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避灾路线-马伟.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15
煤矿火灾、水灾避灾路线方案(一)一井己16-17-21110采面1、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工作面→己16-17-21110机巷→己一运输下山→二水平西大巷→通风行人斜巷→胶带运输斜井→地面。
2、发生水灾工作面→己16-17-21110机巷→己一运输下山→二水平西大巷→通风行人斜巷→胶带运输斜井→地面。
(二)己16-17-21120采面1、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工作面→己16-17-21120机巷→己一运输下山→二水平西大巷→通风行人斜巷→胶带运输斜井→地面。
2、发生水灾工作面→己16-17-21120风巷车场→己16-17-21120风巷通风行人巷→二水平西大巷→胶带运输斜井→地面。
(三)一井-390西翼泄水巷(二期)1、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工作面→-390西大巷→己一轨道下山→己一轨道上车场→二水平西大巷→通风行人斜巷→胶带斜井→地面。
2、发生水灾工作面→-390西大巷→己一轨道下山→己一轨道上车场→二水平西大巷→通风行人斜巷→胶带斜井→地面。
(四)一井己16-17-21180机巷1、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工作面→运输下山→二水平西大巷→通风行人斜巷→胶带运输斜井→地面。
2、发生水灾工作面→运输下山→二水平西大巷→通风行人斜巷→胶带运输斜井→地面。
(五)一井己16-17-21140机巷1、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工作面→己16-17-21120机巷外段→己一运煤下山→运煤下山联巷→二水平西大巷→通风行人斜巷→胶带运输斜井→地面2、发生水灾工作面→己一采区回风巷→己一采区上车场→二水平西大巷→通风行人斜巷→胶带运输斜井→地面。
(六)一井己16-17-21140风巷1、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工作面→己16-17-21140风巷车场→二水平西大巷→通风行人斜巷→胶带运输斜井→地面。
2、发生水灾工作面→己16-17-21140风巷车场→二水平西大巷→通风行人斜巷→胶带运输斜井→地面。
(七)三井己16-17-21030采面1、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工作面→己16-17-21030机巷→己16-17-21080运输巷→原己16-17-21060一部→-287转载巷→己组运输下山→井底大巷→地面。
2111回采探放水钻孔设计(完整版)解析【2013】山西乡宁焦煤集团台头前湾煤业有限公司作业地点: 2111综采工作面探放水设计编制人:防治水科长:防治水副总:总工程师:施工负责人:编制时间:2111回采工作面探放水设计会审表探放水设计会审意见整改落实表目录第一章防治水管理机构及职责划分 (1)第二章设计目的 (2)第三章设计依据 (2)第四章巷道设计及四邻关系情况 (3)第五章施工地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4)第六章施工地区水害分析 (4)第七章探放水设计 (5)(一)设计原则 (5)(二)井下物探设计 (5)(三)探水钻孔设计 (6)(四)异常情况探放水设计说明 (7)(五)验收工作 (8)第八章钻探安全技术措施 (8)第九章通风与瓦斯检查安全技术措施 (14)第十章排水措施 (15)第十一章避灾措施 (16)附件:探放水设计附图目录1、探水钻孔平面布置示意图探水钻孔布置断面示意图2、2111回采工作面避灾路线图3、2111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图4、2111回采工作面排水系统图5、2111回采工作面四邻关系图6、2111回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图7、煤层柱状图山西乡宁焦煤集团台头前湾煤业有限公司2111回采工作面探放水设计第一章防治水管理机构及职责划分组长:靳敏捷(总工程师)副组长:李鹏(防治水副总工程师)成员:武文鹏(地测防治水科长)郑林林(防治水技术员)武文栋(防治水技术员)薛栋(地质专业技术员)探放水作业队伍机构探放水队队长:侯高红探放水队班组长:姚晋将李帅薛栋探放水队队员:冯云山张宏亮尉斌郭峰杨耀龙张建军张继红任栗胜张夏磊加万里卢波职责划分:矿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第一责任人。
负责贯彻上级防治水方面的相关文件,落实上级关于防治水管理方面的各种工作要求,对矿井防治水工作安全全面负责。
保证矿井防治水工作“三专”化。
总工程师对矿井防治水负全面业务技术管理责任,同时是防治水管理机构总负责人。
防治水副总工程师负责防治水工作年度计划编制、设计、措施制定及审批工作,并指导地测防治水科室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管理。
矿井灾害事故作业现场避灾路线一、综采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必须要严格执行本规程规定的通防、防治水、生产等措施,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发生重大事故,要按照矿灾害预防计划和应急事故预案规定执行。
1、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人员快速撤离路线:(1)副井不能提升时: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二采运输下山(避难硐室)→二采轨道下山→二采轨道中段(避难硐室)→联络巷→一采运输下山→主井→地面。
(2)副井能提升时: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二采运输下山(避难硐室)→二采运输平巷→一采运输下山→副井西→→副井→地面。
2、发生水灾时人员快速撤离路线:采煤工作面→轨道顺槽→二采轨道下山→二采轨道中段(避难硐室)→一采轨道→55kw绞车→主井→地面。
3、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反风撤离路线:采煤工作面→轨道顺槽→轨道巷回风通道→二采回风下山→二采回风中部→一采轨道下山→总回风巷→风井→地面。
二、若迎头发生水、火、瓦斯、煤尘等灾害时,施工人员应按如下路线进行撤离并熟悉各避灾路线:迎头无回风道时避灾路线:1、水灾:应在班组长或经验丰富的工人带领下并清点好人数,按以下路线组织撤离:掘进迎头→二采轨道下山→轨道中段(避难硐室)→行人下山→副井西下山→副井(升井)。
2、火灾:现场负责人应快速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如确实无法扑灭,威胁人员安全,应在班组长或经验丰富的工人的带领下并清点好人数,快速按以下路线组织撤离:掘进迎头→二采轨道下山→轨道中段(避难硐室)→行人下山→副井西下山→副井(升井)。
(避有害气体时与避火路线相一致。
)掘进迎头有回风道时避灾路线:1、水灾:应在班组长或经验丰富的工人带领下并清点好人数,按以下路线组织撤离:掘进迎头→二采轨道下山→轨道中段(避难硐室)→行人下山→副井西下山→副井(升井)。
2、火灾:现场负责人应快速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如确实无法扑灭,威胁人员安全,应在班组长或经验丰富的工人的带领下并清点好人数,快速按以下路线组织撤离:掘进迎头→二采轨道下山→轨道中段(避难硐室)→行人下山→副井西下山→副井(升井)。
井下灾害的防治及避灾路线一、井下灾害的防治1、溃水、溃沙的防治(1)、雨季来临前,矿必须安排专人对地面的排水沟渠进行清理,确保排洪畅通。
(2)、矿必须安排专人及时对地面的塌陷区进行回填,并挖导水沟,防止雨水积聚而发生溃沙事故。
(3)、机电一队必须加强对大巷及顺槽的排水设施的维护;综采一队必须保证工作面的排水系统完好,能力足够。
(4)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时,工作面排水设防能力不小于100m3/h。
(5)井下作业人员发现透水或跑沙征兆时,要及时向调度室和队汇报,并听从指挥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6)当透水或跑沙事故发生时,一方面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另一方面沿既定路线撤退。
(7)、矿调度室接到溃水溃沙的汇报后,必须及时启动《大柳塔煤矿2004年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2、火灾防治(1)供电设备管理:工作面及两顺槽的各供电设备的各种保护必须可靠,防止由于漏电、短路等原因引起火灾。
(2)皮带管理:机电队必须每天派专人检查运顺皮带的运转情况。
检查人必须对不转或掉下的托辊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其运转正常,防止皮带由于摩擦发热而着火;检查人必须及时彻底清理皮带下的堆煤,防止堆煤受皮带的摩擦而着火。
(3)浮煤的管理:工作面及两头的浮煤必须及时清理,并上系统,严禁丢进采空区。
(4)顶煤的管理:正常情况下,留设顶煤厚度不大于300mm,避免采空区由于浮煤过多而着火。
(5)加强工作面的通风管理工作,对采空区、顺槽及联巷在回采后要及时进行封闭。
(6)井下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在电源切断以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7)工作面的灭火器材齐全、有效,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会使用工作面的灭火器材。
(8)将工作面回采后形成的地表塌陷坑及裂缝进行及时回填封堵,以防止漏风引发煤自燃。
(9)加强对工作面回风上隅角和回风顺槽一氧化碳的检测工作,发现异常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煤自燃。
(10)加强个人防护工作,所有人员在下井时必须佩带经安检科检查为合格的自救器。
河南煤化焦煤集团赵固一矿1 1 0 3 1 - 1 采煤工作面编号:ZGYK-ZCYD-2013-02回采作业规程编制单位:综采一队编制人:李春元施工负责人:左仲山总工程师:贾安立编制时间:2013年10月17日目录会审意见:......................................................................................................... I V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1)第一节采煤范围内外及其上下的采掘情况及其影响 (1)第二节煤层情况 (1)第三节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其分类 (2)第四节地质构造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2)第五节水文地质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2)第六节瓦斯、煤尘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3)第七节地质部门回采建议 (4)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4)第二章采煤方法 (6)第一节巷道布置 (6)第二节采煤工艺 (7)第三节机械设备配备 (9)第四节采高的确定 (9)第三章顶板控制 (14)第一节工作面支护设计 (14)第二节支架及顶板管理 (15)第三节两顺槽及端头顶板控制 (19)第四节矿压观测 (24)第四章生产系统 (26)第一节运输系统 (26)第二节供电系统 (27)第三节通风及防尘防火系统 (38)第四节安全监控系统 (43)第五节排水系统 (45)第六节通讯照明及人员定位系统 (46)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8)第一节劳动组织 (48)第二节正规循环作业 (50)第三节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51)第六章煤质管理 (52)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54)第一节一般规定 (54)第二节各回采工序安全技术措施 (57)第三节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63)第四节上下端头、超前维护及回柱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63)第五节防止顶板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65)第六节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67)第七节防灭火、防瓦斯事故、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68)第八节液压系统、液压支架(单体液压支柱)管理技术措施 (70)第九节机电、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73)第十节其他措施 (85)第八章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 (91)第九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94)附录 (97)会审意见:参加会审人员签名:施工区队长:编制人:工程技术科:安全监察科:生产调度室:通风队:物资管理中心:通防科:地质测量科:机电科:副总工程师:分管领导:安全矿长:总工程师:会审时间:规程贯彻要点(一)公共部分1、工作面概况11031-1工作面位于矿井东翼11盘区,是12031工作面的接替面,东邻11051工作面采空区,西为11031工作面采空区,北为东翼回风大巷,南邻DF37断层保护煤柱。
第一节采煤工作面发生灾害时的避灾路线一、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时的避灾路线:1、150206回采工作面:150206工作面→150206工作面运输顺槽→150206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2、150207回采工作面:150207工作面→150207工作面运输顺槽→150207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3、150401回采工作面:150401工作面→150401工作面运输顺槽→150401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4皮带上山→1504皮带上山机头通路→1504轨道上山→1504轨道上山下部车场→1050轨道大巷→南进风井筒;4、250206上回采工作面线路一:250206上工作面→250205上工作面进风顺槽→2502采区辅运大巷→+860水平轨道大巷→1502轨道下山→1502轨道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线路二:250206上工作面→250205上工作面进风顺槽→2502采区辅运大巷→二水平1号联络巷→二水平北翼皮带上山→1050水平10#联络巷→1050轨道大巷→南进风井筒。
一、发生水灾事故时的避灾路线:1、150206回采工作面:线路一:150206工作面→150206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150206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线路二:150206工作面→150206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150206车场煤门→1502轨道下山→1502轨道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2、150207回采工作面:线路一:150207工作面→150207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150207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线路二:150207工作面→150207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150207车场煤门→1502轨道下山→1502轨道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3、150401回采工作面:150401工作面→150401工作面回风顺槽→1504回风上山→1062回风大巷→北翼回风上山→1187回风大巷、石门→1187进回风联络巷→南进风井筒;4、250206上回采工作面:线路一:250206上工作面→250206上工作面回风顺槽→2502采区回风大巷→二水平回风上山→1050水平10#联络巷→1050轨道大巷→南进风井筒;线路二:250206上工作面→250206上工作面回风顺槽→2502采区回风大巷→二水平北翼皮带上山→1050水平10#联络巷→1050轨道大巷→南进风井筒;第二节掘进工作面发生灾害时的避灾路线一、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时的避灾路线:1、150207回风顺槽:150207回风顺槽→150207工作面1#联络巷→150207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2、150207运输顺槽:150207运输顺槽→150207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3、150208回风顺槽:150208回风顺槽→150208工作面1#联络巷→150208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4、150208运输顺槽:150208运输顺槽→150208工作面集中运输巷→1502皮带下山→1502皮带下山上部车场→南进风井筒;5、150401运输顺槽:150401运输顺槽→1504皮带上山→1504皮带机头通路→1504轨道上山→1504轨道上山下部车场→1050轨道大巷→南进风井筒;6、150401回风顺槽:150401回风顺槽→1504轨道上山→1504轨道上山下部车场→1050轨道大巷→南进风井筒;7、二水平快速行人通道I段:106车场→南进风井筒;8、二水平快速行人通道II段:二水平1号联络巷→2502采区辅运大巷→+860车场→1502轨道下山→106车场→南进风井筒;9、二水平快速行人通道III段:二水平7号联络巷→2502采区辅运大巷→+860车场→1502轨道下山→106车场→南进风井筒;10、2301工作面准备巷道:掘进工作面→2502采区辅运大巷→+860车场→1502轨道下山→106车场→南进风井筒。
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设计会审单位技术科:安监处:调度所:机电运输管理一科:抽采通风区:综采一队:信息工区:通风副总工程师:矿总工程师:会审意见2341(3)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设计一、工作面概况2341(3)工作面位于F5逆断层上盘东二下部采区,东部为F5逆断层,南部为13-1煤层实体;西部为东二下山采区系统巷道,北部为2341(3)收作面;对应下部2371(1)工作面已回采(2010年10月收作)。
工作面标高为-585~-638.8m,走向长1139.1~1121.1/1130.1m,倾斜宽174.5m,煤层倾角5 o~16 o /9o,煤层厚度4.23~6.7/5.78m,可采储量1506201.7吨;本面13-1煤层赋存稳定, 13-1煤:黑色,以粉末状、片状为主,半亮型。
平均厚5.78m;工作面局部发育1~2层夹矸,厚0.44~0.75m。
我矿13-1煤层具有爆炸危险性和自然发火性,爆炸指数37~40%,自然发火期3~6个月。
二、瓦斯涌出量计算采用分源预测法计算2341(3)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
根据公式:q=q本+q邻q本=K1*K2*K3*K4*K5*(M/m)*(X0—X c)q邻= K6* q本式中:q—回采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m3/t)q本—本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3/t)q邻—邻近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3/t)K1—围岩瓦斯涌出系数,全部垮落法取值=1.2K2—工作面残煤瓦斯涌出系数,取值=1/工作面回采率K3—掘进工作面预排瓦斯影响系数,取值=(L-xb)/L,式中L为工作面长度,b 为巷道宽度,x为预排系数,x=3~4K4—不同通风方式的瓦斯涌出系数(U型通风取值=1.0,Y型通风取值=1.3~1.5。
)K5—本煤层抽采瓦斯影响系数,取值=1.1~1.5,具体:顺层孔抽采取值=1.05~1.1;老塘埋管取值=1.2~1.3;顶板或穿层钻孔取值=1.2~1.3;巷道抽采取值=1.2~1.4;综合抽采取值=1.3~1.5K6—邻近煤层抽采瓦斯综合影响系数,我矿13槽一般取0.15M、m—本煤层的煤层厚度与回采高度(m)X0、Xc—本煤层的残存瓦斯含量(m3/t),一般取Xc =0.15 X0根据资料分析,2341(3)底抽巷(标高-630m)对13-1煤层实测瓦斯压力4.7Mpa,含量9.6m3/t;因该面保护层2371(1)工作面已于2010年9月收作,截止2012年3月2日,被保护层工作面2341(3)工作面的预抽率为76.7%,残余瓦斯含量4.5m3/t,残余瓦斯压力0.28Mpa,该面抽采方式为综合抽放,因此计算得出:该面瓦斯涌出量为:q本=1.2×(1/0.95)×…(174.5-(5.4+5.4)×4)/174.5‟×1.0×1.3×(5.78/5.78)×(4.5-0.15×4.5)=4.1m3/t根据分源法分析邻近块段的瓦斯涌出量;q邻=0.15×q本1.3=0.15×4.1=0.6 m3/t。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实施计划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3)1.3 工作原则 (4)二、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概述 (4)2.1 隐蔽致灾因素定义 (5)2.2 隐蔽致灾因素分类 (6)2.3 隐蔽致灾因素危害 (7)三、排查治理对象与范围 (8)3.1 井工煤矿 (9)3.2 露天煤矿 (11)3.3 其他类型煤矿 (12)四、排查治理方法与技术 (13)4.1 专业排查 (14)4.2 专家会诊 (15)4.3 科技手段运用 (17)五、排查治理实施步骤 (18)5.1 动员部署 (19)5.2 组织实施 (21)5.3 总结评估 (22)六、保障措施 (23)6.1 组织保障 (24)6.2 技术保障 (25)6.3 人员保障 (25)6.4 资金保障 (26)七、监督管理 (28)7.1 监督检查 (29)7.2 责任追究 (29)一、前言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日益凸显。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维护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施计划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排查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充分认识到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我们将坚持“安全第预防为主”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全面开展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把煤矿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本实施计划方案将围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方面展开,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1.1 编制目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切实提升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煤矿重大灾害预防措施矿长:田野总工:佟杰府谷县普泉煤业有限公司2017年2月煤矿重大灾害预防措施根据榆林市能源局《关于转发榆林市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结合本矿实际地质环境和开采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措施”。
矿成立重大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组长:田野成员:许先周舒忠芳吴作成佟杰张志新第一章重大水灾防治措施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防止水灾岗位责任制,防治水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排查制度。
二、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调查本矿井井田范围内和周边和水文地质条件,查明地表水系及地表塌陷情况,查明本矿井内采空区及积水情况。
第一节、地表水防治一、在雨季来临前要组织人员巡查本井田范围内地表是否有塌陷或裂隙,如地表水可能溃入井下时,要积极组织力量将其用黄土填平压实,并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
二、在地表容易积水的地点,应当修筑沟渠,排泄积水。
修筑沟渠时,应当避开露头、裂隙、塌陷区和导水岩石层。
三、严禁将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方,以免冲到工业广场和建筑物附近或者淤塞河道、沟渠。
四、对报废的井口要填堵封实,并挂警示牌,并上图标记。
五、制定大到暴雨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时立即撤出井下人员制定,明确启动应急救援标准。
六、成立“雨季”三防领导组织机构,落实责任,领导组织机构人员、矿调度要熟知应急救援预案和联络程序。
七、与当地气象、水利、防汛、周边煤矿等部门建立联络关系,加强信息沟通,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发现矿井有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报。
八、地面要储备一定数量的确防洪救灾物资。
第二节井下防治水措施一、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开拓掘进,严格按设计留设矿井与矿井、河流的保护煤柱,严格按设计和作业规程进行采掘作业,在实际开采过程中严禁开采各种保护煤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