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审稿 什么是轻声
- 格式:docx
- 大小:22.13 KB
- 文档页数:6
轻声名词解释轻声,是相对于重读而言的,也就是读得比较轻,并不改变原有的音节,这种读法就叫做轻声。
它可以使句子读起来轻松自然、优美动听。
下面是有关轻声名词解释,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语气词和语调词的轻读人们常把某些句子中表示疑问或感叹的语气词称作轻声。
例如:“你吃饭了吗?”的疑问句中的“吗”读轻声;“有人跟你说了吗?”的感叹句中的“吗”读轻声。
语气词“啊”在表示惊讶时也读轻声。
这类轻声只能发生在表示疑问和感叹的句子里,如:“啊,巴掌大的地方!”“你好厉害!”等等。
其实,轻声和语气词是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因为每个语气词后面都有一个主要元音字母,而轻声并不影响句子的表达。
另外,判断句子中的语气词和语调词是否应该读轻声,还应该根据整个句子的语境来确定,即看这些词在整个句子中所处的位置。
如果它们是在整个句子中起调整作用的,那么就读轻声,如“啊,下雪啦!”这个语气词所处的位置就是调整音节的,因此读轻声。
如果它们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那么就不读轻声。
(二)声母的变化普通话语音系统中,除了阴平和阳平是高平调之外,其他声调都是低平调。
这样,汉语中的低升降调便无多大意义。
所以,在念轻声时,如果声母是高升调,也读轻声。
比如:姑姑、膝盖、瞌睡、线条等。
如果声母是低平调,则不论声调高低都读轻声。
比如:爷爷、狡猾、翅膀、怀疑等。
注意:轻声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特殊的语音形式。
不是每个轻声词语都要读成四声,更不能随心所欲地滥用轻声。
轻声与重读相结合,会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效果。
例如:为了表示亲昵,爸爸的电话“儿”可以读轻声;为了表示嘲笑,外公的年龄“老”可以读轻声。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由于轻声具有点缀性质,所以在连读时,不宜过长,以免听起来厌烦。
又如:他走出工厂,踏上了柏油路。
这两个音节虽然都是轻声,但读起来不免累赘。
因为“出”是连读音节,“路”是单音节,故重读应放在最后一个音节上,才不至于让人觉得“路”的重读有“画蛇添足”之感。
什么是轻声
轻声是汉语中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变调现象,在全国的广大方言和普通话均有出现。
轻声一般不被当作固定声调看待,因为它没有固定的调值。
现代汉语拼音里面只存在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
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这便是轻声现象。
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因为轻声没有固定的调值,一般要根据前一个字的声调来确定,所以在拼音规则中不做特殊标识,按本字发音标明便可。
某些时候轻声音变可以区别同字词。
.
小声,低声;
汉语有些词里的音节或句子里的词的音,念得又轻又短,叫做"
轻声",也叫"轻音"。
轻声现象跟前后语音环境﹑音的高低﹑长短和音质都有一定关系,跟语法也有密切关系,有时还有辨别词义的作用。
如普通语中的"了﹑着﹑的"等虚词和做后缀的"子﹑头"
等字都念轻声。
有些双音词的第二字也念轻声,如"萝卜"的"卜","地方"的"方"。
.
.
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关系。
主要表现在音长变短
.。
轻声的用法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
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
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
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如兄弟xiōng di(指弟弟)——兄弟xiōng dì(指哥哥和弟弟)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如:对头duìtou (仇敌、对手,名词)——对头duìtóu(正确、合适,形容词)另外,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
如:神气、商量、丈夫。
一个词语是否读轻声,大体上有如下规律可循:⑴语气词“吧、吗、呢、啊”等读轻声。
如:行啊、好吧、去吗。
⑵助词“的、地、得、了、过、们”读轻声。
如:大的、写了、买得起。
⑶名词后缀“子、儿、头”等读轻声。
如:桌子、罐头、老头儿。
⑷方位词读轻声,如:天上、家里。
⑸重叠式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
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⑹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哥哥、娃娃、猩猩。
⑺趋向动词读轻声。
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熟记声调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及标调歌:“见到a不放过,没有Aa找o、e,i、u相遇标在后,一个韵母最好说”没有音调。
木头拼音: mù tou。
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通常叫四声,即阴平(第一声),用“ˉ”表示,如bā;阳平第二声,用“ˊ”表示,如bá;上声(第三声),用“ˇ”表示,如bǎ;去声(第四声),用“ˋ”表示,如bà。
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
汉语拼音(轻声、儿化、变调)的知识点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
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
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
普通话里词语读轻声的情况归纳修正普通话是中国的标准语言,广泛应用于中国大陆地区。
作为中文的标准音标,普通话拥有一套严谨的读音规则。
其中,轻声是普通话中一个特殊的读音现象。
本文将对普通话中词语读轻声的情况进行归纳修正,并探讨一些常见的读音错误。
一、轻声的定义和特点轻声是指在普通话中,某些汉字在发音时不带声调的一种读音。
轻声与汉语拼音的“5”音调相对应,多用于语法、词组等语言元素中。
轻声的特点是声调平缓,声音短促,发音时嘴唇不张开,舌头不动,音量较弱。
在口语中,轻声通常不单独出现,而是出现在某些汉字的后面,影响之前的发音。
二、轻声出现的情况1. 儿化音中的轻声在普通话中,儿化音是特殊的读音现象。
当“儿”出现在单音节词或多音节词后面时,前一个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
例如,“妈妈”读作[māma],“妈妈儿”读作[māmar]。
2. 单音节词语中的轻声在单音节词语中,轻声通常出现在韵母后面。
例如,“狗”读作[gǒu],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当“狗”后面带有“的”字时,轻声出现在“的”的前一个音节,“狗的”读作[godo]。
3. 多音节词语中的轻声在多音节词语中,轻声通常出现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之后,影响之前的发音。
例如,“全部”读作[quán bù],但当“全部”前面带有“的”字时,“全部的”读作[quán buz]。
三、常见的读音错误及修正1. 轻声读成重音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很多学习者会将部分带有轻声的汉字误读为重音,这是常见的读音错误之一。
例如,“一些”会被误读为[yīxiē],正确的读音应为[yīxiè]。
修正方法:学习者应仔细研究轻声的发音特点,提高对轻声的敏感度,并结合语境理解轻声的作用。
2. 轻声读成有声音的韵母有些学习者在遇到轻声时,会将后面的韵母发成有声音的韵母,导致发音不准确。
例如,“笔的”会被误读为[bǐ dè],正确的读音为[bǐ de]。
语言学轻声的名词解释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轻声。
本文将为读者解释语言学中轻声的含义,探讨轻声的用途和特点,以及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方式。
通过深入了解轻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什么是轻声?轻声指的是某些语言中的一种音节,它没有明显的声调或声音,通常比较短暂,几乎听不到或只能听到微弱的声音。
在中文中,轻声通常表示这个音节不带声调,不强调,语气比较轻松。
许多汉语词汇都包含了轻声,例如“饿”、“字”,这些词的轻声使得发音更加流畅,自然。
轻声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尽管轻声这个概念在中文中比较常见,但是其他语言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
比如,在日语中,轻声被称为“浊音”,它用于表示某些音节发音上的浊化或不清晰的状态。
在英语中,与轻声类似的概念是schwa(シュワ)、ə,它是英语中一种中央元音的发音,一般表示辅音周围的元音。
法语中也有类似的轻声现象,称为liaison(连音),它指的是不同单词之间辅音与元音之间的连音现象。
轻声的用途和特点为什么轻声在语言中如此常见呢?轻声具有一些独特的用途和特点,这使得它成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轻声可以帮助语言更加舒缓和流畅地流动。
当我们说话时,有些音节需要被强调,而有些则不需要。
轻声正是一种在发音中不太重要的音节,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句子,使语言更加优雅。
其次,轻声可以协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中的语法、意义和语音特性。
在某些语言中,轻声在词汇的灵活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汉语中,轻声在词义的区别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妈”和“麻”这两个字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带有轻声,它们分别表示“妈妈”和“麻烦”的不同意思。
最后,轻声还有助于语言的韵律和抑扬顿挫的表达。
在一些诗歌、歌曲和戏剧中,轻声被用来创造音乐般的节奏和和声效果。
通过灵活运用轻声,诗人和作曲家可以使他们的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魅力。
结语轻声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意义。
汉语拼音轻声的发音规则
轻声是汉语拼音中的一种发音方法,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汉语拼音轻声的发音规则,一起来看看吧!
发音规则
在阴平后,念中降调,似较短的去声;
在阳平后,念中降调,似较短的去声(但和阴平后的轻声相比略有不同);
在上声后,念半高平调(或是略升的声调),似轻短的阴平;
在去声后,念低降调,似较短的去声。
简而言之:当前字是上声时,轻声字的音高较高;当前字是其他声调时,轻声的音高较低。
在阴平、阳平、去声后的轻声是降调,在上声后的轻声是平调或不明显的升调。
轻声简介:
是汉语中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变调现象,在全国的广大方言和普通话均有出现。
轻声一般不被当作声调看待,因为它没有固定的调值。
现代汉语拼音里面只存在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
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轻声没有固定的调值,一般要根据前一个字的声调来确定,所以不标声调。
发音特性
将汉语中的音节弱化之后,声调会变得又轻又短,此种音变即为轻声。
轻声的调值需要根据前一个音节决定调值,所以轻声音节不可能独立存在。
普通话什么时候要读轻声
1.语气词“吧、吗、啊、阿、呢”等读轻声,如“走吧”“是吗”“说啊”“好了”;
2.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等读轻声,如“我
的”“轻轻地”“唱得好”“同学们”“去过”;
3.名词后缀“头、儿、子”等读轻声,如“甜头”“这儿”“桌子”;
4.重叠词,或重叠双音节 ......。
什么叫轻声?判断轻声有什么规律?
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
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
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
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如兄弟xiōng di(指弟弟)──兄弟xiōng dì(指哥哥和弟弟)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如:对头duì tou (仇敌、对手,名词)──对头duì tóu(正确、合适,形容词)
另外,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
如:神气、商量、丈夫。
一个词语是否读轻声,大体上有如下规律可循:
⑴语气词“吧、吗、呢、啊”等读轻声。
如:行啊、好吧、去吗。
⑵助词“的、地、得、了、过、们”读轻声。
如:大的、写了、买得起。
⑶名词后缀“子、儿、头”等读轻声。
如:桌子、罐头、老头儿。
⑷方位词读轻声,如:天上、家里。
⑸重叠式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
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⑹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哥哥、娃娃、猩猩。
⑺趋向动词读轻声。
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轻声音节的音色变化是不稳定的。
语音训练中应该掌握已经固定下来的轻声现象,即字典、词典已经收入的,对于可读轻声也不可读轻声的音节一般不读轻声。
什么是轻声?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
在词语中,有些音节由于长期处于口语轻读的地位,失去了原有声调的调值,又重新构成自身特有的音高形式,听感上显得轻短模糊,这就是轻声。
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是一种音变现象,而不是一种独立声调。
轻声有以下几种情况:1.一些助词。
我的轻轻的吃了看着来过2.一些语气词。
好吗说吧你呢谁呀3.一些叠音词。
妈妈伯伯看看说说4.一些方位词。
这里天上地下上面下边5.一些词语的后缀。
桌子木头他们瞎子6.一些动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
出去进来看下去笑起来7.有些词语中的“得”“不”“一”。
看得起差不多笑一笑8.有些起辩义作用的同音词。
东西(指方向)——东西(指物品)地道(指隧道)——地道(指纯正的)大意(指主旨)——大意(指疏忽)老子(人名)——老子(指父亲)9.习惯读轻声的词语。
月亮耳朵休息豆腐萝卜知识蘑菇客气一、轻声词《词典》中收集的900多个轻声词中,有44%左右约400多个词是可以不读轻声的。
如:操持比方财主撮合答应打扮点缀告诉功劳关系管教憨厚荒唐黄瓜魂灵慌张娇嫩忌讳忌妒拘泥孔雀客人困难灵便快活伶俐力量迷惑母亲算盘飘带漂亮泼辣秋天情绪清楚勤快柔和任务时候世故舒展爽快寿星手巾调戏替换通融松动态度挖苦妖怪月亮早晨资格照顾小心想法喜欢休息这些词的后一个音节是否读轻声,丝毫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为了减少学习的负担,可以不把它们当作轻声词。
剩下的56%左右约500多个轻声词是应该肯定的。
它们或是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或是与语法意义有关,或是约定俗成的习惯。
总之不读轻声就会影响语言表达。
这些是学习普通话应该掌握的。
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有区别词性或词义作用的,约50来个,占轻声词的10%。
如:买卖,动词花费:动词买卖:名词,指生意花费:名词,指花的钱铺盖:动词地道:名词铺盖:名词,指被褥地道:形容词,指真正、纯粹的造化:名词,指造物主冷战:名词,指不使用武器的战争造化:形容词,指有福气冷战:名词,指因冷而发抖东西:名词,指方向大意:名词,指主要内容东西:名词,指物件大意:形容词,指疏忽、粗心对头:形容词,正确差使:动词,差遣对头,名词,指冤家差使:名词,指任务,工作反正:动词,指从敌方投入已方造作:动词,制造反正:付词,表语气造作:形容词,指不自然下水:动宾词组赏钱:动宾词组下水:名词,指猪、羊、牛等内脏赏钱:名词,指赏给的钱(二)带有某些后缀的名词和其他词。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轻声词1. 引言1.1 什么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轻声词轻声词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非常重要的考点之一。
在普通话中,轻声是指字音轻柔,没有声调的音节。
轻声词在语音中发音非常轻微,很容易被忽略或者发音不准确。
一些学生在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常常会因为轻声词的发音不准确而失分,甚至影响到整体成绩。
轻声词在普通话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它们虽然发音轻柔,但却是表达意思的重要部分,有时候甚至会改变句子的意思。
正确理解和使用轻声词对于提高普通话的口语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考生必须重视轻声词的发音准确度。
掌握轻声词的特点、正确理解和使用轻声词,对于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至关重要。
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重轻声词的练习,提高其发音准确度。
只有在轻声词的发音上下足功夫,才能真正达到高水平的普通话口音。
2. 正文2.1 轻声词的定义轻声词是指在汉语言中发音时声带振动较为微弱或完全不振动的音节。
通常在轻声词中,声调变化较平缓,发音较轻柔,不带有明显的强调或重音。
轻声词的音调较为柔和,音量较小,整体发音较为平和。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轻声词的正确发音至关重要,因为正确的轻声词发音能够体现出考生对于语音规范和语调的掌握程度。
轻声词通常出现在词语的末尾或者句子的结尾,起到连接语句的作用,使语调更加流畅自然。
在提高普通话水平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轻声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细致地分析轻声词的发音特点和规律,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的要领,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正确发音轻声词的关键在于细致且持续的练习。
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考生可以逐渐提高对于轻声词发音的准确度和自信度。
可以通过模仿标准发音、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等多种手段来加强对轻声词发音的掌握。
轻声词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一项重要考点,掌握好轻声词的发音对于考生提高普通话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2 轻声词的特点轻声词在汉语中是一种特殊的音节,在发音时声音弱化,轻轻地读出来,没有明显的声调,不重音。
什么是轻声?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
在词语中,有些音节由于长期处于口语轻读的地位,失去了原有声调的调值,又重新构成自身特有的音高形式,听感上显得轻短模糊,这就是轻声。
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是一种音变现象,而不是一种独立声调。
轻声有以下几种情况:1.一些助词。
我的轻轻的吃了看着来过2.一些语气词。
好吗说吧你呢谁呀3.一些叠音词。
妈妈伯伯看看说说4.一些方位词。
这里天上地下上面下边5.一些词语的后缀。
桌子木头他们瞎子6.一些动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
出去进来看下去笑起来7.有些词语中的“得”“不”“一”。
看得起差不多笑一笑8.有些起辩义作用的同音词。
东西(指方向)——东西(指物品)地道(指隧道)——地道(指纯正的)大意(指主旨)——大意(指疏忽)老子(人名)——老子(指父亲)9.习惯读轻声的词语。
月亮耳朵休息豆腐萝卜知识蘑菇客气一、轻声词《词典》中收集的900多个轻声词中,有44%左右约400多个词是可以不读轻声的。
如:操持比方财主撮合答应打扮点缀告诉功劳关系管教憨厚荒唐黄瓜魂灵慌张娇嫩忌讳忌妒拘泥孔雀客人困难灵便快活伶俐力量迷惑母亲算盘飘带漂亮泼辣秋天情绪清楚勤快柔和任务时候世故舒展爽快寿星手巾调戏替换通融松动态度挖苦妖怪月亮早晨资格照顾小心想法喜欢休息这些词的后一个音节是否读轻声,丝毫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为了减少学习的负担,可以不把它们当作轻声词。
剩下的56%左右约500多个轻声词是应该肯定的。
它们或是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或是与语法意义有关,或是约定俗成的习惯。
总之不读轻声就会影响语言表达。
这些是学习普通话应该掌握的。
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有区别词性或词义作用的,约50来个,占轻声词的10%。
如:买卖,动词花费:动词买卖:名词,指生意花费:名词,指花的钱铺盖:动词地道:名词铺盖:名词,指被褥地道:形容词,指真正、纯粹的造化:名词,指造物主冷战:名词,指不使用武器的战争造化:形容词,指有福气冷战:名词,指因冷而发抖东西:名词,指方向大意:名词,指主要内容东西:名词,指物件大意:形容词,指疏忽、粗心对头:形容词,正确差使:动词,差遣对头,名词,指冤家差使:名词,指任务,工作反正:动词,指从敌方投入已方造作:动词,制造反正:付词,表语气造作:形容词,指不自然下水:动宾词组赏钱:动宾词组下水:名词,指猪、羊、牛等内脏赏钱:名词,指赏给的钱(二)带有某些后缀的名词和其他词。
这些后缀主要有“头、子、们、家、巴、乎、么、溜”等,它们在词中要读轻声。
如:石头舌头奔头盼头甜头苦头桌子剪子胖子村子绸子竹子我们你们咱们姑娘家小孩子家泥巴嘴巴哑巴干巴硬巴结巴热乎胖乎晕乎在乎全乎玄乎要么这么那么怎么什么多么光溜滑溜细溜直溜顺溜尖溜这部分轻声词约160多个,占轻声词32%左右。
(三)某些重迭形式的名词第二音节要读轻声,动词重迭式的重迭部分以及夹在重迭动词或形容词中间的”一”和“不”都要读轻声。
如:爸爸妈妈叔叔姐姐弟弟奶奶星星狒狒猩猩馍馍框框条条看看说说想想讨论讨论学习学习听一听走一走说不说好不好多不多这里只计算重迭式名词和“一”、“不”两个词,约20多个,占5%左右。
(四)同语法意义有关系的某些成分要读轻声。
1.趋向动词:“来、去、上、下、起、过、回、出、进”等。
如:站起来说下去搬过来说出去抱起找回来拐进去冲上去穿上坐下走来提起看出2.表结构、时态、语气的助词。
如:吃的我的慢慢地痛苦地走得快干得透为了除了觉着想着演过写过走吧冷吗他呢说呀来啦象花似的下雨来着火着着来的3.某些方位词或词素,主要是“里、边、面、头、上、下”等。
如:这里屋里前边后边里面外面桌上墙上地下底下前头后头这几类词合起来有50来个,占10%左右。
(五)一部分双音节合成词后一个词素相同,这相同的词素有些读轻声,有些不读轻声。
一般来说,读轻声的词素有虚化的趋势,不读轻声的意义比较实在。
如:老实结实厚实壮实踏实欢实严实扎实匀实硬实等读轻声;诚实证实落实果实真实充实忠诚翔实等不读轻声。
闺女侄女孙女外甥女等读轻声;子女妇女处女舞女歌女修女等不读轻声。
东家行家亲家娘家婆家管家公家人家(代词)李家孙家等读轻声;专家作家音乐家思想家等不读轻声。
折腾翻腾扑腾乱腾倒腾踢腾快腾叨腾等读轻声;飞腾奔腾欢腾沸腾蒸腾等不读轻声。
客气贫气傻气土气义气运气福气和气娇气脾气志气等读轻声;空气煤气氧气蒸气毒气等不读轻声。
好处坏处错处苦处难处用处害处远处近处等读轻声;卫生处财务处办公处等不读轻声。
师父姨父姑父神父等读轻声,继父生父祖父叔父舅父不读轻声。
这类轻声词可一组一组地类推,约120多个,占轻声词的25%左右。
(六)一些双音节单纯词,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第二音节要读轻声。
其中有些是从象声词转过来的。
这些轻声没有区别意义作用,属于语言习惯,不读轻声听起来别扭,对语言表达有一定影响。
如:动词:搭拉(耷拉)叨咕哆嗦咕咙叨唠骨碌呼扇扑棱趿拉嘀答唧咕吭哧眍呕溜达嘟咕呼嗜形容词:哈刺麻利马虎罗嗦胡涂窝囊跷蹊占词:疙瘩(讫达)嘟嗜袼褙窟窿喇叭葫芦骆驼琵琶枇杷蚰蜒鸳鸯萝卜和尚喽罗趔趄玻璃琉璃葡萄茉莉牡丹妯娌篱笆还有些合成词也是习惯上读轻声的。
如:眯缝扒拉捅咕斜楞将就乜斜磨蹭絮叨疲沓刺猬狐狸蘑菇芝麻莲蓬棉花豆腐笸箩钥匙笤帚栅栏胭脂耳朵指甲胳膊这类轻声词有100多个,占20%左右。
这样我们把500多个轻声词按六种不同情况进行分类,以便于记忆和掌握。
二、儿化词在《词典》收集的1100多个儿化词中,有45%左右约520多个词可以不作儿化词看待。
它们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可以用相应的带后缀“子”的轻声词代替而词义不变者。
这类词约12o多个。
如:辫儿——辫于桌儿——桌子哨儿哨子珠儿——珠子饺儿——饺子院儿——院子虫儿——虫子笛儿——笛子沫儿——沫子叶儿——叶子穗儿——德子瓶儿——一瓶子讨儿——村子豆儿——一豆子带儿——带子(二)有些单音节劝词既可以儿化成名词,又可以加后缀“子”变成名词,并且儿化名词和“子”缀名词词义相同。
这部分由单音节动词变成的儿化吕词就*以用相皿的带后缀“子”的轻声词代替。
如:盖:盖儿盖子兜:兜儿兜子刷:刷儿刷子锤:锤儿锤子架:架儿架子结:结儿结子剪:剪儿剪子罩:罩儿罩子钉:钉儿钉子摊:摊儿摊子铲:铲儿铲子塞:塞儿塞子托:托儿托子扣:扣儿扣子当这些儿化名词作为合成词或词组的末一个奏节时,已经被当作了名词或名词性词素,是否儿化并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如:锅盖缸盖牙刷板刷椅垫棉垫灯罩口罩书架笔架网兜衣兜煤铲铁铲图钉铁钉耳塞瓶塞这类单音节和多音节词的100多个,都是可儿化可不儿化的,我们可以不作儿化韵处理。
(三)多数是没有区别意交作用,儿化与否不影响意思表达的。
其中有些可以类推,都可不作儿化词处理。
这类词数量可观,约有300多个。
如:傍晚帮助半截半路背阴合身清早上班评分名片盆景山坡书桌布衫松鼠饭碗挎包开窍小米眼镜胸脯提梁泥胎先前偏旁树荫窗口算盘折扇号数尺码花纹迎头电影脚印手稿很多是可以类推的。
如:班:上班下班白班夜班加班倒班换班顶班交班接班轮班……纹:花纹条纹斜纹皱纹布纹……稿:草稿底稿书稿诗稿腹稿……身:紧身贴身抱身侧身前身……路:顺路半路走路沿路小路……码:号码页码法码码密筹码……数:凑数出数顶数小数整数……桌:课桌饭桌八仙桌方桌园桌……座:茶座上座雅座叫座灯座……单:名单书单床单被单褥单……襟:对襟大襟前襟开襟敞襟……名:空名挂名乳名学名地名……排除了这三类以后,儿化词数量就大大减少了,只剩下620多个,相当于《词典》所收儿化词的55%左右。
这些儿化词可归纳如下:(一)有区别词性作用的儿化词1.一些动词儿化后形成的非单音节名词,没有相应的带后缀“子”的轻声词可以代替,这些名词应确认为儿化词。
如:说;小说儿贴:锅贴儿(水煎饺子)偷:小偷儿生:头生儿(第一胎生的孩子)抄:小抄儿捻:捻捻转儿(玩具)跟:后跟儿冻:肉冻儿拌:杂拌儿(什锦果脯)记:暗记儿(暗中的记号)耍:杂耍儿吃喝:吃喝儿(食物)画:画儿笑话:笑话儿扑:扑粉儿磕碰:磕碰儿(磕坏的痕迹)活:活儿指望:指望儿垂:耳垂儿零花:零花儿(零用钱)讲究:讲究儿(值得注意的内容)后婚:后婚儿(再婚女子)搬不倒:搬不倒儿(玩具、不倒翁)2·有些形容词儿化后成为名词或与其他词素构成名词。
它们绝大多数没有带后缀“子”的形式,少数有轻声词形式也与儿化词意义不完全相同,不能互相替代。
这些名词应确认为儿化词。
如:远:远儿(绕远儿)弯:弯儿(拐弯儿))准:准儿(瞄准儿)黄:黄儿(蛋黄儿)尖:尖儿(笔尖儿))白:白儿(葱白儿短:短儿(护短儿)近:近儿(抄近几))干:干儿(豆腐干儿零碎:零碎儿破烂:破烂儿粗:老粗儿(没文化的人)闷:解闷儿阴凉:阴凉儿热闹:热闹儿希罕:希罕儿(少见的东西)肥瘦:肥瘦长短:长短儿大小:大小儿这两类有区别词性作用的儿化词有100来个,占儿化词16%左右。
(二)有区别词义作用的儿化词。
这些词不读儿化会影响意思的表达。
它们约有50多个,占8%左右。
如:金星:星球火星:星球白面:面粉金星儿:小亮点儿火星儿:小火点儿白面儿:毒品一点:时刻仁:仁爱红花:中药一点儿:很少仁儿:可食的果核红花儿:红色花土方:一立方土开怀:畅快针眼:麦粒肿土方儿:民间药方开怀儿:第一次生育针眼儿:针孔或针扎的小洞猗角:动物的角消息:情况老人:老年人猗角儿:角落消息儿:暗中设的机关老人儿:旧人新人:新婚夫妇听话:顺从(形容词)爱人:恋人或夫妻词:语言学术语词儿:泛指话语(三)一些名词儿化后表小或表示引申和其他意义。
这类词可以类推,数量较多,约有370多个,占儿化词60%左右,是儿化词的主要部分。
1.儿化后表小。
这种儿化韵音节一般处于合成词或词组中,有其他词或词素限制,不读儿化不会严重影响意思表达,但不符合语言习惯,听起来不舒服。
这类词应按儿化词处理。
如:菜刀——果刀儿书包——钱包儿地球——玻璃球儿钢板——竹板儿水缸——烟灰缸儿铁棍子——冰棍儿大坑——酒坑儿浓烟——一溜烟儿枪炮——砸炮儿水牛一蜗牛儿2.有些儿化词表亲切的感情色彩,而相应的带后缀“子”的轻声词则是中性或有贬义。
如:老头子——老头儿绕弯子——绕弯儿老婆子——老婆儿.··钻空子——抽空儿小孩子——小孩儿头子——头儿脸子——笑脸儿主子——主儿脸蛋子——脸蛋儿兔子——个白兔儿眼皮子——双眼皮儿兔崽子——虎崽儿肚肠子——香肠儿···3.儿化后表示不同意义或引申意义,这类词往往可以类推。
如:(四)根据语言习惯要读儿化的词。
这类儿化的词一般没有区别意义和感情色彩的作用,但不读儿化不符合语言习惯,会一定程度地影响表达。
主要有以下几类:1.当“子”在词中不作后缀而表示实在意思时,有些可以儿化,表示小而硬的颗粒状物体或种子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