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继电器电路图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机械设备电气控制时间继电器概述:继电器✓特点:通电或断电时不瞬间动作,而是经过一定的延时作用和用途:按整定时间长短通断电路✓分类:按构成原理分:电磁式电动式空气阻尼式晶体管式数字式按延时方式分:通电延时型断电延时型五、时间继电器JS14P 数字式JS7空气阻尼式JS14A晶体管式图6-10(a) 常见时间继电器外形机械设备电气控制通电延时型:接受输入信号后延迟一定时间,输出信号才产生;当输入信号消失后,输出瞬时复原。
线圈:触点:上电延时触点动作如果KT断电触点才恢复平常状态演示程序继电器机械设备电气控制机械设备电气控制上电线圈:触点:延时触点动作触点恢复原状态断电延时型:接受输入信号时,瞬时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当输入信号消失后,延时一定时间输出才复原。
演示程序第1章低压电器机械设备电气控制1、、时间继电器图形文字符号延时断开瞬时闭合动断触点瞬时断开延时闭合动断触点通电延时线圈瞬时闭合延时断开动合触点断电延时线圈延时闭合瞬时断开动合触点图6-10(b) 时间继电器图形文字符号KT KTKTKTKTKT(1)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电磁式时间继电器一般在直流控制电路中应用较广。
它是利用电磁阻尼原理,在直流电压继电器的线圈电路上或结构上采用措施以达到延时的目的。
(a)短路线圈法(b)阻尼套法➢延时时间的调节:电磁式时间继电器延时时间的长短是靠改变铁心与衔铁间非磁性垫片的厚度(粗调)或改变释放弹簧的松紧(细调)来调节的,垫片厚则延时短,薄则延时长;弹簧紧则延时短,松则延时长。
机械设备电气控制➢优缺点:优点:电磁式延时继电器的优点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寿命长、允许通电时间长等。
缺点:-仅使用于直流电路,若用于交流电路则需要整流;-仅能在断电时获得延时-其整定值也只能在小范围内变化。
因为若弹簧太紧,有可能吸不动衔铁,不能闭合,弹簧若太松,则又可能不能释放,或动作不可靠。
所以,其延时时间较短。
机械设备电气控制(2)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又称气囊式时间继电器,它是利用空气阻尼作用达到延时目的的。
参考资料:/%C5%C9%BF%CB652/blog/item/477cea4d9f204b0d9213c 626.html继电器是机床控制线路的基本元件之一,其输入信号可以是电压、电流等电学量,也可以是温度、速度、压力等非电量。
当输入量变化到某一设定值时,继电器即动作,使输出量发生预定的变化,从而接通或断开被控电路。
因此从宏观而言,继电器是一种传感器件,是控制电路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继电器主要是用来感知信号的,一般不用来直接控制大电流的主电路,它的触点一般用在控制电路中,控制电路的功率一般不大,所以继电器触点的分断能力很小,一般在5A或5A以下。
因此,继电器一般不设灭弧装置,触点的结构也比较简单,这是继电器与接触器的主要区别。
继电器的用途广泛,种类繁多。
按输入信号的不同可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速度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子式继电器等。
一、电磁式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是应用最早的一种形式,属于有触点自动切换电器,其结构基本与电磁式接触器相似。
按继电器反映的参数又可分为中间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等。
1.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是将一个输入信号变成多个输出信号的继电器,它的输入信号为线圈的通电和断电,输出信号是各触点的动作。
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对数较多,并且没有主、辅之分,各对触点允许通过的电流大小是相同的。
常用的中间继电器有JZ7系列和JZ14系列,其外形及结构如图2-36所示。
图2-36JZ7系统中间继电器1—静铁心;2—短路环;3—动铁心;4—动合触点;5—动断触点;6—反作用弹簧;7—线圈;8—缓冲弹簧使用中间继电器的目的,一是放大信号。
有时候外界信号太弱,不足以直接驱动接触器,需要中间继电器对信号进行放大。
二是扩展触点数目。
有时候电路比较复杂,联锁部分较多,接触器上的触点不够使用,这时可用接触器上的一对触点控制中间继电器,则中间继电器的动作与接触器完全同步,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就相当于接触器的辅助触点,这就等于扩展了接触器的触点数目。
时间继电器定时设置的原理、及其电路图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原理实现延时控制的控制电器。
它的种类很多,有空气阻尼型、电动型和电子型和其他型等。
早期在交流电路中常采用空气阻尼型时间继电器 ,它是利用空气通过小孔节流的原理来获得延时动作的。
它由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和触点三部分组成。
时间继电器凡是继电器感测元件得到动作信号后,其执行元件(触头)要延迟一段时间才动作的继电器称为时间继电器目前最常用的为大规模集成电路型成的时间继电器,它是利用阻容原理来实现延时动作。
在交流电路中往往采用变压器来降压,集成电路做为核心器件,其输出采用小型电磁继电器,使得产品的性能及可靠性比早期的空气阻尼型时间继电器要好的多,产品的定时精度及可控性也提高很多。
随着单片机的普及,目前各厂家相继采用单片机为时间继电器的核心器件,而且产品的可控性及定时精度完全可以由软件来调整,所以未来的时间继电器将会完全由单片机来取代。
追问:一般的小功率时间继电器价钱怎样呢回答:看你的地方而言吧,所驻的城市不一样,市场价就会有所不同。
一般会在50到80之间。
1其他回答(2)一、引言时间继电器隶属低压电器范畴,如按分类应归入低压电器机电式控制电器类,是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机床电器。
就其发展史可追溯到70年代,由原传统的电动式时间继电器或用 RC充电电路以及单结晶体管所完成的延时触发时间控制电路,至今已发展到广泛使用通用的 CMOS集成电路以及用专用延时集成芯片组成的多延时功能、多设定方式、多时基选择、多工作模式、LED 显示的时间继电器。
由于其具有延时精度高、延时范围广、在延时过程中延时显示直观等诸多优点,是传统时间继电器所不能比拟的,故在现今自动控制领域里已基本取代传统的时间继电器。
国内虽然时间控制器起步较晚,但在时间继电器领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几年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内专用时间继电器芯片的大量研发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使国内的时间继电器无论外观以及产品性能上都有较大的发展。
时间继电器控制电动机电路图
附上一张电机延时顺、逆自动转换不断循环运行的电路图:
工作过程:
按启动钮,继j电器KC得电吸合并自锁,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开始延时、常闭延时触点通电接触器KM1得电吸合、电机顺转;当KT1到设置时间,常闭、常开延时触点动作,KM1失电复位(电机也失电),接通KT2开始延时、KM2得电吸合、电机逆转;当KT2到设置时间,常闭延时触点动作,KT1失电,常闭、常开延时触点复位、KT2、KM2失电复位(电机也失电)重新接通KT1再开始延时,KM1得电吸合,电机顺转,如此不断循环。
采用时间继电器的Y-△降压起动控制电路原理图解
按下SB2后,接触器KM1得电并自锁,同时KT、KM3也得电,KM1.KM3主触点同时闭合,电机以星形接法起动。
当电机转速接近正常转速时,到达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KT的整定时间,其延时动断触点断开,KM3线圈断电,延时动合触点闭合,KM2线圈得电,同时KT线圈也失电。
这时,KM1.KM2主触点处于闭合状态,电动机绕组转换为三角形连接,电机全压运行。
图中把KM2.KM3的动断触点串联到对方线圈电路中,构成“互锁”电路,避免KM2与KM3同时闭合,引起电源短路。
在电机Y—Δ起动过程中,绕组的自动切换由时间继电器KT延时动作来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称为按时间原则控制,它在机床自动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
KT延时的长短应根据起动过程所需时间来整定。
2 型号及含义JS11S系列时间继电器 JS11S系列时间继电器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控制电源电压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控制电源电压220V及以下的控制电路中作延时元件,按预定的时间接通或分断电路。
额定控制电源电压延时规格特征代号无:表示13脚面板式,单档延时(带瞬动触点);A:表示14脚面板式,多档延时(带瞬动触点);05/M:表示13脚面板式,多档延时;06/M:表示13脚面板式,多档延时;07/M:表示13脚面板式,多档延时;05/MS:表示13脚面板式,多档延时(带瞬动触点);06/MS:表示13脚面板式,多档延时(带瞬动触点);07/MS:表示13脚面板式,多档延时(带瞬动触点);数字式设计序号时间继电器注:本产品部分型号适用于宽范围工作电压,如工作电压在AC/DC24V~48V表示交直流24V至48V的电压范围内都可以正常工作。
1 适用范围J S 11 S-□□/□CAC/DC:24V~48V、100V240V,AC220V,AC380V 50Hz51×1061×10≤1%-5℃~+40℃≤3VA面板式~工作方式触点数量触点容量工作电压电寿命机械寿命延时精度环境温度功耗安装方式通电延时延时2转换 瞬时1转换3 主要参数及技术性能Ue/Ie:AC-15 220V/0.75A,380V/0.47A;DC-13 220V/0.27A;Ith:5A延时范围0.1s~9.9s,0.1s~99.9s,1s 99s,1s~999s,1s~9999s,1s~9min59s,1s~99min59s,~1min~99min,1min~999min,1min~9h59min,1min~99h59min,0.01s~99.99s 0.01s~99.99s,1s~99min99s,1min~99h99min 0.1s~99.9s,1s~999s 1s~999s,10s~9990s 10s~9990s,1min~999min型号JS11S JS11S-A JS11S-05/M(s)JS11S-06/M(s)JS11S-07/M(s)4 接线图5 外形及安装尺寸续上表C。
时间继电器电气图与梯形图工作时序图
————————————————————————————————作者:————————————————————————————————日期:
时间继电器电气图与梯形图工作时序图
假设延时继电器预设时间为 10 秒,按下常开按钮,时间继电器线圈得电并开始计时,10 秒后时间常开触点闭合,同时灯泡得电点亮见图“按下常开按钮 10 秒后灯泡亮”,直到松开常开按钮,时间继电器线圈失电,常开触点恢复常开,此时
再回到图“接通延时应用电路加上电” 灯灭状态。
按下常开按钮 10 秒后灯泡亮灯发亮状态梯形图
时序图如图
时间继电器工作时序图电路应用
可用在需要延时的场合。
一.时间继电器当吸引线圈通电或断电后其触点经过一定延时再动作的继电器。
1.定义与用途:凡是在感测元件获得信号后,执行元件要延迟一段时间才动作的继电器叫做时间继电器。
这里指的延时区别于一般电磁式继电器从线圈得电到触点闭合所需的固有动作时间。
2.时间继电器的分类:电磁式、空气阻尼式、电动式、电子式(1).直流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用于直流电气控制电路中,只能直流断电延时动作。
优点: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寿命长;缺点:延时时间短。
(2).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利用空气阻尼作用获得延时。
分类:断电延时、通电延时、带瞬动触点延时三种。
从动作原理来看,时间继电器可以分为直流电磁式、空气阻尼式(又称气囊式)、晶体管式、数字(数显)式等。
直流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但延时较短(0.3~1.6s),只能用于断电延时,且体积较大。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结构简单,延时范围较大(0.4~180s),更换一只线圈便可用于直流电路。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数字式、晶体管式时间继电器。
①.通电延时型。
通电延时型时问继电器在其感测部分接受信号后,开始延时,一旦延时完毕,才立即通过执行部分输出信号以操纵控制回路。
当输入信号消失时,继电器就立即恢复到动作前的状态。
②.断电延时型。
与通电延时型相反,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在其感测部分接受输入信号以后,执行部分立即动作,但当输入信号消失后,继电器必须经过一定的延时,才能恢复到原来(即动作前)的状态,并且有信号输出。
③.重复延时型。
重复延时型是指接通电源以后,时间继电器以一定的周期周而复始地连续工作。
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使用时应注意复位时间。
所谓复位时问,通常是指从切断控制电源到延时机构完全恢复到动作前的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延时机构未完全恢复到原状就开始下一次的动作,则会使延时误差增大。
例如,半导体延时继电器中的电容器放电过程并未结束,又开始了下一次通电延时,则电容器的充电过程就会缩短,使得实际延时时间比整定值小。
时间继电器作为延时控制元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等方面。
由于大多数时间继电器不附带电路图,这给维修带来不便。
本例介绍一款采用CD4069非门数字集成电路的JST-1型时间继电器电路,供使用与维修时参考。
电路工作原理该时间继电器电路由+12V电源电路振荡电路、延时触发电路和电子开关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12V电源电路由电阻器R1~R3、中间继电器KA线圈、二极管VD1、稳压二极管VS和滤波电容器C1组成。
振荡电路由非门集成电路IC(D1~D6)内部的非门D5、D6和电容器C2、电阻器R4~R6、电位器RP1、二极管VD2组成。
延时触发电路由IC内部的非门Dl、D2、D4 电阻器R9、电位器RP2、RP3、电容器C3和二极管VD3组成。
电子开关电路由中间继电器KA、晶间管VT、电阻器R7、R8和电容器C4组成。
交流220V(或交流380V)电压经R1和KA的线圈限流降压、VD1整流、R2二次降压VS稳压及C1滤波后,为IC提供12V直流工作电压。
此时流过KA线圈的电流较小,不足以使K吸合振荡电路通电后振荡工作,产生的振荡信号经非门D4反相缓冲后,通过R9、VD3、RP2、RP3对C3充电。
当C3两端电压充至一定值时,非门D1、D2反相翻转,从IC的4脚输出12V左右的电压。
该电压经R7、R8分压后,使VT受触发导通,KA通电吸合并自锁。
当断电后再接通电源时,重复上述工作过程。
调节RP1的阻值,可改变振荡器的频率。
调节RP2和RP3的阻值,可改变延时时间的长短。
元器件选择R1和R2均选用1/2W的金属膜电阻器;R3~R9均选用1/4W金属膜电阻器。
RP1~RP3均选用小型有机实心电位器。
C1和C3均选用耐压值为16V的铝电解电容器;C2选用独石电容器或涤纶电容器。
VD1选用1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VD2和VD3均选用1N4148型硅开关二极管。
VS选用1/2W、12V的硅稳压二极管。
VT选用1A、600V的晶闸管。
经多电路较少使用带瞬时时作触点的时间继电器。
有些电路中的时间继电器带有瞬时动作触点,但却弃而不用,这种电路存在着安全隐患,没有考虑到当时间继电器不能工作时,会使定时电路失去定时功能,从而造成被控设备的事故,其实只要采用适当带瞬间时动作触点的时间继电器,将瞬时动作触点适当地加到电路中去,即可作为时间继电器发生故障时的保护,从而有效避免不能定时而造成的事故。
某厂配料车间,采用定时控制配料量,长时间工作后,有时会出现因时间继电器失灵,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导致出多配料的情况。
图1由图1 可以看出,当原电路时间继电器KT不工作时,按起动按钮SB1,KM工作,但此时因时间继电器不工作,无法断开KM电源,从而导致电机无法实现定时停机,产生事故。
其实这种事故完全可以预防,只要在原电路KT延时断开触点处,串接KT瞬时动作的常开触点,这样,当时间继电器KT不工作时,KT瞬时动作常开触点不能闭合,KM因无电源而无法动作,从而避免了上述事故的发生。
某陶瓷厂20T球磨机,采用自耦降压起动,用时间继电器作自动定时转换,曾经几次起动时自耦变压器烧毁现象,纠给工厂造成较大损失,原因是因为时间继电器不工作,而又无对时间继电器故障的保护措施,使自耦变压器长时间处于接入状态,因过热而烧毁,原电路图2。
图2图2中KM1、KM2 为起动接触器,KM为运行接触器,只需在原电路KT延时断开触点处,串接时间继电器瞬时动作常开触点。
当时间继电器不工作时,电机将无法起动。
从而有效地避免自耦变压器烧毁现象发生。
在某些负载功率小的定时电路中,采用带瞬间时动作触点的时间继电器,可使电路简单,可靠性增强,无需用别继电器,可对比图3中的两图。
图3例:图样还是有点看不清楚啊!其实原理很简单啊!1、通电时,按下SB1启动按钮后,电流经FR(热继电器保护常闭接点)——SB2(停止按钮)——SB1(启动按钮)——KM角(三角形接法继电器常闭接点)——一路经时间继电器,启动时间元件动作,另一路经KT(时间继电器常闭延时断开接点)——KM星(星形接法继电器线圈),带动KM星-继电器动作,相关的常开接点都带电动作闭合,同时接通KM(电机启动接触器)线圈,使其带电启动电机。
时间继电器电路图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使用在较低的电压或较小电流的电路上,用来接通或切断较高电压、较大电流的电路的电气元件,也许可以这样说:用来控制较高电压或较大功率的电路的电动开关:给继电器工作线圈一个控制电流,继电器就吸合,对应的触点就接通或断开。
在供电电路中,继电器也被称为接触器。
从驱动时间继电器工作的电源要求(驱动线包工作电压)来分,一般继电器分交流继电器与直流继电器,分别用于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另外,依据其工作电压的高低,有6、9、12、24、36、110、220、380等不同的工作电压,使用于不同的控制电路上。
时间继电器另一个区分点是它的触点(执行接通或断开被控制电路的开关),分别有常开、常闭、转换的区别,另外还有触点多少的区别,可以控制多大的工作电压及电流(即触点允许控制的功率)的区别,供不同用途选用;另外特殊触点还有带自锁(动作后即使控制电压消失,触点自己保持失去控制时的状态),带延时吸合或延时释放功能等种类,供特殊情况下使用。
从继电器外形来区分,有密封、小型、微型等区别。
有时候,比如说,一个控制电路从按钮控制开始,到最后控制负荷的时间继电器中间,还使用了其他继电器,因为这些继电器只起控制其他继电器工作的作用,其触点负荷不需要很大,用在这些部位的继电器,常称为中间继电器。
比如,使用三个按钮与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及热保护等可以组成控制三相电动机的正、翻转及停止电路。
洗衣机内,继电器在微电脑控制下,接合、断开控制电机使波轮正、反转等,都是继电器的任务,因为微电脑的输出不能直接驱动洗衣机马达工作,所以请了“继电器”。
使用各种传感器检测的电路检测温度、压力、时间等不同物理量,检测的输出接上继电器,就分别组成所谓电压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等。
这类继电器,实际上是包含继电器在内的电子器件,并非独立的继电器。
补充部分特殊继电器,这些继电器不需要其他电路,可以对不同的讯号作出不同的反应(接通不同的触点):
步进继电器:以前自动电话总机使用很多,继电器本身就可以根据输入控制线圈的脉冲个数自动将动触点移动到相应的位置,比如输入6个脉冲,动触点就接通6号定触点,输入9个脉冲,就接到9号触点,这样。
电话就自动根据拨号脉冲数字转接到需要的线路;
谐振继电器:继电器本身有多个不同长短、厚薄的、如簧片的动触点,各触点本身的谐振频率不同且合理分布,当输入继电器线圈的电流频率正好与某一簧片触点的谐振频率相同时,由于共振,该簧片产生大震动,从而与对应的定触点闭合,输入另一频率信号时,可以使另一触点动作,这相当于将不同频率的信号翻译成对应的电路连接动作,这与现在电子译码完全不同,是通过机械原理实现的。
另外,还有比例继电器,能够区分输入线包驱动继电器工作的脉冲信号占空比,并自动调整输出(接通不同的触点);等等。
现在使用可控硅元件构成的开关电路,独立封装起来,称固态继电器(无触点继电器),在使用上部分可替代传统继电器,但也有其不足之处。
所以普通继电器还大量被应用。
时间继电器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简单程序控制中的一种执行器件,当它接受了启动信号后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后它的工作触头进行开或合的动作,从而推动后续的电路工作。
一般来说,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性能在设计的范围内是可以调节的,从而方便调整它的延时时间长短。
单凭一只时间继电器恐怕不能做到开始延时闭合,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先实现延时闭合后延时断开,但总体上说,通过
配置一定数量的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都是可以做到的。
如图是由单向可控硅组成的时间继电器电路,主要由直流电源、延时触发电路和主电路三部分组成。
220V电网电压经T降压、VD2整流、C2滤波及VDl稳压后输出约15V 的直流电压。
接通电源时,直流电压经R1、RP向C1充电,经过一定延时时间后,C1上的电压达到峰点电压使单结晶体管VT导通,R3上形成的脉冲电压触发可控硅VS导通,继电器K得电吸合、其触点发生动作。
从电源接通到触点动作所得的时间,即为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其长短可由电位器RP调节。
K得电后、其常开触点闭合,将电容C1短路、使其迅速放电,为下次充电延时作好准备;此外,继电器K的触点可控制电气设备延时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