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 2008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15
NetIQ® 最终用户许可协议重要请仔细阅读:此文档构成您(将使用此产品的个人或法律实体,由您以雇员或被授权代理的身份代表,以下简称“您”、“客户”或“被许可人”)和 NETIQ 公司(简称“NETIQ”)之间就相关软件达成的法定协议(简称“协议”)。
安装、复制、下载或以其他方式访问本软件,即表示您同意受本协议条款的约束。
如果您不同意本协议的条款,NetIQ 将不会向您授予本软件的使用许可。
在这种情况下,您不得使用或复制本软件,并应立即销毁本软件的所有副本及随附文档(简称“文档”),或者通知NetIQ 以获取按照归还政策归还未使用软件的说明。
本软件受版权法和国际版权条约以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和条约的保护。
本软件为授权的软件,而非出售的软件。
1.授权。
NetIQ 特此授予您(被许可人)非专用、不可转让的安装、使用和执行NetIQ 颁发给您的购买文档所列软件以及 NetIQ 提供给您的上述软件(统称为“软件”)的更新和修改(如果有)的许可(分许可权利除外)。
根据本协议、购买文档、本软件随附文档,以及“产品使用权利附录”(现已附加到本协议并纳入参考)中所列的相应产品使用权利和限制(简称“产品使用权利”)条款的规定,本软件仅以机器可读对象代码格式来颁发许可并且仅供内部业务使用。
2.评估使用。
即使本软件仅获得供评估使用的授权,本段落的条款依然适用。
本软件的使用许可从您安装本软件时开始生效,并将在30 天期限(“评估期”)过后失效,除非您和NetIQ 就评估期达成了其他协议。
在评估期内,您可以将本软件用于无限数量的用户和服务器。
评估期一结束,您使用本软件评估版本的许可即告自动终止。
您不得以任何方式延长本软件的时限。
评估期结束时,您同意卸装本软件。
如果NetIQ 要求,您还应返回本软件的所有副本或部分副本,或者向NetIQ 保证:本软件的所有副本或部分副本已从您的计算机库和/或储存设备中删除并销毁。
如果您希望在评估期结束后继续使用本软件,您必须与 NetIQ 联系以获取本软件的许可证并支付相应费用。
MD模块最终用户操作手册文档控制文档更新记录文档审核记录文档去向记录目录1前言 (4)2岗位职责描述 (6)3物料清单部分 (7)3.1标准BOM的创建 (7)3.2标准BOM的复制 (11)3.3标准BOM的显示 (15)3.3.1标准BOM的显示 (15)3.3.2标准BOM逐层显示 (19)3.3.3标准BOM多层显示 (20)3.3.4标准BOM多层显示 (22)3.4标准BOM的修改 (24)3.5标准BOM的删除 (27)3.6标准BOM批导 (29)3.7订单BOM的创建 (31)3.8订单BOM的复制 (35)3.9订单BOM的显示 (39)3.10订单BOM的修改 (44)3.11BOM批量查询 (46)1前言本此文档是在ERP项目中用于培训的系统操作手册,旨在帮助用户学习和掌握系统操作流程和方法。
此文档必须结合系统内操作和外部业务流程,以及用户岗位职责,详述每个业务操作环节。
外部业务说明是为了帮助用户了解整个业务过程及加深对系统功能的了解和掌握。
此文档会进行补充校正,请参阅者注意文档版本更新信息。
操作说明功能SAP系统符号说明保存按钮保存您在数据库中的工作。
返回(上一级)按钮使您在不保存当前工作的情况下返回以前的屏幕。
取消(退出当前屏幕)按钮使您在不保存当前工作的情况下退出当前的任务。
取消/放弃操作按钮使您在不保存当前工作的情况下退出当前的任务。
确认(回车)按钮使您能够进入下一个屏幕或窗口。
Enter 按钮有相同的功能。
下拉菜单选择项全选取消全选翻页按钮使您能够进入以后或以前的页,既可以进入第一页也可以是最后一页。
列按钮使您能够显示以后或以前的列,既可以显示第一列也可以是最后一列。
创建新的会话按钮使你快速打开一个新的会话窗口。
执行键按钮使您开始一个系统活动。
批准检查按钮可检查屏幕输入内容(或程序等)的准确性及完整性。
打印新建项目取消项目按钮在同一订单中删除一个或多个行项目。
单据删除按钮删除整个订单。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自2009-2-1 起执行--------------------------------------------------------------------------------前言本标准代替GB/T17519.1-1998《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第一部分内容和项目顺序》和GB16483-200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本标准与GB/T17519.1-1998和GB16483-2000相比,主要差异有:——16部分信息的顺序不同;——增加了物质的定义;——附录A中A.3第2项危险性概述与《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中危险性分类一致。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上海化工研究院、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静、李雪华、李运才、钟之万、杨一、刘刚、陈军、纪国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7519.1-1998;——GB16483-1996,GB16483-2000。
引言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afety data sheet for chemical products,SDS),提供了化学品(物质或混合物)在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推荐了防护措施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在一些国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又被称为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但在本标准中统一使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
SDS是化学品的供应商向下游用户传递化学品基本危害信息(包括运输、操作处置、储存和应急行动信息)的一种载体。
同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还可以向公共机构、服务机构和其他涉及到该化学品的相关方传递这些信息。
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对办理《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加强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对外经济贸易部(已更名)•【公布日期】1991.12.05•【文号】•【施行日期】1991.12.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进出口贸易正文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对办理《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加强管理的通知(1991年12月5日发布)自1985年,我部代表中国政府出具《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并办理与此有关的业务以来,多数公司和单位对这项工作是重视的,能认真遵守有关规定。
但有一些新设立的公司对规定不太了解,也不少数公司、单位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有必要加强管理。
针对这几年我们办理《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遇到的问题,并综合以往就此发出的一系列通知,现将如何管理及填报《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做如下规定:一、凡需要办理《说明》的公司、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或其他单位(以下简称“各有关单位”)都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并教育全体人员自觉遵守,还应确定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集中报送《说明》表、季报表及其他管理和归档工作。
各有关单位应将上述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连同公司现职副总经理以上负责人名单及签字手迹、负责办理《说明》的部门和负责人姓名、电话号码、地址、邮政编码报送我部技术进出口司备案。
以上情况如有变化请及时通知更改。
二、各有关单位在办理《说明》的过程中应认真负责地向最终用户讲明填报《说明》的有关规定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凡经办理《说明》后进口的商品,只按《说明》中指定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使用,不得再转口到国外或改作其它用途。
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如确需变动,应及时申报,经批准后方能变动。
三、各有关单位需按季度向我部报送办理《说明》情况的季报表(报表格式见附件三、附件四、附件五)。
各季度报表应于下一个季度最后一个月上报。
例如,第一季度报表应于6月份上报。
四、境外企业在华设立的外资企业办理《说明》,除应遵守有关规定外还需附一份固定格式的申请函(见附件六、附件七)。
SAP最终用户培训手册供SAP R/3系统PP-生产计划单元最终用户使用目录1主数据查询 (1)1.1查询物料主数据 (2)1.2查询工作中心(生产线) (5)1.3查询物料BOM (8)1.3.1 显示单层BOM (8)1.3.2 结构多层展开BOM显示(CS12) (10)1.3.3 反查BOM (CS15) (12)1.4显示工艺路线 (15)1.5生产版本 (19)2主生产计划(MPS) (23)2.1建立和维护产品组 (23)2.1.1 创建单层产品组 (24)2.1.2 创建多层产品组 (27)2.1.3 修改产品组 (28)2.1.4 产品组显示 (34)2.2创建独立需求 (37)2.2.1 创建独立需求 (37)2.2.2 修改独立需求 (42)2.2.3 显示独立需求 (48)2.3运行主生产计划(MPS) (50)2.3.1 运行工厂级主生产计划 (50)2.3.2 运行物料层主生产计划 (52)2.4调整计划订单 (56)2.4.1 库存/需求清单 (56)2.4.2 计划订单的集中调整 (68)2.5运行MRP(物料需求计划) (78)2.5.1 运行MRP (78)2.5.2 查询原材料采购计划 (80)1主数据查询功能描述:主要在系统中对生产模块中的相关主数据进行查询。
以对系统中设置各种主数据进行了解。
主要步骤:查询物料主数据查询工作中心查询工艺路线(定额工艺路线和标准工艺路线)查询物料BOM查询生产版本定义:物料主数据(material master):有时也叫物料代码,是计算机系统对物料的惟一识别代码。
R/3在一个称为物料及产品主文件记录的综合数据集内存储全部与设计、销售、分销、采购、计划及生产的有关记录。
它们只能用“物料类型”来区分。
在你对系统进行用户化时,定义物料类型,如产成品、原材料或消耗品工作中心(work center):工作中心是在生产工厂内执行工序和作业的场所。
En d-User and En d-Use Certificat e 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证明)en d-user and en d-use certificatemini stry of commerce of p. r. china, we, ____________________ (compa ny n ame and address), are then d-user of __________________ (commodity n ame) purchased from the chin ese compa ny __________ (compa ny n ame) un dercontract __________ (con tract n o.). we guara ntee that we will nottra nthe above-said __________ (commodity n ame) to any third party withoutthe consent of the chin ese gover nment.(compa ny n ame), will on ly use _________ (commodity n ame) purchased from chi nese company _________ (compa ny n ame) un dercontract _____________ (contract no.) for/in _________ (end-use). we guara ntee that we will not use the above-said ___ (commodityname) in the storing, processing, producing and treating o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 on and their delivery systems or any use other tha n wedeclared above.P_(n ame in print)_________ (title(date ) sfer we, the sig nature/compa ny stam)(company n ame) _______________ (公司名称、地址),是从中国(公司名称)购买的 ___________ (合同号)项下的(商品名称)的最终用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自2009-2-1 起执行--------------------------------------------------------------------------------前言本标准代替GB/T17519.1-1998《化学品安全资料表第一部分内容和项目顺序》和GB16483-200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本标准与GB/T17519.1-1998和GB16483-2000相比,主要差异有:——16部分信息的顺序不同;——增加了物质的定义;——附录A中A.3第2项危险性概述与《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中危险性分类一致。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上海化工研究院、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静、李雪华、李运才、钟之万、杨一、刘刚、陈军、纪国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7519.1-1998;——GB16483-1996,GB16483-2000。
引言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afety data sheet for chemical products,SDS),提供了化学品(物质或混合物)在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推荐了防护措施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在一些国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又被称为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但在本标准中统一使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
SDS是化学品的供应商向下游用户传递化学品基本危害信息(包括运输、操作处置、储存和应急行动信息)的一种载体。
同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还可以向公共机构、服务机构和其他涉及到该化学品的相关方传递这些信息。
《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申办指南《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代表中国政府向出口国政府出具的证明进口敏感商品和技术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的国际进口证明文件。
进口商和最终用户应当保证,未经出口国政府许可,不得将取得《说明》后进口的敏感商品和技术用于申明的最终用途以外的用途,不得向申明的最终用户以外的第三方转让或向第三国转口。
一、办理程序二、办理规定(一)进口商应当是中国内地有对外贸易经营许可的企业法人,或者是外商投资企业。
最终用户应当是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
同一单位可以同时作为进口商和最终用户。
(二)申请《说明》以进口商为主办理。
进口商应当在与出口商签订合同后申请《说明》,原则上一份合同办理一份。
但同一个合同涉及不同用户、不同用途或不同出口国时,可办理相应份数。
(三)境外赠送或各类合作协议项下的非商业性进口,在办理时需提供境外赠送单位出具的有关文件和国内有关部门或单位的接受函或协议文本的复印件,证明该项进口系非商业性进口。
(四)经中国商务部审核出具的《说明》由进口商通过出口商递交出口国政府出口许可证审批部门。
自出具之日起6个月内递交有效。
其他材料由商务部存档。
《到货证明》由进口商和最终用户在商品到货并交付最终用户后一个月内上网填写并在线提交。
(五)取得《说明》的进口商改变申请进口的敏感商品和技术的最终用户、最终用途或型号、数量的,或取消进口申请,应当将原《说明》交回商务部,并依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重新申请《说明》。
(六)已向出口国政府递交《说明》,但又取消申请进口的敏感商品和技术,或者未能取得出口许可证的,进口商应当及时向商务部书面说明情况。
(七)出口国政府对已收到《说明》的敏感商品和技术出口提出进行许可前最终用户访问或者到货后最终用户访问的要求的,进口商及最终用户应当立即报告商务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接受出口国政府的最终用户访问要求和安排访问。
1.参数设置系统参数设置可以控制很多功能的使用,有些参数需要配合使用,请仔细了解相应的逻辑,请不要随意设置。
1.1系统参数设置【目录位置】『菜单』→〖系统管理〗→〖系统参数设定〗1.1.1可销数定义可销数可自定义公式,“订货数”、“借入数”、“借出数”为可选项,开单时当销售数不够时,系统自动拦截提示。
1.1.2系统管理(1)客户端硬件绑定加强使用软件的安全性,对每台需要登陆到软件里的终端电脑进行硬件绑定,启用此功能后则要求每台终端都必须进行注册申请通过后才能够使用软件。
(2)消息系统通过系统发内部离线消息,方便内部交流,并可以进行回复。
(3)系统打印以固定的格式打印各种单据,打印格式客户不能修改。
1.1.3库房管理设定(1)设置系列号入库和出库都需要扫描系列号,启用该功能后,还需要对商品类别及商品明细设置系列号功能。
(2)商品图片管理对应商品插入图片,使其更形象。
1.1.4销售开单控制(1)欠款额度控制给客户设置欠款额度,如果超过欠款额度,且没有超额欠款权限就不能开销售单。
(2)帐期控制给客户设定帐期,如果客户有超过帐期的销售业务,程序会锁定该客户,如果没有超期欠款权限就不能开销售单。
(3)应收预警根据开销售单指定的截止付款期与出库日期相减即得出此单的超期天数,可设置自动提醒的天数,加快应收款回收,并对每位业务员给予登陆提示。
(4)销售开单控制当开单数量超过可销数时,则开出库单时则会被禁止,这里是按出库库房进行控制的, 而不是总可销数。
(5)保修期管理给商品设定保修期,可在开销售单时自动跟出相应的保修期。
(6)周期消费根据销售开单时指定的产品使用周期(天)自动提醒业务员做定期的回访销售。
1.1.5模块设定(1)借入业务:商品借入、商品还出、借入转进货等业务。
(2)借出业务:商品借出、商品还回、借出转销售等业务。
1.1.6部门查询控制如果开启“部门查询控制”,则可以实现进货、销售、收入、费用等按部门查询控制,开启此功能后只默认查询自己的单据,部门经理权限可以查询本部门的。
《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申请须知2008-07-15 10:05 文章来源:产业司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申请须知目录一、办理规定二、办理程序三、出具的国家地区四、需要初审的省市五、领取空白表格六、需要提交的文件七、表格的填写说明八、递交方式九、领取方式十、审查时限附件一《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表格样表附件二《进口商最高行政负责人职务和签字手迹证明》附件三《最终用户最高行政负责人职务和签字手迹证明》附件四进行初审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联系方式附件五《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专用章样章附件六《材料寄送申请单》一、办理规定(一)《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代表中国政府向出口国政府出具的证明进口敏感商品和技术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的国际进口证明文件。
(二)进口商应当是中国内地有对外贸易经营许可的企业法人,或者是外商投资企业,但经营范围不包括进出口经营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只能进口本企业生产所需的敏感商品和技术。
最终用户应当是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
(三)进口商和最终用户应当保证,未经出口国政府许可,不得将取得《说明》后进口的敏感商品和技术用于申明的最终用途以外的用途,不得向申明的最终用户以外的第三方转让或向第三国转口。
(四)凡办理《说明》的进口商和最终用户都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要求所有相关人员自觉遵守,并确定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管理工作。
(五)申请《说明》以进口商为主办理。
进口商在申请《说明》前,应当明确告知最终用户申请《说明》的有关规定及最终用户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如实填写《进口商和最终用户声明》。
有对外贸易经营许可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自用敏感商品和技术时,可以同时作为进口商和最终用户。
(六)进口商应当在与出口商签订合同后申请《说明》,原则上一份合同只办理一份。
但同一个合同涉及不同的用户、不同的用途或不同的出口国时,可办理相应份数。
(七)境外赠送或各类合作协议项下的非商业性进口,接受单位是有对外贸易经营许可的国内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的,可以进口商的身份申请《说明》,接受单位是没有对外贸易经营许可的国内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应委托进口商申请《说明》。
在办理时需提供境外赠送单位出具的有关文件和国内有关部门或单位的接受函或协议文本的复印件,证明该项进口系非商业性进口。
(八)表格第一联《说明》由进口商通过出口商递交出口国政府出口许可证审批部门。
自出具之日起6个月内递交有效。
第二联《说明》及第三联《进口商和最终用户声明》由商务部存档。
第四联《到货证明》由进口商和最终用户在商品到货并交付最终用户后两个月内填写,连同商品的海关报关单和货物提单复印件,一并交回商务部。
进口商和最终用户应在填妥表格后、提交商务部前将第二、三联复印存档,在商务部出具后、送交出口商前将第一联复印存档。
(九)取得《说明》的进口商取消申请进口的敏感商品和技术的,应当将《说明》交回商务部,并书面说明情况。
(十)取得《说明》的进口商改变申请进口的敏感商品和技术的最终用户、最终用途或型号、数量的,应当将原《说明》交回商务部,并依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重新申请《说明》。
(十一)已向出口国政府递交《说明》,但又取消申请进口的敏感商品和技术,或者未能取得出口许可证的,进口商应当及时向商务部书面说明情况。
(十二)出口国政府对已收到《说明》的敏感商品和技术出口提出进行许可前最终用户访问或者到货后最终用户访问的要求的,进口商及最终用户应当立即报告商务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接受出口国政府的最终用户访问要求和安排访问。
(十三)商务部可对最终用户进行检查,也可委托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对最终用户进行检查,最终用户和进口商有义务予以配合。
最终用户检查的方式包括:1.出具前现场检查。
2.出具后现场检查。
3.到货后现场检查。
4.商务部认为有必要的其他检查。
(十四)商务部可就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有权要求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提供调查范围内所必需的文件、资料或其他信息,有关机构应当提供有关信息并给予协助。
商务部应当为提供者保守商业秘密。
二、办理程序(一)详细阅读申请须知(二)领取空白表格(三)填写表格(四)提交表格和文件(五)领取《说明》(六)递交《到货证明》三、出具的国家地区目前,我国对下列23个国家和地区出具《说明》(按英文名称首字母排序排列):四、需要初审的省市北京、上海、辽宁、安徽、广东、深圳六省市的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已被商务部授予受理《说明》的初审权,按属地原则负责对所辖地区进口商提出的所有申请进行初审。
其管辖范围内的进口商需办理《说明》时,应先提交当地商务主管部门初审。
初审合格后,由其直接报送商务部进行复审,办理有关手续。
五、领取空白表格需要者可将填写完整的《材料寄送申请单》(附件六)以传真方式请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或经商务部授予初审权的有关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寄送,也可在对外办公时间内到上述单位领取。
《说明》采用商务部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的标准格式。
(样本见附件一)《说明》一套4联,同一套各联右上角的编号相同。
表格式样已照会各有关国家驻华使馆备案,各申办单位不得自行印制或使用复印件。
六、需要提交的文件进口商在办理《说明》时,除表格前3联之外,还需提交下列文件:1.进口商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2.最终用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3.进口商的《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复印件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或《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4.以公函形式出具的《进口商最高行政负责人(须同表格上签字人一致)职务和签字手迹证明》。
内容包括:公司名称、职务、签字笔迹和公司印章。
进口商最高行政负责人包括:企业的董事长、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副总裁、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5.以公函形式出具的最终用户最高行政负责人职务和签字手迹证明,要求同4。
最终用户最高行政负责人包括:企业的董事长、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副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厂长和副厂长,事业单位的院长、副院长、校长、副校长、所长、副所长、会长、副会长、主任和副主任。
6.进口商与出口商之间的合同或协议的副本。
7.进口商与最终用户之间的合同或协议的副本。
8. 材料寄送申请单(为出具《说明》后需寄送所用)9.商务部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注:上述文件均不退还,请自留原件。
七、表格的填写说明《说明》表格一套四联,第一、二联为《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分别为印有浅蓝色MOFCOM背底的表格和印有浅红色MOFCOM背底字的表格);第三联为《进口商及最终用户声明》(印有浅黄色MOFCOM 背底字的表格);第四联为《到货证明》(印有浅绿色MOFCOM背底字的表格)。
同一套表格各联右上角的编号相同,不同号码的四联表格不得混用。
进口商和最终用户在办理《说明》时暂不要填写和提交第四联《到货证明》。
在进口的商品到货并交付最终用户后,进口商和最终用户应及时填写《到货证明》并交回至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
(一)第一、二联《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填写说明第一联和第二联必须用英文打印填写。
第二联(具有浅红色MOFCOM背底字的表格)中,“商品名称”一栏还需加注中文(可用手写)。
第一、二联《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需填写表格框内的各项,不得空白,字迹完整、清晰,不得涂改。
表格框外部分由审查机关填写。
1.出口国别或地区(Country or Region of Export):填写出口商申请出口许可证的国家或地区。
目前,我国对下列23个国家和地区出具《说明》(按英文名称首字母排序排列):2.合同类别(Title of Contract):填写所签合同的种类,如购买合同( Purchase Contract)、工程承包合同( Project Contract)、合资合同(Joint Venture Contract)等。
进口货物如果属赠送,填写赠送(Donation)。
如果属按政府间协议进口,则填写协议的名称。
3.合同号(Contract No.):填写进口商与出口商之间签定的进口合同的合同号。
如属赠送或根据科技合作、交流等协议进口的商品或技术,可不填此栏,或填写协议号。
4.签字日期(Date of Sign.):填写进口合同正式签字的日期。
如属赠送或根据科技合作、交流等协议进口的商品或技术,填写境外单位出具赠送函或签订协议的日期。
5.进口商名称(Name of Importer):填写对外签订进口合同的涉外经济法人的全称或接受赠送的国内单位全称。
不得填写进口商的简称或英文缩写。
涉外经济法人必须是商务部或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批准的有对外贸易经营许可的中国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
对境外机构在华设立的办事处需进口自用的商品或技术不予办理《说明》。
因为这些商品或技术并没有交给中国的用户,其产权和使用权仍处于外国机构的控制之下,应由该机构直接向出口国政府申办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担保手续。
6.出口商名称(Name of Exporter):填写同进口商签订合同的境外公司或其他经济法人的全称,如属赠送或协议进口,填写国外赠送单位的全称。
不得填写简称或英文缩写。
7.最终用户(End—User):填写进口商品在国内最终使用单位的名称,不能填写国内中间经销商的名称。
应填写最终用户的全称,不得填写简称或缩写。
8.最终用途(End—Use):填写进口商品的最终用途。
如果属进料加工或来料加工,最终用途一定要写明进、来料加工后复出口。
9.进口商签字盖章(Signature and Seal by the Importer):如属商业合同进口,由进口商最高行政负责人(正、副职皆可)亲笔签字(圆珠笔、铅笔签字无效,印鉴、手签章无效),并填写签字日期;如属赠送或按协议进口,则由接收单位最高行政负责人(正、副职皆可)签字。
同时在此栏中盖进口商的单位印章(印章需完整、清晰),印章应与进口商名称一致。
不得使用公司业务专用章或部门印章。
10.商品名称(Commodities and Descriptions)、数量(Quantity)、金额(Value)、总金额(Total):填写需要向出口国申请出口许可证的商品的名称、型号、数量、金额及总金额。
同一合同中无需向出口国政府申请出口许可证的商品不要填写,也不要计入总金额之内。
如果商品较多,表内填不下,请填写商品的概括名称,并且要加注“详见附页”(Details See the Attachment)。
商品详细清单可用另纸打印做为附页。
附页上须加签字盖章。
商品名称不得使用缩写或代号。
在第二联《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中,英文商品名称后应加注中文(可手写,但要工整、清晰),同时需将非美元计价的总金额按当时的汇率折算成美元填入折美元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