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a o e》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a、o、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4个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a、o、e的4个声调。
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能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a、o、e。
4.通过观察情境图、读儿歌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读 a、o、e及其4个声调,并能正确书写在四线格里。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正确认读单韵母a、o、e,读准音,认清形。
(重点)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儿歌,老师朗读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
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2.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奇妙的拼音王国。
那里有许多拼音宝宝。
如果我们和它们成了好朋友,大家就能识字、读书,还能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
二、学习单韵母a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话:拼音宝宝最喜欢捉迷藏了,它们就藏在这幅图画中(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情景图),你观察到了什么?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图中小女孩的动作)2.学生看图说话引出单韵母a,教师板书a。
3.教师示范发a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
嘴巴张大,舌头居中,舌位低,嘴唇呈自然状态(不圆唇),发音过程中口形不要变。
4.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啊”让学生读准a的音;可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
5.再引导学生看图:小女孩的头部像a的形,小女孩张大嘴巴发的就是a的音。
(张大嘴巴a a a)6.学生反复练习发a的音。
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单个练习。
(开火车读)7.联系生活,角色体验。
(随机选取2名同学扮演医生看病情节,体验a的发音)三、学习单韵母o和e(方法同上)1.发o音时,嘴半开半闭,嘴唇圆拢,舌尖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把“喔”的音拉长,口形舌位不变,接着呼气发音。
(拢圆嘴巴o o o)2.教学e的发音。
这个韵母不是“鹅”的音,是第一声e,“鹅”是二声。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剖析第一单元:目标:- 帮助学生的名字和身份;- 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和自尊心;- 研究简单的自我介绍。
教学策略:- 利用游戏、歌曲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自己名字的认知;-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增强自信心;-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提高表达能力。
第二单元:认识家庭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家庭的成员和角色;-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情感;- 研究简单的家庭成员称谓。
教学策略:- 利用图片和故事,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 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家庭中的故事,培养亲情意识;- 引导学生研究简单的家庭成员称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单元:认识动物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动物;-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研究简单的动物名称和特征。
教学策略:-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的动物;- 引导学生进行动物分类和讨论,提高观察和思维能力;- 研究动物的名称、特征和性,拓宽词汇量。
第四单元:认识自然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研究简单的自然事物名称和特征。
教学策略:- 利用实地考察、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接触自然环境;-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事物,培养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研究自然事物的名称、特征和影响,提高综合研究能力。
第五单元:认识食物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食物和饮品;-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和卫生惯;- 研究简单的食物和饮品名称。
教学策略:- 利用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食物;-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培养良好惯;- 研究食物和饮品的名称、特点和功效,提高综合研究能力。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详解第一单元:我的家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一年级学生的家庭情况。
学生通过研究本单元,能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能够用正确的语序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元:我的学校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一年级学生的学校生活。
学生通过研究本单元,能够了解学校的各个部分和场所,掌握一些与学校相关的词汇,并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在学校的活动和体验。
第三单元:小动物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小动物。
学生通过研究本单元,能够认识并描述一些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第四单元:小朋友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小朋友的特点和生活经历。
学生通过研究本单元,能够认识并描述一些小朋友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兴趣爱好,培养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能力。
第五单元:水果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水果。
学生通过研究本单元,能够认识并描述一些常见的水果,了解它们的外形和口感,培养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第六单元:四季变化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四季的变化和与之相关的景物和活动。
学生通过研究本单元,能够了解每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掌握描述季节和季节活动的词汇,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第七单元:家乡风景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学生所在的家乡风景和特色。
学生通过研究本单元,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和风景,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第八单元:感恩节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感恩节的由来和庆祝活动。
学生通过研究本单元,能够了解感恩节的意义和起源,掌握与感恩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培养对他人和社会的感恩之心。
以上是《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详解》的内容简介,本教材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插图,让一年级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1.抽读卡片: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单韵母,谁还记得?(指名回答)多媒体课件出示。
其他小朋友一定也记得,不信我们一起读读。
(齐读)2.抽读ɑ、o、e卡片。
指名说是怎么记住它们的,说口诀。
(圆圆脸蛋ɑɑɑ,一个圆圈ooo,白鹅倒影eee。
)3.看口形猜单韵母。
4.指名说发音口诀。
(嘴巴张大ɑɑɑ,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
)5.教师说单韵母,学生摆口形,然后发音并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字母。
二、结合儿歌,学习四声1.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进入下一轮的“魔法”活动。
2.认识声调符号和四种声调名称。
(1)汉语拼音规定一个音节有4个音调。
它们好像四个兄弟,名字各不相同,读音的高低升降情况也不相同。
(2)板书四个声调并讲述:这4个声调符号分别用来表示4种声调,标写在字母的上端。
标“”的表示第一声,标“”的表示第二声,标“”的表示第三声,标“”的表示第四声。
指着声调符号分别领说“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3)教师配合手势教学声调儿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3.学习ɑ的四声。
(1)出示课件小白兔开车图讲述:“汽车平走āāā,汽车上坡ááá,汽车下坡又上坡ǎǎǎ,汽车下坡ààà。
”(2)教师边打手势边范读,让学生看清手势,听清四声的不同读音。
(3)按四声顺序请同学读,检查学生读音的情况。
指名读,互相读,开火车读。
(4)教师教儿歌: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5)学生自由练读ɑ的四个声调。
(6)教师指生读ɑ的四个声调。
重点练读ɑ的二声和三声。
(7)打乱四声顺序练习读,逐步达到能正确地直呼出带调韵母。
4.学习o的四声。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分析一、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按照主题单元编排学习内容,在“我上学了”之后,安排了2个识字单元、2个汉语拼音单元和4个课文单元,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各有侧重。
一年级作为小学入学的初始阶段,教材编排以学生视角出发,开篇加入了以‘我要上学了’为主题的学生喜悦的入学激情模块。
同时通过设计‘我是中国人’和‘我是小学生’的由大到小的角色定位,让小朋友明确了初步的身份认同。
之后的‘我爱学语文’模块进一步激发学生好奇学习和热爱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的识字模块更是以简单常用的汉字为铺路砖,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常用字为下一章的拼音教学做铺垫,本着小学初学者对拼音的盲区,以简单常用汉字为引导,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的学习,使拼音与识字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识字的编排也是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本册学习主要重视打好识字写字基础,结合识字,学习常用偏旁;结合写字,学习基本笔画和笔顺。
4个课文单元大体围绕“自然”“想象”“儿童生活”“观察”等主题编排,共选编课文14篇。
课文语言典范,难度适宜,内容富有童心童趣,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
蕴含着热爱祖国、关爱他人、友好相处、热爱科学等丰富的思想情感。
二、各单元教材分析1、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这是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口耳目》《日月水火》5篇识字课,本单元重点是借助听读和联系生活经验来学习汉字。
通过汉字,学生认识到识字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学习过程中,他们能掌握象形字的特征,运用归类法对汉字进行识别。
本单元后的“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故事,以亲子阅读的倡导方式让孩子体验识字的乐趣和价值。
2、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第一个拼音单元,安排了8课拼音和1个语文园地,学习内容包括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和10个整体认读音节,每一节课文通过图文结合的动画展示,缓解了枯燥的拼音学习,使学生更易有兴趣学习。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剖析
本文档旨在对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进行剖析,以便教师和
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单元的内容和目标。
第一单元:识字
本单元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认识和书写汉字,建立起识字
的基础。
通过一些常见的字词,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掌握能力。
第二单元:拼音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拼音,通过拼音规则和发音,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发音的惯,为后
续打下基础。
第三单元:认识物品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认识和描述常见的物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和描述物品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第四单元:认识动物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各种动物,并它们的特点和性。
通过观察和描述动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物保护意识。
第五单元:认识植物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并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通过观察和描述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第六单元:认识人物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著名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和贡献。
通过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文素养。
总结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的内容涵盖了识字、拼音、物品、动物、植物和人物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培养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为以后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分析人文主题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是第一个拼音单元,安排了8课拼音和1个语文园地,学习内容包括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和10个整体认读音节,还穿插安排了儿歌、词语以及认读字。
教材在每一课都提供了整合的情境图。
这些情境图既表音又示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降低了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拼音学习的趣味性。
另外,本单元也有6课安排了词语的拼读,有5课安排了儿歌朗读,让学生在读读拼拼中运用、现固所学拼音,使拼音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激发学习的兴趣。
拼音的学习,要以兴趣为先,以读为主。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在图画中自主发现拼音的音、形元素,以帮助学习;还可以根据图画编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字母的学习,注意结合游戏和活动,教师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自编手指操、顺口溜、儿歌等强化识记;音节的拼读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使音节拼读练习和具体的人、事、物进行意义对接;生字、词语的教学可以借助图画展开,注意音、义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本单元的生字、词只需会读、会认即可,不需要书写,也不需要进行具体的字形分析;儿歌的教学皆在巩固拼音和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不要求理解和背诵。
拼音的书写,要重点指导学生对照四线格的位置进行书写,注意培养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2.语文要素分析(阅读、习作要素);(1)借助儿歌、顺口溜等正确拼读拼音。
(2)能借助情境图自主拼读拼音。
3.内容、要素的前后勾连分析音节的拼读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使音节拼读练习和具体的人、事、物进行意义对学情分析教学中注意的问题接。
每一篇汉语拼音的教学都有情境图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拼读拼音。
本单元是一年级上册的第一个拼音单元,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音节的拼读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初识拼音,我们要通过朗朗上口的口诀或者儿歌让小孩子们进行识记,并在已经会认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1a o e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因此,我们应努力改变传统的拼音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创设情景、编顺口溜、做游戏、合作拼读等形式,让孩子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努力创造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氛围,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在各种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拼音,享受拼音。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录音机、情境设计图。
(教师)2.拼音卡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录音)请听录音:小朋友,你们刚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来到学校读书学习,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面对一个个不认识的字,你们别急,给它们戴上小帽子,你就认识了,这些小帽子就是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的作用可大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字、学习普通话、查字典,还能帮助我们用电脑打字呢!2.过渡:汉语拼音ɑ、o、e的作用这么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语拼音的第一课。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欢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利用智慧老人的话,引出汉语拼音并介绍汉语拼音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汉语拼音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观察思考:图上画了谁?他们正在干什么?1.学习ɑ。
(1)看图:小女孩在干什么?(在进行发声练习。
)我们也来试试。
(2)老师出示拼音卡片:ɑ,讲解并示范发音,学生模仿。
(3)师:在发ɑ时,嘴巴怎样?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张大嘴巴ɑ、ɑ、ɑ。
(4)学生练习用ɑ说一句话。
(5)观察小女孩图,看哪部分与ɑ的形状有关系?识记并书写ɑ。
2.出示课件,认识四线格,并指导书写a。
(1)介绍四线格,引导观察:小朋友们,老师画的这幅图,数数有几条线。
(四条。
)这就是四线三格,指出上格、中格、下格。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人有两个宝》、《家》、《升国旗》三篇课文和练习。
三篇课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中生字由易到难。
课文内容以“爱国”为主要情感线索,从《人有两个宝》的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家》是一篇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课文。
纵观整篇课文,它又是一篇十分简单的本课是一首诗,三句六行,押韵上口,好读易背。
《升国旗》的第一句是说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第二句是说在升国旗时要奏国歌;第三句是说在升国旗时,我们要肃立、敬礼,这是因为国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
同时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为祖国作贡献。
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17个生字,2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新笔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4、让学生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正确、美观地写字。
四、单元教学难点:1、学会本单元的17个生字。
2、认识新笔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五、单元课时安排:《人有两个宝》两课时《家》两课时《升国旗》两课时《练习2》三课时1 人有两个宝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陶行知的《头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
共六行三句话,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的口语习惯,便于背诵。
让学生在朗读、讨论、交流中不断感悟到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真是很大,体会到动脑又动手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动脑又动手的习惯。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6个生字,认识7个二类字,理解生字新词的意义。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体会动脑又动手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用脑用手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6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的意义。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z c s》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教材分析】本文是统编一上第二单元拼音单元的第七课,安排了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z、c、s”3个声母和“zi、ci、si”3个整体认读音节,配有森林学校的情境图。
身穿紫色衣服的大熊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母“z”,“紫”提示“z”的音,黑板上的“z”提示z的形。
3只刺猬作者听讲,认真地练写字母z、c、s,“刺猬”的“刺”提示c的音,刺猬的样子提示c的形。
蚕在桑叶上吐丝,“丝”提示s的音,“丝”的样子提示s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母z、c、s与单韵母a、e、u组成的两拼音节,与介母u、韵母o组成的三拼音节,以及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zǐ、cì、sī。
第三部分是“字、词语、句子”三个词语,其中“字、词、语、句、子”是本课要认读的生字。
左边图上分行写着“学”“,学生”和“我是小学生。
”。
第四部分是儿歌《过桥》,其中sì、zuò、cuò是本课新学的音节。
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字、词、语、句、子”,要求书写的字母z、c、s的笔顺以及四线格的位置。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学习第一、二部分内容。
二、教学目标1.在“森林学堂”的情境中学习声母z、c、s,能够读准音;通过编一编(儿歌)、摆一摆(字母)、扭一扭(“扭扭棒”),认清3个声母的形,并正确书写。
2.通过辨音活动和“转转杯”游戏,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好四声,并能够与声母z、c、s区分。
3.在拼音识字过程中感受汉语拼音的魅力,能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拼音。
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声母zcs;(2)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四声;难点:(1)s的书写;(2)带调zi、ci、si的整体认读;三、课程资源1.教学课件;2.教学工具:扭扭棒、转转杯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回顾旧知,解锁站点密码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从森林里来的小仙子!在我们的大森林里有一所森林学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在那儿上学。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该文档旨在分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
以下是针对该单元的简要分析: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动物世界”,通过介绍各种动物,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以及对动物的基本了解。
教材内容本单元的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要通过故事、叙述等形式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动物,如猴子、老虎、蛇等。
课文内容简单生动,富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要通过故事、叙述等形式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动物,如猴子、老虎、蛇等。
课文内容简单生动,富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要通过故事、叙述等形式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动物,如猴子、老虎、蛇等。
课文内容简单生动,富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词语和句子:本单元的课文中穿插了一些动物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并学会运用这些词语和句子来描述动物。
词语和句子:本单元的课文中穿插了一些动物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并学会运用这些词语和句子来描述动物。
词语和句子:本单元的课文中穿插了一些动物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并学会运用这些词语和句子来描述动物。
3. 练:本单元的教材还包括一些练题,帮助学生巩固课文中所学的知识点,提高语文能力。
练:本单元的教材还包括一些练题,帮助学生巩固课文中所学的知识点,提高语文能力。
练习:本单元的教材还包括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课文中所学的知识点,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单元的教材,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应能够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外貌、性等。
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应能够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外貌、性等。
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应能够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外貌、习性等。
2. 培养对动物的兴趣:通过有趣的故事和插图,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备课指导一、第二单元备课分析二、重点课时分析三、单元检测评价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评价班级姓名等级一、wǒ我nénɡ能bǎ把xià下miɑn面de的shēnɡ声mǔ母bǔ补chōnɡ充wán完zhěnɡ整。
二、wǒ我nénɡ能zhènɡ正què确qū区fēn分xià下miɑn面de的shēnɡ声mǔ母de的yīn音jié节。
zhi c s si yu r zi shi ri ch sh chi wu z zh ci yipínɡ平shé舌shēnɡ声mǔ母qiào翘shé舌shēnɡ声mǔ母zhěnɡ整tǐ体rèn认dú读yīn音jié节。
三、wǒ我nénɡ能àn按zhènɡ正què确de的shùn顺xù序mò默xiě写liù六ɡè个dān单yùn韵mǔ母。
四、 w ǒ我 nénɡ能 zhào 照 yànɡ样 zǐ子 tián 填 xiě写 chū出 shēnɡ声 mǔ母 hé和 yùn 韵 mǔ母。
五、f ēn 分 y ī一 f ēn 分 h é合 y ī一 h é合。
例:zh ū (zh )—(ū) m — ǐ (m ǐ) ju j —( ) q — ü ( ) xu x —( ) m — u ( ) ɡu ā ( )—( )—( ā ) zh—u—o ( ) ch ā (ch )—( ) h — u— ā ( )六、z ài 在 s ān 三 p īn 拼 y īn 音 ji é节 h òu 后 mi ɑn 面 d ǎ打“√”。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详解课文内容本文档详细解析了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各个单元的内容。
以下是各单元的简要介绍:第一单元:我的家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学生们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
通过研究这个单元,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元:我的学校本单元重点介绍了学生们的学校生活。
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学校的各个部分,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并研究到一些基本的礼仪和规则。
第三单元:小动物本单元以小动物为主题,让学生们了解到不同的动物以及它们的特点和性。
通过研究这个单元,学生们可以培养动物保护意识,并研究到爱护动物的重要性。
第四单元:风和太阳本单元以寓言故事《风和太阳》为主题,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让学生们了解到温和待人的重要性,并研究到友善与宽容的道理。
第五单元:小动物与花草本单元继续以小动物为主题,让学生们了解到不同的花草和它们的特点。
通过研究这个单元,学生们可以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六单元:小朋友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学生们自己的生活和经历。
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个单元了解到其他同龄人的生活,培养自我认识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第七单元:小兔子乖乖本单元以童谣《小兔子乖乖》为主题,通过这个童谣让学生们了解到听话和守纪律的重要性,并研究到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
第八单元:小动物过冬本单元继续以小动物为主题,让学生们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
通过研究这个单元,学生们可以培养对动物的同情心和关爱之情。
总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各个单元的内容。
通过研究这些单元,学生们可以培养语文素养、动物保护意识以及自我认识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希望本文档能对教师和学生们的教学和研究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新教案)前言部编版小学语文是针对小学生编写的语文教材,其内容丰富、系统性强,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本文以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为例,结合新教案的内容,介绍在此单元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阅读并默写《说话的鹦鹉》这篇课文。
2.学生能理解本文的主要含义,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几个重要的词汇,例如:“飞行员”、“路灯”等等。
4.学生能够自己编写一篇简短的对话,运用课文中所学的语言知识。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分辨相似字的区别。
2.学生能够通过语音语调的模仿表现出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情感。
3.学生在进行分组合作活动时学会团队合作和表达的沟通技巧。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并提高语文素养。
2.让学生明白“为人处事,要学会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优秀事物并加以表扬的意识。
教学重点1.能够默读、朗读和理解《说话的鹦鹉》这篇课文。
2.能够认识和掌握本课的主要生字词。
3.能够运用课文所学的语言知识,编写一篇简短的对话。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通过语音语调模仿表现出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情感。
2.学生能够自主编写一篇小对话。
教学策略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法本单元主要是对学生语言知识做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因此在教学时,应该采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命,感悟情感。
任务驱动的学习策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注重学生情感的引导和发展,采用任务驱动的学习策略,通过让学生完成一系列实践性任务,让其课文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轻松愉快地学习并理解语文。
分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团队的强大力量,并学会在团队内部中发挥个人的长处和特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教学活动活动1:朗读课文首先,老师可以为学生朗读整个课文,让学生通过声音模仿人物语言的语调和情感变化。
一上第二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建议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白玉一、单元整体解读关于拼音单元本单元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以来的第一个拼音单元。
在整个小学阶段,仅有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和第三单元这两个单元是拼音单元。
编者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并没有在学生一年级刚入学就编排拼音单元,而是考虑到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编排了“我上学了”这一单元,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教材将拼音单元编排在识字单元(一上第一单元)的之后,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还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根据汉字的读音有效突破拼读难点,使拼音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拼音单元安排了8课拼音和一个语文园地,学习内容包括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和10个整体认读音节,还穿插安排了儿歌、词语以及认读字。
依据儿童学习拼音的认知发展规律,在第三单元编者编排了8个复韵母、1个特殊韵母、9个鼻韵母和6个整体认读音节等内容的学习。
旨在引导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拼音。
拼音学习编排在小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二和第三单元。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基础,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把钥匙。
拼音学习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帮助学生识字和正音,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
二、借助拼音,利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认识一些生字,但对字义不了解,借助拼音,学会查字典了解字义。
三、帮助阅读。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借助拼音能够阅读较长的文章。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拼音这一重要的识字工具,为之后的识字认字、阅读、写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一定要注意兴趣引领,避免学生感到枯燥。
关于拼音训练要素“认识单韵母、声母、整体认读音节。
”是本单元的第一个拼音训练要素。
那么,我们现在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哪些途径运用什么方法或者组织哪些学习实践活动认识单韵母、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也就是如何认识的问题。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第一个拼音单元,安排了8 课拼音和1 个语文园地,学习内容包括 6 个单韵母、23 个声母和10 个整体认读音节,还穿插安排了儿歌、词语以及认读字。
教材在每一课都提供了整合的情境图。
这些情境图既表音又示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降低了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拼音学习的趣味性。
呈现全部可拼读音节并带声调,方便学生进行全面的拼读练习。
另外,本单元有6 课安排了词语的拼读,有5 课安排了儿歌朗读,让学生在读读拼拼中运用、巩固所学拼音,使拼音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激发学习的兴趣。
拼音的学习,要以趣为先,以读为主。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在图画中自主发现拼音的音、形元素;还可以根据图画编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字母的学习,注意结合游戏和活动。
音节的拼读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使音节拼读练习和具体的人、事、物进行意义对接;生字、词语的教学可以借助图画展开,注意音、义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本单元的生字、词只需会读、会认即可,不需要书写,也不需要进行具体的字形分析;儿歌的教学旨在巩固拼音和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不要求理解和背诵。
拼音的书写,要重点指导学生对照四线格的位置进行书写,注意培养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目标
(1)单韵母和声母
1. 正确认读ɑ、o 等6 个单韵母,b、p 等23 个声母,yi、wu 等10 个整体认读音节;掌握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正确拼读声母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2. 认识四线格并正确书写6 个单韵母、23 个声母。
3. 认识“爸、妈”等16 个生字,会拼读“bàbɑ、māmɑ”等13 个音节词。
4. 借助拼音和教师的示范,朗读《轻轻地》等5 首儿歌。
(2)语文园地
1. 借助课程表,认识“文、数”等5 个生字。
2. 复习6 个单韵母、23 个声母及之前认识的生字,巩固声母的音和形,记忆声母表的顺序。
3.通过比较,正确区分形近字母。
4.通过练习,复习巩固音节拼读的方法。
5.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剪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