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整理)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32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本节课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59页例4的内容,主要是应用学过的表内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依托情景和生活经验,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做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二、教材分析:情景图由两幅图构成,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是第二幅图的条件。
第一幅图用图意展示信息,第二幅图以学生的对话和提问给出问题,两幅图的有序出示,很直观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序的思路。
教学目标1. 学会用已掌握的表内乘法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3. 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
4. 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5. 采用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尝试进行解答。
教学重难点1. 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 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教学方法:依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采用直观演示,新旧知识相结合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场吗?在游乐场里你最喜欢玩什么?师:看,美丽的游乐场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媒体出示情景图)引出题目:转椅一次能坐6人,分4次坐完,坐转椅的一共有几人?滑滑梯的有8人,坐转椅的人数是滑滑梯的几倍?学生阅读题目师:你会解答吗?生汇报师:如果我把坐转椅的一共有几人这个问题删去,变成这样一道题,怎样求坐转椅的人数是滑滑梯的几倍?生汇报师:看来我们解决问题不只是通过一次计算就能解决,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师:在这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同学也相约去游乐场玩,大家来到了湖边。
《乘除两步应用题》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乘除两步应用题的定义和特点。
2. 举例说明乘除两步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乘除问题。
2. 讲解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概念和特点。
3. 示例讲解如何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
作业:1. 练习解决几个简单的乘除两步应用题。
章节二:一步乘法应用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步乘法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一步乘法应用题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一步乘法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活动:1. 复习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概念。
2. 讲解一步乘法应用题的定义和特点。
3. 示例讲解如何解决一步乘法应用题。
作业:1. 练习解决几个简单的一步乘法应用题。
章节三:一步除法应用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步除法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一步除法应用题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一步除法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活动:1. 复习一步乘法应用题的概念。
2. 讲解一步除法应用题的定义和特点。
3. 示例讲解如何解决一步除法应用题。
作业:1. 练习解决几个简单的一步除法应用题。
章节四:两步乘法应用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乘法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两步乘法应用题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两步乘法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活动:1. 复习一步除法应用题的概念。
2. 讲解两步乘法应用题的定义和特点。
3. 示例讲解如何解决两步乘法应用题。
作业:1. 练习解决几个简单的两步乘法应用题。
章节五:两步除法应用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除法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两步除法应用题的定义和特点。
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1从课前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入手,自然地过渡到小朋友去春游划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出示第一幅主题图,先让学生观察小朋友来到美丽的公园划船,玩得可开心了。
再仔细观察第二幅主题图,让学生帮助图中小朋友解决问题,最后出示第三幅完整的图,让学生经历联系上、下图理解题意的过程,学会收集有用信息,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了解用递等式计算来解决问题,并在实际意义的背景之下让学生感受并理解乘除两步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并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分析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最后,通过帮老师给小朋友“分矿泉水”、宣传牌上三角形的数量、以及后面的《知识城堡》上所有的练习,都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乘除两步运算算理的理解,从而提高读图、识图、语言表达图意和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注重情景的创设在新课前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再通过帮助图中小朋友解决在春游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在巩固练习中解决帮老师给小朋友分矿水问题等情景的创设,以及后面《知识城堡》上的多种练习的训练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二)注重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在整节课中我就非常注重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例4的教学中,特别是主题图呈现的顺序,我考虑了很多种呈现方式,先出示第一副图,还是先出示第二幅图,或者两幅图同时呈现,最终我还是决定先出示第一幅图,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可以读到哪些数学信息,然后我再出示第二幅图,问学生小朋友在游玩时碰到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最后出示第三幅完整的图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冲突。
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要整体观看两幅图的欲望和需求,从而让学生经历联系上、下图理解题意的过程。
在指导学生练习时,主要注重培养学生整体看图、读图的习惯,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
连除或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解决问题1.正确运用两步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2.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3.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步解应用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正确解答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师准备】PPT课件。
口算。
(PPT课件出示)14×5=21×3=13×7=60÷4=63÷3=91÷7=70÷5=84÷7=90÷3=32×4=12×6=15×8=128÷4=72÷6=120÷8=【参考答案】70 63 91 15 21 13 14 12 30 128 72 120 32 12 15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学习连除问题打下基础。
方法一1.复习回顾。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吧!预设生:我们是这样解决问题的: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师:我们就按照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下面的问题。
(PPT课件出示题目)师: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预设生:知道货车一次能运3吨货物,仓库有54吨货物,问题是用这辆卡车几次能运完。
师:如何解答?预设生:54÷3=18(次)。
2.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用除法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连除或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回顾以前掌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习新课作准备。
方法二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看图提问(展示课件图),列式解答。
有80名抗战老兵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方队,平均分成两队, ?列式: 。
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每层放了28本书,一共有多少本书?列式: 。
说一说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二)》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二)》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乘除计算。
但是,对于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掌握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培养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除法进行两步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出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讲解乘除两步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并进行演示。
3.练习与交流: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与同学交流解题思路,讨论解题方法。
4.总结与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灵活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