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三种写作意识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三种写作意识

【摘要】阅读无疑是写作的基础。因而通过解读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可以为指导学生作文提供帮助。本文以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部分篇目为例,针对学生作文的现状强化三个方面的写作意识:写真情实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体验;用心去观察你生活的世界。

【关键词】散文写作感悟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大多选文是文质兼美的。我们可以通过现代散文的选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与理解文学类文本作品的能力;培养阅读散文的兴趣,从中外优秀现代散文中认识社会、理解历史、思考人生、感悟自然、陶冶情感、砥砺思想。但基于学生的作文现状(无真情、无思路、无材料),《现代散文选读》为指导学生作文提供了不少经典的文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例,重点强化学生三种意识:

一、真情实感是文章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创造美感的重要原动力

只有直抒胸臆,倾注真情,敢于流露真我之情的文章,才是真正感染人的作品。如果没有情感的波澜,满篇都是一些或华丽或枯燥的说教,这样的文章是不会震撼读者的心灵的。

作家庞培在新疆生活了半年,回来后就开始创作散文集《帕米尔花》,他说,“回来之后,感觉这部作品非写不可。”这应是一种真情的触动引发激情的燃烧,不宣泄似乎就不够痛快,所以在《森林与河流》中,作者深情地描写了古老的额尔齐斯河以及河边的原始森林大自然的纯净之美,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地的热爱与赞美。

二、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体验

作家刘绍棠在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自己熟悉的土壤中种自己的庄稼。刘志成是贫瘠、荒凉的陕北边地走出来的一个吃够了苦、受够了罪的民工和“盲流”。这样的人生历练让作者的文章总是离不开大西北的辽阔苍穹和苍茫大地,一如陕北朴素的土窑洞,他始终以一种感伤忧虑的沧桑情愫来体察着人生。他的作品也是对自然、人类、社会表现出发自肺腑的忧患与终极关怀。在他的《怀念红狐》里,大西北苍凉的沙丘一如那只护犊情深的红狐用已经嘶哑的嗓子发出的“揪心的哀鸣”,让多少冷漠的心为高贵的母爱而感动。

胡适《我的母亲》,虽然叙述平实,却饱含深情,其中有这样的叙述:“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

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细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如非亲身经历,哪里会有如此真实而又细致的描述?

我们可以以这几篇为例,引导学生学着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调动其生活的积累,选出耳闻目睹的人事,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善于观察捕捉身边的生活体验,使之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三、用敏锐的心灵去捕捉你眼中的世界

客观的观察生活,贴近生活,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心灵的叩问。只有经过心灵的思考与撞击,才会有写作灵感的火花闪现。

林清玄以一颗悲天悯人的菩提之心来关注社会众生,他的笔端也就流溢出对人间万物的体察与感悟,衣食住行皆哲学,花影树声含妙理。他说:“如果有人问我,你的散文想表达什么?我的回答是表达心灵中单纯与干净的世界。”在他的《可以预约的雪》一文中,作者就由和朋友相约看菅芒花,到体悟人生的变与常,并提倡要从容的面对生活,永远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这样,才能使生命更有意义。

散文是心灵的独语,只有凭借个体生命的体验和心灵的感悟才能完成,所以有人说散文是灵魂的事。我们就是要善于学习作家们用心灵写作文章的方式,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心灵这把钥匙打开写作的大门,走进写作的百花园内,来品尝百花的芬芳!

很多时候,学生作文时总会以为自己的生活太过于平凡枯燥单调,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写作的,其实是没有认识到心灵的滋养与感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教师以这类文章为例,向学生阐明: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一件事,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情景等,都是可以触动我们的心灵。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只有注意引导他们每天用自己敏感的心灵体验着生活,感悟着生活,再经过时间的过滤与积淀,把很多东西装进了自己的素材库,使之成为宝贵的积蓄。

总之,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会从阅读中吸取养分,写作灵感就会源源不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