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王几何》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9《王几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学习生活的,文中的老师对作者都起到了终生的影响作用,他们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对真善美执着地追求,让人感激尊敬,赞叹不已。
《王几何》是人教200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王几何老师一堂难忘的几何课,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位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形象。
文章在叙事中融入了童心自然而纯真的感受,生动、感人。
二、学情分析:客观而言,本届七年级学生总体上水平参差不齐,基础不够扎实;刚进入中学不到1个月,学生的学习习惯刚开始培养,学习方法也处于过渡阶段,激情(积极性、主动性)仍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结合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默读感知,概括主要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及作者感情,训练梳理要点能力;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感知王几何老师的形象特点,培养合作探究、圈点勾画的习惯。
(重点、难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品读赏析,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难点)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见教学目标2、3)五、教学设想:1、课时安排:1课时。
2、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要求。
3、教学方法:朗读感受法、质疑探究法、讨论分析法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学生做游戏,趣味抢答:“说说他们的绰号”。
教师展示图片,学生以抢答的形式说出图片中人物的绰号,活跃课堂气氛,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
(板书“王几何”)二、简介作者马及时,1946年出生。
笔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
著有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
第9课王几何教案篇一: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王几何》9 王几何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张同平课时:2幻灯片2听音乐,观画面,看课题,你能猜出本课写的人物的身份是什么吗?课文的感情基调会是怎样的呢?王几何——马及时记叙文身份:教几何的数学老师。
感情基调:轻松而欢快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马及时笔下的记叙文《王几何》,看看大家猜得对不对幻灯片3学习目标1、继续培养默读、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重点,涉及练一)3、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涉及练二、三)幻灯片4 作者简介马及时,1946年出生。
笔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
著有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本文选自《童年旧事》。
幻灯片5 读一读·生字词聋[l?ng]翘[qiào][qiáo](~首;~楚)琳[lín] 须臾[xū yú]徒手[tú shǒu] 惊讶[jīng yà]屏息[bǐng xī] 承蒙[ch?ng m?ng]绰号[chu? hào]优雅[yōu yǎ] 幽默[yōu m?] 呆板[dāi bǎn]教条[jiào tiáo] 离谱[lí pǔ] 叛逆[pàn nì] 嘈杂[cáo zá] 丑陋[chǒu l?u]轮番[lún fān]幻灯片6喉咙[h?u l?ng]舒畅[shū chàng]铭记[míng jì]得意洋洋[d? yì yáng yáng]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ng]鸦雀无声[yā qua wú shēng]幻灯片7须臾:片刻,一会儿。
第9课王几何教案篇一: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王几何》教案9 王几何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张同平课时:2幻灯片2听音乐,观画面,看课题,你能猜出本课写的人物的身份是什么吗?课文的感情基调会是怎样的呢?王几何——马及时记叙文身份:教几何的数学老师。
感情基调:轻松而欢快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马及时笔下的记叙文《王几何》,看看大家猜得对不对幻灯片3学习目标1、继续培养默读、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重点,涉及练一)3、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涉及练二、三)幻灯片4 作者简介马及时,1946年出生。
笔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
著有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本文选自《童年旧事》。
幻灯片5 读一读·生字词聋[l?ng]翘[qiào][qiáo](~首;~楚)琳[lín] 须臾[xū yú]徒手[tú shǒu] 惊讶[jīng yà]屏息[bǐng xī] 承蒙[ch?ng m?ng]绰号[chu? hào]优雅[yōu yǎ] 幽默[yōu m?] 呆板[dāi bǎn]教条[jiào tiáo] 离谱[lí pǔ] 叛逆[pàn nì] 嘈杂[cáo zá] 丑陋[chǒu l?u]轮番[lún fān]幻灯片6喉咙[h?u l?ng]舒畅[shū chàng]铭记[míng jì]得意洋洋[d? yì yáng yáng]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ng]鸦雀无声[yā qua wú shēng]幻灯片7须臾:片刻,一会儿。
《王几何》教学设计《王几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概括__的内容。
2、结合词语,感知王几何的形象特点。
【教学重点】概括__的主要内容,感受王几何的形象。
【教学难点】品析词语,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图片,这些都是我们喜欢的卡通形象。
请你根据图片,用几个词语描述其中的卡通形象,让大家猜一猜描述的是谁?(同学们积极参与)。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环节,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传神的词语的运用,很能够表现人物的特点。
今天,让我们借助词语的力量走进另一个人物:王几何。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运用词语的兴趣,为借助词语分析王几何这一人物形象作铺垫。
)二、展示目标,明确任务1、熟读课文,概括__的`内容。
2、结合词语,感知王几何的形象特点。
(设计意图: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章可循。
)三、词为先锋1、给加点的字注音。
须臾嘈杂屏息绰号叛逆斜翘洗耳恭听2、解释下列词语。
须臾嘈杂屏息离谱铭记徒手(设计意图:扫除字词障碍,更好的帮助学生把握__内容。
)四、词以类聚多媒体投示一组词语:哄堂大笑斜翘矮胖结实哑笑眉开眼笑惊讶方头大耳得意洋洋屏息静听洗耳恭听动作神态外貌(设计意图:选择文中表现王几何形象的词语,让学生分类。
初步感知动作、神态、外貌描写的词语,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五、用词成趣1、快速默读课文,勾画出多媒体中所处显得词语,如果没有这个词语,请勾画出文中能够表现这个词语的语句。
1、哑笑挤眉弄眼哄堂大笑2、徒手得意洋洋3、优雅哄堂大笑毫不理会绰号4、嘈杂轮番笨手笨脚忘乎其形舒畅5、严肃鸦雀无声方头大耳矮胖结实挤眉开眼笑得意洋洋炯炯有神神采飞扬慈眉善目《王几何》教学设计2一、课题:《王几何》二、课型:新授课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学情分析:对于刚刚告别小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陌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成为了学习障碍,而小学较为自由的学习方式,自觉性不强,但是课堂积极踊跃,举手发言积极,随着初中学习要求和纪律要求地提高,学生语文鉴赏能力和智力水平地发展,小班化和小组模式利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管理,以小组竞争为核心模式,个人学分为辅,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竞争精神,和谐管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模式是首要任务。
七年级上册《王几何》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做好默读训练,学习生字词。
2.认识王几何老师,学习本文的描写方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进行默读训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的描写方法。
教学内容:课文引入:同学们,在大家的心目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有的老师风趣,有的老师幽默,有的老师严肃,有的老师认真。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在这节课上认识一位数学老师,他叫------王几何。
(板书题目)一、校正读音,学习生字:(课件展示)须臾聋哑离谱铭记喉咙洗耳恭听二、指导学生读文入境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对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
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然后让学生读文,由于本单元教材要求进行默读训练,所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
老师留给学生时间默读。
默读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课件)1、本文写了哪几件事?2、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
同学交流,小组讨论。
提问个别同学回答,老师适时补充。
三、指导学生品文入情。
(展示课件)“铃声一响……”这一段文字。
1、指导读文:全班同学齐读,初步感受。
指导学生品味作者的感情。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适当的语气和语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的朗读的重音和停顿。
2、请同学们找出你最欣赏和喜欢的句子或者词语,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同学小组讨论。
)(老师适当补充。
)3、找出本段的描写方法有哪些?(动作描写、外貌描写)(找出相关的词语。
)4、在文中找出对王老师其它的描写方法,朗读一下并且给出一段评价。
a、同学讨论。
b、老师指导朗读技巧,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喜爱和赞美,读出作者运用此类描写方法的用意和目的。
c、指导学生给出一段评价,训练给文章做批注。
5、通过各种描写大家对王老师是什么印象?(老师指导学生从外貌方面、性格方面、教学方面分析。
《王几何》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分析王几何的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锻炼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领悟到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分析王几何的性格特点。
3. 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成语和俗语的理解。
2. 领悟课文中深刻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王几何的形象。
3.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王几何的性格特点。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知识点。
(2)解析文中成语和俗语,加深理解。
(3)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思路。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王几何的敬佩之情。
(2)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中所传达价值观的理解。
7. 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学习《王几何》,我们了解了王几何的性格特点,学会了生字词,并领悟到了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结合课后阅读,了解作者王几何的生平事迹,进一步感悟作者的创作精神。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9 王几何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⑴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⑵养成默读习惯, 有一定的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扩大阅读范围。
⑶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现代文阅读是中招的必考内容,阅读材料主要来自课外,以简答题形式为主,从考点上看,常见的形式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赏析词句、语段作用、分析人物形象、补写、理解标题等。
3、教材分析本文是初一新教材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本单元教材是以“老师和教育”为主题编的,这个单元选取了一组反映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文章。
阅读这些课文,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给我们以学习和生活的启迪。
《王几何》抒写了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远的意味,同时要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4、学情分析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缺乏深入理解的能力,只能对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一旦需要对课文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探讨就有困难。
二、学习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人物特点。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 能学会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 设计两个活动: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针对目标2, 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不同角度,能总结出人物描写的方法。
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前面我们认识了温柔美丽深受学生爱戴的蔡老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另类”老师,他的风格迥然于蔡老师,却同样赢得了学生的青睐和赞誉。
给人起绰号,本是不礼貌的行为;被人起绰号,也是很尴尬的事情。
七年级语文《王几何》教学设计【精选11篇】王几何教案篇一9、《王几何》一、内容及其分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王几何》分析:本文的核心是理解几何老师王玉琳的性格特点,明白他性格虽然粗放但教学却是严肃认真的特点。
本课所学的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4篇课文,要让学生认识一个优秀的几何老师。
从王几何的第一堂课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几何是一个认真对待教学,二十年如一日的教授初中几何的人。
解决的关键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思考。
二、目标及其分析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感知王几何老师的形象特点。
3、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目标分析(1)概括文章,就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
(2)感知王几何老师的形象特点就是从王老师朴素的外表下感知他的伟大,为教育事业默默无闻付出的伟大。
(3)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就是用心去体会王几何为教育事业辛勤工作,二十几年如一日的用心教几何,能够达到反手画圆的境界。
说明一个人只要努力去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做出别人所做不到的成就的道理。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就是难以理解王几何的伟大,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
因此老师在教学课本内容之前时要多讲一些课外知识,并且要对王几何的性格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四、教学条件支持分析在本节课《王几何》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录音机放朗读磁带,因为使用录音机播放磁带,有利于指导学生朗读。
除此之外,还要涉及到幻灯片,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说到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导语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影响自己一生的老师,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个影响42个学生一生的一位几何老师。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几何》这篇课文吧。
资料助读作者介绍:马及时(1946-- ),笔名小非,四川都江堰人。
著有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
第9课《王几何》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请用“王老师,我觉得你是一个————的老师,因为你————”的句式来回答。
风趣幽默;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热爱学生;与学生关系融洽并受学生爱戴;熟悉学生心理,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懂得教育艺术,充满教育智慧的好老师。
2、作者是怎样描写王老师的?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借鉴?(学以致用)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王老师,抓住了王老师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特点进行描写。
生动的细节描写。
小游戏(我写你猜):请学生对自己的外貌在小卡片上写几句话,等会选几个同学的作品让其他同学猜。
五、谈谈心得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六、课后一得(我手写我师)读了《王几何》,我们不由得想起我们的老师,从幼儿园到初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位老师?请说说他的外貌或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最常做的一个动作。
(200字左右)提示:抓住老师的特点、说出老师的与众不同。
《王几何》说课稿博厚中学符燕燕一、说教材《王几何》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作者马及时回忆了儿童时代王几何老师的一堂几何课的难忘经历,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位学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形象。
作者是用童心来回忆往事的,在叙事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动、感人。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一特点,我把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为:1、指导学生默读,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3、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2、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新课程的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王几何》教学设计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____组_____号完成情况:___________【学习目的】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2、选择典型事件,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学习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特点,把握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精讲多练
【温故知新】按要求默写古诗上下句
1. ,潭影空人心。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万籁此都寂,。
4.杨花落尽子规啼,。
【课前自习】
一、按要求给下列生字词注音或写汉字。
xū yú( ) ( ) lóng ( )哑斜翘.( ) 屏.( )息绰.( )号呆.( )板 pàn nì( ) ( ) 离谱.( ) cáo( )杂
承蒙.( ) ( ) 丑lòu( ) 铭.( )记 hóu lóng( ) ( )
哄.( )堂大笑 ( )耳( )听 ( )开( )笑 ( )手( )脚持之以( ) ( ) ( )无声得意( ) ( )头( )耳
二、阅读全文,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内容。
三、《新课程学习辅导》达标体验1-4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小组自查,组长反馈课前自学情况,老师释疑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次几何课上,王老师有哪些表现,学生又有哪些反应?快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学法指导:如何快速阅读记叙文
(l)养成默读习惯,提高默读速度,直至练好“眼脑直映”的基本功。
(2)扩大视读野,提高整体认读的能力。
(3)减少回视、准确扫视提高读速。
(4)掌握理解技巧,尤其是文体阅读技巧,保证读速和理解率同步上升。
(5)学会跳读、预读、扫读与直读,并每天用于课外广泛扫瞄,摄取大量的知识与信息。
(6) 学会面式阅读。
点式阅读,以字、词为认知单位;线式阅读,以句式句群为认知单位;
面式阅读,以数行或整个页幅为认知单位。
前两者的视线运行方向由左而右,独有面式阅读是由上而下沿着书面的中垂线作垂直运动。
可见,这是难度最大、速度最快的一种高效阅读方式。
2.结合上面表格,说说王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文中除了写了王老师外,还多处写了“我们”的反应,有何作用?
三、再读课文,细心品味
王老师是一个很独特的人,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里?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在小组里面大声朗读出来,进行相互交流。
例:王老师的(行为、语言、动作、长相、教学内容……)很独特,具体表现在
“
”(文中的具体语句)。
四、课堂小结
作者抓住了王老师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进行描写,一个性格鲜明的老师形象如在眼前。
可见,要将人物写好,只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征,运用自己最擅长的人物描写手法来表现,无须面面俱到。
五、拓展练习: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说说他的外貌特点和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或者最常做的一个动作。
【课堂检测】
一、选出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须臾xū yú聋lóng哑斜翘.qiào 屏.píng息
B.绰chuò号呆.dāi板 pàn nì叛逆离谱.pǔ
C.cáo嘈杂承蒙.méng 丑lòu陋铭.mǐng记
D.hóu lóng 喉咙皱zhòu纹徒tú手哄.hòng堂大笑
二、按要求默写上下句
1.山光悦鸟性,。
2. ,随风直到夜郎西。
3. ,但余钟磬音。
4. ,闻道龙标过五溪。
【课后作业】《新课程学习辅导》拓展创新题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