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
- 格式:pptx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17
【导语】孩子们,家中的植物,种大蒜,泡黄豆,泡绿豆,蚕宝宝,刚出生的小猫、小狗,每晚月亮的形态……这些都值得你去细心观察!赶快行动起来吧!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范文:我家的扁豆9月5日晴今天,妈妈给我带回一粒扁豆小种子,我高兴极了,心想:太好了,我可以种扁豆了。
立刻,我找来一个精致的花盆,从院子里挖些泥土放进去,然后让这个“文弱的小姑娘”在盆子定居下来了。
从此,我的希望和种子一块生根发芽。
每天,我两只眼睛都会盯着花盆,心里暗暗祈祷:快快长大吧,长多多的扁豆给我吃噢。
9月20日晴一早,我打开窗户,惊奇地发现花盆里的小姑娘透出了小脑袋,还带着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呢。
嘿,小家伙,正努力地往上长啦。
9月26日晴6点,我爬起床,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顺便看一下小姑娘长大没。
一打开,我惊讶地发现细嫩的小苗长出5片嫩绿的叶子,还有细丝样的藤。
虽然藤只有一点点,但我还是精神大振。
我能想象出明天这藤会爬上阳台顶端,长出很多扁豆。
多么让我期待啊。
10月8日晴我们外出几天了。
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打开窗户。
啊,小姑娘已长成大姑娘了,藤顺着阳台柱子长到阳台顶了,叶子稀稀拉拉的开满了那根柱子。
看的是那紫红色的花,姹紫嫣红,在绿叶的衬托下煞是好看。
啊,居然那根藤上还长了5个小小扁豆。
我连忙把妈妈喊过来。
妈妈看了看,笑着说:“再过几天,这些花都会变成扁豆,我们就有一盘子扁豆吃喽”。
我高兴地跳起来,边跳边说:“谁种谁摘噢。
”2.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范文:小葱成长记我家的阳台上种了三盆小葱,一盆刚种下,一盆已开始冒出青绿的小芽儿,还有一盆我今天比了一下,嗯,有铅笔那么高了。
说起这些小葱的来历呀,它们都是外婆从家乡带过来的,是一些像蒜瓣儿那样的“干葱头”。
它们是怎样长成青青翠翠的小葱的呢?别急,我呀,这些天都陪着可爱的小葱一起成长呢!首先,外婆把一颗颗“干葱头”分成一瓣一瓣的,插进已经松好的泥土里,然后给它们浇上一点水就可以了。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习作:写观察日记。
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从而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用文字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2. 如何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观察日记范文、观察对象(如植物、动物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观察日记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对象,如植物、动物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写作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指导学生如何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强调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5. 写作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实践。
6. 分享与评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日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记录、多思考。
板书设计1. 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2. 观察日记的重要性: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生活态度。
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进行观察,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2. 家长签字确认,鼓励学生坚持观察和记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写作、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写观察日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鼓励学生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文字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完成一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观察日记。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到身边的事物,并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描述。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观察不细、内容不具体、条理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完成一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观察日记。
2.教学难点:观察事物的细节,用文字准确、生动地描述出来。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能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过程,让学生模仿和实践。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和写作的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观察日记作为示范。
2.学生准备观察对象,如植物、动物、人物等。
3.教学PPT,包括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之前学过的观察日记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观察日记作为示范,让学生初步感知观察日记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并尝试写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观察不细、内容不具体、条理不清晰等问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写观察日记观察绿豆发芽过程的日记2018 年9 月19 日星期三晴今天上午我们学完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学完后,老师叫我们回家泡点绿豆,每天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
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让妈妈给我准备一些绿豆,妈妈拿了十几颗给我,问:“要这么多绿豆干什么?”我回答说:“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泡绿豆写观察日记呢!”我先把十颗绿豆放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因为透明的杯子更容易观察绿豆的成长过程。
然后,我在杯子里倒了一点水,妈妈告诉我,水刚好浸过绿豆,让绿豆保持湿润就可以了。
最后,我还在杯子上盖了一块厚布。
希望我的绿豆健康成长,能够快点发出小芽!2018 年9 月21 日星期五晴清晨,当第一声鸟叫透过绿色的窗帘传入我的耳中时,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绿豆。
我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去看我的绿豆发芽了没。
我给绿豆换过水,突然发现有三颗绿豆伸出了嫩嫩的“小手”,像一个个小烟斗一样,我兴奋极了!仔细看看其他绿豆,它们的肚子鼓得圆圆的,有几颗绿豆不小心都把衣服撑破了,好玩极了!妈妈对我说:“要按时换水呀!”我调皮地说:“是,妈妈大人。
”我话音刚落,妈妈就大笑起来。
这些小绿豆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似乎长得更快了。
2018 年9 月22 日星期六晴第三天到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看看绿豆变成什么样子了,我把给绿豆盖的“被子”掀起来一看,绿豆芽变成长长的了。
这次不像小烟斗,像小蝌蚪了,因为它的“尾巴”又长长了。
长长了的芽在它们的“妈妈”的怀抱里慢慢生长。
可是,调皮的芽宝宝把它们的妈妈搞得多么痛苦——肚子都开了,但是我想:绿豆妈妈肯定会很开心,因为芽宝宝又长大了。
绿豆发芽观察绿豆发芽过程的日记9月22日星期二天气:晴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就是泡绿豆。
我找来一些绿豆,这些干燥的绿豆,表皮光滑,圆溜溜的像一颗绿宝石。
绿豆被放在一个小碗里,用温水浸着。
不一会儿,绿豆已经开始膨胀了。
似乎喝了许多水,变得肥肥的,我想:“这些绿豆明天会长成什么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逐渐进入了梦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范文及名师点评范文一:绿豆“变形”记3月18日星期一晴课堂上郑老师让我们回家写绿豆发芽的观察日记。
我迫不及待地找了一个瓶子泡绿豆,心里祈祷豆子能快点长出芽。
睡觉前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想看看绿豆是否有改变。
我发现豆子居然有了微妙的变化:身体比原来胖了许多,颜色也浅了很多,看上去黄黄的、胖胖的,像个胖小子,可爱极了。
3月19日星期二晴第二天,我回到家一看,豆子身上正中间的部分,裂出了一个小小的口子。
在它的附近,看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芽,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这小芽把外面的豆皮撑得有点儿高。
3月20日星期三多云今天我急急忙忙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一看我的绿豆。
那可爱的小绿豆,就像蝉脱去了外衣,露出了嫩嫩的身体。
长出的嫩芽,就像那刚出生的小娃娃,伸展着它那细细的、软软的小腿,淘气极了!3月21日星期四小雨晚上我做完作业,发现豆芽竟然又长了一大截!豆芽长到接近两厘米长,尾部还有一根长长的细线,就像头发。
妈妈说:“这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绿豆芽,只不过卖豆芽的人要给泡豆子的水里添加一些养料,所以菜市场买的豆芽要比自己泡的豆芽更粗壮一些。
”哈哈,原来我的绿豆已经长成了绿豆芽啊!处处留心皆学问,希望我们能做一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的好孩子。
名师点评:小作者是一位非常细心和有耐心的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自己的绿豆芽有没有变化,比喻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句更优美。
在作者的细心观察下,我们了解了绿豆芽的成长过程,整体来看是一篇不错的观察日记。
范文二:小蝌蚪成长记3月30日星期五晴今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买了10只小蝌蚪。
回家后,我把它们放进了我家的金鱼缸里。
小蝌蚪的身体是黑色的,头部和一粒小黄豆差不多大,尾巴像一条较长的黑丝线。
每当我看着它们在水里畅游的样子,总会让我想到音乐符号中的八音符。
4月7日星期六阴一个星期过去了,金鱼缸里的小蝌蚪们尾巴比之前短了很多。
我把其中一只小蝌蚪从鱼缸里捞出来放在手上,发现在小蝌蚪尾巴的两边长出了后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作文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教材以观察日记为载体,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观察不细、表达不清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帮助他们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
2.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观察和感受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观察日记的范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讲解。
2.准备一些观察工具,如望远镜、相机等,方便学生进行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平时喜欢观察什么?观察过什么有趣的事物?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观察日记的范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日记的特点和写法。
同时,教师讲解观察日记的基本结构,如观察对象、观察内容、观察感受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取一个观察对象,共同完成一篇观察日记。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小组完成的观察日记,让大家一起欣赏、学习和交流。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观察日记》习作范文
1、清晨起床,我洗漱完毕正准备去吃早餐,惊奇地发现绿豆的“被子”上有一些细小的东西从下面透了出来。
我好奇地把“被子”掀开一看。
原来是长嫩芽了呀!它们一个个好像是要伸出手来想和我握手一样。
我拿起水壶给它们来了一场“局部雨”。
吸收了水分的绿豆似乎显得更加开心了。
2、早上起来准备给蒜宝宝们加点水,我发现蒜宝宝们的顶端已经裂开,露出了浅绿色的小芽,足足有3厘米长。
蒜宝宝们的底部还长出了长短不一的根须,根须像钢丝似的扎进棉絮里,这也许就是生长的力量吧!
3、翠绿的嫩叶,好像一把小剪刀,从绿豆宝宝的身体里变出来,真可爱!有些绿豆宝宝们经历了一场“换装秀”,褪去绿色的衣裳,穿上紫红的外衣。
绿豆芽的茎长高了3厘米,我凑近闻一闻,夹杂着一股青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