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的反射 含平面镜成像
- 格式:pptx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22
初中物理知识,背面渡银的镜子和正面抛光的镜子平面
镜成像的规则
初中物理中,关于背面渡银的镜子和正面抛光的镜子平面镜成像的规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 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反射,形成物体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 背面渡银的镜子:背面渡银的镜子是在镜子背面涂上一层薄薄的金属银。
这层银反射光线的能力很强,使得镜子具有更好的反射效果。
这种镜子成像清晰,适用于需要高清晰度成像的场合,如医学检查、精密仪器等。
3. 正面抛光的镜子:正面抛光的镜子是在镜子表面经过抛光处理,使其光滑平整。
光滑的表面能减少光线反射的损失,使成像更加清晰。
这种镜子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摄影、照明等领域。
4. 成像规则:
- 物像等大: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
- 物像等距: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其像之间的连线在镜面上垂直。
- 成像对称性: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综上所述,背面渡银的镜子和正面抛光的镜子在成像原理和规则上有所不同。
背面渡银的镜子反射效果更好,适用于高清晰度成像;而正面抛光的镜子成像清晰,适用于日常生活和摄影等领域。
同时,平面镜成像具有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和成像对称性等规律。
第15课 平面镜成像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2.会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3.认识“虚像”;4.会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释现象;5.了解生活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例子。
1.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通过光的反射作图解答平面镜成像规律;3.初步建立“虚像”的概念;4.会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答实际问题。
知识点01 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
具体总结就是十个字:等大、等距、垂直、对称、虚像。
如图。
2.虚像是指射入眼睛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的集合点形成的像,如上图所示;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3.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反射面为平面的叫平面镜,反射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叫球面镜。
4.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5.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探照灯等。
【知识解析】平面镜成像原理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目标导航知识精讲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
点光源s在镜后的像s’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所以s’叫做s的虚像。
如果把光屏放在s’处,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所以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成在屏上。
2.解释:照镜子就是这样的原理。
可以说,只要利用到平面镜,就一定是反射。
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初中物理镜像知识点总结一、镜面反射1. 反射定律:在光线与平面镜(即光滑的金属或者玻璃等表面)发生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也是理解镜面反射的关键。
2. 光的反射:当一束光线射到一个光滑的表面上时,光线会发生反射,根据反射定律,我们可以确定反射后光线的方向。
3. 镜面反射的特点:镜面反射使光线的反射角度和入射角度相等,反射光线与法线(垂直于镜面的线)在同一平面内。
二、平面镜成像1. 虚实像:平面镜成像的产生是由于光线的反射,根据反射定律,我们可以确定光线的反射路径,从而确定成像的位置。
虚像是光线相交后看上去存在的位置,实像是光线相交后能在屏幕上或者墙上形成实际的投影。
2. 成像规律:涉及到物体的位置、镜子的位置和焦点位置的关系,可以通过光线追迹法来确定成像的位置。
3. 镜像位置:根据成像规律,我们可以通过追踪光线的方法来确定镜像的位置,例如物体和镜子的相对位置不同,镜像的位置也会有所不同。
4. 镜像大小:镜子成像的过程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也会在镜像中得以保留,但是镜像的位置和形状是相反的。
三、间接光学仪器1. 反光器:反光器是由多个平面镜组成的光学装置,通过多次反射,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
例如反光镜、激光反射器等。
2. 望远镜:望远镜利用镜子的反射功能可以放大远处物体的形象,分为反射望远镜和折射望远镜两类。
3. 显微镜:显微镜利用镜子的成像原理可以观察微小的物体,把物体的放大投影到镜筒上,方便观察。
四、曲面镜成像1. 焦距:曲面镜的焦距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镜子的成像效果,也是用来描述镜子的特性的重要参数。
2. 凸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是曲面镜成像的一种,根据反射定律和镜子的特性,我们可以确定凸面镜的成像规律和位置。
3. 凹面镜成像:凹面镜成像是另一种曲面镜成像的方式,同样可以通过追踪光线的方法确定成像的位置。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中关于镜像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间接光学仪器、曲面镜成像等内容。
镜面反射:在光滑的物体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光学特点:射到表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射出。
例子:水中倒影、黑板反光、油光的皮鞋、湖面波光粼粼……漫反射:在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光学特点:射到表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射出。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例子: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电影幕布反射定律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注意点:1)光线有方向性,入射光是AO;2)不要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应说:∠2=∠1。
反射角永远等于入射角。
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3)当光线垂直入射到分界面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而不是90°。
平面镜成像1)内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是正立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2)记忆:等大、等距、对称、虚像。
3)易错点:像的大小只跟物体有关,永远都等于物体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特别注意:在实验中,我们往往需要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多次”是指“三次”或“三次”以上!教材上只有两组数据,是不合理的,在中考中,一定要设计成三组或三组以上的数据!三种面镜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穿衣镜、潜望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探照灯、太阳灶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汽车的观后镜注意点:1)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光的反射定律:2)实像与虚像:凡是正立的都是虚像,凡是倒立的都是实像小孔成像的“像”、蜡烛通过透镜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它们都是倒立的,是实像;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它们是虚像。
“虚像”不是由实际的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人的眼睛“认为”镜子里有个像,这个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水中的“倒影”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正立还是倒立”,是相对于“镜面”而言的。
把图片转动,即把“平面镜竖立”,发现:它们的像都是正立的,是虚像!典型例题知识点一:光的反射现象例1: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 斑马倒影C. 看到士兵列队而来D. 日全食【解析】小孔成像、日食均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斑马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目标认知:学习目标1、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3、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5、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6、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7、初步学习用光路图研究几何光学的成像问题。
学习重点1、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决实际问题;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学习难点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4、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知识要点梳理:一、光的传播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等。
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光的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m/s,计算中取C=3×108m/s。
(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1光年=9.4608×1012km。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①.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④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⑤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光沿原路返回。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2.理解平面镜成像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反射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返回到原介质中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现象;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常见的反射现象有: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黑板(镜面)反光等。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照射到光滑的平面上时,光线被平行的反射回去的现象叫镜面反射;反射光只向一个方向传播,我们只能从一个方向看到反射光。
如黑板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平行光线照射到凸凹不平的物体表面上时,光线被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叫漫反射;反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反射光。
如从教室的每一处都能看到讲桌上的黑板擦。
3.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垂直入射、垂直反射、三线合一;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反射光线也远离法线,即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
4.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在平面镜成像中:像和物分别位于镜面的前后两侧;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为虚像。
简称为:等距、等大、对称、异侧、虚像。
5.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1)改变光路(2)确定像点(3)确定光路(4)确定光照范围、观察范围(5)成像作图与像的判别题型一:光的反射现象例1.(2014年威海中考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A.墙上手影“孔雀” B.水中“折笔” C.湖面“月影” D.树荫下“光斑”解析:墙上“孔雀”属于影子,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水中“折笔”是光的折射现象;湖面“月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此时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林中“光斑”,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作图题解析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题,是中考的考察重点,下面就关于这类作图题,分类归纳,供同学们参考。
一. 画光线利用反射规律,根据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或者根据反射光线确定入射光线是根底性题目。
例1. 如图1所示,AO是入射光线,MN为平面镜,在图1中正确画出反射光线。
图1解析:这是由入射光线作反射光线的题目,既是中考考察的根底知识,也是非常典型的一类题目。
根据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我们注意要先做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角确定反射角,准确做出反射光线。
详细画法如图2所示。
图2二. 作物体的像给出物体和平面镜,作出平面镜内物体的像。
例2. 如图3所示,物体AB上的B点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在B’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图3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和平面镜内的像是关于镜面对称的。
所以,平面镜所在的直线是物体和像的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连接BB’,做出BB’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平面镜,再根据平面镜位置确定点A的像,连接A’B’即为物体的像,结果如图4所示。
图4三. 确定反射面或者平面镜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线关系确定反射面,以及平面镜成像的图例中,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例3. 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中,如图5所示。
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程度面夹角的度数。
图5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那么反射角和入射角分别是60°,由此可确定出法线,再作出法线的垂线,即平面镜。
详细做法如图6所示。
图6四. 确定光源或者物体位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在平面镜和反射光路中确定光源或者物体的位置。
例4. 有一光源S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的两束反射光如图7所示,请你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图7解析:光源发出的光,被镜面反射后,我们可看成是由物体的像发出的,利用此特点可以很方便的找到光源。
第二周周笔记、周总结、周测试----------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 知道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反射定律2. 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3. 了解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作用及应用(二)、重点、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验证性实验二、本周的知识点梳理及重点知识强调光的反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说明:光照射到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
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反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分类镜面反射:光学特点:射到表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射出。
例子:水中倒影、黑板反光、油光的皮鞋、湖面波光粼粼……漫反射:光学特点:射到表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射出。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
例子: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电影幕布反射定律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注意点:1)光线有性,入射光是;2)不要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应说:∠2=∠1。
反射角永远等于入射角。
随着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3)当光线垂直入射到分界面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平面镜成像1)内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是;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2)记忆:等大、、、虚像。
3)易错点:像的大小只跟物体有关,永远都等于物体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特别注意:在实验中,我们往往需要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多次”是指“”或“”以上!教材上只有两组数据,是(“合理”或“不合理”)的,在中考中,一定要设计成三组或三组以上的数据!三种面镜平面镜:改变光的穿衣镜、潜望镜多种面镜组合,可以制成“哈哈镜”凹面镜:对光线有探照灯、太阳灶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汽车的观后镜本周总结点:1)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2)实像与虚像:凡是正立的都是,凡是倒立的都是小孔成像的“像”、蜡烛通过透镜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它们都是,是;平面镜成的像,是,它们是。
第一节 光的反射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3.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s m /1038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
光速:空气>液体>固体;声速:空气<液体<固体。
6.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7.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光屏的作用:(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8.将有反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9.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的方法: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并比较反射角的变化。
10.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的方法:将带有反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观察光屏上是否还有反射光线。
11.垂直入射时,反射角=入射角=00。
12.使入射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反射光线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14.镜面发射和漫发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5.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漫反射。
16.平行光照射到光滑物体的表面,其反射光线仍然平行,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发射;平行光照射粗糙物体的表面,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第二节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两支蜡烛要求相同。
3.选用玻璃板的好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并比较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与物到玻璃板距离的大小关系。
5.在寻找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一侧观察。
6.探究像的实虚时,眼睛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没有像。
7.将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光屏上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8.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与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专题06 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核心考点讲解】一、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或者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到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归纳总结: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辨析(1)镜面反射:平行光入射到光滑反射面时,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漫反射:平行光入射到粗糙反射面时,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方向射出,在各个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人在镜面反射范围内,看到物体非常明亮,反之,非常昏暗,所以观察镜面反射有方向要求。
漫反射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没有方向要求。
二、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5)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2、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3、球面镜(1)凸面镜和凹面镜都能成像。
(2)实际应用①凸面镜:车辆的后视镜、直角路口处的反光镜等;②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等。
【必刷题型精练】1.(2021•雅安模拟)图所示是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其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①湖面“月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符合题意;②水中的“断笔”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不合题意;③墙上“孔雀”实际上是手的影子,手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不合题意;④镜中的“风景”,是凸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符合题意。
答案:D。
2.(2021•通辽模拟)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B 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如图)。
第12讲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原理1.掌握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发现生活中光的反射的例子2.学会平面镜成像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规律3.了解球面镜基础知识1.理解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是光线和发现的夹角,而不是与镜面的夹角,更不是和水平面的夹角。
2.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差异,平面镜成像是虚像,前一节课学习到的小孔成像是实像。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在发生反射现象时,光又反射回原介质中,所以光的传播速度不变,只是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就是因为光的反射,反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形成视觉。
2.基本概念(1)入射点: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用“O ”表示;(2)法线: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如图ON 。
(3)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如图AO 。
(4)反射光线: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如图中的OB 。
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概念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原理实像和虚像球面镜(6)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用“r”表示。
例1.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小桥在水中的“倒影”B.阳光穿过三棱镜C.阳光穿过树林D.透过水珠看树叶【答案】A.【解答】解:A、平静水面上小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B、阳光经三棱镜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与题意不符;C、阳光穿过树林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与题意不符;D、水珠相当于凸透镜,透过水珠看树叶时,树叶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练习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浓密树荫中呈现圆形光斑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月食的形成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答案】B.【解答】解:A、浓密树荫中呈现圆形光斑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与题意不符;B、平静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挡住,产生月食,故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与题意不符;D、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练习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答案】B.【解答】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反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并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进行解释。
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与实验探究创作人:历恰面日期:2020年1月1日【知识回忆】一、光的反射定律.(1)(三线一共面).反射光线在和所决定的平面内;(因果关系要注意)(2)(法线居中) 跟分别位于的两侧;(3)(两角相等) 等于.(因果关系).二、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的作用,一是能改变,二是能。
〔2〕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为像,作图时用线,像到镜面的间隔与物到镜面间隔,与大小相等。
即表示像点和物点关于平面镜呈轴对称.【例题讲解】例1.光线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1),入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作法归纳:①要辨的传播方向〔光是从哪儿射向哪儿的〕②注意箭头不能漏画,箭头的方向不能画反。
例2.作出图2中的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作法归纳:结合平面镜成像原理或者特点作图平面镜成像规律: 等大、虚象、等距、垂直例3、有一光源放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得到两条反射光线,如图3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作法归纳:要找到光源位置,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像的位置根据对称性就能求出光源位置,而像的位置可由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得到。
例4.如图4所示,作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例5.如图5所示,平面镜M前有一个发光点S,S1是它在镜中所成的像,当平面镜转动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新位置.【稳固练习】1.在图HY,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或者镜面的位置.2.太阳光与程度方向成40°角,要使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沿程度方向传播,那么平面镜与程度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是〔〕°或者40°°或者70°°或者70°°3.在图7的方框中放置一平面镜,光线通过平面镜后的方向变化如图7所示,试画出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4.一条光线沿与反射面成60°角的方向射到反射面上〔如图8所示〕,假如反射面逆时针转过20°,反射角变为_________.作出镜面旋转后的光路图5、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