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 格式:docx
- 大小:18.44 KB
- 文档页数:3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活动教案感恩敬孝,一直是中华传统之美德,更是是做人之基本准则。
胸怀感恩敬孝之心,饮水思源,进而知恩尽孝不忘本,均乃中华孝道之本,也为徳之本。
敬孝不仅是人之美德,也是中国人品德形成基础,更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1一、队会主题:感恩父母,点亮亲情二、实施背景: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却很少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
越来越多的家长诉苦: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说什么都不听。
学生也是烦恼多多:烦死了,讨厌死了!爸妈实在太罗嗦。
特别是妈妈,最烦人!因此,我们开展《感恩父母,点亮亲情》主题班会,让学生能体会父母,感恩父母。
三、时间安排:十一周一四、活动地点:阶梯教室五、参加对象:__市第二小学六(8)中队六、组织分工:中队长筹备整个活动文娱委员准备服装、相关音乐《感恩的心》《母亲》等七、预期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激父母养育了我们,感激父母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
八、主要内容:1、诗朗诵《感恩》2、小组合唱《感恩的心》3、小品《如此儿子》4、讲述自己的故事5、听歌曲《母亲》,谈怎样孝敬父母6、感恩调查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2一、活动目的:1.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父母的艰辛,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理解父母的期望。
2.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学会珍惜亲情,懂得孝敬父母,珍惜生活的道理。
3.活动促使学生把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把对父母的爱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
二、活动准备:1.让学生分组收集与亲情有关的资料。
2.了解父母的艰辛,回忆父母为你做的最令你感动的事。
3.“你对父母知多少”问答卷。
三、活动过程:(一)激发情感。
导入:①播放歌曲《母亲》。
②导言:同学们,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不少心血,当儿女的你有否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③故事《一碗馄饨》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小学《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和对我们的关爱。
2. 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回报父母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关爱,体会父母对我们的付出。
2. 感恩的重要性:讲解感恩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3. 回报父母:培养学生回报父母的心愿,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4. 亲子沟通: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父母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父母的思考。
2. 学习父母的爱:让学生分享父母关爱自己的实例,感受父母的付出。
3. 讲解感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是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
4. 讨论如何回报父母: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5. 学习亲子沟通技巧: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增进彼此的了解。
6. 总结:强调感恩父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表达爱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父母的爱、感恩的意义以及亲子沟通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关爱,引发学生的思考。
3. 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讨论如何回报父母、增进亲子关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爱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测试来评价。
2. 学生感恩意识的提高: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关心和回报。
3. 亲子关系的改善:了解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情况,观察亲子关系的改善。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关于父母爱的故事、案例以及相关视频资料。
2. 准备亲子沟通的游戏或活动。
3. 准备感恩父母的心愿卡、亲子关系改善计划等材料。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案例、视频等资料:用于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引发学生思考。
2. 亲子沟通游戏、活动:用于增进学生与父母的感情,提高亲子沟通能力。
3. 感恩父母的心愿卡、亲子关系改善计划:用于引导学生表达感恩之情,制定回报父母的计划。
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第1篇: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加强养成教育。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进而回报社会。
重点:回味温暖亲情,理解父母难点:体味孝心的价值,体味父母的艰*--报答父母准备过程:1、采集影片2、动员学生家长给孩子写信3、收集学生成长中的照片4、创作诗歌活动过程:引言:有一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舍不下对你的牵挂,她愿把自己的一生无私的奉献给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和享用,却不要你的任何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一、展示图片--孩子沉迷于上网,疏忽父母,疏忽家庭。
现在有很多孩子都沉迷于上网,对父母的关怀不管不顾,他们没有想过,用渴望的眼神期待他们早些回家的母亲心里有多么的伤痛。
二、短剧欣赏--反映真实的家庭生活。
现在的社会,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千般宠爱,要什么给什么,溺爱到了一定地步。
反过来,孩子对父母的付出并没有意识到,反而形成了不尊重父母的现象。
接下来,有请同学为大家表演一个短剧。
同学发言:(贾玉伟)我觉得我和我妈相处得很好,只是有一次,我妈看我的信,我觉得我妈很不尊重我,那以后的一星期我没和我妈说过话。
后来我妈给我写了一封信,说她看我的信并不是像窥探我的隐私,它只是想关心我,看过那封信后我真得很感动,我想起平时的点点滴滴,有时候我也会不耐烦地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教案一、背景分析1、“感恩”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官居何职,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在平时与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得知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
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母亲是生命的源泉,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伟大的陪伴者。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母亲的付出和关爱。
为了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母亲的辛苦和伟大,培养大家的感恩之心,我们特举办此次“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二、教学目标1. 增强同学们对母亲的感恩意识,提高大家的亲情素养。
2. 培养同学们关爱母亲、珍惜家庭的情感。
3. 提高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内容1. 观看母亲关爱孩子的感人视频,引发同学们对母亲的思考。
2. 分享母亲关爱自己的点滴故事,感受母亲的伟大。
3. 进行“拥抱母亲”主题活动,增进母子间的感情。
4. 母亲代表发言,分享养育子女的心得体会。
5. 同学们发表感悟,承诺如何关爱母亲、回报母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主持人简要介绍母亲节的来历,引导同学们关注母亲。
2. 观看视频:播放感人至深的母亲关爱孩子视频,引发同学们对母亲的思考。
3. 故事分享:邀请几位同学分享母亲关爱自己的点滴故事,感受母亲的伟大。
4. 主题活动:组织“拥抱母亲”活动,让同学们现场拥抱母亲,增进母子间的感情。
5. 母亲代表发言:邀请一位母亲代表分享养育子女的心得体会,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母亲的付出。
6. 同学感悟:让同学们发表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承诺如何关爱母亲、回报母亲。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同学们在班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大家的感悟程度。
2. 收集同学们对母亲的心声,评估感恩教育的效果。
3. 关注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母亲的态度,检验本次班会的实际成果。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感人至深的母亲关爱孩子视频素材。
2. 邀请母亲代表参与班会。
3. 准备同学们分享母亲关爱自己的点滴故事的时间和场地。
4. 准备“拥抱母亲”主题活动的道具和场地。
七、教学方法1. 视频教学:通过观看感人至深的母亲关爱孩子视频,引发同学们对母亲的思考。
2. 故事分享:邀请几位同学分享母亲关爱自己的点滴故事,感受母亲的伟大。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班会教案三篇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进而实现爱的传递,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最终达到道德的升华。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班会教案1活动主题:感恩父母,拥抱亲情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关爱父母、学会孝敬的具体内涵,懂得这种品德是青少年的重要思想素质。
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懂得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自己的职责,学会结合日常实际生活,为关爱和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关爱和孝敬父母的感情,激发崇尚关爱、尊敬长辈的精神,保持“为父母长辈尽一份心”的良好行为习惯,不讲不尊敬父母的话,不做让父母长辈烦恼的事。
3、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进而实现爱的传递,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最终达到道德的升华。
活动形式:说说父母最让你感动的事;表演小品;诗歌朗诵;欣赏《感恩的心》。
活动准备:1、收集一些父母最让你感动的故事。
2、讨论如何感恩父母3、PPT课件、活动时间:20__年12月16日活动过程:一、激情引入。
1、播放《感恩的心》歌曲。
2、过渡: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我们今天队会的主题就是——感恩父母的爱。
提问:什么是感恩?学生交流。
3、师:你们理解的感恩就是感谢别人,感恩就是这么简单吗?师总结:“感恩”是一种回报。
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
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希望她得到什么。
就像太阳每天都会把她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
二、回忆被爱。
1、你的生活中有什么让你感觉幸福的事吗?学生畅谈。
例如:爸爸、妈妈接送你上、下学吗? 你穿过妈妈织的毛衣吗?2、活动:你是一个合格的“鸡妈妈”吗?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课前准备一个鸡蛋。
蛋宝宝只能随身带着,不能放在除身体外的任何一个地方。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父母始终是最坚实的依靠和最温暖的港湾。
他们用无尽的爱与关怀,陪伴我们走过风雨,迎接阳光。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亲情的珍贵,学会感恩父母,我们举行了一场以“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
班会一开始,大屏幕上播放了一段温馨的视频。
视频中,一个个家庭的幸福瞬间一一展现: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庆祝生日、一起度过困难时刻……同学们的目光被紧紧吸引,脸上洋溢着感动和幸福的笑容。
这段视频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大家记忆的大门,让那些与父母相处的美好时光在脑海中浮现。
接着,主持人走上讲台,深情地说道:“同学们,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却从不求回报。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份伟大的亲情,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感恩他们。
”主持人的话语引发了大家的深思,教室里一片安静。
随后,同学们纷纷上台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
有的同学讲述了自己生病时,父母日夜守在床边的焦急与关爱;有的同学回忆起考试失利时,父母给予的鼓励和信任;还有的同学说起了父母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辛苦工作的情景。
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真情实感,让在场的同学们无不动容。
在分享完故事后,大家开始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感恩父母。
有的同学说要多帮父母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有的同学表示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让父母开心;还有的同学提议要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而温馨。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父母的辛苦,我们还进行了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
几个同学分别扮演父母和孩子,模拟了一天的生活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父母的同学体验到了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的不易,而扮演孩子的同学也明白了自己平时的一些行为给父母带来了多少烦恼。
活动结束后,大家都深有感触,纷纷表示以后要更加理解父母,珍惜他们的付出。
班会的最后,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
老师说:“同学们,亲情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情感。
小学《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可贵。
2.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回报家庭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通过实例讲解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让学生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港湾,亲情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3. 感恩行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用实际行动回报家庭。
4. 家庭和谐:教授学生如何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观看视频、讲述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父母的爱和付出。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同理心。
4. 行动计划:引导学生制定回报家庭的行动计划,培养学生的执行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父母爱的故事,引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父母的爱:讲解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让学生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
3. 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港湾,亲情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4. 感恩行动: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关爱父母的意识。
5. 家庭和谐:教授学生如何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爱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对家庭重要性和亲情的认识程度。
3. 学生感恩父母的行动和表达能力。
4. 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和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观看亲情视频:选取一部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亲情的电影或纪录片,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父母的爱。
2. 分享感人故事: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感恩父母、回报家庭的感人故事。
“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母亲是生命的源头,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坚实的依靠。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母亲的付出和关爱。
为了让同学们深刻体会母亲的辛劳,培养大家的感恩之心,我们特举办此次“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的付出,感受母亲的关爱。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
3. 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激发他们回报母亲的行动。
三、教学内容1. 开场:播放歌曲《妈妈的吻》,让学生感受母亲的温暖。
2. 观看短片:播放一部关于母亲付出的短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母亲的辛劳。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故事,谈谈对母亲的认识和感激之情。
4. 情感共鸣:让学生写下想对母亲说的话,并准备拥抱母亲,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5. 总结发言: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感恩母亲的重要性,并提出家庭责任感的具体要求。
四、教学方法1. 情感教学:通过歌曲、短片等载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写下想对母亲说的话,并拥抱母亲,将感恩之情化为行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交流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母亲的认知和感激之情。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3. 课后收集学生对母亲的祝福和感激之言,检验感恩教育的效果。
六、教学准备1. 准备一部关于母亲付出的短片。
2. 准备歌曲《妈妈的吻》。
3. 准备纸张,让学生写下想对母亲说的话。
七、教学过程1. 开场:播放歌曲《妈妈的吻》,引导学生进入情感氛围。
2. 观看短片:播放关于母亲付出的短片,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辛劳。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故事,谈谈对母亲的认识和感激之情。
4. 情感共鸣:让学生写下想对母亲说的话,并准备拥抱母亲,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5. 总结发言: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感恩母亲的重要性,并提出家庭责任感的具体要求。
“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00字
班会主题:拥抱母亲——感恩教育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拥抱母亲的行为,让学生体验到爱的力量,感受母爱
的温暖;
2、通过班会,培养学生的“感恩”精神,让学生明白母亲把爱
注入生命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更能给予我们帮助。
二、准备材料:
1、PPT及相关投影片;
2、班会环境要安静,有气氛,这样学生才能认真听讲;
3、准备好一些小礼物及精致的拥抱卡片,供学生准备母亲节
礼物;
4、实物贴纸,花砖,拥抱的捆绑布;
三、活动流程:
阶段一:热身
1、用PPT的形式介绍班会的主题“拥抱母亲”,让学生了解班
会的目的及重点;
2、播放与主题有关的音乐及影片,让学生投入到班会气氛中;
阶段二:主体
1、老师讲解拥抱母亲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自己或家人的拥
抱故事;
2、利用有趣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分组互动,如:拥抱的歌曲
大赛、拥抱的故事讲述等;
阶段三:结尾
1、班长代表或学生代表与作为表演的老师一起拥抱,让学生感受母爱的温暖;
2、准备好的母亲节小礼物,让学生交换礼物,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恩之情;
四、总结
1、提醒学生,让学生明白拥抱母亲带来的温暖,使得人心更加坚定,对自己有信心;
2、让学生珍惜每一次拥抱母亲,能够在以后更感恩父母;
3、在班会最后,总结拥抱母亲是一种孝顺的行为,也是一种感恩的表达。
拥抱母爱感恩母亲班会设计拥抱母爱感恩母亲班会设计【通用5篇】母亲是坚韧的追梦者,她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将来不停地奋斗,永不放弃。
母亲是漂亮的化身,她的爱和暖和让我们感到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
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学习。
拥抱母爱感恩母亲班会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母亲节的由来,通过活动,让同学多角度地感受母爱,学会观看生活、体会生活。
2、培育同学孝敬母亲的心性,以及填平代沟的信念。
3、带领同学走出感情粗糙、表达浅显的低谷,从而达到细腻感悟、真情表达、理性升华的目的。
教学时间和地点20__年x月x日,地点:__班教室。
主持和出席班主任和全班同学。
教学过程一、畅言母亲,感受母爱有一个人,她永久占据在你心灵最松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这个人,叫“母亲”;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无止境的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种爱,叫“母爱”!母亲赐予我们生命,母亲的爱赐予我们幸福。
母亲的爱像春天的紫燕,为我们衔来醉人的春光;母亲的爱似涓涓流水,时时滋润着我们稚嫩的灵魂;母亲的爱是一曲最深情的乐谱,为我们弹奏出最动人、最奇妙、最圣洁的音符……同学们,母亲节立刻就要到了,今日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学会感恩。
二、了解母亲节的由来。
三、小调查:知道母亲生日的同学有多少四、回忆《洗脚》的公益广告,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洗脚》:一位妇女在房间里安排好孩子以后,端着一盆热水,为她母亲洗脚……房间里的孩子看妈妈还没来,就出去看看。
当小家伙看到妈妈是在给奶奶洗脚的时候,他也到厨房端来了一盆热水,泼泼洒洒地走来,对着妈妈,说:“妈妈,洗脚。
”五、说说母亲感动你的小事六、你诵我说,体验母爱朗诵有关母亲的诗歌;介绍动物界中有关母爱的故事;介绍影视媒体中母亲的感人事迹。
七、跨越“代沟”,和谐相处1、说说自己与母亲之间曾经产生过什么冲突。
2、四人小组争论,提出解除隔阂的“金点子”。
八、真情流露回报母爱1、以“妈妈,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母亲说一句话。
感恩母亲,拥抱亲情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宏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3、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存,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预备:1、预备节目,搜集故事,收集名言,主持人预备串联词。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邀请父母参与班会活动。
4、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三、活动过程:一、宣布活动开头:甲: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乙: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
合:上新街小学五年级一班“拥抱亲情”主题班会现在开头。
二、回忆篇——走近亲情1、我名字的故事(1)甲:我的降落,是父母生命的连续,是家庭将来的曙光。
我的名字是父母抱负的编制,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2)学生沟通自己名字中蕴涵的意义。
[孩子的名字融入了父母多少的期望!学生通过向父母了解为了给自己取名字花的心思和名字中蕴涵的期望,从而感受父母深深的爱。
]2、我成长的脚印(1)乙: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呀——亲爱的爸爸妈妈。
(2)课件出示一组家庭照片,学生叙述他们成长过程中自己遭受疾病和挫折时,父母为之作出的牺牲和为之付出的血汗。
(3)诗歌朗读《妈妈的爱》[孩子的`成长过程分散了父母无穷的爱;感人的生活场景能勾起孩子的美妙回忆,真情沟通使他们再次体会朴实的亲情,引起情感的共鸣。
] 3、父母写真(1)甲:母亲的皱纹,父亲的白发,是父母操劳的见证,是爱的涓涓印痕,是亲情无偿地演绎。
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你关注过父母的变化吗?(2)以《爸爸(妈妈)的————》为题,演讲自己眼中的父母。
(3)舞蹈《烛光里的妈妈》[通过观看,感受父母的辛苦,利用演讲,表达亲情的无私,激发学生回报亲情的动机。
]三、拥抱篇——体验亲情1、亲情赞颂知多少(1)甲: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
感恩母亲,拥抱亲情主题班会设计教案母亲告诉我,她知道我的梦在远方,天上最远的那颗星永远是我寻求的归宿。
她说,她会永远支持我。
当时,我的内心深外只是朦胧地感到母亲对我的理解,而那时的年幼无知,却让我始终没有觉察到母亲说话时的那份不舍与怜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感恩母亲,拥抱亲情主题班会设计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感恩母亲,拥抱亲情主题班会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母爱,感受母爱的无私,体验亲情的伟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母亲。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母亲、尊敬母亲、体谅关心母亲,与母亲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母亲。
3、通过感恩母亲的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身边的人和事,时刻怀着感恩之心。
【教学过程】一、朗诵诗歌记得有一次语文测验中,老师出了道作文题目《母爱》很多同学都写下了感人的诗句,下面请罗结开同学朗诵诗歌《母爱》。
在朗诵时同学做一个游戏,两个同学组成一组,然后把左手张开掌心向下伸向左侧,把右手食指垂直放到右侧人的掌心上。
当念到"妈妈"或"母亲"的词,左手应设法抓住左侧人的食指,右手应设法逃掉。
二、品味故事苹果树的故事有一棵苹果树,它深深爱着一个小男孩。
每天,小男孩都会来和它玩。
他会忙着收集苹果树的叶子。
然后织成帽子,装扮成森林。
他会从苹果树干爬上枝头,在上面摇晃,吃苹果。
有时,他们会一起玩捉迷藏。
当小男孩累了,他会躺在苹果树荫下睡觉。
小男孩好爱这棵树,苹果树好开心。
随着时间流逝,小男孩长大了,苹果树常常很孤独。
有一天,男孩出现了。
苹果树说:"来吧,爬上树来,吃个苹果,开心一下吧。
"男孩说:"我长大了,不再爬树了,我想买东西,寻找乐趣,我需要钱,你能给我钱吗?"苹果树说:"很抱歉,我没有钱,只有叶子和苹果。
这样吧,你把苹果摘去卖,你就会有钱,就会开心了。
"男孩一听,就爬上树摘下所有苹果,走了。
小学生主题班会教案-“拥抱母亲”感恩教育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懂得感恩母亲,珍惜亲情。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敬长辈的道德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
4. 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
二、教学内容1. 母爱的故事分享2. 感恩母亲的主题讨论3. 母亲节的来历与习俗4. 学会表达对母亲的爱5. 班级互动活动:我为母亲做件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母亲,珍惜亲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将感恩之情付诸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故事素材、母亲节贺卡制作材料。
2.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温馨的背景音乐,展示母爱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感人的母爱故事,让学生了解母爱的无私与奉献。
3.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瞬间,讨论如何感恩母亲。
4. 母亲节的来历与习俗:介绍母亲节的起源及各国庆祝母亲节的方式。
5. 学会表达爱:教师教授如何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鼓励学生向母亲表达感激之情。
6. 班级互动活动:我为母亲做件事,鼓励学生为母亲制作贺卡或写信,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7. 总结:强调母爱的伟大,教育学生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六、板书设计1. 拥抱母亲感恩教育2. 内容:母爱的故事、感恩母亲、母亲节的来历与习俗、表达爱的方式、班级互动活动七、作业设计1. 制作母亲节贺卡,送给母亲,并亲口表达感激之情。
2.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将感恩之情付诸实践,关心家人。
3. 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变化,共同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妈妈是海,爸爸是帆,而我们就是东升太阳底下小小的船。
俗话说“父爱无言,母爱无边。
”这是多么简短的一句话啊,却体现出了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起来看看吧!“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培养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理念】本节班会课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由学生独立设计完成。
【活动流程】主持人出场宣布班会开始第一环节:诉说父母的爱A:冰冷的冬天,凛冽的风,皑皑的白雪……B:温暖的阳光,慈祥的您——我的父亲,我的母亲。
A:父亲,你是一米阳光,丝丝缕缕地包裹着我,温暖着我!B:母亲,你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地抚慰着我,浸润着我!A: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B: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A: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B: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
合:能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应该对父母感恩。
是他们,用自己的爱带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不畏艰辛,精心抚育我们长大成人,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
A: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为我们付出了点点滴滴。
让我们回忆一下父母所给予的爱吧!有些同学带来了照片,你也可以结合照片,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学生畅谈“我与父母”的故事第二环节:感谢父母的爱A:“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感谢父母,让我们即刻行动。
同学们,我们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感谢父母呢?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学生交流第三环节:我向父母诉心声A:同学们,其实,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进步,都是对父母爱的一种无声的感激。
B: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心里话要对父母说,现在给大家一个表达内心情感的机会:向你的父母说一说你最想说的话,以表达你对父母的爱,好吗?学生向父母诉心声结束语:A:如果说母爱是水,温柔而又恬静,那么父爱就是海洋,博大而又深沉。
---------------------------------------------------------------最新资料推荐------------------------------------------------------ “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加强养成教育。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进而回报社会。
重点:回味温暖亲情,理解父母难点:体味孝心的价值,体味父母的艰辛--报答父母准备过程:1、采集影片2、动员学生家长给孩子写信3、收集学生成长中的照片4、创作诗歌活动过程:引言:有一个人,无论你你走到哪里都舍不下对你的牵牵挂,她愿把自己的一生无私私的奉献给你;有一种爱,它它让你肆意的索取和享用,却却不要你的任何回报这一个人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一、展示图片--孩子子沉迷于上网,疏忽父母,疏疏忽家庭。
现在有很多孩子都都沉迷于上网,对父母的关怀怀不管不顾,他们没有想过,,用渴望的眼神期待他们早些些回家的母亲心里有多么的伤伤痛。
1 / 5二、短剧欣赏- - -反映真实的家庭生活。
现在在的社会,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千般宠宠爱,要什么给什么,溺爱到到了一定地步。
反过来,孩子子对父母的付出并没有意识到到,反而形成了不尊重父母的的现象。
接下来,有请同学为为大家表演一个短剧。
同同学发言:(贾玉伟)我觉得得我和我妈相处得很好,只是是有一次,我妈看我的信,我我觉得我妈很不尊重我,那以以后的一星期我没和我妈说过过话。
后来我妈给我写了一封封信,说她看我的信并不是像像窥探我的隐私,它只是想关关心我,看过那封信后我真得得很感动,我想起平时的点点点滴滴,有时候我也会不耐烦烦地对待爸妈,嫌他们唠叨。
但是他们真的真得很爱我。
沟通是很重要的东西,它可可以把看似并不深的东西描绘绘得很深很深,所以我想告诉诉大家一句话:有的碍一定要要说出来,也许今天晚上你回回家后和妈妈说依据我爱你的的时候,她会感动得哭了的。
“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母亲是生命的源泉,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母亲的付出和关爱。
为了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母亲的辛苦,学会感恩和回报,我们特举办此次“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的付出和关爱,认识到母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回报和珍惜母爱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母亲的角色和付出:介绍母亲在家庭中的角色,让学生了解母亲为家庭和孩子的付出。
2. 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母亲的关爱和付出,培养回报母亲的意识。
3. 珍惜母爱:教育学生珍惜眼前的母爱,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4. 家庭责任感:培养学生承担家庭责任,关爱家人,尤其是对母亲的关爱和尊重。
5. 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母亲的角色和付出,引导学生了解母爱的伟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分享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母亲的辛苦和付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培养回报母亲的意识。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母亲的角色,体验母亲的辛苦,从而更加珍惜母爱。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母亲的认识和感激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交流互动等。
3. 课后实践:关注学生在课后对母亲的关爱和回报行动,如为母亲分担家务、送上一份心意等。
六、教学活动1. 开场互动:通过一个关于母亲的小游戏,让同学们放松心情,引出主题。
2. 观看视频:播放一部关于母爱的短片,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母亲的伟大。
3. 分享案例: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故事,让大家从中感受到母爱的温暖。
4. 小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如何回报母亲的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母亲的辛劳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用合适的方式向母亲表达爱意。
二、教学内容:1. 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母亲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辛劳。
3. 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母亲。
2. 主体环节:分享母亲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辛劳,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3. 表达环节:教授学生如何用语言、行动等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激和爱意。
4. 总结环节:强调热爱母亲、回报母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分享母亲的故事。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讨论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3. 实践法:教授学生具体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母亲节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母亲付出的认识和感激之情。
3. 学生运用所学表达方式的实践情况。
六、课后作业:1. 写一封信给母亲,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爱意。
2. 为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回报母亲的辛劳。
七、教学资源:1. 母亲节的相关资料。
2. 表达爱意的句子和诗句。
3. 信纸、邮票等邮寄工具。
八、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九、教学对象:初中生十、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真诚地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感受。
3. 教师要以身作则,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为学生树立榜样。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母亲节的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以展示母亲的辛勤付出和伟大爱意。
2. 准备信纸、邮票或电子地址,以便学生能够发送感谢信给母亲。
3. 准备一些表达爱意的句子和诗句,供学生在写信或表达时参考。
七、教学活动:1. 观看母亲节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辛勤付出和伟大爱意。
“拥抱母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加强养成教育。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进而回报社会。
重点:回味温暖亲情,理解父母
难点:体味孝心的价值,体味父母的艰辛——报答父母
准备过程:
1、采集影片
2、动员学生家长给孩子写信
3、收集学生成长中的照片
4、创作诗歌
活动过程:
引言:有一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舍不下对你的牵挂,她愿把自己的一生无私的奉献给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和享用,却不要你的任何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一、展示图片——孩子沉迷于上网,疏忽父母,疏忽家庭。
现在有很多孩子都沉迷于上网,对父母的关怀不管不顾,他们没有想过,用渴望的眼神期待他们早些回家的母亲心里有多么的伤痛。
二、短剧欣赏——反映真实的家庭生活。
现在的社会,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千般宠爱,要什么给什么,溺爱到了一定地步。
反过来,孩子对父母的付出并没有意识到,反而形成了不尊重父母的现象。
接下来,有请同学为大家表演一个短剧。
同学发言:(贾玉伟)我觉得我和我妈相处得很好,只是有一次,我妈看我的信,我觉得我妈很不尊重我,那以后的一星期我没和我妈说过话。
后来我妈给我写了一封信,说她看我的信并不是想窥探我的隐私,它只是想关心我,看过那封信后我真得很感动,我想起平时的点点滴滴,有时候我也会不耐烦地对待爸妈,嫌他们唠叨。
但是他们真的很爱我。
沟通是很重要的东西,它可以把看似并不深的东西描绘得很深很深,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有的话一定要说出来,也许今天晚上你回家后和妈妈说一句“我爱你”的时候,她会感动得哭了的。
同学发言:(刘洋)我记得上小学六年级时,同学们的家长都不去送孩子了,
只有我的妈妈每天送我,我就跟她说,别人家的父母都不送他们,你也别送我了。
那以后妈就不再送我。
可是有一天下大雨,别人家长都来接他们,只有我的妈妈没有来,我冒着大雨回家,到家后,我就没有好气的质问我妈,为什么不来接我,别人家长都去了,她就说是我不让她去的。
后来我知道,其实我妈也很爱我,她想让我独立,学着不依赖父母,虽然她没有说,但是她做到了,只是我当时不理解。
三、电影欣赏——谈感受,感悟父母的爱。
不知道同学们再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了,也许早已遗忘那份纯真,也许只当它是过时的歌谣,使我们太习惯于母亲的爱,所以才不懂得珍惜和拥有。
就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当一个孩子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时的那种心情吧!影片我们就先看到这里,让我们安静得想两分钟,仔细品味母亲对我们的爱!听了这一首歌,想必这首歌和你心中的那一首母爱之曲形成了共鸣,激起你心中的点点涟漪,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想法。
同学发言:(张可心)看了这部片让我很感动,我觉得母爱不会失去,因为有母爱,把我和母亲的心拉得更近,即使身在天涯心在咫尺,因为有母爱,让我长成健康乐观的人。
母爱已烙入我的心里,从出生那一刻起直到我离开人世。
同学发言:(牟彬彬)我们很多时候会为身边的一些小事流泪,可是当我们静下来心仔细想一想,我们为母亲流过泪吗?也许答案我们自己都会很吃惊,长大了,所以学会了忽视,学会了忘记,年少时对于母亲的依赖,长大了觉得是一种幸福,所以就不应该让时间的增长影响我们的感动,不妨尝试一下向你的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可能她就会热泪盈眶的。
四、诗歌欣赏——表达同学的真情实感。
大家谈得这么好,但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如果失去母亲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下面请王姝同学为大家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
诗歌:(王姝)深夜未眠,在昏暗的灯光下,翻弄着孩提时的照片,猛然感到:原来我也曾被妈妈这样抱过啊!是了,十年不曾见过妈妈的笑,十年不曾牵过妈妈的手。
好久好久,似乎连回忆都淡了。
看着一张张充满欢乐的照片,我似乎又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纯真的年代:和妈妈玩只属于我们两个人的老鹰捉小鸡,跟妈妈顶么儿,赖在妈妈怀里撒娇,被妈妈抱着,一起仰头数星星……可为
什么这旧时的欢乐,到回忆都变作伤痛?在这月暗灯昏的时候,一齐涌上了心头,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们的巢穴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该躲到哪里?妈妈啊!您可知道,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抬头看星星,因为我怕,怕一个不小心,勾起那美好的回忆。
妈妈啊!您可知道,当爸爸捂住我的眼睛时,我的四面都是黑暗!我怕!我拼命的掰开爸爸的手,却再也找不到你,哪去了?哪去了?哦,原来在那里——一个托盘,一堆灰。
五、家长寄语:家长通过班会表达对孩子的关爱
有很多家长通过这次班会送来了对自己孩子的祝福,虽然我们没有打上同学们的名字,但是同学都一定认得自己母亲的名字吧!这些留言虽然有多有少,但都凝聚了父母的真心与希望,就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