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技术OLED驱动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3.95 MB
- 文档页数:39
OLED显示技术介绍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技术,是一种集显示与发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显示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OLED显示技术具有更高的对比度、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宽的视角范围以及更低的功耗,因此备受关注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OLED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有机材料具有的电致发光性质。
有机材料通常是一种或多种有机化合物或含有有机基团的无机物。
在OLED 中,有机材料被分成多层,其中包括阴极、电子传输层、发光层和阳极。
当电流通过这些层时,电子从阴极注入发光层,在激发态的电子和空穴会再组合的过程中,产生能量释放,发出可见光。
通过控制每层材料的属性和组合方式,可以实现不同颜色的发光,形成彩色显示。
OLED显示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OLED具有更高的对比度。
由于OLED自身发光,在黑色显示时可以实现真正的像素关闭,因此可以实现纯黑色的显示,对比度更高,显示效果更加逼真。
其次,OLED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
由于OLED的发光原理,每个像素点的响应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微秒级别的刷新速度,不会产生拖尾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动态显示的效果。
此外,OLED具有更宽的视角范围。
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会有视角变色的问题,而OLED则可以在更大的视角范围内保持色彩和亮度的一致性,使得多个观察者都能够获得相同的显示效果。
最后,OLED的功耗更低。
由于OLED只有点亮的像素会消耗能量,而其他像素则完全不消耗能量,因此在黑色显示时OLED的功耗非常低,能够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
OLED显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移动设备领域,OLED显示技术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主流显示技术。
OLED屏幕可以实现更薄、更轻的设计,提供更高质量的显示效果。
在电视领域,OLED显示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OLED电视的主要优势是提供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宽的视角,使得观众可以获得更加逼真的观影体验。
OLED的工艺名词包括以下几种:
PMOLED(被动式,Passive Matrix,又称无源驱动OLED):制程相对简单,结构单纯,但缺点是不容易制作成大尺寸。
AMOLED(主动式,Active Matrix,又称有源驱动OLED):是OLED 技术的主流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平板显示中。
LTPS-AMOLED(低温多晶硅技术-有源驱动OLED):制作工艺囊括了显示面板行业的诸多尖端技术。
此外,OLED工艺中还有COF封装工艺和COP封装工艺。
COF英文全称为Chip On Film,是将屏幕的IC芯片集成在柔性材质的PCB板上,然后弯折至屏幕下方,可以进一步缩小边框,提升屏占比。
COP 英文全称为Chip On Pi,是一种全新的屏幕封装工艺,可视为专为柔性OLED屏幕定制的完美封装方案。
平板工艺技术有哪些平板工艺技术是指在制造平板显示器(LCD、OLED等)中使用的各种工艺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对高质量平板显示器的需求不断增加,平板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下面是关于平板工艺技术的一些介绍。
1. TFT工艺:TFT(薄膜晶体管)是平板显示器的关键技术,用于在液晶屏幕上控制每一个像素的亮度和色彩。
TFT工艺技术包括制备TFT的材料、制程和设备,如光刻、蒸镀、湿法腐蚀等。
2. OLED工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基于有机物质的发光技术,可制造出更薄、更灵活、对比度更高的显示器。
OLED工艺技术包括有机发光材料的制备、薄膜沉积技术、封装和驱动电路设计等。
3. 色彩管理:色彩管理是为了实现对于显示器的颜色准确度和一致性的控制。
这需要对显示器和图像源进行精确的校准和调整,以确保显示出准确且一致的颜色。
4. 背光技术:背光技术用于提供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
常见的背光技术有CCFL(冷阴极管)和LED。
LED背光技术由于其高亮度、低能耗和长寿命等优点,已经成为主流。
5. 触摸技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触摸技术成为平板工艺中的重要部分。
触摸技术包括电容触摸、电阻触摸、光学触摸等,用于实现平板设备上的交互功能。
6. 封装技术:封装技术用于保护显示模块和电路,并连接显示模块与其它电子元件。
常见的封装技术有COF(芯片触摸封装)、COG(芯片玻璃封装)和FOG(薄膜玻璃封装)等。
7. 3D显示技术:3D显示技术是近年来的热门技术,用于实现在显示器上呈现出逼真的三维效果。
这需要特殊的显示模块和人眼的配合,使得观众可以享受到更加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总结起来,平板工艺技术是涉及制造和设计平板显示器的各种关键技术。
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平板工艺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更高质量、更好体验的平板显示器产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平板工艺技术也将继续发展,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案例研究一、引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其中显示技术更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本文将从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案例两个方面来研究探索。
二、显示技术发展趋势1. OLED技术OLED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缩写,是一种新型的平板显示技术。
它采用有机材料作为发光材料,因此具有自发光、低功耗、超薄柔性等优势。
OLED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也可以用于电视、汽车显示屏等大屏幕显示设备,并逐渐成为各个领域显示技术的主流。
2. 显示屏尺寸的加大随着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的普及,消费者们对于更大尺寸的显示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这也促进了显示屏尺寸越来越大的趋势。
同时,高清、4K、8K等超高清分辨率也逐渐成为了显示器的标配,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图片和视频体验。
3. 智能化显示技术不再只是简单的显示屏,智能显示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显示技术的认知。
智能显示技术可以实现语音控制、触控等各种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方便、高效、舒适的体验。
智能显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三、显示技术应用案例研究1. 消费电子显示技术已经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的标配之一,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
例如,iPhone X采用了超高清的OLED屏幕,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同时,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产品也开始采用显示技术,例如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等。
2. 电子商务显示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领域,例如虚拟试衣间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虚拟试衣间采用了智能显示技术,允许消费者在不试穿实物的情况下,通过虚拟试衣的方式体验衣服的效果。
虚拟试衣间的出现,大大缩短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提升了购物体验。
3. 医疗医疗领域也开始采用显示技术,例如手术室的显示屏可以用来显示患者的相关资料和手术过程。
此外,医疗中的智能显示技术还可以用于医学影像的显示和操作。
平板显示原理
平板显示原理基于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或液晶显示技术。
下面将介绍这两种原理:
1.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原理:
平板显示器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显示元件。
OLED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当通电时,电流通过其中的有机材料层,激发它们产生光,从而实现显示效果。
OLED可以单独发光,无需背光源,因此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和饱和度,同时还能够实现高刷新率和较快的响应速度。
2. 液晶显示原理:
液晶显示器使用液晶元件来控制光的透过性。
液晶是一种介于液体与固体之间的物质,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
液晶被夹在两块平行的透明电极玻璃板之间,电极上通过电流时液晶分子的排布状态发生变化。
当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会排列成特定的方式,使得光通过时会发生方向偏转。
通过调节电场强度,液晶分子的排布状态可以调整,从而控制光的透过程度,实现像素的颜色变化。
液晶显示器需要背光源来照亮液晶屏幕,常见的背光源有冷阴极管(CCFL)和LED等。
平板显示技术平板显示器分为主动发光显示器与被动发光显示器。
前者指显示媒质本身发光而提供可见辐射的显示器件,它包括等离子显示器(PDP)、真空荧光显示器(VFD)、场发射显示器(FED)、电致发光显示器(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等。
后者指本身不发光,而是利用显示媒质被电信号调制后,其光学特性发生变化,对环境光和外加电源(背光源、投影光源)发出的光进行调制,在显示屏或银幕上进行显示的器件,它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微机电系统显示器(DMD)和电子油墨(EL)显示器等。
1.液晶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器包括无源矩阵液晶显示器(PM-LCD)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
STN与TN液晶显示器均同属于无源矩阵液晶显示器。
90 年代,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
它作为STN的换代产品具有响应速度快、不产生闪烁等优点,广泛应用到便携式计算机及工作站、电视、摄录像机和手持式视频游戏机等产品中。
AM-LCD与PM-LCD的差别在于前者每象素加有开关器件,可克服交叉干扰,可得到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显示。
当前AM-LCD采用的是非晶硅(a-Si)TFT开关器件和存储电容方案,可得到高灰度级,实现真彩色显示。
然而,高密度摄像机和投影应用对高分辨率和小象素的需求推动了P-Si(多晶硅)TFT(薄膜晶体管)显示器的发展。
P-Si的迁移率比a-Si的迁移率高8到9倍。
P-Si TFT的尺寸小,不仅适合用于高密度高分辨率显示,且周边电路也可以集成到基板上。
总而言之,LCD适合作薄、轻、功耗小的中小型显示器,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中。
30英寸和40英寸的LCD已研制成功,有的已投入应用。
LCD经过规模化生产,成本在不断降低。
目前,已面市500美元的15英寸LCD监视器。
它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取代PC的阴极显示器并在液晶电视中应用。
2.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等离子体显示是利用气体(如氛气)放电原理实现的一种发光型显示技术。
OLED平板显示技术发展及原理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新型的平板显示技术,由一系列有机小分子材料构成。
OLED平板显示技术以其高对比度、鲜艳的色彩、较高的亮度、超薄和灵活性等特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液晶显示(LCD)技术,成为目前最先进的显示技术之一OLED平板显示技术的外观是由一个透明的导电玻璃底板层和一个透光而不透电的导电底板层组成。
在这两个底板层之间,有一个非常薄的有机材料层。
这个层包括了一种正有机材料和一种负有机材料。
当施加电压时,正有机材料中的正极电子和负有机材料中的负极电子被激发,通过重新组合,发射出光。
有机电荷耦合型OLED(Small Molecule OLED)是OLED平板显示技术中较早出现的一种,它使用有机分子薄膜,通过两个电极间的电荷耦合来发射光。
这种结构的OLED平板显示技术具有高对比度、较高的亮度和较快的响应速度等特点。
有机电荷甩出型OLED(Polymer OLED)是OLED平板显示技术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
它使用具有聚合物结构的有机材料,通过电荷的甩出(Electron Pumping)来发射光。
这种结构的OLED平板显示技术具有较高的亮度和较低的制造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
无机型OLED(Quantum Dot OLED)则是一种新型的OLED平板显示技术。
它使用的是以量子点为基础的无机材料,通过激发量子点来发射光。
这种新型技术相比于传统的OLED平板显示技术,在色彩饱和度、亮度和对比度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
OLED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起初,OLED只能显示单色。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OLED可以实现多彩的显示,并逐渐被应用在手机、电视和电子书等领域。
现在的OLED显示屏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帧率和高刷新率,具有更广的视角和更低的功耗。
尽管OLED平板显示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平板显示器中FED与OLED技术特性比较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显示的需求日益提高,先后出现了CRT显示、LCD显示、PDP显示、LED显示、FED显示以及OLED 显示等。
基于各自优缺点,FED与0LED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后起之秀,那么它们之中谁又能够最终独占市场鳌头呢?这就需要对它们各自的性能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
1 FED与OLED特性比较1.1 发光原理FED的基本原理和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tube , CRT)相同,都是由阴极发射电子激发荧光粉的主动发光显示。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FED 是冷阴极发射,因此其除了具有CRT的所有优点外,还有功耗小、亮度高、视角宽等优点。
FED按其结构可分为二极管型和三极管型。
二极管型是由两个靠得很近的阴、阳极板构成,中间抽成真空,并用绝缘柱支撑。
当所加电压足够大时,激发阴极向阳极发射电子,轰击荧光粉而发光。
三极管型的FED主要是由冷阴极场发射阵列、控制栅极和荧光粉的阳极屏组成,其间抽成真空,并用绝缘柱支撑。
电子的场发射是通过阴极和栅极之间施加几十伏的电压激发而形成,并在阳极电压加速后轰击到涂敷在阳极表面的荧光粉而发光。
OLED是基于有机材料的一种电流型半导体发光器件,其典型结构是在LMH玻璃上制作一层几十纳米厚的有机发光材料作发光层。
发光层上方有一层低功函数的金属电极,当电极上加上大于某一阈值的电压时,空穴与电子分别以电流的形式从阳极与阴极注入到加在阳、阴极间的有机薄膜发光层,两者复合生成激子,激子的能量转移到发光分子,使发光分子中的电子被激发到激发态,不稳定的激发态去激过程将产生可见光。
电子和空穴之间的能差越大,发射光线的频率越大。
通过精心选择阳极和阴极的材料以及聚合物层的结构能够使复合率达到最大,从而使发射光线最强。
对发射层用少量高荧光分子掺杂可以明显提高发光效率和增强对色彩的控制。
OLED不需要背光、滤色镜和偏振器等附加设施。
平板电视原理
平板电视是一种使用平板显示技术的电视设备。
它采用了液晶显示屏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显示技术,能够在薄而
轻便的屏幕上显示图像和视频。
相比传统的显像管电视,平板电视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薄的机身和更低的能耗。
平板电视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显示技术:平板电视采用液晶显示屏或OLED等技术。
其中,液晶显示屏由液晶材料和透明电极组成。
当电压施加到液晶层上时,液晶分子会发生扭曲,改变透光性,从而控制光的透过程度,实现图像的显示。
OLED则利用有机发光材料在电流作用下发光,不需要背光源,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广的色域。
2. 驱动电路:平板电视内部包含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液晶显示屏或OLED的工作。
这些电路会根据输入的视频信号和图像
数据,通过逐行扫描或矩阵驱动的方式,驱动像素点发出相应的光信号,并显示在屏幕上。
3. 输入信号处理:平板电视可以接收各种输入信号,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通过模拟输入接口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经过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和解码,最终在屏幕上显示出图像和视频。
4. 声音处理:除了图像显示外,平板电视还需要处理声音信号。
它包含声音信号输入接口和音频处理电路,能够接收来自外部
设备(如音响、DVD播放器等)的声音信号,并通过内置喇
叭或外部音箱输出声音。
总的来说,平板电视通过液晶显示屏或OLED等技术,结合
驱动电路、输入信号处理和声音处理等模块,实现图像和声音的显示和处理。
它是一种轻薄、高清晰度和低功耗的电视设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
平板显示器中的OLED
邵作叶;郑喜凤;陈宇
【期刊名称】《液晶与显示》
【年(卷),期】2005(20)1
【摘要】随着最新平板显示技术的大量涌现和不断完善,使得平板显示的应用和市场进一步向难以预测的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由于OLED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快速产业化,使得原有的平板显示的均衡将被打破.文章从技术、器件性能、应用和市场前景方面着重分析同OLED可能发生竞争的主要对手LCD(液晶显示器)与OLED的相应情况,并对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预测.
【总页数】5页(P52-56)
【作者】邵作叶;郑喜凤;陈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1部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
春,130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873.3
【相关文献】
1.新型平板显示器件OLED领域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分析 [J], 金霞;董刚;刘剑
2.新型平板显示器件OLED [J], 毛兴武
3.OLED—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平板显示器 [J], 家伟
4.崭露头角的平板显示器新力军--走近新一代OLED显示技术 [J], 芦苇
5.平板显示器中FED与OLED技术特性比较 [J], 刘立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