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一、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与总体应对措施
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出总体 修改。 如果控制环境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在拟实施审计程 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出总体修改时应当考虑: (1)在期末而非期中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 (2)主要依赖实质性测试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3)修改审计程序的性质, 获取更具说服力的审计 证据; (4)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28
一、控制测试的含义与要求 (二)控制测试的要求
需要实施控制测试的两种情形: 1、评估认定层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有效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可能发现某项控制的设计存在、合理而且得 到了执行,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审计人员可能预期如果相 关控制在不同时点都得到了一贯执行,与该项控制相关的财 务报表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就不会很大,也就不需要 实施很多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值得对相关控制在不同时点是 否得到一贯执行进行测试,即实施控制测试。 只有认为控制设计合理、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的重 大错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注册会计师才有必要对控制运 行的有效性实施测试。
16
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含义:指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 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首先应考虑认定层次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即应根据认定层次重大 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选择审计程序。 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越高, 对通过实质性程 序获取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高, 从而可能影响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和综合运用。 如:判断某交易协议的完整性存在更高的重大错报风 险时,除检查文件外,注册会计师还可能决定向第 三方询问或函证协议条款的完整性。 17
7
二、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方法 (二)实例
1、存货审计 询问以前审计过程中接触不多的被审计单位员工,如: 采购、销售、生产人员等,在不事先通知被审计单 位的情况下选择一些以前未曾到过的盘点地点进行 存货监盘。 2、销售与应收账款审计 询问以前审计过程中接触不多的被审计单位员工,如: 负责处理大客户账户的销售部人员,改变实施实质 性分析程序的对象,如对收入按细类分析,针对销 售和销售退回延长截止测试期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