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发展历程
- 格式:ppt
- 大小:3.81 MB
- 文档页数:35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1 、中国文化中的上古是指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此时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2 、有人就有了历史和文化;中国文化的起源与中国人的起源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文化产生于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其间产生出来的工具(火)不仅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开端,而且直接标志着文化的起源。
3 、中国先民的原始观念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其中原始宗教是主流。
4 、中国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分为三大类:一是自然崇拜;二是生殖- 祖先崇拜;三是图腾崇拜。
5 、中国原始社会组织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其中母系氏族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
父系氏族社会铜石并用,也就是传说中的五帝时期。
五帝是指黄帝、颛顼(zhuan xu)、帝喾(ku)、唐尧、虞舜。
6 、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经过征战和磨合,最终成为中华文化。
第二节商周:从神本走向人本1 、至商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才开始形成。
2 、商代由掌理卜筮和记事的"贞人"书写与保存的典册,便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献。
3 、商人尊神重巫,体现了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
这种神本文化是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
4 、神本文化也就是尊神,率民以事神。
5 、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开始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其契机便是商周之际的社会大变动。
6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周人入主中原,具有决定文化模式转换的重要意义。
7 、周人维新,首先表现在宗法制度的建立。
这种兼具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
8 、周人的另一个文化创新,就是确立把上下尊卑等级关系固定下来的礼制和与之相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即"制礼作乐"。
9 、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之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深厚而独特的文化,起源于公元前2000多年。
在其发展历程中,一个又一个文化传统开始发展结实,形成一种独特的中
国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三个主要阶段:封建
文化、科技文化和现代文化。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开始于封建时代。
在这一时期,整个中国
采用统一的封建法制,君主代表国家权力,受到庄严尊敬。
封建时期,中
国文化和社会习俗以先秦的《诗经》、《礼记》为宗旨,以家、宗、社、
族为主要文化组织形式,将重要的传统文化如儒家、道教、墨家、法家、
兵家等渗入封建统治。
汉朝至清朝,中国传统文化在封建文化阶段发展至
巅峰。
其次是进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科技文化阶段。
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传统文化由封建文化到科技文化的转变,由文化的活动从宗教活动和
社会活动转变为科学活动。
科学活动开始出现,科学思想、科学理论和科
学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
历史进入新的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入了现代文化阶段。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在此之前,我国的祖先们拥有丰富的口传文化,通过世代相传的传说、神话和故事等方式传递知识和价值观。
随着文字的出现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这一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形成并影响了后来的几千年。
儒家思想主张以道德伦理为基础,追求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而从战国时期开始,道家、墨子学派等其他思想流派也纷纷兴起,对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汉朝时期,儒家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使得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此外,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与儒家和道家等思想相互交融,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演化和发展。
宋代以后,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文化教育普及化,文人雅士的兴起也为传统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在此期间,绘画、诗词、音乐等艺术形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许多战乱和社会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然而,在中国文化的韧性和有力的自我更新能力的作用下,传统文化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有着更强烈的需求。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丰富多样的。
它不仅是中国人民智慧和美学的结晶,也是中国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撑和文化认同。
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贯穿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对中国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新我国成立到现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变化多端、绵延不绝。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新我国成立以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一、新我国成立初期的传统文化传承1.1 1949年新我国成立后,我国传统文化在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始得到重视。
1.2 1950年代至1970年代,我国传统文化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传承和保护。
1.3 文革期间,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许多传统文化经典、艺术品遭到毁坏和损失。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传统文化复兴2.1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传统文化开始逐渐复苏。
我国古代文化得到重新发现和研究。
2.2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传统文化研究学者和作品。
2.3 当代我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三、当代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3.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3.2 然而,新的科技和媒体手段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广大民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3.3 当代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希望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总结通过对新我国成立以来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的探讨,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相信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传统文化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个人观点我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在当代社会,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每个我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应该珍惜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让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由祭祀、儒家思想、礼仪和音乐等元素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丰富与完善。
周朝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
此外,道家和墨家等其他学派也有着自己的影响力。
到了战国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此时,各国之间进行了大量的交流与竞争,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例如,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理论,为后来的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随着秦汉时期的统一和繁荣,中国传统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史记》和《汉书》等历史文献,以及《论语》和《大学》等儒家经典。
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还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到来丰富了中国的精神世界,促进了文人墨客的创作力。
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盛时期。
这个时期,文化繁荣达到巅峰,出现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瑰宝。
此时的作品有《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等诗歌集,以及《红楼梦》和《水浒传》等文学巨著。
这些作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至今仍然影响着后人。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明代儒学全盛,思想家王阳明提出了心学的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清代则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文化人物,如文学家纳兰性德和书法家郑板桥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但传统文化依然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的源泉,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涵盖了多个时期和学派的贡献。
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各种历史时期的变迁和演变,其中不乏繁荣昌盛的时期和低谷衰落的时期。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最早的阶段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的原始文化。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工具,发展了农耕和畜牧业,形成了最早的文字和书法等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和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出现了中国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产生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史的重大事件。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形成了一种丰富而独特的宗教和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等。
同时,传统的礼仪文化和音乐文化也得到了发展。
秦朝(公元前221-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这一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和尺度,统一了货币和法律等方面,改革了封建制度,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虽然秦朝统治时间短暂,但对后世的影响至关重要。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王朝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之一。
汉朝的文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等领域。
著名的文人墨客如司马迁和刘向等在这个时期活跃于文化界。
随着东晋(公元317-420年)和南北朝时期(420-589年)的兴起,佛教开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佛教的传入促进了中国艺术、建筑和文学的发展,同时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唐朝(618-907年)被广泛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诗歌、绘画和音乐等艺术形式达到了巅峰,著名的文人如杜甫和白居易等活跃于这个时期。
同时,唐朝还是对外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朝代之一,吸引了许多外国学者和艺术家来华。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成就最为显著的王朝之一。
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演化和发展中形成的,其历程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在上古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以神话故事为主要特点。
神话故事中记录了诸多神仙、神灵的传说,揭示了古人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探索。
进入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逐渐形成。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易经》和《诗经》。
《易经》是一本关于自然、宇宙和人类生命的哲学著作,它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理论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经》则是一本记录了古人生活、风俗和思想的诗集,其中有许多美丽的赋诗和怀人之情。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进入了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论语》和《孟子》。
这两本书记录了古代先贤的言行和思想,弘扬了儒家思想,对后来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古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一段相对低迷的时期。
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政治经济的变革,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和压制。
然而,在这个时期仍然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唐诗》和《宋词》,这些诗词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理想和感情,成为后世文人墨客的楷模。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一场现代化的改造。
一方面,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流入中国,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另一方面,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复兴传统文化的主张。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受到关注和研究,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话题。
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与保护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中国政府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
同时,社会上也涌现出一批热心于传统文化的学者和爱好者,他们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上古神话故事、古代经典著作、鼎盛时期的儒家思想、中古低迷时期、近代现代化改造和当今保护与传承六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经历了不同朝代的交替和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开始使用陶器和青铜器,形成了以华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多神论阶段,各地的诸子百家各有见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
而到了秦汉时期,儒家的思想得到普遍推崇,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随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强调修身养性、慈悲为怀,与儒家的仁义道德相互交融,形成了以佛教为主要内容的宗教文化。
同时,道教的发展也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增添了神秘色彩和宗教信仰。
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
唐朝是繁荣的大唐盛世,对外交往频繁,吸收了来自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唐代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留下了众多经典作品。
而宋朝则是以科技发展为特点,科学技术取得显著进步,陆羽的《茶经》等文化成果也广泛流传。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演变。
明朝推崇文人学士,儒家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科举制度的兴起培养了大量的文人,文化教育得到广泛普及。
同时,明朝也传入了西方的文化,如基督教、天文学、医学等。
清朝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紧随西方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国面临着与西方文化接触的冲击和挑战。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提出了“胶州八诗”、戊戌变法等改革方案。
近代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融合。
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了现代科技的影响,儒家思想的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成为热点。
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成为了现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始终保持了其独特的特色。
它通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历经朝代政权更迭,逐渐形成了深厚而丰富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