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滴定条件的选择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27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7– 1 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能用于沉淀滴定法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1) 生成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2) 沉淀反应必须迅速、定量地进行。
(3) 有合适的确定终点的方法目前应用较广的是生成难溶银盐的反应,如:Ag+ + Cl- =AgClAg+ + SCN-=AgSCN这种滴定方法称为“银量法”,可用于测定Cl-、Br-、I-、SCN-等离子。
根据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不同, 银量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摩尔法⒈原理:以测定Cl-为例,在中性溶液中,加入K2CrO4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Ag+ + Cl- =AgCl (白色)2Ag+ + CrO42- =Ag2CrO4 (砖红色)由于AgCl沉淀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沉淀的溶解度,所以在滴定过程中,首先生成AgCl沉淀,随着AgNO3标准溶液继续加入,AgCl沉淀不断生成,溶液中Cl- 浓度越来越小,Ag+浓度越来越大,直至[Ag +]2[ CrO 42-] > Ksp 时,便出现砖红色Ag 2CrO 4的沉淀,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
显然,终点出现的早晚与溶液中CrO 42-的浓度大小有关。
若CrO 42- 的浓度过大,则终点提前出现,使分析结果偏低;若CrO 42-浓度过小,则终点推迟,使分析结果偏高。
因此,为了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必须控制CrO 42-的浓度,适宜CrO 42-的浓度可以从理论上加以计算。
在计量点时,Cl -与Ag +恰好完全作用生成AgCl 沉淀,此时[Ag +] = [Cl -] =√Ksp (AgCl) = √1.56×10-10 = 1.25×10-5 mol/L若Ag 2CrO 4沉淀恰在计量点时生成,则[][]()L m o l Ag CrO Ag Ksp CrO /108.51025.1100.9,225122442---+⨯=⨯⨯==-2在实际滴定中,因为K 2CrO 4本身呈黄色,若接上面计算的CrO 42-浓度,颜色太深影响终点的观察。
第七节非水酸碱滴定法(nonaqueous titration)一概述非水滴定法:在非水溶液中进行的滴定分析法非水酸碱滴定法:在非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滴定法 两种酸碱滴定法对比1.以水为溶剂的酸碱滴定法的特点:优点:易得,易纯化,价廉,安全缺点:当酸碱太弱,无法准确滴定有机酸、碱溶解度小,无法滴定强度接近的多元或混合酸碱无法分步或分别滴定2.非水酸碱滴定法的特点非水溶剂为滴定介质→增大有机物溶解度改变物质酸碱性扩大酸碱滴定范围非水酸碱滴定法为主应用:1、cK a(cK b) < 10-8 的弱酸(碱)2、水中溶解度小的有机物重要性:药典方法中应用滴定分析法测定的药物有近1/3使用非水酸碱滴定法。
非水滴定法(二)溶剂的性质(1)溶剂的离解性(2)溶剂的酸碱性(3)溶剂的极性(4)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常见溶剂的Ks值溶剂的离解性讨论(2)在拉平溶剂中+溶剂中唯一存在的最强酸是溶剂合质子——SH2 O+或H3溶剂中唯一存在的最强碱是溶剂合阴离子——S-或OH-(3)酸性溶剂是溶质酸的区分性溶剂,是溶质碱的均化性溶剂碱性溶剂是溶质碱的区分性溶剂,是溶质酸的均化性溶剂(四)碱的滴定(1) 溶剂5滴定弱碱应选择酸性溶剂,使弱碱的强度调平到溶剂阴离子水平,即增强弱碱的强度,使滴定突跃更加明显。
冰醋酸是最常用的酸性溶剂(需加入一定量的醋酐,使其与水反应转变成醋酸)水与醋酐反应的摩尔比为1:1。
若一级冰醋酸含水量为0.2%,比重为1.05,除去1000ml冰醋酸中的水, 应加比重1.08,含量为97.0%的醋酐的体积为( 见书p. 88 )5冰醋酸在室温低于16℃时会结冰对不易乙酰化的样品可采用醋酸-醋酐(9:1)的混合溶剂配制高氯酸标准溶液,不仅能防止结冰,且吸湿性小。
有时也可在冰醋酸中加入10~15%丙酸防冻。
对易乙酰化的样品如芳香第一胺或第二胺时所加醋酐不宜过量,否则过量的醋酐将使测定结果偏低。
(2)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滴定碱的标准溶液常采用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
一、判断题1、(标准溶液的概念) 盐酸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2、(标准溶液的概念) NaOH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3、滴定分析中,滴定至溶液中指示剂恰好发生颜色突变,该点即为化学计量点。
(×)4、标准溶液,指的是具有准确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在滴定分析中常用作滴定剂。
(√)5、只要反应平衡常数足够大,则该反应一定可作为滴定反应。
(×)6、滴定反应平衡常数越大,则滴定突跃越不显著。
(×)7、化学计量点就是滴定终点,两者含义一样。
(×)8、滴定分析中要求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之间的反应按照由滴定反应方程式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定量进行,为此应不发生或少发生滴定反应以外的其他反应。
(√)9、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符合化学计量关系的这一点称滴定终点。
(×)10、硫代硫酸钠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二、选择题1、(利用化学计量关系的基本计算) 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为204.2g∙mol-1,用它来(D)标定0.1 mol∙L-1的NaOH溶液,采用常规的滴定管,则宜称取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A、0.25g左右B、1g左右C、0.1g左右D、0.45g左右2、(利用化学计量关系的基本计算) 0.2000 mol·L-1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为g·mL-1。
(C)A、0.00049B、0.0049C、0.009800D、0.00098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B)A、固体NaOH(GR)B、固体K2Cr2O7(GR)C、固体Na2S2O3∙5H2O(AR)D、固体KIO3(GR)4、在滴定分析中,计量点与滴定终点间的关系是。
(B)A、两者含义相同B、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小C、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大D、两者必须吻合5、用间接法配制,需要标定的溶液为。
(B)A、分析试剂B、标准溶液D、待测溶液D、分析助剂6、某基准物质A的摩尔质量为50g/mo1,采用常规的50mL滴定管来标定浓度约为0.20 mo1/L的B溶液,设标定反应为A+2B=P,则每份基准物质的称取量为。
酸碱滴定的滴定条件酸碱滴定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用于确定物质溶液中酸碱度的浓度以及计算反应的等当量关系等。
滴定条件是指在进行酸碱滴定实验时所需要控制的环境条件,包括滴定剂的选择、指示剂的选择以及操作条件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酸碱滴定的滴定条件。
一、滴定剂的选择滴定剂是指在滴定实验中用来与被测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试剂。
根据被测溶液的酸碱性质不同,选择不同的滴定剂进行滴定。
常用的滴定剂有以下几种:1. 硫酸:用作酸性溶液的滴定剂,常用于测定碱性溶液的酸度。
2. 氢氧化钠:用作碱性溶液的滴定剂,常用于测定酸性溶液的碱度。
3. 碳酸钠:用于测定酸性溶液中的含氢阳离子。
4. 碳酸钾:用于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5. 硝酸:用于测定亚硫酸盐的浓度。
6. 硫酸亚铁:用于测定氧化性溶液中的还原剂浓度。
根据具体滴定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滴定剂,使其与被测溶液发生定量反应。
二、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是用来指示滴定终点的物质,一般会在滴定试验中加入少量的指示剂,根据滴定剂与溶液发生反应的变化颜色来确定滴定终点。
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有着不同的变色情况。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以下几种:1. 酚酞:酸性溶液逐渐由粉红变为无色,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明显,适用于酸性溶液滴定。
2. 溴酚绿:碱性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蓝绿色,适用于碱性溶液滴定。
3. 甲基橙:酸性溶液逐渐由红色变为黄色,碱性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适用于酸碱中性溶液滴定。
4. 金黄色指示剂:可用于氯离子的测定。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是进行滴定实验的关键,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确定滴定终点,从而得到准确的滴定结果。
三、操作条件滴定实验的操作条件会直接影响滴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操作条件:1. 温度:滴定实验应在恒定的温度下进行,以确保反应的平衡性。
通常室温下进行滴定即可。
2. 搅拌:滴定实验中的搅拌对确保反应均匀和加快反应速率很重要。
使用磁力搅拌器或机械搅拌器进行搅拌以保证反应的充分进行。
分析化学(第7版)习题参考解答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1)(2)0.30.1-0.20.1-0.4-0.60.20.20.1-0.10.4-0.20.00.5-0.3-0.20.20.3-0.30.1①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③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解:①dd1d2d3dnndi2d10.24d20.24n110.2820.31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
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某某in12.0104②(某i某)n120.0012③n0.00038u某tnn查表2-2,f9时,t0.013.25④置信限=t=3.250.000380.00128、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
§7-1 概述一、教学目的:二、教学过程:[课题引出] 1、何谓滴定分析法?待滴定进行到化学反应按计量关系完全作用为止,然后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的分析方法就称为滴定分析法。
2、滴定分析法的优点滴定分析法一般相对误差可小于0.2%,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测定准确度较高的特点。
[板] 一、滴定分析基本概念和滴定的基本条件(一)基本概念1.化学计量点(英文缩写为sp):当化学反应按计量关系完全作用,即加入的标准溶液与待测定组分定量反应完全时,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2.滴定终点(英文缩写为ep):加入某种试剂,使其在计量点前后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以便停止滴定,这个点被称为滴定终点。
3.非水滴定法:当被测物质因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或其他原因不能以水为溶剂时,采用水以外的溶剂为滴定介质,称为非水滴定法。
(二)滴定的基本条件凡适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即待测物质与标准溶液之间的反应要严格按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进行,反应的定量完全程度要达到99.9%以上。
(2)反应必须迅速完成。
对于速率较慢的反应可采取加热、使用催化剂等措施提高反应速率。
(3)必须有适宜的指示剂或其他简便可靠的方法确定终点。
[引深]常用的滴定分析法可分为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板]二、滴定方式直接滴定法:直接用标准溶液滴定被测物质称为直接滴定法。
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氢氧化钠试样溶液。
返滴定法:当反应速率较慢或者反应物是固体时,滴定剂加入样品后反应无法在瞬时定量完成,此时可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标准溶液,待反应定量完成后用另外一种标准溶液作为滴定剂滴定剩余的标准溶液。
如对固体碳酸钙的测定可先加入一定量的过量盐酸标准溶液至试样中,加热使样品完全溶解,冷却后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返滴定剩余的盐酸。
置换滴定法:对于不按确定化学计量关系反应(如伴有副反应)的物质有时可通过其它化学反应间接进行滴定,即加入适当试剂与待测物质反应,使其被定量地置换成另外一种可直接滴定的物质,再用标准溶液滴定此生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