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的同系物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5
苯的同系物教案郑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苯分子结构特点、苯的同系物化学性质,使学生了解苯及其同系物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同。
智能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苯的同系物化学性质教学用具 :苯的同系物化学性质的有关实验的仪器与药品、多媒体教学设备二、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突出化学学科的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法指导:使学生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通过设疑、实验探索法学会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分析本质。
四、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思考: 1什么是同系物?2什么是同分异构体?练一练:观察下列5种物质,分析它们的结构回答:其中①、③、⑤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其中②、④、⑤的关系是_________.1、苯的同系物(1).苯的同系物概念:苯环上氢原子被烷基代替而得到的芳烃。
只含有一个苯环,且侧链为C-C单键的芳香烃。
【设疑】由这些物质可以推断苯及其同系物的通式是什么?通式:CnH2n-6 (n≥6)练一练:(略)说明:分子里有且只有一个苯环且苯环上的侧链全为烷基的芳香烃才是苯的同系物。
【设疑】苯的同系物太多了不可能全部去研究怎么办呢?2、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a可燃性【实验1】现象: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设疑】可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2】1. 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2ml苯,再加入3- 5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2. 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2ml甲苯,再加入3-5 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完成下表。
【设疑】想一想对比苯、甲苯的结构。
思考: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 氧化反应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设疑】是否所有的苯的同系物都能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讲解】烷烃基的氧化:练一练:(略)(2)取代反应(可与卤素、硝酸、硫酸等反应)(3)加成归纳总结:苯的同系物和苯都含有苯环,性质相似,苯的同系物含有侧链,性质与苯又有不同。
2.2.2芳香烃(第2课时 苯的同系物)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能说明有机物中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产物的影响,了解有机反应类型与分子结构特点的关系。
3.认识芳香烃的主要来源及对人类生活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难点:理解并会应用有机物中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分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煤的处理过程【讲解】1.芳香烃的来源 芳香烃最初来源于煤焦油中,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兴起,现代工业生产中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催化重整和裂化。
一、苯的同系物及物理性质【展示】甲苯、乙苯等结构式【讲解】1.苯的同系物的组成及结构特点(1)苯的同系物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后的产物,其分子中只有一个苯环,侧链都是烷基,分子组成通式为C n H 2n -6(n >6)。
物理性质:(1)甲苯、乙苯、二甲苯等简单的苯的同系物,在 通常情况下,与苯相似,均为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 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有 机溶剂;(2) 随碳原子数的增大,熔沸点呈增大趋势,密度增大二、苯的同系物化学性质【展示】甲苯与高锰酸钾反应的实验视频【生】实验现象: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展示】 苯及、甲苯、二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实验图【生】苯:紫红色不褪去甲苯、二甲苯紫红色褪去【讲解】原理:――→氧化;――→氧化。
苯的同系物中,不管侧链多长,只要侧链中直接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就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且每个侧链最终被氧化为一个“—COOH”。
苯的同系物大多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酸性KMnO 4溶液。
只有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连接有氢原子,该苯的同系物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b .鉴别苯和甲苯的方法:滴加酸性KMnO 4溶液,溶液褪色的是甲苯。
苯及其同系物的性质学案【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2)对比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探究苯的同系物的性质,确立基团之间相互影响的观念。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动手能力,以及通过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一苯的结构和性质常温下,苯是一种________色,有________气味的有毒液体,密度比水______,_____溶于水,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呈_______________形结构,碳原子之间是一种介于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性质稳定。
1.苯的取代反应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
例如:(1)苯与溴单质(Fe做催化剂)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苯的硝化反应(浓H2SO4做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苯的加成反应从分子组成看,苯(C6H6)是一种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烃,但苯只能在一些特殊条件下才能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苯与氢气的反应(Ni做催化剂,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3.苯的氧化反应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时无明显变化,说明苯的性质_______,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但苯做为一种烃可以发生________反应。
二苯的同系物的组成结构苯的同系物是指分子里含有一个________,组成符合_______(通式)的烃类。
以甲苯(C7H8)为例,从结构上看甲苯可视作是CH4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______所取代的产物;也可视作是苯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_______所取代的产物。
(思考)组成甲苯的两部分都是稳定的基团,那么甲苯的性质是不是也像苯或烷烃一样稳定呢?苯环和甲基之间又存在什么相互影响呢?三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探究一)甲苯的取代反应甲苯的硝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个反应可以说明_______(基团)受_______(基团)的影响,使其某些位置变得更加活泼。
课时设计比较甲苯与苯、甲烷的结构,请学生对比苯和甲烷的性质,推测甲苯的性质。
对比苯、甲苯分别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条件和产物,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得到何启示?组织学生并分析甲基对苯环的影响。
投影学生答案组织学生设计制备溴苯的实验装置图(同时要求该装置能证明甲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1)观察预测思路,甲苯的性质。
(2)小组合作探究。
(3)汇报展示交流成果。
(1)根据学生表格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学生的展示评价学生管归纳总结能力。
活动三:甲苯的化学性质组织小组实验:取3滴酸性KMnO4溶液于2支试管中,各加入约2ml甲苯、苯,充分振荡,观察颜色变化,由此分析苯环对甲基的影响组织小组展示实验现象和结论引导学生理解苯和甲苯在氧化反应上的差异:(1)观看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思考发生的化学反应。
(2)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
(1)通过对实验阅读以及视频观看评价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拓展延伸问题评价学生掌握情况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练习与作业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根据今天所学的甲苯的性质递变规律,书写苯的相关化学方程式(1)PPT展示练习、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并对学生作业进行面批。
(2)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3)布置作业.(1)思考完成练习、提交。
(2)总结并汇报。
(3)课后完成(1)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
(2)评价学生对于知识、方法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苯的同系教案教案标题:苯的同系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苯的结构和性质;2. 掌握苯的同系物的命名规则;3. 了解苯的同系物的常见应用。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如碳原子的四价性质和共价键的形成。
2. 提问:你们对苯有什么了解?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二、讲解苯的结构和性质(15分钟)1. 介绍苯的结构: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六边形的环状结构,每个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氢原子。
2. 解释苯的共轭结构和稳定性:苯环中的π电子能够进行共轭运动,使得苯环更加稳定。
3. 探讨苯的化学性质:苯不容易发生加成反应,而更倾向于发生取代反应。
三、讲解苯的同系物的命名规则(20分钟)1. 解释同系物的概念:同系物是指具有相同功能基团的化合物系列。
2. 介绍苯的同系物的命名规则:以苯为母体,根据取代基团的种类和位置进行命名。
3. 示范命名苯的同系物的例子,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四、讲解苯的同系物的常见应用(10分钟)1. 介绍苯的同系物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如苯甲酸、苯酚等的制备和用途。
2. 探讨苯的同系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香料、染料等的使用。
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2. 提问:苯的同系物有哪些常见的应用?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应用吗?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苯的同系物的命名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化合物结构进行命名。
2. 鼓励学生查找苯的同系物的应用领域,并写一篇短文进行介绍。
教学辅助工具:1. PPT或黑板;2. 化学实验室模型或分子模型。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随堂提问学生对苯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2.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苯的同系物命名练习;3. 作业评估:批改学生的命名练习和短文,给予反馈和评分。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合成苯的同系物,并观察其性质和应用;2. 鼓励学生进行小研究,探索苯的同系物在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第3课时苯苯的同系物及其性质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标要求: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苯及其同系物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分析: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建立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最为基本的有机化学学科素养,为进一步苯及其同系物打下了基础,通过苯及其同系物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有机物的碳架,进一步认识苯作为一类特殊的烃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
教学目标⑴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及其结构特点。
⑵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⑶了解苯的稳定性,以及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⑷通过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采集信息、分析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进一步理解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形成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教学难点:苯的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教学用品:结构模型、视频、实验用品教学过程:新课进行[板书]1.苯的结构与性质[强调] 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生活中无处不在。
[展示] 苯的样品。
[观察与发现]苯是一种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点5.5℃,沸点80.1℃,用冰冷却形成无色晶体。
[展示] 苯的结构模型。
[观察与发现]分子式C6H6,最简式:CH,结构简式:。
[强调] 苯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苯结构中的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表现出的性质,既有单键所表现的取代反应,也有双键表现的加成反应,这两个反应的特征都没有烷与烯中两种反应明显。
[板书]2.苯的同系物及其结构[讲述] 含有一个苯环,侧链为饱和链烃基(烷基)的一类芳香烃,叫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是C n H2n-6(n≥6),。
[强调]⑴常见的苯的同系物主要有:甲苯(C7H8)、二甲苯或乙苯(C8H10),它们的结构简式可以分别表示为:、[板书]3.苯的同系物命名苯的同系物以苯为母体来命名。
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甲基取代的生成物称为甲苯,被一个乙基取代的生成物称为乙苯,依次类推。
全国优质教学设计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五:2.2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高中化学(人教版课标)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和卤代烃课题2《芳香烃》第一课时二、本节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三、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定位:本节课的课程目标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介绍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能运用知识对化学有关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做出合理的分析,强化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了解苯的同系物中的甲苯的化学性质。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烷、烯、炔、苯主要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学习烃类物质的一节。
本课旨在学会运用原子团相互影响的概念,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的基本方法,认识转化过程和产物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看待苯及其同系物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2.学生情况分析本案例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性质教学设计。
分析教材内容,结合社会大背景,创设芳香族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真实情境,把“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并提炼有效问题,形成教学内容主线。
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和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思维、情感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有效达成三维目标。
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在原子团相互影响概念下有关性质知识的主动建构,认识到简单有机合成的顺序性。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甲苯、苯、粗苯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分组探究实验,学会比较学习物质性质的方法。
通过苯、甲苯与硝酸的反应,理解原子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对比苯的同系物和苯的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
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机合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苯及其同系物性质上的对比,使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科学学习的使命感。
苯的同系物的教学设计苯的同系物教学设计佛冈县佛冈中学刘伟星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苯的同系物概念。
②学习掌握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③通过对苯环与甲基的相互影响了解苯与苯的同系物性质上的异同。
④初步掌握苯与苯的同系物的鉴别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实验让学生体验反应的真实,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②通过对苯环与甲基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辨证思维及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③通过对甲烷、乙烯、苯、苯的同系物的对比,培养学生分类对比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实验及分析对比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及成就感。
2、内容分析芳香烃这部分内容是高中有机化学中讲完甲烷、苯、三、板书设计:第二节芳香烃一、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二、苯的同系物1.芳香烃: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叫芳香烃。
2.苯的同系物的概念: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叫做苯的同系物。
3、苯和甲苯某些化学性质上的比较苯甲苯不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苯甲酸+ Cl FeCl3Cl+ HCl FeCl3Cl+ HClCH3+ Cl2CH3()CH3Cl+3Cl 2光照C6H6Cl6CH3+ Cl2光照CH2Cl+ HClE、+ HNO3H2SO4浓NO2+ H2O60℃CH3CH3+ 3HNO3H2SO4浓30℃NO2O2NNO2+ 3H2O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掌握甲苯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难点在于基团的相互影响。
通过实验利用表格归纳总结可培养掌握系统知识的能力。
尊重教学规律很重要。
资料表1: 甲烷、乙烯、乙炔、苯比较甲烷乙烯乙炔苯结构简式CH4CH2=CH2C H≡CH结构特点全部单键饱和烃含碳碳双键不饱和链烃含碳碳三键不饱和链烃不饱和环烃空间结构正四面体平面结构直线结构平面正六边形物理性质无色气体,不溶于水无色气体,微溶于水无色气体,微溶于水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化燃烧蓝色火火焰明火焰明亮,火焰明亮,学性质焰亮,有黑烟有黑烟有浓黑烟溴(CCl4)不反应加成反应加成反应不反应高锰酸钾不反应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反应主要反应取代加成加成取代、加成表2: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见表3:苯和甲苯某些化学性质上的比较苯甲苯不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苯甲酸+ Cl FeCl3Cl+ HCl FeCl3Cl+ HClCH3+ Cl2CH3()CH3Cl+3Cl2光照C6H6Cl6CH3+ Cl2光照CH2Cl+ HClE、+ HNO3H2SO4浓NO2+ H2O60℃CH3CH3+ 3HNO3H2SO4浓30℃NO2O2NNO2+ 3H2O。
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苯的同系物》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苯的同系物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择性必修课程主题2中“烃的性质与应用”部分内容。
1.内容要求认识苯的同系物,比较其与苯、烷烃的结构、性质差异,了解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在日常生活、有机合成和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学业要求(1)能区分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
(2)能写出苯的同系物中简单代表物(如甲苯、乙苯)的结构简式和名称;能够列举其主要物理性质,根据烃的分子式判断是否属于苯的同系物。
(3)能结合分子结构,分析苯环和侧链烷基的相互影响,了解苯与苯的同系物性质上的异同,并根据相关信息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能通过芳香烃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分析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功能价值(素养功能):能结合苯和烷烃的结构与性质分析、推断苯的同系物具有的性质,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通过苯的同系物和苯、烷烃性质的差异了解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旧教材关于苯的同系物内容是以科学视野、拓展等补充资料进行的描述,并没有详细展开,新教材将苯和苯的同系物并列为两课时,将苯的同系物性质展开阐述,对学生在苯的知识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设计了甲苯性质探究实验,通过问题探讨引导学生更深入彻底的了解苯的同系物与苯在性质、结构方面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新教材内容的改变带来的教学启示:教学不能停留在基础认知阶段,学生不能停留在仅认识、分辨苯的同系物层面;而应将苯、苯的同系物联系起来,深层次理解在有机物中物质“结构—性质—用途”的关联,重视物质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知识体系化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物质的性质及应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之后“有机合成”及化学生产等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学生在必修2第三章了解过苯的性质,在选修3第一课时系统学习了苯的性质,已经接触过芳香烃,对苯的化学性质(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燃烧反应)有基本了解,此时学生接触有机化学时间不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苯的同系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苯的同系物的基本概念、性质及结构特点。
通过教学,期望学生能够:1. 理解苯的同系物的定义及分类,能够识别并命名简单的苯的同系物。
2. 掌握苯的同系物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其反应规律及变化条件。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规律。
2. 苯的同系物命名规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苯的同系物反应机理的理解与掌握。
2. 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与教辅资料:准备《中职化学》教材及相关教辅资料。
2. 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实验器材(如试管、烧杯等)。
3.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苯的同系物概念、性质及实验操作的PPT课件。
4. 实验材料:准备必要的化学试剂和实验药品。
通过充分的教学准备,确保学生在第一课时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苯的同系物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的开始,教师需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开启本课的教学。
可以采用实验导入法,演示一个与苯的同系物相关的简单化学实验,比如通过苯环的加成反应演示不同同系物的特性,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苯的同系物。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初步感受苯的同系物在化学变化中的独特表现。
二、知识铺垫接下来,教师需对之前学过的相关化学知识进行简要的回顾,如烃类、芳香烃等基本概念,为学习苯的同系物打下基础。
同时,介绍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为后续学习同系物的性质和结构提供铺垫。
三、新课讲解1. 定义与分类明确向学生介绍苯的同系物的定义,指出它们是具有与苯相似的环状结构且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接着,通过图表或幻灯片展示不同同系物的结构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苯的同系物》教学设计高二化学备课组徐雪峰[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了解苯的同系物以及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等概念。
认识苯及其同系物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异同。
能力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表达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苯及其同系物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异同[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在结构、性质上的异同[教学过程]简单复习苯的结构及性质,与苯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如:C7H8、C8H10、C9H12?它们的结构相似吗?引出苯的同系物学习。
一、苯的同系物用-CH3取代苯分子中的H原子,得到的分子其分子式是C7H8,其结构式是3称甲苯(实为甲基代苯)再用-CH3取代CH3乙苯(取代甲基上的H)32-CH33, -CH3、H3 33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简单介绍命名方法以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即分子式是C8H10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思考】它们都是苯的同系物吗?根据?(一)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是C n H2n-6(二)苯的同系物的性质A、物理性质:展示甲苯的样品,归纳其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水溶性等)B、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说明】由于结构相似,苯的同系物都有与苯相似的化学性质参考苯的化学性质书写下列反应的方程式:(1)甲苯与液溴,铁作催化剂(2)甲苯的硝化反应【说明】-CH3的存在,使苯环更易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浓硫酸、浓硝酸共热时苯环上的三个H原子都被取代(注意苯环上被取代H的位置及硝基的写法)3-NO2+3H2O22、氧化反应苯环的存在对-CH3,-CH2CH3(-R)的影响如何呢?请看实验[实验4-16]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实验时要充分振荡,为什么?)苯环的存在使-CH3变得活泼了,乙烷中有-CH3,但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H3被氧化了〖说明〗苯环的存在使变得活泼了。
§1—3 烃(第三课时)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案设计】第3课时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苯的同系物以及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等概念。
认识苯及其同系物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苯及其同系物性质上的对比,认识“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化学史教育,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确立基团之间相互影响的观念。
【教学过程】不同?1、与X2、HNO3、浓H2SO4的取代反应①卤代反应——苯和液溴的反应②硝化反应——苯、甲苯和混酸的反应讨论:苯和甲苯硝化反应产物不同的原因。
③磺化反应——苯和浓H2SO4的反应观看视频,明确卤代反应的一些注意事项;讨论回答:苯能否和溴水发生反应及混合时的现象。
比较苯和甲苯的硝化反应,探究苯和甲苯硝化反应产生不同的原因。
认识磺化反应及用途。
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视频加深学生对苯卤代反应的认识,激发学习积极性,为进一步实验探讨降低难度。
通过对比的方法使同学们明确结构决定性质,烃基的存在影响了苯环。
感受苯及其同系物在工业生产中的重大作用。
加深取代反应的认识,为有机反应类型打下事实基础。
2、与H2的加成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加成时的比例关系,同时对比烯炔烃与氢气的加成的难易。
思考:1mol和氢气完全加成时需氢气的物质的量。
书写方程式,认识产物,得出苯环和氢气加成是的比例关系,解决思考题。
对比反应条件,得出苯及其同系物难加成。
强化加成反应的认识,苯与烯烃相比较,难与氢气加成,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苯环结构的特殊性,强化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同时为接下来要学习的有机反应类型打下事实基础。
3、氧化反应①可燃性演示实验:甲苯的燃烧。
②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观看视频:苯、甲苯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
[例1]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
[例2]三硼三胺(B 3N 3H 6)曾被认为是“无机苯”,其分子与苯分子为等电子体,分子结构与苯相似。
(1)写出三硼三胺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无机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无机苯中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B 无机苯为非极性分子
C 无机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 无机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3)试推测无机苯的一氯代物有_____种同分异构体;二氯代物共有____种同分异构体
【例3】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甲苯、己烯、四氯化碳、碘化钾溶液区别开来,该试剂是( )
A 高锰酸钾溶液
B 溴化钾溶液
C 溴水
D 硝酸银溶液
【例4】已知由六种一溴代二甲苯同分异构体的熔点和对应的二甲苯熔点数据如下表所列: 一溴代二甲苯熔点(℃)
234 206 212.8 204 214.5 205 对应的二甲苯熔点(℃) 13 -54 -27 x
-27 -54 分析上表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熔点为234℃的一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 的数值是____________,它对应的二甲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以单双键交替结合的,作为这种判断的证据是 ( )
A 苯的一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B 苯不易跟溴、氯发生加成反应
C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物同分异构体
D 苯不易发生取代反应,且不使KMnO 4溶液褪色
2.能用高锰酸钾溶液而不能用溴水鉴别的是 ( )
A 甲烷和乙烯
B 1,3-丁二烯和丁烯
C 苯和丙苯
D 氢氧化钠溶液和苯酚溶液
3.某烃能使KMnO 4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其分子式为C 8H 10,该烃的一氯代物有三种(含侧链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若C 8H 10分子中苯环上的 一氯代物有三种,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
4.某一定量苯的同系物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浓硫酸增重10.8 g ,再通过KOH 溶液后,KOH 溶液增重39.6 g 又知经氯化处理后,该苯的同系物苯环上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分别只有一种,该苯的同系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
A CH 2=CH-CN
B CH 2=CH-CH=CH 2
C
D CH 2=C-CH=CH 2
6.利用酸性KMnO 4溶液可以 ( ) A 除去乙烷气体中的乙烯 B 鉴别苯和
C 鉴别苯和邻-二甲苯
D 除去H 2S 气体中的HCl 气体
7. “立方烷”是一种分子结构为正方体结构的烃,如右图所示:
⑴写出“立方烷”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
CH=CH 2 C(CH 3)3 CH 3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