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的翻译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22.34 KB
- 文档页数:3
词语翻译技巧翻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是我们作为译者的职责。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词语或短语,它们可能无法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或者需要我们寻找更合适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词语翻译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大家的翻译工作有所帮助。
一、理解上下文在进行词语翻译时,我们首先要充分理解上下文的语境,这有助于我们准确捕捉到原文的意思,并找到合适的翻译方式。
语境包括句子的结构、前后文的关系、语气以及作者的用意等等,只有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例子1:她眼中的星星在闪烁。
这句话中,眼中的星星显然是个形象化的说法,意思并非字面上的眼睛里有星星。
根据上下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理解为她看到的事物美丽而闪烁,因此可以将这句话翻译为:“The stars in her eyes were twinkling.”例子2:这家公司非常注重员工的福利。
注重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翻译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上下文强调的是公司对员工的关心和照顾,我们可以翻译为“care about”或“value”。
如果上下文强调的是公司对员工福利的投入和待遇,我们可以翻译为“focus on”或“prioritize”。
二、寻找近义词或表达方式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翻译的词语,这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寻找近义词或用其他方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对于解决这一问题非常重要。
例子:这本书让我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是个成语,字面上的意思指的是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This book enlightened me.三、采用借用或直译方式在一些情况下,直接借用原文或采用直译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这样也能避免产生歧义或改变原文的含义。
例子1:这家公司是一个创新的佼佼者。
借用原文中的佼佼者一词,我们可以将其直接翻译为:“This company is an innovation leader.”例子2:他生气地说:“你说什么?”直译句子中的生气和问句的语气,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He angrily said, 'What did you say?'”四、充分利用词典和翻译工具在进行词语翻译时,我们可以利用词典和翻译工具来扩大我们的词汇量和翻译选项。
英语词汇的翻译技巧(1)完全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在任何上下文中都可以找到完全对应的汉语表达。
这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共有的一些事物,如:the Air Force One 空军一号the Atlantic Ocean 大西洋cognitive linguistics 认知语言学tuberculosis 肺结核aspirin 阿司匹林clone 克隆(2)部分对应。
由于在意义上概括的范围有广狭之分,英语中有些词与汉语中有些词在词义上只有部分对应,如:morning 早晨、上午1marriage 嫁、娶brother 兄、弟sister 姐、妹cousin 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妹(3)没有对应。
由于英语中常出现一些新词,包括专有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反映英美社会特殊风气及事物的词,英语这些词所表示的意义有时在汉语里还找不到相对应的表达,如plumber一词,原意为“管子工,水暖工”。
但自美国五角大楼文件泄密事件以后,白宫设立了专门调查政府雇员泄密的特务机构,借用“管子工”防漏、堵漏这一特点,这一机构的特工被称为“plumber”。
汉语中有些表达在英语中也没有对应的表达,在汉译英时需要用音译、译音或其他方式来表示,如“糖葫芦”一词可译为tanghulu,a sugar-coated fruit on the stick which is a kind of children’s favorite food in winter,“文房四宝”译为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writing brush,ink stick,inkstand and paper),“三八红旗手”译为a woman pace-setter。
2(4)一词多义。
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常见,每个具体意义要根据实际的上下文来确定,如果脱离上下文,孤立地译一个词就很难确切地表达该词的真正含义。
第五章张春柏汉译英翻译词汇的技巧(下)第五章词汇翻译的技巧(下)5.1 词类转换法词类转换是指翻译时在保持原文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原文中某些词的词类,以求译文通顺自然,合乎译入语表达习惯。
无论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词类转换法都是最基本的技巧之一。
我们知道,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之间没有完全对应的关系。
汉语单词没有词形变化,而英语单词却有,同一个词根加上不同的词缀,可以变成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副词等。
翻译时有时候就必须进行词性的转换。
其次,汉语句子多用动词,而英语句子则多用其他词性的词,如名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词组等。
这也意味着,翻译时英语句子中的名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词组要译成汉语的动词,反之亦然。
另外,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也不尽相同,比如,某个意思在英语中通常用某种词性的词表达的,在汉语中很可能用别的词性的词表达。
这也要求在翻译中灵活运用词类转换的技巧。
最后,还有语体风格的因素,有时候也要求我们在翻译中进行词类的转换。
如英语中在正式的语体中倾向于用抽象名词,而汉语因为没有词形变化,往往用其他手段来表示同样的意思,所以有时候也需要进行词类的转换。
所有这些都要求译者熟练掌握词类转换的技巧,以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译入语习惯。
现将英汉互译时常见的词类转换现象介绍如下:5.1.1 名词与动词的互相转换由于英语句子动词用得比较少,一句句子通常只有一个谓语动词,而名词,尤其是抽象名词却用得比较多。
与此相反,汉语中动词用得比较多,除了动宾结构外,还普遍使用连动式和兼语式等结构。
因此,英译汉时常常需要把名词转换成汉语动词,并对其他句子成分作相应的调整。
反之,汉译英时则常常需要把动词转换成名词。
例如:1)His acceptance of bribes led to his arrest.他因受贿而被捕。
2)Exhaust gases from boilers, vehicles, etc.,cause airpollution in cities.锅炉和车辆等排出的废气,污染了城市空气。
翻译中英文互译的技巧和练习题及习题分析翻译中英文互译的技巧和练习题及习题分析中英文互译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翻译中英文互译的技巧,并提供一些练习题及分析,以帮助读者提升翻译能力。
一、技巧分享1. 优化词汇替换:在翻译过程中,总有一些词汇很难直译,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找更准确的词汇来优化翻译。
例如,将“很高兴见到你”翻译成“Nice to meet you”,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出意思。
2. 理解句子结构:中英文句子结构不同,需要我们理解并转换句子结构。
中文一般为主谓宾结构,而英文则更倾向于主+谓结构。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确保译文的句子结构通顺。
3. 注意语气和语法:不同语言的语气和语法规则也不同,所以在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语气和语法特点。
例如,英文中重要的信息一般放在句首,而中文则倾向于放在句中。
4. 理解文化背景:翻译中,文化背景的理解至关重要。
有些词汇或者表达方式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没有对应的翻译,这时我们可以借助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解释。
例如,中文里常用“临时抱佛脚”,英文中则可翻译成“eleventh-hour attempt”。
二、练习题及分析1. 中译英:中国的国家树是国槐,它是一种能够承受恶劣环境的树种。
解答:The national tree of China is the scholar tree, which is a species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harsh environments.分析: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国家树是国槐,然后通过描述其特点“能够承受恶劣环境”进行翻译。
可以选择用“scholar tree”来替代“国槐”,因为这样更准确地表达出意思。
2. 英译中:The concept of “gig economy” has gained popularity in recent years, referring to a labor market characterized by short-term or freelance jobs.解答:“零工经济”这个概念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它指的是一个以短期或自由职业工作为特点的劳动力市场。
第四章词汇翻译的技巧(上)正因为英汉词汇之间有很多差异,因此词汇翻译不可能达到一一对应的程度,以一个汉语词套用一个英语词,或以一个英语词套用一个汉语词,而是要掌握一定的词汇翻译技巧。
只有熟练运用各种技巧,才能将原本不通顺的译句变得通顺,原本不符合译入语语言规范的译文变得符合规范,有时还可将原本不够贴切的译文变得更加贴切,从而使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同时,达到“通顺”的标准。
词汇翻译的技巧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移植法、增词法、省略法、词汇转类法、反译法、分译法和释义法等。
下面逐一介绍。
4.1 移植法移植就是在译文中直接借用原文的词语。
移植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移植,另一种是音译。
4.1.1直接移植所谓直接移植,就是在译文中将原文的词语原封不动地挪用过来。
如“卡拉OK厅”、“KTV包房”、“BP机”、“CD唱盘”、“X光片”、“发了一份e-mail”、“进入WTO”、“Word文件”、“如何执行Windows 2000的应用程序”、“股票ABC”、NBA、CIA、IBM、IQ、EQ等等,汉语短语或句子中夹杂的这些英语单词就是直接移植过来的。
直接移植似乎多应用于科技翻译和新闻媒体中,文学翻译则少见。
而且,这种移植法多用于文字系统相同的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如日汉互译,英法互译等),而像英汉这样文字系统大不相同的语言之间,原则上不宜多采用。
但实际上,在科技文章和新闻媒体中,这种英汉词语混为一体使用的现象目前似乎出现得越来越多。
例如:1)美国希望发展NMD一向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
2)携带Visa国际卡在国外旅行时,有几点小窍门供您参考。
3)以前留学,大部分是去攻读大学以上学位的;而现在,除了大学、硕士、博士,攻读MBA、短期学历、专业学历的也越来越多。
4)上海飞仕娱乐有限公司坐落于徐汇区嘉善路253号,是集KTV、DISCO为一体的大型娱乐场所。
5)拥有网络规划的CAN或CNE证书、广告设计的CorelDraw Photoshop等三维或动画软件的国际证书的专业人才都是外资企业争抢的对象。
中译英的技巧和方法
中文翻译成英文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包括:
1.理解原文:在开始翻译之前,一定要充分理解原文的含义和语境,包括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情感和背景等。
2.选择合适的词汇:选择准确的词汇是翻译的基础。
有时候,一个词在中文中的含义很明确,但在英文中可能有多个含义,因此需要仔细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汇。
3.注意句子的结构:中文和英文的句子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调整句子的结构,使其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4.表达清晰:在翻译时,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清晰度和流畅度,让读者能够容易地理解原文的含义。
5.参考权威翻译: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或者难以理解的文本,可以参考权威的翻译版本或者请教专业的翻译人员,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6.不断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翻译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是中文翻译成英文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一:增译法1.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英语六级翻译备考中的词汇翻译技巧分享英语六级翻译备考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词汇翻译,因为正确的词汇选择能够帮助学生准确表达意思,达到翻译的要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在英语六级翻译备考中的词汇翻译技巧。
1. 确定词性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词性。
英文单词的词性可能与中文不同,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要确保准确理解单词的词性,以便选择合适的对应词汇。
例如,如果英文中的单词是一个动词,那么在翻译时,需要选择相应的动词进行表达,而不能翻译成一个名词或形容词等其他的词性。
2. 注意词义的多样性很多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词义。
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正确的词义,以确保翻译准确无误。
例如,英文单词“bank”可以翻译为“银行”,也可以翻译为“岸”或“堤坝”,具体的词义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3. 使用同义词和近义词在翻译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个单词找不到完全对应的中文词汇,可以考虑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进行替换。
例如,英文中的单词“challenge”可以翻译为“挑战”,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中文译词,可以考虑使用近义词“困难”或“问题”。
4. 注意常用搭配和习语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常用搭配和习语,以确保翻译更准确、自然。
例如,英文中的表达“take a shower”应翻译为“洗澡”,而不是直译为“拿一个淋浴”。
5. 引用词典和参考资料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难以确定的词汇,可以查阅词典或参考资料,以获取准确的翻译。
例如,在遇到专业术语或生僻词汇时,可以使用专业词典或相关的学术资料进行查询,以获得正确的翻译。
总结:英语六级翻译备考中的词汇翻译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确定词性,注意词义的多样性,使用同义词和近义词,注意常用搭配和习语,以及引用词典和参考资料等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在翻译中选择合适的词汇,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
希望这些技巧能对大家的英语六级翻译备考有所帮助。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之上的,专业英文的翻译技巧讲与练。
这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法方面的一些表达手段上各有其特点。
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语序调整主要指词序、句序两方面的调整。
英汉语句中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言中则有同有异。
一、定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定语英文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汉语中也大体如此。
有时英文中有后置的,但译成汉语时一般都前置。
something important(后置)重要的事情(前置)如果英文中名词前的定语过多,译文中则不宜完全前置,因为汉语不习惯在名词前用过多的定语。
a little,yellow,ragged beggar (前置)一个要饭的.,身材矮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后置)2.短语作定语英文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而汉语则反之,但间或也有放在后面的,视汉语习惯而定。
their attempt to cross the river(后置)他们渡江的企图(前置)二、状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状语英文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他状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形容词或状语的前面,这一点与汉语相同。
He was very active in class.(前置)他在班上很活跃,专业英文《专业英文的翻译技巧讲与练》。
(前置)英文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放在动词之后,而在汉语里则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后置)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前置)2.短语作状语英文中短语状语可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或之后,译成汉语时则大多数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但也有放在后面的。
Seeing this,some of us became very worried.(前置)看到这种情况,我们有些人心里很着急。
词汇的翻译技巧
词义对应关系:
完全对应(Complete Correspondence)
部分对应(Partial Correspondence )
交叉对应(Intersection Correspondence)
不对应/零对应(Zero Correspondence)
完全对应(Complete Correspondence)
由于人类物质文化、感觉、认知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相似,英语和汉语中有些词所表达的意义是完全相对的。
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有名词、科技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
例如:Shakespeare —莎士比亚,the Himalayas —喜马拉雅山脉,astronomy —天文学,multimedia —多媒体,philosophy —哲学,baby —婴儿,sky —天空,snow —雪,等等。
这类词语一般不会带来翻译障碍,不存在词义的选择和转化问题。
但是,我们在译语中寻找词义对应的词语时,还得提防找到的是“假朋友”,即假对应词。
例如:
brown sugar ≠褐糖(= 红糖)
吃药≠eat medicine (= take medicine)
喝汤≠drink the soup (= eat / have the soup)
拳头产品≠fist product (= knockout product)(原语中“拳头”的意义已经引申为“引人注目的人或事”)
green hand ≠绿手(= 新手)(原语中green一词多义,除了指“绿色”,还指“无经验的”)
drawing room ≠画室(= 客厅)
部分对应(Partial Correspondence)
在英语和汉语之间,有些词在词义上只有部分对应。
1、它们的意义范围有广、狭之分。
例如:
uncle —叔叔,叔父,伯父,姑父,姨父,舅父
再如:“吃饭、吃药、吃官司、吃苦、吃回扣”中的“吃”词义范围远远大于英语的表层对应词eat,在英文中其正确意义包括have (a meal),take(medicine),involve in(a legal action),bear (hardships),receive(rebate),等等。
2、对应词的词义有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之分。
如:
1) beauty —美貌(抽象),美人(具体)
2) 饭—meal(一般),breakfast,lunch,supper,rice(个别)
3、还有些词语指称意义对应,但蕴涵意义不对应。
例如:
英语的west wind和汉语的“西风”(指称的自然现象对应,但蕴涵意义则迥然相异。
英语的west wind 相当于汉语的东风,具有温暖,和煦的含义。
)
交叉对应(Intersection in Meaning )
由于一词多义现象的普遍存在,一个汉语词的词义可以同几个英语词的词义相对应,同时,一个英语词的词义又可能在汉语中找到多个词义与之对应的词语。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交叉的词义对应关系。
例如:
不对应 / 零对应(Zero Correspondence )
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有些词带有浓厚的社会文化、风土习俗的色彩,折射出鲜明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对方语言中没有确切的对应词。
这就是词义的不对应或空缺现象,它实际上是文化空缺现象的一种反映。
例如:
英语中的hippie (嬉皮士),cowboy (牛仔),hot dog (热狗),hamburger (汉堡),bingo game (宾果游戏,一种数字抽奖叫号游戏),等等;
汉语中的“糖葫芦”、“三教九流”、“四书五经”、“三伏”、“三九”、“阴阳”、“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等等。
read watch 读 看 明白 see 看电影 see a film
看电视 watch TV
看报纸 read newspaper
大声读 read aloud
明白你的意思 see your 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