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服国家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5
各级别学位服颜色名称对照表各级别学位服颜色名称对照表随着学校毕业季的到来,学位服已经成为很多学生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不同学校、不同学位所对应的学位服颜色也让人颇感困惑。
作为一种象征着学术和荣誉的服饰,学位服的颜色和设计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区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和学术体系出发,探讨各级别学位服颜色名称对照表,希望能给大家一个清晰的认识。
1. 学位服的起源和意义学位服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当时教会学校的学生们会穿上颜色鲜艳的长袍来作为学术和宗教荣誉的象征。
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学位服也成为了学术界和社会中一种重要的仪式和礼仪。
不同颜色的学位服代表着不同的学术等级和专业领域,体现了学生们的学业成就和荣誉称号。
2. 美国学位服颜色名称对照表在美国的学术体系中,学位服的颜色和设计由美国学术礼仪委员会(The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制定和管理。
根据其规定,不同学位的学位服颜色有着明确的对照表。
红色代表着文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Arts),蓝色代表着理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Science),而黑色则代表着法学博士学位(Doctor of Jurisprudence)等。
这种明确的颜色对照表不仅方便了毕业生和家长们的辨识,也体现了严格的学术规范和标准。
3. 英国学位服颜色名称对照表在英国,学位服的颜色和设计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和规定。
大部分英国大学都遵循着相似的颜色对照表,比如深色的学士学位学位服代表着文学学士学位,浅色则代表着理学学士学位;而红色代表着高级法律学位,绿色代表着医学学位,等等。
这种传统的颜色对照表不仅代表着英国悠久的学术历史,也展现了不同专业领域的荣誉和尊严。
4. 我国学位服颜色名称对照表我国的学位服颜色和设计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规范和特点。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学位服的颜色和设计由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The China Academic Degrees and Graduate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进行管理和制定。
黑色、蓝色、红色、金色,各色学位服有什么讲究?毕业季,毕业的同学们每天在朋友圈晒着自己的毕业活动,感慨自己过往的求学生涯,憧憬即将奔赴的远方世界,所作所为,极具仪式感。
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桥段就是穿着学位服和师友、家人、母校合影。
若是旁人看来,黑的、蓝的、红的,还有连颈帽上不同颜色的衬带,颜色斑斓,仿佛在声援同月各国举办的“骄傲节”活动。
甚至有的毕业生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穿上这个款式、颜色的衣服。
那么,学位服是怎样产生的?不同款式、颜色有什么寓意?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着装规定吗?《中外学位服研究》这本书给出了答案。
学位服的起源首先要承认,学位服与西方大学制度的形成有着深层联系。
公元11世纪,在宗教极为发达的欧洲社会,学校中的教师多由教堂的教士来担任,学位服与教士的僧侣服完全相同。
实践过程中,教师渐渐发现自己的社会地位并不稳固,便协同成立了教师行会,实行严格的入会标准,以此控制教师队伍的质量和地位。
当时,只有考试成绩优异者方能成为行会的新会员,学习若干年,尚未结束学业的人被称为学士,文理教师称为硕士,神学、医学和法学教师称为博士。
直到13世纪教会颁布法令开始区分僧侣服与学位服,与此同时,大学制度开始成形,在大学教育、世俗服装与宗教服装的三重影响下,独特的学位服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世俗服装对学位服的影响。
今天我们看到的学位服有披肩,它深受古欧洲连颈帽的影响。
所谓连颈帽就是指挂在颈上的套头帽,起初,它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人们可以方便地将连颈帽戴上或摘下,必要时,通过一条长线把连颈帽缠在颈上防寒取暖,或系于一处防止帽子脱落。
有时,它还具备审美装饰效果。
这种来自世俗社会的需求渐渐融贯到学位服的设计中,成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披肩。
同时,15世纪的欧洲还十分流行敞露宽松的服饰风格,开襟式服装十分时兴,常常会在长袍的前方开一个非常大的尖口,让衬里显露出来,袖口也非常宽大,在袖口的两处会绣上花纹,这也奠定如今学士服的大体形态。
各级别学位服颜色名称对照表
学位服颜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是中国大陆常见学位服颜色的对照表:
1. 学士学位(本科):
- 裁判型学士学位(本科):纯黑色
- 导师型学士学位(本科):深蓝色
2. 硕士学位:
- 硕士(硕):深蓝色
- 工商管理硕士(MBA):深蓝色
- 法学硕士(LLM):深蓝色
- 医学硕士(MMed):深蓝色
- 工程硕士(MEng):深蓝色
- 教育学硕士(MEd):深蓝色
- 农学硕士(MAgr):深绿色
- 医疗硕士(MA):深绿色
- 工艺美术硕士(MA):深绿色
- 体育硕士(Med):深绿色
3. 博士学位:
- 博士(PhD):纯红色
- 工商管理博士(DBA):纯红色
- 法学博士(JSD):纯红色
- 医学博士(MD):纯红色
- 工程博士(DEng):纯红色
- 理学博士(PhD):纯红色
- 教育学博士(EdD):纯红色
- 农学博士(PhD):橙色
- 医学研究博士(DMedSc):橙色
- 药学博士(PharmD):橙色
- 体育博士(PhD):橙色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不同学位对应的颜色可能类似,但在具体的学校可能会有所差异,建议根据具体学校规定来确定学位服颜色。
秋季校服技术参数秋季校服数量:小学:300套;初中:900套。
一、基本标准要求供应商所提供的学生校服须符合GB/T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和GB/T 1335.1~1335.3《服装号型》等标准。
二、校服技术要求:(一)质量标准所有面料及辅料应符合该产品的相关标准要求,无瑕疵和缺陷,质量为合格产品。
服装面料及辅料应在检验和预缩后进行排样开裁;缝制精细、牢固;材料成分的安全性能及整体产品符合国家针织运动装的标准。
(二)材料规格上衣:面料:涤盖棉,克重260克。
原料成分:50%聚酯纤维,50%棉。
性能特点:光洁平整,纹路清晰,饱满,色泽鲜亮。
辅料:机织罗纹;辅料含棉≥35%,聚酯纤维≤65%。
裤子:面料:涤盖棉,克重260克。
原料成分:50%聚酯纤维,50%棉。
性能特点:光洁平整,纹路清晰,饱满,色泽鲜亮。
辅料:辅料含棉≥35%,聚酯纤维≤65%。
(三)款型细节及功能说明上衣1.领子:翻领设计,亮色并和,翻领随意洒脱。
2.袖口:设计紧凑简约,螺纹袖口,可松可紧,转变自如。
3.左侧校徽:校徽及装饰图案采用胶印,印花图案由学校提供,中标单位免费制作。
4.上衣下摆:下摆采用螺纹式,松紧调节,可满足不同的身材需要。
长裤1.口袋:两个口袋,侧袋设计,方便实用。
简约大方的口袋有舒适感。
2.裤腰:裤腰要采取可调节段式松紧腰部设计,可松、可紧、可调节。
3.裤口设计:普通的裤脚。
(五)针织面料服装物理化性能技术要求(七)其它技术要求:1.燃烧性能、附件锐利性、绳带、残留金属针等应符合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2.做工精细,各部位线路顺直、整齐、牢固,针迹均匀,起止针处应回针。
3.各沿边、缝子烫实、烫平,各部位无褶皱,无折痕、无沾污、无线头、线迹、粉印、无烙印亮光。
4.不掉色、缩水小、不变形、不起球、不扒线;裤子为全松紧裤腰,腰内有抽绳,抽出口应锁眼;上衣不得带有帽子。
国家标准《中小学生校服技术要求》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近年来,中小学生校服质量问题突出,并成为媒体及国内动态舆情的关注点,也受到了国务院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和标准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校服在基本安全方面,必须执行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和GB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等强制性标准;在一般产品性能方面,主要参照GB/T 23328《机织学生服》和GB/T 22854《针织学生服》的技术要求进行考核。
同时,还有GB/T 28468《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SB/T 10956《学生服商品验收规范》等国家标准,以及十多个省市制定了地方校服强制或推荐标准。
相关标准数量多,但存在着标准分散,标准之间协调性不够强,无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的专用标准,不便于标准各相关方使用,并容易让普通消费者产生我国没有校服标准的错觉。
如果制定一个统一的中小学生校服技术要求标准,将中小学生校服的基本安全、通用产品性能要求进行规定,对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汇集整合,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既方便使用方使用,又可利用现有有效资源,构筑中小学生校服质量安全门槛,为校服管理和监管体系的建立提供有效支撑。
经教育部、国家标准委等有关部门多次协调会商,决定制定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以解决当前中小学生校服标准的混乱状况。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3月18日以国标委综合[2015]25号文件专门批准下达了制定《校服通用技术条件》(计划项目编号为:20150095-T-608)国家标准计划,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归口,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天津市针织技术研究所、中国服装协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教育部装备中心等单位负责起草。
2、主要工作过程(1)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
由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牵头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起草小组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校服、儿童服装、学生服等有关标准资料,为起草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提供参考。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学位办[1994]22号)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和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根据学位授予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制定一套既有中国特色的又符合世界惯例统一规范的学位服,向学位授予单位推荐使用。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决定,现就推荐使用学位服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学位服是学位有形的、可见的标志之一。
实行学位服,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有利于全社会进一步尊重知识和人才,有利于激发攻读学位者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和国际交流。
二、统一规范的学位服,分为博士服、硕士服两种,同时推荐使用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服(以下简称为校长服)。
学士服暂不推荐实行。
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
学位帽为方型黑色,博士学位帽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帽流苏为深蓝色,校长帽流苏为黄色;学位袍: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校长袍为红、黑两色,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和军事六大类分别为粉、灰、黄、绿、白和红色。
各学位授予单位如需在学位服上体现本单位标志,可在学位袍左胸前处绣(印或佩带)校(院、所)徽记;同时亦可在垂布衬里使用本单位惯用色。
三、实行学位服,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
学位服仅限于学位获得者、攻读学位者及学位授予单位的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在学位论文答辩会、学位授予仪式、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及校(院、所)庆、庆典等场合穿着使用,不准滥用。
学位服着装规范按附件一执行。
四、根据实事求是和自愿原则,各学位授予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需要,自行决定是否使用此套学位服。
今后,其他式样学位服一律废止。
五、学位服作为专用服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技术标准制做。
各学位授予单位可按照规定技术标准自行或委托有关单位制做。
有关技术标准资料或制做事宜,请与此套学位服研究单位之一北京服装学院(服装系或科研处)联系。
关于国务院学位办对学位服的统一规定标准和规范简介一、标准和规范简介如下:1、款式:分为校长服;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五种2、学位帽:校长为红色;其它为黑色3、流苏:挂在帽子顶端,自然垂于身体左侧,依照颜色区分为:校长与导师都佩戴黄色流苏;博士佩戴红色流苏;硕士佩戴蓝色流苏;学士佩戴黑色流苏。
4、垂布:分为六大学科,依颜色不同其学科分别区分:文科(红色);理科(灰色)工科(黄色);农科(绿色);医科(白色)军科(红色)实际颜色参照图表所示:5、面料:分为春秋面料,夏装面料,和来样定制面料。
国外院校,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习惯,习俗和要求来样特别定制。
二、学位服着装规范学位服是学位获得者。
攻读学位者及学位授予单位的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出席学位论文答辩会,学位授予仪式,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及校(院,,所)庆典等活动所穿着的正式礼服。
作为专用服装,着装应符合以下规范:1、学位帽学位帽为方型黑色(校长为红色)。
戴学位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2、流苏博士学位服的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服流苏为深蓝色,学士学位流苏为黑色,校(院,所)长帽流苏为黄色。
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
未获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带学位帽右前部中侧,学位授予仪式上,授予学位后,由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及已获学位者,其流苏均垂在所佩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
3、学位袍校长服为红色;导师为黑,红两色;博士服为红,黑两色;硕士学位服为蓝,深蓝两色;学士学位服为黑色,穿着学位服,应自然得体,学位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
4、垂布垂布为套头三角兜型,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军科六大类分别为粉;灰;黄;绿;白;红颜色。
垂布佩戴在学位袍外,套头批在肩背处,铺平过肩,扣子扣在学位袍的最上边的扣眼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
关于学位服,你知多少?时光荏苒,光阴飞逝。
在迷茫与纠结中,大学就这样过去了,毕业就这么悄悄来了... ...又要到毕业季,校园里的空气似乎也带有几分伤感。
穿上学士服,定格下每一个不舍的瞬间,大学就这样画上句号了... ...最近,校园开始散发张贴各种租学士服的广告,作为毕业生的我们将要穿上租来的学士服,摆出或者萝莉、文艺或者小清新抑或是各种雷人的POSE,借此来留住人生最美的时光... ...然而,你对学位服了解多少?它背后有哪些历史?不同学历、学科的服装又有哪些区别呢?你知道怎样正确选择穿戴学位服装吗?一起来关注——小小学位服的大学问!莘莘学子,在大学校园内,寒窗苦读数载,毕业了,都要穿上一套学位服,去参加毕业典礼,不参加毕业典礼,也要穿上它去照几张相,留作永久的纪念。
那么什么是学位服呢?一、学位服简介学位服(Cap and Gown),是学位获得者在学位授予仪式上穿戴的表示学位的正式礼服,是其获得学位的、有形的、可见的标志之一。
世界各国、各校的学位服虽有差异,但基本款式大同小异。
学位服分为:校长服、校长(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五种。
每套学士服由学士帽、流苏、学士袍、垂布四部分组成;垂布按文(含文、法、哲、史、教)——粉色、理(含经、管、理)——灰色、工——黄色、农——绿色、医——白色、军事——红色六大类,采用不同的六种饰边颜色区分。
流苏分为:校长(导师)流苏、博士流苏、硕士流苏、学士流苏。
中国在1994年5月以前,没有关于学位服的统一规定。
1994年5月10日,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制定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惯例、统一规范的学位服,向学位授予单位推荐使用的决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及其附件《学位服简样》和《学位服着装规范》。
实行学位服,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学位制度,有利于全社会进一步尊重知识和人才,有利于激发攻读学位者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和国际交流。
学位服标准(一)学位服标准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在毕业典礼上穿着学位服已经是一种普遍的做法。
针对学位服的标准,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学位服的制作标准学位服是非常正式的服装,其制作标准也是很高的。
以下是一些需要遵守的制作标准:•学位服须根据毕业生的身高量身定做。
•学位服应由优质的材料制成,如麻布、金丝绒等。
•学位服的颜色应按照学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学位服的种类学位服有各种不同的种类,其中包括以下几种:•学士学位服•硕士学位服•博士学位服每种学位服都有其特殊的设计和颜色,用于区分不同的学位。
学位服搭配除了学位服本身的标准外,穿着学位服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女生应选择黑色高跟鞋,男生应选择黑色皮鞋。
•服装应保持整洁,避免出现起毛、起球等现象。
•穿着学位服时要保持端庄、稳重的形象。
学位服的仪式穿着学位服参加毕业典礼是一种庄重的仪式。
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穿着学位服时,要保持身体的挺拔。
•在走路时要注意平稳地走动。
•在毕业典礼上,穿着学位服的毕业生应爬上舞台,接受学位授予仪式。
以上是关于学位服的制作标准、种类、搭配以及仪式等方面的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学位服的标准和要求。
学位服的保养学位服是一件特殊的服装,需要特殊的保养方法。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在穿着过程中,应避免与尖锐、硬物接触。
•每次穿着后应该及时清洗干净,避免污渍印在上面。
•学位服应该单独存放,以免受到其他物品的损伤。
学位服的文化意义除了学位服本身的一些规定和要求外,学位服还有其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以下是一些需要了解的事项:•学位服起源于中世纪,当时用于区分不同教派的学者。
•学位服的颜色和款式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学科、职业和阶层。
•学位服的穿着代表着学生对于知识和教育的尊重和认可。
以上是关于学位服的保养和文化意义方面的一些需要了解的事项。
学位服不仅是一件服装,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结论总之,学位服作为一种特殊的服装,其制作标准、种类、搭配、仪式、保养和文化意义都需要我们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学位服标准
学位服是毕业典礼上的标配,是体现毕业生荣誉和身份的重要象征。
学位服种类不同,对应的教育级别也不同。
以下是学位服的标准。
一、本科学位服
本科学位服最突出的特点是方领和披肩,标志着学士学位的荣誉。
本科学位服上衣应该是黑色的,袖口宽松。
领口上方处有两条黑色的丝绸长条,各为十厘米宽。
披肩长约四十厘米,下端一般到臀部。
学士学位服的下衣应该是没有口袋的黑色短裤,裙摆应接近膝盖的中心。
在正式场合,男士需要穿着黑色袜子和皮鞋,女士应该穿着黑色绸袜和皮鞋。
二、硕士学位服
硕士学位服突出的特点是马褂式样的翻领和硕士帽,标志着硕士学位的高度荣誉。
硕士学位服上衣为黑色,袖口与领口周围镶贴有细密的绸缎长条,以及两条在左右跨肩处延伸的长条,呈V形。
硕士学位服下衣与本科学位服一样,都是黑色短裤。
硕士学位的帽子是黑色的平顶小帽,帽子上方有硕士学士毕业生所属学校徽标。
三、博士学位服
博士学位服与硕士学位服一样,是硕士学位的进阶荣誉。
博士学位服的上衣为黑色,外衣的左侧有让人联想起隆隆而过的翻领,带红
色细边,下摆呈八字形。
肩部两侧各有一只红色缎带从前到后,且翻领中间也有一条红缎带。
博士学位服下衣也是黑色短裤。
博士学士毕业生所戴头饰是黑色帽子和博士学士毕业生所属学校徽标。
博士学位服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学位证书。
以上是学位服的标准,穿着学位服标志着毕业生的荣誉和标志,应该注意细节和礼仪规范,仔细整理服装的色彩和大小,以体现出对学位的敬重和庄重。
山东省中小学学生装质量技术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技术标准规定的学生装通用工艺要求、检测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技术规范。
适用于以机织、针织面料加工制作的中小学学生装。
二、号型与分类1、学生装号型设置按 GB/T 1335.1~1335.3或GB 6411规定选用执行。
2、按面料织造方法分为机织学生装和针织学生装。
三、原材料要求1、主要面料、辅料按照省定质量标准执行,使用全省统一招标、集中采购的面辅料。
2、里料、衬布、缝纫线、纽扣等其他原材料由定点生产企业自行选择,但必须符合国家相应技术标准。
四、裁剪工艺要求1、裁前认真验布、顺色,留足够的时间使面料在松弛状态下回缩。
2、不料的纹路(丝缕)不得有明显的弯曲。
3、沿经向或凸纹裁剪。
4、布袋的纹路须和衣身一致。
5、不同匹号的面料有缸差时裁剪要编号顺色。
五、缝制工艺要求1、缝头一般为1cm,包缝3-6cm,特殊情况除外。
2、缝线密度:平缝13-14针/3cm,包缝13针/3cm(特殊部位按该款具体要求)。
3、缝接起始部分应采用来回针加固;明线及缝合线均应顺直,不得有明显的弯曲和并结,缝接处的面料,不得有明显的缝缩和缝头牵伸;缝线中不应有吊急线、宽松线。
4、不得有跳线、脱线,不得有包边缝的绽开和布料滑脱。
5、缝制线迹的伸长要和布料的伸长相适应(不得有被缝两块和缝程中面料拉伸不一致或不均匀的现象),不得产生缝线断开现象。
6、裤子后裆缝双趟。
7、不得有回落剪裁不良而产生的明显的布边毛丝。
8、口袋两侧若有损坏外观的情况,要在里侧或缝头处往返缝几次加固(口袋两端的I型式△型缝线视作加固)。
9、折边的宽度要适当、均匀,不因折边而抽线。
10、褶裥要均匀整齐,轮廓分明,无明显的弯曲与变化。
11、抽褶收缩程度要均匀、伸缩能力要充分,不得出现明显的“S”型。
12、缝制完的服装应满足如下要求:整洁无污染;各部分均应平服、顺直、周正、牢固,应该对称的部分(或部位),其位置和大小等均应对称;衣长和重要部分的尺寸与型号规定尺寸间允差范围见各款式具体要求。
学位服标准学位服是学生在毕业典礼上身穿的一种特殊服饰,代表着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获得学位的象征。
学位服标准是指学校对学位服的设计、材质、颜色等方面所做的规定和要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位服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学位服标准以及其设计与使用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学位服的设计:学位服通常由学位袍、学位帽和领章、领巾等配饰组成。
学位袍的设计一般可以参照传统的学究装束风格,如大学教师常穿的黑色长袍,可以采用类似的设计元素,如宽大的袖子、宽松的版型等。
学位袍的长度可以根据不同学位的级别进行调整,如学士学位的袍子可以比硕士学位的袍子短一些。
学位帽可以使用传统的“方尖帽”或者简约的平顶帽,搭配不同颜色的丝带来表示不同的学科专业。
2. 学位服的材质:学位服的材质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光泽度、质感和弹性的面料。
一般来说,学位服可以使用羊毛、人造丝绒或者聚酯纤维等材料制作。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充足的透气性和舒适度,还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暖效果。
参考材料可以包括聚酯纤维的特性和优势、羊毛面料的优点以及人造丝绒面料的使用情况等。
3. 学位服的颜色:学位服的颜色通常由学校或教育机构根据传统或需要做出规定。
在国际上,学士学位的袍子通常为黑色,硕士学位的袍子为深红色,博士学位的袍子为深蓝色。
而国内一些大学也有自己的特定颜色规定,如北京大学的博士学位袍为淡紫色,清华大学的硕士学位袍为绿色等。
对于领章、领巾等配饰的颜色选择,可以根据学校的传统或者学科的相关特点进行设计。
可以参考国内外一些知名高校的学位服颜色标准和背后的含义。
4. 学位服的标识:学位服上的标识一般包括学校的标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标识等。
学校的标志可以根据学校的形象和传统进行设计,要求标志清晰、易辨认。
学位标识通常采用以不同颜色的绒线或者绣花进行制作,如金色表示学士学位,银色表示硕士学位,金色和银色的组合表示博士学位。
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各个学位标识的设计要求和制作方法,以及国内外一些知名高校的学位服标识示例。
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服使用管理办法
为加强学位服的管理和完好使用,方便各院、所使用学位服,充分发挥学位服的作用,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我校学位服仅限于学位获得者、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在出席学位论文答辩会、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和学校庆典等活动穿着使用。
二、学位服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学位服着装规范》穿戴。
三、统一规范的学位服,分为校长服、博士服、硕士服等。
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
学位帽为方型黑色,校长帽流苏为黄色;博士学位帽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帽流苏为深蓝色。
校长袍为红、黑两色;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
垂布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和军事六大类分别为粉、灰、黄、绿、白和红色。
四、学位服是学位获得者获得学位的有形、可见的标志之一,要做到规范使用,要爱惜,不得丢失和损坏,严禁转借或他用。
五、学位服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应保证学位服的整洁。
六、学位服实行租借使用。
使用者在学位授予仪式前到研究生院教育处办理租借手续。
七、租借时间:授予学位仪式的前一天租借,每次租借时间为两天。
个人租借须当日返还。
八、租借办法:分集体租借或个人租借。
集体租借按每套20元的标准收取押金;个人租借二套之内交押金50元,超过两套按集体租借收取押金。
在规定时间内返还,则每套按3元/套/天标准收取使用费;超过规定时间返还,则每套每天加收2元使用费。
九、本管理办法解释权归研究生院教育处。
研究生院教育处
2004年11月30日。
株洲校服购买标准
一、目的
为了规范株洲市中小学校服的管理,保障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购买标准。
二、适用范围
本购买标准适用于株洲市内中小学校服的采购活动。
三、校服质量标准
1.校服的面料应符合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标准要求,无甲醛
等有害物质。
2.校服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线条简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3.校服的款式应大方得体,易于搭配,能满足学生在不同场合的穿着需求。
4.校服的颜色应符合学校形象识别系统要求,易于辨识。
5.校服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经得起洗涤、磨损等考验。
四、采购流程
1.需求调研: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和校方意见,确定校服款式、面料、颜色等
要求。
2.供应商选择:学校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符合资质、信
誉良好的校服供应商。
3.合同签订:学校与中标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采购数量、质量标准、
交货时间等条款。
4.生产发货: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组织生产,确保质量达标,按时交货。
5.验收付款:学校收到校服后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按合同约定支付货款。
五、其他要求
1.学校应建立校服管理制度,明确采购流程、质量标准等要求。
2.学校应加强校服质量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学校应定期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校服的质量和服务。
4.本购买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株洲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高中生校服各项指标标准
高中生校服的质量检测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纤维含量:校服的面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纤维含量越高,校服的质量通常越好。
2. 色牢度:校服的色牢度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即染色牢度等级不应低于3级。
3. pH值:校服pH值应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即到之间。
4. 甲醛含量:校服的甲醛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确保学生穿着安全。
5. 外观质量:校服的外观应无明显瑕疵,如破损、线头、污渍等。
6. 使用说明:校服应附有正确的使用说明,包括洗涤方式、保养方法等,以延长校服的使用寿命。
7. 理化性能:校服的理化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水洗尺寸变化率、洗后外观、面料色牢度、里料色牢度、绣花线耐洗色牢度、起毛起球、纰裂、裤后裆缝接缝强力、回潮率等。
此外,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要求,还可能存在其他特定的检测项目和标准。
在购买校服时,可以向学校或供应商了解具体的检测标准和要求,以确保选购的校服符合相关规定。
学位服国家标准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和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根据学位授予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制定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惯例、统一规范的学位服,向学位授予单位推荐使用。
1994年5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学位办〔1994〕22号)及其附件《学位服简样》和《学位服着装规范》,对学位服的简样及学位服着装规范给予明确规定。
一、学位服的来由
学位服饰的起源要追溯到12世纪,那时正在形成大学。
学者的日常服饰与牧师的服饰相同。
中世纪的学者几乎没有等级之分。
他们都立特定的誓约和可能被剃度。
在英格兰亨利八世时代,牛津和剑桥首先开始规范了有明确定义的学位服饰并且使它成为大学所严格管理的大事。
自1636年哈佛大学成立后,大学礼服开始在美国流行。
相比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管理机构确定了明确的所有大学都须遵照的学位服规范体系,出台了一部关于学位服饰的法规。
本世纪初,国外的学位服已分成两派:一派以欧洲的意大利、英国为代表,即所谓的“欧派”;一派以美国为代表,即所谓的“美派”,也有称其为“新派”。
最初,学位服是西方耶
稣会、天主教会传教士在中国兴办教会学校的附带物。
中国的学位服出现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或更早一些。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中国建立了适合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学位制度。
同时,与之相匹配的学位服饰也提到了日程安排上来。
199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开始确立中国学位服的规范体系。
二、学位服的用途和使用场合(国务院学位办制定)
学位服仅限于学位获得者、攻读学位者及学位授予单位的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在学位论文答辩会、学位授予仪式、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及校(院、所)庆、庆典等场合穿着使用,不准滥用。
三、学位服规范(国务院学位办制定)
学位服分为:校长(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四种,每套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
(一)学位帽
学位帽为方型黑色。
(二)流苏
博士学位帽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帽流苏为深蓝色,学士学位帽流苏为黑色,校(导师)长帽流苏为黄色。
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
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
授予学位后,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三)学位袍、
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学士学位袍为黑色,校(导师)长袍为红、黑两色。
(四)垂布
垂布为套头三角兜型,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标为粉、灰、黄、绿、白、红颜色。
垂布佩戴在学位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扣绊扣在学位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
(五)附属着装
内衣:应着白或浅色衬衫。
男士系领带,女士可扎领结。
裤子:男士着深色裤子,女士着深色裤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应着深色皮鞋。
流苏与垂布
博士学位服
硕士学位服学士学位服校长服
导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