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

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

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
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

xi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论如何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与科学歌唱状态学院:艺术学院

班级:

姓名:樊诗阳

指导教师:石校昆职称:教授

完成日期:年月日

论如何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歌唱状态

摘要:对嗓音危害最大的是用错误的发声方法。声带是非常有弹性的肌肉,它的拉长和缩短用之于发低、高音,是很自然的,若你使劲不对或者歌唱方法不正确便会加重它的负担,所以必需使它在一个轻松自如的环境中,不刻意让它负重工作。若要嗓音健康,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声,使声带在正确的呼气支持下吹动发声,声音要始终唱在气流之上。这种感觉就好比彩票摇奖时那个有数字的乒乓球一样,被气流吹起不停转动。那气流正像我们的肺、肋肌、腹肌所控制的气息,那乒乓球就正像我们的声音,球的转动正如声音在振动。唱在气流上的声音有弹性、轻松、婉转、优美。

关键词:发声原理美妙声音的标准科学方法嗓音健康

用人的声音来表现音乐作品的演唱方式叫声乐,声乐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具有一定的技巧和表现力的艺术。经过自己多年对声乐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知识与经验,现在来把它们一一整理出来供交流与分享,目的也就是要秉承一个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每个专业学生与人士不容忽视的关键!我会从歌唱的气息,共鸣腔体,咬字等方面来论述科学的发生,希望每一位学习声乐与爱好声乐的人们用最科学的方法唱出最美妙的歌声。

声乐的原理:

咱们都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而物体的振动是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产生。如:风吹动树叶沙沙响;玻璃被石子击碎;钢琴因为有人弹奏等等。人的声音则是由气息吹动闭合的声带发出来的,声带振动发声所产生的声波,由空气传播到耳朵里,就是我们所听到的声音了。那么歌唱的原理就是:肺中的其通过小支气管、大支气管和气管,推进到喉,吹动声带振动成声,声音从喉进入到咽再从咽进入口腔形成嗓音。同时声音上入头腔、下入胸腔形成宏亮的混合共鸣,使声音通畅、明亮、更加动听。

每个人自呱呱落地起,就无时无刻不以发出不同的声音符号来同这个世界取得联系,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感,但这是一种未经雕琢的自然的本能的声音。而作为一个话剧演员,在舞台上面对千百观众,要把每个词清晰地送人他们的耳朵,要把每一种内心情感通过语言传达给观众,只凭自然的声音,没有科学发声的技巧和方法是不行的。朗诵和念词都要尽先天的资本——声音的质和量……但在这先天条件之外,应该尽后天的技巧或方法。寻求这种技巧与方法的活动便是科学化,这些方法和技巧如被阐明起来,使大家可以知道,先天条件充分地可以增加他的光辉,即使稍不充分,也可以补尝他的缺陷,诗歌与台词的效果,便能保持着他们一定的难度,这种科学化的工作,我们目前正感觉有迫切从事的必要。我们戏剧学院声乐教师的教学任务,即寻找阐明舞台语言发声上

存在的各种不良习惯,最终达到清晰、洪亮、起伏跌宕的发音和符合各自人物的声音造型,从而淋漓酣畅地表达人物情感,为塑造各种舞台人物形象服务。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不一样,在整个教学中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可遵循,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我们教师来说,主要是解决怎样把科学发声结合到舞台语言实践中去。

一、美妙歌声的五条标准:声音的好坏应如何来评定,有没有标准?听人唱歌总是说某某好而某某不好;你说这个好而他说那个好,大多是凭感觉在评价的,这样常常会失误。那么,声音的好坏究竟有什么标准呢?我总结了五点,即为五个字:点、润、灵、透、通。五个字便于记忆也便于与五个要素形成对应。(一)集中点

歌唱状态的五个点:呼吸支点——丹田;声音支点——口咽;集中点——前额;提起点——后背上部;声音释放点——硬腭前端上唇处。

1、呼吸支点——丹田(小腹)

呼吸时声音的动力,没有强劲的动力是不能支持震撼人心的歌唱的。

丹田的准确位置约在脐下三个手指的地方,通常说的“中气”、“底气”

就是来自这个地方。这部分肌肉要练的很有力量,再配合横膈肌、肋间

肌等用它们来支撑气息。有了底气声音就有力度,也为声音的上下贯通

奠定了基础,但这得有一个前提就是气必须吸得深,否则大田用不上力。

如果没有丹田的支撑,气就会吊在上面,这就谓之“中气不足”,在日常生活中,中气是衡量一个人身体好坏的标准之一。可见气息对于歌

唱和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一样重要,故从事歌唱职业是世界十大长寿职业

之一。

2、声音支点——口咽

世界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西班牙人加尔西亚(m?Garcia)一八九四年就曾说过“歌唱家真正的嘴应是口咽”。著名的意大利声乐教育家凯萨利

Caesari也认为口咽是歌唱家的嘴。大师们的认同,使我们认识口咽腔对

于美好声音形成的作用很有帮助。

歌唱是咽腔要向后上方张开,后颈部要坚挺,声音要贴着咽后壁进入头腔,从头顶至前额的上方穿透出去。同是一个脖颈,前面的喉部肌

肉要放松,后颈部、咽后壁却是要用力张开,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

是喉部肌肉弱小不堪重负,而声带又在喉腔里,声带需要轻松自如的工

作,故喉肌不得用力;另一方面因后颈部肌肉较强大,又不担任发声任

务,由于力量后移致使喉部负担减轻。由于口咽是调节的共鸣腔体,通

过调整变化使它成为声音的着力点,所以它是歌唱声音的支点。

有人认为声音的支点在上前胸,即穿上衣时第二颗纽扣的地方。从理论上讲凡是支点一定是着力的地方,如:一座楼房它的钢筋混凝土大柱

子就是支点;一张桌子它的四条腿就是支点……不是着力的地方不可能是支点,上前胸应该是比较松(挺而松)的地方,它不可能是声音的支点。要是说这儿是声音的支点的话还不如说喉头是支点,因为声音是从这儿发出来的,也因为喉头是要完全放松的地方,所以它不能成为支点。

(练习:在下巴、喉咙、两肩放松的基础上将上腭连同上唇向上提起打开,并将小舌头向上提缩,又打哈欠之感,这时口咽就打开了。做此练习时要用小镜子照着做,检查小舌头是否提上去了;口咽腔是否打开了;舌根是否像“小山坡”一样太高了「舌根要放下去,否则口咽腔是打不开的」;下巴如果紧了则会包起来「变形」;上颌「颧骨处」向上提起就会成微笑状态。)

3、声音的集中点

从头顶至前额是声音的集中点,将身体各共鸣腔的声音集中于此,向上前方穿透出去,这种高位置集中的声音结实、干净、清脆、穿透力强。如果要让学生们辨别集中与散的声音概念,可将手掌拍击桌面听其“嘭嘭嘭”的声音;然后用一个食指勾起来用其第二个关节的顶端敲击桌面听其“叮叮叮”的声音,他们马上会告诉你后者是集中的声音。可以做这个练习:深吸气,运用“丹田”支点支撑气息,两肋保持吸气状态,放松下巴、喉咙、两肩、面部,让声音从口咽腔后部上头至前额(集中点)。

4、提气点

歌唱前,当完成了吸气程序后,丹田向内收与向股沟收拢的臀部肌肉相对抗,与此同时激起发声。这一组对抗肌群共同将“气”从后背提至后背的上端,以保持喉部有足够的气压支持发声。这后背上端的中央(颈椎骨的下方)即是提气点。我国戏曲唱功常有“提气”一词,有的人误认为提气就是气往上吸,造成气浅耸肩,后来又知道气浅是不好的,所以干脆不说“提气”了。其实我国戏曲唱功的用气、用嗓及使用共鸣腔方面与意大利美声学派有异曲同工之处,尤其是黑头唱腔的发声,早几年中央电视台播的十大铜锤花脸的发声真叫绝。遗憾的是我国戏曲数百年来,没有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未从科学原理上进行研究,全靠师傅传授。

“提气”的目的是为了使胸腔有足够的气压供发声用,讲“气”往后背走是为了将力量引向后背,而使前胸、锁骨、喉头放松。(练习:要用上提气点首先必须学会使用气息支点——丹田,只要运用了呼吸支点——丹田与臀肌对抗才能将“气”运到提气点。首先要按要求站好,要感觉到“气”提到“点”上去了。)

5、声音释放点

此点位于口腔硬腭前面上门牙处。但必须上口盖打开才会形成此点,当

声音达到此点时,嗓音洪亮并能充分释放出来。当硬口盖稍放下一点,声音就会闷一些,吐字也不那么清晰,嗓音也明显没那么明亮。尤其是高音特别明显,音越高口腔开得越大,硬口盖抬得越高,所以使用好这个点对唱高音有很大的帮助。(练习:下巴放松、稳定「即不往下拉」,将上颌往上充分打开,像打哈欠一样「真打哈欠时下巴很紧」只是要完全放松下巴,后颈部坚挺有力。反复练习打开,甚至完全符合要求才能练唱)

(二)圆润

润,是指声音润泽,一般形容甜美而灵巧的声音为“水灵灵”的。好的声音如珠圆玉润,听着非常悦耳。

没有“水音”的声音是干巴巴的,当然不好听。造成声音干涩的原因有以下三种:

1、没有使用口咽腔共鸣,单靠或大多靠口腔共鸣。

2、没有在唱时带上所需要的感情(要以情带声)。

3、天生音质较干涩,这种情况较少。即使是这样,也可以用科学方法有

效地改变它。

(三)灵活

灵,是指灵活、灵巧。美妙的声音一定是灵巧的,润泽而灵巧的声音一定是甜美的,让人一听就喜爱。灵,就是有弹性的声音,而要做到声音灵活,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1、再整个发声系统中该用力的部位一定要用力;该放松的部位一定要放

松,否则声音不会灵活。

2、声音一定要在科学的气息支持下运行,气息始终托住声音,气息本身

就有弹性,用对了气,声音就会有弹性

3、唱时要始终有激情,激情会带动气息,会使声音灵活。就像你在看小

品,看到精彩处自会哈哈大笑,这笑声就很灵活并能感染他人。(四)透明

透,是指透明即明亮的声音。美妙的声音如同一泓清泉,清澈透明。这种声音清晰度高,穿透力强,听起来悦耳,有助于歌曲吐字、情感的表达。

有的声音虽亮却尖锐刺耳,这是由于共鸣腔没充分打开而挤出来的声音;又未与中、低音区共鸣连通,在头腔共鸣中仅仅使用了额窦;还有气太浅的原因,这种“贼亮”的声音会让观众难受,一定要克服它。要充分打开各共鸣腔,放松紧逼的部分肌肉,用气不要太猛,气要吸得深,这样才能练出明亮、柔和而悦耳的声音来。

(五)通畅

通,是指声音要上下通畅。前面讲了“点”,有了点就有线,通,就是要将五个点连通起来,这五个“点”好比五座城市,要用一个现代化的交通网络联通起来,才能互相促进,发展更快。

身体的各共鸣腔互相连通组成一个庞大的发生管,就会形成“顶天立地”

的、宏亮而立体的声音。

二、歌唱的呼吸:在歌唱发声中气息是至关重要的,人的声音是气息吹动闭合的声带而法术来的,气息使声带发声的动力。学习声乐首先就要学习歌唱的呼吸,懂得了歌唱呼吸的原理,还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大量的练习,打好歌唱呼吸的基础。

(一)吸气

1、胸式吸气法

又称锁骨吸气法。吸气浅,吸气时锁骨抬高,胸廓上踢,气息的越多,肩耸得越高,造成双肩,上胸,锁骨,喉肌一连串的紧张。气仅吸在肺上部狭小的地方,其容量小,肺下部有着大容量的部位不但未利用,反而随着胸廓上提而缩小。此法致使喉肌过分用力,发声器官极易疲劳。由于气往上吸使得上胸饱胀,阻碍胸腔共鸣的产生,不能很好的形成“声柱”而影响声音的畅通,从而形成“吊着嗓子唱”的效果。它还能造成声音挤卡和尖锐,实不可取。

2、腹式吸气法

又称“横膈膜吸气法”。此法吸得深直至肺叶底部,迫使横膈膜向腹腔扩张,腰的周围膨胀起来。要求锁骨,双肩,喉咙完全放松,发声器官可以轻松自如的工作,吸气的容量大增。有的同学不能体会,可以平躺在长椅上,像平日睡觉一样放松,这时会感觉呼吸很自然,肩也不耸了,只有独自一起一伏的呼吸。

有人提出“胸腹联合呼吸法”,虽然法不同,其实相差不大。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本来就包含着胸腔与腹腔肌肉在内,说它为“联合呼吸”

并没错。但在观念上和感觉上略有差异,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胸式呼吸,提出“腹式呼吸法”有助人们把注意力放到下面去,这样气就深了。

再则,所有用四肢在地上奔跑的哺乳动物都是用腹部呼吸,如:狗,它天天大声叫个不停,却从不喉咙嘶哑,且声音宏亮。这也足可说明腹式呼吸法的优越性。

(二)呼气

对于歌唱发声来说,呼气比吸气更难理解,更为复杂,比较难以运用。

在人体内有许多肌肉群是作用于吸气工作的,称它为“吸气肌肉群”;

另外有许多肌肉群是用作呼气的,称之为“呼气肌肉群”。生活中当吸够了气,吸气肌群便停止工作,由呼气肌群接任,依次反复。这些动作是下意识的不需人为的控制,其目的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已达到维持生命的目的。

在歌唱发声中则完全不同,他需要较慢的呼气以适应歌唱的需要,那

么如何才能保持住气息使之慢慢呼出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锁紧喉头挡气

当吸气肌肉群吸足气后就停止工作,为了挡气,作为“海关”的喉头将“大门”关起来,只开了一个“小门”让气慢慢放出来,以达到控

制气息的目的。以这种方法来控制气息的结果会使喉肌高度紧张,歌唱

时会青筋突起,唱得脸红脖子粗,声音呆滞,音色闷暗,高音唱不上去,

字、音都不清晰。长此下去定将产生咽喉疾病甚至损坏声带。

2、用吸气肌群来控制气息

在呼气时,吸气肌群继续工作并与之对抗达到控制气息的目的。

当吸完气后,吸气肌群仍然保持扩张状态与正积极工作的呼气肌群相对抗,达到共同完成用气息支持歌唱的目的,他们是相反相成的,既

对抗又统一。

由于喉头放松而敞开,气息本可顷刻间抛光,但因吸气肌群继续工作致使气息得以保持让其慢慢呼出,已达到歌唱的需要。用一句术语说

就是“在呼气的时候保持吸气的状态”,也就是用吸气的感觉来唱。这就

使得锁骨,双肩,喉肌能够放松,从而使发声器官能轻松自如的工作,

这种呼气方法是正确的,为科学的发声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三)歌唱的呼吸训练

有许多声乐老师不主张进行呼吸训练,其意思是呼吸只有从声音体现出来才有实际意义,因而主张在练声的同时去讲气息。这对于学习了较长时间的学生或是“天生丽质”的极个别学生(嗓音好,乐感强,反应灵,天生没什么毛病的)是可以的。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先进行分解训练为好。

打个比喻:汽油只有对于汽油发动机才有意义,可是汽油是从地底下抽出来的石油,经多道工序在精良的炼油厂里提炼出来的。如果没有这些提炼的过程,难道让汽车去用原油不成?

人的气息也是一样,我们不能用生活当中的原始呼吸方法去歌唱,需要经过训练的、合乎歌唱要求的气息用于歌唱。如果这单纯的呼吸练习做好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声带练习,就能牢牢的掌握科学呼吸的要领。实践证明采用纯呼吸训练其进度要快得多,效果也好的多。

经过纯呼吸训练的学生,在以后的练唱中凡遇呼吸方面的问题,老师一点就懂了,无需琢磨半天。

(四)呼吸的运用

现代科技可以说是非常发达了,可是还有很多现象尙无法解释,在声乐中的某些部分就是其中之一。

1、声乐重在找感觉

①胸腔、腹腔的共鸣问题

胸腔中的气管、支气管以及肺泡内吸气时储满了气,吸气时气息源

源不断往外流,哪还有腔体去产生共鸣呢?腹腔内全是肠子、肝、肾等

器官,仅仅只有吸气后横膈膜下压进入腹腔,好像没有什么可以产生共

鸣的腔体。可是实际上在演唱中不但有浑厚的胸腔共鸣,而且因底气足

声音形成了从上到下的“音柱”。的确感到声音唱到了脚底下去了。

②头腔共鸣中的脑后音问题

中国传统戏曲的“黑头”在演唱中确有脑后音。如果分析头腔共鸣体,好像在后脑找不到可以共鸣的“窦,而“黑头”的头部共鸣犹如一

座敲响的宏钟,仿佛有明显的脑后共鸣。

③要用吸气的感觉唱

在日常生活中和演唱中气从哪儿吸入还从哪儿呼出,这是客观存在。

但在歌唱时要感觉到气息不是从里往外呼出来,而是边唱边往里面吸气。

为什么要这种感觉呢?因为这能使各共鸣腔充分打开;能使呼气肌群用

力与呼气肌群相对抗,从而使气息得到控制;用吸气的感觉唱还能使鼻

道、筛窦等高位共鸣腔张开促使“脑后音”的形成,使头腔共鸣更辉煌。

由于用吸气的感觉唱,中低音共鸣腔撑扩张状态能产生良好的混合音响,以致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声柱”,故声音畅通,色彩丰富。

2、歌唱时始终要充满激情

歌唱用气时,腹、腰等部位及心理状态的感觉要像哈哈大笑那样充满激情,这样唱嗓子不费力。平日人们围在一起听笑话时,只听说肚子笑疼了而从没人说嗓子笑疼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嗓音专家林俊卿博士提到过的“贝诺利氏作用”。贝诺里发现人在大笑时声带靠拢发声是毫不费力的,因为根据气动力的原理,当笑的强烈气息通过喉腔,自然会对喉壁组织产生一种吸引作用,这样就把两条声带吸往中间靠拢来发生,在这种情形下喉肌是一点也不用力的。

哈哈大笑的激情是非常强烈的,激情不但能充分表现歌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能使发声器官轻松自如地工作,减轻喉头肌肉的负担,真是一举两得。激情从何而来?它是客观事物映入人体的视、听感官,从而有大脑指令有关神经系统所产生的反映。一个好艺术家或好的歌唱演员,可以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想象出一种景象而能充满激情,这就叫做“内心视像”。有了它,不论在什么地方去表演都能投入到作品规定的情境中去,表演得十分真切和生动。

人的发声是由气息吹动闭合的声带所致,但声带的闭合却并非气息所为,而是大脑指令喉返神经的作用。歌唱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所以歌唱时大脑指令的结果。

每一首作品都是要为了表达某一种意境,这意境是否表达的深刻就要看演员的素质(文学修养和气质)以及是否有激情。所以每一首作品的演唱者要从头到尾充满激情。从上面哈哈大笑的例子来看,激情不光是能带出科学的声音,也带

出了科学气息。所以不但要提“以情带声”,还要提“以情带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声情并茂。

3、歌唱的气息控制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高多少?搞到让观众一看一听觉得这就是生活,但比真实的生活更有趣一些,也更有意义一些。如果观众说这根本不想生活,那这“艺术”就不成功了,这就是艺术的“分寸”,把握好分寸感才能写出好作品。

歌唱的呼吸也是一样,那一个音有多少拍,需要唱多强,就正好吸那么多的气和使用那么多的气。气太多会使呼、吸肌群僵硬而影响声音的流畅,而且使声音难以控制;如果气太少,则歌未唱完就没气了。

在歌唱中如果没有强、弱、连、顿的处理,就谈不上艺术了,而这些处理又离不开气息的控制。到底什么是控制呢?怎样来控制呢?简言之,控制就是吸气肌群与呼气肌群对抗的平衡,失去了平衡也就失去了控制。这从理论上来讲是很容易懂的,如果运用到实际演唱中去,却需要进一步的阐明。如:当你发一个没有强弱变化的音,这种平衡比较容易掌握,可是要你唱渐强、渐弱时,会不会失去平衡?渐强唱法的气息状况是:吸气肌群的对抗力量相对逐渐的小于呼气肌群的力量。以达到逐渐增强气势,同时声带的振幅也逐渐增大,达到渐强效果。

4、不同声区用气量不同

音域的宽广与否,也是衡量歌唱家艺术水平的标志之一。音域越宽,对声带的伸缩与闭合能力要求越高,对气息的要求也越高。唱中音时气息用量最少,因为声带变化不大,这一段正好是靠近人们说话的音域,所以唱的也很轻松;唱低音时声带要相对伸长,闭合不紧,所需气量相对增加;唱高音时声带相对缩短,边缘变薄,由原来的整体振动变成边缘振动,所需气量大大增加。若你去吹口琴便会体会到吹中音、低音、高音用力(气量)规律分别是:较小、较大、更大。

所以歌唱家们在实践过程中的出的经验是唱中音时的气势犹如说话搬;唱低音时的气势好像谈起一样,唱高音时的气势如同向远方喊人。声乐艺术可以说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含音乐、语言、情感、形体等,但作为发生动力的气息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5、唱时用鼻还是口吸气好

用鼻吸气的好处是卫生,因鼻孔中有粘液和鼻毛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还能使空气变得湿润免使喉咙干燥;寒冷的天气还可使空气变得温暖了才进入喉咙。可是鼻道较狭窄,阻力较大,最大空气流量每秒仅2升。而在歌唱时的换气时间极短,光用鼻吸气明显达不到要求。

三、歌唱的共鸣:

(一)人体有哪些共鸣腔

若要知道共鸣必先知道共振,前面说到的频率还记得吧?从物理学来说,

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其中一个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另一个物体的振动,这就是共振,而振动时所发出来的声音叫做共鸣。

当我们唱歌的时候,气息吹动声带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这声音会使人体内的许多腔体发生共振而产生共鸣,共鸣越多声音就越美,也越宏亮,那些与声带发生共振的腔体就叫共鸣腔。

共鸣的作用

气息吹动闭合的声带而发出声音,这时的音量小也不美,当它进入人体的共鸣腔体中,会产生大小不同的分振,这许多分振所产生的泛音会使声音变得优美,由于各个大小腔体的配合会产生一种“混合音响”,这共振和混合音响组成了一种立体的混合共鸣,从而使声音的音色丰富多彩,嗓音宏亮。

人体有哪些共鸣腔

人体共鸣腔分为三大类:即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共鸣腔。

1、高音区共鸣腔(头部共鸣)

2、中声区共鸣腔(口咽共鸣)

3、低音区共鸣腔(胸腔共鸣)

(二)头腔共鸣的训练

头腔共鸣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高位置的声音才会明亮;只有高位置而集中的声音才有穿透力。头部共鸣腔好比自来水厂的过滤池,从头腔共鸣出来的声音纯净、清脆。把声音练上头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闭口哼鸣,刚开始不要去练音阶,而是单纯的练。

首先要站好,深吸气,两肋及腰部要撑起来,在练的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吸气状态,丹田内收与收缩的臀部相对抗,口唇轻闭发声。

(三)胸腔共鸣的训练

第一可以练习带声音的叹气“唉”。第二就是气泡音,设想你现在肚子疼,很疼,口里不断发出呻吟,于是你找到沙发坐下来并靠在沙发上,仿佛全身无力,呻吟声变成哼鸣声,似乎想睡觉,疼痛减轻一些了,哼鸣声变成了气泡声,仿佛有一串串的气泡从腹部往外冒出来,气泡要清晰均匀,像摩托车发动的声音。开始练时一般是气泡颗粒太密并在口腔内,这必须打开咽、喉让其下到腹腔去;有的是断断续续,不是气供不上来就是气太多;有的则是通道不畅。此练习主要是放松,气不能多,该用力的部位还是用力,但比唱时力量要小。这种练习对练低音共鸣非常好,而且对嗓子有恢复疲劳的作用。

(四)咽腔共鸣的训练

中声区共鸣的关键是在口咽腔,当你张大嘴巴用镜子照照,会发现后咽壁有许多褶皱,这些褶皱不但不能起共鸣作用,反而会吸收部分声音。如果将后咽壁张开,咽腔腔体会大增,口咽的褶皱被拉平了,此时的口咽腔不但不会吸引,反而会将声音反射出去,使声音变得宏亮而有金属色彩。口要打开,在训练时要将上颌提起向上打开;不要拉下巴以免下巴肌肉紧张和压迫喉肌。用手捏着下巴,使下巴保持稳定而又完全放松,用抬头的方式将口向上打开,这样反复练习。此时你会发现后颈部已经成为一个支点,不论开合都与这个支点有相连。

如果下巴真正放松了,则硬口盖(硬腭)可向上开得更大些,硬口盖的前端与头部一齐向上提起使口成喇叭状。由于硬腭前端是声音的释放点,这个练习对于声音的宏亮和唱高音有极大的帮助。

四、如何唱好高音:在意大利的米兰市有一个世界闻名的斯卡拉歌剧院,这里常上演经典歌剧,在这个美声唱法发源地的国度里,许多人都会唱一两段歌剧,正如中国的老百姓许多人都能唱一两段京剧一样,但他们还是愿花钱去买价格不菲的票听歌剧,据说许多年前有一次帕瓦罗蒂在米兰歌剧院演唱时高音破了,观众吼了起来(平常观众的秩序是很好的),因为意大利人认为他们花钱就是来听高音的,由此可见高音对于观众和歌者的重要性。

这一部分所讲的高音,不是正常比较而言的高音,这里所指的是小字二组的a和a以上具体的高音。因为a2是上高音最关键的一个音,如果你的a2唱的很稳,方法正确,再向上进入到降b2就有了基础,如果降b2发声方法对了再向上到c3或以上的高音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因为正确发降b2的音,就是发更高音的方法。

(一)要有高音位置

有时听人唱歌,你好像觉得那个音不怎么高,当你跟着去唱一下,这才发现这个音原来相当高。有的人嗓音是天生的“自来高”,而又未经过严格的训练,没有掌握声音的高位安放。高音从物理上讲是基音的频率数字大,但高音在感觉上却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声音位置高。前面说过学声乐就是要找感觉,所以感觉十分重要。

在生活中一个女孩子个子不高,当她穿上一双很高的高跟鞋,再罩上一条长裙,你会感觉她很高;另外一个女孩本来很高,却弯着脊背又穿平跟鞋,你便感觉不到她很高。

唱高音要有高音的色彩,如果没有高位置当然不会有高音色彩。正如一颗钻石上面裹着一层泥,你不会觉得它有何高贵,当它洗掉这层泥,立刻会使你的眼睛为之一亮,若将其交给高级的工匠,经切割打磨做成了钻戒或者项链坠子之类的装饰品,那才真正显出其高贵来。

所谓高位置,即指声音贴着咽后壁上头顶,于前额集中射向上前方。高位置的声音穿透力强,能传递很远;高位置的声音透明而有光彩,它是青春、光明、富丽的象征。

(二)上高音需要高气压

平日家里的卫生间或厨房地面脏了,要用水冲一冲,于是用橡皮管接上水龙头去冲。但有些地方或墙角里的赃物与地板砖结的比较紧,橡皮管中的水冲不动,你会将橡皮管的出水口捏紧些使出水口变小,于是奇迹出现,射出的水流小了,可水压却增大了。由于水压增高而水的冲力增大,故更容易将地板冲洗干净。

那么唱高音也是同样的原理。

(三)调节中声区的声道

想要唱好高音,需将喉腔、口腔、口咽腔调节成两个喇叭状,才能使其与高音频率一致而产生共振,并增加上头腔共鸣的“高”气压。

当唱高音时将喉结(甲状骨)上方的舌骨后部抬起,向后上方移动,这就会使会厌抬高使喉口变小并与咽后壁形成发音管口。这样一来喉腔下面大而上面的喉口变小而形成一个喇叭状,这就形成了一个基音发音管,有点像吹口哨,外面(唇部)小;里面(口腔)大,吹口哨是靠基音管振动(空气柱振动)。就是说在声带振动(簧振动)的同时,也会出现喉头管口振动,整个声带会出现“双声带”的功效。

如何体会舌骨后部抬高呢?你只需要把一只手的大拇指与食指,摸到甲状骨(喉结)与上面的舌骨之间后部的间隙用抬头张大口的练习姿势做一遍,就可感到舌骨的后部抬高了,或者将你的舌头向口外伸出来,舌头伸出越长,舌骨后部抬得越高。

另一方面,当音唱得越高时口腔前端会长得越大,不只是硬腭抬得高,下巴在其肌肉(二腹肌前腹肌和颏舌骨肌)放松的情况下也会向下张开;反之,口腔前端开得越大;口咽腔就会相应缩小,这是软腭会放下来以适应唱高音的需要。这样口腔前端大;口咽腔缩小,形成又一个喇叭形。前面提及过在唱高音时还必须将口咽腔上部的两边肌肉微笑似的向上方拽,这样一来后颈部很坚挺,咽后壁张开将褶皱拉平,就会唱出坚实的高音来。

关于使用腹式呼吸,用吸气状态来歌唱,使用丹田与往中间收紧的臀肌相对抗,并从后背往上到提气点,以保持胸腔的气压,这些方面不变。(四)激情——唱高音的“火车头”

不论你技术上如何熟练,准备如何充分,若没有激情是绝对不能唱高音的。前面说过以情带声,以情带声的道理;也降到了女孩突然看到窗外的黑影一闪而失声尖叫的例子,那黑影使女孩害怕而激情高涨,才能发出尖叫的高音。哈哈大笑时喉咙轻松腹部用力,这科学的用气方法也是因为有激情(发自内心的激情)。希望大家一定要用激情去唱高音。

五、重视嗓音的健康:

作为一个歌唱者,失去了嗓音,就失去了一切。一个常人若喉咙嘶哑尚且是十分难过的事,要表达的事情讲不清楚,别人听了这沙哑的声音也必然会有一种难过的反应。可想而知一个唱歌演员一旦失去了声音该是何等的悲痛。

对于那些天生嗓音条件美好的人,更易忽视嗓音的健康,因为他们的成功多半是由于天赋条件好,若不重视嗓音的科学方法训练,不论你有多么好的天生条件,也会提前“香消玉殒”的。每一个声乐学生从一开始,就要重视嗓音的保健。

首先,我认为唱歌的人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声乐是以人的身体作为乐器来表达音乐的,只要身体任何一处除了毛病,都将影响歌唱,如果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对身体健康也十分有益,一举两得!再就是,一定要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对嗓音危害最大的是错误的发声方法。声带是非常稚嫩有弹性的,一旦方法不对很容易造成它的伤害。若要使嗓音健康,首推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声。其次是不要乱喊乱叫,用嗓要有节制,也不要过多的说话,练声时间也要适度。最后注意饮食卫生,不宜多吃刺激性的食物,注重营养,常食“解热”饮品。

歌唱者无非就是一个好的身体,一个健康的声带,一个号的乐感和最重要的科学的方法!不管任何唱法任何风格你都必须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希望每一位和我一样热爱这门艺术学习这门艺术的同学能够科学的发展自己,可持续的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1]陈威廉,声音训练名师指点,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王鸿俊,声乐学概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3]周小燕,声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石校昆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石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石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石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感谢这些年来对我们的教导,也感谢我的所有同学们,给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谢谢你们!

[声乐毕业论文范文]声乐毕业论文范文2篇

[声乐毕业论文范文]声乐毕业论文范文2篇 声乐毕业论文范文一:民间音发展趋势 摘要:民间音乐一直是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许多的民间音乐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禁引起了人们对它的关注,同时它的传承与保护也变的尤为重要。通过对民间音乐的独特价值及发展趋势作出较详细的论述,期望民间音乐能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演变发展而日益繁荣,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关键词:民间音乐;传统音乐;发展趋势 中华民族有着广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传统音乐这种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中不可缺少的的部分,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 一、中国传统音乐与民间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指的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的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的、历代相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的音乐作品。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的一部分,也是传统音乐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并且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伍国栋老师对其作如下界定“民间音乐

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存见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是创造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承方式来共同操纵、共同享用、共同演绎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①如此一来更有效地认证了民间音乐的地位。 二、民间音乐的独特价值 民间音乐是人类音乐中最丰富的宝藏,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成员,它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具有独特的价值,如人文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音乐创作素材价值。(1)人文价值,是指民间音乐反映的历代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历史事件、生活习俗等人文资料。如在编写地方志时,民间音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2)学术研究价值是指民间音乐自身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如五声性调式的特点、多声部民歌的研究等都可作为世界上的中国音乐文化符号。(3)审美价值则体现在民间音乐积累了优秀的曲目,它们是以中国人民的审美和要求而流传下来,在流传中千锤百炼、凝聚成为高度艺术感染力的音乐形象,有的催人泪下,有的令人心旷神怡,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艺术。(4)民间音乐具有音乐创作的素材价值,民间音乐作为民族音乐的基础,曾哺育了历代的文人音乐家和宫廷音乐家;同样也启发了中国新音乐的专业创作和通俗音乐创作。 三、民间音乐的发展趋势及思考 1.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②。民间音乐不仅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更是世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范文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规程 毕业论文是音乐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最后综合性教学环节,通过指导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检验学生全面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科研能力。为提

音乐学专业毕业设计(音乐会)指导规程及实施办法 毕业音乐会是音乐系学生诸多毕业设计活动之一,也是本科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检验其学习成果,并以此评定其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为落实好此项工作,根据《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暂行条例》和《音乐舞蹈系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程序及要求》的规定及要求,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申办资格 毕业音乐会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舞台表演能力要求较高。从历届毕业班学生的专业水平来看,举办毕业音乐会的学生人数以控制在毕业生总人数的20%左右为宜。申办毕业音乐会原则上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专业主项考试成绩80分及以上者可独立申办。 2、专业主项考试成绩75分及以上者优良者可二人联合申办。 3、独立申办者演唱(奏)曲目不少于8首,其中具有一定难度的曲目不少于4首。 4、二人联合申办者每人演唱(奏)曲目不少于6首,其中具有一定难度的曲目不少于3首。 5、专业技能课老师有明确同意的推荐意见。 二、申办程序 学生本人书面申请(填写附件1:音乐舞蹈系本科生毕业音乐会申办登记表)→专业小课老师推荐→教研室主任签注意见→分管实践教学副主任签注意见→系主任审查批准 三、确定曲目(选题及开题) 毕业音乐会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在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原则上,音乐学专业学生应突出“一专多能”专业培养特点,曲目难度不宜过大,可用多种专业技能表演形式。音乐表演专业应突出一专和舞台表演的专业培养特点,选择曲目应有一定难度,舞台表演能力更应高一些。 曲目确定后,填写《音乐舞蹈系毕业音乐会开题报告》(附件2)和《音乐系舞蹈毕业音乐会设计任务书》(附件3),相关要求等同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和任务书。 通过开题答辩、明确设计任务后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工作程序。 四、撰写毕业音乐会设计说明书(附件4) 具体内容包括时间、地点、音乐会名称、主办单位、协办单位、目的意义、主题创意阐述、流程、组织机构、串词、作品分析、主持人、灯光音响、舞美设计、节目单等。 毕业音乐会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要求参照《音乐舞蹈系毕业论文格式规范指南》。 五、指导教师的职责 毕业音乐会工作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制。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题目精选(3)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题目精选(3) 86、钢琴踏板的技术与艺术 87、二胡演奏艺术的“情”和“韵” 88、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89、教师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90、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构建与发展 91、二胡演奏中多重实践主体视角下的二度创作 92、论勃拉姆斯《第三小提琴奏鸣曲》演奏中音乐表演的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93、论休止的价值及其在本科视唱训练中的教学设想 94、元认知干预技术对音乐表演焦虑干预效果的研究 95、我国音乐着作权集体管理的垄断性问题的预防机制探讨 96、论音乐表演中的综合体验式教育 97、论音乐作品的原作 98、艺术院校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管理研究 99、电子音乐在中西方学院教育体系中的建设与发展 100、音乐二度创作中的“借曲抒情”现象研究 101、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与思考 102、审美价值取向对音乐表演创造性的影响 103、琵琶曲《春蚕》“和”的美学思想探究 104、论音乐作品的音响呈现方式--通过不同钢琴家对莫扎特第十首钢琴奏鸣曲(K330)演奏的比较研究

105、二胡演奏技艺中的情理交融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题目四: 106、用歌声塑造形象 107、唐代宴乐活动类型考 108、音乐表演的情感维度 109、浅谈音乐表演者应具备的几个心理素养 110、社会变迁与角色重构 111、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身体”问题研究 112、影响我国儿童钢琴表演焦虑心理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113、论音乐表演艺术中理解与阐释的美学特征与创造本质 114、关于钢琴音乐表演艺术的几点美学思考 115、器乐演奏与音乐审美 116、音乐与身份:唐代乐妓的音乐生活 117、加拿大与中国高校的小提琴音乐表演的课程比较 118、关于视唱练耳教学中音色感知能力的培养 119、Salut Salon四重奏乐团表演风格探究 120、中国古代唐朝与吐蕃音乐文化交流研究 121、歌剧选段《我心永爱》中的音乐表演心理因素分析 122、论音乐作品表演者权的法律保护

音乐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

音乐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 篇】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2100字(一):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研究论文 摘要:隨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人们不仅重视自己本身的专业教育,同时也要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各项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改革也在持续深入。大学中的音乐教师需要对目前的音乐教学趋势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理论基础以及综合素养的具体情况,根据计划来对大学音乐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促使现有的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入融合,最终提升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育;融合与拓展 引言

在艺术教育领域中音乐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对于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较大的帮助。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个人的专业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也对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音乐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方法,创新融合方式,积极拓展专业教育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还要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造一个多元化、交互化以及趣味化融为一体的音乐课堂,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 一、大学音乐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与拓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在音乐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方面的理念较为落后。传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理论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音乐教师都是按照音乐教材来开展相应的教学内容,而且采取了在课堂上集中传授音乐理论知识与技巧的方法,尽管这样的方法能够让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校所布置的教学任务,但没有与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相结合;有部分教师学习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的对现有的音乐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进行了调整,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相对较小。部分教师也提到音乐教育的独立性较强,与专业教育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也就不会采取各种措施来进行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音乐表演专业范例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试谈合唱排练中声音训练的几个问题 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音乐表演 层次专升本 学生孟祥吉 指导教师王博 2015年5月20日

试谈合唱排练中声音训练的几个问题 专业:音乐表演学号:03126108 :孟祥吉指导教师:王博 摘要:合唱是声乐演唱的最高级形式,是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是用丰富的人声音响来传达人类思想感情的艺术。合唱是一种集体性演唱活动,由于演唱人数的优势,所以合唱本身在声音音响的运用方面,有它独特的优越条件。那么声音就成了合唱本身最直接的载体。但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合唱队员的声乐演唱的水平不尽相同,那么在合唱排练中声音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合唱队演唱水平达到更高境界的唯一途径。合唱的声音训练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整体合唱效果,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开声练唱,它要根据母音的发声特点与作品的咬字吐字,结合合唱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练习,要达到优质的合唱效果还必须与音色上的统一,语言的准确,各声部音量的均衡、力度的把握适当以及音准节奏的准确等各个方面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合唱队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合唱;声音观念;统一;呼吸;母音训练;声音位置

Try talking about chorus rehearsing several problem of middle sound training Abstract:The chorus is the most higher form of vocal music singing. It takes the multi- musical parts sounds of people a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it is an art of transmitting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the humans with the rich sounds of people. The chorus is one kind of collective activity. Because of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opulation, chorus itself has its unique excellence in the sound utilization aspect. Then the sound became the most direct carrier in a chorus itself. But usually because the level of chorus member's vocal music singing is different, then the sound training appear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e chorus, and also it is the only way to make the level of chorus to achieve a higher boundary. The chorus sound is trained to be for the overall chorus effect gaining height mass, its effect sings not only practising in Yu Kai Sheng , it wants the pronounce words correctly or according to their traditional pronunciation pronunciation in singing according to vowel sound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and work, be tied in wedlock coming to carry out exercise chorus's reality, accuracy needing to reach the unification , language that the high grade chorus effect mounts be obliged to with tone colour , every part the sound volume balance , the dynamics assurance are appropriate as well as that intonation rhythm accuracy waits for each organic union of aspect , ability makes a chorus reach a higher level. Key words:Chorus;Sound idea;Unification;Breath;Vowel training;Sound position

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范文范文2篇

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范文范文2篇 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一:多元音乐文化环境下中学音乐教育分析 在当今各类时尚元素均跃跃欲试涌动着的大潮中,音乐作为一个一直盛行着且不可被替代的因素也对多元化人才的培养起着莫大的作用,音乐方面的教育也成为我国多面教育的重点。对于学习众多分支组成的整体音乐,主要是在对学生进行本土民族音乐学习的基础上,学习并尊重其他民族的音乐,这样在保证同学学习质量的基础上,更能渗透给学生更多方面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 一、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音乐教育理念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音乐教育,是一种取各方之长,弃原本之短的更加适合当代音乐产业发展的教育理念。其主张在整个音乐教育的大范围之中,同时解除对其他民族音乐类型的抵制感,培养学生掌握多类型音乐的能力,使其真切感受到多元文化环境下面音乐时作为共体所存在着的,同时这样积极、开放的环境还可以使得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间看到并发展适合自身的音乐类型,更可以提高自身对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理解和掌握到其中优秀、积极的内容,并融入到自身的音乐理念当中。 二、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育 好像在人们的固有印象当中,中学阶段音乐课就是教授同学

们唱歌的课程,而老师们的授课方式也往往迎合着这样的想法。而仔细看来,当代背景下面的多元音乐是欣赏、创作与学习并存的,而教师应当在课程中间更加强调出来音乐整体赏析能力,引导学生对于音乐世界的全面了解。单纯的歌唱方式或者相关技能的单一传授会在一定范围当中制约同学们的理解与灵感激发,这样的教学环境也会使得音乐课堂缺少活跃的氛围。其中有关于民族方面的学习也应当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西洋乐是很符合当代音乐发展规律,但是很多音乐韵律及谱写思路均是来源于各民族最原本的音乐本质的。此外对于音乐乐器的学习也可使得同学们更快掌握音乐学习的套路,至于乐器的选择,大可以古代、近代、现代并重,毕竟多元音乐文化环境带给我们的是更多随性和个性的发展。 1、传统音乐教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决定了在文化构成方面,我们是多元化发生并兼容着共同发展的。理所当然第一步便是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提高同学们对自身民族音乐文化的领悟力,这样的意识可以在教学课堂以及教学实践当中逐渐培养。比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个民族的乐器、流传下来的音乐圣典、独特演奏方式等都是我们自然感兴趣并且愿意理解甚至经过学习可以掌握的地方。形象与音质的演奏往往是最吸引同学们的所在,它们在不断变更着的历史的长流当中被存留下来成为我们都敬仰着的民族感非常强烈的珍贵之物,当然值得我们视若珍宝反复学习并在其中感受到多元文化发展对于音乐方面的影响。当然,蕴于其中的民族自豪感更是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除

2018音乐毕业论文题目精选

20PP级音本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 介绍一些选题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会因为选题迷茫! 选题就是确定论文写作的题目,一篇论文写的好坏,能否顺利导师和评审团的审核,选题占很大因素,选题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百度知网等数据库里面有资料可用的题目,虽然无人研究或者相关文献资料比较少的题目容易写出新意,可能会让你的论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但是写作难度大,面临的挑战也不小。本着保险的原则,可以结合已有的资料在边缘处稍做扩展,从而确定自己的论文题目。 有的院校和老师会要求选择新颖的,要有创新,要有自己的研究价值,在这里提醒大家千万别掉坑,因为你要知道,大部分同学也有是以通过毕业为前提,越新颖说明越少人研究,意味着没资料,没数据,没前人经验借鉴,这样的你什么什么资料都看不到,自己去憋,那有的玩了,三天憋两字不是开玩笑的哦。累死累活写的乱七八糟还被老师喷的畅快淋漓。 总结:越多人写越好,题目越老越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有文献资料可用才好。另外,选定题目先给老师过目,让老师给个确定答复,是否通过,我遇到过很多学生题目自己随便想一个就写,最后老师不同意题目,白干活了。 大家可直接添加小L论文大神微信QQ50459863直接一对一免费辅导咨询。 1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2、浅谈我国新课程理念下(某某)小学音乐教育 3、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4、浅析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5、浅议黔东(某某中小学)农村音乐教育之现状 6、让童心在音乐教育中插上幻想的翅膀 7、中学课堂之我见 &某某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9、面向中学实际改革高师音乐教育 10、在新课程标准下怎样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 11、充分利用听觉与动作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 在某某学校实习达乐克罗斯“体态律动”音乐教育 12、任何孩子都可以培养成为有高度才能的人一一学习铃木教学法的体会 13、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措施对美国综合音乐感的认知 14、“预知学习模式”与音乐教学改革 15、流行音乐走进课堂一一流行音乐在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 16、对新课改后黔东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17、针对儿童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18、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 19、浅析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若干现象的思考 21、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及其启示

声乐音乐论文范文范文2篇

声乐音乐论文范文范文2篇 声乐音乐论文范文一: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向小康生活的目标发展,人们对文化的最求也越来越强烈。音乐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结果,而声乐是音乐当中非常大的一个分支,所以发展声乐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人们幸福感指数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为人们提高高质量的声乐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声乐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培养,情感的培养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培养;重要性 情感是音乐中重要的灵魂,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对声乐学生的情感培养有利于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正确认识。不仅如此,在声乐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声乐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声乐教学内容。本文就讨论了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一、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声乐表演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声乐表演者将完美的声音、优美的歌词、动听的旋律及歌唱本身艺术形态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声乐内容。并且,声乐表演者将作词者和作曲者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声乐表演者将情感融入声乐表演中,把听众从一个听者的外部状态带入到声乐的表演中,使听众深刻

感受到歌曲的美感,激发听众及观众的热情,使表演者与听众产生共鸣,从而感染观众。 二、声乐教学=情感教育 情感培养作为声乐教学的基础,声乐教学也是一种情感教育的过程。声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为:①歌唱基础知识的讲解。②呼吸及发声的训练。③不同歌唱形式的歌曲的演唱方式。但是其本质内容和具体核心就是通过声乐演唱,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声乐表演将歌曲的内容生动、准确地表达,从而逐步掌握和提高声乐演唱的技能和技巧。在声乐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对歌曲情感教育的培养,更要注重声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只有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培养起良好的情感,声乐教学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才能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情感培养。所以,声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培养迫在眉睫。 三、如何培养声乐教学中的情感 1.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分析并领悟作品内容情感 每一首作品都有其自己独特的创作背景,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及特定时期创作而成。我们都知道,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音乐作品也是一样的,创作者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音乐作品中,通过歌词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要读懂音乐作品中的歌词,深刻了解歌词的中心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以我们个人表演的形式给观众呈现出来,那样我们的表演也会更具有感染力。 2.掌握歌曲作品的优美旋律 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不仅仅要有内涵深刻的作词,并且还需

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晓庄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视唱练习对钢琴演奏的帮助姓名: 学号: 院系:音乐学院 专业:音乐学 年级: 2014级 指导教师:

视唱练习对钢琴演奏的帮助 中文摘要 随着音乐热潮的兴起,钢琴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练习。钢琴不仅仅是练习的乐器,更是一种表演的乐器。而在西洋乐器中,钢琴也有着“乐器之王”的美誉。这对钢琴的教学与演奏提出了更系统,也更严谨的要求。钢琴的演奏除了有技术层面的要求,更多的是对情感的诠释、作品的理解和作曲家风格特色等等方面的的表达。这些都不是只有纯粹的钢琴练习就能达到的。在钢琴的教学和演奏过程中,有一个词被频繁提起,那就是——乐感。表演者对演奏或演唱作品的理解和表达,就能称之为乐感。在音乐表演中,作品的诠释是否到位、情感是否贴切都以乐感为体现。这使得乐感成为判断一位演奏者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乐感并不是天生就拥有的,在后天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视唱练习、反复的听、反复的唱以得到我们需要的音响效果。特别是具有音乐性的视唱练习,是培养乐感,提高钢琴演奏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传统意义上的视唱练习,过于关注音准的问题,从而忽略了对旋律表演性以及乐曲整体性的表达。这让视唱练习成为单纯的音准练习,没有达到锻炼乐感能力的目标。在视唱练习中,有许多方面都能够对乐感能力有着锻炼的作用,比如节奏感的培养,和声感到培养,音量、力度感的培养等。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对视唱练习的重视,从各个方面锻炼视唱能力,提高视唱水平,才能使乐感能力得到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丰富钢琴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钢琴的演奏水平,达到练习视唱的目的。 关键字:视唱练习,乐感,钢琴演奏 目录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2009年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2020届 本科毕业音乐会及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 一、总则 根据我校“三基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指导方针,依照《安徽大学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规定》,并结合音乐表演的专业特点,艺术学院音乐系采用举办专场音乐会与撰写创作笔记的形式对本科毕业生进行考核。毕业生应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2018届本科毕业音乐会及毕业论文的规范与要求完成考核。 二、本科毕业音乐会的规范与要求 本科毕业音乐会是音乐表演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巩固提高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精神、艺术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是增强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学生舞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所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为保证毕业音乐会的质量和形式规范,特作如下要求。 (一)毕业音乐会的内容 1、声乐表演方向 规定演唱曲目数量为3-4首,美声唱法要求演唱语言不少于3种,民族唱法要求作品体裁至少包括:中国传统民歌、中国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 2、钢琴表演方向 规定演奏曲目数量为2-3首,要求体裁范围为:练习曲、复调作品、大型作品的快板乐章、中小型作品。

(二)毕业音乐会的程序 1、学生应在毕业学年第二学期的第4周向系(院)考试委员会上报毕业音乐会的曲目(声乐专业需提交伴奏谱)。第8周为毕业音乐会周,毕业音乐会集中在本周完成。 2、学生应在主课教师的指导下如期举办毕业音乐会,并在准备过程中接受考试委员会的阶段性检查。 3、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必须举行毕业音乐会,并接受考试委员会的审查。如音乐会未能获得通过,可由本人提出申请,指导教师签字同意,经所在教学单位批准,另行举行音乐会并接受考试委员会的重审。如再次未获通过将不能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三、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与要求 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与毕业音乐会内容紧密结合,以撰写创作笔记的方式进行。学生应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音乐会的具体内容撰写二度创作的体会与心得。内容可涉及对演唱(奏)技巧的运用与领悟,对演唱(奏)作品的分析结构与理解,以及对本科阶段的学习回顾与总结等等,强调毕业论文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一)毕业论文的内容 1、选题 毕业论文选题应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专业特点,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创新性,严格一人一题的选题原则。 选题应密切结合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音乐会的实践内容,强化学生的知识积

基于MATLAB软件的音乐合成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MATLAB的软件的音乐合成 Music Synthesis Based On MATLAB Software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浅谈音乐表演系毕业论文

浅谈音乐表演系毕业论文 《探索音乐表演的艺术风格》 艺术家的风格演绎并不是空洞抽象的存在,同样要落实在音乐作品的表演中,和艺术 作品的创作风格水乳交融后才能更臻完善的演绎艺术作品的内涵①。 风格的形成 艺术家表演风格的形成主要由主客观两个因素来决定:客观因素包括时代背景、社会 环境、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等,而创作题材中的门类和体裁也会对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如果音乐家在进行音乐的表演时脱离这些客观因素,抛弃作品的题材、体裁等客观对象,任意追求不切实际的表演,就会导致表演的浮夸和媚俗,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音乐表演风格中客观因素的研究包含有很多方面,如题材的选择上要注重新颖,主题思想 的表达要具有个性并且深入,在表演的过程中还要加入充分的创造性手法,使作品的形象 在演绎的过成中更深刻,艺术语言的表达更具独到性。音乐表演中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填入 可以增加音乐作品的感染力,使欣赏者深入体会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从而产生审美情感上的 共鸣。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曲意就是在对“命运”做完美的诠释,在自己失聪的环境 中创作出的“命运交响曲”带有贝多芬个人鲜明的创作特征。曲目中的内容始终在围绕着 生命的过程而展开,传达出慷慨激昂的生命热情令人深受震撼。肖邦的很多钢琴曲目也都 融入了波兰当地民族风情,如《波兰舞曲》、《玛祖卡》,这种融入社会环境、个人经历、时代背景、民族文化的作品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①。 而主观因素包括艺术家的思想观念、艺术修养、审美品位、个人气质等,通过一种外 在的表现形式来展示表演者的内心世界。音乐作品的表演是一种主观意志的表现,有现实 生活中对艺术家创作影响因素的映射,也有艺术家艺术演奏中理想的臆想化身,是一种主 客观的高度统一。每一个成功的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内容形式再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但作 品的风格始终是一样的,就如前文讲的风格的形成可以评定艺术家的成熟和成败。一部艺 术作品的成功也要归结于艺术家自身融入作品中的个人思想、情感、审美品位、生活体验 及审美标准等不同于他人的个人魅力的彰显。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作品高于生活是因为艺术家将这两种主客观的因素经 过高度统一后再赋予作品深层意蕴。这种深入生活的表演风格使音乐作品在表演的过程中 更容易将他的创作意图和听众作很好的审美交流,更能很好地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在面 对同一事物的表达上,源于主客观因素的相互影响,创作出的曲目也会风格各异。正如黑 格尔所说的,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内在气质的完美体现,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有别于 他人的特性②。 结语 音乐表演风格是一个音乐家内在特性的外化表现,是一个音乐家艺术创作的成熟标示。在成功的音乐家身上都可发现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找到独一无二的自

流行音乐毕业论文范文2篇

流行音乐毕业论文范文2篇 流行音乐毕业论文范文一:流行音乐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流行音乐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中形成的、在大众之间广泛流传的、内容通俗易懂、形式自由的一种音乐形式。它以大众传媒为媒介,得以广泛传播,内容多反映男女恋情,结构短小,曲调简单,所表达的情感也较为单一。代表歌手如周杰伦、王力宏等等。这些流行音乐主要在青少年群体中广为流传,青少年长期处于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之下,积蓄的各种情绪得不到释放,而流行音乐在某种程度上给青少年提供了一条发泄情绪、展现个性的途径,所以得到了青少年的热烈追捧。有的学生甚至要求音乐老师在音乐课堂上教流行歌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音乐教育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武断地阻止流行音乐走进课堂,而不进行宽容地介绍和科学地引导的话,那无疑会阻碍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流行音乐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一)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 可以说,80后和90后两代人都是在流行音乐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流行音乐强烈的时代气息、简单直白的歌词、单纯的情感等引起了青少年感情的共鸣。尤其是某些爱情歌曲,特别能够迎合青少年对于爱情的朦胧憧憬的心理,再加上流行音乐的旋律简单、音域狭窄,节奏富于变化,青少年很容易就能够演唱。从内容上说,部分流行音乐对青少年产生了积极地影响。有一部分流

行歌曲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反映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给人们以心灵上的慰藉。再如台湾的校园民谣《童年》《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歌曲,情感真挚自然,形式自由活泼,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写出了青少年特有的纯真感情。但是,也有一部分流行歌曲内容粗俗不堪,含有大量的暴力和色情信息,歪曲了青少年对世界的理解,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流行音乐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为流行音乐对音乐审美心理教学的影响和音乐欣赏教学的影响。首先,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根植于大众音乐审美心理的世俗化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歌曲由原来的宣传功能、感染功能、歌颂功能转化为娱乐功能,高雅的审美品味逐渐被世俗的审美心理所取代,各种世俗化的东西披着时尚的外衣公然走到舞台上,目的是追求最大化的商业利益。在这种环境下创造出来的流行音乐直接影响了音乐教育审美心理的世俗化;其次,流行音乐已经成为音乐的重要部分,所以,其中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曲目被选入音乐欣赏教学之中。但是,由于流行音乐的队伍并不纯净,其中还包含了许多不太高雅的东西,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拉低了学生音乐鉴赏的水平 二、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 (一)正确对待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也是一种音乐形式,只是它在品级上有高下之分。所以,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对待流行音乐,注意它的积极影响

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

xi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论如何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与科学歌唱状态学院:艺术学院 班级: 姓名:樊诗阳 指导教师:石校昆职称:教授 完成日期:年月日

论如何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歌唱状态 摘要:对嗓音危害最大的是用错误的发声方法。声带是非常有弹性的肌肉,它的拉长和缩短用之于发低、高音,是很自然的,若你使劲不对或者歌唱方法不正确便会加重它的负担,所以必需使它在一个轻松自如的环境中,不刻意让它负重工作。若要嗓音健康,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声,使声带在正确的呼气支持下吹动发声,声音要始终唱在气流之上。这种感觉就好比彩票摇奖时那个有数字的乒乓球一样,被气流吹起不停转动。那气流正像我们的肺、肋肌、腹肌所控制的气息,那乒乓球就正像我们的声音,球的转动正如声音在振动。唱在气流上的声音有弹性、轻松、婉转、优美。 关键词:发声原理美妙声音的标准科学方法嗓音健康 用人的声音来表现音乐作品的演唱方式叫声乐,声乐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具有一定的技巧和表现力的艺术。经过自己多年对声乐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知识与经验,现在来把它们一一整理出来供交流与分享,目的也就是要秉承一个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每个专业学生与人士不容忽视的关键!我会从歌唱的气息,共鸣腔体,咬字等方面来论述科学的发生,希望每一位学习声乐与爱好声乐的人们用最科学的方法唱出最美妙的歌声。 声乐的原理: 咱们都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而物体的振动是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产生。如:风吹动树叶沙沙响;玻璃被石子击碎;钢琴因为有人弹奏等等。人的声音则是由气息吹动闭合的声带发出来的,声带振动发声所产生的声波,由空气传播到耳朵里,就是我们所听到的声音了。那么歌唱的原理就是:肺中的其通过小支气管、大支气管和气管,推进到喉,吹动声带振动成声,声音从喉进入到咽再从咽进入口腔形成嗓音。同时声音上入头腔、下入胸腔形成宏亮的混合共鸣,使声音通畅、明亮、更加动听。 每个人自呱呱落地起,就无时无刻不以发出不同的声音符号来同这个世界取得联系,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感,但这是一种未经雕琢的自然的本能的声音。而作为一个话剧演员,在舞台上面对千百观众,要把每个词清晰地送人他们的耳朵,要把每一种内心情感通过语言传达给观众,只凭自然的声音,没有科学发声的技巧和方法是不行的。朗诵和念词都要尽先天的资本——声音的质和量……但在这先天条件之外,应该尽后天的技巧或方法。寻求这种技巧与方法的活动便是科学化,这些方法和技巧如被阐明起来,使大家可以知道,先天条件充分地可以增加他的光辉,即使稍不充分,也可以补尝他的缺陷,诗歌与台词的效果,便能保持着他们一定的难度,这种科学化的工作,我们目前正感觉有迫切从事的必要。我们戏剧学院声乐教师的教学任务,即寻找阐明舞台语言发声上

音乐毕业论文

音乐毕业论文 中国民族音乐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明星。 它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与生活实践中创造 出来的,蕴含着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内涵,可以说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的建设与发展是中国音乐事业的根基,也在中国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 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传承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族音乐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价值传承 引言 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历史悠久,是一种具有独特精神文化内涵的音乐体系,具有鲜明的 中华民族特征。中国民族音乐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地带的中原音乐与西域音乐文化以及西 方外来音乐相融合而形成的,进而中国的民族音乐开始逐渐大融合,并且开始丰富了曲目 的种类,为后来的中国民族音乐发展逐步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民族音乐具有丰富的文化价 值与艺术价值,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与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蕴含着中国 多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内涵。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分类 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中,就产生出了原始的舞曲,我们的祖先有着十分超前的音乐才能,运用木材、石头等材料制作了多种乐器,在出土的 骨片中就发现了刻有类似于音乐乐谱的文字。而到了殷周的奴隶主统治时期,我国音乐艺 术文化就开始发展地如火如荼了。我国在古代出现了许多次音乐艺术繁荣发展时期,而作 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反映出我国民族的伟大气节,并且凸显出了传 统民族中的态度、性格、情感与追求。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是扎根在我国五千年历史 文化的土壤之中的,而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创造出具有个性的中国传统民族的音乐文化。在英语中,民族音乐译为“ethnic music”,即“少数民族音乐”。我们通过归纳资料,将我国民族音乐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与民间音乐等四类。 1 宫廷音乐 我们说的宫廷音乐其中一部分包含了音乐艺术中的典制型音乐,而另一种类就是娱乐 性的音乐,而这两种音乐类型能够凸显出我国传统宫廷文化中的多种侧面,首先是对于塑 造皇权形象的研究,其次是对于我国封建贵族阶级日常生理与心理上的享乐。 2 文人音乐 由古代音乐文化中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融合而成,这种类型的音乐与诗词绘画等艺术 一起构成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独特的文人文化,琴棋书画这四种古典艺术,古琴是占据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范文2篇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范文2篇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范文一: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迪 一、音乐表演艺术中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应用的必要性 从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的内容可分析,音乐表演所涉及的主要体现在表演者自身的审美能力、思想因素以及对音乐美学的理解等方面,而音乐美学则综合许多学科如审美学或哲学等内容,所以音乐表演在本质上便为音乐美学中的重要内容。实际应用现代美学研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第一,现代音乐美学研究是影响音乐表演成功与否的关键。现代音乐美学研究认为区别于一般音乐家与爱好者,音乐表演者对音乐的了解更加深入,注重音乐美学中涵盖的音乐美学内容,掌握作品历史意义的同时还需利用现代审美观念对其进一步丰富。第二,现代音乐美学研究的引导作用。由于音乐美学本身综合许多学科知识内容,对音乐表演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要求音乐表演者的表演需在领悟音乐内涵的基础上,向受众传达更多的美学精神,实现审美方面的共鸣。 二、基于现代音乐美学研究的音乐表演艺术未来发展 (一)正确看待音乐表演 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中关于如何看待音乐表演的问题,从现象学美学角度分析,认为音乐作为意向性对象,需要通过音乐实践

主体不断生成音乐的内涵,其中的主体旨在音乐表演者,而音乐实践内容则为意向性活动,使音乐的意义得到不断填充与丰富。而从现代释义学角度,音乐表演过程不仅需要对音乐历史意义进行解释,还需将音乐作品的现代意义阐释出来。综合来看,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的启迪首先需正确看到音乐表演艺术的作用以及地位,其不仅表现在再现艺术方面,还应在原有内涵基础上使音乐更具创造性,不断丰富音乐的内涵。因此,现代音乐表演者在利用音乐表演技能进行音乐坐标表演与再现的同时,也要运用现代审美观念,赋予音乐作品更多时代内涵。 (二)正确认识音乐原作 现代美学研究要求音乐表演艺术对音乐原作正确认识。首先,根据现象美学理论可将音乐作品原作概括为两方面,即创作过程中作曲家的意向性活动以及作曲家创作思路的乐谱记录。其次,在正确认识音乐原作后便需考虑到如何看待作曲家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创作构思。一般作曲家通过乐谱形式完成音乐作品创作后,该作品便为一个实体,且不会随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这就要求音乐表演者能够正确解释音乐作品,把握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以及所体现的风格。例如,对文艺复兴时期或欧洲中世纪的音乐作品在现代音乐表演过程中应以作品原有历史面貌展现出来,如所引用的乐器或具体演奏方式等使作品原有音响效果进行再现。尽管我国现代音乐表演艺术中对作品的解释仍以历史释义学为主,只进行概念化或机械化的作品内涵阐释,从表面看较为肤浅,但这种以历史角度看待音乐原作并对作曲家创作思路进行探索的做法,仍值得肯定。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讲,应在表演过程中从历史

音乐教育专业毕业论文.doc

谈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 目录 综述································ 1 一、从初级钢琴伴奏开始学习简易编配 (2) 二、培养键盘和声的实际弹奏能力 (2) 三、重视即兴伴奏的有效训练 (3) (一)重视基础训练 (3) (二)熟悉键盘和声构造思维 (3) (三)增加伴奏手法的使用量和信息量 (4) (四)重视弹奏的艺术 (4) 四、以内容需要为原则 (4) 五、应变能力及技巧 (5) 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5)

正文 谈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 摘要:在钢琴即兴伴奏的王国,要想歌唱表演和音乐作品得到完美的体现,伴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就得努力,刻苦钻研,还要有适合自己的书籍,相应的指导,各种机会的锻炼,以及应变和技巧上的训练。 关键词:即兴伴奏;能力;提高 综述 传统的和声课中,老师一般都是注重和弦选配与声部走向技法的学习和训练,都没有实际弹奏的。即使有时涉及到键盘和声要求,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学们有的时常抱怨老师,抱怨学的和声没有很好的运用。我觉得很悲哀,悲哀这种现象会促使我们对和声的学习失去兴趣,但又不得不迫使我们重新来思考和培养弹奏的能力,培养好的和声“内心听觉”及和声色彩的想象力,创造力。 键盘和声是歌曲即兴伴奏的基础,为了让伴奏音乐化,还要把和声伴奏音型多多训练,就是把和弦弹奏的方法加以变化,这种“织体”的变化,能使同样的和弦弹奏出达到完全不同的效果。有的同学在弹奏即兴伴奏时,因为比较熟练,相反忽视了表现艺术,比如,没有正确处理好曲子的情感,没有把握好音色处理,旋律分句、走向、节奏与踏板的应用等,而有的同学,因为本身就比别人差一些,所以更要重视! 音乐不断深入社会,声乐演唱作为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喜爱!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歌唱的成败与钢琴伴奏者的伴奏水平及艺术修养息息相关,好的伴奏在声乐演唱中能起到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见,伴奏在声乐演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直以来,各大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不断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了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担负着社会最基础的音乐美育教育工作。可是许多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弹奏简单而有限的正谱乐曲,对钢琴伴奏技能掌握不够,甚至薄弱,使得教师在组织教学及参与音乐活动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作为一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担忧。据我个人观点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的即兴伴奏课没有得到师生们的重视;二是老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