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与东方智慧
- 格式:doc
- 大小:121.00 KB
- 文档页数:2
《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是我国古代学者运用辩证法思想方法来体现说明宇宙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生成和变化的基本原理的最古老的典籍。
孔子删《诗》、《书》,订《礼》、《乐》,敷衍《春秋》,传以《周易》,到了西汉,儒家学派将其奉为经典,称为"六经"。
所以《周易》又叫《易经》。
《周易》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乃至自然科学许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哲学与思维方法逻辑运作中有着恒久的地位与价值,是我国哲学的瑰宝与指南针。
【作者其人】《周易》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迄今尚无定论。
对《周易》成书的时代,学术界几有争议,大多数观点认为是西周前期,不会超过春秋、战国时代,因为《左传》中已有《周易》的记载,而《左传》乃是春秋末期的作品。
"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界对传统说法提出怀疑,认为"卦"和"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足证《周易》成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因此出现了周初说、春秋中期说和战国说,所据不一。
"易更三圣",是秦、汉以后对于《周易》传统作者公认的定说,儒家学者共同认定,开始画八卦的,是伏羲氏;演绎八卦的,是周文王;而发扬易学精义的,便是孔子。
因此说"易更三圣",就是指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传述者孔子。
事实上,文王演卦而作"卦辞",他的儿子周公又阐述文王的思想,而发扬扩充,著了"爻辞"。
只是根据古代宗法的观念,父子相从,因此三圣之中不提周公。
【精品原文】第一卦乾乾为天乾上乾下【原文】乾:元,亨,利,贞。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易经国学之道解读易经中的哲学思想易经国学之道:解读易经中的哲学思想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丰富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
它不仅是一本卜筮之书,更是一部揭示人生哲学的智慧之典。
本文将通过解读易经中的哲学思想,探索易经国学之道。
一、天人合一:天道人道相应易经中最基本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观念。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的,人的思想与行为必须与自然法则相应。
易经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描述了天地之间阴阳的变化和相互影响。
八卦是易经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代表了天地自然万物的两种基本状态——阴与阳。
易经通过八卦的变化组合,揭示了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天道人道相应的道理。
二、阴阳平衡:和谐发展的哲学思想易经强调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
阴阳是自然界相对而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相互调和、平衡相处是推动世界变化的根本动力。
易经中阐述的“阴阳交感”思想,强调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阴阳两个方面,而阴阳的平衡则是事物健康发展的关键。
在人的生活中,也需保持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以实现和谐发展。
三、变通无穷:灵活应对的哲学思想易经主张的变通无穷的哲学思想,强调了适应变化的重要性。
易经认为,世界是一个变化不居的整体,变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唯有随机应变,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发展。
易经中的卦爻变换,展示了变通无穷的智慧。
卦爻的变动代表着事物的不断变化,通过灵活应对,才能在变化中找到机遇,并实现自身的发展。
四、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之道的哲学思想易经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道德观念。
道法自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易经作为道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人崇尚自然的思维方式。
易经中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了顺势而为、顺应自然的原则。
易经认为,只有适应自然之道,才能获得成功,并实现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宏观与微观的哲学思想易经中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思想。
易经认为,个体的修身需要通过养性、修养和道德修行来实现。
《周易》的科学哲学思想观论文《周易》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虽然不能代替这样或那样形形色色的最新科学,但它包罗万象的质朴自然哲学观和科学思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科学研究工作有很好的启迪,将继续为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周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之源,中华民族智慧的宝库,它传承几千年经久不衰。
《周易》的历史几乎与中国文明史同久远,跨越过渔猎时代,畜牧时代与农耕时代,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却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1《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周易》对古代哲学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主要是易传对易经所作的哲理角度的阐发。
《易经》中蕴藏着哲学思维的萌芽,但是仅仅提供了向哲学体系发展的可能。
《易经》把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看作是由阴阳对立的交互作用而引起的,它包含着矛盾对立的概念和发展变化的概念。
《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太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等正反卦都表明了易经把矛盾关系看作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关系,体现了原始的辩证思维方法。
《易经》从卜筮迷信向易传的哲学体系转化是与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的需要以及传统的天命神学思想的动摇相关的。
《易传》的哲学体系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酝酿成熟的。
2《周易》中的科学思想中国在古代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周易》层次不穷的科技发明与创造,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物质文明的发展。
上古之时,先人们为了便于掌握天象,物像的变化创造了八卦,《周易》的八卦,六十四卦是从古天文学观测中发现的一套自然规律,它是《周易》的主体部分,河某某某、洛书、八卦、六十四卦中蕴含着科学的天时观。
《周易》认为”日往而月来,月往而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是天气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
《周易》与中医也是密不可分的,《周易》实为中医之源,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深远,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气化说阴阳五行说,干支学说都由周易而来,并且经过后人的不懈探索,在医学领域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易经的哲学思想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自古以来便有许多学者和哲人将其视为重要的哲学源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易经展现了生命与自然运动的规律,倡导了一种谦虚、平和、顺应变化的思想,这些思想观念今天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本文将探讨易经的哲学思想,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领悟它所传达的观念。
一、和谐的哲学视角⑴阴阳思想易经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阴阳,这是一个极其丰富、复杂的哲学思想。
阴阳符号代表的图案是由一个圆形的中心区域和两个彼此互补的形形色色的半圆组成。
阴阳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而不可分割的。
在作为哲学思想的范畴中,阴阳反映了自然界中事物的各种对立性质,如宇宙的宏观结构、社会现象和个体的身体机能等。
⑵宇宙视角易经也提倡通过宇宙的视角来看待人类和自然。
宇宙是整个宇宙系统的总观念,包括天、地、万物。
它也是一个系统整体的观点,对于人类来说,宇宙是人类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基础。
易经中强调宇宙与人之间的和谐,认为人应顺应自然变化,与天地间的阴阳协调,实现天人合一。
⑶谦虚与平和易经中另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就是谦虚平和。
易经指出,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平和的态度,才能不受贪欲所困扰,才能在经历痛苦和挫折之后重新恢复心态,继续前行。
同时,易经也强调了人类的谦虚,认为人应该谦虚,才能在跟自然规律相适应时,长久地生存下来。
二、人类关系的哲学视角⑴人力量在易经的哲学观念中,人类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
易经认为,人类的力量最初来自于自然界,但是人应当通过不断地实践和修炼,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到达人类的全面发展境界。
⑵和谐的人际关系易经强调了人际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和谐。
易经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易经的哲学中,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谈举止不仅会对自己产生影响,也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因此,易经呼吁人们在相互交往时要尊重人性、互相关爱,保持谦虚态度和乐观的人生观。
三、易经的哲学教诲易经中的哲学教诲是指对人类生活的管理和控制。
关于《周易》的几点思考《周易》,又称《易》或《易经》,早期被认为是一部占筮之书,但实际上,它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最早一部哲学著作,反映中国最古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虽然《周易》不见得对所有的具体问题都会有具体明确的解答,但是它从哲理的高度给人启发,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之高,是其他古籍无法企及的。
一、《易经》的地位1、《易经》是群经之首首先,为经之首。
在《易经》、《书经》、《诗经》、《礼经》、《乐经》、《春秋》中,当仁不让排在第一位。
其次,为三玄之首。
在被称为古代三玄的哲学著作《易经》、《老子》、《庄子》中,《易经》仍然排在第一位。
其三,十三经之首。
在儒家《易经》、《书经》、《诗经》、《礼经》、《春秋》、《周礼》、《仪礼》、《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十三经中,《易经》依然排在第一位。
《易经》之理,下明人事、上通天理,其中哲理深宏伟奥,论断宇宙变化,推知存亡治乱、兴衰之迹。
孔子曰:“ 50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于人生行事启发良深,堪称知来知命之学。
作为中华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易经》对后来儒道等家的思想都有很大的影响。
数千年来,无数名家通学起伏明灭,而《易经》仍然历久弥新。
2、《易经》是中国文化之源首先,从学派而言,儒、道、墨、法、兵、名、农、阴阳等诸子百家,皆从《易经》发源,而后遂成一家。
其次,从学科而言,《易经》几乎囊括了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等等。
其三,从文化传承来讲,《易经》还有许多古史记载。
如《既济九三爻辞》:“高密伐鬼方”;《泰六五爻辞》:“帝乙归妹”;《明夷六五爻辞》:“萁子之明夷”;《晋卦辞》:“康候用锡马蕃庶”;等等。
这些古史记载多为其他史书所未见者。
3、《易经》是国人的智慧宝库首先,在天文、历法、算术等方面,都深受到《易经》的影响,诸如《河图》、《洛书》,汉代的六日七分之说、十二消息卦,以及宋秦久韶“大衍求一术”、邵雍的“先天图”,均与《易经》有极大的关联,其思想源头正是《易经》思想。
《周易》哲学与东方智慧(上)试题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第 1 题. 在三女中,巽是长女,兑是中女,离是少女。
A. 正确B. 错误标准答案:B第 2 题. 在三子中,坎是长男、震是中男、艮是少男。
A. 正确B. 错误标准答案:B第 3 题.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历来以“难”而著称。
A. 正确B. 错误标准答案:A第 4 题. 《周易》哲学是单纯地讲理。
A. 正确B. 错误标准答案:B第 5 题. 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周易》哲学,正是因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体现了东方智慧。
A. 正确B. 错误标准答案: A单选题部分(每小题12.0分,共60.0分)第 1 题. 少女兑与中男坎都代表()。
A. 金B. 木C. 水D. 火标准答案:C第 2 题. 卦中相邻的两个爻称为()。
A. “乘”B. “承”C. “比”D. “应”标准答案:C第 3 题. 各卦中,相邻的二爻,上方的爻对下方的爻谓之()。
A. “乘”B. “承”C. “比”D. “应”标准答案:A第 4 题. 京天坛祈年殿、圜丘的各层组排,均是以天阳之数“九”及其倍数呈扇环形展开的,即由内层至外层分别为九、一十八、三十六……这个天阳之数“九”来源于《易经》乾卦的“九”,如《易经·乾》“上九,亢龙有悔”,即言“九”为阳数之极,此时为阳之亢极。
神圣的祈年大殿用“九”及其倍数排列,寓含着崇尚天阳的信息,这是《易经》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易经》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符号信息B. 我国古代建筑体现着功用、审美的特点C. 我国古代建筑蕴藏着一种数字符号信息D. 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暗含符号信息标准答案:A第 5 题. ()的卦形是两个阳爻在上,下面有一个阴爻。
A. 中女离B. 少女兑C. 长女巽D. 长男震标准答案:C多选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第 1 题. 有一位大学问家曾说:在西方文化没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用四个门类的学科来锻炼理论思维能力,分别是()。
周公旦的周易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之书周公旦的周易——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之书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智慧。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被人们誉为智慧之书,其中周公旦对周易的贡献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周易的概述、周公旦对周易的发展与解读、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探索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之书的价值与意义。
一、周易的概述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瑰宝。
它由六十四卦组成,每一卦都有卦辞和爻辞,并配以注解和解释。
周易以自然图形和卦象为基础,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演变规律,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之道。
二、周公旦与周易的发展与解读周公旦是周朝的创立者周武王的弟弟,也是周易的主要编纂者与注解者。
他通过详尽的观察与实证研究,将周易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并赋予其更深远的哲学意义。
周公旦主张以太极、阴阳、五行等基本概念来解释周易,从而使其融入更为广泛的哲学体系中。
他将卦象视为阐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工具,并通过解析爻辞和卦辞,深化了对自然规律和人类行为的理解。
周公旦的贡献使周易从最初的占卜工具逐渐演变成为一部集哲学、道德、天文、数学等多种知识于一体的文化经典,影响深远。
三、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之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在中华古代哲学中,周易被视为“至道”,承载了“道法自然”的价值观。
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平衡,提倡顺应自然、以正治国、德行为重等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周易提出了“变通教学”的理念,即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推演出人类行为的规范和道德准则。
这一理念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人们在实践中追求自我完善与发展。
此外,周易中的“易”字有“变通”之意,这一理念对中国古代的科学、艺术、文学等领域同样有着重要影响。
《周易》思想的现代意义
《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对于宇宙万物变化的一种观察和认识。
虽然《周易》是在几千年前创作的,但它的思想仍然具有现代意义,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有着持久的影响。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周易》思想的现代意义。
首先,《周易》强调了事物的变化与转化。
《周易》认为宇宙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有着相互转化的关系。
这一思想在现代科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如量子物理学的不确定性原理表明微观领域的事物也具有不可预测性,进化论揭示了物种之间的演化和变化。
而在现代社会中,变化是常态,我们面临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
因此,学习《周易》的变化转化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变化的挑战,拥抱变化并适应变化,以求得更好更长久的发展。
最后,《周易》强调了和谐的社会秩序。
《周易》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秩序,只有符合这种秩序,才能达到和谐与稳定。
这一观念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
学习《周易》思想的和谐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寻找社会平衡和谐的路径,以促进公平正义、绿色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周易》思想的现代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变化转化、天人相应和社会秩序。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和应用《周易》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变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以推动个人和社会的长期发展和进步。
因此,《周易》的思想仍然具有深远的现代意义。
从《周易》中学到的哲学思想《周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之源,中华民族智慧的宝库,它传承几千年经久不衰。
它内容丰富。
其中一些精粹思想具有历久常新的义蕴,也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周易》中描述了中国人遵循一种固有的自然法则生存,描绘了他们的现实主义宗教观和乐天知命的人生观。
在《周易》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象征主义的一些特点。
因此可以说,《周易》不仅仅是作为一本占卜书而存在,它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本提高人的修养的书。
我们可以把《周易》的中心思想概括成“太极”思想。
从哲学角度来说,“太极”的意义是非常复杂的,但如果一定要表达出来的话,那我们就可以说:“太极”是天地和阴阳还没分化出来以前的混沌状态的元气。
在《周易·系辞》这样写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天地,男女,太阳,月亮等都以阴阳为构成,故《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就意味着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是由阴阳构成的,所以应该将阴和阳进行适当地调和,如果阴阳不和谐那就不是道,就不符合自然和宇宙的客观规律。
宇宙的道指的就是宇宙的和谐。
因此孔子说:“人生的价值是参与天地的化育而帮助它(参赞天地之化育)”,人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并享受幸福的生活,就不可能忽视自然,破坏自然,一定要与自然进行同化或者亲和,就像中国圣人曾所说过的那样,要“天人合一”。
现在我们需要的正是人与自然的阴阳和谐。
追根溯源,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人类盲目地追求物质文明而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等。
在现代文明中,人类盲目地追求物质文明,从而产生了“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思想。
为了财富的积累和增加,人类采取了种种手段和方法,甚至不惜以破坏自然的代价来获取财富。
经典常谈第2篇周易读后感《读〈经典常谈·周易〉有感》读了《经典常谈》里的第2篇关于《周易》的部分,真的是感触颇多。
读到关于《周易》的起源那部分,我感觉好神奇。
书中说这是远古人们占卜的一些记录逐渐积累演变而来的。
在以前我一直觉得《周易》是那种特别高深莫测、玄之又玄的东西,离我们的生活特别遥远。
但当知道它有这样一个起源的时候,好像它突然离我近了一些。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那些古装剧里的道士或者智者,拿着龟甲、蓍草进行占卜,那时候觉得占卜是一种神秘兮兮却又充满智慧的行为,原来这背后就是《周易》这一源头啊。
特别触动我的是书中提到《周易》里的卦象所蕴含的丰富意义。
那些长长短短的横杠组合起来,竟然能表示出天、地、人等等诸多概念的关系。
我当时就在想,古人是多么富有创造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啊。
但同时,也有我不理解的地方,比如说那些卦辞和爻辞特别晦涩难懂。
一个简简单单的“元亨利贞”,看了好多解释,我还是不敢说自己完全理解。
后来我明白了,这种晦涩可能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因为它包含的意义太宽广了,每一个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思考,都可能会对这些词句有不同的解读。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也正是《周易》的这种深邃性。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用于占卜预测的古籍,里面更蕴含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道理的总结。
例如乾卦里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是一种多么鼓舞人心的力量啊。
每当我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时候,就会想到这句话。
这也让我联想到,我们确实可以从这些经典当中汲取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智慧精华。
对了还想说,《周易》在中国文化里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从哲学思想到文学作品,甚至到建筑的布局,都有它的影子。
很多古建筑遵循着八卦的原理,这就是传统文化深入骨髓的一种体现吧。
《周易》引领我走进了一个极具东方智慧的思想世界,尽管还有很多难以理解的部分,但我想这也正是继续深入学习研究的动力所在。
从《周易》进而思考我们现代的社会生活,我觉得我们其实在很多时候忽略了这些传统文化经典的价值。
《周易》哲学与东方智慧
单选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在最佳答案前点击选择。
)
1.()代表春暖花开、重获生机之意。
正确答案是:(B)
A 水雷屯
B 地雷复
C 山地剥
D 天地否
2.各卦中,相邻的二爻,上方的爻对下方的爻谓之()。
正确答案是:(A)
A “乘”
B “承”
C “比”
D “应”
3.乾卦的()爻是最完美的一爻。
正确答案是:(C)
A 上九
B 九四
C 九五
D 九三
4.水雷屯的上卦是()。
正确答案是:(A)
A 坎水
B 震雷
C 风
D 火
多选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案前点击选择。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为不通过。
)
1.相比的二爻,常有()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A,B)
A “乘”
B “承”
C “比”
D “应”
2.以下均为对应关系的是()。
正确答案是:(A,B,C)
A 下体之初爻与上体之四爻
B 下体之二爻与上体之五爻
C 下体之三爻与上体之上爻
D 四与五
是非题:
1.基于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
正确答案是:(B)
A 是
B 否
2.李白曾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按照《周易》的当位与不当位来讲,这句话是值得商榷的。
正确答案是:
(A)
A 是
B 否
3.乾、坤作为父母,有三男三女。
正确答案是:(A)
A 是
B 否
4.长男震的卦形是两个阳爻在上,一个阴爻在下。
正确答案是:(B)
A 是
B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