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错题集锦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错例一:一辆吉普车限载4人,运送298名运动员,至少需要()辆车。
错误:74辆分析:学生没有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本题,认为商即是答案,而忽略了余下的2人。
提示:本题是除数是一位数当中的一道练习,学生能写出这个答案说明他们对于除法计算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只是在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方面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实际问题。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自查或教师质疑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
(1)当学生说至少是74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验算一下,74辆吉普车一共载走了多少人,这时学生会发现只能载296人,那还有2人怎么办?也应该要一辆吉普车,从而得出答案是75辆。
(2)教师也可以反问学生,在计算时是否是整除?这时学生肯定会注意余数2,那对于余下的2人怎么办?从而得出还要加一辆车。
错例二: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20厘米,宽10厘米,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错误:周长100厘米或120厘米分析:学生出错有两中情况一是空间观念有限,不知从何下手;二是审题不清,将两个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
提示:对于空间观念有限的学生,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多画简易图,使抽象的图形尽量变得直观。
对于审题不清的小马虎我们在平时练习中教他们读题时,多圈关键字。
比如此题中的“正方形”,这样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应该会有所进步小数减法错题分析一、小测内容:(1)5.9+4.7 (2)5.3+4.7 (3)4.2-3.5(4)9-5.8 (5)4.5-3.7二、错题分析:1、竖式的得数忘记写小数点。
2、减法算成加法。
3、相同数位没对齐。
4、计算方法还没掌握。
本次错题是在学习了小数减法的算法后的第二节练习课学生在计算时所出现的错题类型。
具体情况如下:针对以上情况,我又设计了一节小数加减练习课,教学内容主要有这几步:一、分析小测错题情况。
(5分钟)二、游戏:对手大比拼。
(25分钟)规则:同桌进行,每人各抽两张数卡组成一个小数,并计算它们的和与差(要写横式与竖式),谁算得又对又快就可得一个红星,看谁的红星最多。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常见错题及分析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单元时、分、秒错例1、眨一下眼是1分钟。
(√)错因分析:对1秒时间的长短认识不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1秒做出准确的判断。
正确答案:(×)2、1分=10秒(√)错因分析:误以为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和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一样,都是10。
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应该是60。
正确答案:(×)3、2时=200分(√)错因分析:忘记了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误认为是100。
正确答案:(×)4、小明7:30离家去上学,7:45到校,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45分+30分=75分=1小时15分(√)错因分析:要求小明从家到校所用的时间,就是用到校时刻减去离家时刻,而不是用到校时刻加离家时刻。
正确答案:(×)5、在百米赛跑中,李佳用了11秒,王伟用了13秒,所以王伟跑的快。
(√)错因分析:在用时间记录成绩时,错误的认为用时越长,成绩就越好。
其实不然,在用时间记录成绩时,用时越短,成绩就越好,用时越长,成绩就越差。
正确答案:因为11秒<13秒,所以李佳跑的快。
6、1时25分+45分=1时70分。
(√)错因分析:时间的计算是相同的时间单位相加减,但是相邻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即满60分就是1时,所以上题中的70分应转换成1时10分,则1时10分与原来的1时相加,结果为2时10分。
正确答案:2时10分。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1个小格(√)错因分析:对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不了解,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1个小格是12分钟。
正确答案:(×)8、分针从数字9走到数字12,经过了3分钟。
(√)错因分析:分针从数字9走到12是经过了3个大格,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所以是经过了15分钟。
正确答案:(×)9、北京大学1:10上课,每节课2小时40分钟,第一节课1:30下课(√)错因分析:求结束的时间用开始的时间加经过的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50道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共26分)1.退位减法的竖式中0上有点,退位时用()来减。
A.0B.10C.92.128×7的积是()位数。
A.五B.四C.三3.两根绳子,第一根用去它的,第二根用去它的,两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相比,()。
A.第一根剩下的长B.第二根剩下的长C.同样长D.不能确定谁更长4.选择正确的答案.(1)家用饮水机高()。
A.96米B.96厘米C.9厘米(2)电脑桌高()。
A.20厘米B.98米C.80厘米(3)五斗柜高()。
A.100米B.3米C.110厘米(4)建筑楼房吊车高()。
A.80厘米B.50米C.50厘米5.水果店原来有一车西瓜,第一天卖出260千克,晚上又运来500千克,现在的西瓜和原来相比,()。
A.多了760千克B.少了240千克C.多了240千克6.班级图书架放着一些书,上层有128本,中层有112本,下层有86本,书架上大约有几本书?应选下面()算式计算。
A.128+112+86=326(本)B.130+110+90=330(本)7.620×5的积末尾有()个0。
A.3B.2C.18.中的个数是中的()倍。
A.4B.3C.59.如图,在一座桥梁旁,有一块限重的交通标志牌。
被空中的飞鸟遮挡的字母应该是()。
A.km(千米)B.t(吨)C.kg(千克)D.g(克)10.如图,它的周长为()毫米。
A.200B.198C.196D.202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1吨的钢材要比1000千克的木头重一些。
()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3.两根一样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4.笑笑的身高是121毫米。
()5.三位数加三位数,和一定是三位数。
()6.一个分数约分后它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却变大了。
()7.大于而小于的真分数有无数个。
()8.昨天那场大雨持续时间真长,整整下了3分钟。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典型错题一:题目:解决问题:玫瑰花和百合花共有819枝,并且玫瑰花的数量是百合花的2倍。
玫瑰花有多少枝?学生错解:错误1:819÷2=409(枝)……1(枝) 2个占8.3%错误2:819÷(2+1)=819÷3=273(枝) 8个占33.3%◆原因分析:和倍关系的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具有一定难度。
从学生学的角度看:1.理解能力差影响解题。
学生读题之后,难以找出表示一份的数(单位1),难以找出对应量,问题要我们求大数还是小数还搞不清楚。
导致解答错误。
题目中819枝所对应的是几份数,有好大一部分学生回答不上来,273枝到底是玫瑰花还是百合花的数量还搞不清,只是任务观点算出得数就了事了。
2.还不会用线段图或图形等式把文字表达的数量关系表征出来。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主要是没有充分了解各类学生的基础,没有认识到学生理解具体题意的难处,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字转化为图形的具体困难。
从访谈中得知,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需要画图,会通过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正确解答。
大部分学生似懂非懂,要老师稍加指引,才能顺利解答。
极少数学生是根本不懂,胡乱解答。
◆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养成多读题的习惯读题是解答问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弄清题意,形成题意的清晰印象。
在读题时,对题目中的关键词重音读,边读边停顿,使学生养成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
再让学生看题,用简单的语言叙述题意或数量关系,有条理、有根据的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说出来。
要善于挖潜题目中一些隐藏了的条件,如:百合花是单位1(1份),玫瑰花就是这样的2份,其实819枝就是指这样的3份。
2.重视解决问题的策略策略一:借助线段图,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为线段图可以更好地揭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步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通过线段图分析题意,线段的长度表示哪个具体量的大小,要弄清哪段表示什么,如:哪段表示百合花,哪段表示玫瑰花,819枝指的是哪个部分。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分⽶和毫⽶》典型错题分析】,供⼤家参考!◆典型错题:题⽬: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汽⽔瓶⾼约2()⽕车⼀节车厢长12()学⽣错解:汽⽔瓶⾼约2(厘⽶)⽕车⼀节车厢长12(分⽶)◆原因分析:1.孩⼦⼼中对于“⽣活原型”的表象不是很清晰。
在访谈中发现有学⽣说没看见过⽕车,有的对⽕车车厢不是很清楚,可见我们有部分学⽣的实际⽣活经验较少,从⽽导致错误。
2.长度单位表象的建⽴不能很好与⽣活中的物体紧密联系起来。
虽然在学⽣头脑中对长度单位已有所感知,也建⽴起了分⽶、毫⽶及⽶和厘⽶的长度表象,但多数学⽣仅仅停留在1⽶、1分⽶、1厘⽶、1毫⽶的长度表象,遇到将这些知识运⽤到实际物体的长度中就缺乏了解决的策略,不能很好地与实际⽣活紧密结合起来。
3.对于物体长度估测的⽅法与能⼒不强。
◆教学建议:1.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帮助学⽣建⽴起分⽶、毫⽶及⽶和厘⽶的长度表象外,我们还要多些时间让学⽣充分地动起来,量⾝边的物体,可以测量⾃⼰的数学书,桌⼦、椅⼦,教室的⿊板等等,感知的越多越好,让学⽣多建⽴⼀些基本物品的长度概念,如:⽂具盒长约2分⽶,光碟厚约1毫⽶以教室长约8⽶,楼房⼀层⾼约3⽶等。
2.多引导学⽣利⽤⼼⽬中已建⽴的⼀些熟悉的⽣活原型的长度作为参照的对象,通过⽐划、对⽐、反思,学会准确运⽤长度单位。
如对于学⽣填汽⽔瓶⾼约2(厘⽶),可引导学⽣⽐划⼀下,2厘⽶⼤约只有2个⼿指甲盖那么宽,汽⽔瓶⾼约2厘⽶很明显错了,汽⽔瓶⾼⼤约与⽂具盒长差不多。
对于⽕车⼀节车厢长12(分⽶),引导学⽣想像⼀下,才1⽶多的⽕车厢怎么可以坐很多⼈呢?相信这样引导学⽣⽐较、反思后肯定能正确地选择单位了。
3.注重对孩⼦估测⽅法、估测能⼒的培养。
(1)给学⽣多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较估测与实测所得结果的差别,从⽽逐步修正⾃⼰的估测策略。
(2)要发挥学⽣的空间观念,多引导学⽣想象物体的长度,如房⼦的⾼度,⼤树的⾼度等,设置⼀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现实估测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错题卡一、计算类错题1. 题目:公式错误答案:71题目解析:在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个位上公式,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公式,再加上进位的1,结果应该是81。
2. 题目:公式错误答案:575题目解析: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个位上公式不够减,要从十位借1当10,公式;十位上被借走1剩 1,不够减3,再从百位借1当10,公式;百位上7被借走1剩6,公式,所以结果应该是465。
3. 题目:公式错误答案:42题目解析:根据四则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公式,然后公式,这个答案看似正确,但很多同学容易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按照正确顺序计算是正确的,如果先算加法得到公式就是错误的,要牢记四则运算顺序。
二、测量类错题1. 题目:一根铅笔长约2(),括号里填“厘米”。
错误答案:厘米题目解析:通常情况下,一根铅笔的长度大约是20厘米左右,2厘米太短了,不符合实际情况,这里应该填“分米”。
2. 题目:1千米 300米=()米错误答案:1300米题目解析:因为1千米 = 1000米,1000米-300米 = 700米,很多同学没有先将单位统一就直接进行计算,导致出错。
三、几何图形类错题1.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错误答案:26厘米题目解析:长方形的周长=(长 + 宽)×2,即公式(厘米),这里答案看似正确,但有些同学可能是用长+宽得到13厘米,忘记乘2了。
正确计算应该是先算公式,再乘2得到26厘米。
2. 题目: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它的面积是()。
错误答案:16分米题目解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平方分米),很多同学把面积单位写成了长度单位,要区分清楚面积和长度的概念。
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库及分析编错题题型配套教学难错误情况及归因分析号内容度1填一填毫米的认中不少学生填了 3 厘米 7识分米;学生只注意回形针的一头对准了 3 厘米 7分米 . 却忽视了另一()厘米()毫米头没有对准 0 刻度线。
23000 米- 2 千米填一填千米的认中有的学生填了=()千米识( 1000) .这些学生注意了算式中两个量的单位不同 . 要统一单位 . 但要统一成什么单位呢 .要根据要填的量的单位 . 即化成千米再计算;显然这些学生解题方法不对。
3所有长度单位之间的进判断题长度单位低有的学生填了(√);率都是 10。
()练习平时说话不严密 . 考虑问题简单 . 判断题就要鸡蛋里挑骨头 .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可判错。
4 1 千克铁比 1 千克棉花判断题吨的认识低有的学生填了(√);重。
()“铁比棉花重”这是生活常识 . 其实这也是一句错句 . 学生受此影响;既然都是 1千克应该一样重。
546列竖式进位加法低46+ 75计算+7 1511 1个位相加正确 . 十位相加时 . 忘了加上个位进了 16电饭煲: 168 元;解决问进位加法中买电饭煲和电话机需电话机: 259 元;题要多少元?微波炉: 505 元;168+ 259=427 元电磁炉: 320 元。
答:买电饭煲和电话如果你有 500 元. 可以买机。
哪两器?明理些学生会解决由。
. 但一提得多余 . 看来教要注意范学生的解格式。
7先估一估 . 再算一算。
解决退位减法低便宜了( 200)元。
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些学生有 .元?填了估算的果;“先手机:原价 924 元估一估”指口估算 .价 745 元而要填的是算的便宜了()元。
果。
8803-495=算退位减法中803- 495=408些学生在算退位减法 . 个位、十位相减都正确 . 但百位相减 . 忘了被减数已退了 1。
9805-397=397式减法的低把算的果 397 当805算: 805算 . 并算做算的果。
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库及分析编错题题型配套教学难错误情况及归因分析号内容度1填一填毫米的认中不少学生填了 3 厘米 7识分米;学生只注意回形针的一头对准了 3 厘米 7分米 . 却忽视了另一()厘米()毫米头没有对准 0 刻度线。
23000 米- 2 千米填一填千米的认中有的学生填了=()千米识( 1000) .这些学生注意了算式中两个量的单位不同 . 要统一单位 . 但要统一成什么单位呢 .要根据要填的量的单位 . 即化成千米再计算;显然这些学生解题方法不对。
3所有长度单位之间的进判断题长度单位低有的学生填了(√);率都是 10。
()练习平时说话不严密 . 考虑问题简单 . 判断题就要鸡蛋里挑骨头 .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可判错。
4 1 千克铁比 1 千克棉花判断题吨的认识低有的学生填了(√);重。
()“铁比棉花重”这是生活常识 . 其实这也是一句错句 . 学生受此影响;既然都是 1千克应该一样重。
546列竖式进位加法低46+ 75计算+7 1511 1个位相加正确 . 十位相加时 . 忘了加上个位进了 16电饭煲: 168 元;解决问进位加法中买电饭煲和电话机需电话机: 259 元;题要多少元?微波炉: 505 元;168+ 259=427 元电磁炉: 320 元。
答:买电饭煲和电话如果你有 500 元. 可以买机。
哪两器?明理些学生会解决由。
. 但一提得多余 . 看来教要注意范学生的解格式。
7先估一估 . 再算一算。
解决退位减法低便宜了( 200)元。
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些学生有 .元?填了估算的果;“先手机:原价 924 元估一估”指口估算 .价 745 元而要填的是算的便宜了()元。
果。
8803-495=算退位减法中803- 495=408些学生在算退位减法 . 个位、十位相减都正确 . 但百位相减 . 忘了被减数已退了 1。
9805-397=397式减法的低把算的果 397 当805算: 805算 . 并算做算的果。
三年级数学上册高频错题+实例讲解01填空题。
(分)1、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重55千克,小老虎体重()千克。
2、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3、小敏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敏比小红矮()厘米。
4、()比603少289,870比582多()。
5、超市早上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停止营业。
全天营业()小时。
6、一个四位数减去1后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7、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
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8、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
9、4000米-2000米=()千米 13千米-6千米=()米2吨+3000千克=()吨 1千米+800米=()米10毫米+20厘米=()厘米 1厘米-6毫米=()毫米8000米-2千米=()米10、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米,两周一共挖了()米。
02判断题。
(分)1、求279比260多多少?列式计算是279+260。
()2、两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3、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4、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5、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6、小刚的体重是35吨。
()7、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8、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9、1200千克-200千克=1000。
()10、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一秒钟。
()03选择题。
(分)1、小红的身高15()。
A、米B、分米C、厘米2、10张纸厚约()A、1毫米B、1厘米C、1分米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A、100厘米B、280厘米C、208厘米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盒。
三年级上册小马虎算错题一、加法算错题。
1. 小马虎在计算35 + 27时,把27看成了72,结果是多少?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相差多少?- 解析:- 小马虎计算的式子为35+72 = 107。
- 正确的式子35 + 27=62。
- 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相差107 - 62 = 45。
2. 计算128+34时,小马虎把128写成了182,他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多多少?- 解析:- 小马虎算出的结果是182+34 = 216。
- 正确结果是128+34 = 162。
- 多的数值为216 - 162 = 54。
3. 小马虎计算236+15时,他把236当成了263,那么他得到的和比正确的和大多少?- 解析:- 错误计算的和为263+15 = 278。
- 正确的和为236+15 = 251。
- 大的值为278 - 251 = 27。
4. 计算45+38时,小马虎把45看成了54,他得到的结果是多少?正确结果是多少?两者相差多少?- 解析:- 小马虎得到的结果是54+38 = 92。
- 正确结果是45+38 = 83。
- 两者相差92 - 83 = 9。
5. 小马虎在计算135+47时,错把135写成153,他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多多少?- 解析:- 小马虎算出的结果是153+47 = 200。
- 正确结果是135+47 = 182。
- 多的数值为200 - 182 = 18。
二、减法算错题。
1. 小马虎计算85 - 32时,把32看成了23,结果是多少?与正确结果相差多少?- 解析:- 小马虎计算的结果为85 - 23 = 62。
- 正确结果为85 - 32 = 53。
- 相差62 - 53 = 9。
2. 小马虎在做76 - 48时,他把76写成了67,他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多少?- 解析:- 小马虎算出的结果是67 - 48 = 19。
- 正确结果是76 - 48 = 28。
- 少的数值为28 - 19 = 9。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及分析第一单元时、分、秒题号:01题号:02题号:03题号:04题号:05题号06: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题号:01题号:02应对策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要从问题入手,分析题目中相关的已知条件两步计算的问题,要先求连接问题和条件的“中间量”,问题中含有“大约”“大概”等表示估计的词语,一般用估算的方法解决。
强化训练1.估算:17+22≈ 28-16≈ 648-255≈ 151+78≈2.爸爸妈妈带小明去故宫玩,门票价格成人:268元/人,儿童:134元/人,爸爸准备600元买门票,够吗?第三单元测量题号:01错题记录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错因分析起始端不在0刻度,却把末端刻度当作物体长度。
应对策略引导学生讨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果起始端刻度不是0该怎么办?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测量的结果要用末端刻度减去起始刻度。
强化训练题号:02错题记录判断:1.一枚别针长34厘米。
()2.一只鸡重3000千克。
()3.1瓶牛奶重250千克。
()错因分析没有形成毫米、分米、千米的直观表象,不能结合所给数据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应对策略联系生活经验,充分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表象,同时注重积累常见物体长度的相关知识。
强化训练1.热水瓶高4()。
2.一个书架高长2()。
3.汽车每小时行45()。
题号:03错题记录统一单位再计算:7千米+5000米=()千米 1米+78厘米=()厘米6000千克+3吨=()吨 7000千克-5吨=()吨错因分析忽略了单位的不同,没有统一单位就直接计算。
应对策略引导学生在含有单位的计算中,一定要考虑单位名称是否统一,并通过训练养成先统一单位再计算的习惯。
强化训练1.23厘米+27厘米=()分米 2.1吨-300千克=()千克3.3000米+7000米=()千米 4.6厘米-2毫米=()毫米题号:04错题记录设计合理方案:三年级35人准备租车出游,一人一座。
第一单元时、分、秒一基础易错盘点易错点1链接“认识时间单位秒”【错例】丽丽吃饭用了10秒。
【错因】没有正确理解时间单位“分”与“秒”,不清楚10秒的时间有多长。
【改正】丽丽吃饭用了10分钟。
【反思】计量很短的时间,用秒做单位;计量稍微长的时间,用分做单位。
在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时,要明确所做的事情用的时间有多长。
易错点2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判断【错例】根据表格填一填。
【错因】误认为用的时间越多,就跳得越快;用的时间越少,就跳得越慢。
【改正】(小林)跳得最快,(小赵)跳得最慢。
【反思】在完成相同任务的情况下,用的时间越短,效率就越高;用的时间越长,效率就越低。
易错点3没有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链接“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错例】3分=30秒【错因】误认为“分”与“秒”之间的进率是10。
【改正】3分=180秒【反思】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即时与分、分与秒之间的进率都是60,换算时一定要细心,不要误认为是10或100。
易错点4链接“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错例】小明从上午8:30开始写作业,上午9:35完成,一共用了(1:05)。
【错因】对“时间”与“时刻”两个概念区分不清。
求写作业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应该计算从上午8:30到上午9:35的经过时间,即1小时5分钟。
【改正】小明从上午8:30开始写作业,上午9:35完成,一共用了(1小时5分钟)。
【反思】解决问题时要正确区分时间和时刻。
“一段时间”有长短,“一个时刻”表示某一个时间点,没有长短。
对点训练1.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填空。
小时分秒(1)乐乐跑完40米约需要10()。
(2)妈妈做饭约用25()。
(3)《新闻联播》播放30()。
(4)爸爸一天工作8()。
(5)小学生课间休息10()。
谁口算的速度最快?谁口算的速度最慢?3.算一算,填一填。
240分=()时5分=()秒120秒=()分1时30分=()分2分30秒=()秒4.我会算,也会填。
()()小鸭从家里出发,去小鸡家玩,路上用了()分钟。
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50道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图的周长是(单位:厘米) ()。
A.130厘米B.40厘米C.32厘米D.12厘米2.7×800=()A.8800B.6300C.5600D.15003.李莉有张数相同的5元和1元零用钱若干,你认为她的钱可能是()。
A.38元B.36元C.28元D.8元4.一台电风扇原来卖539元,现在卖480元。
这台电风扇价格现在比原来便宜()元钱。
A.131B.149C.595.301×5与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最接近()。
A.130×5B.3×150C.500×36.要使33□×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A.4B.3C.27.0+9和0×9相比较,()大。
A.0+9B.0×9C.不确定8.720÷8的商是()位数.A.一B.两C.三9.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则它们的()。
A.周长相等B.正方形周长大C.长方形周长大D.无法比较10.口算20×3时,下列方法不对的是()。
A.2×3=6B.20+20+20=60C.2个十乘3就是6个十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在计算减法时,有退位点的那一位要先减1再算。
()2.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
()3.一条绳子长米,用去后,还剩下。
()4.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周长之和等于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5.4千米-300米=1千米。
()6.捐款时小方捐了她零花钱的,小强也捐了他零花钱的,小方和小强捐的钱一样多。
()7.把一根木棒锯成10段,锯下一段所用的时间是锯成10段所用时间的。
()8.8千克的和1千克的一样重。
()9.跑道一圈长400米,亮亮跑了5圈,他一共跑了2千米。
()10.1米的是米,也就是1分米。
()三.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一袜厂上午生产袜子452双,下午生产袜子379双,这个袜厂一天生产()双袜子。
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50道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实验小学的跑道1圈长400米, ()正好是1千米。
A.2圈B.2圈半C.3圈2.计量黄河的长度一般用()作单位。
A.千米B.米C.吨D.千克3.如图, 根据前面三个钟面时间的规律, 可知第四个钟面应该是()。
A. B. C.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 长是宽的3倍, 它的周长是()厘米。
A.48B.16C.185.图中有()个正方形。
A.4B.5C.16.一枚图钉长约10()。
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7.一个乘数是39, 另一个乘数是7, 它们的积比()小一些。
A.280B.210C.2408.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 ()正好是1千米。
A.1圈B.2圈C.2圈半9.小华有4支钢笔, 12支铅笔, 铅笔是钢笔的()倍。
A.16B.3C.4D.1210.下面图形中没有周长的是()。
A...B...C....D.二.判断题(共10题, 共20分)1.4个□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也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2.光明路小学操场是长方形的, 长100米, 宽60米, 沿着操场的边跑2圈, 一共跑320米。
()3.用3、4、5这三个数字组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积最大是140。
()4.小狗的身高是50米。
()5.时针走一圈就是一天。
()6.一袋盐重500克, 两袋盐重1吨。
()7.一件大衣, 现价相当于原价的, 也就是现价比原价降低。
()8.一个蛋糕吃了, 还剩。
()9.钟面上秒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3”经过了10秒。
()10.一个车间1月用电840度, 2月比1月多用电80度, 则2月用电920度。
()三.填空题(共10题, 共43分)1.减数与差相加, 结果等于(), 可验算()法。
2.填空。
2分=()秒 4时=()分9分=()秒6时=()分3.在括号里填上“>”“<”或“=”。
2时()1时59分 1分40秒()100秒90秒()2分 8分()8时1时()100分96分()l时30分7分()70秒 1时()30分4.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库及分析编号错题题型配套教学内容难度错误情况及归因分析1()厘米()毫米填一填毫米的认识中不少学生填了3厘米7分米;学生只注意回形针的一头对准了3厘米7分米.却忽视了另一头没有对准0刻度线。
2 3000米-2千米=()千米填一填千米的认识中有的学生填了(1000).这些学生注意了算式中两个量的单位不同.要统一单位.但要统一成什么单位呢.要根据要填的量的单位.即化成千米再计算;显然这些学生解题方法不对。
3 所有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判断题长度单位练习低有的学生填了(√);平时说话不严密.考虑问题简单.判断题就要鸡蛋里挑骨头.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可判错。
4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判断题吨的认识低有的学生填了(√);“铁比棉花重”这是生活常识.其实这也是一句错句.学生受此影响;既然都是1千克应该一样重。
5 46+ 7 5 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低46+ 71511 1个位相加正确.十位相加时.忘了加上个位进了16 电饭煲:168元;电话机:259元;微波炉:505元;电磁炉:320元。
如果你有500元.可以买解决问题进位加法中买电饭煲和电话机需要多少元?168+259=427元答:买电饭煲和电话机。
审题不仔细.“把下面5根木条连接起来”看成“把下面各5根木条连接起来”.没有弄清具体各有几根。
24 364位同学到阶梯教室观看演出.入座后还剩4排座位空着.每排有28个座位。
该阶梯教室共有多少个座位?解决问题乘法笔算中364+28=392个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要求该阶梯教室共有多少个座位?必须弄清坐了多少个座位、空了多少个座位。
25 3台拖拉机每天共用柴油197千克。
照这样计算.3台拖拉机3天要用柴油多少千克?解决问题乘法笔算中197×3=591千克591×3=1773千克审题不仔细.题中已告诉“3台拖拉机每天共用柴油197千克”.所以“197×3=591千克”就是“3台拖拉机3天要用柴油的千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