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溪镇各自然村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3
■ 聚焦 ■ 三联村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242021.15的予以曝光。
把握好这种“红红脸出出汗”的奖惩机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将“要我整治”的思想转化为“我要整治”的主动作为,切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的开展。
同时通过开启“小网格”助推美丽庭院大变局,以组为单位划分成27个“小网格”,由老书记、村民代表等建立评比组,统一服装,统一标准,常态化检查。
每月对家庭户进行现场考核评分,审核通过的村民可获得“星级户”牌子和奖励,目前三联村累计星级户681户次,提高全村群众环境治理责任意识。
立足本村实情,覆盖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面发动、全民互动”的工作原则,要紧盯“全覆盖”的总目标,有力有序务实开展各项工作。
设立工作机构。
成立锦溪镇三联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书记任组长,其他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任成员。
完善规章制度。
根据分类工作上的各个环节,制定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置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指导目录、分类收运规范、设施设备选型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
成立志愿者队伍。
以“六点半‘垃’家常”活动为契机,向群众宣讲垃圾分类知识,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767户,实现垃圾分类承诺书签订全覆盖,养成垃圾分类处理、投放的生活方式,让环保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组织业务培训。
积极开展亲子垃圾分类活动,使大家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方法、处理流程等有更深一层的了解,累计开展32次亲子活动,促进垃圾分类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同时开设大讲堂,将宣传深入村民生活最末梢,建立分类投放体系。
每个自然村设立垃圾分类亭,并为全村每户村民配备二维码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各1个,提升垃圾回收扫码率,增强村民环保意识,提高垃圾分类自觉性,实现垃圾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
加强组织管理,完善保洁队伍。
农村干净整洁,保洁员队伍建设是关键,为进一步加强村级保洁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保洁队伍的综合素质,近年来三联村通过创新管理以及党员先锋示范、帮扶,打造示范河道、道路,不断强化保洁队伍管理建设,按标准配齐配足专职管理人员,组建完善绿化队和保洁队,与保洁员签订卫生保洁协议,划分作业范围,实行责任包干工作机制。
锦溪镇锦溪镇,东邻上海,西接苏州,位于昆山市的西南,属于江苏省的南大门,素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美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江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
一、简介锦溪(曾名陈墓),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文化乡镇——民间博物馆之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锦溪,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西南23公里处,东靠淀山湖,西依澄湖,南连上海市青浦区,北接苏州工业园区,是昆山的南大门。
全镇土地面积90.69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2006年末户籍人口4.3万,外来人口2.8万。
改革开放以来,锦溪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依托自身环境资源特色,大力发展水乡旅游、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逐步从原来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特色文化名镇、水乡旅游重镇、新兴工商城镇。
锦溪,古典与时尚巧妙融合,经济发展和人文建设齐头并进,现代文明与灿烂历史交相辉映,正成为最适宜投资创业、居家生活、旅游休闲的地区!锦溪的历史文化锦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旖旎,留存诸多人文景观、古迹名胜和无数独具明、清特色的建筑,以及‚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古老民谣……古镇锦溪从锦溪镇域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石铖、商周牛鼻大陶罐等诸多文物中证明,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农垦渔牧,是良渚文化重要遗址之一。
吴越春秋,当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在苏州筑古城时,这里已成集镇,地属会稽郡,并有了制砖烧窑的历史。
汉代渐趋繁荣,东汉名将马援训马练兵之地为现在的马援庄村。
三国、唐代时地属吴郡,五代属苏州,辅吴大臣张昭死后墓葬之地为现在的张家厍村,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晚年也隐居此间,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在锦溪留下‚三贤祠‛……南宋初年,因孝宗帝陈妃病殁锦溪,御赐镇名为陈墓,时属军事重镇。
1992年10月8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锦溪原名。
2007年度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思路锦溪镇党委政府2007年度工作总结一年来,锦溪镇党委政府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办实事、创新业”工作主线,狠抓队伍建设,狠抓产业培育,狠抓实事落实,狠抓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
一、加强镇村联动,推进实事落实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谋划的基础上,我镇确定2007年镇十件实事和各行政村3件实事,共52件64个子项目。
通过一年的努力,均已得到全面落实。
1、主导产业培育加快。
初步形成了“打造竹产业,提升食用菌,推进劳务输出,开发旅游业”的增收格局。
2、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
下山脱贫、农民饮用水、示范整治村、康庄工程等都已全面完成。
3、社会公共事业逐步发展。
学校基础建设逐步完善,实现2007年度省级教育强镇创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0.6%;农民健康体检率达86%。
全镇77户低保户实现“应保尽保”。
深入实施“镇村清洁工程”,集镇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环卫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二、实施生态移民,推进人口集聚通过“规划引领,政策跟进,基础配套,产业支撑”四措并举,2007年,完成下山脱贫44户199人(累计653户2436人),自然村数由134个减少到90个,减少32.8%,全镇81.2%的人口集聚在牛住公路沿线,初步形成人口向集镇中心和岭根中心村集聚的格局。
1、加强规划。
确定了乌岙新村,岭根小区、天灯弄小区和中锦灾民小区,十八石、十八石门、沙岭头、岭上、下管“一村三区五点”的点块结合的布局。
2、政策跟进。
用足用活上级的补助政策,积极出台镇优惠措施,吸引高山、远山、深山的群众下山建房。
3、完善基础。
及时实现通水、电、路、电话、电视“五通”,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4、培育产业。
加强农民培训,引进竹木企业,推进效益农业开发,促使农民“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
三、加快产业培育,促进增收致富(一)推进竹菌产业培育,提升产业促增收。
锦溪古镇保护暂行办法(2005年8月16 日锦溪镇第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2005年8月16日锦溪镇人民政府发布实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继承江南水乡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对锦溪古镇的保护,维护江南水乡特色的风情风貌,使锦溪古镇保护和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更加和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锦溪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锦溪古镇保护区包括古镇重点保护区、古镇保护缓冲区、旅游配套控制区三大区域。
古镇重点保护区是指西至道院港,南至十眼桥,东至文昌路,北至锦周公路1.59平方公里范围;古镇保护缓冲区是指大东江以南至锦周公路,邵前港至文昌路,联湖村,卫星村至向阳自然村1.5平方公里范围;旅游配套控制区是指道院港以东2平方公里范围、具体界限以镇建设管理所划定的区域范围为准。
第三条锦溪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管理、协调、监督和指导古镇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工作,严格遵循在保护的前提下永续利用的原则,制订并执行《锦溪古镇保护详细规划》。
各有关职能部门在镇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古镇保护相关工作。
第四条锦溪镇辖区内的古建(构)筑物、古树名木,古镇重点保护区内的房屋修建,道路、桥梁、驳岸(河埠)的维修,河道保护,绿化养护,环境美化,交通秩序,商业经营,户外广告,地名等均属本办法管理范围。
第二章建(构)筑物的保护与管理第五条锦溪镇辖区内的所有古建(构)筑物为本办法重点保护对象。
本办法所称古建(构)筑物,是指建于民国以前及近代有特色的包括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民居、寺庙、历史遗址、纪念馆(碑、祠)、桥梁、驳岸(河埠)、亭台楼阁、古井、古墓葬、石刻砖雕、牌坊石碑等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古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损害古建(构)筑物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镇建设管理所为古镇保护区建(构)筑物的保护与管理的主管部门,负有对古镇保护区建(构)筑物和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登记造册,检查,保养,维修,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受理并及时处理相关检举、控告的职责。
江西省新增的17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简介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横坑村简介横坑古村位于富田镇政府北面2公里处,以横坑钱姓为主,其他姓氏依山沿坑散居,长约2公里,占地面积约150公顷。
全村现有130多户,800多人口。
古村四周青山环抱,后龙山发源于安仁山,绵延三十余里。
泓溪、融江两水夹流,古村独立其中,称为“双流砥柱”,故古名泓溪村。
又因古村像一突出平台,横截十里长坑,故名横坑村。
横坑古村原有25座祠堂,现存11座,其中9座保存完好。
宗祠孝敬堂仿官家漕运贡粮船只模样所建,别具一格。
所有祠堂均具赣中“天井式祠堂”特色,祠堂有悬挂式坊牌、石柱、木柱、抬梁、楹间梁坊、雀替、藻井、匾额,且基本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中西合璧建筑特色的私塾两间,共和国少将钱江旧居两座,有200余年的历史,且保存完好,留下不少有革命历史教育意义的资料。
清朝乾隆年间的古民宅三排六栋,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其中一栋两间书斋相对,中有小天井,这种建筑独具特色,是整个村庄大防御体系的一个缩影,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三条互为纵横的古巷道,30栋赣派风格的明清古民居,回龙庵和南华山道观,砖雕、石雕、木雕各有千秋。
清光绪年间的一架古屏风,苏东坡撰文“表忠观”,阳文雕刻,黑底鎏金,花板镂空雕,是目前吉安市发现的最大的古屏风,距今有167年历史,彰显了横坑古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横坑古村是曾山同志在中央苏区革命试点的第一村。
在横坑,他创建了苏区第一个支前扩红模范乡——花岩乡,因而红色遗址、遗物众多。
曾山旧址及文物、红军模范营旧址及上课旧址、红二营旧址、花岩乡群众大会旧址、红军特务连旧址、三个炮楼、一个岗哨。
遗存的红色武器有:步枪、刺刀、剑、大刀、铁叉、梭标、土铳、重机枪子弹壳等。
可以说,横坑古村的每一座祠堂都是革命旧址,一草一木都印上了红军的足迹。
邓小平的祖坟——邓光荐墓,在古村境内,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参观价值。
横坑古村原生态格局完整,田野阡陌,绿树成荫。
昆山锦溪顾家浜村景点介绍
顾家浜村位于昆山市锦溪镇,是一个美丽而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首先,顾家浜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古建筑群是明清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房屋错落有致,青砖黑瓦,白墙高高耸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古建筑群保存完好,是研究明清时期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此外,顾家浜村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
村子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这里有美丽的湖光山色,有幽静的山谷,有清澈的溪流,还有茂密的树林和竹林。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让人心情愉悦。
此外,顾家浜村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
当地的农家乐和餐馆供应着各种地道的昆山小吃和特色菜肴,比如青团子、麻糍、年糕等,口感独特,值得一试。
此外,这里的手工艺品制作也非常有名,比如竹编、刺绣、剪纸等,都是手工精制的传统工艺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总之,顾家浜村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无论是文化底蕴、自然风光还是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都让人流连忘返。
如果你想体验昆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这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昆山锦溪古镇介绍
锦溪古镇,位于昆山市东南部,距上海市区60公里,与苏州隔江相望。
古镇因水而生,因水而名。
锦溪古镇,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美称。
锦溪古镇的面积并不大,只有9.4平方公里。
古镇内河道纵横,老街交错,桥梁众多。
有始建于宋代的安仁桥、金龙桥;有建于明代的三洞桥;有始建于南宋的海神桥;还有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万安桥、凤翔桥、惠明桥、普济桥……
在锦溪古镇中有一条老街叫做老街。
老街两边都是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小路旁是一幢幢古色古香的石库门建筑。
街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锦溪古镇中最有名的要数“九曲十八湾”了。
这些弯曲的河道上,有九座石桥连接两岸,桥面用石板铺成,人走在上面很平稳。
来到河边上就可以看到一条条小船停泊在岸边,船上坐着一些老翁老妪正在悠闲地聊天。
锦溪古镇中有一座最出名的古刹——崇福寺。
崇福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历经了上千年历史,在元代重修之后香火一直很旺。
—— 1 —1 —。
维护古朴田园风光彰显现代水乡美景——昆山谱写农村复兴历史性新篇章张树成;徐永明【期刊名称】《上海农村经济》【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4页(P42-45)【作者】张树成;徐永明【作者单位】昆山市经济学会;昆山市经济学会【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我们通过昆山农村调研,亲眼目睹,亲耳听闻,亲身体验,发现过去一大批曾是生产徘徊不前、经济毫无生气、村容趋于破败、百姓一筹莫展的乡村,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如今变得水乡特色甚浓、田园风光甚美、百姓富庶和谐,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熠熠生辉的喜人景象,谱写了农村复兴历史性新篇章。
经济发展是复兴一切的基础。
如果经济上不去,“复兴”的愿望还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一场空。
近30多年来,昆山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乡村复兴,业已取得显著的成效。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大开发,构筑催生致富大舞台。
昆山的大开发起步于1984年,当初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创办自费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此以后城乡经济发展势如破竹,地方财力日益增强。
通过城乡一体规划,全市150多个行政村抢得改革开放开发的先机,锐意进取,因地制宜,加快经济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了新的业绩,绝大多数村由穷变富,百姓的经济收入与生活质量亦显著提高。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11个村,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凭借开发区的综合优势,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经济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就其集体经济收入而言,2016年有4个村可支配收入超千万元,最高的新成村利用历年积累资金,经上级批准建造了6幢标准厂房,共26700平方米,租给各大企业使用,年租金收入450多万元;建造了两个与动迁小区配套的农贸市场、沿街商铺等,年租金收入500万元左右;同时还先后筹资6200万元入股开发区富民总公司等,年分红330万元。
这样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总额达1666万元。
还有3个村超900万元,其余4个村大多在800万元以上,最低的小连村也有613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179号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4.11.18
•【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179号
•【施行日期】2014.11.1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179号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泗家水村香椿协会等单位申请对“泗家水红头香椿”等93个产品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见附表1)。
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准予登记,特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另外,内蒙古自治区2014年获证产品“呼伦湖秀丽白虾”(登记证书编号AGI01459)、“呼伦湖鲤鱼”(登记证书编号AGI01460)和江西省2010年获证产品“生米藠头”(登记证书编号AGI00423)申请登记证书持有人名称变更。
经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规定要求,准予变更,重新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见附表2),原登记证书收回注销。
特此公告。
附件:1.2014年第三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公告信息
2.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信息变更一览表
农业部
2014年11月18日附表1:
注: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文本见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附表2:。
第21卷第2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1No.22021年3月JournalofNorthwestA&F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Mar.2021农村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及实践反思张 红1,赵凡凡1,赵天予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东北林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哈尔滨 150040) 摘 要:乡村振兴作为国家“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总要求。
社会工作作为致力于回应社会问题和助人自助的应用性学科,关注社会变革、民生福祉和能力建设,在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等方面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以昆山市W机构的乡村社区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行动研究发现,案例村在沿袭单一的行政性管理模式下面临村庄治理和服务供给困境,继而为农村社会工作介入提供了可能与可为空间。
基于项目背景和目标,构建了农村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生计、生态、生力、生活、生命”五生逻辑框架并应用于实践。
在此基础上,对W机构提供的社会工作服务成效进行实践反思。
最后从实务改进的角度,提出农村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工作;乡村振兴;理论逻辑;实践反思中图分类号:C916;F3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9107(2021)02 0012 07收稿日期:2020 05 11 DOI:10.13968/j.cnki.1009 9107.2021.02.02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项目(1320036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GG190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重点项目(ALK201905)作者简介:张红,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起源于19世纪末的睦邻组织友好运动是由社会工作者发起的社区居民自助互助运动,开启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先河。
昆山市概况昆山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东经120°48′21″-121°09′04″、北纬31°06′34″-31°32′36″。
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两市相连,南至东南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接壤,西与吴江、苏州交界。
东西最大直线距离33千米,南北48千米。
总面积927.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641.1平方千米,水域面积286.6平方千米。
2001年末,户籍人口为60万人。
2004年底,总人口63.72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玉山镇,邮编:215300。
代码:320583。
区号:0512。
拼音:Kunshan Shi。
行政区划昆山市辖10个镇:玉山镇、巴城镇、周市镇、陆家镇、花桥镇、淀山湖镇、张浦镇、周庄镇、千灯镇、锦溪镇。
历史沿革1989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昆山县,设立昆山市。
?年,昆山市辖20个镇:玉山镇、城北镇、石牌镇、巴城镇、陆杨镇、周市镇、新镇、正仪镇、兵希镇、蓬朗镇、陆家镇、花桥镇、南港镇、张浦镇、千灯镇、石浦镇、大市镇、锦溪镇、淀山湖镇、周庄镇。
2000年,昆山市辖15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750074人,其中:玉山镇 290785人、正仪镇 32686人、巴城镇 23197人、石牌镇 21007人、陆杨镇 14763人、周市镇 37026人、逢朗镇25748人、陆家镇 48719人、石浦镇 19265人、淀山湖镇 26763人、张浦镇 70125人、周庄镇 24510人、千灯镇 28714人、锦溪镇 44644人、花桥镇 42122人。
2003年,乡镇由原来的15个撤并为10个:撤销原玉山镇、正仪镇、陆杨镇建制,将原玉山镇行政区域和原正仪镇娄江河以南区域、原陆杨镇杨林河以南、皇仓泾河以西区域合并,设立新的玉山镇,镇政府驻地设在玉山镇亭林路1号;撤销原花桥镇、蓬朗镇建制,将原两镇区域合并,设立新的花桥镇,镇政府驻地设在花桥集镇;撤销原周市镇建制,将原周市镇行政区域和原陆杨镇东北部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周市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周市集镇;撤销原巴城镇、石牌镇建制,将原两镇行政区域和原正仪镇娄江河以北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巴城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巴城集镇;撤销原千灯镇、石浦镇建制,将原两镇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千灯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千灯集镇。
关于江苏锦溪古镇导游词(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导游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江苏锦溪古镇导游词关于江苏锦溪古镇导游词5篇锦溪自古为文人骚客荟萃之地,西汉名将马援在此练兵;三国辅吴将军张昭墓葬于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在此隐息;唐朝文学家陆龟蒙晚年的大部分时间在此居住;宋代诗人吴文英,状元卫径,元人马致远,以及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沈周等辈相继在此步酬吟唱,为之留下了大量的诗歌文章。
Domestic T ourism国内旅游良田美畴 阡陌如绣乡村+科创尚明甸村的新乡野生活文/朱新国 设计/皮皮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
似乎,功成名就与田园生活很难相融。
然而,人们对于乡野的渴望,却并没有因此减退,某种程度上,反而变得更强。
他们不仅希望能回到乡野生活,甚至还希望能在乡野工作。
在尚明甸村这一切的不可能将变成可能!尚明甸村位于张浦镇最南端,与淀山湖、锦溪、千灯三镇交界,南北公路、锦淀公路贯穿于全村,交通便捷。
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207公顷(包含水面),站在景观塔的最顶端,放眼望去,依稀可辨的6个自然村镶嵌在良田间,村民总户数495户,可说是地广人稀、宁静祥和的一座村庄。
尚明甸的村名,相传出自明正德十年(1515年),正德帝巡视江南,船行至该地宿下,深夜来了刺客,皇上躲进一所祠堂,幸有杭阁寺和碛礇寺两位武功高强的和尚云游在此,出手救了正德帝。
皇上为纪念这遇险救驾之地,以和尚的尚,大明朝的明,庙宇殿堂的殿,命名“尚明殿”,后改名“尚明甸”。
行走在乡村的石子路上,忽如踏进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画面。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眼前的场景不正是如此吗?昆山尚明甸村村、有田、有水、有历史。
昆山从来不乏乡村建设的翘楚,计家墩理想村、祝甸古窑、三株浜、六如墩等,有侧重民宿的、有借助历史遗存的、有依托古村落的……各具特色。
而尚明甸村,立足于打造“乡村+科创”示范区。
围绕“乡村”变“风景”、“风景”成“产业”,促进“乡村+旅游、文化、科创”融合发展,昆山正在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田园综合体,打造一批农文旅融合精品项目。
“乡村+科创”的定位,区别于传统乡村振兴模式,更能体现昆山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地位。
昆山市提出,重点要做好环境,打造出“乡野硅谷”的初步形态,依托尚明甸的江南水乡圩田,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锦溪古镇的范围
锦溪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锦溪镇境内,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镇,占地面积约为1.1平方公里。
古镇区域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南北两个镇区和村口地区。
南镇区域以锦溪河为界,东起东华桥,西至中华路,南至锦溪河,北至北街;北镇区域以灵岩山为界,东至泗溪路,西至中华路,南至钱塘江,北至灵岩山;村口地区则包括南北两岸的邮局、客运站、文化广场、博物馆等设施。
整个古镇区域内,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