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上海)第一册 - 专题12 人类活动与气候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 格式:pptx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22
人类活动与气候【学习内容】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洞、城市热岛与雨岛【学习目标】1.了解温室效应、城市热岛和雨岛效应、酸雨产生的原因。
2.了解它们对人类经济活动和生存环境带来的潜在的深刻影响,以及解决的措施。
3.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人文精神。
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人文精神。
【学习重点】温室效应及形成的原因。
【学习难点】城市热岛效应。
【学习过程】城市雨岛城市雨量比郊区农村多。
1.城市空气多尘埃易产生低云与对流雨;2.城市下垫面较粗糙阻碍降水天气系统的移动,延长了城区降水时间;3.高楼多,增强上升气流。
降水过量影响生活与生产1.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少建高楼);2.治理污染,减少凝结核。
二、知识运用1.近百年来,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0.2℃~1.5℃。
仔细阅读1989年世界环境日宣传画“啊,地球出汗了!”,完成下列问题。
(1)这幅画所揭示的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________和_________造成大气中________含量的上升。
(3)上述问题的直接表现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当前控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主要途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我国酸雨分布区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1)酸雨是指PH值___________的雨水。
我国的酸雨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的大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