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格式:pptx
- 大小:840.50 KB
- 文档页数:37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解读)(解析版)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对于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中新物质来说,关键是个“新”字,并且这里的“新”是相对的,而不是指自然就认为是有新物质生成。
2、物理变化的特点:(2)运用物理变化的特点来判定物理变化时,不要被表现现象所迷惑了,要抓住变化前后的物质的本质进行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同一种物质,只有当它们是同一种物质时,该变化才是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行细心地分析、判断;(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等等。
(4)物质性质和用途关系例: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发生燃烧变化,航天上可以用于作火箭燃料。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区别:【考点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典例11】(2022秋•重庆期末)关于化学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产生新物质B.一定发生能量变化C.可能伴随颜色变化D.可能产生新的元素【答案】D【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结合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一定会产生新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可能伴随颜色的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学变化不可能产生新的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典例1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时,总会伴随着如发热、吸热、放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
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改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分子分解为原子,这些原子又重新构成新的分子(或者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进行重组,重新构成新的物质(或分子)。
1.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B.食物腐烂C.冰雪融化D.蜡烛燃烧【答案】C【解析】解:A、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2.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胆矾研碎C.粮食酿酒D.苹果榨汁【答案】C【解析】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胆矾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了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苹果榨汁过程中,只是把苹果中的汁液榨取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3.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电热器取暖B.光合作用C.水利发电D.太阳能供热【答案】B4.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B.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答案】B【解析】解:A、千锤万凿出深山,只是将石头开采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蜡炬成灰泪始干,包含着物质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 错;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只是花的吹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 错。
故选:B。
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密度C.挥发性D.可燃性【答案】D【解析】解:A、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