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略读实践课《梅花魂》+《相思岬》等三篇文章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14
第6课时略读实践课——《梅花魂》+《相思岬》《乡心》《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一、教学目标1. 练习用“换位思考”等方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 圈画、批注含义深刻的句子。
3.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梅花,历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赞颂的对象,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优美的诗句,可谓字字含情,句句铿锵。
文中“我”的外祖父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
想一想,作者围绕“梅花”回忆了哪几件事?标题“魂”又是什么意思呢?(一)深入自读,以例悟法1. 复习旧知,了解内容。
在单元预习课中,我们已经自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内容。
想一想:课文围绕梅花写哪几件事?2. 汇报交流。
(1)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出示词语):缕缕幽芳颇负盛名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玷污大抵欺凌训斥秉性眷恋衰老手绢(2)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
①读诗落泪;②珍爱梅图;③不能回国;④赠墨梅图;⑤送梅花绢。
3. 理文意,明方法。
(1)通过这五件事情,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总结:《梅花魂》是一篇体现华侨爱国心的文章。
文章采用叙事的手法,写了外祖父与“我”的五件事,运用了“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
我们是通过“读文—内容—抓关键语句—感情”的顺序学习的。
(二)拓展阅读,巩固学法阅读《相思岬》《乡心》《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
第一遍,快速阅读,不回读,不停顿,想一想每篇文章都写了什么。
1. 自主阅读,了解内容。
(1)快速阅读,感知内容。
(2)反思回顾。
2. 圈点批画,体会感情。
将感触深的句子画出来,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到空白处。
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问题导读:《相思岬》一文,作者想起了与姑妈的哪些往事?除了作者还有谁思念姑妈?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体会到了什么?《乡心》一文,作者想起了在家时的什么往事?你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是怎样的?你认为“乡心”是什么?《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一文,作者眼中的故乡是怎样的?为什么作者说“我恨你,我又不得不爱你”呢?作者的内心是怎样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三)汇报交流,分享收获哪篇文章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写了什么?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1. 小组交流。
语文《梅花魂》课件【三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准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境感悟、朗读、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2学情分析我所教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普遍较好,班级同学比较活泼开朗,课堂活跃,比较喜爱抢答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多讨论,多提问,多自学的方法让学生们了解学习此课3重点难点依据语文新课标要求,单元教学的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下: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教学难点:这篇课文所授的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因此,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本课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梅花魂(一)检查预习情况在这里我会在黑板上写出魂,分外,抹净低头折节,然后分别让他们标出魂,分,抹,折的音魂(hun)分(fen)外抹(ma)净低头折(zhe)节设计意图:为文章的学习扫清文字障碍,按新课标要求进行字词的积累。
(二)说导语设计梅花历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赞颂对象,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样优美的词句可谓字字含情,句句铿锵。
文中我的外祖父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想一想作者围绕梅花回忆了哪几件事?标题“魂”又是什么意思呢?本文地址:设计意图:提出所学重点,考察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学习了解水准,为进入下文做铺垫。
(三)整体感知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的五件事,想一想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同学们默读课文,通过默读了解全文,提出问题,使学生默读时有重点的把握了解点,让学生能抓住重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