。
外部环境成本是指那些由于本企业经济活动所导致但尚不能明确计量,并由于各
种原因目前未由本企业承担的不良环境后果。
环境成本的“内部”“外部”之分并不是绝对的,并且外部环境成本正逐步内部化。
3.2 环境成本的时间范围
按照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与其实际发生时间的不同,可以将环境成本作三种类别划分:过去环境成本,当期环境成本及未来环境成本。
也就是说,在本会计期间内有关环境成本的支出,其所补偿的可能是以前的环境损失,也可能是当期环境损失,还可能是可预见到的将来环境损失。
(1)对过去环境成本的本期支出,指本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环境支出是对过去造成的环境污染或环境损害的补偿。
当具有追溯效力的新环境法规或会计法规生效时,这种会计事项就会增多(有时也可能是法律诉讼的结果)。
比如,企业过去的经营活动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合法合规的,由于条件的改变或新的有追溯力的法规的颁布使得企业需对过去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而发生环境支出。
(2)对当期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指本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环境支出是对当期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损害的补偿。
本期发生的环境污染或损害本期承担,从会计意义上来说符合会计的及时性原则。
如本期造成的气体排放超标所缴纳的罚款,即是对本期造成污染的补偿。
(3)对将来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指本会计期间内预支的环境性费用是基于对将来环境污染和损失进行的补偿。
如企业提取的各种环境成本准备金。
3.3 环境成本不同功能的角度
按照企业所发生的环境性支出的功能的不同,可以将环境成本分为以下三类:弥补己经发生的环境损失,维护环境现状,
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不利环境影响。
(1)治理性支出或补偿性支出。
指企业发生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或损害的支出。
该支出可以是对过去造成污染或损害的一种治理或赔偿,也可以是对当期发生污染或损害的治理或赔偿,其特点是污染或损害已经发生而产生的支出。
如企业产生的废弃物严重损害了附近农民的农田,基于对农民的补偿而发生的支出。
(2)保护性支出。
企业发生的该笔支出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现状不受再度破坏。
如企业为了保护环境缴纳的环保基金,缴纳的绿化费等。
(3)预防性支出。
指发生在环境损失出现之前而采取措施的一种支出,属于主动性支出。
如企业为了防止产生严重的污染物而引进环保型生产设备,先进的工艺流程,节能减排技术等都属于预防性支出。
4.基于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计算
如何对环境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并进行相应的环境成本计算,学者们一般都赞同有必要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成本计算体系。
对环境成本的计算与研究目前已有3种常用的方法:①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②生命周期成本法(Life Cycle Costing,简称LCC法);③完全成本法(Full Costing Accounting,简称FCA法)。
其中作业成本法是从管理会计理论中借鉴过来的,主要关注内部环境成本,可用于成本计算、资本决策和业绩评价中,还可以与其它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而生命周期成本法是从环境管理学理论中借鉴过来的,对产品或生产流程从原料获取、材料制造与加工、产品生产、产品使用流通或消费、再生循环到废弃的全过程的全部成本进行计算,能增强产
品的价值链上各个企业的合作,改善其与环境的关系,并能增强企业的环境形象。
完全成本法是一种全成本的思路,计算整个内外部环境成本,但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除个别行业使用完全成本法计算成本外,都采用制造成本法计算本企业的成本,因而我国运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环境成本暂时还存在困难。
5.结论
本文根据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的实际情况,从管理会计角度研究企业环境成本之后,提出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通过对ABC法、LCC法和FCA法的比较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的企业环境成本计算方法,即基于生命周期的作业成本计算法,实现环境成本的内化。
并且选取火力发电厂为研究对象,运用实例说明此方法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上,在实务中运用明显不足,特别是在企业环境成本核算领域,连核算所包含的内容这一基本议题都存在着各种争论,由此可见我国发展环境会计的道路还极为漫长。
目前企业计算环境成本主要运用3种方法,而在我国的实际运用中,完全成本法已经被制造成本法所替代,由此我国环境成本计算主要可运用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的效果远比单用一种方法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