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波版-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7-西华大学陈睿
- 格式:ppt
- 大小:345.50 KB
- 文档页数:24
文化展会立项策划书3篇篇一文化展会立项策划书一、展会名称[具体展会名称]二、展会主题[展会主题]三、展会目的[阐述展会的目的和意义,如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产业发展等]四、展会时间和地点1. 时间:[展会开始时间]-[展会结束时间]2. 地点:[展会具体举办地点]五、展会规模预计展览面积[X]平方米,参展单位[X]家,专业观众[X]人。
六、展会内容1. 展览展示:设立不同主题的展区,展示文化艺术作品、手工艺品、文物古董、创意设计等。
2. 主题论坛: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举办主题论坛,探讨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话题。
3. 文化活动:组织文化表演、艺术讲座、非遗体验等活动,增加展会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4. 评奖活动:设立奖项,对参展作品进行评选,鼓励创新和优秀作品。
七、宣传推广1. 线上宣传:利用社交媒体、网站、电子邮件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发布展会信息和预告。
2. 线下宣传:在相关文化场所、公共场所张贴海报、发放传单,提高展会知名度。
3. 合作媒体:与专业媒体合作,进行展会报道和宣传。
八、展会运营1. 展会管理:设立展会管理团队,负责展会的组织、协调、运营等工作。
2. 观众服务:提供展会导览、咨询、接待等服务,确保观众的观展体验。
3. 安全保障:加强展会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参展商和观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九、展会预算1. 场地租赁:[X]元2. 布展装修:[X]元3. 宣传推广:[X]元4. 嘉宾邀请:[X]元5. 活动组织:[X]元6.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十、注意事项1.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展会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注意展会的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展会的顺利进行。
篇二文化展会立项策划书一、展会名称[具体展会名称]二、展会主题[展会主题]三、展会目的[展会目的]四、展会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日期]2. 地点:[详细地址]五、展会规模预计展览面积[X]平方米,参展商数量[X]家,专业观众数量[X]人。
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以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为指导理论,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综合运用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全面论述文化产业管理各个领域,是一门基础类通识课程。
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铺垫作用。
该课程对于培养拥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具有创意策划、公关调研、开拓创新和组织营销能力,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文化经济与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开拓型和创造性的高级专门人才起到基础学科指引作用。
(二)教学目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或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对一系列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梳理,了解当今文化产业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现状;了解并形成艺术文化的鉴赏能力、文化行业的观察和把握能力;初步培养文化项目的创意、策划和经营能力,文化项目和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们在掌握文化产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渐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兴趣点,为职业生涯规划起到指导作用。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领域和理论方法。
教学内容共分八章,主要包括:第一章迅速崛起的文化产业、第二章文化产业管理的路径、原则和模式、第三章文化产业资源与开发、第四章文化产业的投资管理、第五章文化产业的品牌管理、第六章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章文化产业的项目管理、第八章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管理。
(四)教学时数1、时数:3课时/周,总计:54课时2、进度:《文化产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进度表(五)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法为主,并采取案例教学,采用研究、讨论、讲座等互动式教学法。
要求学生按要求事先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课堂上经常交换、交流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六)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60%)与平时成绩(含考勤,10%+课堂表现,30%)结合。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掌握、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精华摘录陈少峰、张立波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整理:孙超1、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一个集合型的概念,它指称与文化娱乐、传媒和创意等领域相关的许多行业或者领域,如新闻出版(含漫画)、音乐、游戏、影视(含动画)、艺术品与工艺美术品、主题公园、会展与文化旅游、设计、广告、文艺演出、体育娱乐、手机报、娱乐软件、语言与文化内容培训等等。
2、“文化产业”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文化产业的概念与文化的概念之间只有很少的关联或者很有限的内涵交叉点,或者说,文化产业介于“文化元素”的概念和经济领域的产业大概念之间,其着眼点在“产业”,即它主要是作为一种产业门类,侧重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而不是以文化作为优先的考察对象。
3、如何区分“文化产业”与“文化”?辨析文化产业与不同文化具体概念或者文化内涵之间的联系,不能采取直观的、历史的或线性的思路,而是要从产业的角度来分析哪些文化元素与之相关联。
譬如说,当人们以文化底蕴的深厚程度或者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来评价文化产业的资源基础时,就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也就是说,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来说,人力资源和经济发达程度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基础,历史文化不是最重要的资源基础。
文化产业属于现代高端服务业的范畴,依靠历史文化资源或者历史文化遗存来发展旅游,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组成部分,而是传统的旅游业的范畴。
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开发,也仅仅是文化产业的辅助部分,不是其主体内容。
4、“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从消费的角度来看,文化可以分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个类别,后者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但是,在传统上,学术界比较重视精英文化,并且自觉不自觉地对大众文化采取鄙视甚至排斥的态度。
因此,推动和提升现代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必然伴随着观念的转变和文化意识的转变,尤其是要重视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改变精英文化的意识。
5、发展文化产业的利弊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从文化的整体结构来说,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意义和消极面是并存的。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在文化产业实践过程中,如何把一个点子或一种文化资源提炼为一个创意,设计成一个文化产品,整合为一个产品系列或者产业链,集合为一个产业集群,这是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本课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项目与文化产业项目;第二部分是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三部分是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另外,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结合一些文化产业项目经典案例,由学生分组参与项目策划和管理实操演练。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致力于使学生:1.掌握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的特点和方法,掌握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体系;2.具备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和咨询的基本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三、学习要求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读书报告和文化产业项目案例评析。
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3.分阶段完成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包括确定选题、调研报告、策划大纲和策划方案),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四、教学进度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参考教材张立波:《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2.重点阅读书目[美]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王勇、张斌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韩]金、[美]莫博涅:《蓝海战略》,吉宓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陈少峰、张立波:《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张立波:《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3.扩展阅读随课程进展和专题研究需要,自主选择专业论文或书籍六、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 D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2.成绩综合评分体系:七、学术诚信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和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围绕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及其创新这一中心,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基础研究与关注前沿并重,整个内容可分为以下两大板块:1.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战略。
围绕商业模式来看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对产业趋势有较深入地把握。
重视发展战略跟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培养战略性思维,形成一种分析方法。
2.文化企业商业模式的要素与基本类型及具体经营案例。
思考商业模式问题时,首先考虑顾客是谁?凭什么吸引他们?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何在?企业如何能够上市?上市的企业跟不上市的企业有什么区别?做企业的商业模式与做项目的商业模式有什么区别?在文化产业各行业中,有哪些好的商业模式?分析各行业及企业的标杆案例。
本部分是本课程的重心所在。
This course adheres to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basic research and focus on the forefront.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business model and innov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 whole cont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wo parts: 1. Development trend and strategy of cultural industry. Around the business model, we can se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have a more in-depth grasp of the industry tren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business model, cultivate strategic thinking, and form an analysis method. 2. Elements and basic types of business model of cultural enterprises and specific business cases. When thinking about business model, who are the customers first? What attracts them? Where is the spa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 can enterprises be listed?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listed company and an unlisted one?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usiness model of an enterprise and that of a project? What are the good business models in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alyze benchmarking cases of various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This part is the focus of this course.2.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文化管理学、产业经济学并行课程: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后置课程:无二、课程目标(一)专业教育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文化创意的基本规律、文化产业的基本商业模式,了解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面临的基本问题及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一种基本商业判断力,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